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5月10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要闻)
专栏:

  张明同志逝世
  新华社南京4月2日电南京军区纪律检查委员会原专职书记张明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3月16日在南京逝世,享年76岁。
  张明同志是山东省邹平县人,1938年参加八路军,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他历任勤务员、宣传员、干事、副政治指导员、政治指导员等职,经历了邹平、于家河滩突围、胶济铁路遭遇战斗和日寇大扫荡,参加了攻打鲁南城前、白彦、新庄、石城、高山等十余次战斗,被评为战斗模范和政治工作模范。解放战争时期,他历任营副政治教导员、政治教导员、营长、副团长等职,带领部队先后参加了宿北、鲁南、洛阳、开封、济南、淮海、渡江以及解放宁波、舟山等战役战斗,被授予甲等、乙等战斗英雄称号和华东一、二、三级人民英雄奖章各一枚。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团长、师长、守备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守备区司令员、南京军区副参谋长、军政治委员、军长、南京军区副司令员等职,为我军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作出了新的贡献。
  张明同志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十一、十二、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在第十三大当选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他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他1988年被授予中将军衔。(附图片)


第4版(要闻)
专栏:

  舒行同志逝世
  新华社南昌4月10日电原吉林军区第一副司令员舒行同志(副兵团职待遇),因病于1月3日在江西省吉安市逝世,终年88岁。
  舒行同志是江西吉安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排长、政治指导员,参加过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和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历任游击总队长、团长、分区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历任热河军区参谋长、纵队参谋长,参加了辽沈战役。新中国成立后,任军参谋长等职,曾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他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第4版(要闻)
专栏:“党在我心中”

富足的清贫
  ——再读《清贫》
  陈耀辉
  开栏的话
中国共产党即将迎来八十华诞。为了庆祝党的生日,团中央宣传部和本报国内政治部决定联合举办全国青少年《党在我心中》读书征文活动。
  中国共产党所以能领导和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又一个胜利,是因为她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亲爱的青年朋友,在党的生日即将到来之际,你对敬爱的党有什么话要说,请你拿起笔来,记下你的所思所想、所感所触,讴歌党领导人民建立新中国、建设社会主义、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丰功伟绩,反映年轻一代拼搏进取,开拓创新,以实际行动弘扬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不懈奋斗的精神的时代风采。
 “我从事革命斗争,已经十余年了。在这长期的奋斗中,我一向是过着朴素的生活,从没有奢侈过。经手的款项总在数百万元;但为革命而筹集的金钱,是一点一滴地用之于革命事业。”在中国共产党即将走过80年风雨历程的今天,重读方志敏烈士在狱中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威逼利诱而写就的《清贫》,作为一名年轻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我的心灵在经历着一次洗礼,感受着一种震撼。
  清贫——清苦、贫寒,它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穷困潦倒,而是主观上因人的甘于清正、清白而致的一种生存状态。“宁可清贫自乐,不作浊富多忧”(宋·释道元《景德传灯录》)说的就是这种境界。
  清贫之于个体的人,是崇尚节俭,反对奢靡的传统美德。纵观历史,不难发现淡泊明志、贫贱不移而清史留名者,他们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挡得住诱惑,最后也经得住历史的推敲。当然,奢侈铺张、挥霍无度,导致败国亡家损己的例子也比比皆是。因此,便有了“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的古训。江泽民同志曾经语重心长地指出:“古往今来,一切有志有识有为之士,都能够把握住自己,以不沉醉于权力、美色和金钱为戒,而凡是沉迷于声色犬马,没有不玩物丧志的。”因此,清贫之于个体的人,是贫寒而有志气,困苦而不失气节、“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精神追求和思想境界,其实质和核心是艰苦奋斗、自强不息。
  清贫之于我们党,则是党性的写照,是生生不息的发展动力,是生存壮大的精神源泉。矜持不苟、舍己为公,是每个共产党员必备的美德,也是我们党的阶级本质和马克思主义政治属性的最根本体现。正如方志敏同志对国民党士兵所说的那样“我们不比你们国民党当官的,我们革命不是为了发财的”。“心里装着群众,惟独没有自己”的焦裕禄、“情系阿里,死而后已”的孔繁森,这些当代共产党人的杰出代表,他们的一生是清贫的,而正是这种清贫树立了党的形象,铸就了党在人民心中永远的丰碑。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时期,总是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把群众的冷暖挂在心上。正是这样的一个党,一个拥有无数甘于清贫、无私奉献的优秀分子的党,才把当年积贫积弱的中华民族和贫苦不堪的中国人民引领到今天富强和富足的道路上。我们党是代表无产阶级的清贫的党,我们的党又是时刻挂牵着千百万民众富足的党。清贫和富足在这里得到了最崇高的统一。
  人类的脚步已经跨入21世纪的大门。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我们今天面对的是父辈难以想象的物欲世界,也艰难地面对着物质利益的强大诱惑,这使我们无法“奢谈”真正意义上的清贫,无须再像古人那样“咬菜根”、“穿百结”。但如果因为条件的改善,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抛弃了固守清贫的革命意志,我们的思想在物欲的冲击下就可能发生畸变。因此,对于今天的共产党员来说,“清贫”,更多的则应是一种永存心底并能随时身体力行的革命精神,是一种永葆清正廉洁之心而甘于贫苦的崇高思想境界,是一种坚持“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阶级追求。
  守住清贫,就要有一种“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一种“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境界,一种“瘦吾身而肥天下”的精神。愿我们的党永葆清贫,愿我们的民族和人民永远富强和富足。
  (作者单位:共青团吉林省委)


第4版(要闻)
专栏:社会观察

  无视舆论监督一再失信于民
——对山西万荣县政府拖欠农民筑路款的再调查
本报记者王华兴
去年4月20日,本报刊登《不该过河拆桥失信于民》一文后,山西万荣县农民孙武兴、苏堂得曾多次到县政府追讨欠他们的筑路款,县领导不是不予理睬,就是找借口拖延。为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去年8月30日,本报又通过不同形式督促解决,但仍无济于事。为此,日前记者又进行了追踪采访。
  1994年至1995年,孙武兴、苏堂得等7户农民响应政府号召,自筹1638万元资金参与万荣至临猗公路万荣段建设。1994年6月,万荣县第三建筑工程公司直属二队委托孙武兴(乙方)与万荣县交通局(甲方)签订了由乙方出资399.8万元修建万临线6.8公里二级水泥路协议书。甲方由万荣县政府和建设银行万荣县支行担保。路修好后,甲方和担保方言而无信,在偿还农民筑路款的问题上,玩弄手法,就是不想全部偿还农民为政府垫付的筑路款。
  农民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不得不多次到原运城地区、省、中央有关部门上访,山西省及原运城地委主要领导,为保护农民修路的积极性,分别做出批示,责成山西省交通厅及万荣县主要领导尽快解决此问题。省交通厅先后两次出面召集有关部门协调解决,省、地先后共下拨专项资金1730万元用于还农民的欠款,并早已到位。但万荣县政府拿到钱后,找借口拖着不想全部偿还。
  据了解,在本报刊登《不该过河拆桥失信于民》一文后,去年6月23日,在由原运城地委召集的协调会议上,万荣县县长吴长生、交通局党委书记张贵忍同当事人代表苏堂得达成一致意见:根据省厅意见,按信用社利息偿还农民的筑路款,并约定6月26日落实。后来,万荣县交通局和县政府自食其言,反而在9月25日抛出了一份由他们单方面制定的协议书。该协议把孙武兴与甲方签订的协议抛开,将原协议中“月息暂为1.4分,以后随银行利息调高调低计算”改为“当年按1.4分计算,从次年1月1日起,按国家银行基本建设利率调高调低分段计算”。还以省交通厅的名义取消了信用社对孙、苏的复息、罚息和甲方的违约金等等。更恶劣的是,他们不但不承担按有关规定工程竣工一年后没有进行验收的责任,反而武断地否定万临线工程指挥部5年前对孙、苏标段工程竣工时初验合格的结论,让山西省交通基本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做出路面部分指标检测报告,擅自认定孙、苏修建的路段为不合格工程,又一次暴露了万荣县政府拒绝舆论监督,不想全部偿还孙、苏筑路款的真面目。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甲方和万荣县政府拖欠农民筑路款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政令不畅,违法行政。甲方及万荣县主要领导没有履行协议书中明确规定的责任和义务,也无视省委、省政府、省交通厅、原运城地委主要领导针对万荣县政府拖欠农民修路款的批示和由省政府、原运城行署领导亲自参加的多次协调会议的决定,拒绝多家媒体的舆论监督,依然我行我素。
  二是欺下瞒上,督办不力。万荣县有关领导多次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还款协调会议,都表示尽快解决问题,但在行动上却找各种借口拖着不还。尽管上级部门多次出面协调并下拨巨款,但没有对执行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督,致使问题久拖不决。到目前为止,仅拖欠直属二队一家本息加违约金已多达500多万元。最近记者在采访山西省政府和山西省交通厅有关领导时,他们都认为该问题早已解决了,所以没再过问。
  三是以权压人,不讲信誉。甲方和万荣县政府为达到少还农民筑路款的目的,除不按合同办事甚至篡改合同外,还以孙、苏承修的路段有质量问题进行要挟。省公路局一位负责同志对记者说,工程质量监督站的职能是在有效时间内进行工程质量监督,万荣路段已交付使用4年多了,还监督什么?
  万荣县政府无理拖欠农民筑路款的事再次受到山西省有关领导的关注和重视,副省长杜五安和交通厅领导都表示,农民修路是尽了力的,决不能让农民吃亏,愿意进一步督促解决。
  编者的话
山西省万荣县农民自筹资金参与公路建设,为政府解决了公路建设资金不足的难题,有利于当地经济发展,是件利国利民的好事。然而,这件好事却变成了多年不能了结的“官司”。县政府对上级领导的批示,对媒体的舆论监督,一概拒之,就是不想偿还拖欠农民的筑路款。他们这种行为极大地伤害了农民的感情和合法利益,也败坏了人民政府的形象。从这起事件中不难看出,不能依法办事,依法行政,就无法把好事办好。


第4版(要闻)
专栏:

  外交部发言人发表谈话
中国赞赏埃及和约旦提出的解决巴以冲突新建议
  新华社北京5月9日电(记者吴黎明)外交部发言人孙玉玺今天在此间表示,中国认为埃及和约旦最近提出的解决巴以冲突的新建议是积极的、建设性的,中方对此表示赞赏和欢迎。
  有记者问:目前,以色列同巴勒斯坦的冲突仍持续不断,埃及、约旦已就平息冲突、恢复和谈提出了和平建议,中方对此有何看法?
  孙玉玺说,我们对近来以色列同巴勒斯坦暴力冲突升级深表关切,对以色列军队再次进入巴勒斯坦自治区、使用武力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予以谴责。
  孙玉玺指出,中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一贯支持国际社会和有关各方为缓解目前中东紧张局势所作的努力。
  他说,我们注意到埃及和约旦最近就此提出了一项新建议,中方对此表示赞赏和欢迎,并将为平息以巴冲突和重启以巴和谈继续作出自己的贡献。


第4版(要闻)
专栏:

  “法轮功”玷污了神圣的母爱
  本报记者卫庶
  母爱,是人类最博大最神圣的感情。
“痴迷于‘法轮功’邪教中的母亲却玷污了这个神圣的字眼,践踏了人性最纯真的感情,毁坏了人类最美好的形象。”云南原“法轮功”练习者陈艳艳说。
  云南昆明理工大学会计陈艳艳,今年45岁,1998年6月练起了“法轮大法”,对年幼的儿子越来越疏于关爱。她不给儿子买爱吃的东西,却把2万多元钱花在“法轮功”上面,她整天东奔西跑,到处联络。儿子缺少母爱,竟拿了家中的几百元钱离家出走了。
  接到儿子所在学校的通知,陈艳艳也曾感到震惊和迷惑,“李洪志不是说一人练功、全家受益吗?”儿子出走3天后,被班主任找了回来。于是,陈艳艳认为,这正好证明是“师父的安排”。2000年的大年初三,她抛下丈夫、儿子,外出非法串联。随后她被依法劳教,不论管教干部怎么做工作,她也不思改悔。
  一天,儿子来看妈妈。儿子在她的怀抱里放声大哭,“妈妈,您不是说要做一个好人吗?在我感到孤独寂寞时,在我中考最需要你照顾时,您却不管我。妈妈,我需要您,爸爸也需要您。妈妈,别再练了,我们回家吧!”“儿子的一席话,使我很痛苦也很矛盾。我真的不是一位好母亲吗?我真的那么自私吗?”陈艳艳回忆说。“没练‘法轮功’之前,儿子就是我生命的全部。现在,儿子出走了,我却认为这一切是师父安排好了的,连最后的人情味都丧失了。我还配为人之母吗?”在党和政府政策的感召下,在各种正义的社会力量的拉动下,陈艳艳终于转化了。
  今年春节,陈艳艳从电视上看到了正值青春年华的大学生陈果和年仅12岁的刘思影跟她们的妈妈一道在天安门广场自焚的情景,不禁失声痛哭。“我差一点也害了我的儿子,”陈艳艳说,“如果我再不转化,我是早晚也注定要走上这条路的。”
  陈艳艳参加了云南省组织的“崇尚科学,反对邪教”的讲演团,在云南全省做巡回讲演。她说,“为了帮助、挽救其他痴迷于‘法轮功’的母亲,我不在乎把我的亲身经历讲出来。我要尽我的全力来帮助她们,挽救她们。”


第4版(要闻)
专栏:

  全国妇联等11个部门联合发出通知要求
为儿童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本报北京5月9日讯记者王娜梅报道:全国妇联、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等11个部门日前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各地以“六一”国际儿童节为契机,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为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通知指出,各地要充分利用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时机,认真宣传、贯彻落实江泽民同志《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精神,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进一步动员全社会为我国儿童的生存、保护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通知提出,儿童节庆祝活动以“做新世纪‘四有’新人”为主题,围绕中国共产党建立80年来的光辉历程和辉煌成就,对儿童进行一次深刻的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品德教育。
  通知要求,各部门要努力创造条件,扎扎实实地为儿童办实事。各影院要在节日期间优先优惠播放优秀儿童影片;各类博物馆、科技馆、公园和青少年活动场所接待儿童参观、游览应减免收费,庆祝活动所需的场所要优惠使用;工商、卫生、质量技术监督等部门要依法加强《母乳代用品销售管理办法》的实施和儿童食品、玩具、用品的市场检查和游乐设施的安全检查,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违法活动。
  通知要求庆祝活动因地制宜,形式多样、健康活泼、寓教于乐,要体现创新性和时代感,要面向基层、面向农村、面向全体儿童,特别要为处在困境中的儿童送去节日的温暖,使广大儿童共度一个有意义的欢乐节日。


第4版(要闻)
专栏:

  吴邦国会见ABB集团公司总裁
  新华社北京5月9日电(记者顾明)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今天下午在中南海会见了瑞士ABB集团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森特曼。
  吴邦国欢迎森特曼来访,向客人简要介绍了三峡工程的进展情况,希望双方今后进一步加强合作。
  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副主任郭树言等参加了会见。


第4版(要闻)
专栏:

  王兆国会见参加社会扶贫国际研讨会外宾
本报北京5月9日讯记者潘跃报道: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统战部部长、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会长王兆国日前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在西藏召开的“社会发展及社会扶贫政策国际研讨会”外方参会人员。
  王兆国对参加西藏社会扶贫国际研讨会的外方参会人员来京表示欢迎,并对他们在西藏实地考察及开展公益活动表示充分的肯定。他说,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一贯重视扶贫工作,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实施期间,中国将继续搞好扶贫工作。这次在西藏召开的国际研讨会对西藏的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希望各位朋友继续与我们进行交流、合作,共同寻求、探讨消除贫困、促进西部社会协调发展的途径。
  来自各个国家的代表对西藏在各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表示钦佩,感叹“开了眼界”,“了解了前所未知的情况”。他们认为,中国政府对西藏至为关怀。西藏的经济发展来之不易,应在国际社会广为宣传。与会代表反映,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在动员、组织民营企业参与协调光彩项目等方面所做的努力,对于许多发展中国家都有借鉴意义。


第4版(要闻)
专栏:唐人神杯现场短新闻征文

  火热的紫坪铺
  本报记者刘裕国
  5月6日,驱车翻过崇山峻岭,记者来到位于川西山区的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导流隧洞施工现场采访。隆隆的马达声冲出洞口迎面扑来,30多辆装载车鱼贯进出,一个个风钻机手在洞内灯光的照射下,紧张地工作着。
  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以灌溉、供水为主,兼有发电、防洪、环保、旅游等多种功能,是举世闻名的都江堰灌区的重要水源工程,也是四川“十五”期间基础设施建设的标志工程。导流隧洞是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的一块硬骨头,由中国水电七局担任施工。为了确保进度,赶在今年洪水期到来之前打通全洞,建设者们放弃了节日休息时间,用忘我奋斗的精神,向“五一”节献礼。
  洞内机声轰鸣,水电七局紫坪铺水利工程项目经理申茂夏对着记者的耳朵大声说:“今天是‘五一’节的第六天,洞内战果辉煌,掘进神速,已经打通36米,明天可以达到45米,6天挖土方1万多立方米!”
  在隧洞深处,记者看到瓦斯监测员杨平工作得非常认真,他几乎每过一分钟就要对瓦斯进行一次监测,并及时进行处理,把危险指标控制在0.3%以下。更感人的是,杨平的女友从西子湖畔来到这深山沟,本想和他共度“五一”,可他却一连6天都在隧洞里,只有下班以后,才能与女友相聚。记者请他谈感受,他嘿嘿一笑,说:“见女朋友的机会以后还很多,在紫坪铺打隧洞的机会只有这一次。”设备科管理员陈建的爱人怀孕已经6个多月,赶在“五一”从温江县来看他,陈建整天在工地奔忙。5月4日那天,副经理旦东家里有急事,非得回去处理不可,在领导多次催促下,他才离开岗位。可他的心始终拴在工地,回家把事情安排了一下,又于当天晚上返回工地。


第4版(要闻)
专栏:

  “‘波司登杯’现场短新闻征文”揭晓
  本报北京5月9日讯本报要闻版“‘波司登杯’现场短新闻征文”活动近日结束,评选结果今日揭晓,9篇作品获奖。
  《借来杨树护洞庭》(吴兴华)获一等奖;《离职前的掌声》(王世焕、孟西安)、《雪山上给妈妈拜年》(李忱、夏华广)、《支书喜听众议》(杨立新、刘童田)等3篇作品获二等奖;《“财神”请回家》(张玉来)、《共鸣》(胡果)等5篇作品获三等奖。本次征文活动由江苏康博集团有限公司协办。
  又讯从5月10日起,本报一、二、四版开始举行“‘唐人神杯’现场短新闻征文”活动,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总编室邮编:100733传真:(010)6509188265091982


第4版(要闻)
专栏:

蓝天白云,风和日丽,春日的拉萨布达拉宫广场游人如织。1995年,中央政府拨款1.1亿元在原拉萨文化宫广场基础上建成布达拉宫广场。广场总面积24万平方米,绿化面积4000平方米。上海市赠送的2000羽和平鸽吸引着广场上的游人。  新华社记者王颂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