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10月16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国际)
专栏:国际随笔

北爱伤口难愈合
史宗星
“9·11”事件后,北爱尔兰问题淡出媒体。不晓内情的人兴许认为,北爱已经平静下来。其实不然,这片土地不曾有一天消停过,和平之路极其曲折和艰难。这不,事情最近又闹大了,北爱联合政府到了散架的边缘。10月14日上午,英国政府宣布,北爱联合政府从当日午夜起中止运作,由中央政府直接统治。自1998年和平协议签署以来,用这种方式挽救北爱和平已是第四次了。
这次政治危机始于10月4日。
当日凌晨,英国警方突击搜查了新芬党在北爱地方议会的办公室,拘捕了数名新芬党高级成员,查获大量文件。文件记录了约2000名政要、军情特工和高级警官的个人资料,包括他们的住址和行踪等。英警方认为,名单上的人很可能是爱尔兰共和军恐怖袭击的目标,怀疑爱尔兰共和军有间谍潜伏在北爱政府内,把搜集的情报转给了新芬党。
新芬党对“突然袭击”表示强烈抗议,驳斥有关指控“政治意味甚浓”,目的是要“诋毁”新芬党。与新芬党长期对立的统一党,则借机向英国政府发出最后通牒:把新芬党驱逐出联合政府,否则,统一党将退出联合执政。由于统一党是新教派的最大政党,该党领袖特林布尔又一直担任联合政府第一部长,如该党真的撒手不干,便意味着联合政府彻底垮台,北爱和平进程严重倒退。
北爱的危机之火迫使英国首相布莱尔把对伊拉克动武之事先放一边,连续3天分别与各方磋商。8日,他对特林布尔做了劝解工作;9日,会见爱尔兰总理埃亨;10日,又把新芬党领袖亚当斯请到唐宁街10号。埃亨11日还在都柏林与特林布尔见了面。然而,这一连串磋商未能取得成果,特林布尔继续坚持强硬立场。但若满足统一党的要求,新芬党及其准军事组织爱尔兰共和军势必更加对立,北爱局势怕是更难收拾。不得已,布莱尔政府决定中止北爱联合政府运作,暂时由中央政府直接统治。这样,既可避免北爱联合政府垮台,又可为进一步磋商赢得时间。
这次“暂停”将持续多久,眼下尚难预料。但很可能与以往一样,过一段时间,双方做出妥协,对立情绪缓解,联合政府重又恢复运作。但是,如此一而再、再而三地演出同样的悲剧,说明北爱和平的确难求。过去有个说法:“在北爱尔兰,没有现在和将来,只有重复的过去。”而北爱的过去,只有血泪和仇恨。纵观和平协议签署以来的艰难进程,还不能说这个看法已经过时。北爱的暴力冲突是比过去少了一些,两大教派间的仇恨火焰却仍在燃烧。
有一点让人深感不安:当北爱这一代人势不两立之时,仇恨的种子已不知不觉地埋在了下一代的心中。北爱大学的专家前不久搞了一项调查,是在北爱44所小学和幼儿园进行的。其结果让人惊讶:北爱两大教派的儿童分别在各自教派的学校就读,他们从3岁起就彼此仇视,5岁则完全吸收了成年人的偏见。调查者呼吁,北爱的“单一宗教学校”迫切需要改变,如不阻止孩子从小就对立的势头,历史延续下来的冲突就会代代相传,没完没了。
平心而论,1998年的和平协议是北爱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突破,协议确定的框架第一次使北爱冲突有了和平解决的可能。特别是北爱联合政府的成立,使长期敌对的新教和天主教第一次走到一起,在同一个政府里共事。然而,这个政府总是捏不到一起,你防范我,我戒备你,动不动就摆出势不两立的架势。这是种恶性循环,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是双方缺乏基本的相互信任。4年前签署和平协议时,布莱尔曾兴奋地宣布,北爱建立“相互信任的工程”已经开始。而现在看来,这项“工程”的进展叫人非常失望。毕竟,北爱这道伤口太深太重,愈合是很难的。


第3版(国际)
专栏:出访归来

九月扶桑话交流
本报记者刘水明
9月的日本秋色渐浓,虽然离观赏枫叶如丹、层林尽染的风光还差些时日,但翠绿山麓下和雅致农舍间棋盘似的田地里,硕果压枝、金稻飘香,一派丰收在望的美景,同样令人心醉。
9月22日至29日,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为团长、全国政协副主席陈锦华为高级顾问的中国友好人士代表团对日本进行了访问,代表团分别由中西部市长、青年、产业政策考察、新闻等6个分团80人组成。在中日邦交正常化30周年前夕,两国各界旧友新知相聚一堂,共同回顾、总结30年来中日关系发展所取得的成果与经验,为开创21世纪中日友好合作的新局面献计献策。
在短暂的8天时间里,我们新闻分团随总团在东京参加了由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和日本笹川和平财团举办的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30周年民间交流大会,与日本新闻界同行进行了座谈,参观了朝日新闻社、TBS电视台、日本外国记者协会和在日华人媒体《中文导报》。9月26日,新闻分团前往香川县,访问了四国新闻社和日本少林拳法联盟总部。然后又做客大阪,并专程去京都岚山瞻仰周恩来总理的诗碑。通过访问,我们对日本媒体的运作情况有了一定了解,对日本雄厚的经济实力、高度发达的科技、完善的基础设施、一流的环保工作、井然有序的社会生活,以及人们勤勉敬业、礼貌待人、办事认真等素质特征印象深刻。但最使我们难忘的,还是日本与中国的密切关系以及日本人民对中国人民的深情厚谊。
9月25日,我们去TBS电视台参观,该台高级执行董事前川英树特地请来30年前采访过日中邦交正常化谈判的资深记者志甫溥与我们座谈。白发皤然的志甫溥作为当时80名日本随团记者之一,见证了1972年9月29日周恩来总理和田中角荣首相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签署《中日联合声明》的历史性场面。志甫溥对周总理的崇高品格、博大胸怀和开创中日友好局面的远见卓识由衷敬佩。他真诚希望日中永远友好的谈话,十分感人。在日本各界,都有一大批像志甫溥这样致力于日中友好的中坚人士,他们为不断增进日中两国人民的友谊、精心维护日中友好事业而辛勤耕耘,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中日友好归根到底是两国人民的友好”。两国人民友好是两国友好的稳固基础。对经历了风风雨雨的中日关系而言,当前特别需要一种良好的舆论氛围加以推动。中日媒体都是两国人民相互了解的重要窗口,在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和准确传达信息方面,肩负着重大责任,其舆论导向直接影响两国民众的感情和心理变化。因此,在客观公正地报道事实之外,需要两国传媒从正面报道两国关系中的积极因素,多做释疑解惑、增进信任的工作,努力澄清在中日关系方面的模糊认识。
多年来,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中国主流媒体非常重视中日关系及其他涉日报道,始终坚持和平友好的报道观,尽量使中国民众更多地了解日本各方面的情况,为引导他们正确认识日本起到了积极作用。当然,中日两国的国情不同,其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有别,两国媒体在新闻报道方面存在不少差异也属正常。为加深中日两国新闻界的交流和沟通,9月24日,我们在东京与日本数家主流媒体的代表进行了对话。在对话会上,新闻分团团长、国务院新闻办秘书局副局长李延风作了题为《中日媒体应成为两国友好的桥梁》的基调发言,就21世纪媒体在中日友好中的作用阐明了中方的观点。
代表日方作基调发言的是《朝日新闻》论说委员藤原秀人。藤原说,今年以来日本媒体围绕日中邦交正常化30年进行了积极的报道,但与中方媒体非常广泛和一致的报道相比,日本媒体仍显得有些不够热情。他说,在过去9个月中,日本媒体突出报道了日中关系中的几个事件:一是小泉参拜靖国神社;二是沈阳闯馆事件;三是蔬菜农药事件。在对话会上,TBS电视台、日本电视台等媒体的代表都特别强调日本媒体的“商业性”,他们对涉华报道中那些有违日中友好精神的不适当做法进行了反思。我们本着平等相待、求同存异的态度,坦诚地表明了我们对于中日关系中现存问题及相关事件的基本立场和报道方针,新闻媒体及从业人员应该遵循的职业道德准则等。我们的发言赢得了日本同行的尊重和很大程度上的认同。
古人云:“三十而立”。中日邦交正常化已迎来了30个春秋,这是中日关系趋于成熟的重要标志。展望未来,我们对中日关系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中国新闻界愿与日本新闻界一道,携手合作,以历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继续积极弘扬中日友好的主旋律,为使中日关系得到长期稳定、健康地发展而不懈努力。


第3版(国际)
专栏:

我代表在联大发言强调
增加发展中国家在安理会的代表性
本报联合国10月14日电记者何洪泽报道: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张义山10月14日在联大会议上发言,强调优先增加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安理会的代表性,改进安理会工作方法,提高透明度和效率,确保安理会的权威。
张义山在第五十七届联合国大会关于审议安理会工作报告和安理会改革问题的会议上说,过去一年来,安理会作为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首要机构,能够适应形势,及时审议重大问题并适时采取行动,在协调国际反恐合作,稳定阿富汗局势,以及推动非洲冲突的解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张义山强调,联合国191个会员国中绝大多数是发展中国家,为此,安理会改革的首要任务是纠正其当前组成不平衡的状况,根据公平地域分配原则,优先增加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这符合广大会员国的期望,也是绝大多数会员国的共识。
张义山说,改进安理会工作方法是安理会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代表团支持安理会改进工作方法,在增加非安理会成员的参与、提高透明度的同时,确保安理会的工作效率和权威,并愿意继续积极参加有关安理会改革的讨论,为使其更好地履行《联合国宪章》赋予的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责任而努力。


第3版(国际)
专栏:

针对巴厘岛爆炸事件
国际社会呼吁制止恐怖活动
布什认为爆炸是“基地”组织所为
据新华社联合国10月14日电(记者丁宝忠)联合国安理会14日一致通过决议,强烈谴责12日晚发生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的爆炸事件,呼吁所有国家和国际机构同印尼政府通力合作,将凶手捉拿归案。决议指出,巴厘岛爆炸事件以及最近发生的其它恐怖活动是对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威胁。安理会决心按照联合国宪章赋予的责任加强与各种形式的恐怖主义作斗争。
据新华社布鲁塞尔10月14日电(记者冯坚)欧盟委员会主席普罗迪14日在这里发表声明,强烈谴责巴厘岛恐怖爆炸事件,呼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制止恐怖活动。欧盟负责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的高级代表索拉纳13日也发表声明,谴责这一爆炸事件。
据新华社华盛顿10月14日电(记者严锋、谭卫兵)美国总统布什14日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说,他认为发生在印尼巴厘岛的爆炸事件是“基地”组织所为。他还表示,打击“基地”组织不会转移他对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和伊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问题的关注,并称“如果有必要,美国将会同时在两条战线上打击恐怖主义”。
据新华社联合国10月14日电(记者郭立军)联合国新闻发言人江华14日说,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12日晚发生的爆炸事件中,共有7名联合国人员受伤。


第3版(国际)
专栏:

就萨达姆连任伊全民公决
伊拉克十五日早晨开始就萨达姆总统连任举行全民公决。伊拉克负责选举监督的官员说,大约一千一百多万伊拉克选民将在全国七十二个选区的一千九百零五个投票点进行投票表决。投票时间从早八时持续至晚八时,投票结果将于当晚公布。


第3版(国际)
专栏:

俄推迟全部销毁化学武器
俄罗斯弹药局局长帕克十四日对媒体表示,禁止化学武器组织在海牙举行的第七次会议通过决议,同意俄罗斯将销毁化学武器的期限推迟到二○一二年四月,届时俄将全部销毁化学武器。


第3版(国际)
专栏:

美又进行陆基导弹拦截试验
美国国防部十四日晚宣布,军方于美国东部时间夏令时当晚十点钟从加利福尼亚州的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了一枚携带模拟弹头的改进型“民兵”洲际弹道导弹,二十二分钟后从位于七千七百公里外的太平洋马绍尔群岛的夸贾林环礁发射了一枚拦截导弹。拦截导弹发射六分钟后在太平洋上空二百二十五公里处将袭来的“导弹”击毁。自一九九九年十月至今,美国共进行了七次此类导弹拦截试验,其中五次取得成功。


第3版(国际)
专栏:

缅甸重开缅泰边界口岸
缅甸政府十五日重新开放了因今年五月边界冲突而关闭的缅甸与泰国的边界口岸,这标志着缅泰两国关系已恢复正常。
(据新华社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