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10月26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理论)
专栏:

  新变化新成果新要求
  北京市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
  认真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回答了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和党的建设过程中提出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这一重要思想进一步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分析当今世界和中国重大而深刻变化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进入新世纪,国际国内的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党的建设也面临着新的课题。
  从国际看,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世界的力量组合和利益分配正在发生新的深刻变化。形势逼人,不进则退。如何利用科技革命带来的良好机遇,抢占新兴产业的制高点,加速我国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是我们党需要认真思考和着力解决的问题。
  从国内看,我国已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我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这必然会给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带来深刻影响,给我们党执政和领导各项事业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从党的建设看,经过80多年的发展,党的自身状况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我们党已经从一个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一个领导人民掌握着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一个在受到外部封锁的状态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在全面改革开放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干部队伍进入整体性新老交替时期,一大批年轻干部走上领导岗位。如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成为我们党必须高度重视、切实解决的两大历史性课题。
  反映时代的要求,回答现实提出的问题,总结实践经验,进行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人神圣的历史责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根据国际国内的新形势、新情况和党所肩负的新的历史任务提出来的,是坚持用邓小平理论观察当代世界和当代中国,不断总结实践经验,不断进行理论创新而得出的重大理论成果。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地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这一根本问题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丰富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曾对党的先进性做过深刻的阐述:共产党人始终坚持和强调整个无产阶级的共同利益,因此它是代表“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共产党的先进性归根到底是来自无产阶级同现代社会化大生产联系在一起的先进性,共产党人的使命和生命力也在于这种联系。毛泽东同志提出,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先锋队,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它本身决无私利可图”;衡量一切政党也包括共产党先进性的标准,就是看它是否能够解放生产力,代表、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并为之不懈奋斗。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邓小平同志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党建理论。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发展是解决当代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并明确提出“把我们党建设成为有战斗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成为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坚强核心”。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重要思想进一步揭示了党的先进性的实质,说明了只有正确把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坚持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正确把握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辩证关系,坚持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正确把握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才能永葆先进性,才能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才能始终走在时代的最前列。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我们党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回顾我们党80多年的奋斗历程,可以清楚地看到,在革命战争时期,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在极其艰难的环境中克服困难、战胜强敌并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根本原因也就在于我们党代表了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在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中,顶住各种风浪,战胜各种风险,经受各种考验,不断取得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的伟大胜利,根本原因也就在于坚持了“三个代表”。历史经验表明,党要巩固自己的执政地位,永葆生机和活力,必须高度重视社会生产力问题,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必须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创造具有中国特色而又符合时代要求的先进文化,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必须充分体现人民的意志,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明确了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根本任务和前进方向。毛泽东同志指出:“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无论革命时期还是建设时期,我们党始终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当作自己的根本任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发展先进文化、代表人民根本利益同发展先进生产力结合在一起,进一步明确了党的根本任务的科学内涵。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十五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包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政治、文化等三个方面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要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根本一条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时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从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一切工作的根本方向。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我们在新世纪推进党的建设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指明了方向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始终把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放在首要地位。发展是硬道理,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发展,首先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生产力得到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新世纪头一、二十年,是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只有国民经济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才能解决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生活中遇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才能在经济全球化趋势迅速发展的情况下保证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这就要求我们,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不能动摇经济建设这个中心,都要密切注意生产力发展的新特点、新趋势,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用“三个代表”要求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大力发展和繁荣我国的文化事业。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从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立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积极进行文化创新。首先,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深厚基础。结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弘扬祖国传统文化精华,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必要条件和重要任务。其次,大胆吸收和借鉴世界优秀文化成果。要着眼于世界科学文化发展的前沿,一方面学习和借鉴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另一方面敏锐把握当今文化发展的趋势,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成果。第三,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
  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任何时候我们都必须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无论现在还是将来,我们都必须首先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这始终关系党的执政的全局,关系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全局,关系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和社会安定的全局。同时,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只有强化执政为民的意识,才能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只有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永远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只有努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持之以恒地开展反腐败斗争,才能消除党内存在的消极腐败现象。只要我们共产党人牢记自己是人民的公仆,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就坚如磐石,党就能永葆生机和活力。
  (执笔:徐志宏辛国安)


第5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程序公开大有益
  赵振宇
  在工作和生活中,人们总免不了要办这样或那样的事情。要把事情办好,仅仅知道办什么事是不够的,还必须懂得怎样办事,这就有一个程序问题。所谓程序,就是按时间先后或依次序安排的办事步骤。办私人的事,可以根据个人的习惯和条件自行确定程序,但办公众事务则不能随意,必须有一个事先明确的程序,而且程序应当公开。
  江泽民同志在“五三一”重要讲话中指出:“要着重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的重要一环,程序化不仅是一种形式上的要求,而且有着丰富的实质性内容。实行程序公开,实际上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个具体途径。
  随着改革实践的深入,程序公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现在,有不少地方选拔领导干部,在群众推荐、组织考察以后,还要张榜公布,以听取更多人的意见;有的在进行科学成果评奖或开展重大活动时,将有关要求和程序通过媒体予以公开,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各地普遍推行的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等等,更是有力地促进了工作开展和事业发展。这些行之有效的做法,不仅推动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而且深化了人们对程序公开重要性的认识。
  公开、公平、公正,是我们办事情、做工作应当遵循的重要原则,也是人民民主权利的具体体现。其中,公开是公平、公正的基础和前提。公开,在内容上贯穿于经济、政治、文化生活和其他社会活动中,在形式上既包括结果的公开,也包括过程的公开,就是使人们了解实现结果的每个程序。实行程序公开,益处是多方面的。
  程序公开有利于维护和实现人民的民主权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们的既定目标。知情权是公民的一项重要权利,对影响自己生活的重大事情,人民群众有了解情况、参与决策、进行监督的权利。实行程序公开,正是对这种权利的维护和尊重。除了那些涉及国家机密、个人隐私和某些特殊的程序不能公开外,公民有权了解一切他们应该知道和希望知道的活动程序。从某种角度看,人民群众知情愈多愈广,表明民主的程度愈高。
  程序公开有利于接受群众监督。我们一切决策和活动程序的设立,都是为了使其能够更加科学有效、顺利进行。实行程序公开,让人民群众知道和了解,就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对有关决策和程序的正误优劣提出建议或意见,进而促进科学决策。因为尽管有的决策系统设立了纠偏程序,但这种纠偏程序有时也可能发生故障。依靠群众,发扬民主,才是更有效的。同时,实行程序公开,还可以防止因暗箱操作带来的消极影响,将违法乱纪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
  程序公开有利于宣传党的大政方针。知情,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前提。一项事务只有让更多的人了解,使更多的人参与,才能办得更好。而且,程序本身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其设置过程是一个科学求实的过程——反映了决策者的观念和思路,又以一定的理论政策水平和科学文化知识为基础。实行程序公开,将有关政策决策、方针原则、具体要求告诉大家,使人们明白这个决策是如何作出的、依据是什么,实际上也是一个宣传党的大政方针的过程,对于人们领会政策、接受教育、执行决策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是一个过程,实行程序公开也有一个积极探索的过程,不能一哄而起、急于求成,而应当循序渐进、务求实效。实行程序公开,应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把实践中行之有效的做法逐步引申到其他工作和活动中去,从而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第5版(理论)
专栏:工作研究

  抓住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关键
吕滨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增强党的活力,才能保证各项事业的顺利发展。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关键在于全面贯彻“三个代表”要求,坚持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不断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实现导向、标准、制度、机制的有机结合。
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用什么人,不用什么人,对干部队伍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选准一个人带动一大片,配好一个班子就会使一个地区或部门的面貌焕然一新。选作风好的人,能起到标杆的作用,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明确努力方向,促使其“见贤思齐”;用错一个干部,就会在干部群众中造成恶劣影响,败坏党的风气,损害党的形象,危害党的事业。在实际工作中,应把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始终贯穿于干部队伍建设特别是领导班子建设的各个环节。
坚持科学的选人标准。用好的作风选人,首先必须坚持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全面贯彻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选人用人,政治标准是第一位的。选拔一个干部,要看其是否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是否善于从政治上观察问题,具有高度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在原则问题上是非清楚,在重大关头经得起考验。同时,还要看其是否具有良好的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对那些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开拓进取、实绩突出、清正廉洁、群众拥护的干部要委以重任;对那些背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严重脱离群众、搞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干部,作风飘浮、不干实事、不思进取的干部,作风霸道、拉帮结派、跑官要官的干部,贪图享乐、铺张浪费、以权谋私的干部,不仅不能提拔使用,而且要对其进行严肃批评教育,直至作出组织处理、纪律处分和法律制裁。
不断创新选人制度。用好的作风选人,要靠制度作保证。应建立健全民主推荐、民意测验、民主评议、考察预告、差额考察、任前公示、试用期和干部交流等制度,进一步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真正落实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积极推行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和党政机关干部竞争上岗制度,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促使广大党员干部奋发向上、领导班子朝气蓬勃;拓宽选人用人视野,努力形成百舸争流、各显其能的局面。此外,应进一步推进制度创新。如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制度、党委讨论干部任免表决制度、领导干部引咎辞职制度和责令辞职制度、用人失察失误追究制度等,应根据中央要求,大胆探索、勇于实践、进行试点、积累经验、逐步健全和完善。
不断创新用人机制。要把人看准用好,关键是完善干部考察、评价、监督、激励机制。考察是干部工作的基础性环节,应灵活运用各种考察方式方法,将平时考察与年度考核相结合,确保把人看准看真。应建立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任期目标责任制,全面评价其德、能、勤、绩、廉等各个方面。选拔任用干部,应在严格遵循程序的基础上,做到多数人不赞成的不提名,未经组织人事部门考察的不讨论,集体讨论多数人不同意的不通过,决不搞临时动议。同时,建立健全干部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制度,明确责任主体和责任内容。干部选拔任用后,要严格要求,加强教育、管理和监督,真正做到干部权力行使到哪里,党组织的监督就实行到哪里。要把干部选拔任用的权力运行机制与贯彻《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督促检查机制,法律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机制以及奖罚激励机制有机结合起来,调动广大党员干部奋发向上、开拓创新、求真务实的积极性,真正从源头上防止和纠正用人上的不正之风,杜绝用人上的腐败现象。


第5版(理论)
专栏:

  推动农业向产业化经营转变
  ——唐山市农业龙型经济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姬振海
  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推动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转变,是我国农业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近年来,唐山市从实际出发,做大做强农业龙型经济,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加快了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走出了一条以专业化促进区域经济特色化、以产业化带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之路。
  大力发展龙型经济,促进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变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在农产品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后,出现了农民增产不增收的问题;在农业转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遇到了千家万户分散的小生产如何适应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的问题。面对农业发展出现的新问题,唐山市大力发展不同形式的龙头组织,按照市场经济要求,集聚生产要素,实现专业化经营、规模化生产,加快分户经营的小生产与社会化大生产并轨,引导农民走向市场。目前,通过发展加工企业、中介组织、市场和贸易组织,带动农业特色主导产业不断壮大,全市已初步形成乳业、瘦肉型猪、果菜、水产品、板栗和花生六大龙型经济。
  发展龙型经济,能够在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前提下,把小生产变为大生产,实现由产品农业向商品农业的根本性转变。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有了生产经营自主权,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但由于农户处于分散状态,从事小规模生产,造成市场开拓难、经济收益低。唐山市的实践表明,发展龙型经济,通过种植业生产基地,把独立经营的农户纳入统一规划、区域布局之中,使分散的生产经营形成系列化的产业链条和产业群体,通过组织专业化分工和社会化协作,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可以有效地把农产品生产、加工、储存、销售衔接起来,既解决了家庭经营与市场风险的矛盾,又提高了集约化水平。
  发展龙型经济,能够用现代化的物质技术装备农业,把依靠科技进步推动农业发展落实到千家万户,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龙型经济,有助于在加工、储藏、销售等环节广泛运用机械技术,实现生产手段现代化。同时,在龙头组织的辐射带动下,随着农户专业化生产程度的提高和经营规模的扩大,也有助于广泛运用现代科技,使农业生产由顺应自然变为利用和主动改造自然,成为工厂化的农业。
  发展龙型经济,能够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和增强县域经济实力,加快农村城镇化的步伐。首先,发展龙型经济,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可以推动具有地方特色的各类经济优势和良性经济结构的形成,建立起高效农业体系。其次,发展龙型经济,能够在不增加城镇就业压力的情况下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缩小城乡差距。第三,通过发展龙型经济,把贸、工、农连为一体,可以形成对农业利益的补偿机制,提高农业比较效益,促进农民增收和县域经济实力的增强。
  发展龙型经济必须抓住重点,打牢基础,确保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把龙头组织作为龙型经济发展的突破口来抓。龙头组织具有开拓市场、引导生产、深化加工、配套服务的综合功能,其经济实力和牵动能力决定着龙型经济发展的规模和成效。龙头强,产业兴;龙头弱,产业衰。因此,应把龙头组织作为龙型经济发展的突破口来抓,以加工型企业、流通型企业、专业批发市场、中介组织等多种形式共同发展为途径,国有企业、三资企业、乡镇企业、民营企业多种力量共同参与为依托,大中小并举、改扩建结合,形成群龙带动的局面。
  把生产基地作为龙型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来抓。生产基地是龙型经济发展的基础,没有生产基地,龙型经济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应坚持“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企业化管理、合同化销售”的思路,遵循“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群众自愿、启发自觉”的工作方针,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农业生产基地建设。
  把健全运行机制作为龙型经济稳定发展的关键来抓。合同约束机制、利益引导机制、风险补偿机制、股份合作制等是龙型经济发展的制度基础。基地与龙头、生产与销售、农户与服务之间的各项经济活动,必须有合同作保障;龙头组织与农户之间,必须坚持互惠互利的原则,真正建立起“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


第5版(理论)
专栏:学习通信

  增强竞争力才能抓住机遇
吕正文
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经济的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提高,主要表现在关税水平和非关税壁垒继续降低;进出口贸易总量显著增长;跨国公司在我国的投资规模和领域进一步扩大;我国继续改革政府管理经济的方式;在国际经济事务中我国严格遵循世贸组织规则,并开始运用这一规则维护我国企业的合法权益。这些变化既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关键是增强产业及企业的竞争力。
  机遇,通常被理解为是一种有利的客观环境和条件。其实压力和挑战往往也是一种机遇。因为事物总是在不断出现矛盾和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发展的。没有压力和挑战的机遇,是个别的和偶然的。而压力和挑战则鞭策和促使人们去正视困难,解决矛盾,实现发展。竞争力是一个行业、一个地区、一个企业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增强竞争力,必须在制度安排、运行机制、技术创新、产业组织、人力资源等方面下功夫。
  首先,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所有制结构上,继续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同时积极推进国有经济的战略性改组。在一般竞争性领域,积极发展产权多元化的混合型经济。要努力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特别是要建立既符合市场经济规律要求、又符合我国国情的企业治理结构,形成对经营者的有效激励和约束机制。通过以市场为基础的自动调节机制,不断优化资源配置,使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具有内在的推动力。
  其次,高度重视发挥比较优势。比较优势是国际分工和贸易的客观基础,也是不同地区选择产业结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条件。现阶段我国突出的比较优势是劳动力成本低。因此,在强调推进产业升级、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应把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放在战略性的地位,并把比较优势同技术创新、优化产业组织结构结合起来。除了劳动力成本低,资源禀赋、生产经营传统、人力资源特点等也属于比较优势的范畴。通过发挥这些比较优势,可以有效地避免各地区的结构趋同和不合理的重复建设,发展具有本地区特色的经济,把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
  第三,促进专业化分工,提高生产经营的社会化程度。由于受小农经济生产方式和传统计划经济条块分割体制的影响,我国社会生产过程中的“大而全”、“小而全”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调整和改革社会生产组织方式,可以在不增加投入的情况下,大幅度地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通过专业化分工,人员少的小企业也可以实现大规模生产。推进生产社会化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市场调节机制深化社会分工,把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辅助性部门从生产性企业剥离出来,把只为单个企业产品配套的零部件加工车间转化为建立在标准化基础上、为相关企业配套的专业化协作企业。同时,大力发展为企业服务的技术与知识密集型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第四,培育和增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能力。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上的差距,既有研究开发投入不足的原因,也有科技创新体系不完善的问题。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调整,研究开发投入将会逐步增加。但与此同时,必须进一步调整和改革科技创新体系,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培育企业的创新能力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关键环节。从发展看,科学家和工程师应主要分布在大型企业,技术研究与开发的投资主体也应是企业,科技开发的投入主要用于企业。为此,必须逐步增强企业自我积累的能力,国家可以通过政府采购等方式,有重点地支持企业对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开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