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12月24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国际)
专栏:

  《人民画报》韩文版在韩创刊
  中国《人民画报》韩文版23日在汉城正式创刊,为增进中韩两国人民的友谊和理解增添了一个新的渠道。创刊纪念会当天在汉城新闻中心举行。《人民画报》韩文版是《人民画报》社和韩国中韩文化共社和启明出版社经过友好协商而共同创办的。


第3版(国际)
专栏:

南联盟黑山总统选举被宣告无效
南斯拉夫联盟黑山共和国22日举行了总统选举,因参加投票选民人数不到登记注册选民人数50%,选举被宣告无效。黑山选民当天早8时至晚9时分别在1102个投票站投了票。登记注册的选民人数为456981人。据非官方组织“民主过渡中心”统计的非正式结果,参加投票人数仅占登记注册选民人数的46%。


第3版(国际)
专栏:

尼加拉瓜前总统涉嫌犯罪被捕
马那瓜第一和第二刑事法庭22日宣布,以涉嫌洗钱、诈骗和侵吞公款等罪名逮捕尼加拉瓜前总统、前国民议会议长阿诺尔多·阿莱曼。根据尼加拉瓜的有关法律,法庭将在6个月以后对阿莱曼做出刑事判决。阿莱曼1997年1月至2002年1月担任尼加拉瓜总统,卸任后按照宪法规定未经选举成为国民议会议员和中美洲议会议员。此后他当选为国民议会议长。今年9月他被罢免议长职务。(据新华社电)


第3版(国际)
专栏:

  刚果(金)冲突又起
  据新华社金沙萨12月23日电(记者欧玉成)在刚果(金)政府与各反对派签署和平协议不到一周之际,该国东部南基伍省和东方省的一些地方近日再次爆发武装冲突。
  据悉,活跃在当地的民兵自卫武装马伊—马伊22日下午轰炸了南基伍省的乌维拉市,炸死一名妇女,炸伤两名男子。在靠近坦噶尼喀湖沿岸的乌维拉和巴拉卡等地区也发生了激烈的武装冲突。在东方省的伊图里地区,反政府武装“刚果解放运动”及其盟友“刚果民主联盟”国民派也与亲政府的“刚果民主联盟”解放派发生了激战。


第3版(国际)
专栏:

十二月二十三日,一名小贩在巴格达街头的摊位上摆弄待售的橙子。美国不断发出的战争威胁并未打乱伊拉克人的正常生活,目前伊拉克国内的气氛仍然显得相当平静。
新华社记者梁有昶摄


第3版(国际)
专栏:新闻分析

  透视多哈峰会
  本报驻埃及记者徐平
  22日,海湾合作委员会(海合会)第二十三届首脑会议在卡塔尔首都多哈落下帷幕。
  人们关心此次海合会首脑会议,是因为目前全世界都在关注伊拉克问题和巴以冲突。伊拉克问题与海湾、阿拉伯国家关系密切,在海合会6个成员国中,沙特阿拉伯和科威特两国与伊拉克接壤,而这一地区又埋藏着世界大部分石油,一旦爆发对伊战争,将在政治和经济上对该地区甚至全世界产生巨大影响;科威特和卡塔尔两国均允许美国驻军并联合进行大规模军事演习,“倒萨”战争一旦打响,卡塔尔的美军基地有可能被用来发动攻击。
与会国在会议结束时发表的最后公报中,强调维持伊拉克独立、领土完整和不干涉其内部事务的重要性,呼吁国际社会进一步努力帮助联合国武器核查人员尽快完成他们在伊拉克的工作,结束伊拉克人民的灾难。但最后公报没有涉及对伊拉克的军事打击问题,而是集中在安理会1441号决议上,要求巴格达必须遵守联合国所有决定,以及今年3月底在贝鲁特举行的阿拉伯国家首脑会议上通过的决议。公报还敦促伊拉克与联合国武器核查人员全面合作,并视之为避免中东地区发生战争的保证。此外,最后公报也对萨达姆本月7日就1990年入侵科威特向科威特人民道歉一事进行了强烈谴责。
从首脑会议公报看,尽管阿拉伯国家都反对中东地区爆发“倒萨”战争,也没有哪个阿拉伯国家公开表示支持美国的军事行动,但一些阿拉伯国家面对浓重的战争阴云却不得不从自身的安危考虑问题,与美国进行军事合作,如进行有针对性的联合军事演习等。本月,卡塔尔还允许美国在其戒备森严的军事基地设立新指挥中心,由美国中央司令部司令弗兰克斯亲自指挥代号为“内窥”的大规模军事演习。这些似乎都反映了这些国家的无奈,它们只能将避免对伊军事打击的希望寄托在巴格达能与联合国武器核查人员进行全面合作上。
虽然多哈首脑会议只举行两天,却有4个国家的元首没有与会,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们在对待美国的态度以及其他一些问题上的看法并不完全一致。此间中东问题分析家认为,美国现在正试图在中东地区推行其民主,用美国国务卿鲍威尔的话说,就是由于“专制政权”和“封闭的经济制度”阻碍了地区的发展和个人的创造精神,全世界民主和市场开放的普及基本上没有波及到中东,因此中东经济停滞不前,政治体制僵硬。而美国在中东推广民主的方法不外乎两种:一种就是通过战争手段强行“推行民主”,就像美国目前试图在伊拉克进行的那样。不过这种方式在该地区国家和人民看来更像是一个帝国主义国家在进行军事扩张,因而遭到强烈反对。另一种方法即布什政府提出的“美国—中东伙伴计划”。该计划希望帮助阿拉伯国家推广民主,开放市场,实行自由经济和加强教育等。美国第一年准备为此计划拨款2900万美元,用于加强教育、促进民主、发展小型企业、自由市场改革、增加妇女权益等。鲍威尔虽然表示美国不会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中东地区人民,但他希望中东地区乃至整个伊斯兰世界都能够选择“自由”的主张却表露无遗。不过阿拉伯国家对美国这一方案反应冷谈,也没有引起太多的国际反应。
无疑,目前阿拉伯国家和人民对美国的不满情绪十分强烈,这主要是因为华盛顿没有尽全力解决最关键的巴以问题,而是将主要精力放在“倒萨”上。
(本报开罗12月22日电)


第3版(国际)
专栏:综述

  法国调整对科政策
本报驻科特迪瓦记者赵章云
正当科特迪瓦冲突双方在多哥首都洛美进行的谈判陷入僵局、东西中三边战事同时爆发、西方国家驻科使馆纷纷着手撤离侨民之时,11日晚,法国外交部发表了一份关于科特迪瓦局势的声明,明确表示对科特迪瓦局势日益恶化的担心,强调政治解决科特迪瓦危机的重要性,并提出在巴黎召开和会以及立即向科特迪瓦增兵的具体措施。次日,法国外长德维尔潘公开表明法国“对科特迪瓦合法政府的支持”,强调任何“对科特迪瓦统一和主权的危害都是难以接受的”。这是自科特迪瓦9月19日发生兵变以来,法国政府第一次如此明确表示支持合法当选的巴博政府。人们不难发现,法国在关键时刻已经及时调整了它对科特迪瓦的政策。
自今年9月19日发生兵变以来,科特迪瓦反政府武装已经占据了差不多一半的国土。法国虽然一开始就向科特迪瓦派出了1200名维和部队,号称监督停火和保护侨民,实际上一直采取“既不干涉,也不撒手”的“双不”方针。尽管法国部队在停火线上严格执行协议,没让反政府武装越雷池一步,但在对待冲突双方的立场上,一直给亲政府的科特迪瓦人留下了态度暧昧或者偏袒反政府武装的印象。而反政府武装也因为法国没有明确表态,在谈判中有恃无恐,在战场上得寸进尺。
法国为什么在这个时候突然改变态度、调整对科特迪瓦的政策呢?由于反政府武装要价太高,自10月30日以来在洛美进行的和谈实际上完全破裂。双方都在积极备战和征兵,战场上决一胜负似乎难以避免。部署在南北冲突中间地带的法国部队虽然严格执行停火协议,但仍然无法阻止双方时而发生的违约行动。特别是西部地区两支叛军突然崛起,大大增加了科特迪瓦局势的复杂性和不稳定性。而在冲突双方现场连续发现的堆尸坑,则使人们惊恐地感到一场种族残杀的战争正迫在眉睫。作为前殖民地宗主国,法国不愿意看见这一地区出现一场“卢旺达式”的动荡。
当然,法国之所以突然将天平倾向巴博政府,最重要的原因还在于自身的利益。科特迪瓦长期的动乱已给本国经济造成了难以弥补的损失,而且势将极大地影响整个西非地区的政治和经济格局。法国与西非地区不仅有着千丝万缕的传统联系,而且有着重大的经济利益。如果法国对日益恶化的局势熟视无睹或者撒手不管,几股叛军很快就将合流南下。无论是叛军夺取阿比让及其南部富裕地区,或是双方在南方长期拉锯,都将极大损害法国在这一地区的巨大利益。这更是法国所不愿看到的。
法国此时毅然将天平向科合法政府一边倾斜,首先打破了反政府武装试图倚重法国、削弱巴博政府的幻想。12日,在法国强调政治解决危机建议的感召下,科特迪瓦国内各党派共同签署了要求叛军放下武器和解放被占领土的联合声明,反政府武装在政治上感到空前孤立。这些压力将迫使反政府武装不得不走向危机的政治解决,即与科特迪瓦各党派一起,到巴黎参加和谈,以便取得对自己相对有利的结果。
当然,科特迪瓦局势仍然复杂多变,就在“西共体”在达喀尔召开首脑会议之际,西部叛军再次夺取了马恩城。但法国政策的调整,无疑会促进科特迪瓦政治力量的消长,并对即将到来的政治和谈产生影响。
(本报阿比让电)


第3版(国际)
专栏:出访归来

  困境中的对策
——巴西利亚邮报访问记
本报代表团
站在大门口迎接我们的是佩得罗——巴西利亚邮报国际部资深记者。一见面,他就热情洋溢地告诉我们:两年前,他随团访问过人民日报社,留下了深刻印象,今天能够在这里接待来自人民日报社的同行,是老朋友再见面,非常高兴。
这是11月20日下午,我们到巴西利亚的第一天,开始对巴西利亚邮报访问的情景。
佩得罗把我们引进报社的接待室,和正在社内的巴西利亚邮报的主要负责人一一见面后,双方就报纸的出版和发行进行交流和探讨。
巴西利亚邮报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808年,当时在英国伦敦开始了这张报纸的发行,但后来停刊了很长时间,直到1960年巴西利亚被作为巴西首都时才得以复刊。目前,巴西利亚邮报是巴西的第四大报,是首都巴西利亚的第一大报。近年来,该报的国际国内影响越来越大,去年获得了全国报道奖的头奖。此外,该报每年都获得了从报纸的版面设计到刊载内容的诸多奖项。
谈起报纸的发行,巴西利亚邮报的同行告诉我们,和全国其他报纸一样,数字每天都会有变化,多的时候,每周能发行到80多万份,周末能发行15万多份。这份报纸的固定订户每周有50多万。在巴西利亚加上周边的卫星城200多万人口的一个地区,这个发行量算是比较可观的。
但是,巴西利亚邮报的同行们却没有丝毫的乐观。他们说,电子媒体飞速进入人们的生活,新情况和新问题在不断影响着报纸的出版和发行,如:读者群体日渐缩小、口味越来越挑剔;国内经济不景气,导致报纸广告收入减少,报纸的经营无利润可言,等等。面对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和日趋严峻的生存环境,巴西利亚邮报采取了一些适合报社情况的对策。说到这里,佩得罗带我们走出了接待室,参观了巴西利亚邮报的一个个出版环节。
队伍不固定,人才竞争上岗。报社的编辑记者是根据其工作业绩和效率来确定岗位的,不能胜任者可以随时让他下岗。编辑部的大厅里,热闹嘈杂,我们看到在电脑前紧张忙碌和认真争论的大都是年青人。佩得罗告诉我们,报社一线编辑记者的平均年龄是25岁。我们问,年轻人来报社工作都有些什么条件?他说,至少要符合以下3个条件:一、必须专业对口,是国家认可的大学正式毕业生;二、必须在本报实习过;三、必须经过报社领导考核通过。
版面不确定,稿件竞争上版。巴西利亚邮报的编辑部下设社会、文化、教育、体育、国际等部门。这些部门都拥有自己的版面,但他们的稿件放在头版或是其他版面以及占多大版面是不确定的,要经过每天的评议和竞争才能确定。我们所在的接待室,就是每天下午编辑部的版面评议、竞争的场所。这种评议、竞争会,通常是由当天的执行总编辑主持,争执不下时,由执行总编辑裁定。在接待室的留言板上我们看到一些推介自己版面和稿件的留言。佩得罗告诉我们,对当天人们最关心的问题通常是占据整个头版,甚至第二天的整个头版。
稿件质量决定版面数量。巴西利亚邮报每天出版的版面,是根据当天的新闻内容确定的。当天的新闻内容丰富,可读性强,版面则会相应增多。一般情况下,每周的四、五、六3天的版面要多一些。
读者调查结果左右编辑技巧。我们来到制版车间时,佩得罗拿着一张当天晚上要印刷的报纸版样给我们看,标题和图片占据着很大的位置,非常显眼。他说,读者的态度决定着巴西利亚邮报的版面形式。前些时候,巴西利亚邮报做了一个读者调查,结果显示,读者拿到报纸后,30%的人看看题目;30%的人看看图片;30%的人看看题目、看看图片再看看导语;只有10%的人把一份报纸从头看到尾。显然,这个调查结果对报纸的编辑技巧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多种方式图发展。比娜是教育版的负责人。这位漂亮姑娘陪着我们全程走访了编辑部。她告诉我们,教育版除了负责对全国400多所中小学校的报道外,还有为这些学校编辑、印刷课本的业务。每个假期教育版都会组织一些学生来编辑部参观报纸的编辑流程。比娜为她自己组织实施了这些活动感到自豪。她说:“这种互动的交流,不仅留住了一批固定的读者,而且推动了报社事业的发展。”
批评揭露性的稿件是卖点。佩得罗告诉我们,巴西利亚邮报每天刊载的报道90%以上的内容是批评揭露性的。我们问,会不会引起法律上的纠纷?佩得罗说,大多数的批评揭露性稿件都会有法律诉讼的麻烦,但在这些法律诉讼中报社和记者都赢了。
巴西利亚邮报所做的这些努力,无疑是从巴西的国情出发的,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要真正走出困难的境地,显然还需要假以时日。
我们在相互祝愿中,告别了佩得罗,告别了比娜,告别了巴西利亚邮报。


第3版(国际)
专栏:

巴决定推迟大选
本报开罗12月22日电记者徐平报道: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21日发表声明,决定推迟原定于明年1月20日举行的大选。巴地方政府部长埃雷卡特22日在对路透社发表的巴政府声明中表示,大选将在以色列军队“撤退到2000年9月巴以流血冲突爆发前的位置后立即开始”。
由于面临国际压力,加之内部不少人认为原政府效率低下,巴民族权力机构今年5月决定举行总统和议会选举。但由于巴勒斯坦城乡均被以色列占领,无法做选举的准备工作,巴选举委员会20日向阿拉法特建议推迟大选。


第3版(国际)
专栏:

  伊否认武器报告有遗漏
以称防范伊报复性袭击准备充分
德财长说德不会为对伊动武出钱
新华社巴格达12月22日电(记者梁有昶、王波)伊拉克总统萨达姆的科学顾问萨阿迪22日在此间的新闻发布会上说,伊拉克提交给联合国安理会的武器发展报告并不存在遗漏问题,美国和英国指责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是毫无根据的谎言。
萨阿迪表示,伊拉克已经提交了关于其武器发展计划的全部文件,因此无法再拿出其他任何文件来证明伊拉克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但他同时表示,伊拉克愿意回答任何相关的问题,而且将继续与联合国武器核查人员合作,共同解决遗留问题。
萨阿迪指出,美英官员声称伊拉克武器发展报告存在遗漏,依据的是前武器核查人员的旧报告;而伊拉克在最近提交的武器发展报告中,以及在最近与联合国武器核查人员的会谈中,已经回答了很多相关问题,因此美国和英国不必在核查人员作出最后评价前就“粗鲁地进行干涉”。
在被问到伊拉克是否同意核查人员把伊拉克科学家带到境外了解情况时,萨阿迪说:“如果核查人员认为这样做合适,他们可以这么做,但是目前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他们将采取这种方法。”萨阿迪指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核查人员还是希望在伊拉克境内对伊拉克科学家进行秘密询问。他承诺,将在年底前提交一份伊拉克武器专家的名单。
据新华社耶路撒冷12月23日电(记者蒋国鹏、明大军)以色列看守内阁国防部长莫法兹23日在此间表示,尽管美国对伊拉克发动军事行动将使以色列承担相当大的风险,但以对可能遭受的伊拉克报复性袭击已做好充分准备。
莫法兹说,以色列目前的防御能力和准备水平已大大超过以往,可以应付战争爆发后可能出现的种种突发情况。他还表示,以政府将在适当的时候决定是否在全民范围内普及天花疫苗接种。
据新华社柏林12月23日电(记者戎昌海)德国《图片报》23日援引德国财长汉斯·艾歇尔的话说,德国不会向伊拉克战争提供任何资金援助。艾歇尔是日前在接受该报采访时作出这样明确表示的。他警告说,伊拉克战争将会带来难以估量的经济后果。现在很难预料这场战争会在诸如经济增长、原油价格等方面对世界经济和德国经济造成怎样的后果。


第3版(国际)
专栏:

  就修改《驻韩美军地位协定》
韩美达成协议
新华社汉城12月23日电(记者张利)据此间媒体报道,韩美双方23日在汉城就修改《驻韩美军地位协定》进行了讨论,并就韩美联合调查美军犯罪等问题达成了协议。
韩美两国是在23日举行的《驻韩美军地位协定》联合委员会下属的刑事审判权小组分管委员会会议上达成协议的。根据协议,在对美国军人罪行进行调查的初期,韩国警方将同美军联合调查。在调查美军嫌疑犯时,美国政府代表必须在一小时内出席。在美军嫌疑犯被引渡到美国后,如果韩国司法机关认为有必要重新传唤,美方须给予合作,但韩国司法机关应保护被调查人的肖像权。此外,双方还决定在调查过程中交换有关资料。
《驻韩美军地位协定》规定,驻韩美军在执行公务中发生的犯罪案件应由美军处理,韩国司法机关无权过问。
据悉,23日达成的协议须经《驻韩美军地位协定》联合委员会审议通过才能正式生效。
今年6月,两名韩国女中学生被驻韩美军装甲车轧死,而肇事者被美国军事法庭宣判无罪。此事激起韩国的反美浪潮。韩国民众在韩国各地举行抗议示威游行,要求修改不平等的《驻韩美军地位协定》。


第3版(国际)
专栏:

  对美否决谴责以决议草案
阿盟表示愤慨
新华社开罗12月22日电(记者邵杰)阿拉伯国家联盟(阿盟)秘书长穆萨22日发表谈话,对美国否决联合国安理会的一项谴责以色列军队杀害联合国工作人员的决议草案表示愤慨。
阿盟22日在开罗总部召开了成员国常驻代表会议。穆萨在会议结束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美国的上述做法,将怂恿以色列变本加厉地进行军事侵略活动,阿盟对此表示强烈愤慨和不满。
穆萨警告说,如果美国继续偏袒以色列,使联合国不能发挥有效作用,那么中东局势就会进一步恶化,甚至出现失控的危险。
据报道,在联合国安理会15个理事国20日对上述决议草案进行表决时,美国动用了否决权,保加利亚和喀麦隆弃权。决议草案对以军近来在巴勒斯坦杰宁难民营无端杀害联合国工作人员表示严重关切,并敦促以色列严格遵守有关在武装冲突中保护平民的日内瓦公约,避免继续在巴勒斯坦被占领土过度使用武力。


第3版(国际)
专栏:

图为巴西利亚邮报编辑部的编辑正在紧张繁忙地工作。
本报记者马利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