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12月24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
专栏:科技大观

  克隆技术挑战人类
丁刚
临近年终,克隆人即将出世的消息不断传来。意大利著名的“克隆狂”安蒂诺里宣布,克隆胎儿将于明年1月问世。北美一个称作“雷尔运动”的邪教组织也宣称,将在月内“隆重推出”世界上第一个克隆人。2003年第一期《发现》杂志已把2002年“命名”为“克隆年”,理由是克隆技术已经进入了克隆人的阶段。该杂志断言:“虽然世界不想要克隆人,但克隆人却将要出现。”
  虽然许多科学家都不相信,一个实实在在的克隆人会立即问世,但克隆技术的突飞猛进却有目共睹。自从1997年克隆羊“多利”诞生以来,全世界已有很多国家立法禁止克隆人,但科学家在人类胚胎、干细胞克隆技术的基础研究方面却取得了很多新进展。无论是公开还是秘密“研制”克隆人的工作也根本就没有停止过。去年10月,美国高级细胞科技公司克隆出了世界上第一个人类胚胎。
  克隆技术之所以会迅速发展,首先是因为它有需求。以干细胞为例,它既是胚胎的主要构造,又是克隆技术的基础。科学家们相信,他们最终可以从干细胞中培养皮肤、内脏、脊椎或者脑细胞等多种人类细胞,并通过控制胚胎干细胞的分化过程,制造出不同的细胞,取代许多病人坏死的细胞,达到医治多种疑难病症的目的。如果科学家们运用克隆技术,能够克隆出心脏、肝脏甚至神经细胞等,那就意味着医疗技术的一场革命。
  但是,从目前的研究看,克隆技术还存在着相当大的缺陷,这也是许多科学家反对现在就搞“克隆人”的理由。近年来,科学家虽已成功克隆了绵羊、猪、猫等动物,但成功率极低。今年5月,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生物学家舒勒和他的研究小组公布了一项新的研究成果。他们发现,一种被称为Oct4的基因可能与克隆胚胎的成活率有很大关系。Oct4基因“运作反常”,阻碍了胚胎的发育。舒勒教授因此对用克隆技术“造人”的价值与道德提出了疑问。今年9月,美国波士顿瓦尔特海德生物医学研究所的专家们也提出了反对意见。他们通过对1万多个基因的研究得出了一个结论,无论克隆动物在出生时看上去是多么正常,未来它仍将出现健康问题。这些专家据此认为,克隆人是不安全,也是不道德的。
  从理论上看,克隆器官、胚胎的技术如果成熟,当然可以用来“复制婴儿”。随着科学的进步,克隆人的诞生或许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人们担心的是,现代社会的伦理、道德观念将会受到挑战。假如克隆一个人是合法的,那么克隆10个、100个同样的人是否也是合法的呢?生命究竟是爱情的结晶,还是只是一个价值较高的医学产品呢?看来,这些问题还没有答案。
  不解决克隆人的法律与道德问题,就不可能促进克隆技术的正常发展。一方面,克隆技术是一项十分复杂而又极有价值的技术,它涉及医学、生物学等诸多领域的发展。如果随意阻碍其发展,不仅不利于这项技术的应用,也不利于相关领域的研究。另一方面,克隆技术目前还不够成熟,现阶段不应该用其来“制造人类”。因此,不少国家、组织和科学家建议,国际社会应尽快制定法规,禁止克隆人实验,并对有关人类胚胎和胚胎原始细胞的研究实验设定条件。


第7版(国际)
专栏:连载

  旁听议会质询
  ——澳大利亚东西行之三
  本报驻澳大利亚记者李景卫
  完成在悉尼的采访计划,我们4家报纸的记者于12月3日晚飞抵首都堪培拉。汽车把我们带进了澳大利亚的政治心脏——国会山。
  在议会大厦的门厅和通往议会大厅的走廊上,除了游客之外,特别引人注目的是一群群中学生。他们和我们一样,都是来听议会质询的。在澳大利亚议会开会期间,每天下午2时至3时为质询时间,任何议会党团的代表、任何议员都可以向联邦政府总理或各部部长等提出任何问题。然后,被提问者对所提问题一一作答。在这一小时质询时间里,新闻记者、学生,以及来自任何地方的游客可以自由进出并旁听。
  在进入议会大厅之前,很多学生就被走廊里的直播荧屏所吸引,唐纳外长正在对工党提出的现行外交政策,以及东南亚国家对这些政策所作出的强烈反应等问题做出解释,强调目前的反恐政策主要基于可靠的情报。工党部分议员对他的解释显然不满意。
  接着,工党一名议员问霍华德总理是否肯定,在去年的“坦博”号船民事件中,澳大利亚海军没有把部分船民赶下海?他的提问被霍华德的自由党议员多次起哄打断。议长连连向起哄议员发出警告后,这个问题才最后提出来。但提问者还没回位坐定,他的问题就被经验丰富的霍华德给打发了。霍华德说:“这个问题早已回答过了,没有新的补充。”在整个质询时间里,各方交锋激烈。学生们个个神情专注,观察着国家高层的政治活动。
  走出议会大厅,只见一名教师领着全班学生到旁边的一间大会议室开始上课。他们的课程就是演练刚刚亲眼目睹的一切。
  一名学生着皂衣扮演议长,另一名西装革履地扮演总理,其余学生分别扮演各部部长和各党派议员。“质询”时间一到,各方唇枪舌剑,如政治家们的辩论一样激烈。学生们在模拟议会质询中虽缺乏点儿政治家们的风度,但他们的学习紧密结合社会实践,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伴随着国家政治一起成长。(本报堪培拉电)


第7版(国际)
专栏:

  南亚国家联手打击贩毒活动
  新华社加德满都12月23日电(记者宋德俊、吴海芒)为期3天的南亚国家联手打击贩毒活动会议23日在这里闭幕。与会者强调,南亚各国携手共同打击毒品走私,才是有效控制贩毒的主要途径。
  会议期间,各国代表就联手打击跨国毒品走私、尽快采取有效措施捣毁毒品种植和生产基地、及时互通情报等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与会代表还就如何有效抑制吸毒人数迅速增长的问题进行了交流。近年来,南亚地区政治和社会形势一直不稳,贩毒活动猖獗,吸毒人数猛增。特别是印度和尼泊尔,由于两国之间开放边境,毒品走私非常频繁。
  这次会议是由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和尼泊尔政府联合主办的。来自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尼泊尔、不丹、马尔代夫以及南盟秘书处和世界卫生组织的50多名政府官员及代表出席了会议。


第7版(国际)
专栏:

  希腊船只沉没死亡人数增加
据新华社雅典12月22日电(记者陈德昌)希腊海运部22日发布的消息说,希腊海岸警卫队当天在爱琴海埃维亚岛附近海域又找到了9名非法移民的尸体,这意味着19日两艘运送非法移民的船只沉没事件中死亡的人数已上升至13人。
  这两艘船只19日试图在雅典以北110公里的埃维亚岛附近登陆。由于爱琴海风高浪急,两艘船只先后进水,并触礁沉没,船上100多名非法移民纷纷跳水求生。事发后,希腊出动海岸警卫队和一架直升机进行搜寻和抢救,当天就发现了4具尸体,另有20多人失踪。据认为,所有失踪者几乎没有生还的可能性。
  希腊当局当天就逮捕了两名将这些阿富汗人和伊拉克库尔德人从土耳其偷渡到希腊的土耳其人。
  希腊是非法移民前往其他国家的跳板,近年来每年都有数千名来自亚洲、中东和东欧的偷渡者潜入希腊,其中许多人是从土耳其乘船越过爱琴海进入希腊大陆的。


第7版(国际)
专栏:年终报道

  欧盟
  跋涉在东扩与制宪路上
  本报驻比利时记者姚立
  2002年对欧盟的一体化建设是个重要年份。这一
  年,象征着欧盟一体化的统一货币——欧元正式在12个欧元区国家进入流通领域,这不仅是欧盟一体化的重大发展,对推动建立更加平衡的国际货币体系也具有重大意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欧盟的东扩谈判今年取得了决定性进展。在瑞典和丹麦两个轮值主席国的全力推动下,欧盟克服了内部重大分歧,在刚刚结束的哥本哈根首脑会议上为欧盟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东扩谈判画上了句号。包括中东欧和地中海地区等10个申请国的入盟已实实在在地进入倒计时。一个囊括25国、4亿多人口的欧盟即将在2004年出现在世界舞台上。此外,今年2月开始的欧盟制宪筹备委员会的工作也在紧锣密鼓进行之中,欧盟的未来和扩大后的运转机制将在激烈的碰撞与讨论中呈现更加清晰的轮廓。
  目前欧盟东扩的时间表已经确定,在刚刚结束的哥本哈根首脑会议上最终结束了东扩谈判后,欧盟和10个候选国将于明年4月16日在希腊雅典正式签署东扩条约,2004年5月1日起,10个候选国将正式成为欧盟的成员国。这个时间比原定的2004年初推迟了5个月,主要是技术缘故,因明年4月正式签署东扩条约后,各国(包括成员国和入选国)需要一年的时间才能完成对条约的立法批准程序。如果不出意外,10个入选国应该按这个时间表迈进欧盟大门。
  目前的这一结果是在各方经过激烈的讨价还价后取得的。从今年的谈判情况看,人们曾一度对能否按期完成扩盟进程表示怀疑。尤其是在扩大后的共同农业政策问题上,欧盟内部的争论激烈。这个本来就困扰了欧盟多年的问题在扩大前景下就变得更为棘手。共同农业政策在欧盟预算支出中占有40%左右的比例,而中东欧一些申请国的农业比重较大,因此,扩大后的共同农业政策如何实施,必须妥善解决,否则,一旦新成员进入,农业开支加大,欧盟将背上更加沉重的财政负担。但德、法由于自身的利益不同,一方作为共同农业政策的净支出国,而另一方作为最大的受益国,彼此的立场相距较远。而如果欧盟内部都不能在未来的共同农业政策上达成共识,就无法拿出统一的方案和申请国磋商甚至讨价还价,谈判就无从进行下去。
  所幸的是,在今年10月的布鲁塞尔首脑会议前夕,已经摆脱了国内选举因素干扰的法、德两国,在关键时刻重又发挥了欧盟发动机的作用,在首脑会议前就农业问题达成妥协,使布鲁塞尔会议就扩大后的农业和财政问题达成一致。12月中旬,在哥本哈根欧盟首脑会议上,欧盟领导人就欧盟扩大后对候选国的财政补贴最终达成协议,从而为欧盟扩大扫除了障碍。
  尽管此次东扩谈判历经坎坷,人们在东扩已进入倒计时的今天还不时可以在“私下”听到对东扩速度置疑的议论,但欧盟最大的东扩毕竟已迈出了决定性的步伐。这无疑将给欧洲带来更多的稳定,对促进中东欧国家的经济发展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样,扩大后的欧盟在当今世界的分量与地位也将随之提高。
  不过,欧盟要想从本次扩大中趋利避害,最大限度地促进一体化的建设,避免出现“大而难行”的局面,今年的制宪筹备会议就显得格外重要了。2月开始的制宪会议汇集了欧盟内的一些重量级人物,各成员国议会也以各种间接或直接方式参加讨论,就欧盟扩大后的制宪道路、发展方向及运转机制进行磋商。从欧盟的长远利益看,开好这次制宪会议,为明年的欧盟政府间会议拿出一个可行的制宪方案,不仅关系到欧盟的前途,其结果还将对未来世界格局的发展产生影响。筹委会在第一个征求意见阶段,广泛接触了欧盟内的各阶层人士,9月后会议进入第二个研讨阶段。从会议内外进行的情况看,应该说,筹委会面临的工作具有极大的挑战性。欧盟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虽然已经成为世人瞩目的区域性组织,在国际社会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但各成员国作为独立的主权国家,加之历史、文化、地位及利益的不同,在欧盟的最终发展方向上并没有一致的看法,而这种差异也必然反映到制宪会议中来。尽管经过几个月的讨论,与会代表就欧盟未来的3个基本使命达成共识,这就是巩固欧盟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模式;实现欧洲自由、安全与司法空间;将欧盟建成世界强国。但在如何实现这些目标上却莫衷一是,争论激烈。制宪筹委会主席、法国前总统德斯坦不久前曾试图提出初步看法,但随即引来不少异议,可见在未来几个月的时间里,围绕欧盟制宪的讨论会随着会议终期的临近而更加激烈。
  然而无论困难与分歧有多大,制宪问题却是欧盟在未来一年多的时间里必须解决的。东扩的时间表既已确定,欧盟就必须在新成员加入前完成对欧盟未来方向与体制的设计,否则,扩大后的欧盟将加重业已存在的议而不决、议而难决的局面,使欧盟的决策能力进一步下降。这是欧盟所不愿看到的。欧盟成员国对此已有了充分的认识,而且在今年的讨论中已经突破了过去的一些“禁区”,相信这种坦率的交锋会有助于最后方案的形成,欧盟不能、也不会错过这个为未来欧洲勾画蓝图的“最后机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