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7月23日人民日报 第9版

第9版(经济周刊)
专栏:奥运:带给我们什么

奥运推着经济跑
  举办奥运会,可拉动北京的GDP每年增加2—4个百分点,全国每年GDP将多增0.3—0.4个百分点
本报记者朱剑红
  7月13日晚上,北京城里如出租车司机、餐馆服务员这样的普通老百姓,都投入到欢乐的人群,为申奥成功而兴奋无比。因为,人们都能朦朦胧胧地感觉到:机会来了!
  是的,机会的确来了!这机会首先是国家的。据国家统计局副局长邱晓华介绍,为举办奥运会,北京将投入2800亿元,这么大的投入,可拉动北京的GDP每年再增加2—4个百分点,不仅会促进北京基础设施的建设,而且会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旅游业、金融保险业、建筑业、房地产业、体育产业、餐饮业、通讯及交通业,等等。这些投资如果都能投入,对全国经济的拉动作用也会很大,国家统计局初步测算,平均每年GDP将多增0.3—0.4个百分点。整个国家不仅能加快发展经济,而且也有利于改革开放,有利于中国进一步融入国际社会。
  这机会更是北京的。在北京将投入的2800亿元,其中有1800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713亿元用于环境保护及治理污染,170亿用于场馆建设,113亿用于运营费用。这些投入将使北京的城市建设又上一个新台阶,而且,举办奥运会给北京带来的收入也相当可观。据民间的测算,北京举办奥运会的直接收入,包括电视转播权、国际奥委会的合作伙伴计划、组委会赞助商、特许经销商、奥林匹克纪念币和邮票、门票收入等等,大约为30亿美元,间接收入大约为54亿美元。此外,根据经验,奥运会举办城市一经确定,会立即吸引世界各地不同文化、不同信仰的人前来观光旅游,使城市生活用品和生活服务的需求急剧增加。北京在今年“五一”期间,接待了国内旅游者100万人,如果在奥运会准备期7年当中,每年旅游者增加20%,旅游收入每年就可增加20亿美元,7年140亿美元左右,接近1300亿人民币。奥运会期间再增加100万人,50亿美元,相当于400亿人民币。由于奥运会增加的旅游需求为1700亿人民币。而旅游对于国民经济的拉动,包括飞机和汽车运输、食宿和购物,乘数较高,假设为3,7年增加1700亿人民币的旅游需求,可增加国内需求5000亿元,平均每年700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近一个百分点。
  这机会也是千千万万老百姓的。奥运会创造的大量就业机会对老百姓来说,是最大的实惠,由奥运带来的各个行业的兴旺,也会让北京市民的钱包更饱满。


第9版(经济周刊)
专栏:

奥运场馆设计效果图
  1、国家体育场
  2、奥体中心体育场
  3、国家体育馆
  4、顺义奥林匹克水上中心
  5、居住将越来越舒适
  6、绿地将越来越多
  7、交通将越来越便捷


第9版(经济周刊)
专栏:

未来5年内
朱剑敏周大庆制作(新华社7月14日发)


第9版(经济周刊)
专栏:

就业增加、收入增长、环境改善
——大伙都沾奥运光
本报记者王政
  路更宽了,天更蓝了,城更绿了,住得更宽敞了,发展的机会也更多了……一串串美好的畅想编织成了2008年北京人的幸福生活。
  中国农科院王乃生博士最近十分繁忙,按照北京市投资122亿美元打造“绿色奥运”的承诺,到2007年市区将建成1.2万公顷绿化隔离带,奥运会用地绿化面积将达到40%—50%,他这个草坪专业的博士,自然成了数家公司竞相争夺的对象。
  王博士的机遇,只是奥运会创造大量就业机会的一个缩影。根据《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专题支撑研究报告》,奥运工程平均每年会提供130万个就业机会,为北京市民新增加的就业岗位将不少于每年30万个。经济学家魏杰的分析就更为乐观,他认为,申办成功后,将会有大量国内外资金进入北京,会给北京创造大约200万个就业机会。当然,从奥运带来的就业机会中受益的,绝不仅仅是北京人,北京将以更加宽广的胸襟广纳贤才。
  所有人的劳动把一个新北京展现在世人面前:快捷的立体交通,使习惯了一大早赶班车的人们多睡半个小时;总长达150多公里的地下铁龙,让乘坐地铁观看比赛成为现实;天然气用量由目前的11亿立方米提高到50亿立方米,北京市民彻底向煤气罐和蜂窝煤炉告别;市内90%的公交车和70%的出租车使用清洁能源,尾气排放达到欧洲Ⅲ号标准……
  “对人民生活更深层次的影响,还是心态的开放、素质的提高。”一位社会学家提出,在创造机会的同时,奥运会同样给我们提出了挑战:与国际沟通需要专业化的人才,要想赢得机会,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这种竞争的压力、观念的冲击,一定会通过“首都”的辐射作用,影响到全国。
  7年后的北京,将绿草覆地,绿树成荫。白天,蔚蓝的天空抬头可见;夜晚,妈妈带领孩子坐在草坪上数星星。7年后的我们,一边能在音乐厅、歌剧院经常欣赏到全世界的优秀艺术;一边能随时到就近的体育场馆锻炼身体;越来越健康的生活方式,充实着自我;越来越开放的心态,与国际融合。


第9版(经济周刊)
专栏:经济茶座

奥运经济机会多
皮子
  奥运不仅是体育的盛会,也是经济的大舞台。奥运场上龙腾虎跃之日,也是奥运经济如火如荼之时。申奥成功,规模空前的奥运大赛终于与北京携手,机会多多的奥运经济终于与北京相伴。
  奥运与经济相连,不仅因为举办奥运会本身要花钱,也会有收入,更是因为举办奥运会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拉动经济的增长。
  办奥运是要花大钱的。弄不好,就要赔钱。1976年蒙特利尔举办第二十一届奥运会,亏空10多亿美元,包袱背了好多年。弄得好,可以赚大钱。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是首次由民间筹办的奥运会。金融界人士尤伯罗斯领衔筹办,用了许多赚钱、省钱的办法,结果不但没有亏空,还盈利2.5亿美元。
  办奥运,众多的各国运动员、体育官员和游客蜂拥而至,要吃,要住,要行,要赛,要玩,要看,你就得建场馆,盖饭店,修马路,你就得有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好环境,一系列相关产业都会热闹起来,经济也就有了发展的机会。1964年第十八届奥运会在东京举行。日本抓住这一机会,大兴土木,改造城市,仅兴建体育场馆就耗资30亿美元,带动了日本经济高速增长,被称作“奥林匹克景气”。
  筹办2008年奥运会也给中国送来了经济发展的机会。仅北京市用于奥运会的投资就达2800亿元,其中1800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这么大的投资对北京和全国的经济都会起到拉动作用。据测算,7年间全国国民生产总值平均每年能增加0.3至0.4个百分点。不要小瞧了这0.3、0.4个百分点,它是相当宝贵的。经济增长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当前我国经济遇到的突出困难是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增长乏力。为了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可以说是千方百计,如增发国债、降息、涨工资、收储蓄税等等,这几年才保持了经济增长势头。去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增长8.1%,今年上半年增长7.9%,真是来之不易,靠的是一分一分的努力,一点一点的增长。需求不足不是短期内就能完全解决的问题,扩大内需是长期的战略方针。我们对一切有利于扩大内需的机会都要珍惜,对一切能促进经济增长的事情都要做好。奥运经济不仅是量的机遇,也是质的机遇。筹办奥运有利于我国更深地融入世界,更加对外开放;有利于人们观念的更新,按国际惯例办事;有利于提高我国商业服务业的内在素质,上一个台阶。
  有了好机会,还要抓得住。这要下一番苦功。巨大的投资,如何保证投资效益和工程质量?如何更多地用市场化的办法筹集资金,如何节省开支?如何做好相关产业、部门的工作,把奥运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最大化?都需要我们去研究,去探索。


第9版(经济周刊)
专栏:

奥运会给北京带来的收入


第9版(经济周刊)
专栏:

  奥运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只有按商业规则和国际惯例办事,增强自身竞争力,商机才不会失之交臂——
商机来了莫错过
本报记者龚雯
  奥运商机知多少?
  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白和金认为,未来几年围绕奥运的一系列大投入,将进一步刺激内需,为国内外投资者和生产厂家提供难得的商机。同时,也将推动与奥运相关的服务业快速发展,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从另一层面讲,奥运经济与加入WTO相结合,会有力促进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引发出潜在商机。
  2008年奥运会的总投资是2800亿元,其中2/3用于城市基建,而北京申奥的三大口号是“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这意味着,能源、建筑、建材、环保、交通运输、高科技尤其是电子信息等产业将迎来赢利期。
  不过,申奥成功,获利最丰厚的还是服务业。有专家预测,2800亿元的“盘子”中,约有一半以上会转化为服务领域的需求或购买力。
  旅游与奥运历来是一对孪生子,近几届奥运会都证明,旅游业是大赢家。汉城奥运会使韩国旅游业在会后几年以13%以上的速度增长;亚特兰大奥运会使赴美旅游人数在举办前3—4年就出现明显升温;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使悉尼被评为世界最佳旅游目的地,赴澳外国游客急增100多万人次,收入4亿美元,创造新就业岗位15万个。
  北京市旅游局局长于长江说,申奥口号与旅游发展目标完全一致,旅游的六要素“行、游、住、食、购、娱”以及环境因素正是北京及相关城市办好奥运会的卖点。去年北京旅游收入共计726亿元人民币,今后几年预计每年至少保持5%的增速,这中间蕴藏着很多商机。到2008年,北京星级饭店要达到800家,比现在增一倍,400多家旅行社将优化重组,旅游商品开发也要加大力度。
  根据经验,与旅游业有关的商业、餐饮、民航、铁路、出租、休闲、娱乐、文化、体育、保健等行业将在奥运会期间普遍受益。
  商机面前莫错失
  商机仅仅提供了可能性,并不代表必然性。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教授指出,奥运对中国经济的市场化、全球化、网络化是重要的配置资源,这是历史的馈赠,但要避免带来一些负面效果,如果只是借着奥运单纯地炒概念、玩虚活、找“捷径”,不按商业规则和国际惯例办事,不努力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那也会与商机失之交臂,这方面我们有太多的教训,必须慎重。
  能不能抓住商机,让奥运激发新的市场需求,让奥运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需要全社会共同营造一个优良环境,需要加速结构调整和体制创新,需要硬件建设与软件服务提高质量和水平。


第9版(经济周刊)
专栏:

小资料
  汉城奥运会使韩国旅游业在会后几年以13%以上的速度增长;亚特兰大奥运会使赴美旅游人数在举办前3—4年就明显升温;2000年悉尼奥运会创造新就业岗位15万个。2008年北京奥运会总投资2800亿元,专家预测,约有一半以上转化为服务领域的需求或购买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