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8月8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国民经济)
专栏:经济时评

  从9月1日起,我国将放开棉花收购,进一步打破垄断经营——
既要放开又要管好
  近日结束的全国棉花工作会议传出信息:国务院决定,从2001年9月1日起,放开棉花收购,打破垄断经营。凡符合即将颁布的《棉花收购、加工与市场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经省级人民政府资质认定的国内各类企业,均可从事棉花收购。鼓励获得收购资格的纺织企业及其他各类企业,到新疆等主产棉区跨区收购或委托代理收购棉花。
  深化棉花流通体制改革是国务院近年大力推进的重要工作之一。1998年国务院作出了《深化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决定》,对拓宽棉花经营渠道,减少流通环节,搞活棉花流通,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棉花的垄断经营还没有真正打破,多渠道有序竞争的市场格局尚未形成,宏观调控机制不够完善,一些地方市场监管不严,市场秩序仍较混乱,棉花制假售假现象屡禁不止,严重损害了棉农和棉纺企业的利益,进一步改革势在必行。
  此次国务院决定放开棉花收购,将打破棉花经营中的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有利于鼓励公平竞争、提高调控效率,是对重要物资发挥市场机制调节作用、实行市场化改革的重要举措,是继续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的重大步骤,对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棉花生产和纺织工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放开棉花收购,打破垄断经营,是此次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中心内容。今后凡是具备条件的国内企业,不分地区和所属部门,均可申请棉花收购、加工资格。但收购大门的敞开,并不意味着棉花市场砍掉了“门槛”。从今年起国家将推行统一的棉花资质认证制度,为此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把好棉花市场准入关,做好对棉花企业的登记注册。未经资质认证的企业,不得核准棉花收购、加工的经营范围。
  放开收购,并非放任自流。只有加强对棉花市场的管理和质量监督,才能为有序竞争、公平竞争提供重要保障。当前要做好对现有棉花收购、加工企业的清理工作,建立棉花企业退出机制。对已获棉花收购、加工资格的企业,要按照新标准进行复验,达不到标准的要限期整改;到期仍未达标的,要取消其收购、加工资格。对违反有关规定的企业,要依法予以处罚。要突出重点,严肃查处棉花掺杂使假等行为,依法坚决取缔棉花掺杂使假窝点,没收制假工具、设备、原辅材料和包装物。
  进一步深化棉花流通体制改革是一项艰巨而重要的任务,随着2001棉花年度的临近,各地区、各部门要提高认识,积极行动,把推进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和规范棉花市场秩序、加强棉花质量监督结合起来,努力促进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棉花市场的形成。


第5版(国民经济)
专栏:贯彻“三个代表”思想推动国民经济发展

搞好重组改制,不断提高竞争能力
  ——访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总经理李毅中
本报记者王彦田
  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是党在新世纪带领全国人民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行动指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党基本经验的结晶和升华,是新时期经济工作的总纲。国有企业要立足当前,面向未来,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继续深化改革,不断提高竞争力。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李毅中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深入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谈了自己的认识。
  李毅中认为,国有企业要适应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必须通过改革不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使企业的竞争能力不断增强,盈利能力不断提高。面对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和国外大公司兼并重组的国际政治经济大格局、大趋势,我们必须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实施国有企业的战略性改组,不断地推进资本运作和体制创新。近年来,石化集团通过不断重组和改制上市,使主业更加集中,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
  中国石化总公司是在经济体制改革中诞生的,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中石化的内部改革也在不断深化。当股票市场成为企业直接融资的重要渠道后,从1983年中石化成立到现在,中石化重组改制上市迈出了三大步。第一步是下属企业分别改制上市。从1993年开始,先后有4家H股和17家A股企业分别上市。第二步是在境外整体上市。1998年石化集团组建后,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中石化同境内外的中介机构一道,在完成资产重组工作后,于2000年10月分别在纽约、香港和伦敦成功挂牌上市,共发行H股167.8亿股,募集资金34.62亿美元。第三步是今年7月在国内A股市场发行28亿股A股,共募集资金118.16亿元人民币,并成功地重组收购了新星石油公司,创下了国内证券市场10年来的发行规模之最,也使中国石化成为国内第一个在境内外资本市场四地上市的国有企业。
  李毅中说,持续重组改制上市,对中石化的改革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中石化第一步下属企业分别上市后,就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企业发展资金短缺问题,促进了企业转机建制。1998年我国石油、石化工业整体重组,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实现了政企分开,上下游、内外贸、产销一体化,增强了经济实力和抗风险能力。2000年10月,中石化分别在纽约、香港和伦敦成功挂牌上市,上市公司的总资产达到了3052亿元,资本负债率降到了32%,资本结构明显改善。同时,整体重组上市克服了子公司单独上市的弊端,使中国石化的产业结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中最大的变化是实现了股权结构的多元化,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初步与国际接轨,建立起了追求公司利润最大化和股东回报最大化的机制。深化改革为中国石化注入了新的动力,重组上市的效应特别是体制的优势逐步显现出来,生产力要素得到了优化。1998年中国石化集团进入世界500强。2000年,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合并报表实现利润231亿元,比上年增长2倍。2001年5月,摩根士丹利资本公司(MSCI)把中国石化列入中国成份股,中国石化以2.9%的指数权重在MSCI指数中国成份股中名列第七位,同时被海外投资银行誉为“有着全球竞争力的世界级公司”。中国石化集团在世界500强中名列第六十八位,今年上半年,中国石化集团克服了需求增长减缓、价格持续下跌等困难,生产经营总量继续保持了稳定增长的势头。
  李毅中表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中国石化作为国内最大的工业企业之一,要始终走在改革发展的前列。今后5年,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要进一步向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和国有控股公司转变,逐步形成国有控股公司的管理框架和运行机制。中国石化股份公司将进一步改革体制、转换机制,健全规范高效的法人治理结构和一级法人、事业部管理体制,发展成为主业突出、资产优良、技术创新、管理科学、财务严谨,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一体化能源化工公司。


第5版(国民经济)
专栏:经济视点

  不久前,内蒙古纤检局检验近二十批次棉胎,近一半竟是垃圾棉被——
何时不见“黑心棉”
本报记者原国锋
  自今年1月开展絮棉打假斗争以来,据不完全统计,全国专业纤检机构共接到群众举报346个,出动执法人员近万人次,对2346家絮棉制品制售企业或特殊用户的1617余吨絮棉制品原料和35万件(套)絮棉制品进行了检查,大量制售伪劣絮棉制品的黑窝点被端掉,一批涉及棉花掺假大案的犯罪分子受到惩处,个别要犯被判重刑。因此,一方面,可以说,在重点地区、重点市场棉花造假的猖獗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另一方面,我们还必须清醒地看到,国内絮棉制品质量问题仍然很严重。
  形成合力联手严打
  擒贼先擒王,治假抓源头。伪劣絮棉制品的主要原料有纺织厂的落地棉、纱线头等下脚料,纺织制品厂的下脚料,废旧絮棉制品或旧服装,医院用过的废棉制品,以及其他废旧物。杜绝“黑心棉”需要加强对上述物品的流通管理,如纺织、服装、棉纺制品等企业应建立废旧棉及下脚料的定向销售或专门处理的制度;医院应加强对医用废旧棉制品的管理,建立专门销毁制度等。
  絮棉制品的制售者较为分散,清除“黑心棉”需要各部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絮棉制品加工以小手工作坊式居多,大部分处于城乡结合部,量大而分散,流动性强。絮棉制品主要在一些日杂店、劳保用品店、集贸市场出售,销售现场查出的伪劣絮棉数量不大,大量伪劣絮棉制造者因无法找到而逍遥法外。国家质检总局要求有关部门,从经营主体资格管理、质量的日常检查等方面入手,发挥综合治理的效能,让劣棉生产者和“黑心棉”都无藏身之地。
  大专院校、医院、幼儿园这些集团购棉单位,是“黑心棉”重灾区。有关部门强调,对向这些单位提供产品的厂商及其制品,须经有关机构认证合格。据悉,纤检部门将陆续对这些地方进行全面排查,严厉处理制售“黑心棉”的有关责任人员。
  制定标准依法规范
  针对“黑心棉”的生产、销售情况,中国纤维检验局副局长张克才强调,絮棉打假不能靠一次两次突击行动,只有在制度建设上扎扎实实下功夫,才能真正营建棉花打假的长效机制。
  “黑心棉”屡禁不止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絮棉标准的残缺。目前我国还没有关于絮棉制品的国家标准,只有一部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发布的梳棉胎行业标准。由于只是推荐性标准,相对于对絮棉制品生产、流通市场的约束性而言,其意义主要在于技术上的参考。标准的缺乏,使绝大多数地方缺乏判断絮棉制品质量的硬性指标,造成“伪劣”与“质量不好”界限模糊。界定伪劣棉的“尺子”不明确,一些不法分子便钻这些空子肆意造假。修订和严格絮棉标准,尽快出台相关条例,加大对企业执行国家标准的监督力度,才是清洁棉花市场的根本保证。据张克才副局长介绍,在质监部门的组织领导下,一部旨在规范絮用纤维制品质量管理的国家标准已基本制定完毕,将很快付诸实施。
  有关专家建议,要进一步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惩治造假分子,对造假分子形成强大的威慑力。


第5版(国民经济)
专栏:

第三批援藏气象干部抵达岗位
  本报拉萨8月7日电记者彭俊从西藏自治区气象局了解到:截至今日,第三批气象援藏干部已开赴阿里、那曲等地区,并全数抵达工作岗位。
  据悉,这批气象援藏干部共计13人,分别来自中国气象局机关和全国部分省(区)的气象部门。他们平均年龄36岁,学历都在本科以上,在原单位都是处级以上干部,是历次气象援藏干部中平均年龄最轻、学历最高、职务最高的一批。他们将在西藏各地气象部门工作4个月至3年时间,以各自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为西藏的气象事业做贡献。
  1994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从战略全局高度制定了加快西藏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一系列政策。同年9月,中国气象局与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在拉萨召开“全国气象部门援藏工作会议”,并从此开展了全方位、多形式的对口支援工作。
  据初步统计,自1994年以来,全国气象部门共有30个省(区、市),2个计划单列市,8个直属事业单位共136人次参加了援藏工作,援藏干部累计在藏期限1388个月,平均每人次10.2个月。这些来自祖国各地的气象工作者,把西藏当作自己的第二故乡,以主人翁姿态,积极主动投身到西藏的气象工作中。他们根据自己的业务工作特长,在人工防雹、人工增雨、农业气候资源区划、防雷检测、《气象志》编撰、气象历史资料清理、建立台站业务查询系统、9210工程建设、财务、人事、科技和业务管理等方面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此外,全国气象部门7年间共实施援藏项目161个,援助资金886.02万元(地方支持1266.2万元),有力地促进了西藏气象事业的发展,提高了当地气象预报服务能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