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11月2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光辉思想)
专栏:历次党代会

  党的三大—五大:大革命洪流中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
党的六大:唯一一次在国外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
  1923年6月12日至20日,党的三大在广州召开。大会正确地估计了孙中山和国民党的革命立场,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同时保持共产党在政治、思想、组织上的独立性。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通过了以反帝反封建为主要内容的宣言,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国共合作的实现,促进了工农运动的恢复和发展。为了迎接革命新高潮,党的四大于1925年1月在上海召开。党的四大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和工农联盟问题,并对民主革命的内容作了比较完整的规定。但对如何正确处理同资产阶级争夺领导权过程中的种种复杂问题,大会没有作出具体回答,对建立政权和武装的极端重要性仍缺乏认识。
  党的四大后,全国范围的大革命高潮来临。随着革命运动的发展,统一战线中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争夺领导权的斗争日益激烈。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在革命紧要关头,党的五大于4月27日至5月9日在武汉举行,但未能为全党指明方向。7月15日,汪精卫发动反革命政变,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大革命失败。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没有屈服。1928年6、7月,为了认真总结大革命失败以来的经验教训,确定革命斗争的路线和任务,党的六大在莫斯科召开。大会正确地判断了中国社会性质、革命性质和革命形势,强调党的总路线是争取群众。党的六大后的两年间,中国革命逐步走向复兴。(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宣教办提供)(附图片)
左图:六大莫斯科会址
右图:三大会址


第6版(光辉思想)
专栏:在“三个代表”指引下阔步前进

  卓有成效的经济市场化进程
——访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
研究所所长李晓西本报记者 马宏伟
  市场取向的改革是我们党的一个伟大创造。改革,开创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使我国经济成为世界上最具活力的经济之一。在迎接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的时刻,回顾20多年的光辉历程,分析我国经济市场化的成效,给人的将不仅是感慨和豪迈,还有鉴往知来的启迪。日前,记者就此采访了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所所长李晓西教授。
  李晓西首先回顾了我国市场取向改革的进程。他说,我国的市场取向改革始于农村。上世纪80年代初,农村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户被给予充分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生产快速发展,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农村经济日趋活跃,农民收入显著提高。农村市场化改革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开始由农村转移到城市。从1984年到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市场取向改革的主要特点是政府放松了对价格及国有企业生产经营和分配的管制。到上世纪90年代初,工业消费品、农产品和生产资料基本实现了市场定价。现在,即使少数自然垄断产品,政府定价也主要依据市场供求,并邀请社会各界进行听证。从1984年到1986年底,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在理顺政企关系的目标下,开始进行重大调整,主要措施是改国有企业上交利润为缴纳税收。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新的经济运行机制,总体上来说应当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这一阶段,以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原则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以“调放结合”的原则推进价格改革,开始把生产要素纳入市场体系建设,进一步缩小了计划管理特别是指令性计划管理的范围。
  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的改革目标,肯定了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国有企业按“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原则进行了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的改革。随后进行了财税、金融、外汇、投资等方面的改革,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宏观管理体系,形成了以市场为基础、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在财税体制和金融体制改革的过程中,人民币保持稳定,并经受住了亚洲金融风波的考验。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加快国民经济市场化进程,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健全宏观调控体系,继续发展各类市场,进一步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这有力地推进了我国经济的市场化进程。
  当谈到我国经济市场化的成效时,李晓西说,现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调节范围不断扩大,调整的程度不断加深,市场化的成效有了显著体现。首先,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了基础性作用。这主要表现在:产品生产主要由市场决定;商品和服务价格基本由市场形成;要素市场初具规模;市场环境不断完善;等等。其次,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特色。一方面,国有企业市场化程度大大提高;另一方面,非国有经济发展迅速,已成为支撑国民经济的重要力量。第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政府管理体制基本形成。政府逐步退出了不适宜政府直接介入的领域,而公共服务职能得到了进一步强化。政府在社会保障、就业、失业等方面的职能明显加强。全国政府机构改革基本完成,并取得重要成果。同时,全面推进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第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基本建立。1982年以来,我国三次修改宪法,明确了“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了各市场经济主体的平等地位。我国还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制定了一系列法律,确立了市场规则,规范了市场主体行为,明确了国家管理经济的职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根据世贸组织规则的要求,对有关法律法规的清理和修订工作已基本完成。(附图片)
图为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第一家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营业厅。


第6版(光辉思想)
专栏: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成就辉煌
——访中国伦理学会会长罗国杰
  本报记者 卫庶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在物质文明建设迅速发展的同时,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日前,记者就这一问题采访了中国伦理学会会长罗国杰。
  罗国杰首先肯定地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回顾新时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历程,他说,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就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理论指导上提出了一系列新论述。早在1989年10月,江泽民同志就提出“精神文明建设,说到底,是要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之后,他多次强调,经济越发展,物质生活水平越提高,越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1995年9月,他在《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一文中指出,“必须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要把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作为统一的奋斗目标,始终不渝地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去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1996年10月,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所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有针对性地作了创造性的回答,对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起到重要指导作用。2001年,江泽民同志提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始终注意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
  罗国杰说,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江泽民同志明确提出,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在“五三一”重要讲话中他又指出,必须在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的同时,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不断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并强调要把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任务,使广大人民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征途上,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这些论述对新时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谈起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成果,罗国杰说,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13年,是精神文明建设在实践上取得辉煌成就的重要时期。在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作出《决议》的同时,中央决定成立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并提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以成立相应的机构,加强了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供了纲领性文件。13年来,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蓬勃开展,广大人民群众自觉的道德实践已成为改善社会风气、提高人民素质的一个重要动力。中华大地上,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文明社区的活动,犹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在全社会得到普遍认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精神文明建设典型,由点到面,正在影响和促进着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开展,对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第6版(光辉思想)
专栏:新思想 新观点 新论断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
  吕书正
  在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上,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它继承了党的第一代、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对计划和市场关系问题进行长期探索的理论成果,又结合新的实践进行了科学总结,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一个重大的理论创新成果。
  江泽民同志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什么样的目标模式,是关系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这个问题的核心,是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在这一问题上,我们经历了一个反复探索、不断实践、逐步明确的过程。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正式肯定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了“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经济运行机制。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强调:“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同年6月9日,江泽民同志在中央党校发表讲话时明确表示:“我个人的看法,比较倾向于使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个提法。”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实现城乡市场紧密结合,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互衔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城乡居民提供同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这些主要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这是20世纪90年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行动纲领。
  1994年1月起,财税、金融、外汇、投资等以及住房和社会保障制度方面的改革全面展开,使我们朝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迈开了一大步。党的十五大以后,以国有企业改革为中心的各项改革进一步深化。到2000年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第6版(光辉思想)
专栏:走进新时代

  伟大创举
  ——理论文献电视片《走进新时代》解说词第二集选登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前行的每一步,都伴随着思想的解放;中华民族复兴大业取得的每一个成就,都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的艰辛探索。
  经过了10多年关于计划与市场关系的探索,1992年春天,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强调,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这一振聋发聩的论断,预示着中国的经济改革走到了一个巨变的门槛。
  1992年党的十四大作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重大决定。
  这是石破天惊的大事,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突破和发展,是一个前无古人的伟大创造。
  在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以后,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国有企业进行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
  风尘仆仆,呕心沥血。有关国企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举措都融进了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这份决议(《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之中,这是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智慧的结晶。
  经过了许多年的探索之后,国企改革进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新阶段。
  国企改革是同再就业工作同时并举的。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确定了“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和实施再就业工程”的方针,建立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失业保险、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三条保障线”和养老、医疗保险制度。
  把非公有制经济定位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又是一个重大的理论上的突破。它为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进一步排除了思想障碍,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天地。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优化,我国农业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据统计,自1994年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以来,到2001年底,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到2800万人,比改革开放初期减少2.2亿人。这是了不起的历史性成就,将永载中华民族的史册。
  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发展对我国经济、政治、文化都十分紧要。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我们党执政兴国为了什么,就是为了满足最大多数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我们的改革开放事业就是要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使广大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到2000年,我国已顺利实现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前两步的宏伟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这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结出的丰硕成果。这是中华民族文明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第6版(光辉思想)
专栏:世纪新语

  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
韩安贵
“紧跟世界进步的潮流”、“走在时代前列”、“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这是党中央近年来反复强调的。江泽民同志在“五三一”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党要坚定地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新世纪三大历史任务,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党的庄严使命。
  时代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历史表明,一个阶级、一个政党、一个集团,能否成为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进步力量,根本的是看它能否与时代发展的方向和趋势相吻合,努力走在时代前列。与时代同行,顺潮流而动,就能够一往无前,兴旺发达;无视时代大势,悖逆潮流所向,迟早会被淘汰。
  在80多年的奋斗历程中,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创造辉煌的业绩,经受住各种严峻考验,归根到底,就在于能够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和中国,语重心长地指出:我们要赶上时代。紧跟世界进步潮流,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成为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显著特征,也极大地激发了全党全国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由于我们党正确把握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紧紧抓住历史赋予的发展机遇,使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显示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发生了重大变化,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生了重大变化,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工作、生活条件与社会环境也都发生了重大变化。面对飞速发展的国内外形势,如果不善于把握客观情况的变化和时代发展的大势,使我们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发展,我们就不可能正确应对各种新的困难和挑战,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就不可能继续前进。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江泽民同志高瞻远瞩地指出:要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13年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牢牢把握国际国内大局,把握时代和世界发展大势,始终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审时度势,正确应对,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前进。
  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与时俱进,就是要使思想和行动符合不断发展变化的实际。江泽民同志指出,贯彻“三个代表”要求,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具体来说,就是要求我们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紧跟时代的变化,符合实践的需要。既不能落后于时代,抱残守缺,墨守陈规,更不能用本本框实践,用老眼光看新事物。这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也是我们适应新形势、完成新任务、促进新发展的根本方法。
  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夫子面对奔腾不息的河流发出感叹:逝者如斯夫!当今世界,新知识、新发明、新事物层出不穷,人类社会发展可谓日新月异,一日千里。形势逼人,不进则退。机遇难得,时不我待。坚定地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我们才能不断夺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胜利,真正肩负起历史和时代赋予的庄严使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