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12月23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财经广场)
专栏:财经论坛

  增加社会保障投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财政部部长项怀诚
  建立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是构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深化国企改革、促进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财政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1998年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我国社会保障改革和发展迈出了重要步伐。各级财政部门按照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努力转变财政职能,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增加社会保障投入,加强财务管理,参与和推进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社会保障支出力度
  为全面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党中央、国务院于1998年提出了“两个确保”的战略部署,并于1999年决定提高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标准。按照国务院的统一要求,各级财政按照“三三制”筹资原则积极筹措财政应承担的资金,并补足了企业和社会筹集不足部分。同时,中央财政还通过专项转移支付的方式对中西部地区和老工业基地的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资金缺口给予了补助。1998—2001年,各级财政用于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的支出644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补助支出434亿元。2002年,中央财政用于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支出近130亿元。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于1999年、2001年和2002年先后4次提高了企业退休人员退休待遇标准,先后3次提高了企业离休人员离休待遇标准。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两个确保”的要求,各级财政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缺口给予了补助。1999年,一次性补发了历年拖欠的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2000年,一次性补发了原行业统筹企业、中央军工企业拖欠离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和拖欠企业离休人员的离休费、医药费。与此同时,中央财政对财政困难的老工业基地和中西部地区提高社会保障对象生活待遇所需资金,通过专项转移支付给予了补助。1998—2001年,各级财政用于对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补助支出达到839亿元。2002年,中央财政用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补助支出高达410亿元。
1999年国务院颁布《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后,各地加大了城市“低保”制度建立的步伐,各级财政也努力增加城市“低保”支出,确保城市“低保”对象的最基本生活。特别是2001年以来,中央财政加大了对财政困难地区的“低保”工作支持力度,补助资金连年翻番,2001年支出23亿元,2002年支出46亿元,2003年预计将达到92亿元。
  总的看,过去5年是社会保障财政投入特别是中央财政投入迅猛增长的5年。2001年国家财政用于“两个确保”和“低保”的支出比1998年增长了4倍。其中,中央财政预算安排的“两个确保”和“低保”资金增长最为迅速,2002年预计达到597亿元,为1998年96亿元的6.2倍。5年合计,中央财政安排的“两个确保”及“低保”资金约1937亿元。
  健全财务制度规范资金分配方式
  几年来,各级财政部门在努力加大投入的同时,还适时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了社会保障资金的分配和管理,强化了监督检查。
  一是加强了社会保障资金“收支两条线”管理。按照“收支两条线”管理改革的要求,各地都建立了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财政部会同有关单位制发了《财政社会保障补助资金专户暂行管理办法》,并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补助、财政对社会保险基金的补贴支出和“低保”补助资金全部纳入了财政社会保障补助资金专户实行专项调拨、专项管理。
  二是建立和完善了社会保障财务管理体系。
  三是逐步完善了社会保障补助资金分配方式和支付方式。比如,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通行做法的基础上,按照因素法将社会保障补助资金的分配与各地财力状况、工作实绩等指标挂钩,保证了公开、公正、规范,也调动了地方规范管理、加大投入的积极性。此外,针对一些地方在社会保障工作中存在过分依赖中央等情况,经国务院批准,中央财政从2002年起,改变过去的社会保障专项转移支付方式,实行“指标年初一次下达、补助资金按季拨付、年底全面考核评价、全年重点跟踪检查”的办法,并要求各地建立省级政府负责制,进一步明确和强化了地方“两个确保”和“低保”的责任。
  四是加强社保部门预算管理,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
  五是加强了对社会保障资金的监督检查。
  积极支持和推进各项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根据国务院的有关规定,各级财政部门会同劳动保障部门克服困难,扎实工作,目前已基本建立起了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根据国务院将系统统筹的11个行业下划地方实行省级统筹、省级管理的决定,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认真测算移交基础数据,并根据“先移交、后调整”的原则实现了行业统筹的整体移交。在加快企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同时,各地还努力推进社会化管理和服务进程,对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实行社会化发放。为规范和控制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各级财政部门积极会同有关部门开展了清理基本养老保险统筹项目和计发标准、清理提前退休、严查虚报冒领、收回挤占挪用基金等工作。根据机关事业单位机构和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财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了职工在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之间流动时社会保险问题的处理办法、转制事业单位参加当地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有关政策,促进了人员的合理流动,保证了机关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
  1998年以来,我国逐步建立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失业保险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三条保障线”制度。同时,为支持再就业工作,各级财政部门认真落实有关财税政策,对安置下岗失业人员的劳动就业服务企业和从事社区居民服务业的下岗职工给予减免税收及行政性收费等优惠政策。特别是2002年国务院召开全国再就业工作会议,决定实行积极就业政策以来,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研究制定了8个配套文件,进一步完善了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各项财税政策。
  1998年国务院决定全面推进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要求各地尽快建立起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2000年,为顺利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国务院决定同步推进医疗卫生服务体制和药品生产流通体制改革。各级财政部门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积极参与、推动和支持这三项医疗制度改革。财政部先后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了公务员医疗补助、完善城镇医疗机构补偿机制以及药品监督管理改革有关财务管理和经费保障等方面的政策和办法,逐步细化了三项制度改革的有关政策要求,保证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顺利实施。
  截至2002年7月,全国已有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实行税务机关征收社会保险费。同时,为切实加强社会保险费征缴,真正实现应收尽收,各级财政部门积极会同有关部门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核实缴费基数和缴费人数,夯实改革基础。
  5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各地区、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社会保障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较好地发挥了社会“稳定器”和“调节阀”的作用。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职工已由1997年末的8671万人增加到2001年末的10802万人,基本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达到98%,基本做到了足额发放;截至2001年底,累计有2550万国有企业下岗职工进中心领取基本生活费,国有企业下岗职工进中心比例为90%,进中心的下岗职工基本上都能领到生活费,下岗职工出中心实现再就业的比例达到67%;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到2001年底,全国97%的地市启动了基本医疗保险改革,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达7629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从1998年的7928万人扩大到2001年的10355万人,2001年末领取失业保险金的人数为312万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由1998年的184万人增加到目前的1961万人,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各级财政部门要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继续深化财政改革,增加社会保障投入,加强资金管理;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巩固“两个确保”,并随着财政经济实力的增长,逐步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适合我国农村的基本医疗和基本生活保障办法;逐步实现保障方式的转变,全面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以实际行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第10版(财经广场)
专栏:金海观潮

  迎接物流业发展的春天
北岸
  即将过去的一年,称为“物流起步年”一点也不过分。“物流热”高潮迭起,政府、企业纷纷上阵,积极制定物流规划,发展物流产业;专家学者频频在各类物流论坛、研讨会上演讲发言,出谋划策。
  目前,我国已有30多个城市宣布将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或建立大型物流基地。北京、天津、上海、深圳等城市已将现代物流列为新兴的支柱产业之一。这些情况说明,只要适应需求,创造条件,抓住机遇,就一定能迎来物流业发展的春天。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流通领域已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形成,商品流通体系日渐完善。目前,我国流通领域拥有由2000多万个商品零售网点形成的商品零售市场体系,由6万多个批发市场与200多万个批发网点组成的现货批发市场体系,由电子商务网、代理、电视购物等构成的无形市场体系。这些都为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更重要的是,流通企业改革已取得明显成效,上海联华、华联,浙江物产集团,中国铁路物资集团等一些较大的流通龙头企业正在向投资多元化以及现代企业制度迈进,正成为物流产业发展的“领头羊”。各地区、各部门对交通运输事业以及城市商业中心、社区商业中心、农村流通组织建设的投入,也大大改善了流通环境,提高了流通现代化水平。
  当然,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物流业刚刚起步,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物流专家指出,物流业越发达,整体经济效益就越高,物流占GDP的比重就越低。2000年,我国全社会支出的物流费用达17880亿元,约占GDP的20%左右,而发达国家仅为10%左右。全社会流通费用只要降低1个百分点,就可节约资金178亿元。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物流市场规模还应该有进一步的扩张。
  加入世贸组织,为我国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条件。一年来,物流业发展面临的巨大机遇初步显现。外经贸部已经发出通知,明确将江苏、浙江、广东三省和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四个直辖市以及深圳市作为外商投资物流企业的试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仅进驻深圳的跨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就包括全球最大的船舶公司马士基公司、亚太地区最大的物流企业日通公司等,全球最大的零售企业沃尔玛也将全球采购中心搬到了深圳。外国物流服务供应商的进入,一方面会在品牌形象、管理理念、资金实力等方面对国内传统物流业带来巨大冲击,推动我国物流企业从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化,促进产业升级;另一方面,国外物流公司也会利用自己在资源、管理、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参与国内物流建设,为我国物流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第10版(财经广场)
专栏:

  让贸易更便捷
——记中山海关开展“海关企业面对面”活动
本报记者杜海涛
“风雨无阻,与你有约。海关企业面对面活动又和您见面了……”12月15日,广东中山市公共图书馆综艺厅,中山海关办公室主任赖立仙主持的一月一度的海关政策宣讲、答疑活动又开始了。赖立仙先请中山海关综合业务处处长刘炳军介绍了最新的海关公告等政策法规,之后,便请有关职能部门的负责同志现场回答企业提出的问题。
  12月15日是星期天,但能容纳400人的大厅仍是座无虚席,气氛热烈,企业主管抓住机会,把平时遇到的难题一股脑儿提了出来:
“从我们企业转厂的加工贸易产品与转入地海关的产品名称、编码不一致,这种情况是否需要办理合同变更?”刘炳军答:“不用,直接请转入地海关确认就行了。”
  “我们两家企业合伙进口化工原料,由于是液体,不能分舱。这种情况该如何申报?”刘炳军答:“只要有一家企业在报关时说明情况,就可以正常申报,不用分别办理手续。”
  中山杰士美电子有限公司业务部主管苏珊娜对记者说:“我每月都参加这样的对话会,即使没有问题,也来听一下,一方面可以及时掌握海关的最新政策;另一方面,别人提出的问题也可能是我们将来遇到的,听一听海关的解释,我们心里就有数了。这好比是一场免费讲座,海关的同志可帮我们大忙了。”
  中山海关副关长葛志勇告诉记者,“海关、企业面对面”活动从去年3月15日开始,每月15日举行,至今已连续举办21期,吸引了1952家企业高层、业务主管、报关员及其他人员参加,现场解决处理企业通关疑难共618项。这项活动还促进了海关队伍素质、执法水平的提高。针对企业在宣讲会上反映的业务问题,以及显露出的海关工作存在的不足,中山海关在全关掀起学习业务、钻研业务的热潮。据统计,11月份该关单日平均处理报关单1738份,其中进口报关单平均用时40分钟,出口报关单从接单到放行平均用时28分,通关效率得到较大提高。在中山市最近开展的2002年基层评议活动中,企业对海关执法质量效率、态度作风的满意率一直保持在96%以上。


第10版(财经广场)
专栏:财经故事

  为纳税人排忧解难
  胡靖
  12月17日,河北沧州市吴桥梁集棉花加工厂的张先生来到市地税局,将拖欠的8000元税款一次缴清。
  “地税局的同志可帮了我的大忙”张先生打开话匣子。原来他和一朋友合伙开了一家厂子。由于合伙合同不够详尽,使两人在经营中出现纠纷,以至在缴税时出现互相推诿。针对这一情况,地税人员多次找两人谈心,帮助他们重新签订了合伙合同,使这家厂子的营业额当月就增长了8%。
  想纳税人所想,急纳税人所急,是沧州地税每名税务干部的一个工作信条。12月15日,任丘的王先生风尘仆仆地来到市直属二分局办公室,一进门就急忙说:“我有件事要向你们反映一下,你们一定要表扬。”原来,前两天,王先生到该局缴纳个人养老保险,由于事情耽搁,来到地税局已是12点多,负责征收打票的税务人员已经下班,分局的刘英利还没走,为了不让王先生白跑一趟,他赶紧打电话叫回了征收人员为王先生开了票,代收了费款。
  服务要在细微处下功夫。沧州地税局为残疾人实行上门和预约服务,为下岗职工开辟了办税“绿色通道”,征收厅实行限时和延时服务,为经常外出的纳税人开展“纳税提醒服务”等等,都是税务干部的“必修课”。他们还将服务延伸,开展为纳税人排忧解难活动,把给企业送信息作为延伸服务的重要措施。海兴高湾税务所了解到海兴农场海奋低压开关电器厂产品销售困难后,多方联系,提供信息,促使该厂与山东兖州煤矿签订了首批10万元的购货合同。据统计,今年全系统共为企业提供有价值信息1200多条,帮助了31家企业扭亏。
  良好的服务促使沧州地税连年超额完成收入任务,今年又突破了11亿元大关。


第10版(财经广场)
专栏:

在农业银行焦作市分行的积极支持下,孟州市桑坡村牛羊皮加工生意红火,产品远销十几个国家和地区。不少农民企业还从国外聘请了技术人员。图为来自俄罗斯的技术人员正在检验出口毛皮的质量。东升巡江摄


第10版(财经广场)
专栏:财经速递

  南宫地税文明执法促税收
本报讯河北省南宫市地税局以文明执法促进税收征管。今年以来,他们四管齐下,通过教育引导、机制制约、典型带动、检查督促等方式公开办税,实现文明执法,受到纳税人好评,获得省级文明单位称号。同时,该局加大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的力度,对隐蔽税源、高收入行业进行专项稽查,查补税款45万多元。他们还加大社保费征缴力度,确保征缴率在95%以上,到年底,社保费突破600万元。(赵庆锋牛燕)


第10版(财经广场)
专栏:财经速递

  达信为中国人保人才培训出资
本报讯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与世界最大的保险经纪公司——达信有限公司近日签署了“约翰·南丁格尔奖学金续转及培训合作协议”,根据协议,达信公司将从2003年起继续向中国人保提供为期10年、每年4万英镑的奖学金,用以资助中国人保专业技术人员赴英进行学习培训。此前,达信公司已连续向中国人保提供该奖学金12年,资助中国人保5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赴英培训。(百合)


第10版(财经广场)
专栏:

  营口地税科学稽查增收入
本报讯辽宁营口市地方税务局稽查局在彻底实现税务稽查选案、检查、审理、执行“四分离”的基础上,实施调账式检查,实行主、协查制,使税务稽查由收入型转向执法型,由传统经验型转向科学管理型。截至12月10日,这个局查补入库税款、滞纳金、罚款1120万元。营口地税局是国家税务总局确定的新一轮税收征管改革试点单位。今年以来,该局先后查处50万元以上涉税大要案10起,为国家挽回了巨额经济损失。(邹景新)


第10版(财经广场)
专栏:

  热购金条
  12月18日,羊年贺岁金条第一天投放北京零售市场便销售了200公斤。左图为北京菜百的金条专柜前购买者排起了长队争购投资型金条。上图为柜台里的金条。  本报记者刘龙摄


第10版(财经广场)
专栏:

  个人支票亮相京城
  本报记者许志峰
  用个人支票购物这一国外常见的支付方式,如今也走进了京城百姓的生活。12月18日下午,北京市林先生用个人支票在北京甘家口商场购买了价值500元的文具,成为该市首笔个人支票付款业务。
  据介绍,这次由北京市商业银行率先推出的个人支票有两个明显特点:一是直接面向个人。个人支票的出票人是个人,个人与单位均可作为个人支票的收款人;二是对出票人的信用要求高,银行方面将对出票人的社会信誉、经济收入等进行严格的审查,并要求其账户余额不低于1万元人民币。目前在该行开立的个人支票存款账户已超过30个。
  与现金结算相比,支票携带便利、安全,在不慎遗失或遇窃之时,持票人可通过银行挂失方式免于受损。此外,支票存款还具生息功能,支票账户上的余款以活期存款计息,既可储蓄又可任意地支用。与信用卡相比,个人支票的使用不受银行与商户间联网的局限,交易更为方便。
  今年8月,工商银行深圳分行试行个人支票业务,一经推出即受到市场的认同。目前,个人支票业务在上海、广州、厦门等城市也相继推出。业内人士认为,随着人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信用体系逐步完善,个人支票这一支付方式将会被普通老百姓所熟悉和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