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联播 文字版 2001-05-07

2001-05-07新闻联播 文字版

永恒的叶坪

第4版(大地·副刊)<br/>专栏:<br/><br/>  永恒的叶坪<br/>  王先文<br/>  历史那双妩媚的大眼充满深情的一次注视,一个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便走进绵绵不尽的故事里,走进世人长久的向往与敬仰中。在中国,像叶坪这样幸运的地方并不多见,如同拂去岁月积淀的厚重尘埃,打开崭新的扉页,1931年11月7日这个载入青史的日子,携带着叶坪这个被稻田簇拥着的小小村落,一同进入受人仰慕的历史。那一天,在火辣辣的鞭炮声、雷鸣般的掌声和泥土一样质朴嘹亮的唢呐声里,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全国性的人民民主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宣告成立,数万不甘压迫屈辱的英雄儿女,用热血与信念,把南天红中华照得闪闪发亮。<br/>  尽管一切都还相当简陋,且略显仓促,但我们对它的神圣和伟大不敢有丝毫的怀疑,在距叶坪旧址群不远的两个村子里,我曾采访过以歌喉、唢呐庆祝“一苏大”召开的红军女歌手杨彩荣和唢呐手谢益桥。七十年时光飘然而去,他们由如花少女、如牛壮汉变成白发苍苍、步履蹒跚的耄耋老人。可一谈起往事,他们立刻变得神采飞扬,激动得像个孩子,仿佛那些事情就发生在昨天,一伸手就能摸到。<br/>  “那天清晨,大草坪上还搞了一次阅兵典礼呢,红军指战员挎短枪、背长枪、举大刀、扛长矛,他们排着整齐的队伍,穿草鞋或光赤的脚有力地踏着砂石遍布的草地,从阅兵台前走过。站在台上的毛主席个子好高、声音好大,他一喊,台下的红军也跟着振臂高呼,那举起的手臂,像树林一样密;那呼喊声,像雷霆滚过大地……”年过百岁的老唢呐手谢益桥对别的往事已很糊涂,独独对1931年11月7日里的事情记忆犹新,可以想象,那个日子在他心中是何等温暖地珍藏着。今年已经八十八岁高龄的杨彩荣老人当年还是个漂亮的少女,在苏维埃共和国成立那天,她登台唱过歌,夜里,又兴高采烈地参加了提灯庆祝晚会。“大伙儿提着灯又是唱歌又是跳舞,深夜,肚子饿了,我们就在叶坪开会的地方吃饭,那饭真好吃,有红烧肉,有豆腐,是毛主席请的客。吃过饭,毛主席让大伙就在叶坪睡,天亮了再回去。毛主席把我们带到一座祠堂里,说:‘暂时条件不好,别的屋子都住满了人,你们就委屈一晚上,男的睡这边,女的睡那边,可不许乱窜哦!’”……说到这里,杨彩荣咧开没牙的嘴呵呵地笑起来。那笑声,如同遥远年代吹来的一股爽风,我循着它,触摸到一代豪杰质朴、平易而伟大的胸怀。<br/>  叶坪旧址每一处景点,都能勾起人们对那段峥嵘岁月的深情回忆。叶坪我巡拜过不知多少次,每一次,我都要在一棵古樟树边站立许久。这棵矗立于天地之间、俯视过人世沧桑变幻的古樟树,被万钧雷霆劈开,有一半却依然不倒,数十年如塑像一般挺立,让人惊叹生命的倔强。樟树下有一只石墩,它的式样虽然普通粗糙,跟我们在许多地方看到的没什么差别,但千万小觑不得。当年,毛主席在繁忙的公务之余,常坐在这只石墩上读书看报,这只幸运的小石墩,给了主席多少指点江山的灵感啊。和平年代里,一拨又一拨游客慕名来到叶坪,他们中的一些人听过古樟树的传奇和小石墩的故事后,嘻嘻哈哈地争抢着坐在石墩上留影;还有更放肆的:一对男女,男的坐在石墩上,女的坐在男的膝盖上,搂着嘻皮笑脸地合影。这简直是对圣地的一种亵渎。<br/>  当然,更多的人怀着朝圣般的心情,巡拜叶坪。去年,甘肃省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农民独身一人骑自行车越过千山万水来到瑞金,没掸一下满身的尘土,便马不停蹄地直奔叶坪。老人最大的愿望就是在有生之年能看看叶坪。抚摸着“一苏大”会议旧址——谢家祠堂古老墙壁上一道道岁月走过的斑驳的痕迹,老人激动得双眼噙满泪花。看完所有旧址,老人在红军烈士纪念塔下的草地上,静静地,一直坐到夕阳的余晖涂满整个天空。<br/>  新世纪桃花飞红、草长莺飞时节,我带着八岁的儿子再次巡拜叶坪。孩子幼小的心灵对一切都充满好奇,他不停歇地向我提了一大堆的问题,我不厌其烦地给他讲了一个又一个的故事,听得他小眼睛眨呀眨的。我们每一位不敢懈怠历史的人,都有责任把峥嵘岁月里的故事,讲给下一代人听。

中华“肖像”

第4版(大地·副刊)<br/>专栏:<br/><br/>  中华“肖像”<br/> 杨闻宇<br/> 二十世纪是人类历史上波澜壮阔的一个时代,为改造这个世界,人类付出了有史以来最为悲壮的努力。一百年的历史足以证明,中华民族是个不寻常的民族。<br/>  俯视中国版图,黄河、长江正好构成一个巨型担架;东临大海,西傍高山,山与海杠抬着一副沉重的担架。担架上躺卧着有数千年古老历史的、沉疴在身、被视为“东亚病夫”的民族。帝国主义列强贪婪觊觎,认准了这个“病夫”无药可救,无望起死回生……<br/> 但在异域列强的铁蹄踏上东方这块土地之时,这个躺着的“病夫”忽地起来了,“垂死病中惊坐起”(元稹《闻乐天授江州司马》),这哪里是什么“病夫”?虎行似病,它是一只猛虎;它又是一尊雄狮,躺卧时如痴如伤,醒时一吼,石破天惊,地动山摇。<br/>  世纪之初,病病恹恹,几乎到了无望无救的地步;世纪之末,奋然崛起于世界民族之林,让全世界刮目相看。中华民族二十世纪的百年历程,非同凡响,引人思索。<br/>  但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却有人否定自己,否定本民族的历史,否定这块土地上的崇高精神。有人说,岳飞不应该抗金,金的生产力当时比宋发达,秦桧降金有理。有人说,上个世纪不该有“西安事变”,国民党统一中国土地,中国早走在世界前边了。又有人说,抗日战争弊大于利,日本人若胜,中国比现时更先进;更下作的言论是,当初我母亲倘被日本人强奸,我这个混血儿比现在更阔绰……<br/> 中华民族是一个从二十世纪风云里站了起来的巨人,而中国这块土地上并不干净,民族躯体上仍有新生的病毒、病菌。狮子体内的病菌万万不可轻忽,倘若再次将我们拖成个“东亚病夫”,民族的前景就很渺茫了。

油田情结

第4版(大地·副刊)<br/>专栏:<br/><br/>  油田情结<br/>  刘建建<br/>  我们家是1976年从大西北的玉门搬迁到华北大平原的。父母是参加这里热火朝天的华北油田会战,和几万石油职工一起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汇集到这片寂静的大平原的。可以想象,当年的会战场面是相当壮阔的,几万人哪,迅速地完成了迁徙到集结,浩浩荡荡地开进平原深处,恐怕这场面只有在战争年代里才可以寻见。之后一座座井架就像蹿天的白杨一般矗立起来了,采油树像衍生出来的另一支部队,不停地向着这片原本荒凉的盐碱地顶礼膜拜。再之后是一座新兴的油城拔地而起,沧海桑田,大油田就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过了它旺盛的青春期。<br/>  我的少年和青年时代便是在这大油田中度过的,石油工业的荣耀血脉般地融进了我们的身体。记得小的时候第一次见到井架和采油树,感到它们当真是不可思议,就是因为这些神秘的物件,滚滚的石油就听话地从那么深的地下涌了出来,流进那关系着祖国经济发展腾飞的管道。<br/>  后来我学校毕业,如愿以偿地分回到了这座大油田,我觉得自己已经真正贴近了石油,石油在我眼里是再熟悉不过的了。有一回单位组织我们这帮年轻人去采油站参观,在一棵采油树前,一个采油女工告诉我们其实每个采油树里都有一个故事,说着她的眼眶忽然湿润了。后来我知道她的师傅两年前的冬天在擦拭采油树时不幸从上面摔了下来,牺牲在这棵采油树下。那一天正好是大年初一,在这之前,她的师傅已经整整五年没回家过春节了。那个采油站的位置很偏僻,四周是一片荒原,站在小站门口只能看见一排瘦弱的杨树,只能听见纹丝不动的天空中突然飞出的几声鸟鸣。我的心一点点在收紧,我不知道在这个只有三个人的小站里她们是如何生活的,那个悲剧的情节更加让我心痛。我突然意识到我还并不了解石油,这座大油田并不仅仅写满了荣耀,它的背后还有艰难的跋涉,还有许多个令人心痛的代价。<br/>  难道当年的会战就不是一种代价吗?选择了石油就注定要告别家乡,在这座油城里有许多老人转战好几个油田,他们的青春是流浪的青春。他们为了新中国的发展,哪里有石油哪里就是我的家。他们四处迁徙着,似乎总在路上。他们的子孙也在路上,他们的家也在路上。我知道石油人对于土地的依恋并不来自地域,而是那浪漫而又火热的石油。那一刻我终于理解了父辈们的奉献,理解了这座大油田的奉献。<br/>  新的世纪已经来临,大油田已经度过了它最旺盛的青春期。大油田会老的,而曾经艰苦的跋涉却不会老,它依然会像血脉一样根植于我们的身体、我们的灵魂。

袁隆平的启示

第4版(大地·副刊)<br/>专栏:金台随感<br/><br/>  袁隆平的启示<br/> 吴文光<br/>  2000年12月11日,“隆平高科”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这是中国第一家以著名科学家名字冠名的上市公司。<br/>  袁隆平,一个所有的中国人都应该记住的名字。他于1964年向国际上“水稻作为自花授粉的植物没有杂交优势”的普遍观点发起挑战,开始致力杂交水稻研究,用9年时间实现了三系配套,并选育出第一个强优高产杂交水稻组合“南优2号”。他的成果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被认为是解决二十一世纪世界饥饿问题的重要法宝。为此,他于1981年荣获我国第一个国家特别发明奖,被国际上誉为“杂交水稻之父”。1998年6月25日,据一家资产评估事务所的评估,湖南长沙爆出了“袁隆平”三个字的品牌价值达一千零八点九亿元的特大新闻,可谓是“知识经济”在中国形成的第一个冲击波。而就在此事余波尚未平息之际,“隆平高科”的上市,又将这个冲击波推向峰顶。因为在“隆平高科”中,袁隆平作为公司的第四大股东,持有二百五十万股的股份,而“隆平高科”上市首日的收市价即为四十点三七元。由此推算,袁隆平拥有的股票价值已超过一亿元,这便意味着袁隆平三个字的含金量已由无形变得具体,也就是说袁隆平已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亿万富翁。于是,伴随着中国第一个由知识打造的亿万富翁的诞生,“知识经济”的冲击波以更加迅猛的排山倒海之势,撞响了新世纪的洪钟大吕,震撼着每个中国人的耳鼓和心灵。<br/>  然而,伴随着世纪之钟的鸣响,在“知识经济”开始尽显其无穷魅力的同时,这几个举足轻重的字眼儿也给我们提出了沉甸甸的警示,那便是由于“知识经济”的猛烈冲击,二十一世纪求职乃至求生的门槛将会越砌越高。<br/>  其实,只要你稍加留意就会发现,在世界经济的大舞台上,信息产业已取代汽车、钢铁等众多传统强项,悄然占据了龙头老大的位置,而电脑从286到奔腾4,似乎也没几天的时间。在我国,招聘广告中大学本科学历,刹那间竟成了求职的下限。那些歌星、影星、主持人一夜走红的现象看上去也将成为历史,各类大赛中综合素质的考核已显示出知识含量的重要。即使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如果不及时给自己充电,依靠科学技术审时度势调整产业结构,也只能是“增产不增收”,充当赔本赚吆喝的角色。<br/>  正如袁隆平所说,人身上,最值钱的东西,就是知识。的确,我们现在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知识爆炸的时代,面对像原子核一样不断裂变的知识(更何况我国入世在即),我们别无选择,“读书”已成为我们唯一的出路。因为只有学习、学习、再学习,读书、读书、再读书,才能获取我们赖以生存所必需的空气、水分和营养。<br/>  当然,我们如今所说的书也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单纯的书本,还应该包括网络、电视、广播、报刊等各种媒介以及一切知识的载体。但无论如何,万变不离其宗,只要你想获取知识,换言之,只要你想获取二十一世纪生存的权利,就只有两个字,那便是“读书”。<br/>  因此有专家断言,二十一世纪是中国乃至世界全民读书的世纪,否则,世纪老人将向你出示红牌。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种树者,一种精神

第4版(大地·副刊)<br/>专栏:<br/><br/>  种树者,一种精神<br/>  孟国平<br/>  “植树节”在大多数人的浑然不觉中过去了。春风刚一吹过,报上就说,在惠泽苏中苏北七市的泰州引江河畔,去年刚刚开始栽植的“跨世纪纪念林”已泛出新绿!这消息真好,让我们感受到了和风细雨的滋润。这消息还让我想起一个普通老人的名字,他叫梅寿芝。<br/>  新世纪的第一个春天就这样踩着脆嫩的绿意,向我们展示她动人的姿容。可惜梅寿芝没能看见。他在引江河畔栽下的那些红枫似乎还在,但他以自己儿孙命名的三棵金松,早在去年就已杳无踪影。这让我的心也隐隐作痛。因为在栽下它们时,我还与老人一起为它们培过土,我们一起期待今年春天它们便会枝繁叶茂。<br/>  梅寿芝静卧病榻时有一句话被我记着:人不留名,留树。过去的一年中我陪他走过不少地方,都是缘于一个字:树。植树,成了他生命的全部,成了一个老人晚年最亮丽的风景——那片郁郁葱葱的风景,是他最后的精神家园。老人的骨灰,应该已成为滋养那些树木的泥土了,这是他的嘱托。他甚至没能知道自己成了最新一届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新人新事当选者。当然,这些对他已毫无意义。去年八十一岁的梅寿芝自七十年代末离开工作岗位,在生命最后的二十年,全心全意地将自己植入他心灵中那些美丽的绿树和花草。他的事迹,从中央级媒体开始,广播电视播过,报刊报过,我也写过,但现在我已不再只是将他当成一个可作正面报道的典型。我把他当成了一个勇士——一个孤独而固执的勇士。<br/>  很多人不理解梅寿芝。其实不说别人,就我自己,也总有一些心态晦暗的思绪让我挥之不去:耗费近二十年,倾其所有积蓄,不顾亲友劝阻,放弃舒适生活,他究竟图的是啥呢?东台那片海滩如今自是浓荫蔽日,但他最先栽下的树林已被砍伐得所剩无几。砍了又植,植了再砍,重复这种几乎是无价值的劳动难道真的没有一点“沽名钓誉”之嫌?我甚至“功利”地与一个我所尊敬的长者探讨过这样的疑问:梅寿芝种下数以万计的那些树,大多是红枫、金松这类观赏性植物,他要是多植一些可成栋梁之材的树种,或是栽些银杏、桃李之类的经济林木,其经济效益或宣传效果是不是更好一些呢?长者沉吟良久后一语道破:他坚守的,只是一种精神,一种理想主义。梅寿芝并没有把他所做的这一切上升到哲学家们说的以“诗意的安居”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高度,但在他心目中,我们未来的家园,肯定是鸟语花香、桃红柳绿的。他确实也为之付尽了最后的心血。<br/>  今年北方的沙尘暴又频繁了许多。就在离我们不太远的地方,又有一些河流正在枯竭。人类的生存和尊严,继续直面着大自然严酷的报复。那些曾经饱含水和养分的沃土,在脱离了大地之后,成了天空中四处游荡的浮尘。而树和草的根须,正是它们与大地之间唯一的维系。当人类的精神家园开始荒芜,当我们无视一棵棵树被各种理由伐戮殆尽,那么终有一天,在春风中飘荡的将不再是温润的细雨,而是我们自己冰凉的眼泪。<br/>  作为一个普通人,梅寿芝去了,他的名字不再轻易地被谁想起,他的事迹也将逐渐被人淡忘,但他栽下并侥幸成活的那部分树木,仍然感受到了新世纪的春风,而我们所沐浴着的春天的气息,必定有一部分,是他的惠赐。<br/>  我知道,在此之后,这世上还有一片片树林会慢慢消失而不被我们留意,还有一些鸟类会销声匿迹甚至永远不再繁衍,但再锐利的斧头也不能砍伐尽梅寿芝心中的那片树林,它固守着这家园的水土,固守着我们每个人的春天。<br/>  这确实是一种理想主义,一种精神。它使人类的生命由此坚韧、绵长,生生不息……

神农吟

第4版(大地·副刊)<br/>专栏:走进新世纪征文<br/><br/> 神农吟<br/> 刘建<br/> 《史记》载:夫纤啬筋力,治生之道也。千百年来,衣食之源的神农们,勤劳节俭,不辞辛劳,把历史推向文明。<br/>  沿汉水溯江而上,越过绵绵群山,你眼前一亮,就进入汉中神农们的地界。大自然的恩惠,历代名公俊杰的努力,千年古渠布满丰腴的土地。农民们绣花一样摆弄庄稼,创出了奇迹,水稻单产在世界居领先水平。<br/>  六畜兴旺,五谷丰登,是农民一个永恒的话题,而今却遇到一个始料不及的难题。农民收回粮食,却被品种单一种植结构拉开了与市场的距离。在这播种的季节,种田的把式们望着囤尖仓满卖不上价的粮食,摸摸瘪瘪的钱袋,犯了愁:“今年该种什么呢?”<br/>  汉中市汉台区的“父母官”也在思索着,最后坚定了带领农民走出困境的信心。他们组织乡亲们开展“从传统好农民向现代新农民转变”活动,鼓励大伙儿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中解脱出来。大伙儿一五一十把账盘清了,心里顿时豁亮了。要冲出篱笆,就得学会算着成本种田,盯着市场生产。区里的书记王明祥去乡下坡坡岭岭跑个遍,皱着眉头算起账。眼下的粮食产量是很高了,可是人均毕竟不足一亩地,满打满算收入也不足两千元,要让农民富起来必须另辟蹊径。<br/>  强区富民的框架搭好了,形成离土农民致富,守土农民发财的思路。城市战略的实施,开辟了大量就业机会,使离土农民有了用武之地。农村留出的空间,终于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br/>  变换了思维方式,农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也发现了得天独厚的优势。生态的完好,优越的地理环境,那是发展生态农业绝好的条件。<br/>  宗营镇被当地百姓称为老田坝,迄今不少农民没尝过糟年成的滋味。年复一年,地没增加,人却稠了很多,流金淌银的地方,竟出了全区最贫困的人。受秦岭阻隔,冬季关中冰天雪地,南坡的汉中却是一派江南水秀,成为植物王国。他们发挥自然资源的优势,在这里建成西北最大的花木基地,使金桔、薇茅等珍稀花木的品种得以开发,一亩花木的收入是种粮食的十倍。<br/>  春雨农业产业开发公司在农民的企盼中诞生了。公司经理周耀鹰从人们对健康的追求中,看到无污染、无公害农产品的广阔前景。能否建个绿色粮食基地呢?想到此问题的不仅仅是他。和农业打了二十年交道的张永莲,当上主管农业的区领导后,就想着开辟一块真正的农业净土。不谋而合的想法,使他们共同把万亩绿色粮食基地的构想变成现实。选择远离公路没有任何污染的农田作基地,农药化肥的使用严格限制,稻种统一购进,产品由春雨公司以订单农业的方式高出一般稻谷百分之十的价格收购。消息传出,西安、成都等大城市已把三百五十万公斤纯绿色大米订购一空。<br/>  在农村,杀猪过年是充满诗情的。那划破长空的猪叫,伴着依稀的鞭炮声,是庄稼人的新春序曲。可是短短几年时间,一个个大肥猪给农民带来的已不是欢语,而成了忧愁。膘厚点的猪肉,别说经济发达地区,就连当地人都看不上眼。听说北京有瘦肉率达百分之八十五的新品种猪,袁良成和李富财带着数万养殖户的嘱托出发了。六千元一头的皮特兰猪仔买下了,小家伙们待遇特殊,坐波音777到西安,刚下飞机偏遇上北方第一个高温季节,人热得喘不过气,猪热得吐白沫,买下西瓜急急给猪降了温,人却中了暑。而眼下这里已是西部瘦肉型生猪生产基地。<br/>  大自然属于人类,也属于其他生物。在一个无序的时节,人的领域扩大了,动物的生存却受到了威胁。在北部山区,生态的破坏造成农民的贫困,还发生了猴子、野猪与人争夺生存环境的憾事。农民的儿子、区长李怀生去山区考察,看到乡亲们生活得很艰苦,就悟出这样一个道理:粮食是山里人的命根子,但在穷山坡上种粮改变不了他们的命运。经过各方面论证,市里作出经济并不发达的小城异地搬迁的决定,投入巨资让山里人走进平川,告别落后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数年后,群众富裕了,生态好了,干枯的沟里响起了丁冬作响的泉水,裸露的山体穿上了绿装,动物们有了自己的家园。<br/>  生态意识的增强,使他们有了“不让泥沙下长江”的追求,逐条岭逐条沟地进行综合治理,发展经济生态林,防治水土流失。秦岭脚下有连绵的低山和丘陵,多年了,人们只是简单重复广种薄收的劳动,怎奈越开荒越穷,越想富却离富裕越远。小流域治理,使他们卸下单一种粮的重负,退耕还草还林,发展经济适用林,用绿色把山村包装了,一年四季景色迷人,瓜果飘香,成了观光旅游的好去处。<br/>  这才是一个真正丰收的季节,人们收获的不仅仅是劳动成果,也收获着喜悦。那碧绿、金黄和红花泛成的海洋,那飘荡的白云上的歌声,定是神农们激情的绘画和精彩的诉说。

跨越世纪的通知

第4版(大地·副刊)<br/>专栏:<br/><br/>  跨越世纪的通知<br/>  圣琴<br/>  你是二十一世纪<br/> 派到窗口来接我的<br/> 黎明的使者吗<br/> 谢谢你这么早<br/> 就给我送来了<br/> 跨越世纪的通知<br/> 诗飞进了每一个<br/> 热爱文明的窗户<br/> 我在寻找<br/> 一个诗的千岛湖<br/> 让我的爱心<br/> 在那儿停泊<br/> 山茶花<br/> 越开越大朵<br/> 越开越红火<br/> 是在预报<br/> 新世纪的到来吗<br/> 浦东新区的<br/> 晓莺诗画社里<br/> 飞出了一群<br/> 找春天的小黄莺<br/> 他们要用诗和画<br/> 绘出一个<br/> 如诗如画的<br/> 中国的明天<br/> 把壁立千仞的大山<br/> 搬到家里来<br/> 你指着巍峨的大山<br/> 对我说<br/> 这就是中华民族的<br/> 脊梁!<br/>  以爱回报<br/> 爱以真挚回报真挚<br/> 心是一个不设防的<br/> 城市<br/> 我们拒绝<br/> 一切的封闭和自私<br/> 生活里<br/> 不会出现感情的真空<br/> 只要有朋友在想念我<br/> 我就永远不感到寂寞<br/> 到什么地方下车呢?<br/> 有幸赶上了<br/> 新时代的诗列车<br/> 我就永远不下车

淄博国际陶瓷博览会弘扬齐文化

第4版(大地·副刊)<br/>专栏:<br/><br/>  淄博国际陶瓷博览会弘扬齐文化<br/> 四月下旬,国际陶瓷博览会在淄博召开。淄博市政府与热情好客的淄博人民以节日般的喜庆气氛迎来国内外的佳宾客商。淄博陶瓷文化源远流长,距今已有八千多年的历史,是淄博市具有丰厚文化底蕴的传统产业。四千平方米的陶瓷博物馆展示的古代、近代、现代的四千多件陶瓷精品洋洋大观,淄博陶瓷艺术大师的现场陶艺表演更让中外观众一饱眼福。博览会期间,《聊斋志异》特种邮票首发式、国际第二届聊斋学讨论会同时举行;参观东周殉马坑、古车博物馆、王渔洋、蒲松龄故居等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作为齐国故城,淄博向世人展示了齐文化的独特魅力。(常莉)

春韵(图片)

第4版(大地·副刊)<br/>专栏:<br/><br/>  春韵(中国画)<br/>  许忠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