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10月25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国际副刊)
专栏:友谊之花

  “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
  ——在马耳他前总理明托夫家做客
  王春祥
  去年圣诞节前夕,应马耳他前总理明托夫先生的邀请,作为援马医疗队队长,我同中国驻马耳他大使夫妇一同到明托夫先生家做客。
  明托夫先生是马耳他著名的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长期担任马耳他国家领导人,是中国人民非常熟悉和尊敬的老朋友。就是在他执政期间,马耳他断绝了与台湾的“外交关系”并与我建交。明托夫先生本人亦多次访问中国,受到我国老一辈革命家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的亲切会见。如今,明托夫先生虽已卸去政府总理职务,但在马耳他仍有着相当大的社会影响力。
  听到门铃声,已年逾八旬的明托夫先生亲自下楼迎接我们,他笑容满面地与我们一一握手,热情地邀我们进入客厅。我们向老人赠送了礼品,并询问了他的健康情况。老人一边爽朗回答,一边连声道谢。
  中国人民不忘老朋友。历届医疗队把向明托夫先生提供全方位的医疗、保健服务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并在新老队轮换时认真交接。我们抵马后,精心选派外语好、技术全面的专家每周上门为老人提供针灸、推拿等医疗保健服务。遇有特殊情况时,全体队员集体讨论病情,拿出最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一切所需药品。如今,明托夫先生不仅能以充沛的精力继续工作,而且还有着他这个年龄老人少有的健康体魄。他经常去海中游泳,在花园劳动,享受着晚年的幸福和乐趣。
  思维敏捷的明托夫先生至今仍能清晰地回忆起30年前他在首都机场受到周总理和数万名群众热烈欢迎的盛大场面。老人深情地说:“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对马耳他这样的小国平等相待,丝毫没有大国架子。中国人民是幸福的,是应该值得骄傲的,因为有过周恩来总理这位慈父般的伟人……”
  进餐过程中,老人不仅让工作人员端出一道道精心烹制的菜肴,还亲自下厨,做了几道拿手菜,颇有些“洋洋得意”地让我们品尝。当我们由衷地称赞老人的手艺时,老人像孩子一样乐了。
  临别时,明托夫先生不顾我们的一再劝阻,执意送我们到门外,一一握手告别。望着老人慈祥、和蔼的面容和被微风吹起的缕缕白发,我们在心里默默祝愿他健康长寿,祝愿中马友谊像滔滔的地中海水奔腾不息,滚滚向前。


第11版(国际副刊)
专栏:环球漫笔

  站着的恺撒大帝
蒋元明
一个小男孩,因一泡尿,成了比利时“布鲁塞尔第一公民”,受到几百年的尊重,有他的铜像为证。要是一个人一生干了一两件更露脸的事,又当如何呢?我走过欧洲,在几乎每一座城市都见到骑士雕塑:骑着骏马,身披斗篷,手持宝剑,一副英雄气。在我看来,他们模样都差不多,其实,这些骑士一个个都是那座城市甚至那个国家的历史俊杰。从德国的汉堡到荷兰的阿姆斯特丹,从比利时的布鲁塞尔到卢森堡,从意大利的米兰到佛罗伦萨,均无一例外。在罗马的威尼斯广场,正面是由16根圆柱组成的弧形纪念碑,那是为纪念意大利开国国王埃马努尔二世而建的,碑前的石基高台上,就是这位领导人民统一意大利的国王的镀金骑马铜像,威风凛凛。
  欧洲人似乎有一种英雄情结。在他们看来,要是没有那些站在历史潮头的风云人物,历史就会显得逊色;而不论文臣武将,只有打扮成威武的骑士,才能显出英雄气概。我似乎也理解了麻秆儿似的堂吉诃德先生,为什么要金戈铁马地潇洒走一回,不惜闹出那么多的笑话。
  当我们的车行进在罗马街头,忽见路边有一尊雕像,黑铁塔似地站立着。导游说,这就是恺撒大帝。我们立即停车,说不能失之交臂。恺撒(公元前100—公元前44)南征北战,差不多统一了欧洲,奠定了罗马帝国,被尊为“祖国之父”。罗马帝国500年,是奴隶制的500年,是欧洲辉煌灿烂的500年。“条条大路通罗马”。罗马是欧洲文明的摇篮。你要读懂欧洲,你就得去罗马,去看那一片罗马废墟,去看古斗兽场。
  在中国,与恺撒同时代又能比肩的人物,那就是秦始皇(公元前259—公元前210)。秦王扫六合,结束战国纷争,一统华夏,开创了封建帝国,乃“千古一帝”。其实,秦始皇不仅比凯撒早160年,而且他建立的封建帝国,比恺撒的奴隶制帝国前进了整整一个社会形态。也就是说,当时的中国文明比欧洲文明,跨前了最少700年!
  走近恺撒。他身披斗篷,手握宝剑,面色凝重,向道而立。这位“祖国之父”位高权重,被元老派谋刺了,宣布的却是正常死亡。但政敌无法抹去他的功绩,罗马也没有忘记他。恺撒的目光,不用穿过时间的隧道,就能看到21世纪的曙光,与前来罗马的世界游人对话。
  当世界的游客到西安,到秦始皇陵,他们除了为气势磅礴的8000多兵马俑方阵而惊呼外,很少得知“车同轨,书同文”,却记住了“焚书坑儒”、“孟姜女哭长城”,还有那个躺在土丘下的暴君!
  立于潮头的弄潮儿,在露脸的同时也面临着栽跟斗的风险,因为他们迎战的是惊涛骇浪、八面来风,成功与失败的比率是一半对一半。对待历史人物,有两种态度:一种是揪住前人的过失喋喋不休,以显示自己的完美,即使碌碌无为也自鸣得意;另一种是把他们的历史功绩和教训当作精神财富,去创造无愧于前人的辉煌。
  别了,恺撒,幸运的恺撒。(附图片)
徐鹏飞画


第11版(国际副刊)
专栏:世界一角

  地球的尽头——
圣卢卡斯角
本报驻墨西哥记者张金江文并摄影
到了圣卢卡斯角,就到了地球的尽头。当地人都这么说。
  圣卢卡斯角位于墨西哥加利福尼亚半岛最南端,属南下加利福尼亚州的洛斯卡沃斯市,是新开发的海滨旅游地。这个只有几万人口的小镇因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要来开会而受到人们关注。
  加利福尼亚半岛是个狭长的半岛,它从墨西哥的西北角向东南延伸,全长1200余公里,东西宽百公里左右,因此有“墨西哥的瘦臂”之称。从“瘦臂”最北端,跋涉莽莽群山荒原,到了最南端的圣卢卡斯角,眼前就是烟波浩淼的太平洋了。在信息欠发达时代,墨西哥人到了圣卢卡斯角,就以为到了地球的尽头,因此,它才有了这个雅号。当地人说,来到地球的尽头,有两处大自然塑造的奇景不得不看。
  一是太平洋之门——圣卢卡斯角石拱。
  圣卢卡斯角石拱是当地的标志性景点,是从大陆伸向大海的山体长年受海浪冲刷而形成的,要想接近它,不那么容易,必得乘渔民的小船才行。下午,我们登上一条只能坐五六个人的小机动船,大约15分钟,来到距石拱大约千米远的海面。由于浪大,不能靠近,我们只能远远瞭望。只见一座从陆地伸向大海的石山,由于受海水长年冲刷,已经被分割成几块独立的巨石,其中最大的那块巨石的前段被海水冲刷出一个浑圆通透的大洞,这就是圣卢卡斯角石拱。它的形状很像我国桂林著名的象鼻山,不过桂林的象鼻山是把“鼻子”伸进平缓的漓江畅饮甘泉水,而圣卢卡斯角石拱的“象鼻子”就没那么幸运,它是泡在波涛汹涌的太平洋里喝那苦咸水。
  石拱周围风高浪急,湛蓝的海水被风掀起冲向石拱,形成巨大的白色浪花和迷蒙的水雾,发出隆隆巨响,甚为壮观。船老大告诉我们,石拱位于太平洋和科尔特斯海之间,太平洋水和科尔特斯海水通过石拱相汇,因此人们也把圣卢卡斯角石拱称为“太平洋之门”。他说,这里才真的是到了大地尽头了。
  小船随风浪剧烈颠簸,我们每个人都一手死死把住船帮,保持身体平衡,一手抓牢照相机,把号称“太平洋之门”的圣卢卡斯角石拱摄入镜头。
  二是大海接吻——圣卢卡斯角爱情滩。
圣卢卡斯角爱情滩(见下图)也是圣卢卡斯角一个著名景点,就在圣卢卡斯角石拱和它后面的山岭之间。去圣卢卡斯角石拱那天,因为潮大,爱情滩被淹没在水里,没能看到。我们不甘心,第二天上午又乘小船出海探奇。
  小船破浪疾驶,一会儿便抵达圣卢卡斯角石拱和它后面的山岭之间那块沙滩前的水面。船老大说,这就是爱情滩。因为水深浪大,船靠不了岸,船老大让我们跳海上滩。我们脱掉鞋子,挽起裤腿,把相机抛给岸上接应的人,然后一个个纵身跳入水中,海水一下子就没了腰,我们什么也不顾了,几大步就冲上了爱情滩。滩上已经有不少人,或嬉戏,或晒日光浴。
  海滩面积不很大,南北两侧是峭壁,东边是科尔特斯海,西边是太平洋,南北最长的地方也就千余米,东西宽大约500来米。据说,过去这里就是从大陆伸进海里的山,根本没有滩,由于海水长年冲刷,硬是把山劈开一大块,形成今天的滩。
  我们问船老大,为什么把这里叫“爱情滩”。船老大说,这里风大的时候,太平洋的海浪和科尔特斯海的海浪就冲过这片沙滩相互融为一体,就像一对热恋中的情侣亲密接吻,所以,人们就给这片沙滩起了“爱情滩”这个名字。(附图片)


第11版(国际副刊)
专栏:海外游踪

  “仙人论处”鹿野苑
  章云
  凡是到了印度瓦拉纳西的人,没有不到10公里外的佛教圣地鹿野苑的。它是佛陀释迦牟尼得道成佛后第一次讲经的地方,又名“仙人论处”、“仙人鹿园”。传说佛陀前世为鹿王,曾在此地劝说当时的人王不要多杀鹿类,而由他每日贡献一鹿给人王。一次,轮到一只怀孕的母鹿,母鹿求救于鹿王。鹿王不忍,自愿代死。人王备受感动,乃下令从此不再杀鹿。当然,鹿野苑之所以成为佛教圣地,并不只是因为这一传说。佛陀在离此地不远的菩提伽耶证了正觉之后,首先来到这里进行他第一次传教,并在这里为第一批5位弟子宣经讲法。佛陀也是从这里开始,住世说法45年,凡讲经300余会,化度弟子数千人。从那时起至今2000多年来,他所倡导的佛教教义已经传遍全球,全世界的佛教徒已经超过5亿人之多。笔者虽然不是佛教徒,但小时候也曾跟母亲到寺院礼佛,幼小的心灵也曾与佛陀的慈悲思想产生过共鸣。现在亲身来访佛陀圣迹,早已对他那种独步当时、雄视百代的伟人形象肃然起敬起来。
  这是一个蕞尔小镇,虽然有现代化的公路直达,沿途的景象仍然给人以时光倒流的感觉。这里没有传说中那样有着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但所到之处野草青青,林木森森。头缠白巾、腰围粗布的农人劳作于田畴垄亩之上,身穿纱丽、头顶水罐的妇女穿行于竹篱茅舍之间。时值正午,小镇安闲静谧,除了偶尔一辆汽车驶过,只有鸦雀啁啾于树梢,牛羊哞叫于草地。从混乱嘈杂的瓦拉纳西来到这里,不啻是世外桃源之遇,给人以返朴归真之感。据说中国晋代高僧法显和唐代高僧玄奘都曾来过此地,鹿野苑当时的胜景在法显的《佛国记》和玄奘的《大唐西域记》中都有记载。玄奘描述这里是“区界八分,连垣周堵,层轩重阁,丽穷规矩”,他在这里还看到了30所寺院,3000名僧人,以及真人般大小的佛祖铜像。
  鹿野苑现在的主寺正门是座菩提伽耶式的现代建筑,四周配以花圃草地树林和鹿园,是个花园式的寺院。据说最早的寺院修建于孔雀王朝阿育王时代,曾重修于笈多王朝,再修于莫卧儿时期。现在的寺庙建于1931年。寺庙东北面有一棵硕大的菩提树,树高数丈,青葱而浓密,据说是从菩提伽耶的那棵大菩提树上折枝移植而成的。传说佛陀当年就是在这棵树下第一次向5位弟子讲经的,现在树下有一佛陀向5弟子讲经的群雕。主寺西南有一座大圆桶似的高大建筑,这是这里仅有的露出地面的古迹——达曼克塔。此塔高33米,下层石筑,上层砖砌,内为实心。唐玄奘在他的《大唐西域记》中描写此塔时曾写道:“精舍(即寺院)西南有石窣堵坡(即达曼克塔),无忧王建也。基虽倾陷,尚余百尺,前建石柱(即阿育王石柱),高七十余尺,石含玉润,鉴照映彻……”
  由于历代的战乱,古代的庙宇大多被毁,整个苑址也已荒芜。直到近代,一些印度和西方的考古学家们利用玄奘《大唐西域记》里的准确记载,才找到了遗址,并进行了多次考古发掘。鹿野苑最有价值的考古发现除了整体经堂遗址之外,就是公元前3世纪的阿育王石柱上的4狮柱头和《鹿野苑说法的佛陀像》。4狮柱头高15米,上有禁止毁僧内容的婆罗米体铭文。它不仅已成为鹿野苑馆藏珍品,而且已经作为印度共和国国徽的图案。《鹿野苑说法的佛陀像》是座灰砂石的雕像,像高159厘米,大约创作于公元5世纪。该像雕刻得精致而圆润,细密而流畅,是笈多王朝时最著名的雕塑作品之一,它与《马图拉佛陀立像》并称为印度古典主义艺术的双璧。
  左图为鹿野苑主寺。章云摄(附图片)


第11版(国际副刊)
专栏:

  他等到了这一天
  周东耀
  二战时期,一个14岁的犹太族匈牙利男孩在纳粹集中营里熬过了漫长的艰难岁月。58年后,他用这段亲身经历写成的自传体作品获得了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这就是匈牙利当代著名作家凯尔泰斯·伊姆雷的传奇故事。
  本月10日傍晚,我正在新华社国际部发稿中心值班。当我在电脑屏幕上看到我社记者从瑞典发回这一消息时,我的心顿时一震:凯尔泰斯,你终于等到了这一天!当值班编辑把稿子传给我后,我迅速把他的姓名等事实核准后,毫不犹豫地发了出去。几乎在同时,我在网上看到侨居在柏林的凯尔泰斯夫妇和匈牙利人也获悉了这一喜讯。全世界总共只有1500万匈牙利人和匈牙利族人,其中,获诺贝尔奖的已达13名,得文学奖还是第一次。此后,我又在匈通社网上读到,凯尔泰斯收到匈牙利总统马德尔和总理迈杰希的贺电,朋友们的鲜花、荣誉纷至沓来。16日他回到布达佩斯。
  然而,大概也只有了解和读过凯尔泰斯作品的人才知道,他付出了几乎包括生命的代价,应了“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这句古语。
  我是1998年夏天在布达佩斯的一家咖啡馆邂逅凯尔泰斯的。当时他年近古稀,中等的身材,背已微驼,白发稀疏,但脸色红润,脑门很高,目光犀利。我们用匈语谈话,他对我说匈语颇感意外,问我读过哪些匈文作品。此后我开始注意他的经历和著作。
  凯尔泰斯1929年11月9日出生在布达佩斯的犹太人家庭。他真是生不逢时。1944年做梦年龄时,就被关进了德国纳粹设在波兰南部的奥斯威辛集中营,差点被送到煤气“浴室”里丧命,后又转移到德国境内的布痕瓦尔德集中营。战后直到1948年返回匈牙利。小小年纪受尽折磨。这段经历不仅让他饱尝了人间罕见苦难,懂得了许多道理,也使他的德语水平如同母语,使他日后的翻译如鱼得水。他在报社工作过,后来长期从事翻译和写作,获得多项国际和匈牙利文学奖,如德国的布兰登堡奖,匈牙利的科苏特奖和尤若夫奖。
  从1975年起,凯氏就纳粹对犹太人大屠杀这一题材,相继发表了《厄运》、《失败》和《祈祷——为不出生的孩子》三部曲,奠定了他在这一领域的独特地位。他描写主人公无辜被捕和在集中营里遭受的非人待遇,但更多的像是引导人们去思考:面对强大和凶残的敌人,弱小和善良的孩子如何去适应和生存。他用不谙世事孩子的独特视角,在注视法西斯的野蛮和残暴的同时,也观察他们的愚蠢和无奈;在体验痛苦遭遇的过程中,也寻找苦中作乐的机会。这是他同别的作家在描写这一题材时的不同手法。
  纳粹为了“最终解决犹太人问题”,使用一种“最简便、最快捷”的“旋风B”屠杀办法,即把成千上万脱光衣服的男女老少,统统撵进“浴室”里进行“煤气浴”。半小时后,“特别纵队”在成堆的尸体中拔下金牙,剪掉女人的头发,将他们扔进焚尸炉。凯氏总算逃过这一劫,并把它写成了文字。这正是凯氏的幸运,也是对纳粹的控诉,对亡者的祭奠,对后人的警示,反映了弱者赢得同情、善良战胜强暴的主题。
  “以史为鉴”,这也许就是凯氏这些作品和他得奖的现实意义吧。


第11版(国际副刊)
专栏:

  在美国看中国货
  朱华钧
  改革开放以来,我与夫人四去美国。每次去,我都特别关注“MadeinChina”(中国造)的商品在美国的情况。在短短的10来年的时间里,我看到了中国货在美国从少到多、从一般产品到科技含量较高产品的变化过程。
  20世纪90年代初,我们居住在辛辛那提市,那是个中等城市,市场上经销中国货的店铺不多,品种主要是服装、皮衣、鞋帽、玩具、人造花等日用百货等,数量不多,质量一般。但即便这样,在大洋彼岸看到国货,心里还是热呼呼的。
  90年代中,我们家搬到康州耶鲁大学所在地纽黑文市,这是个小城市,可市场上经营中国货的店铺却很多,中国货的品种、数量、质量都大为改观,家用小电器、小电视机、照相机、自行车等都有产自中国的,中国货与日本、韩国商品争妍斗丽。
  90年代末,我们又到纽黑文市,市场上的中国货越来越多,中国产的大电视机、冰箱及其它高科技产品也相继出现,此情此景很让我们振奋。
  今年春天,我们再次到纽黑文市,明显感到中国货独占鳌头、一枝独秀。特别让我们激动的是,中国产的小汽车也已出口美国,结束了只出口玩具飞机和汽车的年代,这标志着中国货在美国进入了新阶段。
  离我们家不远有一家“圣诞树商店”,它几年前开业,主要经营中国货,时至今日已有相当规模。从灯具、纸花、雕塑、文具、玩具、餐具、钟表、陶瓷器、玻璃器皿、竹藤制品到庭院装饰物、圣诞树、各种工具等等家庭生活必需品,都来自中国,而且货源充足,品种丰富,价格低廉,该店已成为当地生意最好的商店之一,门前经常车水马龙,美国顾客总是高兴而来满载而归。
  纽黑文市里还有一些经营或兼营中国货的大小商店,其中规模最大的简直像个“中国货展销会”。海尔家用电器、青岛啤酒、珠江钢琴、长虹电视机等不少产品,在美国消费者中已有很高的知名度。
  还有许多产自中国的商品,是按美方的需要和设计制造的,如博物馆的纪念品、反映美国民俗风情的装饰品和人物,以及以美国国旗为标识的礼品或物品,等等。我与家人外出时,经常会看到一些洋味十足的东西,满以为是洋货,可细看产地,还是“MadeinChina”。
  中国货越来越多地进入美国市场,是中国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的生动体现。这不仅给美国人带来很大的实惠,也有助于美国人民了解中国。我们每当看到美国市场多姿多彩的中国货,心里就涌现出无限的自豪。


第11版(国际副刊)
专栏:

  我所见到的马尔代夫
  张联
  马尔代夫,得名于主岛马累岛,当地语言迪维希语的意思是“花环群岛”、“宫殿群岛”。马尔代夫总面积约9万平方公里,陆地面积仅有298平方公里。它由26个自然环礁和1192个珊瑚岛礁组成,其中200个有人居住。各珊瑚岛形态各异,互相环抱,彼此相望,形成优良的天然海峡和港湾。
  马尔代夫属热带海洋气候,平均气温28摄氏度,一年四季阳光明媚。海面风平浪静,海水清澈见底,由白色珊瑚颗粒形成的沙滩平整细软,岸上椰树成荫,这里的确是旅游度假的好去处。
  作为中国驻马尔代夫大使,我有幸多次前往这个美丽的国家。从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机场起飞,约45分钟后,就来到马尔代夫的上空。从飞机上向下俯瞰,绿色岛屿如翡翠般散落在平静的海面上。每个岛屿四周都是白色沙滩,与由浅入深的蓝色海水相连,这种独特的景色立刻激起乘客们的极大兴致。不久,飞机降落在胡卢拉机场。机场独占一个较大岛屿,所有来客必须乘船才能离开机场去其他岛屿。
  离机场最近的岛屿是首都马累岛,面积不到1.5平方公里,步行一小时就可以绕岛一周。大部分政府机构集中在一栋楼内,办事十分方便。岛上的主要交通工具是自行车。全国人口约27万,1/4以上住在首都。虽然人口比较稠密,但市容清洁整齐,四处洋溢着宁静祥和的气氛。
  除首都外,马尔代夫已开发了70多个岛屿作为旅游度假村。每个度假村都有旅馆、饭店和各种娱乐设施。客房一般都是别墅式小洋房,很少楼房,它们错落有致地排列在绿树丛中,有些甚至建在海面上。每个度假村的风格各不相同,但设施都很完善。游客很多,娱乐项目也不少,但却没有一般旅游胜地那样喧嚣和杂乱,更没有不健康的东西。近年,来马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已超过该国人口。
  马尔代夫在实行对外开放,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同时,非常注意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维护本国伊期兰教的文化传统。它渔业资源丰富,但政府规定捕鱼地区、捕捞时间和数量,以保护渔业资源,并且禁止在群岛周围钓鱼,以便游客观赏热带鱼。无论在首都马累或在外岛,看到的都不是柏油马路,而是砂石路。当地人说,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保存淡水资源,不让雨水流入大海。
  马尔代夫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30年来,双方的友好合作关系日益加强。两国领导人多次互访,双方签订了9个经济技术合作协定,中国向马方提供了力所能及的援助。为协助解决马累官员的住房问题,中国无偿援建几栋公寓楼,马方对此十分重视。当时主管的内政部长乌马尔·扎希尔经常亲自去工地视察。马方对中国援建人员在非常艰苦的生活条件下,仍然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援建任务十分钦佩。公寓楼完工后,马方决定将联合国办事处交由中国工程队承建。这座建筑既有现代化设施,又体现了伊斯兰建筑风格,受到广泛称赞,成为马累一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