2002年12月25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经济专页)
专栏:

坚定不移走新型工业化之路
编者按
12月17日,由人民日报社经济部和人民日报社网络中心(人民网)联合举办的“中国十大制药企业发展战略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就中国大型制药企业如何认真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如何围绕“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要求,结合企业实际,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加快企业发展进行了研讨。与会代表还就科技创新、提高研发能力、中药现代化、企业管理和人才开发等业内热点问题进行了广泛交流。
三九企业集团、山东东阿阿胶集团、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深圳海王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太极集团、吉林敖东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天士力集团、黑龙江省五常葵花药业有限公司、上海华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力诺药业集团等十大制药企业的负责人参加了研讨会。现将与会代表的发言摘编刊发。
坚定不移走新型工业化之路
三九企业集团党委书记、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赵新先
党的十六大召开之后,三九集团党委一班人及时深入地学习十六大报告精神,大家尤其对报告中提出的“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感触很深。
三九集团创业之初就打破传统的中药生产模式,首创了中国第一条中药自动生产线,进行了中药做成注射剂型的研制,组织生产16个品种的针剂,使中药注射剂成为我国中药产业一支重要的主力军。
最近,国务院转发了国家7部委和中科院关于“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的通知,三九立即制定了《三九企业集团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提出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为蓝图,以“中药现代化、中医产业化、健康服务全球化”为发展战略,决心奋战15年,铸造一个现代化中医药跨国集团。
首先我们是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获得一批中药产业的关键技术,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三九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同时加大新剂型的发展,应用高新技术发展微囊、软胶囊等剂型,加快发展中药注射剂等传统剂型的二次开发工作。
第二是研制与开发新产品,引入风险投资基金,建立国际认可的研发中心(GLP)和符合美国FDA标准的GCP医院(新药临床试验基地)。
三九在致力于中药现代化的同时,开创中医产业化的发展,同时打造个性化服务的健康网,把科技与健康作为21世纪三九集团的产业核心,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的健康事业作出贡献!(附图片)


第6版(经济专页)
专栏:

继承优秀传统 加快企业发展
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副董事长 田大方
创新是企业发展过程中永恒的主题。作为同仁堂这样的传统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继承什么?如何创新?如何使同仁堂的名牌优势和资源优势得以充分发挥?经过不断的探索、实践,“同仁堂”人找到了破解之法。其一,依托资本链条,增强自我造血功能,形成竞争优势。其二,延伸产业链条,立足多元化发展,拓展生存空间。其三完善管理链条,明确职责定位,实现科学管理机制。
现代社会,科学发展日新月异,市场需求变化万端,竞争日趋激烈。技术创新是市场竞争中取胜的成功之道。没有创新、没有开发,生产的产品便无市场可言。同仁堂集团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制定并实施了“在继承和发掘中药传统的基础上,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大力开发新品种和新剂型,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增强产品竞争力”的技术创新工程。
同仁堂的战略定位是:以现代中药为核心发展生命健康产业,成为国际驰名的中药集团。奋斗目标是:主要经济指标力争“奋斗十年双加零”,即到2011年总销售指标增长10倍,以合并报表计算达到200亿元;利润指标增长10倍,达到13亿元。同仁堂战略发展经济结构框架是:完成1032工程,即一个“10”,三个“2”。具体是集团公司下设10大公司,除目前的2个上市公司外,在现有的基础上重组提升7个公司、新组建一个公司。三个“2”即二大基地:同仁堂A股出口加工基地、H股出口加工基地;二个“院”:同仁堂中医院、同仁堂研究院;二个中心:同仁堂信息中心、同仁堂培训中心。1032工程的完成将为同仁堂成为国际驰名中医药集团奠定良好基础。(附图片)


第6版(经济专页)
专栏:

投身西部开发 创新铸就辉煌
太极集团董事长、总经理 白礼西
中国加入WTO给经济发展提供了契机,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为前进道路指明了方向。太极集团再次踏上改革的征程。
西部地区是我国中药材的重要产区,中药产业在西部大开发中已成为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我们在收购了桐君阁、西南药业后,已拥有3家上市公司。我们在管理创新上狠下功夫并建立了企业孵化技术创新体系、中成药工业产销体系、医药商业营销网络体系、化学合成药品和生物制药工业产销体系。太极集团目前已经与数十家科研机构和大学院校合作,逐步形成了“研制一代、生产一带、储备一代、开发一代”的良性循环。目前,太极已经发展成为拥有总资产达120亿元,销售收入超30亿元,利润达4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
我们始终坚信,只有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才有企业的发展。而国家整体经济水平的提高,则是企业扩大其在国际上的影响和提升其品牌价值的重要保证。
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我们提出了8个字:忠诚、团结、努力、责任。时时注重培养积极、高尚的道德风貌,强调企业对社会、对国家、对人民的责任,正是“太极精神”的集中体现。
太极集团历来重视药品质量的控制,在药品生产的各个环节中积极实现符合医药行业的6个标准,并为提高药品质量进行层层把关。今年国家工商管理总局将太极集团的“TAIJI”审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作为国内大型制药企业,我们与许多企业同行肩负着国家医药经济振兴的重任。随着太极集团实力的不断扩大,如今已经成为西部地区经济和全国医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附图片)


第6版(经济专页)
专栏:

实施以中药现代化为导向的发展战略
天津天士力集团董事长 闫希军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结晶,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在自然科学领域最有优势、最有特色的产业。中药现代化是将传统中药的特色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按照国际认可的标准对中药进行研究、开发、生产、管理,使产品达到国际主流市场的标准和要求,并且具有相当的市场竞争力。
天士力的中药现代化发展战略目标:抓住中药现代化机遇,从传统走向现代,从民族走向世界,把天士力建设成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医药企业集团。
基本思路:以国家《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为纲领,以转换经营机制为基础,组织力量、配置资源、提高能力、开拓市场,实现企业的跨越发展。
产业发展:围绕中药现代化,科学规划公司的产业布局,合理配置产业结构,在纵向上向中药材种植方面拓展公司产业链,在横向上适时、适度地涉足生物制药和化学制药两个领域,将二者技术有机地与中药现代化结合,同时进一步提高公司集团化经营和专业化经营的程度,提升中药产业的竞争力。
市场开发:按照“基础市场在国内,目标市场在国际”的市场发展战略,以国内外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不同市场特性,有针对性地研究和开发新产品,提高新产品对市场的适应性;以营销为动力,实施全员营销和网络营销的市场布局;不断拓展进入国际市场的渠道,努力实现现代中药人类共享。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中医药在我国历经千年而不衰,积累了深厚的传统文化和知识底蕴,其现代化和国际化不仅是中国传统医药领域的一项重大课题,而且还是一门新兴的高科技产业。(附图片)


第6版(经济专页)
专栏:

优化资源整合 做强做大华源制药
上海华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丁公才
上海华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华源集团旗下第一个以制药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以现代中药为中长期发展战略目标。公司拥有全球维生素C四强之一的江山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和辽宁华源本溪三药等10余家医药企业及国家中成药工程技术中心。
作为通过购并、重组方式跨入医药行业的一员“新兵”,我们一开始就十分注重做好以市场营销和品种开发为主要内容的核心能力培育工作。为此,公司在2002年全面打响了“三大战役”——品牌战役、重组战役和再融资战役。
辽宁华源本溪三药是公司控股的一家以生产现代中药为重点的企业,该企业的气滞胃痛冲剂是国家中药保护品种,应该说具有相当的市场前景。在重组整合江苏华源药业有限公司、辽宁本溪三药有限公司、安徽朝阳药业有限公司等制药企业的基础上,2002年公司在中国医药行业再次出手,先后收购重组了安徽广生制药有限公司和安徽旌德药业有限公司。
2003年,华源制药将抓住“一条主线”,加快“两个推进”。“一条主线”是:提高公司盈利能力,改善公司资产质量;“两个推进”是:推进产业、产品、组织结构调整,推进公司核心竞争能力培育。要以超常规的手段,集聚和整合行业内的优势企业、优秀人才和优质产品,全面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确立华源制药在中国医药行业应有的地位。
2003年,华源制药将努力在5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一是在资产重组上有重大突破;二是在投资收益上有重大突破;三是在总部营销能力上有重大突破;四是在干部竞争机制和分配制度上有重大突破;五是再融资工作有重大突破。(附图片)


第6版(经济专页)
专栏:

抓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历史机遇
山东东阿阿胶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刘维志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对于医药保健品行业来讲是难得的发展机遇。人民群众的医疗保健需求增长,医药保健品市场的发展不仅仅是量的扩大,更是质的提高。对于我们企业来说,就是要以传统阿胶为资源,实施“阿胶二次开发”中药现代化,用现代化医药理论和手段、基因工程等高新技术破解传统阿胶补血、止血、补钙、抗衰老、抗休克、预防癌症、增强免疫力等功能和机理,找出其有效成分,开发出源于又胜出传统阿胶、功能成份确切、剂型先进的现代阿胶新品,这样才能进入国际医药保健主流市场,同时适应消费趋势逐步国际化的国内市场。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对于我们国家来说,是一个系统全面的发展目标,是社会综合水平和质量的提高。对于我们传统医药的发展来说,也需要全面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运营质量和综合素质,全面提高企业竞争力、发展力,接轨国际惯例,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营销理念、方法和手段,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实现产品技术现代化、管理科学化、市场国际化、资源全球化、资本价值最大化。在这些方面,我们已通过了ISO9000系列国际质量体系、ISO14000环境体系认证,实施了集ERP(企业资源计划)、电子商务、办公自动化于一体的信息现代化工程,正在建立覆盖全国的自有营销网络,建立了博士后工作站、北京研发中心、上海阿华生物技术研究所等一批研发机构,吸收了一批院士、博导、教授级的人才。(附图片)


第6版(经济专页)
专栏:

创新推动发展 健康成就未来
深圳海王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管理专家 刘占军博士
海王生物于1992年成立了医药研究开发中心。随着中心技术开发能力的增强,1998年4月被国家经贸委等有关部门确定为国家级技术中心。海王技术中心是一个包含新药新技术开发、分析测试、中试放大、市场分析等功能的专业化、规范化组织。形成了一整套专业、高效的新产品立项、开发和成果转化系统。经过多年发展,海王已形成了专业性强、研究水平高、基础设施齐全的研究开发体系。海王的新产品开发工作已形成“研制一代、生产一代、储备一代”的良性循环。每年都有一批国家级新药上市。新产品的销售额占整个公司销售额的60-70%,是公司的主要利润来源。
面对加入WTO的新的竞争环境,海王生物正在对组织架构和经营管理体制进行新的调整和完善,建立有效的竞争和激励机制,改革传统管理架构,实施业务流程再造。海王生物将利用企业全面实施信息化改造的契机,在保持原有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迅速建立起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全新管理模式,增强海王生物医药产品在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海王每年都要吸收一大批博士、硕士等高素质的科技人才,并经人事部批准成立了企业博士后工作站。海王两个国家级技术中心共有18名博士,分别担负着国家863计划、九五攻关计划、国家新药基金课题等高水平的研究开发项目。
为了克服民营企业存在“一股独大”所隐含的决策风险,公司在上市公司中较早引入了专家委员会和独立董事制度,在现有的董事会成员中,独立董事占70%,对于决策科学化和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附图片)


第6版(经济专页)
专栏:

创新——企业发展之源
吉林敖东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秀林
吉林敖东这些年来的发展,从一个比较微观的角度体现了创新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影响。从企业经营的角度来说,创新包含了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思想理念上的创新。其中更关键的是制度创新和思想创新。
机制创新:创新首先要建立在打破旧事物和旧秩序的基础之上。敖东机制创新的核心内容是建立现代公司治理结构。随着公司集团化、科学化经营的程度越来越高,敖东的产权管理与经营管理也日益规范。
渠道管理创新:在竞争高度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拥有顺畅的商业渠道,特别是销售终端,是企业生存的命脉所系。
理念创新:经过多年努力,吉林敖东已经初步形成了以高科技名牌中药产品为前端,以完整的中药系统工程(包括生态化资源基地、国家级技术中心、高技术生产系统和现代营销体系)为基础的现代化中药研发模式。
技术创新:敖东用于科技方面的投入已达5亿元以上,技术水平位居行业前列。吉林敖东控股的几家大型制药企业已全面通过GMP验收。
管理结构与资本结构的创新:吉林敖东近年来先后通过投资控股、管理输出、品牌输出等方式,控股延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洮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珠海药业有限公司、保益生化制剂有限公司等多家药品生产企业。
创新的动力之源:今天的中国企业肩负着特殊的历史使命。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企业的总体发展水平和经营质量,直接关系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关系着国运兴衰。(附图片)


第6版(经济专页)
专栏:

书写阳光灿烂的葵花事业新篇章
黑龙江省五常葵花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关彦斌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同时又提出了“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具体要求。这对于我们医药企业的发展,尤其是中药企业的发展和壮大有着十分深远的指导意义。
确立高远的经营战略目标和发展规划,开创民营中药企业发展新局面。“发展要有新思路”,我们的理解就是新思路是发展的基础和源泉,只有是新思路,才能取得发展、取得大发展。这个思路具体到企业的实际也就是企业发展思路。制定出企业2003-2005年间的3年经营规划,就是要在2003年实现销售5亿元,2004年实现销售收入7亿元,2005年实现销售10亿元,成为中国中成药企业的骨干力量,将“葵花”品牌打造成国内知名品牌,并逐步向国际市场进军。
2001年的年销量和利税实现额相当于改制前五常制药厂十几年的总和。公司的规模和实力也发生了质的飞跃,行业地位跃居为省内医药制造业第2名、中药制药企业第1名,并提前进入全国中药前50强。早日实现企业GMP、GSP、GAP认证,夯实基础,苦练内功。“改革要有新突破”,我们的理解是在常规的做法外要大胆地开展工作。目前,葵花药业投资8000余万元的GMP工程已近尾声,GSP认证工作也在积极进行之中。
坚持走科研开发之路,进行产品梯次建设,占领国内市场,放眼国际市场。“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我们的理解是企业发展规划要有各种举措作为保证,而且还要超出一般、卓有成效。“联合、嫁接、移植、买断”是葵花药业的新药开发之路。葵花药业已于2002年初投资100万元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签署了10年的合作协议。(附图片)


第6版(经济专页)
专栏:

实施归核管理 培育核心竞争力
力诺药业集团常务副总经理 申文明
力诺集团是以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为主导产业和发展方向的跨行业、跨地区、跨国界的大型民营企业集团,创建于1994年。集团有20余家下属公司和科研培训机构。现有资产近20亿元,2002年产销能力为15亿元,2003年预计达30亿元。
力诺药业从一诞生,就形成由有着不同历史、不同文化、不同管理、不同技术、不同产品、不同性质的若干企业组成的集团。
首先要在企业中实施归核管理,培育核心竞争力,也就是把核心市场、核心顾客、核心产品和核心人才放到企业管理的核心位置,从若干的不同中,去寻找共同点。其次,开展全方位的整合,进行管理创新:建立以力诺文化为主体,融合宏济堂、永宁、科峰文化精髓,具有力诺药业自身特色的文化体系;以力诺品牌为依托,建立力诺药业统一品牌,以力诺药业品牌为载体,带动、提升宏济堂、科峰、永宁三个以产品专业化为特征的子品牌;依托力诺的品牌和营销优势,整合市场资源,在已建立统一的医药营销公司的基础上,建立统一的市场营销网络与营销队伍,统一市场开发与营销运作,同时开拓国际市场业务,形成产品国际化、市场国际化;与国际著名制药企业合作,引进世界先进水准的管理及产品、技术及生产设备,全方位与国际水平接轨。第三,以“高起点、大医药、新企业”作为全新的发展定位,建立全新企业。第四,继续在医药领域开发新项目,充实和丰富“大医药”的内涵,开发生物制药、医药保健品、保健食品等项目,并发展医药连锁配送与物流中心、医药包装材料等,完善大医药的产业布局。(附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