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12月18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经济专贡)
专栏:

野生动植物繁育开发利用重点
  为保护野生动植物,国家林业局规划在全国建立61处野生动物救护繁育基地和16处珍稀植物种源繁育基地;建立600家较大规模的野生动物养殖场、180家野生动物自然放养场和170处国际、国内狩猎场;建立39家野生动物园。为规范野生动植物及其产品的流通秩序,计划建立24处野生动植物及其产品一级专业市场和180处二级专业市场,遏制非法来源野生动植物及其产品进入市场。


第11版(经济专贡)
专栏:

国家重点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建设
  1.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
  热带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加强12处58万公顷已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设,新建8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30万公顷。保护好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功能及生物多样性,使热带雨林能够自然恢复。进行野生动植物本底资源调查,制定管理计划,根据保护对象调整核心区面积。
  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保护。重点加强现有3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新建34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增加保护面积280万公顷。
  温带森林生态系统保护。重点建设现有27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扩大自然保护区面积,维持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在温带天然林集中分布的生物多样性丰富地区和具有特殊生态功能的地区,新建16处自然保护区,面积120万公顷。
  2.荒漠生态系统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加强
  30处面积3860万公顷重点荒漠自然保护区的建设,重点保护荒漠地区的灌丛植被和生物多样性。再新建一批重点荒漠类型自然保护区,并选择28处自然保护区进行重点建设,扩大荒漠生态系统保护面积。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开展生态旅游和其它综合利用示范,协调保护与发展的关系。
  3.湿地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和示范区建设
  湿地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建设。加大已建40处国家级和100处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使总面积为4000万公顷的湿地保护区得到有效保护。在全国重点湿地生态系统类型地区再建160处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使总面积达到2000万公顷,强化对特有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和湿地生物多样性的有效保护。
  长江、黄河和澜沧江源区湿地保护示范区建设。对三江源保护区进行建设和综合治理,开展34项湿地保护示范区建设工程,对河源区约530万公顷的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进行保护。
  长江中下游湿地保护示范区建设。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开展37项湿地保护示范工程,对大约860万公顷的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进行保护和恢复。在鄱阳湖、洞庭湖区内,开展“平垸行洪、退田还湖”后恢复自然湿地工作,面积各约为10万公顷。在两大湖区各新建面积为2万公顷的禁猎区。在鄱阳湖、洞庭湖、洪湖、太湖、巢湖和洪泽湖等6大湖泊建立水产、农业、林业生态开发示范区。
  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和嫩江源头湿地保护示范区建设。开展20项湿地保护示范工程,对约530万公顷的湿地进行保护。计划在三江平原湿地区内,将12万公顷的耕地改造为水稻田。
  高原湖泊湿地保护示范区建设。在云南和青海高原湖泊地区开展20项示范区建设,对大约1100万公顷的湿地进行保护和恢复。在青海湖湿地人工植草12万亩,治理沙化。在滇西北高原湖泊建立禁猎区,面积6万公顷。
  澜沧江流域保护工程示范区建设。澜沧江(湄公河)是一条著名的国际河流,干流全长4661公里。我国位于澜沧江上游,在云南省境内的干流长1240公里,占干流总长的26.6%。在该区开展13项示范工程,对大约480万公顷的湿地进行保护和恢复,保护好该流域的生物多样性。
  沿海湿地保护工程示范区建设。在沿海地区开展34项示范工程,对大约430万公顷的湿地进行保护和恢复。
  红树林湿地保护。红树林是热带海岸的重要湿地生态系统。进一步加强现有7个红树林保护区的建设,实施8项红树林湿地示范工程,新建红树林自然保护区1个,面积5000公顷。在海南、广东和福建等省建立红树林育苗基地,营造红树林4万公顷。新建8处物种保存基地,建立红树林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示范区5处,面积1万公顷。对现存的天然红树林进行全面保护,建立天然红树林野外保护体系。
  履行《湿地公约》。我国有许多湿地符合《湿地公约》的国际重要湿地标准。到2001年年底,新增黑龙江三江等16处国际重要湿地;到2005年将黄河三角洲等24处湿地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到2010年再新增33处国际重要湿地;2050年前,使我国的国际重要湿地达到150处,并全面提高国际重要湿地的保护和管理水平。
  4.自然保护小区建设
  建立自然保护小区,是对我国南方人口稠密地区,实施生物多样性和珍稀动植物栖息地保护的一种有效途径。目前全国已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小区5.03万个,总面积135.58万公顷。加强现有保护小区的建设和管理,大力新建自然保护小区,使全国自然保护小区总数达到10万个,总面积达380万公顷。


第11版(经济专贡)
专栏:

永久保存国家最珍贵的自然遗产
  ——写在制订全国野生动植物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规划之际
国家林业局局长周生贤
  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是全国六大林业重点工程之一。这是一个面向未来,着眼长远,具有多项战略意义的生态保护工程,主要解决基因保存、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保护、湿地保护等问题。这项战略工程的实施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林业和生态建设的高度重视,将为国家和全人类永久保存一份最珍贵的自然遗产,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林业和生态建设的高度重视。
  森林、湿地和野生动植物是大自然亿万年进化的产物,孕育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共同构成了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维护和优化生态环境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还是人类未来食物、药物和财富的重要来源。在陆地生态系统中,野生动植物以其特有的物种效应,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和进化,一旦遭到破坏,特别是生态系统中关键物种的消灭,将直接影响生态系统的各种功能,甚至造成灾难性后果。
  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据统计,约有脊椎动物6266种,其中陆栖脊椎动物约2404种,鱼类约3862种,约占世界脊椎动物种类的10%。我国约有3万多种植物,仅次于世界植物最丰富的马来西亚和巴西,居世界第三位。我国湿地面积约6594万公顷,其中天然湿地面积2600多万公顷(不包括河流),内陆和海岸湿地为亚洲之最。
  为进一步加强野生动植物及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和管理,提高全民野生动植物保护意识,促进其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并在全国生态建设和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批准了由国家林业局组织编制的50年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总体规划。
  规划的指导思想是:以国家加强生态建设的整体战略为指导,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坚持加强资源保护、积极驯养繁育、大力恢复发展、合理开发利用的方针,以保护为根本,以发展为目的,以野生动植物栖息地保护为基础,以保护工程为重点,以加快自然保护区建设为突破口,以完善管理体系为保障措施,加大执法、宣传、科研和投资力度,促进野生动植物保护事业的健康发展,实现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良性循环和永续利用,保护生物多样性,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服务。
  规划总体目标是:通过实施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拯救一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扩大、完善和新建一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禁猎区和野生动物种源基地及珍稀植物培育基地,恢复和发展珍稀物种资源。到建设期末,使我国自然保护区数量达到2500个,总面积1.728亿公顷,占国土面积的18%。形成一个以自然保护区、重要湿地为主体,布局合理、类型齐全、设施先进、管理高效、具有国际重要影响的自然保护网络。加强科学研究、资源监测、管理机构、法律法规和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和能力建设,实现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
  按照规划,2001—2010年,加强中央和省级野生动植物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体系建设,实行依法保护和管理。重点实施15个野生动植物拯救工程,新建野生动物驯养繁育中心15个和32个野生动植物监测中心(站)。到2010年全国自然保护区达到1800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达到220个,自然保护区面积为1.55亿公顷,占国土面积16.14%,使90%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和90%的典型生态系统类型得到有效保护。制定全国湿地保护和可持续利用规划,建设94个国家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示范区,提高对湿地保护的管理、科研和监测水平。认真履行国际公约,有效管理全国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进出口。
  2011—2030年,加强中央、省级和地市级行政主管部门能力建设,使指挥、查询、统计、监测等管理工作实现网络化,建立健全野生动植物保护、科研和进出口管理体系。到2030年,全国自然保护区达2000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数量达到280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1.6128亿公顷,占国土面积16.8%,使60%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数量得到恢复和增加,95%的典型生态系统类型得到有效保护。在全国建设76个国家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示范区,遏制天然湿地下降趋势。
  2031—2050年,全面提高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实现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良性循环。到2050年,全国自然保护区达2500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50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1.728亿公顷,占国土面积18%。同时,新建一批野生动物禁猎区、繁育基地、野生植物培植基地,完成100个国家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示范区,使我国85%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数量得到恢复和增加,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自然保护区保护、管理、建设体系,成为世界自然保护区管理的先进国家。
  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是我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历史上第一个全国性重大工程,其工程量之大、涉及面之广、要求之高都是史无前例的。为推动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事业的发展,确保规划任务的顺利实施,主要采取以下保障措施:一是切实加强领导,建立健全管理机构;二是多方筹集资金,加大投资力度;三是推进法制建设,加大执法力度;四是加强行业管理,促进产业发展;五是加强队伍建设,提高自身素质;六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自觉保护和参与意识。
  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项目实施后,将大大提高国家对野生动植物资源及其栖息地的保护管理能力,恢复和改善野生动植物的栖息环境,使我国大部分野生动植物种得到更好的保护,特别是一些具有国际重要影响的种类,如大熊猫、朱鹮、虎、金丝猴等物种的种群数量得到恢复和发展,将使野生动植物的主要栖息地得到有效保护,保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进一步实施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开创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附图片)
  黑龙江扎龙自然保护区


第11版(经济专贡)
专栏:

我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区面积居世界前列
  建立各类保护区一千二百七十六处
  本报讯记者周泓洋报道:我国目前已建立了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机构,初步形成了行政管理体系和执法体系。截至2000年底,全国共建立各类型自然保护区1276处,总面积1.23亿公顷,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2.81%,居世界前列。
  目前,我国政府正在组织实施物种拯救工程,已先后建立了14个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和400多处珍稀植物种质种源基地,促进了一些濒危物种种群的恢复和发展;先后颁布了《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野生植物保护条例》、《自然保护区条例》、《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为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保障;开展全国野生动植物、湿地资源调查和科学研究,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国际影响,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第11版(经济专贡)
专栏:

为保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我国建立重点科研与监测网络
  本报讯在《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总体规划》中,国家确定了重点科研与监测网络建设规划:
  全国野生动植物科研体系建设。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野生动植物和湿地资源的科学研究工作,进行重点攻关,为保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为各级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部门服务。科研体系由三级构成,包括中央级研究机构,省级林业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及自然保护区等基层研究机构。加强对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研究与发展中心的建设,对省级和基层科研机构的建设,主要以承担研究项目的形式予以支持。
  全国野生动植物和湿地资源监测体系建设。建立全国野生动植物和湿地资源监测体系,完善资源调查与监测网络,提高监测能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开展野生动植物和湿地资源调查与监测的技术研究;逐步开展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等方面的监测,进一步提高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和研究水平。监测体系由三级构成。建立国家林业局野生植物和湿地资源监测中心、31个省级野生动植物和湿地资源监测站、3300个野生动物定位监测点、2400个野生植物定位监测点、473个地区级湿地监测站。
  全国鸟类环志网络建设。全国鸟类环志网络由全国鸟类环志中心、省级环志站和各环志点构成。规划在分布于全国三大鸟类迁徙路线上的省、区、市新建14处鸟类环志站。依托保护区等保护管理机构,在鸟类迁飞通道、繁殖地、越冬地和停息地建立环志点。
  野生动植物检测中心建设。建立和完善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检测中心,通过建立野生动植物物种DNA指纹档案,对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产品进行标记,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提高我国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管理水平。
  (林萱)


第11版(经济专贡)
专栏:

国家重点野生动植物保护
  1.大熊猫保护。大熊猫分布在四川、陕西和甘肃的狭小地带,野外种群数量1000只左右。目前川陕甘三省共建立了34个大熊猫保护区,总面积176万公顷,共有栖息地约65.3万公顷。进一步完善现有保护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在大熊猫集中分布区新建28处保护区,总面积达到37.5万公顷;建立17条大熊猫走廊带,改善并恢复33万公顷的大熊猫栖息地;在55个大熊猫分布县建立县级保护站,加强对大熊猫及栖息地的保护管理。同时,加强大熊猫饲养繁殖和野外放归等研究,扩大野生种群数量。
  2.朱鹮保护。朱鹮是世界著名的濒危鸟类。60年代后曾一度被认为已经灭绝。1981年5月在陕西省洋县重新发现7只繁殖群体,经过20年的保护,现已发展到248只。但是,仍处于濒危状态。在朱鹮觅食地区尽快恢复天然湿地,及时建立人工模拟湿地共2000公顷,扩大朱鹮的栖息地面积,保证充足的食物供应。选择适宜的重引入区域,建立2—3处异地繁育种群,使新建保护区面积达到20万公顷。加强人工繁殖研究,在现有朱鹮繁殖研究中心的基础上,再建2—3处人工繁育基地,使人工种群达到550只。
  3.老虎保护。虎是大型猫科动物,历史上曾有5个亚种广泛分布于我国,目前仅存4个亚种,即中国虎(又称华南虎)、东北虎、孟加拉虎和印支虎,野外种群数量不足百只。重点加强15个现有虎保护区的建设,总面积达169万公顷;再建2处东北虎自然保护区,改善栖息地1万公顷,使保护面积达到35万公顷;在保护区之外虎分布的23个县,建立保护站,管护面积达到194万公顷。同时选择适宜地点建立4处虎种源繁育基地,进行野外放归试验,补充并扩大野外种群数量。
  4.金丝猴保护。金丝猴是我国珍稀特有动物,有川金丝猴、黔金丝猴和滇金丝猴,主要分布于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陕西、甘肃、湖北7省区。目前,已在金丝猴分布区建立自然保护区30多处,面积达160多万公顷。工程重点加强现有金丝猴保护区建设,再建1处金丝猴自然保护区,面积2.4万公顷。在自然保护区以外的金丝猴重点栖息地,建立22个保护站。同时建立3处人工繁育基地,扩大人工饲养种群,选择合适生境,进行野外放归试验。
  5.藏羚羊保护。藏羚羊是我国青藏高原特产动物。80年代以来,藏羚羊种群总数急剧下降。目前全国已建藏羚羊保护区3处,总面积3880万公顷。将进一步加大已建保护区建设,完善保护管理机构和管理站点的建设;在西藏、青海和新疆建立3处禁猎区,使禁猎区面积达到800万公顷。
  6.扬子鳄保护。扬子鳄仅分布于皖南山系以北,海拔200米以下的丘陵地带的水塘中,野外种群仅有几百条。经过努力,已经解决了扬子鳄人工繁殖等难题,现每年可人工繁殖扬子鳄1000至2000条。规划在原有保护区的基础上,将周边适合扬子鳄栖息的2万公顷划入保护区范围,新建4个保护站。加强人工繁育,使扬子鳄人工繁殖量每年达到6000至1万条。在此基础上,在长江中下游扬子鳄原分布区内选择合适地段划建3处扬子鳄人工放养区,使人工放养区面积达到6万公顷。
  7.大象保护。我国野生亚洲象约有200至270头,集中在云南西双版纳、思茅等地州。由于栖息地的缩小、偷猎和人口增长等原因,给亚洲象的生存和栖息带来极大的干扰和威胁。不断完善西双版纳和南滚河2处自然保护区的建设,扩大保护区面积。在保护区外亚洲象约10万公顷的活动区域建立保护站;建立亚洲象驯养繁殖中心,扩大人工饲养种群,杜绝野外猎捕大象。
  8.长臂猿保护。我国有黑长臂猿、白眉长臂猿、白掌长臂猿和白颊长臂猿4个种,主要分布在云南、海南等省,野外种群数量不足500只。目前,全国共建有涉及长臂猿的保护区13处,面积60多万公顷。规划扩建长臂猿主要分布的自然保护区2万公顷,恢复片断森林间的植被,连接岛状栖息地。在保护区外约40万公顷的长臂猿栖息区域,建立12处保护站。建立2个长臂猿人工驯养繁殖中心,扩大人工繁殖种群,进行野化训练,促进野外种群的恢复。
  9.麝保护。我国有原麝、林麝、马麝、黑麝和喜马拉雅麝5个种,曾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由于大量捕杀及栖息地严重破坏,全国麝资源已由60年代的250万头左右下降到目前的20万—30万头,主要分布范围缩减至13个省区,面积约1万公顷,涉及保护区约66处,面积884万公顷。进一步对麝资源相对多的自然保护区,加强基本建设和野外保护能力建设。在麝分布较为集中的地区建立4处禁猎区,禁猎区面积达到60万公顷。在适宜区域选择10—15处共约200万公顷林地恢复和改善植被,进行麝自然放养。建立2处麝的人工驯养繁殖基地,力争在短时期内在人工繁殖技术方面有重大突破。
  10.普氏原羚保护。普氏原羚是我国特产濒危动物,曾广泛分布于内蒙古、宁夏、甘肃、青海、新疆等地。
  目前仅在青海湖周围有少量分布,数量
  300只左右。工程将加强普氏原羚现栖息地——青海湖自然保护区的建设。扩建保护区面积3万公顷,对周边约4万公顷的觅食、活动区域进行强化保护,建立保护站4处,改造和恢复栖息地约2万公顷。建立圈养种群,攻克普氏原羚人工饲养繁殖难题。
  11.野生鹿类保护。鹿类动物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人工驯养利用历史悠久。今后将重点加强海南坡鹿、麋鹿、梅花鹿、白唇鹿、驼鹿和马鹿的保护,重点加强13处自然保护区的保护能力建设。
  在保护区周边区域约1500万公顷的栖息地,建立140处保护站,恢复和改善栖息地10万公顷。建立6处人工繁育基地、4处狩猎和合理利用示范区,开展人工驯养梅花鹿和麋鹿的野外放归。
  12.鹤类保护。世界鹤类现存15种,我国有记录的9种,其中黑颈鹤、丹顶鹤、白头鹤、白枕鹤、灰鹤、蓑羽鹤6种是繁殖鸟。现有鹤类自然保护区达40多个,面积1000多万公顷。规划期内,重点完善已建保护区管理机构和管理站点的建设,扩大保护区的面积,保护湿地和栖息地环境。在鹤类繁殖地和迁飞停歇地建立保护站120处,选择性恢复和改善湿地4万公顷;建立5处鹤类人工繁育基地,扩大人工繁殖种群。
  13.野生雉类保护。全世界共有雉类183种,我国49种,其中18种为我国特有。加大现有保护黄腹角雉、褐马鸡、绿尾虹雉等10处雉类自然保护区建设力度,在陕西再建1处保护区,面积8000公顷。在保护区外约100万公顷的主要分布区域建立保护站,在华东、西南、华北和东北选择恢复和改善栖息地5万公顷。
  14.兰科植物保护。兰科野生种均属《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保护范围,大多为珍稀濒危种类,约有60—120种兰科植物濒临灭绝。规划期内,在兰科植物较为集中的区域,以及即将灭绝物种的原产地,建立保护区和保护站。建立8处禁采区,面积40万公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乱采滥挖野生兰花,严禁野生兰花的市场贸易。建立兰科植物移地保存物种基因库和兰花良种生产基地,开展兰科植物繁育技术研究,推广优良的兰科植物栽培物种和品种。
  15.苏铁保护。苏铁是现存最古老的裸子植物。全世界苏铁科有1属约60种,我国约18种,主要分布在福建、广东、广西、四川、贵州和台湾等地。保护的重点是我国特有的苏铁物种。进一步加强四川、云南等省的3个自然保护区管理能力建设,在贵州新建1.5万公顷的苏铁自然保护区。在其它苏铁重要分布区及原生地,建立保护站和监测站点。建立苏铁母树林保护基地,在云南、四川建立人工培育基地。(附图片)
  大熊猫
  多花指甲兰
  金丝猴
  藏马鸡
  珍稀树种龙脑香幼树
  (本版图片均由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司提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