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2月3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摄影)
专栏:摄影报道

  最后一批连家船民上岸定居
  长期以来,福建宁德沿海生活着一批以船为家、靠海为生的连家船民,他们居无定所,常年漂泊海上,信息闭塞,生活十分贫困。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关心连家船民的生产、生活问题,大力帮助连家船民上岸定居,并从多方面给予扶持,使他们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相当部分上岸定居的船民已步入了基本小康行列。
  为了让连家船民全部搬迁上岸定居,1998年,宁德地区启动“造福工程”。经过3年努力,宁德地区3676户16706人连家船民全部搬迁上岸,结束了上无片瓦、下无寸土的历史,实现了有屋可居、有地可耕的夙愿,从根本上解决了他们的生产、生活问题,为连家船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创造了基本条件。 李民雄 李舸摄影报道(附图片)
  ↑福安甘棠乡连家船渔民喜迁新居,至2000年年底,宁德地区连家船民全部实现上岸定居。
  ←祖祖辈辈栖息在浅海滩涂上的“连家船民”。
  ↓过去孩子们吃住都在船上。


第6版(摄影)
专栏:摄影报道

  她有二十一个“爸爸”
  孤儿史蕾在河北省乐亭县殡仪馆这个新家已生活3年了,每个周日她离家去县二中住读时总要挂眼泪,舍不得离开自己21位慈爱的“爸爸”。
  史蕾是乐亭县胡坨镇南寨村人,她母亲和父亲分别在她6岁和9岁时去世,乐亭县殡仪馆馆长高全新和职工商量,集体收养了年仅9岁的小史蕾。在殡仪馆21位“爸爸”的精心呵护下,史蕾已由一个瘦弱的小女孩出落成一个1.6米高的亭亭玉立的少女了。她在日记中不止一次地写道,她爱这个新家,爱21位新“爸爸”,她表示要努力学习,回报社会。(附图片)
  ↑无论小史蕾干点啥,她身边总会有众多“爸爸”帮助她。
  一位老职工表示,退休后他仍要继续资助史蕾,直到她成家立业。
  郑勇 杨盛东摄影报道
  ↓在史蕾的21个“爸爸”中,副馆长张小明身份是双重的,既是爸又是妈。“母女”俩见面总要亲昵一阵。


第6版(摄影)
专栏:摄影报道

  “小九斤”长成“泰山”
  1999年2月,一只出生一个多月的小熊与大熊在四川省屏山县的老君山上走失,几天没有吃到东西的小熊,跑到正在这里安装电线的工人师傅身旁,大家看到它怪可怜的,就把它送给在山顶上居住的文成英老妈妈喂养。村民们看到又小又瘦的小熊,给它取名“小九斤”。在文妈妈的喂养下,“小九斤”渐渐长大。
  几个月后,一些不法分子听说山上有一只小熊,趁深夜偷偷地把小熊弄下山,准备卖掉。第二天,文妈妈和村民们发现“小九斤”不见了,四处寻找,及时找到了小熊。小熊再次见到文妈妈,躺在她的怀里直流泪。原来那伙人把它的4颗门牙和4只脚掌指甲锯掉了。两年来在文妈妈的精心照料下,小熊长成了体格健壮的大熊。文妈妈给它取名“泰山”,几次把它送到野外放归大自然,但它每次都跑了回来。
  日前,记者拍下“泰山”与人们友好相处的情景。 王纯圃摄影报道(附图片)
  ↑小熊“泰山”和文妈妈亲情无限。
  ←“泰山”兴奋地和村民游人在一起玩耍。


第6版(摄影)
专栏:摄影报道

  好戏下乡来
  在新世纪第一个春节期间,云南省会泽县文体局精心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深入边远贫困山区演出,让常年生活在大山深处的农民大饱眼福。演出结束后,几位老人激动地说:“我们现在吃的好了,穿的也不成问题了,但好多年没看过戏了,以后请你们多下乡来演出。”
  李永星 王良忠摄影报道(附图片)
  ↑村里从来没有这样热闹过。
  ↓听说演戏,村民们老老少少都来观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