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11月30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电脑·网络·通信)
专栏:

  网络无线 风光无限
——记快速发展的无线局域网
刘然 张新艳
  和许多同行一样,《每周电脑报》的记者小许每次出差,进宾馆的第一件事就是查看电话上网接口。有好几次,因为宾馆里用的是老式的非卡口型电话线,他深更半夜写完稿子眼睁睁上不了网,急得在屋子里团团转。这以后,小许的包里总带着电线转接头、剪刀和黑胶布,万不得已时只好硬着头皮自己改造线路。随着网络的迅速普及,这种情形越来越少了,而无线局域网的出现,让小许很多时候根本就不用考虑线路的事,在笔记本电脑上插一块漫游式无线上网卡,“走遍天下都不怕”。
  说“走遍天下都不怕”,也许有些夸张。不过近一年来,越来越多的电信运营商在宾馆、饭店、机场、咖啡屋等公共场所架设无线局域网,小许和他的同行们确实可以在许多原来很难上网的地方随时随地与网络自由沟通了。像去年的上海APEC会议、今年的博鳌亚洲论坛和韩国世界杯期间,与会者无论是在会议大厅、新闻中心还是无线网络覆盖的各种室外场所,都可以随时在线,与网络形影不离。
  而思科网络系统公司的产品经理陶欣播放的一段录像,更是让人们体会到无线局域网便利之外的威力:在美国洛杉矶,一家银行遭劫,工作人员悄悄揿动按钮,现场录像头拍摄的场景立刻传送上网,装备有无线局域网终端的警车飞驶而来,警察在车内即可洞悉劫匪的一举一动,知己知彼,制服罪犯自然不费工夫。
  从原理上讲,无线局域网技术并不复杂,它有点像现在许多人使用的无绳电话。利用网桥和无线接入设备,电脑、PDA等上网设备“割掉了小尾巴”,在几十米到几十公里的范围内实现自由移动,而且接入的终端在数量上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不用每增加一台机器就新拉一条网线。
  事实上,除了上面说到的机场、饭店、咖啡网吧等上网热点区,无线局域网更适用于一些网线难以铺设的特殊场合。像在野外测绘时或在海上进行石油钻探,无线局域网可以将有关数据迅速回传;在现代战争中,官兵之间的数据通信也可通过移动的无线局域网实现。在湖北省仙桃市,佳盈公司利用江汉平原坦荡如砥的地貌和该市工商银行高层办公楼的空中优势,在30公里的范围内将各乡镇办事处纳入银行综合业务网络,节省了租用专线的大笔费用。深圳汉唐证券公司分布在两座写字楼中,由于电信线路一时难以到位,公司采用思科公司的无线局域网解决方案,一个下午就解决了机房和总部间的数据通信问题。
  当然,无线局域网也非尽善尽美。在一般场合,它的成本还是比有线网络要高。同时,无线电信号穿越水泥墙体会遇到障碍,难免会留下一些死角和盲区。最让人担心的是,裸露在空气中的数据信号容易被黑客截获、破解和阻断,安全性不如有线网络高。从这种意义上讲,无线网络难以完全取代有线网络,而只能充当后者的延伸和补充。
  即便如此,无线网络技术还是得到了迅速发展,随着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网通等电信运营商纷纷开通无线局域网业务,无线上网已经成为我国许多大中城市的新时尚,更有人预计,到2005年,全世界将有36%的网民使用无线电子设备上网。无线网络,前景无限,风光无限。


第7版(电脑·网络·通信)
专栏:

 你也会有一双火眼金睛
——面像识别核心技术走向实用
文言
七八年前,高文在麻省理工学院人工智能实验室当客座教授。一位美国同事给他出了道题——这位教授天生记不住亚洲人拼法古怪的名字,每次遇到不太熟的亚裔朋友,只能哼哼哈哈傻乐。他请高文设计一种产品,让他见到亚洲朋友就能马上想起对方的名字。
  高文说,这样吧,你在眼镜上藏一个微型摄像头,将新认识朋友的面部表情拍下来,建一个带照片的名片数据库。以后每次见面,摄像头都会将对方的长相与存储在眼镜架中的数据库进行比较,然后把名字映射到你的镀膜玻璃眼镜片上。
  教授说很好,你什么时候可以给我这样一副眼镜?高文想了想,说:15年吧。这是一个典型的人工智能模式识别难题,在这个领域里,人脸识别比指纹和虹膜的识别都难很多,高文的问答不算保守。
  回到国内,高文从“863”计划智能计算机主题专家组组长做到中国科技大学副校长,始终没有忘记当年的承诺。到今年11月,他领导的中科院计算所课题组终于掌握了面像检测和识别的核心技术。在刚刚闭幕的十六大上,他们开发的产品作为证件智能识别系统的关键部件,成功实现了与会人员身份的计算机自动识别。经众多人工智能专家鉴定,在大多数情况下,这项技术比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商用面像识别系统FACEIT的性能还要优越。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人工智能技术在指纹和虹膜识别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利用人体独一无二的指纹和虹膜血管分布图案,人们已经可以实现高质量的身份识别。但在很多情况下,提取指纹和虹膜数据都不太方便,甚至显得很不礼貌。而面像识别可以在不影响被识别者的条件下达到目的,无论是在机场监控恐怖分子,还是在自动取款机前辨认提款人身份,都可以在1秒之内轻松完成,所以受到人们的青睐。
  有趣的是,与人类识别面像的方法不同,在最新的面像识别技术中,计算机并不是提取眼睛、鼻子、嘴巴的轮廓和相对位置等特征进行识别,而是对人们脸部的凸凹起伏进行模数转换,通过一系列复杂的算法实现分辨。高文领导的课题组攻克的11项核心技术,可以在复杂背景下准确、实时地检测人脸,具有比同类算法更高的正确识别率,对光照的变化有更强的适应能力,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训练,机器的识别能力还会自动提高。以这些技术为基础,有关企业已经开发出银行安全防范、机场出入控制、面像识别考勤等8大应用系统。
  在11月26日中科院举行的“面像检测和识别核心技术”成果鉴定会上,说起当年为美国教授设计的智能眼镜,高文自信地说:用不了15年,我们可以提前完成任务。


第7版(电脑·网络·通信)
专栏:本期聚焦

  从“被人推着搞信息化”到“争先恐后上信息化”,从“配点计算机装点门面”到“流程再造和管理创新”,从“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到“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中国企业的信息化进程不断向纵深发展——
企业信息化 更新更高更实
  本报记者 杨健
  请看我如何吃“蛋糕”
作为信息产业部信息化推进司司长,季金奎在推动企业信息化的过程中常常会遭遇这样尴尬的问题:“您能不能更具体地讲一讲,信息化到底能给我们企业带来什么好处?”
  每当此时,季金奎也会着急,但急过之后,他也充分地理解这些企业的心理。信息化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耐心的启发和引导,即使是一块再美味的奶油蛋糕,没尝过的人面对它也会犹豫和怀疑。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政府部门的作用是推动、引导,再着急也不能硬端起这盘“蛋糕”举到对方的鼻子前大喝:“有没有好处,吃下去你就知道!”
  榜样的力量无穷,面对这种情况,最好的办法是示范。2000年1月,国家经贸委、信息产业部、科技部联合成立了全国企业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实施企业信息化工程,“以案例带应用,以应用促发展”。今年11月25日,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国家经贸委经济信息中心将这些年来收集、精选的198个企业信息化优秀案例结集出版。到这一天,由它们组织的“中国企业IT应用论坛”已经举办了4届,近2000家传统企业和IT厂商通过这一论坛进行了技术研讨和经验交流,1000多家企业参加了不同专题的信息化应用培训,它们在自身和他人利用信息技术提升传统产业的实践中体会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再也不用别人苦口婆心地劝着尝“奶油蛋糕”了。
  寻找最薄的那层窗户纸
  学榜样易,树榜样难。全国企业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刘力承认,把信息化在理论上的优势转化为企业看得见的效益,经过了组织者和实践者多年艰苦的探索。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在繁难中寻找症结,在薄弱处取得突破,是企业信息化工程实施3年来的经验总结。科技部将企业信息化的突破口选在了制造业。科技部高新司司长李健介绍,之所以选定制造业,一则因为它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少有的几个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二是前些年制造行业在普及CAD(计算机辅助设计)和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方面的试点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以此为起点,科技部在全国建立起203个制造业信息化应用示范基地,在它们的带动下,10万家企业甩掉了绘图板,取消了描图员。一些企业新产品的设计开发周期缩短了1/2,资金周转速度提高了1/3,相关人员减少了1/4。和4年前众多企业的迟疑彷徨形成鲜明对照,如今许多地方主动找上门来,要求科技部把示范试点建在当地。“我们以8亿元的启动资金带动了近100亿元的投入,产生的效益则远在100亿元以上。”李健觉得这当中的经验值得很好地分析和总结。
  穿上新鞋子 迈出新步伐
  计算机和网络硬件设备属于急速贬值的“易碎品”,如果不能跟企业生产管理的信息化紧密结合起来,三年两载就成了明日黄花。这一点很多企业如今都已经看得非常清楚。但另一方面,又有不少企业把信息化看做“一上就灵”的万应丹,对其实施的难度估计不足。
  湖南三一重工集团对信息化的认识,就经历了从“速胜论”到“悲观论”再到“持久战”的漫长过程。集团CIMS办公室主任刘继红回忆,经过一段时间的欢欣鼓舞之后,员工们发现信息化改造并不像原来想象的那样带来翻天覆地的速效,开始怀疑耗资不菲的信息化项目会不会半途而废。仔细分析这当中的原因,主要是原有的流程和管理方式没有及时跟上信息化改造的步伐,“穿新鞋走老路”,不仅走不快,甚至还硌脚。
  怎样汲取信息化解决方案中包含的先进管理思想,借信息化的东风实现企业内部的流程再造和管理创新;又如何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打破以西方管理方式为背景的信息化软件中僵化的模式,及时调整信息化的方案,三环集团黄石锻压机床公司等企业将“脚适应鞋”和“鞋适应脚”两方面结合起来,统筹规划,摸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的企业信息化之路。“信息化本身也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在李健等人看来,“广大企业在工业化进程中的管理实践和管理创新,同样对信息化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推动着信息化的普及和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第7版(电脑·网络·通信)
专栏:

要安全还是要隐私
  “9·11”之后,欧美国家的人们发现自己的周围多了许多警惕的“眼睛”,保护隐私成了保障安全之外的新话题。图为维修人员在伦敦白厅街上检查监视器。王定昶摄


第7版(电脑·网络·通信)
专栏:

随着技术的发展,掌上电脑不再只是“名片簿+电子词典”的代名词。图为近日举行的一个信息技术应用博览会上,一名中学生正在试用一款集语音复读、数码录音、电子图书、活动硬盘为一体的新型掌上电脑。新华社记者 张国俊摄


第7版(电脑·网络·通信)
专栏:IT时评

  关公战秦琼
  斯壮
  最近,国防大学李大光副教授一篇关于“当心手机变成窃听器”的文章在晚报上刊登之后,各大网站纷纷转载。事实上,李教授的这篇文章属于旧作,半年多前在一家报纸发表后,也曾被广泛转载。出现这种情况,至少说明两点:人们对信息安全的确十分关心,而这个问题至今还远未找到妥善的解决办法。
  于是,要不要开发信息领域自主核心技术的争论再次摆上桌面,两大阵营各执己见,吵得不可开交。
  争来争去争了20年,无非是两派意见:一方认为安全问题如剑悬头,迫在眉睫,必须拿出“两弹一星”的精神来开发从芯片到系统软件的一整套产品;另一方认为重起炉灶根本不现实,成本高不说,市场压根就不会接受。
  两种观点都有道理,但都存在一个致命的弱点:对应用领域划分不清。
  事实上,对于涉及国家安全的领域,确实需要像前者所说的那样,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取得技术上的主导权;而在民用产品市场,在条件不成熟的前提下,我们又确实需要稳中求进,充分考虑成本和市场方面的可行性。
  就像保密电话和普通电话一样,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应用领域,不掌握保密电话的核心技术,我们的安全无法得到保障,但用开发保密电话的模式来开拓普通电话市场,恐怕很难卖出去多少电话。
  把这两个关公秦琼式的问题混为一谈,有认识方法和认识水平上的问题,但不容回避的是,这当中有一些人并不是弄不懂其中的奥妙,而是出于商业上的利益故意混淆视听。
  卖Windows软件和Intel芯片的人当然希望中国人永远不要开发自己的产品,“市场风险多高啊,开发成本多大啊,你们最好不要盲动,把钱交给我是最稳妥的办法。”而那些希望重温过去封闭时代中“保护落后”的旧梦的人,则千方百计想利用人们的安全意识和民族感情构筑起一道门槛,把价廉物美的产品排挤出竞争的行列。
  了解到这些背景之后,我们在类似的争论中就会多长一个心眼,任何时候都保持“以我为主”的心态,不被表面的现象和激烈的情绪所左右。一句话,安全是当务之急,要大干快上;市场也要占领,但应遵循规律,量力而行。道理很浅显,多争无益,干就是了。


第7版(电脑·网络·通信)
专栏:

  反病毒一周播报
  本周热门病毒 汉城(Worm.Winevar):警惕程度★★★★,蠕虫病毒。此病毒会删除一些反病毒软件。病毒本身做了反跟踪设计,当发现自己被跟踪时会弹出对话框:“what a foolish thing you havedone!”随即删除system32下的所有文件。病毒还会尝试从http://www.symantec.com/上下载文件,如果失败,此病毒将放出funlove病毒并退出。病毒还利用邮件传播,并把自己复制到桌面上命名为explorer.pif,同时删除各硬盘分区里的所有文件。
  本周发作病毒 ①字符文件(Harm.dlefile.b):警惕程度★★★★,破坏性程序。释放两个病毒文件到windows目录下,并修改墙纸,同时删除.doc、.dll、.zip等文件,而且使用户无法打开我的电脑和网上邻居。②比特控制台(Trojan.Bitcon.205.serve):警惕程度★★★,木马病毒。自我复制到C:\Winnt\sys-tem32目录下,命名为the bitch controller.exe并修改注册表自启动,攻击ICQ软件,泄漏用户信息。
  本周升级版本 瑞星杀毒软件每周四进行升级,瑞星最新推出《瑞星杀毒软件2003版》,本周将升级至15.12版本,新增可查杀病毒122个,望广大用户及时升级。瑞星反病毒急救电话:010-86243236,瑞星反病毒网:http://www.rising.com.cn。


第7版(电脑·网络·通信)
专栏:

  从农村到城市 从国内到国际
国产交换机崛起三步曲
  马兵
  我们打电话时,拿起话机,拨出号码,就听到了对方电话的铃声。谁帮你准确地振动了想要的那部电话的铃?是电话交换机,通信网络中的最核心设备。作为一种高技术含量的产品,我国的交换机最初全靠进口,在十几年前的粗放式蓬勃发展阶段,国内交换机市场形成了“七国八制”,几乎每一种国际知名品牌的交换机都进入了中国的电话网。
  “巨大中华”改革农话
  近年来,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创新,从直接引进国外设备、引进生产线合资生产到自主开发创新,我国程控交换机的国产化获得了巨大成功,诞生了一批民族通信设备制造企业。
  1989年,深圳中兴通讯公司推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一台
  数字程控交换机ZX500。1992年1月,中兴通讯农话实验局开通,在全国农话市场引起了一场“农话改革高潮”。到1993年,中兴数字交换机的装机量已占全国农话年新增容量的18%。
  农村包围城市是战术需求,真正取得在大容量程控交换机上的突破才是战略需求。1995年11月,中兴通讯自行研制的ZXJ10大容量数字程控交换机获得入网许可证,成为当时国内自行研制的三大主力机型之一。同年,华为也推出了万门机型,这样,以“巨大中华”(巨龙、大唐、中兴、华为)为代表的民族通信厂商突破了国外厂商的重围,并渐成对抗之势。
  与此同时,国外通信巨头的程控交换机在中国市场上的售价也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每线300—500美元,下降到了1998年的50美元,远远低于当时的国际市场价格。
  三大厂商“排挤”进口产品
  伴随着价格下降的,是国内电信设备厂商的崛起。经过近几年的发展,从原来的苦苦挣扎到现在的雄踞一方,国产交换机无论在产品性能上还是在服务质量上都足以与国外设备媲美,以优秀的品质成为电信网络建设的主力品牌。
  与国外先进技术差距的缩小为国产交换机创造了产业化机遇。国内通信企业不仅实现了产品的系列化,而且具备了提供全面网络通信解决方案的能力。统计显示,中国的程控交换机市场一直保持稳定的增长态势,但2000年以来,除了执行一些老合同外,基本上没有新进口程控交换机,国产程控交换机的市场份额已达到了75%。其中,华为、中兴、上海贝尔三大程控交换机品牌的产量和市场占有率达到了总量的60%以上。截止到今年3月,已有4500余万线的中兴交换机在全国通信网络上稳定运行,第一次将老牌劲旅西门子排出前三名之外。
  民族高科技企业走出国门
  国内企业并没有满足国内市场上的成功,它们把目光投向了更为广阔的国际市场。1998年10月17日,中兴通讯通过国际竞标赢得了巴基斯坦总额达9500万美元的“交钥匙”工程。这是中国民族高科技企业通过国际竞标获得的第一个国外大规模电信工程总承包项目。
  到目前为止,ZXJ10已远销至美国、孟加拉国、肯尼亚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在世界各地设立了60多个销售处及维护中心,使市场拓展及设备维护都得到充分的保证。近年来,ZXJ10的国际市场销售额每年都以200%的速度增长,成为中兴通讯拓展国际市场的主力产品。
  从“七国八制”下的左冲右突,到国内三大品牌的主力担纲,中兴通讯在交换机领域的努力,从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前中国通信设备制造商的发展策略: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快速响应客户需求;以领先的技术优势、广泛的市场应用,成功开拓国际市场;帮助客户建立服务品牌,使运营商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7版(电脑·网络·通信)
专栏:

  手机设计——离老年人更近些
  11月20日,中国美术学院99级工业设计专业学生许雷展示他设计的“老人的手机”。这一产品是他通过参加体验老年人生活的实践活动设计出来的。为使自己设计的产品更实用、更方便,该学院99级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开展了体验老年人生活、设计“小康型”工业作品的实践活动。
  新华社记者 王小川摄


第7版(电脑·网络·通信)
专栏:业界动态

业界动态
  上广电高端彩电进军北京市场
方正视频公司推出微网新技术
同方笔记本电脑实施品牌战略
  日前,上海广电集团首次在北京举行“高端彩电战略发布”,展示了包括157厘米高清晰度数字光学反射式背投影彩电、国内第一台76厘米超薄液晶彩电在内的一系列最新高端产品,正式进入北京高端彩电的市场竞争。(吴卫华)
  方正视频公司新近推出的微网新技术,将大容量的多媒体数字信息存储在微网服务器中,构建成一个微型网络,减轻主干网络的负荷,有利于酒店、小区、学校等地的用户高速访问或点播网络音像节目。(吴亚男)
  清华同方近日宣布,在现有基础上大力发展笔记本电脑行业代理,推动专卖店建设,加强行业和零售渠道的品牌推广力度。今年第三季度,同方笔记本电脑已跻身国内笔记本电脑市场前十名,名列国内品牌前三位。(刘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