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11月25日人民日报 第12版

第12版(信息产业)
专栏:中国网通焦点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经济建设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这是党中央在全面总结我国工业化经验,深刻洞察信息技术演进趋势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信息化:铺路新型工业化
  冉永平 陶绍华
  为什么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实现工业化是国人一百多年的梦想。从清末的洋务运动,到民国的“实业救国”,都是渴望改变中国几千年农耕经济为主体的经济格局,希望借此赶上世界发展的步伐。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工业化进程加快。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工业化步伐突飞猛进,工业总量快速增长,许多领域已具相当规模,如煤炭、水泥、钢材、发电量等重工产品,家电、服装、自行车等轻工产品产量均已居世界前列。
  但是,虽然经过上百年的努力,我们直到今天仍然没有真正完全实现工业化。从产品看,存在着总量大人均小、产量多档次低的矛盾。从工业内部看,存在结构不合理、工业技术水平落后、生产规模不经济、能源利用率低和环境污染严重、低水平重复建设、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等矛盾。从国民经济结构分析,我国迄今仍有7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农业劳动力随着工业化进程向其他部门转移的速度依旧缓慢。在我们没有完全实现工业化的同时,西方发达国家却已经高度工业化,步入后工业化时代。虽然我们奋力追赶,但我们的工业化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依旧很大。
  在人类进入21世纪后,我们如何完成工业化这道课题?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所谓新型工业化,其核心是以先进的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其关键是发挥后发优势,采取跨越式发展思路,实现我们的工业化目标。这不仅是我们发展工业化的捷径,也是必由之路。
  如果从英国的工业革命算起,西方工业化道路走了几百年。如果我们重复西方国家的思路,按部就班、亦步亦趋,不仅短期内无法实现赶超,而且还会重复西方工业化进程中的失误。比如工业化的副产品:污染、能源浪费、失业等等。因此,事实证明,在人类进入21世纪的今天,靠走传统的工业化道路,是很难实现赶超的。
  信息技术为中国快速实现工业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供了机遇。综观历史,一项重大新技术的出现,往往会改变世界竞争格局。比如英国抓住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技术的机遇,率先实现工业化;美国抓住电气技术变革的机遇,实现经济飞跃,成为世界强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生重大变革的核心技术当是信息技术,其对人类的影响不亚于以往的任何技术。信息技术是摆在全世界面前的又一次机遇。
  信息技术对具有后发优势的国家是难得的机遇,因为以最先进的信息技术为手段,可以全面改造、带动传统产业升级,使这些国家的工业化一步跨越几个阶段,在新的起点上,用全新的方式和更短的时间实现新型工业化,快速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因此,走信息化与工业化相结合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对中国这样一个尚未完成工业化但已经具备一定经济实力的发展中国家,可以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赶超目标。
  工业化为信息化提供了巨大市场
  用遭遇严冬来形容今天全球的信息产业一点不为过。2000年以后,世界网络和IT业在持续几年的高速发展之后迅速下滑,许多知名企业股价暴跌、亏损严重甚至倒闭,裁员之风弥漫全球。相反,中国的信息产业却呈现出风景这边独好的局面,不仅没有下滑,反而成为国民经济中的亮点,保持了持续高速增长的势头。究其原因,除了我们稳健的产业政策、科学合理的宏观调控没有使投资过热以外,中国的信息化道路特别是与传统产业结合,带动工业化的发展思路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是中国的工业化进程给中国的信息化赋予了最实在的内容,使中国的信息产业有广大的市场空间。这正是:信息化加速了中国工业化进程,同样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又促进了中国的信息化发展。
  西方的信息经济泡沫,说一千道一万,归根结底是应用、市场问题。你的技术再好,网络再宽,如果它只能游离于生产活动、经济活动,其作用就要打折扣。因此,一边是过热的投资建设,建设好后又无法产生效益,价值链条就会在应用端断裂,泡沫必然破灭。相反,中国由于为信息化找到了理想的用武之地——带动传统产业,实现工业化,因此最大程度地避免了泡沫。传统产业改造、实现工业化本身为信息产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据测算,目前应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每年的市场规模就达1000亿元以上。预计到2005年,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市场需求将达到3万亿元。因此,工业化带来巨大的应用市场,应用市场为中国的信息产业发展开拓了发展空间,成为信息产业发展的动力源泉。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信息化的单兵推进,我国信息化的健康发展也正是得益于与传统产业改造的结合、与工业化的融合。
  信息化与新型工业化任重道远
  信息化对后发优势国家是机遇,但机遇永远和挑战并存。发展中国家搞信息化也面临着经济实力不足、经济发展不均衡等劣势。比如,发达国家买一台电脑仅用不到半个月的收入,而我们要半年的收入。一些最不发达的国家甚至要花掉8年的收入,这就是差距。再比如,信息化更需要地区经济发展的“均衡”,否则,发达地区网络越发达,就越有成为“信息孤岛”的危险性。
  信息产业部副部长苟仲文认为,近年来我国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很大进展,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的带动力也初步显现。但总的看,我国信息化建设特别是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首先,对信息化带动工业化重要性的认识不够深入,有简单化的倾向。有不少单位和企业对信息技术应用尚未足够重视,或者认识停留于表面,把信息化简单地理解为互联网,认为接上了互联网就完成信息化了。其实,信息化的关键是融合、带动、提升,是和工业化的紧密结合,绝不能简单理解为上网。
  其次,政策法规滞后,统筹协调不足。信息化相关政策法规的研究制定滞后,法制建设落后于信息技术应用实践的要求。在信息技术应用过程中,各行业、各地区标准与规范不统一,不能实现互联互通,妨碍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交流。在跨部门、跨行业的重大信息工程建设中,对相关业务交叉的部分缺乏统一协调,存在着各自为政、效率低甚至扯皮等现象,制约了工程项目的顺利建设和信息技术倍增作用的发挥。
  关键技术落后。我国在关键电子信息技术方面的研究开发能力与国际先进水平有较大差距,信息化所需关键设备和技术尚不能满足应用需求,系统装备和系统集成能力薄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信息技术应用的深度和广度。
  信息化和新型工业化道路可谓任重道远,但是方向无疑已经明确。只要我们按照党的十六大指明的方向,奋勇前行,中国的新型工业化一定会早日实现。


第12版(信息产业)
专栏:

手机拍的新闻照片
  11月初,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和诺基亚公司联合支持了一次仅用手机完成的采访活动。记者用诺基亚7650手机拍摄,然后通过中国移动的GPRS网以彩信方式传回,大大提高了新闻的时效。图①:北京一客户在咖啡厅用笔记本无线上网。图②:记者在上海用手机直接往北京发送新闻图片。图③:客户在重庆移动公司的营业厅办理业务(以上照片均由手机拍摄,并用 彩信方式传回)。赵雷柏 松常红摄影报道


第12版(信息产业)
专栏:

  网络安全市场广阔
本报讯 越来越多的人们意识到网络安全的重要性。中国网络安全市场去年市场规模为十亿元人民币,随着网络的快速普及和电子政务的大力推行,据预测二○○六年这个市场将达到一百亿人民币。
十一月十五日,国内最大的IT产品分销商神州数码(中国)有限公司与国际知名网络安全产品供应商CheckPoint软件技术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神州数码将从签约之日起成为CheckPoint公司中国区总分销商,在中国地区代理分销Checkpoint中高端软件防火墙等网络安全产品和系列解决方案及唯一代理低端硬件防火墙产品。(肖小鹏)


第12版(信息产业)
专栏:

  巨龙再次实施重组
本报讯 沉寂多时的巨龙通信设备有限责任公司向媒体透露了公司的再一次重组计划。此前,巨龙已经经历了三次重组,但效果均不明显。在通信制造业,曾经辉煌的巨龙公司一直没有再现往日的辉煌。因此,业内对巨龙此次重组就更加关注。
据巨龙高层透露,今年三月十五日,巨龙公司今年第一次临时股东会议正式批准了重组方案的框架思路。重组方案的基本步骤是:第一步要让巨龙增强融资能力和融资条件;第二步就是引入上市公司硬约束,彻底摒弃巨龙现有不良机制、制度和文化;第三步完成巨龙战略转移,实现巨龙战略性产业结构调整。(刘燕)


第12版(信息产业)
专栏:

  第四代移动通信什么样?
  我国开始第四代技术的超前研究
  本报讯 11月20日,“未来移动通信国际论坛暨中国—欧盟BEYOND3G(后三代移动通信也称第四代移动通信)研讨会在北京举办。
  与会中外专家为我们描述了第四代移动通信的特点。1.以移动数据为主。2.传输速率比现在高1000倍,达到100兆。3.发射功率比现在降低10—100倍,能解决电磁干扰问题。4.支持手机互助功能,采用可穿戴无线电。5.支持更丰富的移动业务,包括高清晰度图像业务、会议电视、虚拟现实业务等,使用户在任何地方都可以获得任何所需的信息服务。
  专家们介绍,过去的移动通信技术全球不统一,比如第二代有GSM、CDMA,而三代技术有WCDMA、CD-MA2000和TD—SCDMA等。不同标准对用户使用造成一定不便。未来第四代移动通信要求实现全球统一的标准,真正实现一部手机在全球的任何地点都能实现通信。因此,广泛充分的国际合作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
  据介绍,我国高度重视对未来移动通信技术的研究。如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和国家“863”计划未来移动通信总体专家委员会就是专门致力于未来移动通信研究的机构,一些大学包括一些骨干企业也投入力量进行了预研和广泛的国际合作。国家“863”计划已经把这一技术列为“十五”期间发展战略的重点,并提出了具体的超前研究实施计划。
  本次论坛是由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和国家“863”计划未来移动通信总体专家委员会联合主办的。(小柯)


第12版(信息产业)
专栏:

  相关链接
  第一代移动通信(1G)
  1G称为模拟移动技术,通话质量差、保密性差,容易被非法并机。我国从1988年开通移动电话就是上的第一代技术。那时候的电话由于体积硕大被戏称为“砖头”。
  第二代移动通信(2G)
  2G称为数字移动技术。全球主要有GSM和CDMA两种体制。GSM技术标准是欧洲提出的,目前全球绝大多数国家使用这一标准。我国移动通信也主要是GSM体制,比如中国移动的135到139手机,中国联通的130到132都是GSM手机。目前使用GSM的用户国占内市场的97%。CDMA是美国高通公司提出的标准,目前在美国、韩国等国家使用。联通公司今年开始大规模发展。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特点是除了话音业务以外,可以开展一些简单的数据业务如发短信等。话音质量、安全性较第一代技术好很多。
  第三代移动通信(3G)
  3G是宽带多媒体移动通信技术,目前全球有三大标准,分别是欧洲提出的WCDMA、美国提出的CDMA2000和我国提出的TD—SCDMA。第三代移动通信基于足够带宽的数据业务不同于目前的手机,不仅可以发送图片,还可以发送接受动态图像。在第三代技术上,我国不仅首次提出了自己的标准,而且在其他两大标准的研发上,也紧跟世界步伐,骨干企业已经基本具备提供商用设备的能力。
  2.5代移动通信(2.5G)
  在二代与三代技术之间,目前市场上还推出了2.5代技术,比如中国移动的GPRS技术和中国联通即将推出的CDMA1X技术。这些技术的传输速率虽然没有3G快,但理论上也有100多K,实际应用基本可以达到拨号上网的速度,因此可以发送图片、收发电子邮件等。同时,还可以广泛应用于生产领域。


第12版(信息产业)
专栏:

  我国电信业持续高速增长,并保持了较高的赢利水平。但是我们也必须冷静地看到,在繁荣的背后,我们也面临着一系列深层次问题——
电信运营业面临新挑战
  王敏 康旗
  伴随世界电信业预期与现实的差异,以及世界电信业经济不景气,全球范围内电信企业以及相关企业开始大规模裁员。这些事实让我们明白电信运营商也是企业,也会出现经济性运营和发展问题。
  我国电信业虽然一直保持了多年的高速发展,但同样不可盲目乐观,我们同样也会面临一系列困难和挑战。
  巨额投入引起价格压力
  电信定价超过50%的比例由资本折旧构成,并且这种情况会持续5年到25年。电信业是资金密集型行业,基础建设需要巨额的投资。这些投资需要在运营中收回来。此外,仅收回投资还不行,企业毕竟要有一定的盈利才能保证发展。基于上述压力,势必会导致较高的定价。
  由于这种高定价并非来自暴利企图,所以单纯的价格控制手段难以奏效。因为,电信服务定价的其他构成部分具有刚性,削减也不容易。例如成本中的工资、差旅费、线路租金等,可压缩的空间不大。一般只有在行业调整、非做不可时才强制启用。而其后果往往是企业的剧烈动荡。
  高定价在竞争环境中会给销售带来巨大压力。价格过高产品就没有竞争力。为了占有率降价,即使企业不怕赔本,但在市场监管逐渐公正和成熟时,也会违反《电信管理条例》,属于不正当竞争。
  对于电信运营商,简单增加收入相对容易,但利润的增长很难。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利润指标远比收入指标更重要。因此,今后困扰电信业的关键问题将是:为了收回投资、维持利润,势必要保持较高定价。而过高的定价又影响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对发展也会形成制约。这实在是不得不研究的两难问题。
  投资分析人才匮乏
  科学合理地完成项目建设中的经济分析,是提高投资效益、保障建设项目有合理回报的前提。但是,完成这项工作需要相当的人力资源,并且这种人力需求的质量要求很高。
  从目前现状看,各电信运营企业这方面人才可谓奇缺。
  电信投资分析人才缺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过去计划体制下的电信建设不计成本,不去对建设项目进行细分的定量化分析。因而,此类人员没有生存土壤。其次,相应的高等院校在专业设置上也因没有需求而忽略了这一块。
  这类专业人才的培养周期较长。因为,从知识结构来看,这类人才需要同时了解电信技术和经济学如财务、会计甚至市场营销知识。因此培养这种交叉学科的专业人才需要更多时间和投入。
  如果不下大力气培训这类专业人才,今后甚至马上,电信运营企业可能就会遇到问题。
  需建立完善的经济模型
  有两项专业工作是建立电信运营商投资管理体系的理论基础。这两项工作是:1.确立收入在电信网络结构中的分配模型。2.建立电信服务产品的成本分摊模型。
  在此基础上,可以支撑电信企业的经济性运营。
  这两项工作涉及面较广,在国外也不成熟。而且由于国情差异,也很难照搬国外的经验和理论。
  这个模型在运营实践过程中可以精确地确定市场策略、定价策略、投资策略,使决策者可以清楚地知道,一个降价政策,在一定时间内可以给公司带来多少收入、多少利润或多少亏损。也可以使投资者知道,为了满足一项市场需求,在现有网络资源下,究竟拿出多少钱来购买设备用于投资最经济,最可能赢利。
  此体系在任何一家运营商成功建立,就可以推广至其他电信运营商。然而,目前我们没有一家运营商完成了这个任务。所以,目前看,我们一拍脑袋就投资的现象还是普遍的。
  挑战是严峻的。电信运营商在看起来一派繁荣景象下面,其实未来的发展道路可能会充满曲折,有时候甚至是泥泞的。


第12版(信息产业)
专栏:业内时评

  应全面理解信息化
萧然
今天说起信息化,人们已经不再陌生。几乎人人都知道信息化是个好东西,信息化可以说已经深入人心。你看看各地区的发展规划,几乎没有一个地方不把发展信息技术、搞信息化列入发展重点的。再看看企业,也纷纷会把企业信息化建设列入议事日程。
  全社会重视信息化当然是好事,而且非常必要。但是,仅仅重视是不够的。如果不从更深层面认识信息化对我们发展经济的作用,而片面地、表面地、孤立地认识信息化,恐怕这样的信息化建设并不能真正发挥其本来的效益。
  比如某地,曾因率先完成几级政府上网工程而名噪一时。可是,三年过后再看这里的“信息化”建设,很大一部分网络都“结了蜘蛛网”,完全成为了摆设。网上的内容还是三年前的,领导班子早换了几任,可网上的班子还是原封未动。这样的“信息化”建设,除了给自己装装门面又有何用?
  党的十六大再次阐明了信息化和工业化的关系: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这实际上赋予了中国信息化道路更深的意义。这也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信息化是手段,而目的还是要加快提升我们的工业化水平。离开了工业化之本,信息化就会成为空中楼阁,特别是对我们这样一个还没有完全实现工业化的发展中国家。
  因此,我们重视信息化建设一定不能脱离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这条轨道,一定要扎扎实实地在融合、带动传统产业上下功夫,绝不能只简单化地把信息化理解为上网,认为能上互联网、建了局域网,信息化就完事大吉了。
  还是那句老话:网络生产不出钢筋、水泥。信息化只有和产业结合,在工业化进程中发挥其高效率的优势,才能真正发挥出威力来。
  因此,中国的全面小康目标是要靠工业、农业、科技等方方面面的整体推进,如果孤立起来片面强调信息化,信息化不融入其他领域,不对传统产业起催化、带动作用,我们建再好的网络、通信再发达,目标也是难以实现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