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11月2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新鲜经验)
专栏:新感受

  严格监管是对干部的爱护
十六大代表、广东中山市委书记 崔国潮
党的各级干部是党的宝贵财富,应当爱护和珍惜。加强对干部的监督管理,把反腐败斗争“关口”前移,这既是确保党风廉政建设取得扎实成效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对干部最大的爱护。
  从严治党,关键在于建立一套便利、管用、真正有约束力的机制,使党的各级组织对党员、干部实行有效的管理和监督。近年来,广东省中山市在干部监督管理当中先后实行领导干部公开选拔、任用票决、镇党委候选人预备人选选前公示、村党组织换届“两推一示一选”、四级人才培养体系和市、镇、村三级干部实绩考核、经济责任审计、基层评议机关作风等做法,基本建立起管理有序、监督有力的干部工作格局,调动了各级党员干部,尤其是班子领导专心致志地抓党的建设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1998年底,中山市就开始通过审计监督探索干部监督管理的办法。首先制定了《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办法》,目前,已对全市所有镇、区、村80%的政府机关、所有转制企业及部分事业单位的领导干部进行了审计。通过采取充实审计力量、突出审计重点、用好审计结果等各项措施,逐步建立起四级经济责任审计制度。这样就真正做到了把监督关口前移,从制度上促进了干部的廉洁自律。如过去村级班子换届选举常常因离任干部的经济情况受质疑而产生诸多问题,甚至诱发不稳定事件。但自从实行村干部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后,群众对村经济运作和村干部有了直接的了解,奠定了换届的民心基础。
  对领导干部其他方面的监督管理,特别是一些平时容易被忽视的“盲点”,如领导干部因公因私出国(境)的监督管理等,市委均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执行,切实加强制度检查。在做好干部“工作圈”监督的同时,探索建立八小时以外的干部监管制度,实行干部“生活圈”、“社交圈”监督。
  在加强各项监督管理措施的同时,市委坚持从严治党,对违法违纪的干部,一向坚持从严惩处,一查到底,绝不手软。坚持从严治党与爱护干部相结合的原则,目的是教育绝大多数,惩处极少数。(附图片)


第7版(新鲜经验)
专栏:十三年来

把绿色中国留给未来
  本报记者 白剑峰
  自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经济总量从1990年的世界第十位跃升至2001年的第六位,创造了发展中国家的奇迹。然而,中国能否避免重蹈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选择什么样的道路,决定什么样的未来。站在中华民族长远利益的高度,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作出重大历史选择: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13年前,“环保”不仅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是一个陌生的名词,就连许多政府官员也知之甚少。如今,“环保”正成为百姓生活中的高频词之一。在北京的菜市场,许多家庭主妇都习惯了拎着布袋子去买菜,而不再使用塑料袋;居民小区的垃圾桶被分为几种颜色,人们自觉地把生活垃圾分类放置……这是我国环保事业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实践证明,我国正在驶上一条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快行道”。
  面向未来的抉择
  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经济的迅猛发
  展,我国的生态环境形势日趋恶化:许多城市终年烟尘滚滚,成为“卫星上看不见的城市”;七大水系普遍受到污染,不少河段发黑发臭,鱼虾绝迹,百姓守着河边没水喝……
面对如此严峻的环境形势,我国政府高瞻远瞩,在现代化起步之初,就确立了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并逐步形成和完善了有中国特色的环境保护体系。为了避免“先污染,后治理”,我国进行了大规模的污染治理,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压力下,避免了环境质量急剧恶化的状况。
  1996年以来,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事
  业走进了一个新时代。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审时度势,对中国国情作出科学分析,将可持续发展确立为国家发展战略,环境保护被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和长远规划中。2002年,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实现可持续发展,核心的问题是实现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发展不仅要看经济增长指标,还要看人文指标、资源指标、环境指标。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这是亿万民众的共识,更是一个古老民族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性思考。
  经济环保的“双赢”
  淮河是我国江河污染的一个缩影。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小皮革、小造纸、小化工等污染企业星罗棋布,污染事故频发。
  为了让淮河重现清流,1995年,我国出台了第一部流域性法规《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拉开了淮河治污的世纪决战。到2000年,淮河流域水污染加剧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全流域基本实现达标排放。自1996年以来,全国关停了8.4万家污染严重、治理无望的企业。
  法律是环境保护的“利剑”。到目前为止,我国共颁布了7部环境保护法律、13部自然资源管理法律和34项环境保护法规,初步形成了适应市场经济的环境法律体系。其中,《刑法》还增加了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和环境保护监管渎职罪两项罪名。随着各级政府部门和广大群众环保意识的提高,我国对建设项目的环境把关也越来越严格,仅去年全国就有1.4万个项目因未过“环保关”被查处。
  经过不懈的努力,我国实现了经济与环保的“双赢”。20世纪最后5年,在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超过8%的情况下,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下降了近10%—15%,基本控制了环境污染加剧的趋势。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环境问题的成功解决,也是对全球环境的巨大贡献。
  绿色意识的升华
  沙尘暴、荒漠化、断流、洪水……随着生态警钟频频敲响,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成为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为此,我国提出了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并举的方针,一场保卫绿色的战役打响了。
  为了再造秀美山川,党中央、国务院于1999年作出了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重大决策。3年来,全国已完成退耕还林还草1800多万亩,宜林荒山荒地造林1600多万亩,探索出了一条经济发展、生态改善和农民增收的路子。同时,我国实施了天然林保护工程,对长江上游、黄河中上游地区的天然林实施全面禁伐,把砍树人变成种树人,实现了新时期林业的历史性转变。
  更可贵的是,生态危机唤醒了广大民众的绿色意识。北京两位小学生看到电视剧《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里大树被围困在小屋的镜头后,陷入了深深的忧虑。于是,他们利用暑假,对北京市的“困树”进行了调查,共发现“被砌在屋里的树”、“被剥皮的树”、“被缠绕的树”等近百棵。他们亲手制作了宣传卡,向造成“困树”局面的居民发放,挽救了一批“困树”的命运。像他们一样,我国近年来涌现出了一大批“环境使者”,他们有的为保护珍稀野生动物而牺牲,有的绿了荒山白了头,有的在沙漠中建起了绿洲……他们用绿色的行动,实践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
  把一个绿色的中国留给未来,这是历史的选择,也是时代的强音。


第7版(新鲜经验)
专栏:新词典

  再就业工程
  随着经济体制的转轨,企业要想减员增效,一部分职工下岗或失业难以避免,在目前我国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长期存在、社会保险体系不健全的情况下,就需要由政府大力促进和推动失业人员再就业,解除职工后顾之忧,这项由政府推广的系统工程被称作再就业工程。做好再就业工作,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不仅是现实的紧迫问题,而且是长远的战略问题,是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头等大事。千方百计解决好群众的再就业问题,就是为人民办实事,就是具体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搞好再就业工程的根本途径在于深化改革、发展经济,创造各种就业机会。


第7版(新鲜经验)
专栏:新词典

  价格听证会
价格听证会是指有关部门在制定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公用事业价格、公益性服务价格、自然垄断经营的商品价格等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时,应当由政府主管部门主持,征求消费者、经营者和有关方面的意见,论证其必要性和可行性。在近两年举行的价格听证会中,议题主要集中在水电气、交通、景点门票、教育收费、电信等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等方面。到目前为止,全国几乎所有的省会城市都举行了价格听证会。
  价格听证制度是我国政府政务公开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标志,对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保障公民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民主权利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7版(新鲜经验)
专栏:

党的历史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把这笔精神财富传给后代,是老党员宋太模的心愿。七十五岁的宋太模是重庆市武隆县羊角镇工商所的退休干部。自一九九四年以来,他将收集到的四百余幅党的一大至十五大的图片整理制作成画册,到学校、机关开展党史教育五十余次。这是宋太模在重庆人民小学为学生们讲中共党史。杨波摄影报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