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11月5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要闻)
专栏:

  天津建立关爱困难群体保障体系
  本报天津11月4日电 记者傲腾报道:天津在全市范围内编织下岗人员再就业网、社会保障网、居民“低保”网,使下岗、失业、国有破产企业需安置人员和城镇“低保”人员等得到社会各方面的关爱和保障。
  1998年开始,全市共建立再就业服务网站1608个,累计进中心的人数近30万人次,介绍岗位出中心人数近24万人次。目前,市区99个街道中已有82个建立了再就业与劳动保障服务网站,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就业指导、职业介绍、接续保险等“一站式”服务,初步形成了新型再就业工作网络。
  天津市社会保障覆盖范围不断扩大,目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员为182.8万人;参加失业保险的职工为199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员为206.2万人。天津市目前进入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网人数达到27.8万人,发放金额达到1亿元。从市委、市政府到各区、县及社区普遍落实了责任,使“低保”人员应保尽保。


第4版(要闻)
专栏:

  企业民主建设的典范
  ——上海石化股份有限公司管理创新之路
  工人日报记者 王娇萍 新华社记者 李江泓 本报记者 袁建达
  参与有场所,说话有人听,对了有人办,好坏有结果。这是上海石化股份有限公司职工民主管理企业的真实写照。作为拥有247亿元资产的国有上市公司,整整8年来,上海石化的企业管理理念从未标榜高深的理论和时髦的说法,而是始终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坚持和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仅今年上半年,企业利润增长达4倍以上,民主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效力得到完美诠释。
  凡是到过上海石化的人,都会对企业浓厚的民主管理氛围留下深刻印象。公司各级管理人员,谈及企业发展、管理制度和方案,总要强调“这是经职代会审议通过的”,同样,职工们说起企业的成长历程也如数家珍,因为职工的意见和建议能被接受并形成决策。
  其实,职工民主管理在上海石化有着深厚的基础。30年前,企业初创时,正是依靠广大职工的团结拼搏,才走过围海造田、起步建设的艰难岁月,当一座座厂房拔地而起,民主管理的基石也日渐坚实。
  民主的脚步总是渐进的。1993年,上海石化进行股份制改造,当时有人提出:还要不要职代会?经过一番研究和讨论后,上海石化党政领导班子达成共识:股份制改造只是改变企业公有制的实现形式,职工是企业主人翁的地位不能变,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更需要健全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
  改制后不久,上海石化就召开了公司一届一次职代会,出台《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民主管理暂行办法》,确立公司职代会的职权范围,同时成立劳动工资奖惩、生活福利财务监督、生产经营劳动保护、民主评议干部和提案审理五个委员会。
  伴随着职代会制度的不断完善,上海石化自觉地将涉及公司重大决策、改革方案的制定、重大生产经营方针的制定、职工生活福利、干部民主评议等事项,都通过职代会或职代会联席会议、集体协商等民主管理渠道进行公开,接受职工群众的审议和监督。
  上海石化党政领导有一个主张:企业越是遇到难题,越要实行厂务公开和民主管理。
  减员分流一直令国有企业深感棘手,因为直接关系到职工的“饭碗”,稍有不慎,就可能波及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上海石化却创出奇迹:在8年时间里,职工人数由6.1万减至1万多,所有改革调整措施都平稳出台、妥善实施。有人问起其中的秘诀,公司领导自豪地说,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开拓出矛盾的缓冲地带,把企业改革的艰难程度降至最低。
  公开赢得信任,民主集纳智慧。职工代表对改革方案的全程参与,充分释放职工因疑惑而产生的怨气和不满,促进企业改革方案的完善,从而为具体实施铺平道路。1998年,由于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上海石化出现自上市以来的首次亏损,公司决定所有人员的岗位浮动工资下调50%。然而,方案在提交职代会联席会议讨论时却遭遇阻力,一些职工认为工会、职代会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不该讨论减工资。工会反复解释沟通,方案逐渐得到职工们的认可,经职代会联席会议通过后顺利实施。
  正是方案的实施使企业成本降低,使第二年效益开始回升,大多数职工得到更多的收益。职工们说:“参与企业民主管理,让我们更加认识到,只有企业做强做大,职工才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
还是在1998年,公司一批高级管理人才相继辞职而去。职代会劳动工资奖惩和生活福利财务监督两个专门委员会,开展了“关于公司人才流动状况”的专题调研。第二年初,职代会专门委员会向公司领导建议在分配上拉开差距,对关键岗位人才和紧缺科研人才采用与市场接轨的工资标准。这份报告深深震动了公司领导,由此拉开上海石化薪酬分配改革的大幕。如今,上海石化的人才培养、使用和引进力度逐年加大,员工队伍结构不断改善。
从“小我”到“大我”,折射出民主管理对于企业发展的意义正逐步升华。公司总经理陆益平感慨地说,民主管理也是生产力,能激发职工无穷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第4版(要闻)
专栏:千方百计扩大再就业

  调整产业结构 开拓就业渠道
辽宁近百万下岗人员转向第三产业
本报沈阳11月4日电 下岗职工刘伟3年前创办了鞍山市妈妈贝贝服务中心,专门提供“月子”服务和幼儿看护,如今已带动了一大批下岗女工就业。在辽宁省,像刘伟这样借产业结构调整之机,从第二产业转向第三产业的下岗人员,已近百万人。
辽宁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十五”期间需要安排就业、再就业的人员达320万,任务十分艰巨。省委、省政府把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当做“民心工程”来抓,针对辽宁特殊的省情,把调整产业结构与解决就业问题结合起来,在结构调整中开拓新的就业领域。在发展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同时,特别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尤其是就业容量大的第三产业。
几年来,辽宁实施政府主导的大旅游发展战略,大力发展旅游业。截至今年上半年,全省旅游业直接就业人数达73万人,并间接带动了36万人就业。商品流通业也是辽宁扩大就业的重要门路,去年为社会提供新增就业岗位20.7万个,今年上半年又提供了9.6万个岗位。社区服务业是一个新兴产业,物业、家政、托幼、托老、保洁等服务项目需要大量劳动力。本溪市近两年有6.6万下岗、失业人员在社区实现了就业或再就业。大连市社区服务业去年以来吸纳了5.3万人,列各行业首位。沈阳市仅在今年上半年,就有2.23万人在社区实现了再就业。
辽宁各市、县都结合各自特点,大力发展有地方特色、就业容量大的产业。营口市通过完善北方建材陶瓷商城、辽南果品批发市场、东北袜子城等大型专业市场,扩大就业人数,其中仅北方建材陶瓷商城开业两年就直接安置就业2500人,间接安置5000人。阜新市为了解决煤炭资源枯竭带来的再就业问题,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在城市周边12个乡镇和矿区的闲置土地上规划了50个现代农业园区,现已有近万人到这里从事种养业,这些园区预计到2005年全部建成,可安置下岗职工3.8万人。(郑有义 窦志坚)


第4版(要闻)
专栏:

  北京全力做好十六大服务保障工作
本报北京11月4日讯 记者王建新报道:党的十六大召开在即,北京市服务保障十六大的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就绪。日前,北京市委书记、市长刘淇专门对此进行了检查,强调做好十六大的服务保障工作是首都人民光荣的政治任务,要求全市十六大服务保障工作做到安全、稳定、热情、卫生,确保万无一失。
记者今天在北京街头看到,首都大街小巷被装扮一新,处处呈现出整洁优美、文明有序的崭新面貌。据北京市市政管理委员会介绍,上个月,北京市投入100万元,由专业清扫公司对天安门广场的口香糖残迹进行了彻底清刷。11月1日开始,北京开始开放城市夜景照明设施。夜幕降临,华灯齐放,天安门广场灯火辉煌;驱车长安街及其延长线,160多栋熠熠生辉的高大建筑将神州第一街装点成灯光艺术的长廊。夜色中的首都到处流光溢彩,亮丽璀璨。
为保证十六大期间交通顺畅和人民群众出行,北京市公交、地铁等系统对车辆、车次、线路、运营时间等进行了周密安排和部署。承担十六大交通服务工作的专用车辆已全部通过有关部门的安全技术检测,司机们每天都要对车辆进行清洁和消毒,并用鲜花装点和美化车内环境。从党的十一大到十五大连续为党代会服务的首汽股份有限公司大轿车司机马军师傅,这次又光荣地承担了为十六大服务的职责,他自豪地说:“我一定用安全、优质的服务,为十六大召开出一份力。”
北京市负责接待十六大代表的宾馆饭店也都作了细致的准备,提前对餐厅、客房等服务设施进行了全面检修,并针对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餐饮特点制定了相应的食谱。商业部门为十六大准备了充足的商品货源。卫生防疫等部门组织了专门检疫人员,从货源、运输、储藏、烹制等各个环节对食品和原料进行全方位、全过程检验、检测,确保饮食安全。水、电、气、热等供应也都作了周密安排,并根据天气变化作了相应调整,保证正常供应和安全运行。机场、火车站及市邮政、电信、旅游、公用等部门也为十六大做了精心准备。


第4版(要闻)
专栏:

  国务院任免国家工作人员
新华社北京11月4日电 国务院最近任免一批国家工作人员。任命郑欣淼为文化部副部长,刘绍勇为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副局长,吴定富为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
免去鲍培德的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副局长职务,马永伟的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职务,刘名启的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副主任职务。


第4版(要闻)
专栏:日新月异看神州

近年来,重庆江津市抓住产业结构调整有利时机,加大资金投入,大力发展旅游业,促进当地经济快速发展,许多农民也走上富裕之路。
图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江津四面山幽深迷人的大洪海。张树仁摄


第4版(要闻)
专栏:

  外交部副部长王毅向记者发表谈话
朱镕基出席东盟有关会议和访问柬埔寨取得成功
本报金边11月4日电 记者王小光报道:在中国国务院总理朱镕基结束出席东盟有关会议以及对柬埔寨正式访问之际,陪同出访的外交部副部长王毅4日接受了中国随行记者采访。
王毅说,朱总理此行是继江泽民主席成功访问美国之后,中国对周边采取的重要外交行动。在访柬和出席地区多边会议期间,朱总理代表中方共提出了27项不同类型的合作建议和设想,签署了一系列重要的文件和协议。可以说,这次朱总理柬埔寨之行,时间虽短,但成果丰富,十分务实,是中国周边外交的又一成功之举,不仅为中国与东盟关系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在中国睦邻外交史上写下了重要一页。朱总理此行的主要成果是:
一、推动中国与东盟关系进入全面发展新阶段。
王毅说,这主要体现在实现了三个启动上。一是以签署《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为契机,启动了我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进程。《框架协议》的目标是与东盟结成全面经济合作伙伴,核心内容是确定自由贸易区的目标、范围、措施和时间,为自由贸易区奠定法律基础。它的签署,符合双方的共同利益,有利于进一步深化东亚合作,也是南南合作的重要实践,标志着中国与东盟关系取得了新的突破。
二是以发表中国参与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国家报告》为契机,启动了我与东盟湄公河流域开发的全面合作。《国家报告》首次全面系统阐明了中国今后参与湄公河合作的计划和重点项目,体现了中国政府对东盟一体化进程的积极支持。可以预计,整个湄公河流域开发将由于中国的全面参与而呈现更加活跃的局面。
三是以发表《关于非传统安全领域合作联合宣言》为契机,启动了我与东盟在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全面合作。《联合宣言》确定了双方在这一领域合作的重点内容和组织机制,表明中国在继续与东盟加深经济合作的同时,顺应时代的变化和双方的需要,开拓新的合作前景。
王毅说,去年底召开的10+1会议上,朱总理与东盟领导人共同确定了新世纪初双方的重点合作领域。经过一年的努力,本次领导人会议期间,中国农业部与东盟秘书处签署了有关农业中长期合作的《谅解备忘录》,迈出了中国与东盟重点合作领域的第一步。朱总理这次又倡议召开中国与东盟信息部长会议,商签信息领域中长期合作规划,得到东盟各国一致赞同。这说明,中国与东盟在重点领域的合作正在扎实向前推进。王毅说,值得提出的是,经过近三年的谈判,中国与东盟就制定《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最终达成一致并签署。王毅说,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主权立场是明确和一贯的,有关领土争议应通过双边谈判和平解决。签署这一宣言的积极意义在于向外界发出一个明确信号,即本地区各国完全可以通过对话处理好相互间存在的分歧,通过合作共同维护南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如果说建设自由贸易区标志着中国与东盟的经济合作迈上了新台阶的话,签署有关南海的行为宣言则标志着中国与东盟的政治信任发展到了新水平。
二、积极引导和推动东亚合作进程。
王毅说,10+3合作仅历时五年,但已成为东亚地区最主要的合作渠道,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重视。10+3今后应如何发展,是摆在13国面前的重要课题。朱总理在会上明确阐述了中方的观点。
有三件事值得提出,一是朱总理提议召开10+3打击跨国犯罪部长会议,得到与会各国认可,这预示着10+3合作增加了新的内容,迈出了政治安全对话与合作的第一步。二是朱总理倡议明年在中国昆明举办“东亚城市市长论坛”,这将扩大东亚合作的覆盖面,调动民间各界的积极性。三是宣布中国实施“亚洲减债计划”,减免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等6国到期的部分或全部债务。这是中国为推动东亚共同发展所做的又一实际贡献。
三、支持东盟加快一体化进程。
东盟一体化的目的是缩小新老东盟国家的差距。越、老、柬、缅四个东盟新成员均处湄公河流域,与我国西南省份相邻。支持东盟一体化响应了东盟的需要,同时也有助于我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中国是湄公河流域最大的国家,朱总理亲自出席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领导人会议,作了题为《共饮一江水、共建美好家园》的主旨发言,提出了湄公河开发应遵循的原则,为会议成功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还加入《大湄公河次区域便利运输协定》,签署《政府间电力贸易协议》,宣布从2004年起,向老、柬、缅大部分对华商品提供零关税待遇,出资3000万美元帮助修建昆明至曼谷公路老挝境内部分路段。这些举措实实在在,得到各国的欢迎和好评。
四、进一步加强了中日韩合作。
中日韩都是东亚重要国家,三国在10+3框架内开展对话与协调,有利于东亚合作的健康发展,也促进了三国之间的互利合作。本次领导人会晤上,朱总理提议将经贸、信息产业、环保、人力资源开发和文化交流确定为三国重点合作领域,并倡议三方在诸如治理沙尘暴等大型项目上开展中长期合作,得到日韩积极响应。王毅说,中日韩是地区一体化的主要推动力。我们愿与日韩保持协调,支持东盟在10+3进程中继续发挥主导作用,支持东亚合作保持发展的势头。
五、巩固和深化了中柬传统友好关系。
中柬亲密友好关系是中国三代领导人与西哈努克国王亲手缔造和培育的,在柬已深入人心,成为柬各党派、社会各界的共识。朱总理是时隔42年中国总理再次访柬,柬国王、政府和人民高度重视,给予了十分热情友好的接待。作为柬真诚朋友,朱总理明确支持柬走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提出将农业、人力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确定为两国重点合作领域,并为此与柬方签署了一系列协议。西哈努克国王和柬其他领导人盛赞柬中友谊,强调中国是柬最为可靠和重要的朋友,柬在任何情况下,都将坚持一个中国的政策。访问进展顺利,达到了增进友谊、扩大共识、深化合作的预期目的。
王毅最后说,中国外交在新时期的主要任务是为国内经济建设提供和平的国际环境,尤其是良好的周边环境,为此,中国坚定地奉行睦邻友好政策;中国外交的立足点是与发展中国家站在一起,为此,我们愿意不断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东盟是中国周边的发展中国家集团,因此始终在中国的对外关系中占有独特和重要的地位。中国和东盟之间,共同利益远大于分歧,合作机遇远大于挑战。中国与东盟建立睦邻互信伙伴关系完全符合双方根本利益。朱总理此访取得的多项成果,必将对中国与东盟关系今后的发展产生积极和长远影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