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2月22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国民经济)
专栏:

  建设青藏铁路 造福西藏人民
  铁道部部长 傅志寰
  最近,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建设青藏铁路的重大决策,这不仅是西藏人民的殷切企盼,也是全国各族人民和几代铁路建设者的共同愿望。铁路广大干部职工正以积极的态度、扎实的工作,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认真做好前期准备,全力以赴建设好这条造福西藏人民、有利国泰民安的幸福路、团结路。
  修建青藏铁路是加快西部大开发、促进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西藏自治区地处祖国西南边陲的青藏高原,面积120多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目前我国唯一不通铁路的省级行政区,交通运输设施的落后,制约了这一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西藏地区自然资源丰富,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草场、天然林、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有国家级自然环境保护区,是著名的旅游胜地。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90年代后,西藏步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九五”期间,西藏GDP年均增长11%,同期进藏客货运量持续增长,且增长率均大于GDP的增长。经济发展对交通运输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目前,进出藏主要依靠公路和航空运输,已有的青藏、川藏、滇藏、新藏公路,对加强西藏地区与祖国内地的联系,促进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特殊自然环境的限制,目前四条公路只有青藏公路能保持常年畅通,承担了进出藏客货运输的80%左右。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藏以公路为主体的格尔木至拉萨主通道已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建设铁路运输通道势在必行。
  青藏铁路从青海格尔木到西藏拉萨,全长1118公里。途经青海省的望昆,翻越唐古拉山,进入西藏自治区,经安多、那曲、当雄,到达自治区首府拉萨市。铁路建成后,在货运方面,将为西藏交通增加经济、快速、运能大、全天候的运输通道;在客运方面,将适应旅游业快速增长的需要,为广大游客提供更加方便、安全、舒适、价廉的运输方式,大大提高这一地区的客货综合运输能力。
  总之,青藏铁路的修建,将进一步改善青藏高原的交通条件和投资环境,促进西藏资源开发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加强内地与西藏的联系,促进藏族与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增进民族团结,造福沿线人民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对修建进藏铁路十分关怀和重视
  早在50年代初,党和国家就着手研究进藏铁路建设问题。1958年,在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同志的关怀下,青藏铁路西宁至格尔木段开工建设,1979年铺轨到格尔木,1984年正式交付运营。囿于当时经济实力和高原、冻土等筑路技术问题尚未解决,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停建。对青藏铁路高原、冻土问题的科研研究工作一直没有停止。
  江泽民总书记十分关心西藏铁路建设问题,1994年7月,亲自主持召开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提出做好进藏铁路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1996年八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对进藏铁路方案研究提出明确要求。2000年11月,江泽民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指出,修建青藏铁路是十分必要的,对发展交通、旅游、促进西藏地区与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是非常有利的。我们应该下决心尽快开工修建。最近,国务院总理办公会议对青藏铁路建设方案进行了研究,朱镕基总理指出,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已具有修建青藏铁路的经济实力,通过多年不间断的科学研究和工程试验,对高原冻土地区筑路技术问题也提出了比较可行的解决方案。修建青藏铁路时机已经成熟,条件也已经基本具备,可以批准立项,应该说,批准修建青藏铁路,是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关怀重视的结果。现在,几代人的期盼和梦想将要变为现实,时代列车驶向“世界屋脊”的日子已经为期不远。
  铁路部门多年来进行了大量前期准备,有信心、有能力建好青藏铁路
  长期以来,铁道部会同有关部门对进藏铁路方案进行了大量比选论证工作,经过了从多个方案到青藏、滇藏、甘藏、川藏四个方案,再到青藏、滇藏两个方案,最后集中到青藏铁路方案三个阶段。经过综合比较,滇藏、甘藏、川藏方案沿线地形陡峭,地质复杂,工程艰巨,新建线路较长,投资大,建设工期长等缺点比较明显。权衡利弊,当前建设选择青藏铁路方案比较有利。青藏方案虽然有高原和多年冻土等技术难题,但新建线路较短,工程量较小,地形起伏不大,没有大型控制工程,投资较少,建设工期短,特别是对高原和多年冻土问题,经过长期科研研究工作,已基本找到了解决方法。
  青藏铁路的勘测设计工作早在50年代就已开始,70年代在进行航测和大面积踏勘的基础上,进行了初步设计和定线研究。近年来,铁道部又组织各方面专业人员进行实地踏勘,重新收集了水文、地质和经济资料,开展专题调研,并会同国家计委、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等有关部门领导同志进行现场考察。经过多年的研究论证和勘测工作,提出了适当提高线路标准,提高列车速度,减少沿线布站,控制劳动定员,采用机械化施工等对策,以减少在高寒缺氧地区修建铁路中和交付运营后的管理困难问题。
  青藏铁路是一条高原铁路,海拔高4000米的地段965公里,其中多年冻土地段550公里。为解决多年冻土地区的筑路难题,铁道部自1960年就成立了青藏高原铁路科学技术研究所,组织力量在海拔4780米的风火山常年冻土地区开展路基、桥涵、房屋试验工程,并连续进行40多年的观察,对冻土地区工程建设有了深入认识,对冻土土建部分的研究试验陆续取得一些成果,找到了解决冻土引起线路病害的有效措施。可以讲,在高原多年冻土地区建设铁路的关键技术问题已基本解决。同时,青藏公路和高原输油管道、东北和西北冻土铁路建设、运营实践,也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为了在铁路建设与运营中保护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铁道部与有关部门正在制定预案,开展研究。我们有信心、有能力高质量地建好青藏铁路。
  为了使铁路早日进藏,几代铁路人付出了艰辛努力。广大勘测设计和工程技术人员在自然条件极其特殊、生活条件极其艰苦的情况下,克服头晕、心悸、胸闷等高原反应,顶风冒雪,多次往返于海拔四五千米的高原、高寒地区,在牦牛负重难以行进的地方,携带沉重的测绘器材进行作业。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有这样一支顽强拼搏,吃苦奉献,敢打硬仗的铁路建设队伍,是我们建设青藏铁路的重要保证。
  在青藏铁路前期工作中,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省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国家计委、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财政部、中科院、地震局、交通部、国土资源部、地质科学院、环保总局等部门都给予大力支持,为青藏铁路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
  为了更好地贯彻江泽民总书记“尽快开工修建”青藏铁路的重要批示,铁路部门正在全力以赴加紧工作:一是进一步完善建设方案,抓紧做好项目实施前的可行性研究论证;二是进一步组织路内外科技专家,对多年冻土进行工程地质应用性勘察、研究和试验,对高原地区人体生理和铁路的运营管理、维修模式进行研究,深入探索建设高原生态铁路、环保铁路的有效途径;三是加强对铁路职工进行党的民族政策的宣传教育,搞好人员培训、工程项目招投标、物资保障等工作;四是在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做到准备充分、组织严密、快速有序,确保青藏铁路顺利开工,为高质量地完成建设任务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第5版(国民经济)
专栏:经济时评

  理性看待郑百文重组
  王政
  今天,在停牌计划未能获得有关部门批准的情况下,ST郑百文召开股东大会,审议重组方案。一波三折的郑百文重组,究竟走向何方?从股东、债权人、战略投资人,到新闻媒体甚至监管部门,此时恐怕谁也难以作出肯定的答复。毕竟,即使股东大会通过重组方案,郑百文重组还面临着许多制度、法律障碍。
  其实,从虚假上市、违规经营、巨额亏空暴露,到被信达资产管理公司提请破产,再到三联进入,重组框架达成、细则出台,关于郑百文的争论就一直没有停息过。呼吁将其破产摘牌者有之,认为重组也体现了退出者有之;呼吁应该拿郑百文开刀者有之,认为不应树“退出”典型者有之;质疑重组方案与现行法律、制度相悖者有之;强调方案借鉴了国际经验,对完善法规起到促进作用者亦有之……更有观点认为,只要郑百文破产或下市,就会使证券市场迈出里程碑意义的一步,否则,证券市场就是最大的输家。
  究竟该如何理性看待郑百文重组?首先,不容置疑,妥善处理郑百文事件,对上市公司完善退出机制,对健全法律法规乃至对证券市场的规范发展,确实有着重大意义。但是,郑百文毕竟只是一家上市公司,郑百文事件毕竟只是一个个案,如果证券市场不能因此调整、完善相关法规、条例,不管其破产还是重组,证券市场都很难迈出所谓里程碑意义的一步。有意无意地使它背负起与个案不相称的使命,实在是过于感性。
  其次,不应把郑百文上市前后的种种恶劣行径,与郑百文重组混为一谈。郑百文弄虚作假,骗取上市资格,违规经营,最终导致20多亿元的巨大亏损,不仅给股东和债权人造成了重大损失,而且让投资者对原本就不规范的中国证券市场产生了深深的不信任。只有严肃查处郑百文公司,严惩相关责任人,方能泄人们心头之恨,重塑证券市场形象。
  重组则是另一个层面的问题。在严重资不抵债的情况下,重组中发挥主导作用的是债权人、股东和战略投资人。从债权人信达的角度考虑,千方百计回收更多的不良债权是国家赋予它们的责任,是更多纳税人的利益所在。在考虑过破产,也曾将郑百文告上法庭之后,信达选择重组这个对资产回收最有利的方案,无可厚非。从投资人三联的角度考虑,选择郑百文这个“壳”资源,完全是处于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从股东的角度考虑,虽然重组使自己的股份缩水,但终究比血本无归要好得多。
  因此,只要是市场行为,只要与现行法律、制度不相违背,重组也好,破产也罢,郑百文事件的最终结果可能并不重要。能否引起人们对规范证券市场的关注、探讨甚至争议,进而对制度建设有所触动、有所创新,才是衡量郑百文事件是否得到妥善处理的标准。日前,从证监会传出消息,有关连续亏损上市公司摘牌的相关规定即将出台,这恐怕就是郑百文重组对证券市场产生的积极意义吧。


第5版(国民经济)
专栏:经济视点

  林业,调整政策求发展
  ——新世纪我国林业发展战略调整述评(二)
  周泓洋 张连友
  作为一项基础性工程,第五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的结果,基本摸清了中国林业的家底。在一大堆数字当中,林地严重流失引起了各个层面的广泛关注。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林地是林业发展的基础,林地大量流失对我国林业发展和生态建设的负面影响不言而喻。
  林地流失重要原因在政策
  排除屡见不鲜的乱砍滥伐不算,大量的林地是在“不经意”当中流失的,许多规划为宜林地的山区,有些已荒芜,有的则被农民“挪作他用”。年年喊造林,年年不见树。农民本应是植树造林的主力军,但是农民不愿造林。道理非常简单,因为他从造林中得不到应有的收益。
  在南方集体林区,林业的税费高达40%以上,农民卖木材得来的收入还不够缴各种杂费。至于那些归集体所有的林子,农民则缺乏最起码的管护责任心——政策变来变去,将来林子归谁还说不准,谁还有心去管护。
  与这种现象形成对照的是,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后,由于政策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在四川省出现了广大农民争相要求退出坡耕地、种树种草的喜人景象。造成这种反差,是因为我们的林业政策。
  大家所有,等于谁也没有
  长期以来,由于过分强调林业的特殊性,害怕把林用山岚、荒地分给农民,农民就会砍树。“一分山就砍树”的思想一直影响着我国林业政策的制订和调整。
  对于集体林区,过去一直强调大家动手植树造林,林子成活后归集体所有。林木生长与农作物的最大差别就是周期长。农民普遍有这样一种心态——即便我们今年响应号召,大家植树造林,有谁能保证十年树木成材后,能继续归集体所有呢!即便还归集体所有,我的那一份成材林又怎么保证呢?所以说,强调“大家动手,集体所有”的结果,就是“大家所有,等于谁也没有”。这与20多年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之前,分配关系上出现的景况相差无几。当然,国家林业主管部门也一直在探索,譬如实行林权证制度,确保林子谁造谁有,等等。但是,这样的旋律并没有唱响。
  在南方集体林区,农民作为林业建设的主力军,其积极性和能量得不到应有的释放。一方面,林子不允许私人经营的政策把农民阻隔在林业生产之外;另一方面,农民即使以入股形式拥有了山林的部分使用权,也因过重的税费而没有得到应有的收益。当需要在东南地区大力发展商品林的今天,这种政策的弊端就暴露无遗。
  植树造林,吸引农民上山,是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途径。现状则是:一方面是林业需要调动千百万农民投入建设,一方面是大量宜林山地被闲置,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在等待安置。
  中国林业必须想方设法迈出让广大农民投身其中的这一步。
  建立一套“管用”的政策
  最近,国家林业局明确提出,下决心调整已经不适应的林业政策,建立起一套真正能推动林业大发展的“管用”的政策。
  其一是按照分类经营原则进行投入。商品林以市场调控为主,政府适当扶持。国家对商品林建设实行信贷倾斜和一定资金补助等辅助政策,以期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投入林地建设。公益林以政府投入为主,吸引社会力量共同建设。这样就从根本上解决了林业发展的动力问题。
  其二是调整税费政策。实行轻税薄费,减轻经营者负担,使务林者得其利,植树者受大益,形成有利于刺激林业发展的良性机制。
  其三是调整公益林地、林木管理和林业所有制政策。稳定林地所有权,放活使用权;延长林地承包年限,使经营者吃上“定心丸”;降低门槛,吸引投资者进入造林绿化领域。
  在林业政策调整中,要放手发展非公有制林业。商品林建设,尽量对私有林开放,上不封顶,各种经济成分平等竞争。现有林子,已是私有的,要切实保护所有者的合法权益;公有的,也要通过个人承包等形式引入民营机制,优化公有制的实现形式,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经营效率。
  待造林地和无林地,私人已取得林地使用权的,可更多地搞私有林;私人尚未取得林地使用权的,可以将林地使用权承包、租赁、转让或无偿划拨给个人,供其发展私有林;需要搞成国家或集体所有制的,也可部分引入民营机制,搞公有民营。
  公益林建设,不管是现有林管护还是新造林,都要尽量引入民营机制,搞好局部性的公有民营。
  林业政策的调整,顺应林业发展的需要,顺应市场经济的大趋势,也适应了农村发展的新形势,希望能够调动起亿万农民和社会力量投入林业的积极性,赢得我国林业更大的发展空间。


第5版(国民经济)
专栏:

  全国水利规划计划工作会议提出
  水利发展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本报昆明2月21日电 记者王慧敏、张毅报道:2月19—21日,全国水利规划计划工作会议在昆明召开。会议明确了21世纪初的水利规划工作思路,落实了“十五”期间水利发展的目标和任务。水利部部长汪恕诚说,今后的水利规划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紧密结合起来。
  “九五”期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水利投资规模最大的时期,全国共完成水利基建投资2716亿元,是“八五”期间的4倍。
  21世纪初期的中国水利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面对新的形势,水利部部长汪恕诚在会上强调,今后水利规划的思路要作相应的调整,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水利的需求确定水利发展的任务和重点,在注重水利自身发展的同时,更要重视水利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联系,做到水资源、环境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在注重工程项目建设的同时,更要加强管理等非工程措施的运用,达到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的目的;在注重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同时,更要重视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注重工程技术、安全问题的同时,更要重视环境、经济、体制等问题,全面提高水利工程建设水平。
  记者从会议上获悉,“十五”期间水利建设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一是加强以大江大河治理为重点的防洪工程建设;二是加快南水北调等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三是加大农业节水、工业节水和城市节水力度;四是搞好水土保持与水资源的保护;五是加强农村水利建设,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六是大力发展中小水电,建设农村水电电气化县;七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西部水利建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