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12月10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要闻)
专栏:

  李鹏会见美国众议院代表团
  新华社北京12月9日电(记者倪四义、吕传忠)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9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美国众议院国际关系委员会主席亨利·海德及其率领的代表团。
  李鹏说,中国全国人大重视加强与美国国会的交往。我们欢迎美国议员朋友多到中国参观访问,加深了解,增进友谊。
  李鹏指出,当前中美关系的发展势头总的看是好的。今年10月,江泽民主席访问美国,同布什总统举行了很好的会晤。两国在反恐、经贸等广泛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取得新的进展,在重大国际与地区问题上的磋商与协调也很有成效。中美关系的发展给两国人民带来了实际利益,对维护亚太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李鹏应客人要求,介绍了中国在反恐和伊拉克问题上的原则立场。
  李鹏说,多年来,中美关系的改善与发展得到美国共和、民主两党的一致支持,美国国会许多朋友为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做了很多有益工作。我们两国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我们可以求同存异,发展双边关系。希望更多的议员朋友发挥积极作用,成为中美关系的促进者。
  李鹏还向客人简要介绍了中共十六大的情况以及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民主法制建设情况。
  海德感谢李鹏委员长的会见。
  他说,20年前,他曾访问中国。20年来,在邓小平改革开放思想指导下,中国发生了巨大变化,取得了巨大进步,使全世界为之惊叹,美国人民对此表示钦佩。他强调,美国和中国过去和现在都有着共同利益。在当今世界上,两国应进一步发展关系、加强合作。他对“9·11”事件后美中两国的反恐合作表示满意。他代表美国国会对中国给予美国的支持表示感谢。
  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曾建徽、副主任委员姜恩柱,外交部副部长李肇星,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委员于恩光,李鹏委员长办公室主任吴文昌以及美国驻华大使雷德等会见时在座。
  代表团是应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的邀请来华访问的。今天上午,曾建徽主持了与代表团的工作会谈。


第1版(要闻)
专栏:

  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本报评论员
  12月11日,是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一周年。加入世贸组织,是党中央面对国际、国内新形势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一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充分证明,党中央的这一决策是完全正确的。
  自加入世贸组织之日起,中国政府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严格履行对外承诺,做了大量工作。一年来,我国切实加强法制建设,制定、修改了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降低关税和取消非关税措施,进一步开放国内市场特别是服务业领域;加快经济体制改革步伐,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全面参与世贸组织的新一轮谈判,并力求发挥积极的建设性的作用。中国所做的巨大努力和取得的显著成绩有目共睹,赢得了世贸组织成员的普遍赞赏和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
  在履行义务的同时,我们也开始享受权利。一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有力领导下,加入世贸组织的积极效应逐渐显现,国民经济持续平稳发展,外商投资掀起新的高潮,对外贸易保持快速增长,政府职能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取得实质性进展,一些行业和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有所增强。经济运行形势明显好于预期,加入世贸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影响总体上利大于弊,机遇大于挑战。我们较好地抓住了机遇,经受住了加入世贸初期的考验,没有出现大的负面效应和动荡,使加入世贸有了一个良好的开局。
  当然,加入世贸也给我们带来了不可避免的挑战和冲击:部分进口产品增加,对国内产业形成较大压力;服务业的开放程度提高,使一些国内企业在与外资的激烈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随着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国外对我设置的贸易壁垒有增无减,贸易纠纷此起彼伏;现有的经济管理体制、企业经营机制、涉外经济政策和法律都还不太适应世贸组织规则。随着过渡期的推移,某些问题有可能越来越突出。对此,我们应当予以高度重视,尽快采取有力措施加以应对。
  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阶段,也是我国适应加入世贸组织形势的关键阶段。能否把加入世贸带来的正面效应发挥到最大限度,把预期的一些负面影响减少到最小限度,取决于我们能否真正工作到位,应对得当,趋利避害。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我们要紧紧抓住加入世贸这一契机,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拓宽发展空间,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因为改革、开放、发展之间存在着内在的、有机的联系,三者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相互促进,相互融合。不改革,开放是无源之水,难以进行;不开放,改革将行而不远,半途而废。20多年来的实践证明,不改革不开放,中国就谈不上发展。开放是深化改革的动力,改革是扩大开放的条件,开放也是改革,是为了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我国已经加入世贸组织,必须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使经济管理体制逐步与国际规则衔接,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让对外开放更好地为改革和发展服务。要将开放带来的压力转化为改革和发展的动力,从而推进一些难点问题和深层矛盾的解决,并在开放中注意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在“引进来”方面,要在加入世贸的大背景下,进一步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逐步推进服务领域开放。通过多种方式利用中长期国外投资,把利用外资与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国有企业改组改造结合起来,鼓励跨国公司投资农业、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引进海外各类专业人才和智力。改善投资环境,对外商投资实行国民待遇,提高法规和政策透明度。在“走出去”方面,要把实施这一战略作为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举措,鼓励和支持有比较优势的各种所有制企业对外投资,带动商品和劳务出口,形成一批有实力的跨国企业和著名品牌。同时,要利用加入世贸给我国带来的相对稳定、可预见和透明的经贸环境,继续扩大货物和服务贸易,深化外经贸体制改革,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提高出口商品和服务的竞争力。
  加入世贸组织是一个新的起点,前面的道路还很漫长,任务还很艰巨。在党的十六大精神指引下,我们要坚定信心,与时俱进,积极利用机遇,妥善应对挑战,努力开创对外开放工作的新局面,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第1版(要闻)
专栏:

  变化中的第一年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周年述评(上)
  本报记者龚雯
  历史的阶段性推进往往是以深层次变化作为开端。
  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一员,改革开放自此掀开新的一页。而今,一年时光悄然流逝,那些意料之中和意料之外的变化,正在我们身边或隐或显地发生着。
  加入世贸后,中国还需要走很长一段路程,仅就一年情况对WTO实际影响做出全面准确的评估恐怕为时尚早。但这一年,中国经济社会的良好表现超出人们预期。那么,加入世贸第一年,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现实,中国究竟做了些什么?出现了哪些新现象和新问题?它们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履行承诺:信守规则显成果
  一年来,海内外都在关注:中国是不是在履行承诺?有没有能力兑现全部承诺?
  中国政府对履行承诺是认真的。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在加入WTO后采取了一系列行动。这一年,国务院近30个部门共清理相关法律文件约2300件,废止和修订的就占到一半。各省市、自治区的十几万件地方性法规也得到清理或废止。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知识产权、投资和透明度等5个领域的履行承诺方面,中国都有较大动作,包括大幅下调5300多种商品关税,关税总水平由15.3%降低到12%。在一些重要的服务贸易部门颁布了新的审批外资进入中国的法规和条例。知识产权保护在立法方面基本上符合了WTO有关协议的要求,政府也加大了打假力度。几乎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同步,外经贸部新设了世界贸易组织司、公平贸易局和WTO通报咨询局等3个司局。
  修法改章,机构调整,显示出中国推动“政府入世”的决心。今年,公务员培训热持续升温,很多习惯于发证批文的司长、处长们产生了角色转换的危机感。各部门重新定位,纷纷拿行政审批制度开刀,转变职能,精简繁政。帮助和引导企业按WTO规则行事,正成为政府一项新的“公共产品”。
  不仅如此,中国还加快了垄断性行业的改革。5月,中国电信一分为二,几大综合电信商同台竞技;10月,民航重组尘埃落定,六大集团成为“自主经营”企业。改革,宣告了垄断时代的结束。
  中国的努力,举世共睹,口碑广传。在不久前完成的过渡性审议中,广大WTO成员对中国的表现给予较高评价。新任WTO总干事素帕猜公开指出,中国一年来所做的一切符合加入世贸组织承诺,有些省份比规定的时间表提前完成了市场开放的“冲浪”。索尼公司董事长出井伸之说,中国政府用行动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即使需要花费时间,也会信守国际规则。
  外资涌入:“先把自己变成狼”
  “狼来了!”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谈判期间,这三个字几乎成了一句流行语。
  现在,随着承诺的兑现,市场的开放,“狼”真的来了。
  进入2002年,跨国资本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大量涌入中国,全年利用外资预计突破500亿美元大关,创下历史新高。联合国贸发会议预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第一年很可能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吸收外资最多的国家。
  诸多外企兵团争相将其大本营--大中华区总部、亚太总部甚至全球总部移至中国,有眼光的跨国公司也将其研发中心设在中国,摆出有进无退的态势。一大批以IT产业和石化产业为代表的大项目引资流量加速。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将其生产制造基地迁到中国,建立配套产业群。
  其实,最让人眼热心跳的,是外资对服务业的热心投资。在这个最敏感也最亟需发展的领域,外商近一年来的投资热度直线上升。
  以保险业为例,仅2002年春夏之交,就有数家国际大牌保险公司频频“染指”中国保险:中海油与全球第五大上市保险公司荷兰全球寿险成立合资公司;世界第一大再保险公司德国慕尼黑再保险获准进入中国市场;美国第二大财产保险公司AEC参股华泰保险约22%股份,这是外资保险公司首次大比例参股国内保险业;世界第四大再保险公司安裕再保险正式申请建立中国分公司……
若以外资注入的规模和时速而论,银行业开放可谓迈出跨越性步伐。到2002年上半年,外资银行在华代表处达到233家,允许经营人民币业务的达40多家,外资银行人民币资产总额达445亿元。外资也加快了对国内中小商业银行的注资入股。
  在分销领域,全球零售业巨头竞相在中国设点布阵,沃尔玛将全球采购中心迁至深圳,在华采购额已达100亿美元。家乐福集中精力进攻中国内地。麦德龙兴冲冲地准备向西部挺进,扬言要在中国开设百家以上店铺。伊藤洋华堂、宜家、万客隆等知名零售商也在继续跑马圈地,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内商业上市公司中已有多家流露出并购意向。
  在电信、证券、旅游、运输、中介、公用服务等领域,人们也看到了外资趋于活跃的身影。
  不断进入中国的“狼”威胁到我们了吗?
  据国家信息中心调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一年,渐进式的开放政策和国内行业的本土化优势,使得外资对国内相关行业和企业没有形成很大冲击,在规模上和速度上,外资进入都未“洪水决堤”。相反,外资的涌入进一步加强了国内行业固本强基的动力。在合作与竞争中,一批国内信息技术企业成长壮大起来,比如,波导、科健、熊猫、TCL、首信等国产品牌手机生产销售增长迅猛,改变了手机市场被洋品牌垄断的状况。在服务业,这一年内资企业在与外资企业的较量中竞相提升服务水平,更新产品供给。国内银行千方百计推出新的金融服务品种。电信业尝试打破“一统天下”的高度垄断,形成几大电信集团。零售业的千帆竞渡使行业发展日趋多元化,大卖场、标准超市、便利店、折扣店、专业店等齐头并进,大大丰富了市场格局。
  海尔集团董事长张瑞敏这样应对加入世贸组织后的外资流入:“先把自己变成狼!”跨国投资是什么?你用弱者的眼光去看,它是一只狼;你用强者的眼光去看,它顶多是个竞争对手;你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它或许是很好的战略合作伙伴,与你从磨合到融合,一同营造双赢或多赢。  


第1版(要闻)
专栏:

  李鹏会见厄瓜多尔国民议会议长
  指出中厄友好互利合作必将造福于两国人民
  新华社北京12月9日电(记者倪四义、董黎熙)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和夫人朱琳9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来访的厄瓜多尔国民议会议长何塞·科尔德罗及夫人一行。
  李鹏首先对科尔德罗议长率团访华表示热烈欢迎。他说,不久前,古铁雷斯阁下当选为贵国下一届总统,江泽民主席已致电向他表示祝贺,请议长阁下回国后转达我对他的祝贺。
  李鹏说,中厄两国人民的友谊源远流长。近年来,两国政治关系日益加强,双方在经贸等各领域的合作也不断扩大。中厄同属发展中国家,在和平与发展的问题上有很多共同利益,对重大国际问题有着相同或相似的看法,是可以相互信赖的朋友,中厄友好互利合作必将造福于两国人民。近年来,贵国各界携手努力,克服种种困难,保持了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贵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着自己的作用。我们对贵国取得的这些成就感到由衷的高兴。对贵国坚持一个中国立场,在人权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等问题上给予我国宝贵支持,我们表示感谢。
  在谈到台湾问题时,李鹏表示,中厄建交以来,厄历届政府均坚持奉行一个中国的政策,这符合世界潮流和厄根本利益。目前,台湾当局以种种借口企图在国际上制造“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破坏建交国同我的友好关系。希望厄瓜多尔朋友对“台独”的政治图谋保持警惕,支持中国人民的统一大业,促进中厄友好合作关系健康发展。
李鹏说,近年来,中国全国人大和厄瓜多尔国民议会保持了密切的联系与合作,包括多位议长在内的厄瓜多尔许多议员朋友曾来华访问。议会间的交往对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推动双边互利合作有着重要作用,相信议长此次访问将促进两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中国全国人大愿与厄瓜多尔国民议会共同努力,为推动中厄友好关系的发展继续作出贡献。
  李鹏还向客人简要介绍了中共十六大的情况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科尔德罗代表厄瓜多尔国民议会向李鹏委员长致以亲切问候。他说,两国议会一直保持友好关系,厄国民议会设有厄瓜多尔-中国友好小组,厄瓜多尔历任议长也多次访问中国。科尔德罗说,这是他第二次访问中国,看到中国的发展变化感到十分高兴,中国的进步对所有发展中国家都是巨大鼓舞。对厄瓜多尔来说,发展对华关系越来越重要,进一步发展议会交往和促进经贸合作同样具有重大意义。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经验值得厄瓜多尔借鉴。厄瓜多尔也热情欢迎中国企业界到厄投资、发展。
  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人大中厄友好小组主席朱丽兰,外交部副部长李肇星,李鹏委员长办公室主任吴文昌等参加了会见。 


第1版(要闻)
专栏:

  朱镕基分别会见董建华何厚铧
新华社北京十二月九日电(记者陈斌华)国务院总理朱镕基九日下午在中南海紫光阁会见了来京述职的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董建华。
朱镕基对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说,香港回归五年来,面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外部经济环境变化的不利影响,董建华先生领导特区政府,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与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努力,始终保持了香港大局的稳定,保持了香港作为国际贸易、金融、航运等中心的地位。
朱镕基说,香港面临的经济困难是长期积累形成的。目前香港仍然具有许多优势,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和竞争力,完全有能力克服目前的困难。中央政府将会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促进香港的繁荣稳定。他希望香港同胞继续发扬艰苦创业的优良传统和精神,团结奋斗,再创辉煌。
董建华表示,过去五年来,朱镕基总理一直关心和支持香港的发展。在亚洲金融危机冲击香港最危急的时刻,朱总理代表中央政府庄严承诺将不惜一切代价维护香港的繁荣稳定,坚持人民币不贬值,为香港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提供了最坚实的支持。日前朱总理在香港期间发表的一系列讲话,也给香港各界人士以巨大的鼓舞。他对朱总理表示衷心感谢。
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王忠禹、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廖晖参加了会见。
新华社北京十二月九日电(记者陈斌华)国务院总理朱镕基九日下午在中南海紫光阁会见了来京述职的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何厚铧。
朱镕基说,澳门当前的发展势头很好,社会安定,经济持续增长,政府的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逐步提高。他对特区政府提出的澳门经济的发展思路表示赞赏,并希望特区政府着眼长远,逐步优化产业结构,努力开拓发展空间,促进澳门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何厚铧向朱镕基总理汇报了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一年来的工作。他说,澳门回归以来在各方面所取得的进步离不开中央政府的全力支持。他对朱总理一直以来对澳门的关心表示衷心的感谢。
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王忠禹、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廖晖参加了会见。


第1版(要闻)
专栏:

  贾庆林会见香港客人
  本报北京12月9日讯记者潘跃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贾庆林9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以监事霍英东为领队、主席李兆基为团长的香港培华教育基金会访京团一行。
  贾庆林首先对香港培华教育基金20年来为祖国内地人才培养所作出的巨大努力和重要贡献表示感谢。他说,20年前,正值我国改革开放之初,国家建设亟需大量人才。以霍英东、李兆基先生等为代表的一批香港工商、专业界知名人士,适时创办了香港培华教育基金,并以“育己树人”为宗旨,大力支援祖国内地的经济建设和人才培养,走出了一条由内地有关部门与香港爱国团体共同加快我国干部培训的新路子。
  贾庆林说,刚闭幕不久的党的十六大,确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全党的指导思想地位,总结了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基本经验,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在国际上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要实现党的十六大确定的宏伟目标,必须坚持科教兴国战略,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发展我国教育事业,培养更多的人才,需要政府努力,需要全社会支持,也需要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给予帮助。
  贾庆林说,香港培华教育基金在内地人才培训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希望继续发扬光大培华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紧紧围绕祖国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需要,为内地特别是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才培养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国家民委主任李德洙以及国务院港澳办、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协会有关负责人参加了会见。


第1版(要闻)
专栏:

  《2002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发表
新华社北京12月9日电国务院新闻办公室9日发表《2002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全文见第五、六、七版),介绍中国的国防政策和近两年国防建设情况,再次用大量事实和数据说明,中国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实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
  白皮书全文约3万字,分为前言、安全形势、国防政策、武装力量、国防建设、军队建设、国际安全合作、军备控制与裁军等部分,是中国政府自1995年发表《中国的军备控制与裁军》白皮书以来,第四次发表有关国防的白皮书。
  白皮书说,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是中国人民在新世纪的三大历史任务。发展中的中国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和良好的周边环境,中国的发展将对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白皮书指出,当今世界安全威胁呈现多元化、全球化的趋势,各国在安全上的共同利益增多。通过对话增进相互信任,通过合作促进共同安全,树立互信、互利、平等和协作的新安全观,是当今时代发展的要求。
  白皮书说,中国永远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坚定力量。中国将坚持不懈地实践新安全观,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中国将同世界各国一道,努力营造长期稳定、安全可靠的国际和平环境。


第1版(要闻)
专栏:

  中央宣讲团到基层
  12月9日上午,中央宣讲团成员来到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橄榄坝傣家寨子,向边境各族群众宣讲十六大精神。图为在寨子的中心广场上,宣讲团成员傅杰联系西双版纳的实际,对十六大精神进行深入浅出、精彩生动的宣讲。富裕起来的傣家村民们说,边疆人民要团结一心跟着共产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许云华摄


第1版(要闻)
专栏:

  前11个月税收完成15517亿元
  同比增长13.6%,增收1860多亿元
完成年初预算任务的93.4%
  本报北京12月9日讯记者李建兴报道:国家税务总局最新统计显示,1至11月份,全国税收收入累计完成15517.7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6%,增收1860.26亿元,完成年初预算任务的93.4%,比时间进度快1.7个百分点。税务总局认为,总体看,今年前11个月全国税收收入形势良好。
  据介绍,今年前11个月,中央级税收收入完成9495.8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8%,增收1148.05亿元;地方级收入完成6021.9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4%,增收712.2亿元。
  分税种看,前11个月税收增收主要来自于流转税和三项所得税:流转税共完成8952.63亿元,增长15.4%,增收1196.04亿元,占总增收额的64.3%。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三项所得税合计完成3482.78亿元,增长13.1%,增收403.58亿元,占增收总额的21.7%。1至11月份全国税务机关共办理出口退税1064.0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退31.2亿元,增长3%。
  税务总局认为,前11个月,全国税收收入在较多减收因素影响的情况下仍保持了稳定的增长态势,主要是经济发展、税源扩大的结果,同时,税务部门深入贯彻“加强征管、堵塞漏洞、惩治腐败、清缴欠税”的工作方针,融会贯通地做好“依法治税、从严治队和科技加管理”三篇文章,也促进了税收收入增长。


第1版(要闻)
专栏:

  国家林业局发出通知要求做好今冬明春造林工作
  本报北京12月9日讯记者彭俊报道:国家林业局近日发出关于做好今冬明春造林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刚刚结束的全国抗旱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及早动手,做好今冬明春造林各项准备工作。
  通知说,根据六大工程建设和当前林业发展形势,2003年造林任务较2002年有大幅度增加。此外,2002年我国大部分地区降雨较往年偏少,给林业生产造成一定损失。据气象和水文部门预测,2003年春季北方地区可能仍然干旱缺水,造林工作形势将十分严峻。各级林业部门一定要牢固树立防大旱、抗大旱的思想,及早抓紧做好各类机具的购置、检修,组织好种苗生产、调剂、调运和供应工作,做好造林所需农药、化肥、地膜等各类物资准备,随时掌握气候变化动态,合理安排造林任务,确保今冬明春各项造林工作顺利进行。
  通知指出,各地要把六大工程作为今冬明春造林工作的重点,科学布局,合理安排,抓紧抓好。退耕还林工程要突出抓好任务落实、政策兑现、确权发证、建档立卷等工作,确保“退得下、还得上、能致富、不反弹”。在造林绿化工作中,要活化机制,进一步深化林业产权制度改革,明晰产权关系,明确造林主体,全面落实“谁造林、谁所有,谁经营、谁受益”的政策,增强造林绿化的动力。今后,国家下达的造林任务都要明确造林主体,落实责权利,坚决不造无主林。各地要大力发展非公有制造林,积极推行和规范家庭承包、联户承包、股份合作、乡村和国有林场等多种造林组织形式,鼓励各种社会主体跨所有制、跨行业、跨地区以资金、实物、技术、土地使用权、劳务入股等多种形式投入造林,所造林木归投资者所有,从而形成以六大工程为主体,义务植树、社会造林并举,全社会广泛参与的造林绿化新格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