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7月26日人民日报 第9版

第9版(理论)
专栏:学习贯彻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专论

“三个代表”思想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总纲
曾培炎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执政党建设规律认识的新飞跃。学习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以之统领整个经济工作,需要树立速度与效益相统一、经济与社会相协调、快速而可持续的正确的发展观;需要在完善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以国有企业为主体的微观经济体系等方面不断努力,充分释放生产力发展的活力和创造力;需要面向世界,海纳百川,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的先进文明成果,在高起点上实现生产力的快速发展;需要把科技创新和人才竞争放到战略地位,充分发挥科技对先进生产力的带动和支撑作用;需要把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放在首位,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科学地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执政党建设规律认识的新飞跃。“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科学地总结了执政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是对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年来正反两方面经验的理论升华,是深入思考如何迎接党在新时期面临的一系列重大课题的挑战、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和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得出的必然结论,也是我们在新世纪全面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根本指针,具有极强的理论性和现实性,是我们各项工作的行动指南。学习江泽民同志的“七一”重要讲话,认真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用“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统领整个经济工作,努力实践“三个代表”的要求。
  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树立正确的发展
  观生产力是决定社会历史进程的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我们的一切奋斗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我们的方针政策必须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并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为此,必须树立正确的发展观。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应做到“四个坚持”。
  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推动生产力特别是先进生产力快速发展。实践证明,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在于发展。经过二十多年的快速发展,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是,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体发展水平还比较低,与发达国家比还有很大差距。我国的人均GDP只有八百五十美元,而一些发达国家已超过两万美元。只有坚持把发展生产力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长期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才能为解决“三农”、就业等突出问题创造条件;才能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才能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真正体现出来,持续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保证国家安全和民族独立不受侵犯。
  坚持速度与效益的统一,努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在现阶段,只有把经济发展建立在科技水平和劳动者素质不断提高的基础上,坚持数量和质量、规模和结构的统一,才能实现扎扎实实的、没有水分的增长,真正实现有意义的较快的发展速度。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按照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推动整个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为经济增长开拓更加广阔的空间。
  坚持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少,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比较严重。历史警示我们,决不能走一些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建设的老路,而必须始终把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高度重视,预先谋划,加强管理,切实搞好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实现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
  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实践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要求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抓好社会发展工作,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必须大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要增加投入、深化改革,大力支持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广播影视等社会事业,为先进文化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进一步消除制约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
  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一个根本方面是按照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不断调整和完善生产关系,根据经济基础的发展,自觉变革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的部分,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增强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国有经济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经济基础。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我国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已初步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经营机制转换取得了明显进展,竞争能力不断增强。但与国际先进水平比,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就中国500强企业与世界500强企业的实力对比看,我国企业规模小、效益差、竞争力弱、技术设备落后、技术开发能力低,反差相当明显。时不我待,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借鉴和采用符合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的现代组织形式和生产方式。通过改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经营和股份合作制、出售等形式,进行企业产权制度和经营机制改革。集中资金、集中力量在关键领域和重要行业培育一批大型企业集团,形成有利于先进生产力发展的企业组织形式。
  完善宏观调控体系,为生产力发展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宏观调控体系和宏观管理体制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不断改革宏观管理体制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部分,健全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宏观调控手段,更好地发挥计划、财政、金融等经济政策和经济杠杆的功能,才能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今后一个时期,健全宏观调控体系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按照企业自主决策、银行独立审贷、政府宏观调控的方向,加快改革步伐。在改革中,要把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特别是先进生产力的发展作为一项重要标准。把投融资体制改革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紧密结合起来,尽快实现竞争性领域企业自筹资金项目由审批制向登记备案制转变,实现企业自主决策,自担风险,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开展投融资活动。对仍需审批的项目,也要简化程序,提高效率。通过改革,为各类经济主体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激发不同生产组织形式的活力和创造力。
  健全市场体系,为先进生产力发展创造良好的竞争条件。我国推进市场取向的改革,发挥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就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革和发展的实践表明,市场化程度比较高、市场机制作用发挥比较充分的地方,经济活力就比较强,发展态势也比较好。目前,我国市场体系还不完善,不正当竞争现象大量存在;市场运行机制还不健全,政企不分、地区分割、行业垄断等问题还影响着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要根据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完善市场体系,特别是要大力发展资本、劳动力、技术等要素市场,使企业能够通过市场筹集资金、招聘优秀人才、获得先进技术,以聚合成先进的生产力。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打破地区封锁和部门、行业垄断,进一步放开价格,制止不正当价格行为,完善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坚决打击各种破坏市场竞争秩序的违法行为,为各类市场主体创造平等、公正、有序竞争的条件。
  坚持开放,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的先进文明成果
  海纳百川,方成其浩瀚。我们要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必须学习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符合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生产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以少走弯路,在高起点上实现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经济全球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为我们吸收和借鉴世界范围的先进文明成果创造了有利条件,也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一方面,信息革命和网络技术迅猛发展,世界各国的交流日益密切,信息的传递和获取更为便利,这为我们学习国外的新技术、新知识提供了大好机遇。另一方面,科技创新层出不穷,知识更新越来越快,如果我们不能及时引进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方式,固步自封,就会很快落伍,甚至被历史所抛弃。我国自明朝中叶到鸦片战争三百多年闭关自守、日趋落后的历史,与改革开放短短二十多年间蓬勃发展、充满活力的现实充分说明,封闭导致落后,开放带来发展。
  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借鉴和吸收国外成功的经验和做法,是提高我国生产力总体水平的有效途径。我们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树立世界眼光,运用战略思维,更好地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把“引进来”和“走出去”结合起来,推动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
  积极拓展对外贸易增长空间。不断扩大出口是吸收国外资源和技术的前提条件。2000年,我国出口总额仅占世界贸易总额的3.7%。要在更大的范围和更深的层次上,把我国对外经贸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同时,加强对国际经济走势的监测,密切关注世界经济和贸易发展的新动向,积极参与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加强和改善双边经贸关系,继续完善和落实鼓励出口的政策,努力保持外贸出口稳定增长。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增加国内急需的关键设备和重要资源的进口。
  坚持积极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吸收外国直接投资超过三千四百亿美元,成为利用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但是,我国利用外资的规模占世界总量的比重还较小,吸收国外资金支持经济发展的潜力还相当大。在继续扩大利用外资规模的同时,还应突出引进先进经验和管理技术这一重点,正确引导外资投向,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效益。要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完善相应政策,规范利用外资行为,促进外商投资健康发展。
  不失时机地实施“走出去”战略。这是把对外开放推向新阶段的重大举措,是推进我国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迫切要求,是逐步形成我们自己的跨国公司的必由之路。通过境外投资,可以更多地利用国外的资源和市场,把一些成熟技术和优势产品推向世界。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有利于把世界先进技术引进来,加快产业升级。
  充分发挥科技对先进生产力的带动和支撑作用
  科技进步与创新,是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第一动力。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过程看,当生产力达到一定水平以后,进一步发展的动力主要不是来自资本和劳动力的大量投入,而是科技进步与创新。一个国家如果科技进步跟不上世界发展的步伐,缺乏持续创新能力,就很难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科技进步对生产力发展的带动作用越来越大。信息、生物和纳米这三大领域的科技发展,将形成巨大的科技革命浪潮,引发新的产业革命,带动生产力的大发展。随着科技创新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科技进步和创新能力已成为越来越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切实加强科技创新,促进科技进步。我国科技进步已取得了巨大成就,对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必须看到,目前我国高技术产业规模还比较小,其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仅为3.9%,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都还较低,一些国内市场需要的高技术产品主要靠进口,而一般工业品却相对过剩;部分耗能高、污染严重的生产工艺和设备还不能及时淘汰;单位产值的能耗比世界先进水平高3—7倍,主要原材料消耗比世界先进水平高5—30倍。因此,必须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切实加强科技创新,从而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
  实施人才战略,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劳动者素质和人才是先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一个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基础。要实施人才战略,把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作为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切实抓好,同时普遍提高全体劳动者的科学素养和劳动技能。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培养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数以千万计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专门人才。
  把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经济工作的基本出发点
  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既是我们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必要条件。
  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我们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经济发展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逐步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提高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努力向更加宽裕的小康社会迈进。
  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障和扶贫工作。做好城镇社会保障和农村扶贫工作是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体现。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目前一部分群众的生活还比较困难。我们应以对党、对国家、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做好这部分人基本生活的保障工作,使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能够惠及最广大的人民群众。
  当前,改革发展的任务很重。我们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发愤图强,锐意进取,不断开创经济工作的新局面。


第9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搞市场经济就不要民主决策了吗
周能福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地区、部门和单位出现了重大决策不经过领导班子集体研究、个人独断专行的现象。据说,这种现象还有堂而皇之的理由,即所谓由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大环境使然,由市场竞争的规律所决定。那么,市场经济与民主决策到底是什么关系?搞市场经济和发扬民主是并行不悖,还是互相排斥?对这个问题不可不辨别清楚,对其中的一些模糊认识不可不加以澄清。
  有人认为,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按部就班不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快节奏要求必须强调集中。因为,商场如战场,市场形势瞬息万变,机遇稍纵即逝。如果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办事,不仅耗时费事,还会贻误时机,丧失机遇。的确,市场经济是富于变化的经济,市场竞争的特点决定了决策必须快速而不能拖沓。但是,市场态势的多变性和市场决策的及时性,并不排斥民主。因为,快速决策的前提和归宿都是为了保证决策的正确和有效,就像一种交通工具,求快须以安全为前提。既然商场如战场,在战争年代,我们尚且有军事民主的光荣传统,今天面对商场,也完全应该集中集体智慧,实行民主决策。因此可以说,把发扬民主和抢抓市场机遇、迎接市场挑战对立起来,是一个莫大的误会。
  有人认为,一把手决策要果断,慢慢腾腾、婆婆妈妈,不是当代领导者的气魄。不错,市场竞争客观上要求一把手在关键时刻敢于决断,不优柔寡断。俗话说得好,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但是,果断不是武断,决断不是蛮干,气魄也不是刚愎自用。至于充分发扬民主,认真倾听意见,把影响决策的有利的、不利的,主观的、客观的,内部的、外部的各种因素认真地摆一摆,辩证地、全面地分析一番,绝不是什么慢慢腾腾、婆婆妈妈,而是为了更好地履行一把手的职责,更好地对党和人民的事业负责。那种以为自己是一把手,就可以我行我素、独断专行的想法,正是头脑发热、党性不强、作风不纯的表现,反映到工作上必然有害而无益。
  也有人认为,搞市场经济最终看结果,只要效益上去了,决策过程是不是讲民主可以不管。这种认识看起来有一定道理,其实不然。问题的实质在于,个人的经验是否全部可靠,不经过民主程序的决策有没有风险,而一旦造成决策失误,个人是否能负得起全部责任。必须承认,任何个人,其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与水平都是有局限性的,迷信和神化个人不仅是错误的,而且是幼稚可笑的。实践表明,个人的能力总是有限的,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而“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决策必须经过必要的民主程序,这是避免失误、化解风险的客观要求,是加强监督、爱护同志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效益、获得成功的可靠保证。否则,不仅会毁了个人的前途,而且还会毁掉整个事业。
  还有人认为,市场竞争涉及商业秘密和一些内部情况,如果民主讨论,把内部一些计划、设想和目标泄露出去,不利于在市场竞争中取胜。当然,商业秘密是应当保守的,该内部掌握的情况,任何人也不能随便往外捅。但这不能作为拒绝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理由。因为发扬民主是有组织纪律作保证的,谁违反了组织纪律,谁就必须承担责任。问题的实质和关键在于,思想上是不是真正重视民主集中制,并且有没有贯彻民主集中制的过硬本领。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全党同志都要增强民主集中制的观念,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提高贯彻民主集中制的本领,努力掌握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领导艺术、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把坚持党的领导同发扬人民民主、严格依法办事、尊重客观规律有机地统一起来……坚决克服违反民主集中制原则的个人独断专行和软弱涣散现象。”这段话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什么时候都不能忘记,我们搞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和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凡属重大决策,都必须由集体讨论,不允许个人说了算。只有这样,我们参与市场竞争才有底气,发展市场经济才不会偏离方向。


第9版(理论)
专栏:书刊评介

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
——读《邓小平的理论创新》
包心鉴
  创新是科学理论历久不衰、永葆活力的源泉。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就是我们党在新时期坚持理论创新的集中体现和最大成果。阎树群撰著、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邓小平的理论创新》一书,是一部研究邓小平理论创新的力作。该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完整地展现了邓小平理论创新的总体图景。邓小平理论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创新,集中体现在它系统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其体系博大精深,内容十分丰富。该书除导论外,共设八章,分别论述了邓小平的实事求是论、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社会主义发展动力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社会主义建设战略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论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论,既勾勒了邓小平理论的基本框架,体现了邓小平理论的内在逻辑,又阐述了邓小平理论创新的具体内容。
  第二,正确地处理了继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作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既继承和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时
  又结合中国的实际和时代的特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作出了新的发挥和阐释,提出了许多新论断,从而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该书以邓小平常说的两句话,即“老祖宗不能丢”和“要讲新话”作为全书的总纲,采取了科学比较的研究方法,一方面,对邓小平的许多理论作了历史渊源上的考察,阐明了它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的关系;另一方面,又在比较中显示出邓小平理论的个性特色,体现了邓小平理论的创新。
  第三,很好地体现了理论与实践、历史与逻辑的统一。立足实践、面向实践、指导实践,是该书的又一个鲜明特点。在论述邓小平理论的创新时,作者都对当时的实践需要和历史背景作了详尽的考察,对其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进行了深入探讨,这样就把邓小平的理论创新置于实践发展的根基之上,进一步增强了理论的现实性、针对性和说服力。同时,该书特别突出邓小平理论创新的动态性和历史性,对邓小平提出的每一个新思想、新观点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均作了翔实的探究,展示了邓小平理论自身发展的轨迹。


第9版(理论)
专栏:

发展农村经济须有新思路
孙永森
  随着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明显提高,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平衡、丰年有余这一历史性转折的实现,我国农业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在新的发展阶段,思路创新是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前提。解决“三农”问题,必须跳出“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就农民论农民”的思维定势,以新的思路,打开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局面,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更大发展。
  从专注于农村发展到重视城乡经济对接、互动
  进入新世纪,一、二、三产业联动,城乡协调发展的特征更加明显,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关联度越来越高。因此,发展农村经济必须着眼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加快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的对接。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城市工业是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第一个对接点;城市工业为农村提供了大量的农业生产资料,这是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第二个对接点;城市二、三产业吸纳农村劳动力是第三个对接点;城市居民的农产品消费是第四个对接点;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梯度转移,大量的农产品加工工业和农业生产资料生产企业以及其他传统工业逐步向以乡镇为中心的农村转移,这是第五个对接点;城市工商业生产和管理方式向农业领域渗透,从而提高农业生产和管理水平,也是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重要对接点。应抓住产业集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这两个重要环节,增强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带动作用,完善城镇体系,优化生产力布局,扎实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促进城市与农村、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协调发展。
  从农业结构调整到国民经济结构调整
  1985年以来,我国曾进行过几次农业结构调整,但几次调整主要都是围绕扩大经济作物比例进行的,是一种数量扩张型调整。现在正在进行的农业结构调整,则是以提高农业竞争力、提高农业效益为中心的质量素质型调整,也是由适应性调整向战略性调整的转变。要搞好这次调整,我们的目光必须从局限于农业及农村,扩展到区域经济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和各个环节。为此,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是正确处理农业综合效益与区域比较优势的关系。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不仅要进一步提高经济作物和养殖业的比重,而且要不断优化品种品质,发展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应因地制宜,发挥资源、市场、技术等方面的区域比较优势,逐步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主导产品和支柱产业,逐步实现农业专业化生产、区域化布局,发展特色农业、精品农业。二是正确处理市场开发与科技进步的关系。农业新品种、新产品的开发应与市场开发相结合,防止科技开发与市场脱节。三是正确处理农村经济结构与整个国民经济结构的关系。应统筹兼顾,对农业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各个环节统筹考虑,对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农村工业化和乡村城镇化建设统筹考虑,把农业结构调整放在整个国民经济结构调整的大框架中加以考虑和规划。四是正确处理尊重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与转变政府职能的关系。调整农业结构要以农民为主体,稳定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切实尊重、依法保护农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生产经营主体地位。各级政府应以推进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为重点,转变职能,强化服务,使农业结构调整真正实现由“行政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转变,由种养业生产计划调整向体制和科技创新转变。五是正确处理农业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关系。农业结构调整要防止对农业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利用,而应在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中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
  从农业现代化到农业工业化和市场化
  农业现代化的过程是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过程,是现代集约化农业和高度商品化农业相统一的发展过程。推进农业现代化,应抓住农业现代化两个基本特征:首先,农业现代化是农业工业化的过程,它要求以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化装备、设施来改造传统农业,并以具有现代素质的人员运用现代企业管理技术来经营和管理农业。其次,农业现代化是农业市场化的过程,包括农产品商品化和农业生产要素的商品化。这就要求我们把传统工业的市场化改造经验运用到农业上来。从当前农业发展的实际来看,一些地方虽然已经建立了一批农产品基地,开发了一批名特优农产品,培育了一批优秀的龙头企业,但离工业化管理和市场化发展还有很长的距离,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大工作创新的力度,把农业发展不断推向新水平。


第9版(理论)
专栏:书刊评介

一部具有现实针对性的经济学著作
——《消费力经济学》简介
卢嘉瑞
  尹世杰的新著《消费力经济学》一书,已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作者认为,所谓消费力或消费能力,是指消费者为了满足自己的物质文化需要而对消费资料(包括劳务)进行消费的能力。消费力可以分为物质消费力和精神消费力。作者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系统中,考察了消费力与生产力的矛盾运动,分析了影响消费力的因素及其内部结构,对消费力的运动规律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消费力经济学》是一部具有较强现实针对性的经济学著作。在书中,作者对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经济生活中出现的有效需求不足问题,从消费力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对信息消费、旅游消费等热点问题也辟专章作了论述。作者提出,发展消费力应以人为中心、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这表现了经济学对人的发展的终极关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