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6月15日人民日报 第9版

第9版(假日生活周刊)
专栏:周末闲话

  都来“种”瓜
寒小
  眼下人们吃韭菜、猪肉这类农药残留高、容易被“做手脚”的食物总是小心翼翼,却不料西瓜那鲜嫩的瓤也暗藏杀机。专家提醒买瓜时须看瓜皮瓜子、品瓜味,可买瓜不能总是切开再买吧:天热,切开了娄得快,也不好携带,所以还不能完全指望消费者自己把“安全关”。如果像报道呼吁的那样,对种出和销售“毒瓜”的人严惩不贷,以儆效尤,情况兴许会好些?
  不一定。笔者有个亲戚是种瓜大户,他很为“同行”叫屈:大家都种瓜,你不用激素,你的瓜就比不上人家的个大鲜亮。他种过一年“绿色西瓜”,可商贩嫌小,不收,他自己往城里拉,费时费力,换来的却是买者寥寥。种瓜多少得用些肥料农药。去农技站供销社,人家卖啥你就得用啥,哪些效果好,哪些已经被禁用,没人告诉你。假药多,按说明书上的比例兑出的药总是药力不足,你只能摸索着来:“1∶1000”不起作用,来个“1∶100”的,可要是倒霉,赶上“1∶500”合适,不就“农药残留超标”了!
  看来,想吃口“安全”瓜还挺难。缺乏引导和帮助,瓜农就那么稀里糊涂地种出了“问题西瓜”,怪他但也不能全怨他:如果商贩能准确传达“健康消费最受推崇”的市场信息,如果供销社不出售违禁农药,如果农技辅导员不懈怠旷工,如果农业管理部门能积极指导农民种“绿色西瓜”,并给他们的辛勤果实以权威的认证,或者帮他们引进新品种,而不是任其通过“把瓜种大”投身低水平的竞争,如果我们消费者自己别总是盲目青睐“大西瓜”……种瓜得瓜,哪个瓜农不想收获个大味甜的好西瓜呢?无瓜不成夏,哪个消费者一夏天不想吃它个痛快淋漓呢?种好瓜,得大家努力。
  还有市场这一关。有报道说,郑州市政府每年都为西瓜发愁。西瓜一上市,大小瓜车直往城里涌,郑州城看上去就像一个大农贸市场。和郑州一样,如何把市容管理、市民需求和瓜农利益兼顾起来,是眼下很多大中城市正面临的难题。
  西瓜大而易碎,放在超市和菜场里出售,不是太贵,就是堆放不了多少。拖拉机、马车载的大都是当日新摘的,可呼喇喇开进城,有碍市容,尤其眼下很多地方还挺重视这方面的建设。其实瓜农也不愿进城,抓住就挨罚,城里乡下来回跑,别的活计都得撂下,又累又不划算。
  都快“电子商务”时代了,有农民在互联网上卖果卖鸭,却还有瓜农奔走于田头和街头,甚至仍有西瓜烂在地里,小生产和大市场脱了节,是流通这一环出了问题。城里人吃瓜,也该帮瓜农做些什么,如提供产销两头的信息服务、组建销售网络,等等。若是一方政府把“卖瓜”当成一项为群众办实事的工作来抓,不妨牵头各方组建一支统一型号、统一标识的车队下乡收购、回城出售,既免去了瓜农的奔波之苦,也不会给市政管理带来麻烦,说不定还会给城市之夏平添几分甜丝丝的生气呢。


第9版(假日生活周刊)
专栏:生活提示

  夏季吃瓜要当心
  新华社记者郑东鸿
  炎热的夏季里西瓜是人们常用的消暑佳品,但是现在吃西瓜也要当心惹出“祸”来了。近日沈阳市发现有一些市民由于吃了含有激素和剧毒农药的西瓜上吐下泻而引起了食物中毒。
  据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门诊部的医生介绍,每年夏天由于食物引起的中毒都危害着百姓的健康,但是由西瓜引起的中毒却并不多见。今年由西瓜引起的中毒日渐增多也引起了医院方面的重视,同时提醒广大消费者一旦出现不适一定要引起重视,及时到医院就诊。
  据沈阳农业大学的果树专家介绍,一般带有激素和农药的西瓜,从外表看西瓜皮上的条纹黄绿不均匀,从里面来看瓜瓤比较红但是瓜子却是白色的,而且吃起来没有甜味。
  有关专家还提醒消费者在买西瓜的时候必须仔细看好,以免自己的肠胃受苦,同时建议有关部门对滥用激素和剧毒农药的西瓜种植者和不法商贩给予查处。


第9版(假日生活周刊)
专栏:旅游指南

  西藏有了“旅游日”
  新华社记者刘喜梅
  今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是西藏历史上第一个自己的“旅游日”。5000多名青少年学生开展了以服务旅游业为主的环保活动。西藏各大旅行社纷纷在布达拉宫广场打出醒目的招牌,吸引游人和市民的注意。
  经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西藏旅游日”,此时正是西藏万物蓬勃、生机盎然的季节,也是西藏旅游旺季来临之时。“旅游日”期间西藏自治区旅游局将牵头开展相关的宣传、咨询和服务活动。今年的主题是“旅游与青少年”。
  西藏旅游业发展势头迅猛,到目前为止,已有定点旅游企业150多家,固定资产总值10亿多元。近10年来,海内外来藏游客每年均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旅游收入占全区国内生产总值的6%。
  西藏旅游资源丰富,拥有世界文化遗产1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4处,历史文化名城和各级文化保护单位100多处,并在行、游、购、吃、住、娱等方面形成了合理的配套结构。西藏自治区明确提出,要用20年的时间,把西藏建设成为生态旅游大省和国际精品旅游胜地。(附图片)
为丰富群众周末生活,拉萨市罗布林卡公园组织布达拉宫演出队表演独具特色的传统藏戏,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
本报记者万秀斌摄


第9版(假日生活周刊)
专栏:消费视窗

  北京一家小饭馆,不到半小时,用去76个发泡餐盒——
这里还有白色污染
  朱宇
  按规定,2000年底,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就该被淘汰了。可情况不尽如人意。今年6月5日地球日前后,国家经贸委以及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国饭店协会等部委及行业协会接连发出通知,要求全国各地餐饮企业、食品生产、流通企业立即停止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看来,这一次国家淘汰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的态度非常坚决。但在北京鳞次栉比的小饭馆里却有着另一番景象。
  问题出在哪?
  6月8日,中午12时30分,笔者来到位于北京闹市区的新街口豁口,这里每天的客流量非常大,小饭馆密集。笔者随意走进生意比较红火的一家,看见老板正忙着帮客人打包饭菜,所用的餐具就是严禁使用的一次性发泡塑料饭盒。笔者点了份套餐,边吃边观察,在短短半个小时里,有38位客人要求将饭菜打包带走,共用去饭盒76个。趁老板休息的空当,笔者和他聊起来:
“不是说不让用这种一次性发泡塑料饭盒了吗?”
  “嗨,我们这边都用这个。”
“有人跟你们说不让用吗?”
“没有啊,没人管这个。有查卫生、查执照的,没人查这个。”
  “为啥不用可降解的绿色饭盒呢?”
  “绿色饭盒,谁给钱啊?塑料饭盒是最便宜的,凑合着用吧。”
  “上面发文件禁止出售,你是在哪买到的?”
  老板见我刨根问底,起了疑心,转身招呼客人去了。
  从这家饭馆出来,笔者又在附近其他十来个饭馆餐厅溜达了一圈,果然如那位老板所言,所有的饭馆都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盒。
  难道是因为管理部门的眼睛都盯在了大市场、大餐厅、大商场,才让这些小店小馆成了“白色禁令”的盲点吗?须知这些“小”地方正是打包、外卖饭菜的主力军,发泡餐盒的吞吐量非常大。笔者第二天多次打电话联系北京市的环保部门,似乎这个问题很敏感,大家对此都讳莫如深,守口如瓶。
  6月8日下午至晚上,笔者走访了几家部委的机关食堂及机关属餐饮企业,发现这些地方都还在用发泡塑料餐具,用量也很大。不知道这些地方的“拒绝白色污染行动”是归工商等执法部门管,还是部委自己说了算,可别“灯下黑”。
  消费者怎么看
  6月9日中午,笔者采访了一位刚从饭馆出来手拿一次性发泡塑料饭盒的消费者:“您知道现在国家不允许使用这种饭盒了吗?”
  “知道,这会造成白色污染。”
“那您为什么还用?”
“饭店里只有这个,总不能为了环保饿肚子吧。”
  一向作为环保事业最强有力支持者的当代大学生又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呢?笔者在北京某高校的校园里碰上10多位大学生,问起他们,都声称知道有禁止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的规定。笔者发现,学校的公共食堂里使用的一次性饭盒都是纸制的,但一些私人承包的餐饮窗口还在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饭盒。消费者大都是在校的学生。笔者采访了其中一位姓韩的同学,他对禁止“白色污染”的规定,以及白色污染对环境造成的危害都非常清楚。当被问及如果在免费的一次性发泡塑料饭盒和需付费的可降解绿色饭盒中会选择哪个时,他不假思索地表示一定会选择后者。
  看来,近几年的宣传已经唤起了人们的环保意识。据悉,国家经贸委正在制定监督检查和处罚措施,不日即可发布。对拒不执行国家规定,继续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的企业,将依法进行惩处。相信只要消费者能以环保为重,再辅以一定的法律手段,令行禁止的一天将不再遥远。


第9版(假日生活周刊)
专栏:生活咨讯

  海宁将办皮革博览会
本报讯由浙江省人民政府、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等主办,海宁市人民政府等承办的2001年海宁中国皮革博览会暨第八届全国皮革服装展销会将于9月30日在浙江海宁举行。本届博览会设880个展位,分4个展区,将充分展示国内外皮革行业的发展趋势,加强国内外皮革业的技术合作与交流。博览会期间还将举行“真皮标志杯”全国服装设计大奖赛及相关活动。
  (查加林)


第9版(假日生活周刊)
专栏:

  上海征集旅游口号和旅游标识
  上海市日前向国内外公开征集旅游口号和旅游标识。
  这次征集的旅游口号和旅游标识,要求艺术地反映上海都市旅游的形象、特征和优势,具有较强的震撼力、吸引力、号召力和启发性。旅游口号分中英文两种,应征作品的中文不宜超过10个字,英文为一短句,要求易读、易识、易记、朗朗上口并有美感。
  应征的上海旅游标识要求图案内涵丰富,具有国际性和时代感,适合世界上各种文化背景的人理解和认同,图案应清晰,颜色种类不宜过多。征集时间至今年8月5日为止。
  旅游口号、旅游标识在旅游形象展示、旅游产品促销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世界上许多旅游业发达的国家和著名城市,都有自己独具魅力的旅游口号和旅游标识,并成为一个国家和一座城市生动、鲜明的标志。(沪宣)


第9版(假日生活周刊)
专栏:市场监督

  考生“补脑”应谨慎
新华社记者李梁
  随着中高考时间日益临近,考生们的学习也进入最后冲刺阶段。记者走访西安市一些药店时发现,各种各样的脑保健品空前旺销。专家呼吁,考生应慎用这些脑保健品。
  走进西安一些大医药店,记者看到,在柜台的显眼位置上摆满了形形色色的营养保健品:不饱和脂肪酸类的深海鱼油、提高大脑皮层兴奋类的药品、人参、蜂王浆类及补充维生素、卵磷脂、微量元素的保健食品等。不少保健品在包装上煞费苦心,宣传单做得十分精美,许多还打出了“高科技”的牌子。
  西安东大街一家药房里,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说,健脑药物和食品在每年中考、高考前几个月销售最火,今年的情况比去年还要好。许多家长一来就问哪种健脑品效果最好,一看说明掏钱就买,价格问都不问。
  记者随意走访了一些中学生。一位在服用深海鱼油的高三学生说,他自己并不想吃,但父母硬要他吃,到现在几个月过去,也没有感觉到什么特别的效果。他还告诉记者,班上许多同学和他一样,都是在一边吃药、一边战斗。
  西安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王振林教授指出,现在市场上销售的许多“补脑”药物和保健食品在对效果的宣传上存在夸大其辞的现象,有的纯粹是一种商业炒作。事实上,深海鱼油含有的EPA、DHA成分和一些保健食品中的微量元素对人体的作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效果因人而异,有些还可能是心理作用,真正作用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而一些促进大脑血液循环的药物属于国家规定的处方类药物,应遵医嘱服用。一些提高大脑皮层兴奋的药物含有刺激中枢神经兴奋的成分,处于身体发育期的学生应慎服。


第9版(假日生活周刊)
专栏:

  民族美食引来八方游客
  ——广西大山纪行
  新华社记者周俏春刘水玉程义峰
  “今天贵客到我家,高高兴兴打油茶。”
  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汪洞乡瑶族大婶赵玉兰高唱着《请茶歌》,给围坐一桌的游客每人端上了一碗热乎乎的油茶。
  赵玉兰的老伴在一边用专用的小钵擂“捶打”着茶叶。他笑着说:“在解放前,这油茶本来是我们苗瑶同胞粮食不够吃时用来充饥的,真没想到现在这么多游客点名要吃这个!”
  看看一边的四方桌上,花生、米花、粑粑果、糯米粑等丰富的油茶“泡料”满满地摆了一桌,再加上嫩姜、葱花、蒜叶等鲜香可口的调料,小碗里红红绿绿的,香味扑鼻而来。来自深圳的游客邓湘说:“油茶令人回味无穷!”
  随着广西民族地区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广西各少数民族纷纷将自己的民族美食推向广阔的市场:壮族传统的五色糯米饭、瑶族美味“瑶豆腐”和无骨板鸭、苗族风味独特的辣椒骨……来自海内外的游客都能一尝少数民族美食,一个个吃得眉开眼笑。
  在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几乎家家都备有大大的制酸菜用的“荷叶缸”,当地有许多广为流传的谚语:如“侗不离酸”、“三天不吃酸,走路打颤颤”等。不管是鲜鱼鲜虾还是萝卜大蒜,无菜不可入酸。
  侗家的酸菜之所以鲜美,取决于其独特的制作方法:善烹饪的侗家妇女取糯米下锅炒香,放入石臼中舂成粉末,涂裹在用盐腌过的肉块上;再拌以甜酒糟,逐块放入陶罐中,加入辣椒、花椒、生姜等香料,压实密封。三个月便可取食,时间越长,味道越佳。
  不少游客自己过了一把“酸瘾”后,还想带一些回去给亲朋好友。雪白的酸肉、淡红的酸虾、脆嫩的酸萝卜,还有辣得让人直吐舌头的酸辣椒……30多种经过真空包装、方便易携的小袋酸食一上市,就极受游客欢迎。
  有了好茶好肉,当然少不了好酒。在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的龙脊梯田景区,壮族同胞自酿的“龙脊水酒”和当地秀美的风景一样出名。这种水酒呈淡橙色,滴而成丝,醮之粘手。喝下一口,醇香甜美,沁人肺腑,余味无穷。不过,这种酒香甜爽口而后劲极强,不少不知底细的游客经不住热情好客的壮家同胞的把盏相劝,结果喝得畅兴而醉。
  记者在众多壮、苗、瑶、侗等民族旅游村寨看到,民族美食颇受国内外游客欢迎。德国游客汉娜高兴地说:“壮族村民做的竹筒香菌汤可香啦!”


第9版(假日生活周刊)
专栏:消费大观

  河南省虞城县城关镇居民王富杰赶制出5000多对宫灯,准备在“七一”前送到北京、郑州等城市出售,为节日增添喜庆气氛。图为加工人员正在为宫灯贴花。
  金辉摄


第9版(假日生活周刊)
专栏:假日摄影

  赶海
  王会舜摄


第9版(假日生活周刊)
专栏:消费大观

  “七一”将近,革命老区临沂市的商家们制作了不少精致的节日喜庆用品。美国游客白克瑞先生(左二)来此买了很多中国国旗留作拍照用。他说:“我要告诉家人,中国人很热爱中国共产党。”
  周斌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