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4月21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摄影)
专栏:

  时炳良助失学儿童重返校园
  3月中旬,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的棉桠乡中心小学、白乌镇中心小学和木里藏族自治县的乔瓦镇中心小学大门口,挤满了带着孩子来报名读书的家长们。三所学校的校长和老师们忙着为一个个学生登记,询问家庭情况和孩子失学的情况。
  这是上海《解放日报》职工时炳良看到上海《申江服务导报》摄影记者崔益军拍摄的《大凉山的孩子》报道后,到凉山捐资100万元救助这两个县的部分失学儿童的消息传开后出现的场面。他说:“让这些孩子早日回到学校读书,是我的愿望,这学期先从辍学的孩子抓起。”仅白乌镇3月16日这一天就有128名辍学儿童报名。该校校长告诉我们,这128名辍学学生早已登记在案,他们多次走访这些家庭,希望他们早一天到校读书,可都因为家庭困难,孩子们无力上学。
  凉山彝族自治州州委、州政府对时炳良同志的这一义举十分重视,认为它的意义和作用远远超过了钱的本身。州委、州政府专门对此事进行了研究和安排。起草了具体的救助实施方案。时炳良同志的这100万元,将让近1000名失学的儿童重返校园,完成不同阶段的学业。
  冷文浩摄影报道(附图片)
  买了新书包准备上学。
时炳良在中心小学与孩子们在一起。
小学校前挤满了前来报名的学生和家长。


第6版(摄影)
专栏:来稿点评

  写好文字说明
  蒋 铎
  王根才同志是西南边陲云南省腾冲县的一位作者,对新闻摄影十分热衷,常年奔波于大山之中,用相机捕捉傈僳山寨的新人新事,颇有一点锲而不舍的劲头,他采访的困难可想而知,他的执着精神值得称赞。
  这幅照片是他多次来稿中比较好的一幅,照片不仅反映了傈僳族农民物质生活上的可喜变化,也表现了他们要走出大山看看外面世界的精神追求,有一定的新闻性。照片中人物的表情比较自然,架子上面放的旅行包也拍上了(这是说明出远门旅游的一个重要细节),坚持利用车内的自然光,没有打闪光灯,使画面有较为丰富的影调层次,这些都是很可贵的。
  不足之处有两点:
一、表情虽然比较自然,但有时仅仅停留在自然还不够,不清楚这些外出的年轻人是否初次去省城,如果是初次去,那种特有的欣喜和兴奋,还没有在照片中得到充分的展现。如果作者能随年轻人一同到昆明,拍到山里人初到大都市时的神态、情绪,形成山里人与城市风光的对照,照片就会更有味道。
  二、文字说明还欠推敲,一幅合格的新闻照片应该由三部分组成:一个是照片;一个是标题;一个是文字说明。来稿没有标题,应该“扣分”。文字说明要求准确、顺畅、生动,把事情交代清楚。这幅照片百余字的文字说明除了不够通顺之外,有些提法有明显的片面性,比如说明中有这样一段话:“那些几代人以靠山吃山、只顾忙于填饱肚子的傈僳族群众……”好像“靠山吃山”是不对的,其实发挥山区优势脱贫致富的地方也不少,这就不仅仅是写作技巧的问题,而是涉及作者对所报道事物的认识与把握,希望王根才同志(当然包括笔者在内)今后在努力拍照片的同时,能挤出更多时间读书学习,说到底,只有具有比较扎实的文化功底,才能够拍出耐人寻味的新闻照片,写出准确、生动的说明。(附图片)
  近年来,云南腾冲县瑞滇乡靠发展边境贸易和矿产品的合理开采,使群众走上了富裕路,那些几代人以靠山吃山、只顾忙于填饱肚子的傈僳族群众口袋里有了余钱,他们就结队走出大山到外面开眼界。瞧,这一伙乘车到省城游玩的青年多开心。 王根才摄


第6版(摄影)
专栏:

  信贷助农奔小康
  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农村信用联社牢记“为农业、为农民、为农村经济”服务的宗旨,坚持“存款立社、服务兴社、管理强社、依法治社、效益强社、文明兴社”方针,以支农为己任,与农民手挽手,心连心,同呼吸,共兴衰,切实加大投放力度,支持当地农民调整产业种植结构,增加农民收入。
  2000年,该社根据农村实际情况,推出小额信贷业务,发放贷款证1.2万户。农民只要手持贷款证,随用随贷,就像存取款一样方便快捷。去年一年时间里就向农民累计发放支农贷款3亿元,受到农民们的欢迎。
  辛勤的汗水换来丰硕成果。任城农村信用联社多次被济宁市委授予精神文明建设示范点和文明单位,并荣获省级职工之家称号。
  本报记者 王忠家摄影报道(附图片)
  得到信用社贷款后的农民正精心选购农机。
  在信用联社资金支持下,走上富裕之路的农民高高兴兴地偿还贷款。
任城区信用联社信贷人员在大棚内了解农民资金需求情况。


第6版(摄影)
专栏:

  范索云和她的34位“爹娘”
  河南省虞城县张集镇,有一位年轻的共产党员、全国三八红旗手,名叫范索云。18年来她先后赡养、照护孤寡老人34位,并为6位老人送终。5000多个日夜,她视老人如“亲爹娘”,以儿女般的真情关心呵护老人。
  范索云十几岁时就开始照顾邻居60岁的孤寡老人李氏。1991年,新婚不到一年的范索云因照顾孤寡老人遭到丈夫的极力反对,她毅然选择:宁可离婚,也要照顾老人。1992年,离婚后的范索云被镇政府招聘到敬老院工作,她以惊人的毅力和坚忍的精神,支撑起这个特殊的家庭。为让院里30多位老人吃好穿暖、有零花钱,范索云开垦了10多亩荒地,带领有劳动能力的老人栽果树、种蔬菜、种粮食,办起养殖厂,养鸡养鸽700多只,养羊养猪30多头,开挖了两个鱼塘、藕池,买来了电视机、录音机,安上了电话和有线电视,丰富了老人们的文化生活。
  金 辉摄影报道(附图片)
范索云(左)无微不至地照顾着每位老人的生活。瞧!七十六岁的陈大俊老人(右)笑得多开心。
  为节省开支,院里盖羊舍时,范索云和老人们一起做小工。
范索云家的老母猪今春又下仔了。
平常老人们在一起打打牌,遛遛鸟,晚年生活过得挺愉快!


第6版(摄影)
专栏:

  时炳良助失学儿童重返校园
  3月中旬,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的棉桠乡中心小学、白乌镇中心小学和木里藏族自治县的乔瓦镇中心小学大门口,挤满了带着孩子来报名读书的家长们。三所学校的校长和老师们忙着为一个个学生登记,询问家庭情况和孩子失学的情况。
  这是上海《解放日报》职工时炳良看到上海《申江服务导报》摄影记者崔益军拍摄的《大凉山的孩子》报道后,到凉山捐资100万元救助这两个县的部分失学儿童的消息传开后出现的场面。他说:“让这些孩子早日回到学校读书,是我的愿望,这学期先从辍学的孩子抓起。”仅白乌镇3月16日这一天就有128名辍学儿童报名。该校校长告诉我们,这128名辍学学生早已登记在案,他们多次走访这些家庭,希望他们早一天到校读书,可都因为家庭困难,孩子们无力上学。
  凉山彝族自治州州委、州政府对时炳良同志的这一义举十分重视,认为它的意义和作用远远超过了钱的本身。州委、州政府专门对此事进行了研究和安排。起草了具体的救助实施方案。时炳良同志的这100万元,将让近1000名失学的儿童重返校园,完成不同阶段的学业。
  冷文浩摄影报道(附图片)
  买了新书包准备上学。
时炳良在中心小学与孩子们在一起。
小学校前挤满了前来报名的学生和家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