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1月7日人民日报 第9版

第9版(经济周刊)
专栏:

  迎新年 新事多
  图(1):2001年12月28日北京长椿街道路改造工程竣工。长椿街道路改造工程南起右安门内大街牛街北口,北与前三门大街中线相交,道路全长1120.77米。2001年北京市加大了城市交通建设的力度,加速了城市主干道系统和中心区路网的建设和完善。
  新华社记者 高学余摄
图(2):2001年12月28日,在福州举办的海峡信息技术推广应用博览会上,一台用于公共场所,有信息查询、电子交易等35项功能的“多媒体电子便民服务站”引起了观众的极大兴趣。
新华社记者 张国俊摄
图(3):2001年12月28日,长春轻轨铁路环线一期工程试通车。长春轻轨环线一期工程是我国内地首条标准轻轨线路,全长14.6公里,设17座车站,将于2002年10月份投入正式运营。
新华社记者 迟海峰摄


第9版(经济周刊)
专栏:

  深化认识 充实内容 提高效果
——经济学家刘国光、魏杰、李晓西谈扩大内需
本报记者 田俊荣 刘韬
  扩大内需 战略方针
●从长远来看,在防范金融风险和通货膨胀风险的前提下,还应当进一步保持货币供应量的适度快速增长
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特邀顾问刘国光教授说,扩大内需不是我国应对国际经济金融波动的权宜之计,而是一项长期的战略方针。它有利于充分发挥我国国内市场巨大的优势,有利于我国减少对外部经济的依赖,增强抵御国际经济金融风险的能力。因此,必须在千方百计扩大出口、增强外需对经济拉动作用的同时,坚定不移地扩大内需。
从长期来看,我国扩大内需方针的内容还需要不断充实和完善。以需求方面的调控为例,要扩大消费需求,有关政策必须多管齐下、形成合力。一要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政策,提高居民收入、消除后顾之忧,改善居民的就业和收入预期;二要完善收入分配政策,缩小收入差距,提高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三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乡消费环境;四要提倡居民转变消费观念,在保持勤俭传统美德的同时,适当鼓励“寅吃卯粮”,鼓励消费信贷;五要清理各种卖方市场条件下出台的抑制消费的政策;六要开辟旅游、电脑等新的消费领域。
扩大消费需求,特别要注意提高农民收入,开拓农村市场。除了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加快城镇化进程。只有这样,才能将农村的富余劳力吸收到城镇,有效地提升其消费水平。
在投资需求方面,要特别重视社会投资问题。当前,与政府投资相连带的一部分社会投资开始活跃,但社会自主投资依然增长乏力。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国有及其他类型经济投资增长18.2%,而集体和个人投资仅增长9.1%。要发展社会投资,首先要让消费持续走强,以使投资获利;其次要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消除制约社会投资的体制性因素;此外,从长远来看,货币政策在防范金融风险和通货膨胀风险的前提下,还应当进一步保持货币供应量的适度快速增长。
我国在调控需求的同时,还可以采取一些供给方面的政策来扩大内需。主要包括运用税收杠杆调整税负、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大力扶持中小企业等政策,以提高和发挥企业的活力。
应当说,这几年我国基本上没有增辟税种,没有增加税率,企业的税收负担没有加重。税收的增长基本上是打击走私、加强征管的结果,有其合理的一面。税收比GDP适度超前增长,也是提高我国过低的财政收入占GDP比重所必需。因此,普遍的大面积的减税既没有必要又是不现实的。但另一方面,为了更好地调动企业投资的积极性,降低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在一定范围之内适当地、结构性地减免税收也是有空间的。比如,可以进一步减免农民税费负担;可以适当降低中小企业的税费负担;可以尝试调节内资企业与外资企业的所得税差距,以创造公平竞争的税收环境;还可以提高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等等。这么做,导致的投资、消费增长的效应等同于国债支出的扩张效应,并且能够更直接地启动社会投资需求,使积极的财政政策效果更好。
国有企业改制与中小企业的政策支持,对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根据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经验,经济不太景气时期往往是企业重组的频发时期,我们也应当抓住时机推进国有企业的战略性重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在我国一些地区已经取得显著成效,应进一步推广,增大政策支持的力度,取消对中小企业的歧视性规定,切实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服务。
  供给调控 崭露头角
●今后扩大内需的政策应当在刺激需求的同时,更多地偏重于对供给的调控,通过创造更多的有效供给带动需求增长,这样更有利于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
著名经济学家、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魏杰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扩大内需是一篇大文章,必须充实扩大内需政策的内容,提高政策实施的效果。2002年的扩大内需要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结合起来。这标志着我国扩大内需的各项政策已逐渐从需求调控为主向需求调控与供给调控并重的方向发展。
所谓供给调控,就是从供给方面进行的宏观调控。用供给调控来扩大内需,就是要创造出成本低、质量高、有新的效用的有效供给,这种有效供给本身就是需求,有利于扩大内需。比如,政府降低住房建设的各种税费,就会使住房成本减少、价格下降,原来买不起房子的消费者也能买房,住房消费需求就会增加。
要创造出这样的有效供给,一靠经济结构调整;二靠技术创新;三靠经济体制改革,包括税制改革、企业改革、政府职能改革等。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明年要重点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大力发展社会服务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鼓励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鼓励社会投资,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减少行政干预。这些政策分别围绕着经济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和经济体制改革这三方面来有针对性地做文章,有利于创造出更多的有效供给,扩大内需。
当然,宏观调控政策在这三方面的力度还可以有所加强,一些政策还可以适当灵活一点。比如,政府发行国债除了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以外,还可以用来充实社会保障资金,这样,有助于国有企业减员增效。国企效率提高以后,产品成本自然下降,有效供给就会增多,达到扩大内需的目的。
一般来说,供给调控能够激发企业和企业家的供给积极性,并且这种积极性发挥出来以后,能够比需求调控持续更长的时间。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经济陷入衰退。克林顿政府上台以后,通过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大力扶持,以及采取稳健的宏观经济政策,使美国经济摆脱阴影,进入了新一轮持续增长和低通胀相组合的景气周期。因此,从长远来看,今后我国扩大内需的政策应当在刺激需求的同时,更多地偏重于对供给的调控,通过创造更多的有效供给来带动需求的增长,这样将更有利于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
  政策延续 理顺关系
●必须提高政策实施的效果。发债不可怕,没用好国债资金则很可怕。透支未来,一定要造福后代。因此,一要选准投资项目,讲求投资效益;二要从严管理,确保资金的合理使用
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所所长李晓西教授说,扩大内需的政策必须坚持。2002年我国经济出现全面通货膨胀和经济过热的可能性不高,这是扩大财政支出的基础条件;而现在利率相对低,又是低成本发行国债的机会;现国债余额占GDP比重仍然处于国际公认的警戒线之内,处于我国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因此,积极财政政策,不仅必要,而且可行。与此同时,为扩大内需,今年需要更好地发挥稳健货币政策的作用。要正确认识和处理防范金融风险与支持经济发展的关系,企业不发展,经济不增长,金融业就失去了发展的基础,也失去了化解和消除风险的基础。金融机构要在保障金融安全的前提下全力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
为达到扩大内需的目的,今年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既要坚持方向,又要改进方式,形成适应新形势下政策的特点。这里特别指出以下三点:
一是要充实扩大内需政策的内容。积极财政政策不仅是发行国债,还包括公共收支结构的积极调整,比如,在保持财政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还可在提高人们收入方面尤其是中低收入者水平方面采取一些措施,如补贴、减税、清费等。稳健的货币政策不仅体现于进一步加大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还应体现在公开市场操作、利率政策、汇率政策、央行用市场化办法对商业银行进行调控等多方面,体现在促进形成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合理比例上。
二是要提高政策实施的效果。发债不可怕,没用好国债资金则很可怕。透支未来,一定要造福后代。因此,一定要选准投资项目,讲求投资效益,避免无效投资和不合理重复建设;要从严管理,确保工程质量,确保资金的合理使用。信贷支持也一定要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金融机构增加对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科技企业的支持,不仅是自身效益的需要,更是社会效益即解决就业问题的需要。
三是要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相结合。在实施财政政策方面,要考虑采取招商、参股等多种方式,吸引、带动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建设,要考虑如何支持和参与创造公平竞争环境,推动非国有经济更快发展;要考虑如何支持完善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如何支持投融资体制改革。在实施货币政策方面,要充分考虑住房、医疗制度改革及资本市场发展等金融深化因素对货币供应量的需求,适当增加货币供应量;要把调整和优化信贷结构与形成有效的信贷管理机制相结合,把大力改善金融服务与金融机构的改革相结合。
为实现经济快速健康增长目标,还需要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两大手段之间的配合。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两大政策的配合,至少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在扩大投资需求上,财政投资与银行信贷相配合,共同搞好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建设;二是在扩大消费需求方面,财政通过对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调整,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银行通过消费信贷,支持城乡居民的购买;三是扩大出口需求,财政通过及时到位的出口退税支持出口,银行通过出口信贷和出口信用制度来支持出口。当然,还需要各种形式的配合,比如,通过国债这一纽带既支持了财政,又增强了央行进行公开市场操作的能力;又如,财政对商业银行技改贷款的贴息,金融机构增加税收,都会增加两大政策操作的实力和效果。


第9版(经济周刊)
专栏:

  新年想些啥?
本报记者 原国锋
回忆旧岁,北京申奥成功、APEC系列会议在我国成功举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新年伊始,万象更新。记者采访了几位正在学习或在普通岗位工作的同志,在新的一年刚刚开始的时候,他们在想些啥?
农民日报记者魏永刚:我很快喜欢上了报社这份工作。我来自山西农村,对农村、农民、农业有着许多切身的体会。现在,农村的事情多,新闻也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农民进城、小城镇建设、农业技术推广等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农业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这里肯定还会出现许多新课题。这些都为我们挖掘新闻、分析问题、搞好农村报道提供了很好的素材。我要百倍努力,不断“充电”,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只有这样,我才对得起养育自己的父母,对得起那片黄土地。
中国电信集团数据通信局电子商务处处长黄伟:我所从事的主要工作是电子商务。电子商务涉及到所有的传统行业,不仅仅包括商务和服务的网上交易,还容纳了从“供”到“需”社会生产的各个环节。我国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要提高效率和竞争力,在更深层次意义上发展,就要把利用互联网络和电子商务对传统产业进行重新改造落到实处。这将给我们的经济带来更惊人的推动力,我也将在推进这一工作中不断获得惊喜。北京市某中学教师王欣:去年是北京市继续推进素质教育的一年,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觉得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谁都知道应试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不是很好,但是完全没有数字考量的素质教育操作起来也给我带来很大困扰。另外,我发现,很多知识要从学生那里学来,他们的很多观点给了我很大启发。在新的一年里,我将继续置身探索和推进素质教育这一崇高事业,把对孩子们的爱融化在这一令人自豪的工作中去。
美国斯坦福大学留学生张薇:一年里,北京申奥成功、中国足球进军世界杯、中国加入WTO……一件件有关北京、有关中国的喜事都让我热泪盈眶。
每天晚上,我都在睡觉前习惯性地上网,习惯性地浏览发生在中国土地上的一条条消息:反腐倡廉、改革行政审批制度、金融和保险业迅速与国际接轨、发展农业和提高农民收入的步伐加快、教育机制更为灵活……甚至还有北京大雪,严重塞车,无数人下班回到家都超过4个小时。总之,在留学的一年里,我发现自己比任何时候都关注我们的国家,想念我生活和工作过的北京。


第9版(经济周刊)
专栏:

  一碗面条与一座城市
顾兆农
江苏省昆山市有个“奥灶馆”,是个吃面条的百年老店。这里,每天早上都门庭若市,车水马龙。团体消费,如果不提前预约,一般是难以吃上奥灶馆的面条的。
一碗面条卖16元。红汤的,外加一块熏鱼;白汤的,配一只盐水鸭腿。天南海北,境内海外,吃过的,几乎都点头称道。奥灶面,就有这样的魅力!
如今,在昆山有这样的说法,“到昆山,不到奥灶馆吃碗奥灶面,等于没来昆山。”如果这话属广告炒作,那么,奥灶馆怎会如此兴旺?实际情况是,慕“面”而来的食客日众。奥灶面馆,成了昆山的一个亮点和经济增长点。据说,奥灶馆接待食客最多的一天(准确地说,是最多的一个早晨),就卖了350千克的奥灶面。一碗面条不到100克,就是说,这一天,奥灶馆卖了约3500碗面条。
单就卖面而论,别说3500碗,就是再多,它又能给一个城市带来多少财富呢?更何况,昆山虽说只是一个县级市,可经济实力却远远超过了一般的地级市,1999年,这里的人均GDP的水平,已经等同上海;而利用外资的水平,2000年比上海还高。
不过,昆山经济的腾飞,与奥灶面确确实实又有着关系。现在,每逢周末或节假日,来自上海、江苏和浙江等近邻的游客络绎不绝,很多人就是冲着到昆山“奥灶馆”吃碗奥灶面而来的!他们又不可能仅仅是吃一碗面就走。于是,这里的宾馆业很旺,常常供不应求;“的士”司机说,这里的生意比别处好做;晚间漫步昆山街头,灯亮、店开、人多,生意盎然……奥灶面,不仅为昆山人创造了物质财富,它更是昆山历史文化的一个生动载体。历史是买不到的,别人拿不走的,但是,历史需要弘扬。一碗面条,让人牢牢地记住了一个城市,让人不断地想到这个城市来。你说,这碗面条的价值是多少?
写到这里,想起江苏省江浦县著名的优秀乡村学校教师杨瑞清同志说过的一句话:小事情,把它做到极致,就成了一番大事业。下碗汤面,抬手之易,小事一桩。论环节,不外面汤滋味、面条口感、再就是浇头什么的……然而,奥灶馆把一碗面条打造到这份上,绝对是到了一种极致的境界。
发展经济,离不开大资金和大项目,离不开引进外面的人才。可是,在引进的同时,不该忽视对本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留住特色,培育特色,既是经济学之道,也是艺术上的大学问。


第9版(经济周刊)
专栏:

把扩大国内需求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战略方针,努力扩大对外贸易,保持经济总量平衡,引导和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经济稳定增长,扩大就业规模,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
——摘自“十五”计划纲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