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联播 文字版 2001-04-07

2001-04-07新闻联播 文字版

神光普照塞里木湖

第8版(大地·作品)<br/>专栏:<br/><br/>  神光普照塞里木湖<br/>  徐小斌<br/>  今天是我快乐的一天,因为去了向往已久的塞里木湖。<br/>  我不知道如何表达我的心情,按说,去过的地方也算不少了,且不说九寨沟的奇异、张家界的壮美、敦煌的神秘……就是夏威夷湛蓝如丝的海水,佛罗伦萨静谧如画的黄昏,枫丹白露深浓瑰丽的秋色,卡洛维发利童话般金色的美景,也曾深深地打动过我的心。可是今天见到了塞里木湖,我竟疑心那不是人间的景致。那是神的领地,那是被神雪藏着的地方,轻轻揭开面纱,塞里木湖宛若天人。<br/>  第一件事当然是拍照。但是照片无论如何也无法传达真实的美。我第一眼看到的塞里木湖是正对着阳光的,因此湖水色彩比较浅。有一些不协调的景致也充塞在里面,譬如那些不发达的旅游业,那些色彩鲜艳的马匹、骆驼和帐篷,好像是给一个天生丽质的少女做了一些并不高明的化妆,给人以画蛇添足之感。<br/>  好心的善解人意的刘师傅开车带着我们沿湖转了一圈。说心里话,那车每开出一米,我就想说,停下来。奇幻的光追逐着我们的车,把我们带到了一个神话世界。那水的蓝,由浅蓝、灰蓝、湛蓝,转到钴蓝、深蓝、银蓝,我第一次发现,蓝色竟有如此多的变化,在湖的背面,蓝色突然显得那般深邃,深得不可见底。那是真正的蓝色的梦,娇嫩而易碎,但是又充满了西域的神秘。云雾缭绕着那蓝宝石一样的水,如同海市蜃楼一般形成层层叠叠的屏障。有山,很低平的山,颜色是新鲜的黄褐色,它使我想起西班牙画家达利的蓝色系列画。那种圣洁宁静的蓝色与躁动不安的背景就那么毫不和谐毫不妥协地凝结在一起。达利笔下的水常常像薄纱一样地可以揭起来,好像那正是水的“皮肤”。<br/>  水是有皮肤的,看了塞里木湖你就可以相信。<br/>  但是真正的神迹的发生还远不止于此!<br/>  当我们的车开到塞里木湖背面的一个角落时,我发出了一声惊叫——连一直沉默的刘师傅和小何也兴奋地跳下车来:<br/> 整整一排天鹅正栖息在湖边!<br/>  这是我第一次看到自然的、野生的天鹅!<br/>  天鹅象征着吉祥,它们似乎是一种神谕。它们安安静静地栖在湖边,享受着浅淡温暖的阳光,阳光在它们洁白的羽毛上形成一块块纯银的斑点。<br/>  就在那一刹那,我看见一束光线斜斜地照射下来,整个湖面突然地明亮了,神光,是神光!我心里的一个声音在说。<br/>  我轻轻地、轻轻地拿着相机,悄悄地、悄悄地走了过去。<br/>  它们毕竟是太警醒了,就在我准备拍照的那一瞬间,它们轻轻地飞了,像一束银色的风,一闪,就消失在碧水蓝天里了。<br/>  但是还有一只天鹅,居然纹丝不动!刹那间我好像看见了它的眼睛,它的眼睛孤独而骄傲,但是又很善良,似乎对于我这个远方来客格外开恩,它好像在说,你不是想跟我合影吗?我等着你!<br/>  刘师傅是当地人,是老司机,到塞里木湖不知道有多少次,却也是第一次看到天鹅,他吸着烟笑:“徐老师,吉兆哩!”<br/>  我激动不已,久久不能平静。我在想那一群天鹅,我在想那一只天鹅,他无疑是一个王子,被施了魔法之后化作天鹅在清晨出现,他本人一定有着清癯的面容和神秘忧郁的眼睛,湖面上笼罩着一种暗淡的银灰色的雾气,水晶般透明的天鹅王子飘浮在闪烁的烛光和紫色的涟漪中。连他巨大的羽翼也如同一团玫瑰色的空气在慢慢消融。当他向藏匿着危险的幽暗湖水走去的时候,带着无限的魅力回眸,那一双清澈的眸子便在新世纪的清晨走向生命之梦,初升的太阳正在他的羽翼上发出玫瑰色的反光。<br/>  天鹅王子,能让我看看你的真身吗?!

感受春天

第8版(大地·作品)<br/>专栏:<br/><br/> 感受春天<br/> 杨剑嵘<br/> 春天来了,这是新世纪的第一个春天。<br/> 她是用春天的尖喙啄破冬季干硬的壳儿,飞出来的;她是用春天那双灵动的手,轻轻拉开世纪的帷幕,蹦出来的——黎明是她的目光,早霞是她的披肩,遍地芳草是她蓬开的彩裙,斜织的细雨是她动听的琴弦……<br/> 她来了,来了,我们听见踏碎坚冰的步履,听见她的笑语、呼吸,感到了她带来的芳馨、温暖;她来了,来了,来如趵突泉咕咕嘟嘟翻花的水,来如天目山葱葱绿绿破土的笋,来如武夷山顺流放下的竹排;她来了,冰消,云开,雾散,江河卷起春潮的波澜;她来了,向田野撒满绿色的星辰,唤醒长江红杏,珠江木棉,湘江杜鹃;她来了,步子是那样的轻盈,像出水的芙蓉,静静地舒展开她的花瓣;她来了,又是如此矫健,像朝阳从东海跃出,在天空飞旋!<br/>  有人说,春天是一个常新的老故事。是的,她是一个希望,是一种昭示,是心田里播下的信念;她是时尚,是绿裙子,是花头巾,是旱冰鞋,是水彩画,是圆舞曲,是一次五彩缤纷的展览;她是香醇的酒,是浪漫的歌,是跃动的心,是酡红的脸……每到这会儿,一切严峻变得温和了,紧闭的小窗打开了,总觉得什么东西在心底苏醒了,有一种说不清的激情在冲撞思想的坚冰了……<br/> 虽然宁静的天空有时也会出现意想不到的雷雨。那雷,是催春的雷,一切蛰伏的生灵被震醒了,翻个身儿,新的生命又起程了;那雨,是催春的雨,所有绿的基因被润活了,拱破地皮,纷纷争着去扮演春天的使者。<br/>  今年的春天是新世纪的第一个春天。她是一出好戏的开头,是交响乐的一支序曲,是新的高速公路的零公里,是一声汽笛长鸣就要起航的轮船。我们有幸赶上了这世纪之春,即便你生命的历程充满了风霜雨雪,雷鸣电闪,经历了酷夏、残秋、严冬,你也要珍惜这新世纪的第一个春天,不要再徘徊,不要再悲叹,快快踏进这春天的门槛,快快扑向这春天的怀抱,做春天的花,春天的蜂,春天的燕……<br/> (附图片)<br/> 徐若愚画

细雨霏霏稻草街

第8版(大地·作品)<br/>专栏:<br/><br/>  细雨霏霏稻草街<br/>  李茂询<br/>  云层像一只白嫩柔软的手,轻轻地,轻轻地,将稻草街四周的山山岭岭捂着掖着。那柔荑之手濡湿得像从街后的溪水中刚刚拿起,向周围任意一挥,就变成了绵绵的细雨,一忽儿,一忽儿,霏霏细雨便湿了房子,湿了街道,湿了田畴,湿了树林,也湿了路上小小子的黑头发,街上小姑娘的红衣衫。<br/>  于是,瓦房板房都清亮亮的格外醒目,是路也是街道的地面明晃晃的分外惹眼,油菜花蜿蜒起伏黄灿灿的十分赏心,千千万万的树叶儿像挂了水晶铃铛,风儿一啄便轻轻地脆响,三五成群的小童护着书包,任细雨从头上一直湿下去,头发更漆黑,身子也更细巧,那红红的衣裳则像洇开的胭脂,过一处亮一处,抹得附近的风光越发撩人。<br/>  不知道它为什么要叫稻草街。这里原本只是一个巴山小村,从安康到平利的必经之地。汽车穿过一道不大的山湾,便见荡开一个小小的坝子。坝子里有溪水翩翩而来翩翩而去,有田地依山而下依水而没,有树草分厢厮守随势而生。它和相邻的小镇锦屏一样美丽,却拣了这么一个大俗的名字。<br/>  稻草街成街的时候,是在安康去平利的公路改道之后。几年前汽车都是从这里翻过女娲山去平利去镇坪去小三峡的。后来改道,绕开了崇山峻岭的女娲山,这里便成了新道旧道的交汇处,原来老县集镇的重心也移到了稻草街,渐渐有了旅店商店,饭店茶店,货栈歌厅……原来的十数家农舍民居倒成了点缀,被各式时新建筑揖让在角落。<br/>  稻草街的雨,尤以春天下得细腻,它可能因为离女娲山很近而颇得神女的仙气,这雨一来便使人格外感到宁静,心儿温湿如浸在香浓的浴液里,不思,也不想。<br/>  就在一家店里要了一碗米酒一碟酸辣肚片一碟蒜薹炒腊肉。酒是新酿的,一缕缕香甜的酒丝飘入街空中针线般的雨丝,不喝已是醺然;淡红的白萝卜片儿鲜红的红萝卜片儿和乳白的猪肚片儿深褐的辣椒片儿,带着泡菜的辣香悄悄地揉入雨丝,而翠绿的蒜薹截儿嫣红的腊肉片儿,也像要把细雨爆炒氽汤,把山川烹成一味稻草街的佳肴。此情此景,不吃已是欣然。<br/>  稻草街其实是富饶的名字,因为有稻才有稻香,才有衣食住行的一切。稻草街的雨也因此而显得美丽珍贵。望着并无稻草杂陈的街道,看来来往往的车辆在湿润明亮的街上驶过,来来往往的男女在这里那里出没,加上三声五声清丽的鸟叫,一串一串影碟歌声,渐渐地便有些忘情,连米酒已见碗底也浑然不觉,竟然端起空碗向嘴边送去。<br/> 店主扑哧一笑,说,你这人,就这么喜欢稻草街?<br/> 何止是喜欢呢。这细雨中的稻草街,简直像一位既美丽又圣洁的仙女啊。<br/>  店主娘子又悄然端来一碗佳酿,说,赏你的,喝了,不要忘了稻草街的米酒。<br/>  我点头。起身时谢了店主送来的雨具,走进稻草街的霏霏细雨中,我看到路面上晃着山的影子树的影子房的影子和我的影子,它们和我一闪一亮相拥相叠着,偶尔间被道旁的一根两根湿软的稻草截成段。

乡亲冰心

第8版(大地·作品)<br/>专栏:<br/><br/> 乡亲冰心<br/> 孙为刚<br/>  从三岁到十一岁,整整八年的时间,冰心的童年是在海滨小城烟台度过的。烟台的山,烟台的海,深深地留在了冰心童年的记忆里,也时常出现在她那脍炙人口的作品中。冰心祖籍福州,但她称烟台是她“灵魂的故乡”,视烟台人为她的乡亲。<br/>  乡亲自有乡亲的情谊。在港城烟台,凡是有幸接触过冰心的人,都能感受到她那份浓浓的乡情,都能给你讲述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br/>  1963年一个大雪纷飞的冬日,为了了解馆藏文物“烟台海军学堂照片集”的来历,时任烟台博物馆馆长的宋玉娥辗转打听,叩响了冰心的家门,因为冰心的父亲是烟台海军学堂的第一任校长。年过花甲的冰心听说烟台来人了,喜出望外,她热情地把宋玉娥迎进屋里,端来一杯茶,送到宋玉娥的手上,剥开一粒糖,送到宋玉娥的嘴边,然后急切地向宋玉娥打听:当年的福建会馆怎么样了?那里是父亲领她去与同乡聚会和看戏的地方。宋玉娥告诉冰心,博物馆的馆址就是当年的福建会馆,已经列为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得很好。听到这里,冰心激动了,她突然捧住宋玉娥的脸,深情地吻了起来。这突如其来的亲吻使宋玉娥这个性情豁达的北方女子开始不知所措,继而热泪盈眶。接着,冰心又深情地说道:“烟台的大海,是我童年的摇篮,我对烟台的眷恋无法比喻,见到你就是见到乡亲。”<br/>  “乡亲!”这饱含深情的两个字,从冰心的嘴里轻轻吐出,却在宋玉娥的心里激起了阵阵波涛。从那个大雪纷飞的冬日开始,宋玉娥和冰心开始了长达三十多年的友谊。每次去北京,无论是公事还是私情,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宋玉娥总要去中央民族学院看望冰心,每次见面,冰心总要问起烟台的变化;每次告别,冰心总要托宋玉娥向烟台的乡亲们问好。<br/>  进入老年的冰心,似乎更加怀念“灵魂的故乡”,更加看重乡亲的情谊。<br/>  1990年4月的一天,烟台人民广播电台的青年记者徐冰走进了冰心的家门,他把冰心童年住过的或是经常去过的地方拍了一沓厚厚的照片,呈现在九十岁的冰心面前,冰心随手拿起一张,眼睛随之一亮,几乎是喊着说道:“这是金沟寨!”徐冰一下愣住了,老人竟能一眼认出她童年常去的村寨,而她最后一次离开那里,距今已有半个多世纪的漫长岁月了。冰心一张张地翻看着照片,一边把在烟台、把在金沟寨的件件往事娓娓道来。这位青年记者静静地坐在一边,出神地听着,像是在听金沟寨一位慈祥的老奶奶讲述烟台海边的故事。临别时,徐冰请冰心老人对烟台的听众说几句话,冰心抬起头,目不斜视地望着前方,像是看着金沟寨后边的那片海,她语调舒缓地说:“烟台人每次来,我都觉得他们是我的乡亲,比福建人呢,更有乡亲的味道。我在北京这么多年了,别人一说到故乡,我总是先想到烟台……”最后,老人有些激动地说:“你在电台工作,你就通过电台,替我向烟台的乡亲们问好。烟台,烟台这地方呀!”说到这儿,老人竟热泪盈眶,哽咽地说不下去了。<br/> 在那个春天里,烟台的乡亲们听到了这位九十岁老人的问候。<br/> 1992年秋,徐冰给冰心老人写信,请她题写两个字,没过几天,徐冰就收到了回信,信封是老人亲自写的,打开信封,一幅小小的宣纸上,工工整整地写着两个隽秀的字:乡亲。<br/>  捧着这张只有两个字的宣纸,泪水模糊了徐冰的眼睛。<br/>  金沟寨是个濒海的小渔村,在上个世纪初,冰心的父亲谢葆璋创办的烟台海军学堂就在金沟寨村的地盘上,童年的冰心常到金沟寨看戏、玩耍,冰心的名篇《六一姊》,写的就是她在金沟寨的一个小伙伴。金沟寨的乡亲们也一直惦记着这位曾在这儿住过的女作家。1993年秋天,金沟寨村的负责人曲敬阳约了几个乡亲专程去北京看望冰心。当时,九十三岁高龄的冰心刚刚出院,家人遵医嘱只允作短暂会见。令家人没想到的是,听说是金沟寨的乡亲们要来看她,老人激动得几乎彻夜未眠,第二天一早就起床,漱洗后坐在床上静静地等着乡亲们的到来。当曲敬阳一行人走进她的家门时,冰心激动地拉着曲敬阳的手说:“乡亲们来了!金沟寨的人都姓曲,过去这里的人都打鱼,一到黄昏,扬起白帆,乘船出海……”曲敬阳转达了乡亲们对冰心的思念,还把金沟寨特产的茄梨送给冰心,冰心手捧茄梨,激动万分:“七十多年没吃到这梨了。”<br/>  那天,九十三岁的冰心特别兴奋,当着众乡亲的面,她即席作了一首诗,并让家人取来宣纸,写下了这首诗:“大海啊!哪一颗星没有光,哪一朵花没有香,哪一次我的思涛里,没有你波涛的声响?”落款写着:“献给金沟寨的乡亲们,冰心”。<br/> 浓浓的乡情,跃然纸上。<br/> 如今,冰心走了,而冰心留给烟台人的那份浓浓的乡情,将永远珍藏在烟台人的心中。

几处早莺【外一首】

第8版(大地·作品)<br/>专栏:<br/><br/> 几处早莺<br/>  【外一首】<br/> 周启垠<br/> 飞 飞 飞过寻常百姓的阡陌<br/> 就把天空点缀得一片蔚蓝<br/> 春柳 刚刚换上一层绿色的绒棉<br/> 从冬的积雪走过的人<br/> 举起了仰望的双眼<br/> 叽叽喳喳的舌<br/> 吵醒大地做了太久的寒梦<br/> 三三两两的背影<br/> 与刚刚露头的花苞一起<br/> 摇摇晃晃<br/> 呵 春天 好高好远好蓝<br/> 几声空灵的鸣叫<br/> 大地复苏的呼吸<br/> 就在青春的胸脯上起伏<br/> 过处 一行行是诗<br/> 一只只是诗<br/> 一片片羽毛也是诗<br/> 从山上下来的小溪 跳跃着<br/> 洗濯展开的翅膀<br/> 让无限深情的瞩目<br/> 追送得一程又一程<br/> 播种<br/> 把希望播进泥土<br/> 把爱播进心田<br/> 那些弯腰的<br/> 都是大地的儿女<br/> 用勤劳的双手描绘岁月的蓝图<br/> 那些奔走的<br/> 都有赤子的情怀<br/> 留下如鼓的足音把春天开辟<br/> 一滴汗珠<br/> 滴进梦想的果核 闪着太阳光亮<br/> 生长成大地片片的绿色<br/> 一串脚印<br/> 在春泥中刻下生命的风景<br/> 沉甸甸的种子啊<br/> 在手心里轻拍出热烈的掌声<br/> 深入泥土 构思着春的合奏<br/> 探出头了遍地是含羞的花朵<br/> 直生出秋后的黄金<br/> 把心播进未来吧<br/> 还你 新鲜的风<br/> 吹过黎明 黄昏

“长沙杯·七一之歌”征文启事

第8版(大地·作品)<br/>专栏:<br/><br/>  “长沙杯·七一之歌”征文启事<br/>  刚过去的二十世纪的历史进程证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与奋斗,是影响、改变和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重大事件,“国际悲歌歌一曲,狂飙为我从天落”,神州大地因之而演绎了一幕幕解放我民族、强盛我国家的历史壮剧。今年,新世纪的第一年,恰逢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为了纪念、缅怀与审视这一事件的重大意义,激发全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再接再厉,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推向新的里程,我们决定联合主办旨在讴歌党的伟业,展示人生体验,抒发世纪情怀的征文活动,欢迎广大读者参与。征文体裁不限,诗歌、散文、随笔、特写等均可,但求立意高远,贴近生活,真实生动,篇幅精短。时间从4月至8月。征文结束后,将评优颁奖。热切希望各界读者踊跃投稿。<br/>  来稿请寄:北京朝阳区金台西路二号人民日报文艺部《七一之歌》征文组(邮政编码:100733)。<br/>  中共长沙市委员会<br/> 人民日报文艺部<br/>  2001年3月31日

春天的脚步

第8版(大地·作品)<br/>专栏:<br/><br/>  春天的脚步<br/>  张立勤<br/>  有一个星期,室外的最低温度都在零下十五摄氏度左右,天空灰白而轻飘,没有一点要下雪的感觉。我想起田野里的冬小麦,我有些坐立不安。我这个跟土地没有什么直接关系的人,从未这样担心过冬天的麦子,我想那里的泥土是否冻僵?即便土地没有上冻,没有大雪的覆盖,麦子会不会冻死?原来这里发生过冬小麦被冻死的事没有?我曾居住的那座山城,冻僵的土地上什么都没有,它们在寒冷中龟缩着,向山脉的方向退去。我每当经过这样的土地,就能感到冻僵带给生命的一种难言的压力。四面环山的城市,土地少,也没有冬小麦。清明过了许久,地里会悄声地长出玉米、高粱、开着白花的山药及秆儿细瘦的向日葵。<br/>  太阳什么时候出来的,我没有在意,那个时刻,我正在通往城外的公路上。后来,我推着自行车走过了一段沙石路,坑坑洼洼和石子的感觉,让人感到远离着什么,又接近着什么。这是一种埋藏很深的十分矛盾的情结,我总爱在凄荒之中,触到血脉里的东西,也许沿着沙石路走上麦田,与从公路上走上麦田的所得是不会一样的,我似乎越过了无数的季节,来到了一片并没有更改什么的地方。<br/>  田野弯弯地躺在天底下,它们身上长着细细的绒毛,像女人身上的汗毛似的。时间面对大地,是否显得微不足道了呢?很久,我忘记了时间。阳光照射在我的脚下,我的脚下全是冬小麦。它们的叶子几乎都枯干了,无声地匍匐在平原上。我走到土垄上,干巴发白的土垄一踩就是一个坑,没想到,土地还这么松软。麦地里面的地皮裂着缝,枯死的麦叶垂落在上面。我弯下身去,伸手一捏麦叶,碎了的麦叶顷刻间随风消失了。我肯定麦子死了!<br/>  我身后不远有一排玉米秸墙,玉米秸墙后是一个低矮的塑料大棚,这时,一个十几岁的女孩,从大棚一侧的砖孔中钻了出来,我跑了过去。大棚旁有阳光的香味和湿润的气息,我看见那女孩的刘海儿是湿的。我说,麦子死了吗?她说,没死。我说,麦子的叶子不是都死了吗?她说,没死!女孩并没有因为我的提问,表情有什么变化,她的眼睛似乎看都没有看我,也没有看麦子,可她说话的声音里,透出的对于麦子的信任是绝对的。我再一次弯下身去捏麦叶,我知道我自己的无济于事。我本来知道麦子也许不会死的,可我毕竟担心它们在无雪的冬夜,难以抵抗严寒,就像远方那片冻僵的土地一样,是无法挽留温情的冬小麦的。<br/>  我突然闻见女孩身上也有太阳的香味,我看她,她在看远方。<br/>  平原,就是平原吧!冬小麦的家族自古就生长在这里,不论怎样反常的天气,这里有着麦子的麦子化成的泥土,有麦子的灵魂在飘舞。<br/>  我离开了不屑于我的女孩,我惊叹郊区女孩的自如和一点也不少见多怪。我回到了冬小麦中间。我发现我的心中有了不是停留在冬天里的感觉,我听到了春天的脚步声,从遥远的山脉深处?从平原大地的深处?还是从习以为常的天际?都有!然而,我忽然觉得春天不是骤然降临的,而是被孕育的,被宇宙,同时也被大自然,像冬小麦一样,历经了漫长的冬天的孕育。冬小麦其实是在顽强地穿越着冬天,和生命自身,从麦叶的生到死,再到生。春天何尝不是如此呢?可我无论如何也不能望见那伟大的孕育,我只是表层地感觉到了,我不可能再细致具体地深入下去。但是,我已从这最初的感觉中得到了不同于以往的从容,畅想和春天的力量。<br/>  春天的脚步声从冬小麦的叶片上强烈地传递给我,它们开始渐渐变绿,那变绿的每一个瞬间,都和着春天脚步的节拍。春天的脚步包容了一切渴望生命的能量和热情,我觉得我走进了这偌大的行进之中。

春之声

第8版(大地·作品)<br/>专栏:<br/><br/>  春之声<br/>  蒋祖烜<br/>  第一缕春天的气息,是从枯涩的枝干间透露给我的——那是一棵新植的芭蕉,残破的手掌擎起的那蛋青的颜色。<br/> 友人说:她是一片旗帜。<br/> 时间,从钟控收音机嘀嗒嘀嗒流水一般的声音里,从自行车呼呼作响的风一般的轻飞里,从凝眸遐想里,从埋头奋笔里……她踮着脚走过去了,不知不觉地。<br/>  待我再一次放眼庭院时,不由我不叫惊奇。芭蕉出落得婷婷袅袅了,像一名飒爽的女士;豌豆的绿发间栖着许许多多粉紫的蝴蝶;白菜花和萝卜花黄白相间,逗引了许许多多嗡嗡的蜂,那声音,也似有一股清甜;草是纤疏蓬松的了,风是温柔和暖的了,鸟的声音变脆了,天的颜色更加清蓝,连小孩子——“三年级”、“五年级”们——也似乎长高了呢。<br/>  莫名的,我觉得有一些悲哀,我好像失去了很多、很多,少男少女的踏青郊游,软草上一曲青年圆舞曲,三两枝粉桃,一簇映山红,古亭曲廊前几张风姿绰约的倩影。这些,并不会搅乱我宁静的心的水塘。我企望的是,牢牢地把住春的酥软的手,触她的脉搏,聆她的心跳,仔仔细细地看着她是如何丰润艳美起来的,接着又是如何牵动许许多多的痴情恋意的,总之,关于她的都属我的,我都要看,我都爱听,就像不放心自己的恋人远离自己去生活一样。<br/>  然而,我太忙了,要做的事情像星星一样多。当把这一天的事稍稍理清,夜空已是月在中天了,水一般的月光像一层薄薄的泪痕。<br/>  快乐着忙,痛苦着忙,疲倦着忙,思索着忙,就是没有闲暇稍稍驻驻足。当远方的友人来信问起我关于春天的故事,我才发现自己心中对于春的渴念。<br/>  今晚,我终于有空了,我来做我很久就盼望着做的一件事情。倚着门,我把庭院里的一切都搜览了一遍,白菜的金花已孤零零地没有伙伴了,芭蕉在自己的身边育出嫩稚的女儿……<br/> 草,也长高了许多,但她们一动不动地站着。<br/>  好一群文静的小姑娘呀!像在聆听,像在凝视,像在翘望,抑或什么都不像。我禁不住油然生出一股怜惜之情。草儿呀,一生不移地站在自己的位置上,不感到寂寞和冷落么?不为默默无闻和天小地狭而悲伤么?<br/>  然而,正是这些草装扮了一个春天,一个人人赞美的春天。

春的祝福

第8版(大地·作品)<br/>专栏:<br/><br/> 春的祝福<br/> 没有什么能比春天的来临更能撩人心弦催人奋进的了。<br/> 春天,是心灵飞翔的季节。<br/> 春天,是大地播种的呼唤。<br/> 当我们把这一组关于春天的文字奉献给读者的时候,我们也就把一种最美好的情感和祝愿奉献给了所有读懂春天故事的人们,奉献给了正在春天里飞翔与播种的祖国!<br/>  ——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