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6月3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大地·评论)
专栏:文艺信息

  文艺信息
文艺评论集《心灵历程》出版
文艺评论家仲呈祥的评论自选集《心灵历程》近期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全书共分四辑,是作者二十余年来三百多万字的文学、电影、电视剧理论批评文章的撷英选作。评论集真实完整地记录了作者新时期以来的心灵历程和学术轨迹,同时也是二十余年中国文学、电影、电视发展史的一个生动侧影。(文一)
王书田三步曲出版
王书田小说《壮志酬》、《马桂花》、《傲雪梅》近日分别由作家出版社等出版。书中对农和城镇的恶势力从形成到危害一方等作了深刻揭示,塑造了一系列公安战线的人物形象,表达了作者对腐败和恶势力的深恶痛绝,对人民的深情厚爱。(芹文)
张毓茂作品研讨会举办
日前,由社会科学辑刊编辑部、当代作家评论杂志社和辽宁省国际文化经济交流中心共同主办的张毓茂作品研讨会在沈阳召开。与会的三十多名专家、学者就张毓茂新近出版的传记作品《跋涉者——萧军》(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和散文集《这团火这阵风》(沈阳出版社出版)进行了广泛讨论,尤其关注《跋涉者——萧军》所体现的文学研究以及社会学、写作学意义。(丹青)
《散文选刊》研讨当代散文
近日,《散文选刊》继黄河小浪底、水乡周庄、大别山举办研讨会之后,又分别在云南哀牢山、江南水乡同里举办了中国当代散文创作研讨会。作家们到哀牢山区苦聪山寨、哈尼山寨进行了采风,游览了江南水乡古镇,并就当前散文创作现状及前景进行了深入的研讨。(王剑冰)


第4版(大地·评论)
专栏:

体育,以其特殊的社会号召力,正日益成为凝聚民族精神的重要力量。电视,以其直观形象的方式,强化着体育的号召力,让我们来共同关注纪实电视剧《金牌背后》——
强化纪实风格塑造平民英雄
——纪实电视剧《金牌背后》的创作追求
杨光远
  《金牌背后》的创作追求,首先是她的纪实性风格。该剧里的人物实有其人,而故事则是以纪实性文学作品《好儿王涛》为基础改编的。主人公的成长过程艰难曲折,素材详实,生动感人。剧中选用了不少王涛当年参加重大赛事的实况录像,也强化了记录生活原貌的纪实的艺术特性。本剧大胆地启用了由王涛和关华(王涛的妻子)本人参与拍摄,就是要使作品与观众更加贴近,使观众感受到近乎看纪录片的生活实感。
  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作品着力于通过情节的构筑和细节的处理来重笔描述人物的感情———父子情、母子情、夫妻情和师生情。为了培育王涛,他的父亲王世俊倾注了全部心血。为了创造经常练球的条件,王世俊在本来已经非常拥挤的家里支起了一张乒乓球台,又由于地震中断了王涛去练球,他心中暗暗着急,于是他背着妻子、冒着余震的危险,带儿子回楼上去练球;为陪送伤痛的王涛去什刹海体校练球,他背起了儿子冒着寒风、踏着厚厚的大雪,步履维艰地一步步走去……王涛每一次参赛,他都怀着焦急而又惴惴不安的心情观看着,到关键时刻,他甚至紧张得不敢看,跑出去坐在过道里,又忍不住站起来听,探头朝里看看,更有甚者,儿子夺得冠军,爸爸激动得犯了心脏病。妈妈又何尝不是如此?虽然为心疼儿子,有过矛盾、有过争吵,但她始终支持丈夫培养儿子,她对王涛父子为乒乓球的付出,了解得最多最真切。王世俊病床前,她流着泪说的一席话,把一位妻子、一位母亲对丈夫和儿子诚挚的爱,表露得令人动容,真实得让人深深感动。
  在王涛成长的过程中,他的老师、教练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慧眼识珠的小学数学老师王书林,为把他送进少年体校而奔波,又为给他找个好教练费尽口舌。爱惜人才的老教练王锡添,以严格的基本功训练培育着幼苗。正在广纳人才的教练郭仲熙,亲自找上门来,把王涛带到部队,因此王涛才有机会,走上打乒乓球专业的道路。也是王雪坤教练力排众议,提出就是冒险也要用王涛打主力。他慷慨陈词:“干什么事不冒险?大到干革命,小到第一个吃螃蟹的。”并表示自己愿为此承担一切后果。于是,王涛又获得一次宝贵的机会。
  全片讲述了一个普普通通的故事,介绍了几个普普通通的人,朴实无华,却深情感人。对四十三届世乒赛那组戏的处理,本剧将赛场内和王世俊看比赛激动得病倒、急救,作了平行蒙太奇处理,更增强了感染力。本片的开头是滚动着的金光闪闪的奖牌,伴着清脆的金属撞击声和现代感的音乐旋律,跃然于屏幕之上,这组视听形象,既是王涛辉煌事业的诗化,也是他人格、精神的抽象化。这个片头既提神又耐人寻味。(附图片)


第4版(大地·评论)
专栏:

  弘扬奉献精神鼓舞民众士气
  王建锋
  王涛的父亲王世俊的纪实文学作品《好儿王涛》出了以后,收到几万封的来信,信里提出了很多问题:你是怎样培养王涛的?你能给我们提供一些什么样的借鉴?中国家庭,一向都重视教育。在传统意义上,王涛的个人命运和国运之间形成一种文化张力,形成一种思考。
  乒乓球曾经在我国的历史上发挥过很大的作用,包括中美建交也曾经用小球推动大球。可以说乒乓球在我国是最有群众根基和广泛影响的。
  我们这么大的一个国家,这么大的一个民族,这么多人口,到底需要一种什么精神?我认为王涛从小就具有一种自强的精神,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尽管一开始父亲有帮他选择人生的意思,但当他迷上乒乓球之后,立刻就倾注了全部心血。虽然一开始还只是爱好,还很难说是爱国,但当国家、团队慢慢地给他更大的更远的一种抱负后,这些点自然就融到一起了。从这里可以看出个人命运和国家昌盛的关系,从一个更广阔的民族文化背景中去看这部片子,就会发现,这里蕴藏着巨大的艺术张力。
  关于这个片子的纪实风格,我们征求了很多专家的意见,经过了反复论证,对原来没有用的素材整个又删减了一遍,采取了这种相对纯粹的电视剧形式。但由于是生活原型本人演自己,情节中的大量段落就直接取自人物曾经发生过的故事,所以它的真实性本身就接近纪实性。但是我们又是在拍电视剧,又有意识地在纪实性和艺术性结合点上,不要让他太像戏,以至于破坏纪实本身的质朴性。包括王涛的表演,我们强调比较本色,相对来讲质朴一点,要是演员表演,外形不像,追求戏剧化就缺乏王涛本人的质朴的东西。他的很多情节直接来源于王涛自身的生活,所以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自然的选择。事实证明这次选择还是对的。因为王涛这个人物,大家太熟悉了,王涛父亲的这本书也有一定的读者群。如果让王涛本人演他没有做过的虚构的事情恐怕也会使他陷于比较尴尬的境地。王涛的表演质朴,是因为演的是自身发生过的事情。实际上纪录片里现在也有一个门类,就是扮演曾经做过的事情。纪录片是表现在现场正在发生的事情,已经发生过的事情就不能再发生了,但如果有些事情非常重要,只好采取扮演的方式。由本人来扮演,因为他的情感是真实的,所以不会太走样,太变形,保持了一种生活原生态的质朴和真实。这一点来看,王涛这部片子虽然是电视剧,但是它保存了生活原态的内在质朴。可以讲,《金牌背后》不是普通的一般的纪录片,在纪实美学这点上,它为我们下面继续制作强国梦系列做了可贵的探索。
  我们把握着虚构的东西尽量少一点,尽量从书中找生活本身提供的故事和悬念因素结构王涛个人的命运故事,然后把它同国家利益的关系,在体育的这个层面反映出来,从而给我们国人提供这样那样的文化反思,包括对传统教育的反思,对现行教育制度的反思,对于体育重视的反思。
  片子故事流畅,许多地方非常感人,该给观众视觉冲击力的地方,都响鼓重槌,不光是视觉上,更有一种民族的豪情在冲击着我们。我想,如果多些这样的片子,对于鼓舞我们的民心和士气都是大有裨益的。(附图片)


第4版(大地·评论)
专栏:

  意蕴丰厚的“金牌”人生
  李星
  八集电视剧《金牌背后》是我国乒坛名将王涛曲折而辉煌的成长史,纪实是它显而易见的创作方法和艺术风格。全真的历史性镜头,王涛和他的妻子关华的联袂出演,而其它真名实姓的教练员、少年王涛以及王涛的父母兄弟皆由演员扮演,共同构成了王涛运动人生的编年史。多种原材料构成的叙事朴素流畅、亲切感人,具有逼真的还原历史的艺术效果,再一次验证了生命、生活是美的源泉的创作原理。
  一般来说,对于民族和祖国的功勋人物,人们大多关注的是他们事业上的成就,倾心于他们事业高峰时的境界、聚光灯下的辉煌。然而《金牌背后》,诚如这个片名所暗示的,却将观众的注意力引向他成名前艰苦卓绝而又坎坷曲折的人生命运历程;有王世俊这样将儿子的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的父亲,固然是王涛的幸运,然而亲人的理解、支持、关爱,并不能保证一个男子汉在事业上的一帆风顺,在奔向理想的道路上同样是荆棘丛生。进入少年体校因为王锡添教练的爱才如命,还算顺利;但是进北京队却因为个儿矮,屡屡受挫;而进基建工程兵队不久,这支部队却撤销了;一个十三岁的少年又远离父母,来到千里外的新疆。当父母亲为他联系好北京的重点中学时,这位少年却坚决拒绝,并发誓:“我一定要打回去!”这里表现的是他对理想的执着和人生信念的坚定,还有感人的对于命运的抗争。王涛也由此进入更高的生命和人生境界。
  与一些人认为《金牌背后》入戏慢的感觉不同,我是一开始就被它紧紧抓住了,感动我的是片中无处不在的父母爱、父子情。影片虽然是粗线条的人生编年史,但在表现深层次的人性人情方面却不惜笔墨、浓墨重彩。王世俊为儿子受伤发肿的右脚穿上自己的解放鞋的细节,雪中背儿子一步一步走向什刹海体校的镜头,都有催人泪下的力量。
  王世俊在因《好儿王涛》一书,被人称为“伟大的父亲”之后,却让人们“不要学我”,这也决不是谦虚和客套,其中包含着一个过来人的反思和自责。父亲关怀儿子固然是人之常情,但像王世俊这样为儿子设计一生,是非功过,值得人们为之深思。这是辉煌过后的平淡,是退潮后的冷静,能给予这一点,不能不说是《金牌背后》又一思想收获。(附图片)


第4版(大地·评论)
专栏:文艺点评

  文学——拒绝投机
南帆
一些网站发动了一场文学投票,十位“人气最旺”的作家终于出炉。谁是今日文坛的盟主?这个问题似乎有了一个统计学的答案。文学的评判再度与拥戴者的人数联系起来了。
  文学是为大众服务的,这个口号已经有了很长的历史。八十年代某些诗人的出言不逊的确吓人一跳———他们竟然宣称他们的诗是为下个世纪的读者写的,现今的大众看不懂只能是活该。这种论调嚣张了一阵,九十年代作家的表情又迅速地和蔼了起来。这时,市场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作家与大众的关系也在市场之中改写为生产者与消费者。于是,许多作家慨然地在文学领域认可了“顾客是上帝”的原则,他们又口口声声地惦记起了大众。当然,这时的大众不再涉及启蒙或者被启蒙,大众变成了一个与作家稿费单息息相关的概念。
  不少作家认为,这不是什么耻辱———耻于言利是一种有待破除的传统观念。为什么不把赢得的利润当作文学评判的依据呢?大众走入市场,自愿地掏出口袋里的货币,这表明了大众对于某些作品的由衷喜爱。读者都是心明眼亮的人。谁也不会出钱购买那些次品和废品。所以,市场销量与作品的价值是互为表里的。公开场合,没有几个作家会愚蠢地炫耀他们挣了多少银子;他们乐于暗示的是另一个观点:读者的数目就是作品价值的见证。
  这样,作家们得意洋洋地从市场上凯旋而归。他们仿佛找到了一个纵情表演的舞台———市场的自由竞争造就了他们脱颖而出的机会。可是,如果洞悉了市场的全部奥秘,这些作家就不会轻易地将所有的辉煌归功于自己的艺术天才。许多作家的想象之中,市场是一个公平交易的平台,货币的数目完整地表达了读者的阅读意愿。他们没有想到,如今的市场已经如此成熟,以至于市场可以煽动、制造各种购买欲望。强大的传媒系统与炉火纯青的广告设计正在为大众配置各种欲望———广告的叙事学就是将这些欲望表述成来自大众内心的渴求。文学纳入市场的运作体系,这是一个转折性的事件。首先,市场挑选一批幸运的作家充当偶像;其次,市场将会动用一套丰富的动员技巧号召大众聚集在这些偶像周围。所以,我们远在读到具体的作品之前就听说某某作家炙手可热。如果作家的名声有助于赢得商业利润,市场就会派遣出一批训练有素的名声制造者。人们已经察觉,现今许多作家的名声不是源于自然的积累。从“新状态”、“断裂派”、“七十年代新新人类”到“身体写作”,许多人一夜成名。广告系统之中,一个醒目的称呼、一个惊人的口号远比一批好作品重要———有了这些称呼和口号就像有了一个可以拎得起来的把柄。许多时候,攻势强盛的广告甚至会发出巧妙的暗示:不曾读过这些作品的人就会沦落为没有文化的时代落伍者。种种火热的介绍终于让读者心痒难熬———转过身来,读者欣喜地发现书摊上已经摆满了他们想要的作品。许久之后人们才会意识到,广告与销售是利益均沾的共同体。很大程度上,图书销售排行榜乃是出版商精心操纵的结果。不少作家成了被操纵的傀儡。
  当然,这是一种愉快的被动———谁又会拒绝充当一个日进斗金的傀儡呢?人们没有理由将作家打入另册,剥夺他们挣钱的权利。但是,人们也没有理由认为,银子的数目就是文学的最后判决。买卖兴隆仅仅是经济学的成功,可是,许多人总是顺手牵羊地把它形容为文学的成功。有些作家不明就里,其良好的自我感觉表明,他们甚至比读者更快地在市场的造势之中晕了头。相形之下,另一些作家工于算计。他们频繁出入于传媒,不露声色地推波助澜,巧妙地将文化主张的宣谕与商业宣传汇为一炉。不管怎么说,文学与市场的合作方兴未艾。套用一个时髦的词汇,我们祈愿二者之间出现一个“双赢”的前景。尽管如此,我们仍然要大声地表示一个信念———虽然另一些作家没有被市场选中,没有被塑造为文化明星,没有大规模地进入机场、地铁站的售书亭并且在电视屏幕和报纸的书评版之中频频亮相,但是,他们的重要性是无可否认的———如果说不是更重要的话。
  读者的数目制造了市场规模。广告系统制造了人云亦云的习惯。发行量和高额的版税收入制造了崇拜。这一切都是市场运行的秘诀。文学必须敢于出示另一些内容,例如特立独行的风格或者藐视庸常之见的勇气。文学可以从市场上挣回数额不等的稿费,但是,作家不能因此而开始无原则的投机。文学正在投入市场,但是,文学的终极意义决不限于市场。


第4版(大地·评论)
专栏:文论天地

  文学与现代人格的建构
  肖云儒
  近年来,表现现代市场经济这一崭新生存环境中人的精神世界的文学作品日渐增多,大都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仅长篇小说就有以《人气》、《分享艰难》、《大厂》、《英雄时代》、《汽车城》等为代表的几十部,总体水平虽差强人意,不少优秀之作却受到广大读者的青睐,构成了当代文学一道新的风景。
  在这些作品中,相当多的作家把关注的焦点放在现代市场经济引发的历史理性(经济评价)和人文理性(道德评价)的矛盾上,揭示了市场经济在日益强化对人的物质关怀的同时,淡化、漠视对人的人文关怀。对于物欲给予心灵的污染、扭曲,苦恼而又无奈,对市场经济给予现代人格建构的负面影响流露出深深的忧虑。此类作品引起了评论界普遍的兴趣,围绕经济社会和人文素质在价值取向上的矛盾,伸延出不少有意思的话题。
  一种新的经济因素或体制出现后,必然要求精神层面相应的更新,呼唤相应的人生追求和价值观念,从而和原有某些人文坐标剥离甚至冲突。同时,在现代市场经济的初始阶段,由于机制不够完善,发育不够成熟,也会引发一些矛盾,比如不按游戏规则运作出现的假冒伪劣、暴利暴富、权钱交易等等社会弊病,引起相应的心理失衡和社会震荡。这些冲突既构成社会转型期最具审美价值和思考深度的景观,也是促动社会转型的一种精神动力。作家对这些问题的关切,其实是对新时代的一种人文责任,对老百姓的一种人文关怀。他们充分发挥了文学的反思和批判功能,在焦虑和忧患中倾注出对新生活的挚爱,也显示出作家在历史、人文、审美多维层面上把握、开掘新的社会矛盾、新的命运纠葛和新的心理冲突的能力。其实在这些作品中,不只有对精神滑坡的苦恼和忧虑,更深处,也能听到建构新的现代人格的强烈呼唤。无疑,这类作品中的优秀者,是世纪之交文学的重要收获。
  但总的看,文学在描绘市场经济时代生活的时候,致力于从正面表现市场经济如何提升民族精神,建构现代人格的作品,很难见到,给人以深刻印象的佳作更是凤毛麟角。评论界就这个问题议论研讨得也很不够,多少有些冷落。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萌生、发育到制度确立的整个进程,对中国这样一个自然经济绵延了几千年的国家,是了不得的大事。它不仅是传统中国走向现代中国、中国走向世界的经济杠杆和制度保证,而且会引发社会政治文化生活在改革中一系列深刻的变化——利益的调整,关系的调整,管理机制和思维方式的调整,种种种种,都会内化为国民精神、群体心理在冲突中的吐纳、整合、更新,也会在每个家庭的日常生活,每个人的命运、性格、意识、心绪和情感世界,投下抹不掉的印痕。后者对文学有着尤其重要的意义。文学是关注个体生命,关注情感意绪,关注偶然和意外的,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作家笔下的个体生命和内心活动可以从人物生存的大环境或者小境遇中孤立或者隔离出来。现代中国人和现代中国一样,都无法躲开市场经济和它在各个领域、各个层面无孔不入的聚光、折光、反光、逆光。所有这一切,甚至它的弊端,都会或多或少包含原有生活领域和精神领域所没有和少有的新信息。有时,越是偶见的性格命运,越是意外的心理感觉,越是个别的生活现象,倒越可能是新生活的某种先兆和征候,有着更为密集的信息量。这样,文学创作关注个体人和内世界、关注特殊性和偶发性的要求,不但不和作家关注市场经济生活和群体心理经验相抵牾,若是从生命个体和人物个性、心理意绪下功夫掘井,怕是反倒能更快捷更深刻地切入社会肌理和时代脉搏。
  由于市场经济通行的是物质利益原则、等价交换原则、自由竞争和优胜劣汰原则,总体上给发挥个体潜能、张扬个体生命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天地,它同以集体主义原则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能否和谐共融,是人们常常争论,而且容易引起误解的一个问题。其实,通观世界文明进步的历史,市场经济不仅把人类的社会的生产力从自然经济中解放出来,也大大推动了人类精神文化的变革。市场经济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提升了人的生活质量,推动着人类全面进步和人格的全面完善。在几千年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几十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陶冶的基础上,市场经济的内在属性和运行机制,已经和正在孕育、催生许多新的思想观念、人文品格和道德价值。它们不断地成为社会主义文明新的生长点,无可阻遏地朝每个人的内心世界渗透,并浇铸、锻打着现时代的新人格,为文学提供了崭新的描写对象。
  市场经济是一种开放经济,“商品无祖国”,交换无国界。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天然要冲决地域的阻隔和国家的封闭,促进统一大市场的出现。市场经济的具体实践,以及它所形成的生活氛围和心理磁场,对于破除自给自足、内闭内省的小农经济思想,破除血缘族缘地缘意识,在全社会育化开放心态和开拓精神,毋需说是极为有利的。
  从当前一些作品的实际看,有几种情况,提出来供大家思考。
  第一,塑造现代新人格要避免理念先行。上面谈到的市场经济对人格建构的作用,当然不能作为模式直接套入作品,一定要从鲜活的生活和具体的人物出发,并且一定要将人物的外世界和内世界转化为作家自身的命运烙印和人生体验,转化为作家独有的审美对象。这时候,写时代、写人物和写自我,才能相互渗化,现代新人的形象才会在笔下活起来。如果理念先行,便难免停留在“17年文学”描写社会主义英雄人物那个平台上,甚至不自觉地采用“高大全”的招数。避免理念先行不是在创作中排斥一切理性的引导和渗透,作家对生活历史的和道德的评价,和他的世界观、价值观以致整个理性思维都是分不开的,只是在作品中,这一切都溶入形象的展现中,自然流露出来。避免理念先行,同时也要防止西方反理性主义思潮对创作的侵袭。
  第二,要强化市场经济现代人格的新质地,着力表现这种新质地的丰富内涵。表现新的现代人格,要集中笔力强化这些精神新质,并将传统优秀精神由社会伦理体系的坐标,调整、更新、整合到社会伦理和经济伦理、科学伦理相交融的意义体系中来。要浓墨重彩描绘新经济如何造就新人格、新人格又如何引领新经济的动态过程,在这种人与环境的互动过程中探寻新的艺术手段和艺术语言。其中有极为丰富的内涵和色彩斑斓的画面。决不能像有些作品那样,给现代新人敷上一些表层的青春气息和时尚色调,出入于高级宾馆、红粉群中,用“白领文学”,甚至准“消费文学”取代对现代人精神新质的深邃开掘。
  第三,要写出市场经济新人格的复杂性。
  现代市场经济是一个复杂的存在,既有我们上面举出的那些有利于人类精神文明发展的方面,也有自身的缺陷和局限性,市场时代的新人在极其复杂的环境中成长、搏击,市场和新人自身在初期的不够成熟,以及命运和性格导致的各种弱点,更加剧了这种复杂性。他们一路坎坷,步履艰难,内心充满了苦恼、焦虑、忧患,也会有孤独、畏惧、怨怼,甚至妥协退让犯错误,永远不改的则是对目标的执著。如果在作品中把他们处理成纯一的先进,新人形象就难以真实、鲜活,也难以凝聚市场经济时代各种深层的社会关系和复杂的心理信息,从而导致肤浅。
  市场经济不仅是千百年来中国最有意义的历史事件,也成为现实生活最重要最宏大的存在,现代人最新颖最鲜活的真实。尽可能发现并表现实践生活进程和精神生活进程中新的因素,发现并表现人格建构和心灵世界中新的因素,着力写出现代人的新人格,给人类精神史、审美史提供新的素材,为社会人格建构提供新的亮点,是历史赋予这一代文学家的任务,也是历史对这一代文学家的青睐。让我们紧紧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