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11月27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

  “零利润”开发中低档住宅
吴忠市“民居计划”造福于民
  本报银川11月26日电 记者杜峻晓报道: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民居计划”用“零利润”方式开发中低档住宅,受到群众普遍欢迎,首期开发建设的35万平方米“零利润”房屋已被订购一空。
  吴忠市“民居计划”所建的房屋,其销售对象主要是中低收入者和困难群众,售价比市场价格低40%左右。吴忠市实行此项计划,旨在有效吸纳农民进城,推进城市化进程。
  吴忠市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地区,70%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农村。近年来,农村耕地逐渐减少,水资源日趋紧张,农副产品市场竞争激烈,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市委、市政府通过调查发现,解决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把农民转移到城镇中来,从农业产业领域转移到非农产业领域中来。但城市过高的房价又让农民望而生畏,吴忠市遂采取“零利润”开发的方式让农民得益。“民居计划”作为吴忠市加快城市化进程的突破口,思路、内容、形式都是全新的,并首次运用了政府开发、市场选择的办法。政府开发是指由政府成立专门机构,直接承担从征地、设计、建设到销售的一系列开发服务,并减免各项规费,降低建设成本;市场选择则是指政府确保质量、确保工期、确保成本地完成开发任务后,由其预想的购买对象主体权衡、评价和选择。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

  请群众评判 让人民满意
  ——杭州市评选满意单位、不满意单位活动纪实
  本报记者 江南
  浙江省杭州市继2000年在全国率先开展市级机关满意单位、不满意单位评选之后,今年7月,又开通了接受普通市民对党政机关服务态度和效能投诉的电话“96666”,进一步推动了机关工作作风的转变。
  向机关“四难顽症”开刀
  今年年初,杭州一家电视台播出了暗访机关工作作风的新闻节目,暴露出的问题令人吃惊:群众到房管部门询问出台不久的公积金支取政策,工作人员却语气粗暴地反问“你听谁说的”,将来人挡了回去;纳税人普遍反映,交一次税往往得跑两趟以上,而税务机关的工作人员竟半躺在椅子上办公。对这些暗访情况,市领导拍案而起:必须根治“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四难”综合征,绝不能让不良的机关作风损害群众的感情、投资者的热情。
  杭州市推行的满意单位、不满意单位评选活动,正是为根治机关作风顽症而开出的“药方”。2000年度和2001年度的评选,分别组织了来自各个社会层面、近万个单位和个人参加投票。按照统计结果排序,将满意率、不满意率较高的几个单位向群众公布;实行“末位淘汰制”,对连续两年都被列为群众不满意单位的,领导班子要调整。
  为将机关作风建设这一系统工程向纵深推进,杭州市正积极探索对公务员服务态度和效能投诉的解决办法:建立投诉电话处理机制,让每一个干部职工都接受群众的监督。在今年5月举行的杭州市直机关思想作风建设大会上,市委书记王国平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全市人民和所有在杭投资者作出承诺:在2002年,要向市直单位中的“害群之马”开刀,对那些态度冷漠生硬、办事不公或效率低下、遇事推诿敷衍的公务员,一要批评教育,二要“黄牌警告”,三要淘汰出局。
  把责任落实到岗位和个人
  从今年开始,杭州市将满意单位、不满意单位评选活动的评选对象延伸至机关内部处室、下属单位和每名公务员,评选范围扩展到区、县机关和街道乡镇。不少机关单位已将争创满意单位与年度工作考核,与干部评议、奖惩、选拔任用相挂钩,把责任落实到每个岗位和个人。
  杭州市“96666”投诉电话开通4个多月来,已接受群众投诉3000多件。经过查实,已有73名机关工作人员因工作效率低下、态度生硬、办事不公等原因,受到诫勉谈话、黄牌警告、调离岗位、辞退等严肃处理。
  市民魏雅新老人听说“96666”开通的消息,试着打了电话投诉:当地国土资源所违规向她收取100元“档案使用费”,经物价部门检查要求15天内退还,但是与国土资源所联系时,对方或推说手续不全,或称负责人出差,她跑了5趟,才拿回这100元钱。没想到,投诉很快就有了结果,国土资源所被要求立即整改,所长受到黄牌警告,并向全系统通报。一位机关干部深有感触地说,有了“96666”投诉电话,社会各界处处都有工作作风、行风监督员,公务员人人都担负起创建群众满意单位的责任。
  群众满意为“第一标准”
  在第一次评选中不满意率相对较高的杭州市公安局,在今年评选时群众满意程度有了显著提升。该局党委副书记屠根叶说,评选活动促使干警们改变认识、摆正位置,从“管理者”向“服务者”的角色转变。
  和市公安局一样,满意单位、不满意单位评选活动给杭州许多机关部门带来不小的震动。以群众呼声为第一信号,以群众满意为第一标准,从群众最不满意的事改起,从群众最需要办的事做起,在杭州已蔚然成风。
  目前,群众在2001年对市直各单位提出的1万多条意见,2/3以上已得到初步整改。市房产管理局针对“办证手续繁”、“办事效率低”等群众意见集中的问题,建立办证“绿色通道”,简化办事手续和环节64项,由一个部门统一受理,群众无需再跑多个处室;市建委、市规划局原来每周只有两天时间办理审批项目,不少企业和建设单位对此提出意见后,他们将项目审批改为每天办理、限时办结。
  评选活动中反映出一些带有普遍性、群众意见集中的问题,主要包括解决困难群众生活和就业问题,城市道路拥堵,部分地区存在“脏乱差”现象等。杭州市委、市政府已明确向全市人民表态,将拿出切实有效的办法,以积极姿态抓好整改。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

  还群众一片洁净的蓝天
——福建龙岩市粉尘治理纪实
赵鹏 傅华生
在闽西龙岩市,由于有众多的水泥生产企业,曾经有段时间,天空灰蒙蒙,空气中有一股呛人的烟尘味,50多万龙岩市民一直饱受其苦。
  令人欣喜的是,今年以来,一项“还洁净蓝天”的整洁行动开始了。
  粉尘治理,箭在弦上
  据2001年龙岩大气质量监测显示,龙岩中心城市规划区内工业粉尘总排放量8650.2吨,大气污染监测年平均值远远超过国家和省定标准,属福建省地级城市中大气污染严重的城市之一。
  造成这一恶果的正是水泥企业的工业粉尘污染!在8000多吨粉尘中,仅在城市规划区内的18家水泥企业37条生产线就排放水泥粉尘7293吨,而9家位于城市主导风向上风口的水泥厂,每年就有4000多吨水泥粉尘随风飘散到城区每个角落。
  今年年初,龙岩市明确提出要“把闽西建设成为全省生活环境最舒适的区域之一”、“到2005年实现全国优秀旅游城市环境质量”等目标,并将中心城市大气综合整治工程列入今年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
  不久,一位龙岩市民又向市委直书,坦陈对全市粉尘治理工作的迫切愿望。市委书记张燮飞在信上批示道:“中心城市粉尘治理问题已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也不敢不发。”
  今年5月29日,市人大常委会组织人大代表专题视察中心城市大气污染状况后,向市委提交了有关报告,指出了中心城市粉尘污染问题的严重性,要求市政府狠下决心,尽快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市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决定把治理中心城市规划区内18家水泥企业的粉尘达标排放作为大气环境整治的重点和突破口,专门成立整治领导小组,制定整治方案,并于7月12日对18家水泥企业下达限期治理“三大战役”决定:10月1日前完成所有有组织扬尘点的整治,做到稳定长期达标;12月30日前完成无组织扬尘点的治理达标;2003年6月30日前完成城区石灰石矿山的整治,否则予以关停。
  铁心除尘,首战告捷
  4个多月来,市区环保部门联手成立专项监管小组,放弃节假日和休息时间,对规划区内和高速公路两旁的水泥企业进行24小时监测,对经监测不达标的16家企业给予警告和罚款的行政处罚,罚款金额达21.7万元。
  在治理投入上,市区两级政府从有限的污染源治理资金中安排了600万元,扶持企业治理。各家水泥生产企业不等不靠,积极筹集资金,采取集资、贷款、捐款、治污承包等多种形式落实投入1300万元治理资金。红炭山、东宝山、麒麟、铁建等企业不惜成本,选购玻纤大布袋除尘设备,淘汰原有的电除尘器;青草盂、红坊、西陂、东山、铁山等厂对原有的除尘设施进行改造;天宇水泥三厂投入15万元改造除尘设备;红坊水泥厂投入大量资金,对污染严重的两台立窑进行整改……
  10月1日是第一战役限期治理期限,市区环保局联合成立4个监理监测小组,从9月30日到10月24日先后对17家治理企业进行严格考核验收,据25日监测数据分析结果表明,17家水泥厂已全部实现了粉尘达标排放。备受龙岩市民关注的中心城市粉尘治理“三大战役”初战告捷。
  近日,龙岩市环保部门又决定今后将定期对重点企业进行检查,并逐步研究市区水泥企业搬迁的可能性,以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一片洁净的天空正在渐渐回归美丽的龙岩大地。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

  灵台农民新鲜事
  李战吉 惠程华
  走进甘肃灵台县,一股清风扑面而来,一件件新鲜事让人又惊又喜。
  牛吃青麦
  灵台县什字塬方圆600公里,千百年来,这里的农民以种麦为生,“囤里有粮,心里不慌”的古训,使他们把粮食看成命根子。
  店子村的潘军喜老汉祖孙三代7口人,种了21亩地,到头来,还是和乡亲们一样,粮满囤却没钱花。
近几年,潘军喜开始养牛。去年冬天,饲草不够了,潘军喜盘算着把麦苗割了喂牛——种1亩麦子纯收入不过百元,割了苗喂1头牛,纯收入最少也有1200元。割麦喂牛,不但牛膘色好、上膘快,而且春天小麦返青后,还能割第二茬苗。今年,潘军喜种了7亩小麦,给4头牛预备了2亩,其余的地全种上了苜蓿草。
去年刚给牛吃青麦的时候,一些老农说,祖祖辈辈哪听说过牛吃麦哩,老潘种了半辈子地如今是种糊涂了!后来村里人眼看着潘军喜拿麦苗养出了好牛,也都跟着割麦喂牛了。
坐在敞亮的屋子里,老潘乐呵呵地说,你看,这电视机、新家具都是拿牛换来的,就连儿媳妇也是靠养牛娶进家门的呢!
说起牛吃青麦,村民柳兆奇算了一笔账:去年,他用1亩青麦喂牛,精饲料用得少了,成本低了,牛还不生病。今年,他出栏2头牛,收入4000多元,供儿子上大学的钱也够了。
现在什字塬上,四邻八乡的养牛户都开始割麦喂牛了。他们说,牛多了,粪也多了,种地也就不用化肥了;牛吃了没有化肥、农药的麦子,还正经是个绿色产品哩!
羊住上房
什字塬的农家院落多是四合院,上房高大宽敞,是老人和尊贵客人的住处,东偏房用来养牲口。吊街乡庙背村青年农民巩晓亮用上房养羊,也成了灵台的一大新闻。
去年春天,已经在兰州开店娶妻立业的巩晓亮,卖掉了城里的房子,回到家乡,从山东买回96只小尾寒羊,干起了畜牧业。家里的东偏房窄小,容不下这么多羊。小两口合计,眼下这价值7万多元的羊可金贵,于是人就搬到了东偏房,让羊住进了上房和西偏房。邻里们看到后私下里说,这娃辱没斯文哩,上房咋能给牲畜住呢!
秋天,小尾寒羊产羔了,巩晓亮以低价卖给乡亲们。不到半年,大伙儿都发了“羊”财。村民薛海平去年130元买回的一只羊羔,今年身价提到了900元,他还舍不得出手。
吊街乡党委书记曹亚平得知巩晓亮在上房养羊的事后,协调农户,给他兑换出16亩地;巩晓亮投资30多万元,建起了16间温棚羊舍,48间温棚牛舍,成立了种业公司,繁育良种,带动农民致富。而今,巩晓亮的羊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新房。
粮农种草
新集乡是灵台县最偏远的纯山区乡,生产、生活条件艰苦,许多农民早在几年前就迁到了塬上。近年来,灵台县委、县政府提出了“赶着牛羊奔小康”的口号,“牛经济”闹得红红火火。种惯了粮食的农民开始把目光转向新集乡,当起了“草农”。
朝那镇的农民边志城前几年就离开了塬上的粮地,到新集乡柴朝村承包了42亩山地种草,养了13头“平凉红牛”,每年都收入8000多元。去年,他又把弟弟从塬上叫到山里和他一起干。现今有100多个外乡人在这个村里种草养牛,每人年收入都在1800元以上。今年春天饲草短缺,边志城组织大伙卖给陕西18吨苜蓿草,效益比种粮好得多。
草多了,牛也多了。乡党委书记冯纯禄说,现在乡里是牛比人多。全乡3138口人,养牛1.26万头,年出栏3700多头;农民靠养牛换回了“铁牛”,在塬上买了商品房,让娃娃到条件好的地方去上学。
“牛经济”改变了灵台县农民几千年来“种地为吃粮、养牛为耕地”的传统观念,激发了农民调整结构奔小康的积极性。去年全县出栏优质商品牛4.32万头,收入7560万元。今年全县共退耕还林(草)6万亩,牛的存栏数达到14.52万头。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

  深圳航空公司:
省下庆典费 扶贫建校园
本报记者 胡谋
南国的冬天暖意仍浓。11月25日上午,深圳航空公司成立10周年庆典在公司礼堂举行。
“公司决定取消原定下午在五洲宾馆举办的庆典宴会和文艺晚会,将预算开支的25万元用于在广西都安县三只羊乡捐建一所希望小学。”公司的决定顿时赢得一阵热烈的掌声。庆典仪式上最显眼的是一个红色的大捐款箱,200多位与会者代表1100多名深航员工,往箱中投进一份份“爱心”。最后清点捐款数,达到15万多元。
空中乘务员秦晓、宋燕说,姐妹们都很乐意捐款,为贫困地区的学生提供一点帮助。她们还建议公司组织“一对一”扶贫助教活动。飞行员于忠江一不小心将自己的秘密泄露给了记者:“我正在资助贵州思南县5个贫苦学生,每学期共1100元。”据了解,公司像他这样藏着“小秘密”的人还不少。
10年前的今天,深航靠29万元港币启动,经过10年拼搏,如今已拥有18架飞机,总资产达到31亿元人民币。公司管理层认为:凭深航的财力和发展业绩,花20多万元搞个热闹的庆典也在情理之中,但把这些钱用来捐助学校则意义更大,员工们的热情说明这个决定是正确的。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

  冬日里的暖流
——佛坪灾民告别帐篷乔迁新居
孟西安 许汉峰 赵建强
11月22日,农历小雪。然而连日来在陕西省佛坪县却涌动着一股股暖流:392户因洪水灾害造成的无房户陆续迎来乔迁之喜,截至这天全部搬进了新居。
20日上午,石墩河乡石墩河村响起阵阵爆竹声,身着新衣的天麻生产专业户雷兆才和妻子王尔翠一家4口告别了救灾帐篷,欢天喜地地搬进了新居。他们简直不敢相信,5个月前的一场洪水,把他家五间三层楼房夷为平地,而短短的几个月,他家和四邻新建的幢幢新楼又兀现眼前。他逢人就讲:入冬前这几天真像过年一样热闹,俺们能搬进新屋,多亏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共产党的领导。
雷兆才靠研究推广天麻无性繁殖技术率先致富,被人们称为“天麻状元”,妻子王尔翠还被推选为汉中市人大代表。今年6月9日,一场特大洪水袭击了佛坪县,他的全部家业被洪魔吞噬。洪水退后,在各级政府的关心和支援下,雷兆才和王尔翠夫妇擦干眼泪,重建家园。他按规定领得1.6万建房款,又贷了2万元,在远离河道的开阔地带,又建起两层三间新楼。一层住人,一层放置天麻菌种设备,又安装了电话、电视,引来了自来水。乔迁之日,县委书记鲁锋还亲自给他家撰写了一副对联:“笑洪劫难摧志向人大代表显本色,蒙党恩乔迁新居天麻状元绘宏图”,横批:“风采依旧”。
今年“6·9”洪灾造成该县691户3103人无家可归。“不让冻死一个人、饿死一个人,不让一个人离家流浪”,这是省、市、县人民政府做出的承诺。佛坪县把入冬前让农村无房户搬进新居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头等大事和“民心工程”来抓,筹措资金760万元,支援因灾无房群众重建住房,确定392个无房户为首批建房户。在十六大精神的鼓舞下,从县、乡、镇部门领导到村、组干部齐动手,人人为建新房出力流汗,大大加快了建房进度。截至11月22日,全县第一批392户全部乔迁新居,同时全县灾民已在入冬前领到救灾款503.8万元,救灾粮3.8吨,棉被7223床,衣裤21.4万件。第二批187户的新房也即将动工,预计春节前也可全部交付使用。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

  武强年画:推陈出新葆生机
郑剑 邵文化
武强年画声名远播,堪与天津杨柳青、山东杨家埠、江苏桃花坞等相媲美。深秋时节,来到地处冀中平原的武强县,踏访年画作坊,参观年画博物馆,粗略探得其中奥妙。原来,武强年画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善于推陈出新,在与时俱进中永葆生机。
武强年画始于宋元,盛于明清。武强年画博物馆现藏有明清以来历代年画精品3788件,清晰勾勒出武强年画的历史演变:传统年画、近代年画、革命年画以及现当代年画。传统年画和近代年画源自民间,以供应农村年节需要为主,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从反映内容看,题材丰富,形式多样,农事耕作、风土人情、历史传说、时事变革等均可入画;从创作手法看,强调古拙、雅拙,构图饱满,线条粗犷,挺拔疏落,遒劲健美;从制作工艺看,多为木版套色水印,精雕细刻,表现入微,粗细相兼,适得其妙,色彩浓烈而不凝滞,单纯而有变化。
革命年画是武强年画“人无我有”的特色。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延安“鲁艺”、“华北联大”的革命美术工作者来到冀中,与武强年画艺人一起创建了“冀中年画研究社”,创作大量革命题材的年画,在对敌斗争中发挥了很大作用。《打日本救中国》、《参军图》、《兄妹开荒》、《白毛女》、《做军衣》等一幅幅古拙而生动的革命年画,既再现了那个时代的光荣历史,又给人教益。由此,武强年画博物馆于1999年被河北省命名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新中国成立后,武强年画在组织方式、雕绘刻铸、出版印刷等方面都有进步。改革开放以来,武强年画更是焕发出勃勃生机,年画研究备受重视,生产条件大大改善,传统工艺不断改进,市场需求有增无减。1980年,武强年画社成立;1985年,全国第一家年画博物馆在武强建立,占地面积达2.5万平方米,“中国民间木版年画出版研究会”就设在馆内;1993年,武强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木版年画之乡”。
武强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年画的产业价值和旅游价值,建立了年俗、年画文化区,先后举办了3届年画艺术节,吸引国内外观众38万多人次。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

  珠海举行警察开放日活动
11月23日上午,广东省珠海市公安局举行首届警察开放日活动,吸引了上万名市民前来参观咨询。
本届开放日以“贴近市民,服务社会”为主题,通过开放珠海公安局部分警用装备、设施和展示警察业务技能,向市民汇报、宣传、展示珠海市公安局近年来在加强队伍建设、依法打击犯罪、规范警务活动等方面取得的成果,让广大市民近距离了解公安机关的工作职能和特点,使市民进一步理解和支持公安工作。
上图:身着各种特警作战服的警察在作现场演示。
下图:警用摩托车驾驶技能表演。本报记者 赵京安摄影报道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

11月23日,北京市北新桥首批回迁的1700余户居民的代表张华(右)和佟爱香手举象征新房的“金钥匙”喜上眉梢,他们将在海运仓小区安居。当天,北京市内城第一个危旧房改造项目——海运仓危改小区竣工回迁仪式在海运仓举行。改造前,海运仓小区大多是低矮破旧的平房,改造后,户均居住面积从拆迁前的20平方米增加到了70平方米。新华社记者 李文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