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8月11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大地·读书)
专栏:读书一得

姜泗长的人格魅力
——读《师道》
王宗仁
  《师道》是部队青年作家张晶平用心血和智慧潜心创作的一部长篇报告文学。她以丰富的素材、朴实的文笔和清晰的脉络,生动地记述了我国现代耳鼻咽喉科学的创始人之一——姜泗长院士的医学之路、人生之路。此书出版后在医疗战线引起的反响尤其强烈。前不久,首都的部分医学界专家聚会研讨《师道》,认为这是近年来出现的反映医学领域知识分子生活的优秀作品。
  作者用高尚的格调热情地讴歌了姜泗长院士大半生以来在事业上取得的辉煌成就。从少年时代对中医的情有独钟到在南京踏上行医的第一站;从出国留学时渴盼新中国的曙光到恩师指点选择医学为终生事业;从忠心耿耿地担任领袖的保健任务到“文革”中受胯下之辱时的迷茫;从摘除镫骨手术成功打开内耳禁区确立他在中国耳鼻咽喉科的地位到创立耳鼻咽喉研究所和人才大厦,等等,姜泗长跋涉的征途上充满艰辛和坎坷,当然更多的是他经过奋争取得的累累成果和事业的成功带给他的喜悦、幸福。可喜的是,作者在记录姜泗长从事的那种十分繁琐、业务性很强的医疗工作时,并没有淹没了姜泗长这个人物,主人公始终是有血有肉有思想地站立在读者面前。书名取《师道》,写了医道、学道、师道,但是说到底写的是做人之道。姜泗长的人格魅力贯穿在整个作品中,渗透在姜泗长为人处事的行动上,集中表现在他竭尽心血为病人服务上。这就是说,姜泗长的人格魅力植根于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这块肥沃的土壤里。《师道》有一个很突出的特点,就是作者善于用细节来刻画人物的性格,展示人物的内心感情世界。细节必须真实,才可读、可信。作者张晶平做到了这一点。姜泗长看门诊很少戴口罩,为什么?姜泗长的回答是:病人看着医生戴个大口罩,只露出个眉眼,他们心里会有好感觉吗?这是其一。其二,不戴口罩便于用鼻子闻闻病人耳道的分泌物。特别是一种叫胆脂瘤型中耳炎,它的分泌物有一种典型的奇特臭味,有了这种臭味基本可以下诊断。作者写了姜泗长看门诊不戴口罩这个细节后,有这样一段很重要的“旁白”:“当然闻一闻并不是唯一的诊断方法,采用别的方法,也同样能够诊断胆脂瘤型中耳炎,但年轻医生看到姜泗长选择了对病人充满感情和同情的方式。”作者没有把姜泗长不戴口罩看门诊这一作法推到极致,指出了还有别的方法同样可以诊断病情。这就可信了。正因为可信了,人们对姜泗长更加敬慕。
  读《师道》有这样一个感觉:作者好像并不刻意去追求在一般报告文学中常见的只给读者讲述曲折精彩的故事,而是力求在她作品的字里行间溢满那种发自内心的不可抑制的感情。这种感情就是对她笔下主人公姜泗长的深情。作者既为姜泗长曲折的从医道路而感慨,又为他的生命里程上不断发出的光彩而大声喝彩。作为一个报告文学作家,这是一份值得珍重的也是不可缺少的感情。年轻时的姜泗长威严多于语言,到了晚年他也免不了有老人惯有的习性,凡事总放心不下,什么事他都要出面管一管。表现这种“老人习性”莫过于他对学生说的一席话:“我死了,就把骨灰埋在研究所的大门前,我要天天盯着你们。”与其说这是老人惯有的什么事都要管一管的习性,不如说这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崇高精神。姜泗长的人格魅力在这里得到了升华,作者对姜泗长的崇敬之深情,在这里也得到了尽情的张扬。


第8版(大地·读书)
专栏:

秦文君新作《天棠街3号》
  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近日出版秦文君2001年的新作《天棠街3号》。这部作品是秦文君继《男生贾里》、《女生贾梅》后,奉献给少年的最新力作。作者通过两个彼此构成悬念的地址——天堂街3号和天棠街3号,丝丝入扣地讲述了一群都市少年的成长故事。天堂街3号是主人公的一个信箱的名称,天棠街3号是一个家庭的门牌。在这个成长的故事中,作者为我们塑造了一群真实的初一学生的形象。(靳瑜)


第8版(大地·读书)
专栏:

书店内景土丁摄


第8版(大地·读书)
专栏:

来函照登
  编辑同志:
  贵报5月5日“读书”版上裘真的文章,批评了我在《鲁迅与许广平》一书提及的,鲁迅与许广平1925年即已同居的结论,这是批评得对的,特在此表示感谢。但文中所坚持的过去的结论“1927年10月……同居”,却也是错的。现在已经知道,许广平在日记中对此事有明确记载,正确的时间应在1926年5月(详见4月28日《文汇读书周报》倪墨炎文,此处不再赘述)。
  裘文先是说“1927年10月”的同居是一个“重要史实”,后又说“这些日期对于鲁迅研究”并不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随后又认为他人的研究是“将目光盯住其‘脐下三寸’”,我以为这是前后矛盾的,这样的态度也是不公平和不严肃的。
  《鲁迅与许广平》一书从外围的材料进入研究,从许广平的剧本《魔祟》中的季节和环境,敏感地发觉过去的结论有误,这样的研究,我认为至少还是应该允许的(我个人则确是欣赏的)。后来发现的材料所证实的1926年5月,与《魔祟》中的时间(初夏)与地点(极似北京西三条鲁迅旧居),就惊人地相合了。这也说明上述的研究方法还不应一棒打死,当然也不必讥讽。我想我们都应秉着裘文所提出的“存真求实的学风”,这样才有可能推进鲁迅研究的发展。
  盼此信能在贵报完整刊出。谢谢。
刘绪源


第8版(大地·读书)
专栏:

《走出柳条边》研讨会举行
  反映我国东北中轴区高速公路建设的长篇报告文学《走出柳条边》(陈景河著、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是一部具有东北交通史诗性特征的作品。这本书的研讨会不久前在京举行。研讨会由吉林省作家协会、时代文艺出版社、中国交通报、吉林省交通厅共同举办。(吉文)


第8版(大地·读书)
专栏:

《面对实事本身——现象学经典文选》
倪梁康主编
  现象学是二十世纪最有影响的哲学运动之一,从其创始人、德国哲学家埃德蒙德·胡塞尔发表两卷本的《逻辑研究》迄今已有了整整一百年历史,积累了大量文献。从胡塞尔本人到现象学运动的重要成员如普凡德尔、莱纳赫、施泰因、舍勒、盖格尔、海德格尔、梅洛—庞蒂、萨特、莱维纳斯、利科,及至此后受到现象学影响的重要思想家如伽达默尔、哈贝马斯、德里达、勒维特等等,二十世纪大多数哲学代表人物都对现象学做过程度不等的阐述。本书从浩瀚的现象学文献中精选出代表性的经典文字三十二篇,全面展示了现象学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研究风格。(东方出版社出版)


第8版(大地·读书)
专栏:

《梁漱溟传》
郑大华著
  梁漱溟(1893—1988)是二十世纪中国著名的思想家和现代新儒学的开启者,其宏沉独到的思想求索和身体力行的锐意实践,为一世楷模,领一代风骚。梁漱溟一生不懈求解两大问题,一是人生的价值和目的问题,二是中国的前途和命运问题。为求答对人生问题的追问,他出入佛家、儒家,出版有《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国文化要义》、《人心与人生》等一系列论著,并因此而开启现代新儒学,在现代中国思想史上独树一帜。为关注并力所能及地改变和影响中国的前途,他投身辛亥革命,从事乡村建设,参与筹组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因此而成为二十世纪中国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和爱国民主人士。本书以翔实的史料,生动的文笔,畅述了梁漱溟波澜壮阔而又沉潜儒雅的一生。
  (人民出版社出版)


第8版(大地·读书)
专栏:

鲁迅的遗墨
孙郁
  古人说文如其人的时候,那“文”其实也包括手迹在内吧?脂砚斋看曹雪芹的墨迹,就叹息过什么,是否赞佩过笔力之美,我们已不得而知。雪芹往矣,我们已看不到他的手书,后人多少有些遗憾的地方。但偶读“五四”后一些文人的手札、小说底稿,照例可有古人所云的那种感觉,好像作者也从中走出了。我记得看到茅盾的《子夜》手稿时,就惊叹那墨迹的清秀,而在铅字排印出的书中,书法之美,便被漏掉了。于是乎“文如其人”,也便与手迹无缘了。
  日前得到了一部福建教育出版社新出的《鲁迅手稿全集》,细读了一遍,真是大饱眼福。在电子化剥夺了手书写作的时代里,能看到这么精良的手书全集,对我而言,确是一种幸福。细想一下,墨宝里的世界,其实是有电脑世界所没有的万千气象的。
  读鲁迅的书,和别人的书是不一样的,那其中有着他人没有的东西。而他的手稿,又仿佛书法中的精品,美感的力量不亚于职业书家的。郭沫若就惊叹过鲁迅的书法之美,沈尹默、台静农等书法家亦赞佩不已。所以,我有时想,倘若有人能编一套《矛盾手稿全集》、《台静农手稿全集》、《沈尹默手稿全集》,一定会受欢迎的。这样的文人,在今后已难以出现了。
  十几年前,还是在鲁迅博物馆工作的时候,看到鲁迅的手稿,曾和友人有过争论:刚直的先生,为何在文字却另一面貌,清秀典丽,竟无战士气?那时因为随便翻翻,印象大抵朦胧,并未深入地想下去。此次细读全集,看到先生大量的墨宝,才开始知道,其书法是有变化的。鲁迅抄过佛经,对汉唐文物很是留意,魏碑与隶书,大约也影响了他。他写杂文时,大多一稿而成,文字随意,无雕饰的痕迹。偶用心写的题记、碑文,则很有金石气,豪放的一面就出现了,先生曾说,要论及一个人的文字,最好顾及全篇,这才较为确凿。话虽对文章而言,但对书法墨迹,也该这样的。老实说,只有浏览了先生的全部手稿,才会对其性格的另一面有所了解。
  鲁迅的手迹,也透露了其为文之道的隐秘。例如吧,先生是如何修改文章的,清清楚楚。那里不仅映现着思想的痕迹,也透出文体的精密。先生著文,注重文气,启承转合,暗含韵律。有时一泻千里,有时委婉曲折,像山间野路,隐含着诸多意绪。他的运笔,也很讲究,娓娓道来,一丝不苟。先生遣词造句时,是注重起伏变化的。文中的段落之间,常用“但”、“然而”、“而”作转折,何时用两个字,何时用一个字,均有学问。细读这些文字,可以感到他的精细,文章之道,也从中现出。如果反复揣摩,是能体味其诸多精义的。
  手稿和铅印出的文字,终有些区别。看铅印的文字,大抵只能寻出文体的美和文字间的气韵,是思想的享受。而毛笔书写的真迹,感受则往往不同,好像看到了作者的真人,连他的气息,也从中流出来了。如果说文章是灵魂,那么手迹则不妨说是形体。过去曾看过苏轼的书法,和他的诗文一对照,就觉出了他大致的气韵;读黄庭坚的墨迹时,才知道他的学识,确实很大的。黄氏的诗文,不及其书法,苏轼的书法,难抵其诗文,都是有趣的事。鲁迅的毛笔字,清秀超逸,和他的小说、杂文同样珍贵。以我之见,先生性情其实很有暖意的一面,他的文字在冷峻的背后,有爱的思绪流来,这爱乃天然所成,一看其字,便觉毫无沉郁之气。所以,我常说,日常生活中的鲁迅,是和蔼可亲的。不信你读一读他的手稿,那亲切而美丽的姿容,是没有融进世俗的杂质的。
  鲁迅早年的手稿,保存的不多,晚年写下的文字,大多留了下来。总共有一万二千余页。北京时期的手稿,常见修改的痕迹,但晚年在上海的作品,却写得干干净净,煞是好看。此次新编的《鲁迅手稿全集》,以编年为序,每文有简要说明,对读者很是方便。我觉得了解“五四”,了解新文学,这样的书是必须看的。现在有关鲁迅的书,大多是简体字横排,而鲁迅那个时代呢,是繁体竖写,气韵有古有今,味道是特别的。读鲁迅手稿,让人常感叹的是那种人文气息的迷人,而那样的书写时代,对我们而言,确是难以重逢了。(附图片)
  《鲁迅手稿全集》选页《吕超墓志铭·跋》


第8版(大地·读书)
专栏:

忠实地再现历史
萧平
  《于谦传》(泰山出版社出版)是一部忠实地再现历史的小说。作者位同亮对这段明史下了一番功夫,对历史采取严肃态度,既不随意虚构事件,也不着力美化或丑化人物。在“戏说”之类的文艺作品泛滥的今天,给人带来一种历史正剧的严肃感。
  小说着力写了于谦这个光辉的民族英雄人物。
  “土木之变”,六师尽丧,皇帝被俘。也先率大军直逼京城。当时,朝野震恐,人心浮动,多数大臣力主南迁,其余的则惶惧无主,大明王朝眼看要重蹈南宋的覆辙。就在这严重的历史关头,于谦挺身而出,驳斥南迁之议,力主保卫京都。他的严正态度和对敌我力量的分析,说服了动摇者,震慑了奸佞之徒,稳定了大局,坚定了上下抗敌的决心,他也负起了领导抗敌的重任。
  应该看到,于谦是冒着很大风险的。当时全国可机动的精锐之师全被英宗葬送在土木堡,京师守御力量极为薄弱,而可调之兵又极少。如果保卫京城失败,整个皇室被俘,国宝落入敌手,于谦将成为千古罪人。于谦是在政治上和军事上都很有见解的人,不会看不到这一点。但为了国家为了民族,他甘愿冒这个风险。朱祁钰监国,权力受限,事事掣肘,为了取得抗敌的胜利,他不得不拥立朱祁钰为帝。旧帝尚在,拥立新君,而宫廷矛盾早已很深,这些于谦当然也是清楚的。但为了国家为了民族,他也甘愿冒这个天大的风险。于谦是个文官,但在保卫京师之战中,他亲临战场,指挥若定,显示了一个统帅的风范和气概,使这个民族英雄的形象更加光辉四射。
  作者也写出了于谦这个悲剧人物的历史必然性。要坚持抗敌,就要斥责主张逃跑南迁保持禄位身家性命的一群自私之徒,这就树立了敌对面;要保卫京城,击退强敌,必须拥立新君,这就卷入了皇室争夺权位的你死我活的争斗中;而腐朽的皇室又产生不出一个有所作为的人物,自己拥立的景帝也是个昏庸之辈。这一切,就决定了于谦的悲剧下场。
  小说深刻地表现了封建王朝内部复杂的矛盾。徐有贞这个反面奸臣人物写得很好,他的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伎俩刻画得入木三分。表现得更为深刻的是以石亨为代表的边将,他们在外敌入侵时曾忠心保国立下过赫赫战功,但在击退外敌后,却贪污腐化,于谦整治腐败便触怒了他们,于是同徐有贞等勾结在一起发动政变谋害了于谦。这真实地表现了历史的复杂性,人的复杂性。还有对景帝昏庸自私的描写,处置太子事失当,对英宗,先是缺少应有的礼遇,后又疏于防范,终于导致政变。
  小说的语言是相当好的。历史小说的语言很难掌握,采用文言,读者阅读有障碍,而且也不符合历史真实,因为书面语和口头语很早就分途了,到明朝两者分离得更远。采用白话又使人感到缺乏历史感。语言——主要是词汇,变化是很快的,特别是在现代,有大量新词进入语言。采用白话,很难躲避现代词汇,而让古人用现代词汇说话就显得别扭,甚至不伦不类。作者采用文白相间的语言,就避免了上述的完全采用文言或完全采用白话的毛病。熟练运用文白相间的语言是很不容易的,需要下相当的功夫。作者一直做行政工作,业余从事创作,文白相间的语言运用得如此熟练,是难能可贵的。


第8版(大地·读书)
专栏:

一个“村”和一个时代
——评长篇小说《中关村进行曲》
秦晋
  生活中的变化,等你觉察到的时候,已经是一种结果了。而它的细微的过程,却总是隐藏在人们朝出夕归奔波劳碌的来来往往之中,所以任何一个时代的到来,都是悄然而至的。
  今天的中关村,且不说与我们六十年代初在北大上学时所熟悉的那个中关村比,就是同八十年代初相比,也完全是两个世界了。它已经成为一个以计算机技术为先导的科技园区,像美国的硅谷和日本的筑波一样,它是中国高科技产业的缩影和代表,标志着一个以知识为基础的新经济时代的到来。温金海的长篇小说《中关村进行曲》(群众出版社出版),就是以这一变革为背景,以电脑技术产业化为线索,在各种矛盾冲突中描写不同层面人物的人生命运,展现中国信息产业发展的艰辛历程和高科技进入市场的艰难步履。
  温金海属于那种会讲故事的作家。小说中夫妻聚散,儿女情长,退职失业,版权纠纷,市场商战,世态演替,人生拼搏,一个看似单调乏味的题材,被他写得跌宕起伏、有声有色,极富生活情味。而在生活情味的背后,是它的逻辑和意义。
  主人公白浪用业余时间编制了文字处理软件《新月汉字》,受到软件专家章若平的赏识,但被推荐到著名的北科公司时,却遭到拒绝。白浪为了把他的成果推出去,只好辞去机关的工作,投奔中关村的一家民营小计算机服务公司。小说便由此展开。一种大变化和一个小人物按理说没有太大的关系,但事情的发端,往往是以一种十分平淡和非常凑巧的方式发生的。这好像是一条规律。首先这一切都是在信息革命的浪潮冲击下产生的,其次要有几个计算机的痴迷者和一种义无反顾的决心,正好又被墨守成规的国营正牌大公司拒之门外,因而只好另谋出路。于是一场变革就这样开始了。
  把知识与资本联系在一起,这对中国来说,是一件极不寻常的事情。其艰难复杂可想而知。在《中关村进行曲》中,我们真实地看到了这个过程。当白浪带着他的软件加盟学友公司,同意以《新月汉字》作为股份入股,将新月软件随机出售,每成交一笔提成百分之十的时候,他的知识就开始转化为商品了。他和他的伙伴便是在一个新的领域里进行着一种新的生意:把知识变成钱,用钱来扩大知识资本,再用知识资本去赚更多的钱。信息技术的最大特点是,它是一种知识产品。知识的内涵、传播的途径和更新的速度,都因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而发生了变化。小说非常形象地体现了一个非常抽象的新经济理念:“在信息经济里,价值的增长不是通过劳动,而是通过知识实现的。”这时的中关村,已经逐渐成为电脑人才、知识、技术的聚集地,开始在智力密集地区建立以智力资源为基础的新产业,形成知识资本的聚合与外溢。我们从小说人物的思想冲突和情感纠葛,他们彼此交流的方式和处理问题的方法,可以看出对劳动的新概念、关于知识的新思维和新的经济学价值论,正在不动声色地显露出来,而且处处显示出它与旧观念、旧方法、旧体制之间的矛盾。正是在这种高科技、高速度、高层次的发展中,中关村展现出它巨大的创造力、蓬勃的生命力和独特的文化魅力。
  《中关村进行曲》以高科技发展为背景,以信息产业化为线索,反映社会生活进程中人们的状态和变化,在当前小说创作中尚不多见。尽管它在表现这一变化的深刻性方面、在某些人物性格的逻辑性方面,仍有其不足,但作为首先涉足电子技术领域的文学,它为读者提供了极为有益的东西。是的,要把一个“村”和一个时代的内在联系揭示并展示出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待于更多人的努力,也有待于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来体现。所以这是一支“进行曲”,一首正在进行中的乐曲。是一个充满想象力和诱惑力的新乐章的开始部。


第8版(大地·读书)
专栏:

推荐《新世纪思想道德教育丛书》
王昭顺
  在学习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的热潮中,一套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地阐述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新世纪新形势下对青少年和广大干部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普及读物——《新世纪思想道德教育丛书》由山东出版集团隆重推出。
  这套丛书由四种共七本组成,每本三万多字,有近五十幅插图,为小三十二开本。其中包括对青少年进行“三个代表”思想教育的《伟大旗帜》(分为青年读本和少年读本,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进行“五种精神”思想教育的《时代精神》(分为青年读本和少年读本,由明天出版社出版),进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思想教育的《治国方略》(分为青年读本和少年读本,由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以及对广大干部进行优良作风教育的《优良作风》(干部读本,由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


第8版(大地·读书)
专栏:新书拾零

新书拾零
  ▲周明散文集《山河永恋》近日已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约三十五万字,系作者近年所发表的散文结集,其中主要内容为作者所经历的文坛风雨。
  ▲陈先义的文艺评论集《寻觅真诚》日前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书中收入了作者近年来发表的军事文艺评论作品,其中有对军事文学五十年的宏观概说,有对文坛现状的微观扫描,还有对一些军事文学作品的深刻剖析与理论批评。
  ▲蒋祖烜主编的校园朗诵诗选《党啊,亲爱的妈妈》近日已由湖南少儿出版社出版。八十首歌颂党和社会主义的诗篇集于一册,寓意着对中国共产党八十华诞的祝福,内容深情而真挚,充满了浪漫而光荣的畅想。
  ▲《紫风自选集》近日由广东旅游出版社出版。选有作者五十多年创作的作品一百多篇,分为散文集“锦绣山河赋”、小说诗歌戏剧集“船家姑娘”、回忆录“我和秦牧”等三卷。


第8版(大地·读书)
专栏:

三联新书
  《乐师与史官——传统政治文化与政治制度论集》
阎步克著
  论文集收录了作者近几年对先秦至魏晋南北朝政治文化与政治制度的最新研究论述。既有对“六经、六艺皆儒家所传”这两千年成说的置疑,也有对这一期间官阶制度变化的研究。
  《法国1968:终结的开始》
 安·夸特罗其汤·奈仁著赵刚译
  本书的两作者是1968年法国街头革命的亲历者。全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对那场革命的第一手的描述,第二部分则是理性的分析。对人们了解1968年革命以及当代学术文化变迁,如结构主义、女权主义,大有助益。
  《社会学的想象力》
 赖·米尔斯著陈强张永强译
  作者是著名的批判社会学家。本书审视并批判了当时美国社会学的研究成果,强调打破原有学科抽象僵化的研究界限,倡导“社会学的想象力”。
  《从灵魂到心理》
 爱·里德著李丽译
  该书是向传统与权威挑战的心理学史著作。含蓄地批判了两个世纪心理学研究对象的逐渐窄化和科学化——从灵魂到心理,还提出现代哲学是从心理学中分离出来而不是相反的崭新观点。
  《全球化的终结——对全球化及其对商业影响的全新激进分析》
  阿·鲁格曼著常志霄等译
  作者是国际商业与战略研究领域的一流学者。作者对经济全球化作了定义。把以欧、美、日三极为基础的经济生产现实与全球化的政治和社会方面以及监管问题联系起来研究,分析了区域贸易和外国直接投资的现实与当前非理性地鼓吹全球化之间的矛盾,阐述了这种矛盾对管理者的影响。


第8版(大地·读书)
专栏:

《理解与解释——诠释学经典文选》
洪汉鼎主编
  诠释学有较为久远的学术源流,更是二十世纪西方最有影响的哲学思潮之一,是一种关于说明和解释的理论或艺术,其所关怀的诠释对象可以是圣经文本或其他宗教历史文献,但其更晚近、更核心的理论关注重点则直指理解生命、生活、价值和意义这样的哲学行为。要对诠释学进行诠释,玄远的哲思自然需要,对经典的诠释学文本直接进行解读和诠释亦属必要。本书编者利用自己对诠释学文献的通透把握,从浩瀚的文献中精选了诠释学大师二十二篇重要的文章或著作节选,比较全面地反映了诠释学的历史状貌和当代形态。(东方出版社出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