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11月23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学术动态)
专栏:学术信息

  当前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对我国对外经济关系的影响及中国对策研讨会
中国国际经济关系学会主办的当前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对我国对外经济关系的影响及中国对策研讨会日前在河北省石家庄市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对当前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及我国应采取的应对措施等问题进行了研讨。
与会者认为,今年以来,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出这样的特征:全球经济和贸易增长率的低速性;不稳定性增加,尤以美国的经济增长和国际金融存在不确定因素;从行业、国家和地区看,经济发展出现了新的不平衡性等。针对这种状况,专家学者指出,我们应抓住时机,迎接挑战,积极改善投资环境,把“引进来”与“走出去”结合起来,大力提高参与全球经济竞争与合作的能力。(玉兴)


第6版(学术动态)
专栏:学术信息

  全国第三次经济伦理学术研讨会
河南省经济伦理研究会和河南财经学院共同承办的全国第三次经济伦理学术研讨会日前在河南省郑州市召开,来自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以及有关企业的负责人参加了研讨会。经济伦理是经济生活客观存在和运行规律的反映,又是引领、规范人们经济行为的道德价值准则。这次学术研讨会以“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伦理学的发展”为主题,针对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尤其是在加入世贸组织以后,经济生活中出现的许多新的伦理问题,以马克思主义经济伦理思想研究、市场经济伦理、信用制度建设、企业伦理理论与实践等为专题,进行了深入研讨。诚信作为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作为市场经济有序运行的最基础性道德规范,受到与会学者的高度关注。来自企业界的人士提出,诚信是一个价值链,企业经营与发展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诚信。他们分别从集团发展的历程,强调诚信道德对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意义,呼吁在全社会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信用体系。(乔法容)


第6版(学术动态)
专栏:学术信息

  新世纪国企改革前景展望研讨会
最近,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在京举办新世纪国企改革前景展望研讨会暨《国有大型企业持续发展之路——兖矿集团改革和发展的调查与思考》首发式,来自国家部委、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与会者回顾了国企改革和发展的历史过程,认为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历经放权让利、利改税、承包制、转换经营机制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历史阶段,取得了显著成效。与会者认为,当前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具有诸多有利条件,国有企业将会开辟更加美好的未来。
与会者对《国有大型企业持续发展之路——兖矿集团改革和发展的调查与思考》一书进行了研讨,认为它系统总结了兖矿集团通过培育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改革和创新企业制度、改进和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等推动企业持续发展的经验,对国有煤炭企业以及其他国有大型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具有借鉴意义。(李维民)


第6版(学术动态)
专栏:书刊评介

  《南斯拉夫自治社会主义理论研究》简介
  董立人
  张利华、徐绍刚、张正安合著的《南斯拉夫自治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一书,已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作者在完成国家社会科学“九五”规划基金项目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研究的成果,比较深入地分析了南斯拉夫自治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发展过程,总结了其有益的经验和失误的教训。
  南斯拉夫自治社会主义是在铁托、卡德尔等创立的自治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建立的。与苏联模式不同,它形成了一套自治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社会管理体制。南斯拉夫自治社会主义理论研究是科学社会主义领域中的重要课题,但我国理论界对此研究尚显薄弱,该书的出版可以说弥补了这一不足。
  作者指出,苏联模式和南斯拉夫模式都是特定国情和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们取得的成就和遭遇的失败都给我们以启示:要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要特别注意加强执政党的自身建设,使共产党真正成为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政党,领导人民群众不断地走向光明和进步。


第6版(学术动态)
专栏:

  与时俱进的党史新著
  孙英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是在1991年出版的《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卷的基础上,经过全面修订、增编而成的。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卷,是在胡乔木、胡绳同志直接指导下编撰的,比较全面集中地反映了20世纪80年代党史研究的水平和对党史史料的掌握状况,出版后产生了重要影响。此后10多年间,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站在新的时代高度,对民主革命时期党的历史有许多新的重要论述,为我们深化党史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同时,国内外发掘和整理了大量历史档案资料,为弄清历史史实提供了新的依据;党史界对很多党史问题也有了许多新的研究成果。这些都需要有一个与时俱进的新的党史著作加以反映。为此,1996年9月,中央党史研究室决定对原上卷进行全面修订。六经寒暑,《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于今年9月正式出版。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的编修工作,是在党中央、中央领导同志的亲切关怀下进行的。在编修中,我们始终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充分体现中共中央《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精神。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后,特别是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发表后,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更加科学地阐述党的历史,正确总结党的历史经验,深刻揭示历史规律,成为编修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中央党史研究室组织参加编修的同志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刻领会“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编修工作从此进入一个新阶段。
  为了把我们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表述得更加准确,反映得更加深刻,提高科学性、理论性,我们在工作中注意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力求全面、生动地反映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民主革命斗争的峥嵘岁月和伟大业绩,使之成为展现党的历史的恢宏画卷。《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加强了对不同时期国内国际形势的阐述和分析,将重要历史时期和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发展置于更为广阔的历史背景之中,突出党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和作出决策的客观历史依据;在充实党领导的政治斗争、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的同时,补充、增写了党领导先进文化建设的内容,展示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解放、发展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的多彩画卷,重现党在民主革命时期波澜壮阔、气势磅礴的伟大历程。第一卷在注重科学性、理论性的基础上,注重可读性,力求用平实生动的语言,把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写成一部蕴含和体现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活生生的教科书,写成一部不仅是对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少年进行传统教育的内容丰富的历史教材,而且是中高级领导干部深入学习党史、深刻总结党的历史经验的重要参考著作。
  力求站在时代的高度,正确总结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历史经验,深刻揭示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从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源头出发,全面考察历史发展的进程,将原上卷以辛亥革命开篇,向前延伸到1840年,增加了“鸦片战争与近代中国社会的演变”一节,对19世纪后半叶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进程以及各阶级、阶层的反抗斗争作了概要叙述,从“两个八十年”的高度,用深远的历史视角,深刻地说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近现代社会矛盾发展和人民斗争深入的必然结果,说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必然性。新民主主义理论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长期的革命探索中,总结大革命、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以来革命发展的经验教训而得出的正确的历史结论和反映社会革命客观规律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光辉典范。《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对这一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形成过程和基本内涵,特别是贯穿其中的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的立场观点方法,作了更加全面的概括,展示了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和曲折,突出了这一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历史地位,深刻阐明了正确总结实践经验、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将原上卷第五篇的最后一节“中国人民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和伟大意义”单列出来,作为全书的结束语,增补了论述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内容,并对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进行了全面论述,着重阐明了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力求准确把握党史内涵,突出党的历史的本质和主流。从本质和主流上看,我们党进行民主革命28年的历史,是一部领导中国各族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不屈不挠地斗争直至取得最后胜利的历史,是一部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历史,也是党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着力表述了党在成立之初领导工人、农民、青年运动的情况,突出了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投入大革命洪流的历史业绩,加重了对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及苏区人民为中国革命所作出的巨大牺牲的表述;充实毛泽东关于工农民主政权的思想,增加了延安时期毛泽东关于坚持和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的论述,充实了党的七大和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全党指导思想的内容,专门论述了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过程、科学内涵、理论体系和历史地位,使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而形成的伟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的阐述更加完整。全书各编还将党的建设内容单独列出节或目,增加了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内容,并对不同历史时期党的建设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总结,充分反映了我们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光辉历程。
  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充分吸收和利用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发表的民主革命时期的新史料和新的研究成果,对原上卷的内容作了许多重要的修改,进行了充实和增补,对一些难点、热点问题和党史上的若干重大问题,作了更为恰当的表述和评价。比如,为更加全面深刻地阐述遵义会议在党的历史上的地位,第一卷新设“遵义会议和红军长征的胜利”一章;对大革命时期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三次“左”倾错误和抗战初期王明的右倾错误,根据新的史料和认识,作了实事求是的分析和新的表述;根据近几年公布的共产国际档案,对共产国际、联共(布)及其驻华代表对中国大革命的指导,包括正确的和错误的指导,作了比较充分的叙述。
  (本文系作者在《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出版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时略有删节)


第6版(学术动态)
专栏:

  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
王天玺
写过《平凡的真理》的冯定同志,实际上是一位不平凡的哲学家。
  他的不平凡,就是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者、宣传者,真正把握了理论联系实际,并把它自觉贯彻到生活和实践中去,努力地分析和解决人民群众深为关注的诸多思想、生活和工作上的具体问题。
  在这一点上,冯定同志和《大众哲学》的作者艾思奇同志是完全一致的。他们走的是一条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学者书斋中解放出来,使之通俗化、生活化、大众化、中国化的道路。
  马克思主义哲学或者说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恩格斯把它解释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列宁把它提炼为“对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毛泽东同志用一个古老的中国范畴把其表述为“实事求是”;邓小平同志进一步把其发展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江泽民同志则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用极富时代特色的话把其概括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应当有实事求是的态度。这个道理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但事实也正如黑格尔告诫人们的那样,“熟知并非真知”。问题出在哪里呢?诸多因素之中,很关键的一点是,不少人不是把马克思主义看作是在实践中自己运动的活生生的东西,而是看作已经穷尽人类一切的绝对真理体系;不是自觉地用作自己行动的指南,而是当作可以欣赏、把玩的对象。这种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和做法,在历史上曾经使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屡遭挫折。
  值得自豪的是,在我们党发展壮大的伟大历程中,始终成长着、活跃着一些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实际学风的理论研究、宣传和实际工作者。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艾思奇,五六十年代的冯定,就是其中的代表。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不是为学习而学习,不是就理论谈理论,而是自觉地面向当时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生动实践,密切关注广大人民群众的工作、生活和思想状况及其发展变化,从中找出矛盾,发现问题,探索规律,以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努力给予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回答。在一定程度上说,正是这些同志的无私无畏的探索创新和严谨扎实的辛勤工作,才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逐渐深入人心,最终变成人民大众改天换地的强大物质力量。
  今天的中国和世界都在经历深刻而广泛的变化。当代中国的哲学家,应当像冯定同志那样,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拿起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思想武器,深入实践,深入群众,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摘自《平凡的真理非凡的求索——纪念冯定百年诞辰研究文集》,略有改动)


第6版(学术动态)
专栏:治学漫笔

  做人·做事·做学问
高翔
江泽民同志在考察中国社会科学院时指出:“做人、做事、做学问相统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只有坚持老老实实地做人,踏踏实实地做事,扎扎实实地做学问,才能成为一名对祖国和人民有贡献的学问家。”这一论断精辟地阐明了人品、事业、学问的辩证关系,是对中华民族立身处世优秀传统的科学概括,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中华民族历来讲究做人的道理。千百年来,关于如何做人,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提倡老老实实,诚实不欺。老实是正直、诚实的基础,在社会生活中具有极端重要性。做到了以真诚的态度处理人与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敢于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坦诚地公诸于世、见诸于人,那么,整个社会就会更加和谐。今天,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尤其需要大力提倡老老实实的做人之道。
  做事,重要的就是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一个社会要繁荣发展,必须崇尚实干,讲求实效。清代学者陈廷敬说:“与其言而不行,宁行而不言”;“欲知其人,观其行而已”。讲的就是学者要戒绝空谈,身体力行,利用自己的知识,为社会多做一些实事。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需要一大批能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善于对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学问家,需要一大批掌握先进科学文化知识并能创造性地运用于社会实践的实干家。对于广大知识分子来说,实现人生价值的正确途径就是努力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提炼研究题材,汲取思想养分,提出真知灼见,创造学术精品,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服务。
  做学问,则要求扎扎实实,戒除浮躁,杜绝浮华。科学性,是学术研究的第一前提,只有尊重事实、尊重规律的学术成果,才能经受住历史的检验,才能有助于社会的进步。扎扎实实、严谨求实的学风,是科学精神的具体体现。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有追求真理、探索真理的勇气,有不求浮名、志存高远的胸怀,有不畏艰险、甘于清贫的毅力。与过去相比,现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条件改善了,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定能产生优秀的学术成果。背离扎扎实实的科学态度,一味追名逐利,哗众取宠,不但不能推动学术发展,反而会损害学术事业。
  做人、做事、做学问,三者是辩证统一的。做人是其中的根本。做事、做学问的原则,是做人的原则在社会实践、学术研究中的延伸和体现。老老实实的做人之道,体现在工作中就是踏踏实实的优良作风,体现在学术研究中就是扎扎实实的科学态度。历史证明,只有诚实正直、堂堂正正地做人,才能干出有利于国家和民族、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大事业;才能做出有利于国家和民族、有利于社会进步的真学问。品行不端、学风不正者,虽然也可能取得个人的某些成功,但人格的局限、道德的亏缺决定了其事业、其学问不可能有大的作为和好的作用。


第6版(学术动态)
专栏:热点研究

  小康社会三题
吕书正
  吕书正小康社会的历史由来
  小康社会,是古代思想家所描绘的诱人的社会理想,也表现了普通百姓对宽裕、殷实的理想生活的追求。
  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同志在会见来访的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提出,中国现代化所要达到的是小康状态。他曾经说:“翻两番,国民生产总值人均达到八百美元,就是到本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这个小康社会,叫做中国式的现代化。”“翻两番、小康社会、中国式的现代化,这些都是我们的新概念。”
  什么是小康社会?有的专家学者认为,小康是介于温饱和富裕之间的一个生活发展阶段。不仅要从生活水平的角度来理解,还应把小康社会作为一个更加具有理论内涵的新概念,是一个体现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新概念。其发展目标包括人民生活目标、经济发展目标、政治发展目标和社会发展目标等方面的内容。所以,小康社会是一个经济发展、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生活殷实、人民安居乐业和综合国力强盛的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协调发展的社会,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社会发展阶段。
  邓小平同志不仅描绘了小康社会的发展蓝图,而且构想了建设小康社会的跨世纪发展战略,即著名的“三步走”发展战略。
  1997年,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提出“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新任务。进入新世纪,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十六大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并作出具体的战略部署。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
  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深刻分析了目前我国小康水平的特点,阐述了巩固和提高小康水平的长期性和艰巨性,进而提出了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进入小康社会是一个分领域、分地区、有先有后的发展过程。进入新世纪的时候,我们只是刚刚跨入小康社会历史阶段的大门,处于小康社会的初期阶段。这时候我们所达到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所谓低水平,就是虽然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一定规模,但人均水平还比较低。所谓不全面,就是目前的小康基本上还处于生存性消费的满足,而发展性消费还没有得到有效满足,社会保障还不健全,环境质量还有待提高。所谓发展很不平衡,是指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水平差距不小。
  在小康社会问题上有两种应该注意的倾向:看不到我国就要进入小康社会,综合国力有了很大增强,有可能又有必要集中力量办一些有力推进现代化的大事,是不对的;忘掉我们的基本国情,以为不应实行或者可以很快改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政策,更是不对的。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强调,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在新世纪必须继续为完成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历史任务而奋斗。
  如何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我们党经过了多年的探索。早在1989年6月,邓小平同志就建议,“组织一个班子,研究下一个世纪前五十年的发展战略和规划”。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规划了到2010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1997年,十五大明确提出到21世纪中叶、跨度达50年的发展目标。十六大报告进一步提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经过这个阶段的建设,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十六大报告还从经济、政治、文化和可持续发展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奋斗目标。所以,十六大报告强调,这次大会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与加快推进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符合人民的愿望,意义十分重大。
  小康社会的量化标准
  20年后中国的小康社会的标准怎样界定呢?十六大报告提出,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国家统计局的专家分析,按照这一目标,到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按2000年价格计算)将超过35万亿元。未来20年,中国经济将保持7.18%的增长速度。至于人均增长目标,20年后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超过3000美元,相当于当时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国家统计局小康课题组把下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设定为我国居民小康生活水平的起点标准。按照这个课题组的研究,小康社会起点水平人均GNP800美元是这样确定的: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按当时的汇率水平,世界中等收入国家人均GNP的下限值是450美元,上限值是4500美元,其中下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为人均800美元,这就是我国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提出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800美元,达到小康水平的依据。该课题组还采用综合指数法,把全国小康标准与世界中等收入、下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进行定量比较,进一步研究确定,我国小康的起点水平与世界下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相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