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9月1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经济专页)
专栏:

努力提高劳动者素质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林用三
  江泽民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人是生产力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不断提高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群众以及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和创造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始终是我们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必须履行的第一要务。”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断,深刻阐述了广大劳动者在生产力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将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摆在“第一要务”的高度。这一理论上的重大创新,对于指导我们加快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国与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越来越集中到人才的竞争上,人力资源的地位和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重要。我国是世界上人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但由于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人力资源的潜力在目前更多地还是表现为一种人口负担,还没有转化为人力资源的现实优势。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已经成为事关我国经济发展后劲和增强国际竞争力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面对新的形势,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全面分析国际国内发展大势的基础上,高瞻远瞩地提出了“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始终是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所必须履行的“第一要务”的科学论断,提出“积极实施人才战略,大力开发人才资源,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努力形成人力资源优势,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支持”。
  人力资源开发的核心是要使劳动者的能力得到不断提高,也就是要认真贯彻落实江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实现“第一要务”的指导思想。为此,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培训事业,加快对劳动者各种能力的培养,尽快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
  要大力加强就业前培训,提高新生劳动力的就业能力。由于长期以来没有把先培训、后就业的原则真正落实到位,大量新生劳动力没有经过必要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就直接参与就业,不仅加大了就业压力,也使相当一部分人不能很快适应就业岗位的要求。这一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国务院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最近,李岚清副总理明确要求,对实行就业准入情况进行认真检查。对此,我们已经会同有关部门作出部署,要求各地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关于积极推进劳动预备制度,加快提高劳动者素质意见》的通知精神,把实施劳动预备制度同加强新生劳动力资源管理、调节就业需求和推动职业培训结合起来,加大对新生劳动力就业前的培训和就业准入控制的力度,对违反规定的行为要及时加以纠正,以此推动劳动预备制度的全面落实,促进职业教育培训工作的开展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要大力加强在职职工培训工作,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产业工人队伍。随着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速度的加快,过去那种一次学习、单一技能管终身的状况将无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必须做到“活到老,学到老”。我国即将加入WTO,为此,我国的经济结构将不可避免地面临新一轮调整,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会越来越高,要求劳动者有更高、更强、更全面的能力。应对这些挑战,必须按照终身教育的要求,不断加强在职职工的培训工作,提高职工队伍的工作能力,特别是要提高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能力。要指导企业完善职工培训制度,建立健全培训、考核、使用相结合并与待遇相联系的激励机制,实行竞争上岗、以岗定薪、岗变薪变,推动企业职工队伍整体素质有一个大的提高。
  要大力加强再就业培训,努力提高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再就业是解决国有企业下岗职工问题的根本出路,再就业培训则是促进再就业的重要手段。因此,必须把再就业培训作为切实做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的重要内容,统筹加以安排,动员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共同落实“第二期三年千万再就业培训计划”。要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提高培训后的再就业率。要强化对劳动者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发展创业培训,以培训促创业,以创业促就业。
  要整体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在全社会实行学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这是中央确定的一项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重要政策。这项制度的建立,为技能人才的成长开辟了一条通道。据统计,目前全国累计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已近3000万,应当说有了一定的社会影响,但距离“并重”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必须按照面向市场、扩大范围、完善制度、提高质量的要求,加大力度,特别是要加强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就业制度改革的衔接,强化职业资格证书作为劳动力市场“通行证”的就业准入控制,引导和规范职业教育培训工作,促进职业教育培训主动面向多样化的市场需求,并以此来更好地调动广大职工学习技术、提高技能的积极性。


第5版(经济专页)
专栏:

  举世瞩目的青藏铁路自6月底破土动工以来,数万名建设者科学施工,加强协作,优质高效建设青藏铁路。他们克服高寒缺氧、荒凉寂寞、自然条件恶劣等困难,以科学的精神和大无畏的气概,奋战在雪域高原上,确保如期建成这条世界上海拔最高、最长的铁路。
  图为中铁四局集团公司正在建设雪水河大桥围堰筑岛。
  张立明王保良摄影报道


第5版(经济专页)
专栏:

用新模式打造商海旗舰
  天敬
  由中比合资的青岛保税区天悦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投资1.1亿元兴建、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规划设计、国家“863”项目——CIMS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信息化工程参与支持的青岛天悦国际建材自由贸易城日前在青岛开工建设。这个占地250亩、一期工程总建筑面积51397平方米,设有主展示楼、欧美商务园及名品博览馆,包括交易中心、信息中心和物流中心三大部分的商海巨舰,于今年年底建成以后,将成为集国际建材交易中心、物流中心和信息中心为一体的信息化国际建材自由贸易城。不久前,招商预约开盘,三天内,招商预约率高达80%之多。
  一个尚在建设过程中的项目,为什么有这样强的吸引力?
  因为这个项目展示了一种全新的经营模式,诱人的业态优势。青岛保税区管理委员会主任王怀岳认为,规范化的保税区是以自由贸易为基本特征的,具有“境内关外”的特性。按现时政策,保税区与境外地区之间,除无关税壁垒外,还不受非关税壁垒措施的限制。因此,保税区实现了“免征、免税、保税”的自由式贸易。即在保税区,除危及国家安全或国家法律禁止进口的其他商品外,保税区进出口贸易可不受许可证、配额管理的限制。经营许可证、配额商品的企业,在其出口商品配额快到期而国际市场行情不佳时,可将该商品出口到保税区,以充分发挥已有许可证、配额资源的作用,并等待国际市场行情好转;当进口许可批文尚未申办到手而货已到岸时,可将货物储存在保税区内,待相关手续办妥后,再办理货物进口手续。
  “保税区的自由贸易特征,对于经营者抓住最佳商机是十分有利的。”天悦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蔡开顺如是说。
  在众多的目标市场中,天悦国际建材自由贸易城为什么要选择建材作为自己的主要经营商品或者说主营项目定位呢?蔡开顺先生认为,国际上对建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估计今后五年世界建材的贸易额将突破3000亿美元。随着我国扩大内需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西部大开发力度的加大,特别是加入WTO以后,需要进口大量中高档的建材产品,同时世界也需要中国的质优价廉的建材产品。


第5版(经济专页)
专栏: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加快建设现代化邮政步伐
中共国家邮政局党组
  江泽民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工作指南,是我们全面做好邮政各项工作的行动纲领。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积极推进邮政现代化建设步伐,既是中国邮政新世纪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也是推进邮政先进生产力发展的伟大实践。
  一、深刻领会“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实质,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通过认真学习江泽民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我们增强了加快邮政发展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邮政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对促进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加快邮政事业发展,推进邮政现代化建设步伐,提高全网运行质量和效能,是实现国民经济跨跃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忠实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具体体现;加快邮政事业发展,在更广阔的领域中发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窗口的作用,才能更好地代表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加快邮政事业发展,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快捷、安全、方便的用邮服务,才能更好地体现党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
  通过认真学习江泽民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我们增强了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邮政独立运行以来,面临着改革与发展的重大课题。通过学习江泽民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我们进一步认识到:邮政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归根结底要依靠加快发展来解决。只要我们克服畏难情绪,扎实开展工作,把干部职工的思想统一到“三个代表”的精神上来,统一到加快邮政发展的轨道上来,就一定能实现邮政的更快发展。
  通过认真学习江泽民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我们更加坚定了实现三年扭亏的决心。我们深刻体会到:当前邮政部门实践“三个代表”的最好行动就是实现全行业扭亏。只有按照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经济结构调整的要求,实现邮政三年扭亏目标,才能顺应国际邮政发展的大趋势,实现中国邮政的可持续发展。两年多来,邮政取得了扭亏的阶段性成果。1999年减亏123亿元,2000年再减亏34亿元,到今年上半年,全行业首次实现了收大于支。这极大地增强了全国邮政干部职工扭亏的决心和信心。我们要乘势而上,奋力开拓,在今年努力实现全行业扭亏目标,为邮政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尽快进入良性循环打下良好基础。
  二、贯彻落实“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全面推进建设现代化邮政的进程
  江泽民总书记在第二十二届万国邮联大会上“发展现代化邮政,满足社会需要”的题词,为邮政发展指明了方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为邮政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全面推进现代化邮政的建设进程,是新世纪我国邮政发展的必由之路。
  第一,推进邮政信息化进程,依靠技术创新,促进邮政生产力的发展。我们将继续按照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要求,坚定不移地走邮政信息化的道路,依靠邮政技术创新,积极建设以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为标志的现代邮政网络,促进邮政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展。
  第二,推进体制改革,依靠管理创新,促进邮政生产力的发展。我们将按照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遵循市场经济和邮政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规律,大力推进邮政体制改革,逐步实现政企分开,并对邮政企业实行战略改组和公司化改造,最终建立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特征的现代企业制度。
  第三,推进人才工程,依靠“三支队伍”,促进邮政生产力的发展。我们要加快实施以企业领导者、专业技术和市场营销“三支队伍”建设为重点的邮政人才工程,按照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的思路,在加强“三支队伍”建设的基础上,培养和造就适应邮政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多层次、多方面、多数量的人才队伍。
  第四,推进扭亏进程,依靠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同步提高,促进邮政生产力的发展。必须把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实现行业扭亏作为当前的中心任务,调动各方面力量,增收节支,开源节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尽快扭转亏损局面,为早日进入良性循环奠定基础。
  第五,推进集邮和报刊业务发展,依靠邮政独特的文化功能,促进社会先进文化的发展。集邮、报刊发行,应在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方面,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方面,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努力做好凝聚人心、统一意志、陶冶情操的工作。
  第六,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依靠优秀的企业文化,凝聚和激励邮政干部职工。我们要按照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要求,对业已形成的优秀企业文化进一步予以归纳、提炼、弘扬,并不断加强邮政企业文化建设的研究和实践,用具有邮政特色、体现时代精神的邮政企业文化团结、教育、激励、凝聚广大邮政职工,为邮政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第七,推进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依靠优质服务,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通信权利。我们要坚定不移地高举普遍服务的旗帜,保障人民群众的邮政通信权利,把“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要求,落实到邮政良好的服务之中。同时,在确保全行业规范服务的基础上,不断改善商业化服务的质量,向着服务标准高、服务范围广、服务资费低、服务态度好的方向努力,不断满足社会多元化、多层次的用邮需求。
  第八,推进职工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依靠加快企业发展,维护广大邮政职工的切身利益。
  三、立足当前,扎实工作,确保“三年扭亏”目标的顺利实现
  今年是“十五”计划的开局之年,也是邮政三年扭亏的决战之年,现在已进入扭亏攻坚的关键阶段。我们要通过认真学习、深入贯彻江泽民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动员全国50万邮政干部职工以决战的姿态和必胜的信心,向实现全行业扭亏目标奋力冲刺,以实际行动实践“三个代表”的要求。
  学习贯彻江泽民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我们要做到“三个结合”:一是同“三讲”学习教育活动紧密结合,用江泽民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和“三个代表”的思想指导我们的工作方针,检查我们的工作进程,解决邮政改革与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二是同全面实现邮政扭亏目标紧密结合,树立自信心,增强紧迫感,全面完成三年扭亏目标。三是同推动邮政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研究制定建立邮政物流配送体系、普遍服务补偿机制和加快邮政立法等战略问题,为中国邮政早日步入良性循环奠定基础。
  我们将通过认真组织学习江泽民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使各级邮政部门的领导干部继续保持“三个状态”:一是保持良好的思想状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江泽民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上来,统一到国家邮政局党组制定的战略决策和部署上来,用江泽民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的基本观点、精神和要求指导邮政各项工作,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定扭亏的信心不动摇。二是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进一步发挥政治优势,调动党政工团等各方面的力量,把广大邮政干部职工对党的热爱转化成实际行动,大力弘扬艰苦创业精神,形成上下一心、团结拼搏、锐意进取的良好氛围。三是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转变作风,讲究工作方法,把主要精力放在生产经营上,放在增收节支上,脚踏实地,真抓实干,以良好的工作成绩来实践“三个代表”的要求。
  我们将以江泽民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的要求,进一步坚定信心,开拓进取,求实创新,奋力拼搏,切实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圆满实现全行业扭亏目标,加快发展现代化邮政事业的进程。


第5版(经济专页)
专栏:

古战场上新战役
——襄樊建设“商家必争之地”纪事
王稼田刘东仿
  襄樊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发生的战争达200多起,是著名的古战场。跨进新世纪,襄樊人响亮地提出,打一场把襄樊由历史上的兵家必争之地建成新千年的商家必争之地的“新战役”。
  “商家必争之地”,绝不仅仅是商贾云集之意。襄樊市委书记孙楚寅这样概括新战役内涵:“建设商家必争之地,就是要使襄樊成为一个能量巨大的‘磁场’,吸纳资金、技术、人才等各种生产力要素并实现最佳配置。”市长罗辉说:“商家必争”主要是争市场、争商机,说到底是争环境。一个地区的经济环境好,没有人才,可以招才引智;没有资金,可以招商引资。
  为营造商家必争的发展环境,襄樊在让全市干部群众大讨论的基础上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整顿经济秩序、优化发展环境的活动。6月1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大会,对4起污染经济环境的典型案例责任人进行了公开处理。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决定是,将非法传唤深圳客商、造成客商从企业撤资,对经济发展环境造成恶劣影响的一工商所副所长和市巡警支队一副支队长撤销行政职务,调往受影响的企业工作。同时还决定,在企业恢复正常生产之前,职工基本生活费由市工商局和市公安局按6?4的比例全额负担。市工商局和市公安局又派专人赴深圳向客商蔡某当面道歉,并通报了市委市政府的处理决定。蔡某被襄樊市的真情所感动,又恢复了投资,重新启动了生产。
  襄樊市委市政府在对4起污染经济环境的案件严厉处罚的同时,还出台了《关于对污染经济环境行为实行一票处罚的决定》。一年内发生两起污染经济环境行为的单位,对其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实行诫勉。一年内发生三起以上污染经济环境行为的单位,其单位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应引咎辞职。全市行政执法部门还开展了“优化行政服务环境”的大讨论。市工商局、公安局、二轻局、地税局等部门迅速出台了整改措施。西安翠宝首饰集团和河南平顶山万国能源公司与襄樊市热电厂合资实施热电厂三期扩建工程,需要组建合资公司,市工商局仅用4天就办完了注册登记,发放了营业执照。投资方大加赞赏,第二天就将1亿元现金汇到襄樊。周到的服务、快捷的办事效率吸引了外来投资者。一个月之内,就有两家实力雄厚的大公司落户襄樊,项目总投资达10多亿元。
  构建商家必争之地是一个宏伟的战略目标,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为此,襄樊市委、市政府表示,力争用5年时间,使襄樊形成“两个枢纽”(全国性的物流枢纽和信息枢纽),实现“三个对接”(内陆经济与开放经济的对接、传统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对接、相对单一的所有制结构与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对接),建成“四大基地”(汽车工业基地、纺织工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现代农业基地),实施“五大工程”(结构调整工程、科教创新工程、城乡一体化工程、信息化工程和发展环境优化工程)。好的发展环境使优势得以发挥,效益实现最大化。今年上半年,襄樊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利润分别比上年同期增加14%和93%,财政收入实现了超进度、超同期。


第5版(经济专页)
专栏:

大力推进原产地域产品保护
刘兆彬
  市场呼唤原产地域产品保护
  原产地域产品是指利用产自特定地域的原材料,按照传统工艺在特定地域内所生产的,质量、特色或者声誉在本质上取决于其原产地域地理特征的,并按法定程序批准以原产地域名称进行命名的产品,获得保护的产品可以使用原产地域标志(地理标志)。如我国的茅台酒、龙井茶、绍兴黄酒等。由于原产地域产品标志不仅从属于人的创造力和劳动,同时还从属于地域、气候等自然条件,所以原产地域标志能够解决地理标志的产权归属问题和保证原产地域产品特征的唯一性,更方便于产品质量管理。
  几千年来,我国创造出许许多多典型的具有原产地域特征的产品,这些产品在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市场环境中,急需得到政府的有效保护。如“龙井茶”,全国有二十几个省都在生产龙井茶。“金华火腿”在亚洲一些地区也有生产。这种假冒行为严重侵害了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扰乱了市场秩序,败坏了民族精品的质量信誉。实施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制度,一方面可以依法维权,打击假冒行为,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民族精品的无形资产价值。保护原产地产品,能够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加入WTO-TRIPS协议的国家对原产地保护产品提供反欺诈、反不正当竞争的保护,甚至可以签双边协议提供无条件保护。原产地产品在进出口贸易中容易获得关税、通关等方面的优惠,有利于冲破非关税壁垒,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初见成效
  绍兴酒是我国第一个作为试点受到政府保护的原产地域产品。历经2400多年的历史,绍兴酒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绍兴酒工艺和传统文化。但由于过去缺少必要、有效的制度保护,绍兴酒深受假冒之苦。大量的非绍兴地区的黄酒纷纷冠以“绍兴酒”之名冲击市场,甚至出口。日本、台湾、东南亚地区居然也生产绍兴酒,致使海外市场被严重挤占。2000年1月31日绍兴酒获得原产地域保护批准,2000年4月、9月,绍兴黄酒集团公司等5家企业先后获准使用绍兴酒原产地域产品专用标志。据初步统计,五家企业2000年共生产绍兴酒12.8万吨,占绍兴酒总产量的80.98%;销售收入8.485亿元,占85.32%;利税2.266亿元,占89.79%。
  绍兴酒原产地域政府保护试点成功后,我国逐步加快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工作的步伐。截至今年8月底,已先后受理了绍兴酒、宣威火腿、茅台酒、龙井茶、文山三七、宣纸、镇江香醋、蓝田玉、武夷岩茶、水井坊酒、高邮鸭蛋、蒙山茶、昌黎葡萄酒等共13个地区、13种产品的原产地域产品保护申请并向社会进行了公告。
  原产地保护制度取得了初步成效:一是企业的经济效益明显提高。消费者放心购买,假冒产品横行的势头得到遏制,市场销量、出口量大幅度提高。得到保护的绍兴古越龙山酒厂外销日本绍兴酒比上年增长14%,塔牌绍兴酒销售量整体翻一番。二是企业的国内外市场环境明显好转。尤其是国外市场,日本厂商在广交会上公开声称,今后没有得到原产地域产品保护的黄酒一律不买。台湾生产绍兴酒的厂商正在考虑放弃绍兴酒的称谓。据有关资料分析,在日本市场,台湾产绍兴酒的份额已从过去的80%下降到现在的25%左右,并还在下降。三是促使企业进一步加强了管理,提高了产品质量。申请使用原产地域产品保护专用标志的企业,组织力量完善传统工艺,强化质量意识和质量管理,对原料的生产、选用、酿制工艺的每道环节,储藏、运输、环境、卫生、标签、标志、标识、销售、出口检验、职工纪律等等,都采取了相应措施。四是推动了地方经济。据对已经受理的原产地域产品企业的初步统计,这些企业的总销售收入达60亿元左右,税利达10亿元左右。这些企业基本上都是当地的骨干企业,他们的进一步发展壮大还带动了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
  进一步推进制度建设
  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虽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我国的原产地保护制度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
  完善法律体系。我国现在只有一个部门规章《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规定》和一个国家强制性标准《原产地域产品通用要求》,这显然远远不够。要借鉴法国、欧盟经验,逐步完善原产地域产品保护的法律体系。
  强化监督管理。强化对原产地域产品的监控是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制度的重心和灵魂。申报成功只是第一步,关键还是政府要加强监控力度。一方面是对企业内部的监控,从原料到加工、销售、服务实施全过程监控,保证产品的质量和信誉。另一方面是加强对市场的监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有专门的人员、专家、管理者投身这项工作。
  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我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符合原产地域产品特征的地区、企业很多。欧盟现有原产地域产品1000多种,法国有423种,我国目前只有13种。实施这项制度让更多的民族精品走向世界,不仅使企业获利,还可增加农民收入,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因此,应进一步扩大这方面的国际交流与协作,尤其是同欧盟、美日等国家的交流与合作。要积极促进建立原产地通报及注册多边体系的谈判,也可尝试先签署原产地域产品保护的双边协议,加强国际合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