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12月11日人民日报 第9版

第9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重实际·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
罗建军
  十五届六中全会《决定》明确要求全党同志要重实际,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对于各级领导干部来说,转变作风很重要的就是要做到“四实”,通过做到“四实”来密切党群关系,推进事业发展。
  重实际,着力解决作风飘浮、脱离实际的问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和思想作风,它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着眼实际、尊重实际,而不能脱离实际、无视实际。历史证明,什么时候我们坚持这样做,党的事业就顺利发展;什么时候违背这一要求,党的事业就遭受挫折。可以说,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党的成功法宝,也是开拓未来的法宝。各级领导干部能不能做到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关系到领导工作的效果,关系到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面对飞速发展的形势,面对不断变化的世界,领导干部只有真正深入到无限丰富的现实生活中去,深入到群众中去,通过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材料,才能获得科学的思想认识,制定切实的发展思路。脱离实际,一切思想都将成为无源之水,一切工作都将成为空中楼阁,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也就无从谈起。
  说实话,着力解决弄虚作假、虚报浮夸的问题。说实话,既是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要求,也是办实事、求实效的前提。与说实话相对立的是说空话、大话、假话、套话,这是党性不纯、作风不正的表现。这种现象发生在领导干部身上,危害更大。现在有少数领导干部好大喜功,急功近利,热衷于跟风赶浪,讲起来头头是道,甚至虚报浮夸,把讲在嘴上、写在纸上的设想当作现实工作来吹嘘,追求轰动效应和虚假政绩,而对存在的问题则置若罔闻。俗话说,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是不是说实话,是衡量领导干部作风如何的重要依据。说实话,就是要善于抓住问题的实质,坚持真理,秉公执言,而不是言不由衷,隔靴搔痒,弄虚作假。说实话,一个基本要求是汇报工作必须如实、全面、准确,不夸大成绩,不回避失误,不掩盖矛盾,做多少讲多少,做什么讲什么。切实做到说实话,关键在于转变思想作风,摒弃私心杂念。
  办实事,着力解决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的问题。我们正处在一个大变革和大发展的时期,这也是崇尚实干精神、呼唤实干作风、重视实干人才的时代。成绩从实干中来,威望从实干中来,好的作风同样从实干中来。只有真抓实干,多办实事,才能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那种做官当老爷,高高在上,不抓落实的不良习气;那种坐而论道,“说话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说一套、做一套的虚浮作风;那种工作摆摆样子,敷衍塞责,不思进取的精神状态,实为广大群众所不齿。为基层排忧解难,为群众多办实事,是领导干部的职责。具有发现问题的办法,化解矛盾的手段,解决问题的能力,求真务实的态度,是领导干部的本分。工作目标切实,工作措施扎实,工作作风务实,通过实实在在的努力,促进发展,造福群众,是改进领导作风的当务之急。
  求实效,着力解决劳民伤财、不讲效果的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最讲效果和效率的经济,不讲效果,没有效率,我们的任何设想和目标都将事与愿违。毛泽东指出,“我们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动机和效果的统一论者”,“社会实践及其效果是检验主观愿望或动机的标准”。领导干部经常面对如何处理群众的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问题,是否具有求实效的科学态度就显得十分重要。毫无疑问,我们的一切决策都要以为人民谋利益为出发点,以让群众真正受益为落脚点。因此,领导干部既要有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愿望与动机,又要有把事情办得漂亮、办得圆满的能力。为此,就要认真实践“三个代表”的要求,不断改造主观世界,不断提高领导水平,不务虚名,讲求实效,真正做到体察民情,了解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诚心诚意为群众谋利益。


第9版(理论)
专栏:工作研究

坚持“以好的作风选人”的有效途径
——海口市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的调查
丁咛
  十五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坚持任人唯贤,是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组织保证。”“必须全面贯彻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加快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步伐,完善制度,健全机制,坚持用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1996年以来,海口市坚持公开选拔任用领导干部,努力培养造就一支既掌握现代科学知识,又具有较高政治理论素养和开拓创新精神的领导人才队伍。现在,这支队伍已成为促进海口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公开选拔任用领导干部,是人事制度改革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的重要方面,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作为年轻的省会城市,海口市经济社会发展速度较快,信息化、市场化的程度较高,这对领导管理人才的量与质都提出了很高的标准和要求。面对这种情况,海口市委认识到,解决经济发展与人才短缺的矛盾,必须突破传统做法的局限,以开放求实的姿态,在更广泛的范围选拔适合特区经济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因此,决定通过公开选拔加快领导人才队伍建设。
  1996年初,海口市第一次在全国范围内公开选拔处级领导干部,包括卫生局、工业局、司法局三名局长。当时报考这三个职位的共有四十九人,分别来自二十一个省市区和二十三个不同行业。“公选”不仅选出了三个局长,也使一批来自五湖四海的优秀人才进入海口市委的视线,为以后的干部选用储备了丰富资源。
  从1996年的“公选”三名、1998年“公选”十五名到2001年“公选”二十六名处级干部,海口市的公开选拔工作已连续进行五年,一次比一次力度大、范围广,群众满意率逐年上升,选拔的准确率不断提高。第一次“公选”任用前的公示,提意见、反映情况的信件电话比较多,而到了第五次,就几乎没有了。五年间,全市共提拔处级领导干部一百三十四名,其中通过“公选”上岗的就有一百零二名,平均年龄四十岁以下,学历都在大专以上。通过公开选拔,全市局级领导班子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一批优秀干部脱颖而出,大大提高了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这些干部竞争意识强,群众观念强,创新能力强,给各项工作带来了活力和生机。
  坚持在实践中摸索,在摸索中创新,努力使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在实践中摸索,在摸索中创新,这是海口市“公选”
  工作走过的路。五年来,海口市委严格按照中组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的通知》精神,对公开选拔的宗旨、范围、程序及领导责任、公开程度,均作出了详细规定,严防暗箱操作和人为干预,杜绝随意性、片面性,以达到最大程度的公平。为此,他们在反复研究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同时,吸收人才资源管理等方面的专家参与,运用现代人才学、人力资源管理学原理,对公开选拔的实施程序、执行规则及操作步骤等加以量化、细化,使之规范有序。
  为了体现选拔干部重业绩的原则,从1999年开始,对有重大立功表现和获得荣誉称号的人员实行奖励加分制,对具有博士学位的实行“免笔试”制,使那些具有突出实绩的同志得到更多的入选机会。2001年,对“公选”程序又作了进一步调整,对面试答辩实行“四个随机、全程录像”:考场由考生随机抽选、评委会随机抽组、试题随机抽选、答辩的顺序随机抽选;将答辩过程全程录像,并在市委常委会上播放,以便更全面更直观地了解入围人选。目前,海口市公开选拔、公开告示以及任职试用制“三位一体”的干部选拔制度渐趋成熟,使干部任用成为通体透亮、家喻户晓的“阳光工程”。
  公开选拔干部的科学化、民主化和制度化,得到了全市干部群众的支持,并逐渐在海口市各区局全面深入地展开。五年来,科级干部的公开选拔也从局部试行发展为大面积推广。据不完全统计,五年中海口市提拔任用科级干部三百三十七名,其中三百三十名是通过竞争上岗的。
  公开选拔任用领导干部,使海口市干部队伍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有了明显好转。跑官要官的人少了,进取心和责任感增强了,玩、懒、散的风气弱了,勤奋好学的风气浓了。五年中,有一千多名干部业余参加学历教育,拿到了大专、本科或研究生文凭。实践证明,“公选”不但选出了一批好干部,还带出了一种好风气;“公选”在提高干部队伍全面素质的同时,也强化了海口市委在用人问题上的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
  公开选拔任用领导干部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也是坚持“以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的有效途径随着实践的深入和形势的发展,特别是对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贯彻,海口市委对公开选拔任用干部的认识也在深化。今年,海口市委决定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明确提出,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党员干部必须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坚持“唯才是举、量才录用”,使“公选”的绝大多数干部在不同的岗位上展现了自己的潜能,取得了出色的业绩。现任处级领导干部中有六名博士(含博士后)、二十八名硕士、五名留学归国人员,他们都是通过“公选”选拔出来的。实践证明,这些干部勇于开拓,锐意进取,在海口市体制创新、产业结构调整、政府职能转变、建设生态环保城市等工作中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海口市的每一次“公选”都是在人民群众的有效监督下进行的。五年来,社会各界群众对领导干部“公选”工作的关注程度与参与热情一次比一次高,连国内外投资商也非常关注每一个干部的素质情况、专业水平与任用岗位。因为他们从“公选”中认识到,从某种意义上说,好的领导人才、优秀的管理者本身就是生产力,他们能给群众带来实惠,能创造出好的投资环境,能给投资者带来信心。


第9版(理论)
专栏: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扩大内需:经济增长的有力保障
——访著名经济学家刘国光
本报记者张怡恬
  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扩大内需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一项战略方针,明年仍要坚持实施这一方针。明年的经济工作既面临一些突出问题,又具有诸多有利条件。在新的挑战和机遇面前,应如何进一步深化对扩大内需方针的认识?就此,记者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特邀顾问、著名经济学家刘国光。
  记者:如何理解扩大内需是一项长期的战略方针?
  刘国光:把扩大内需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方针,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拥有十二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国内市场非常大。而目前我国居民最终消费率仅为60%左右,低于最近十年世界平均消费率78%—79%的水平,国内市场还有很大潜力。坚持扩大国内需求,努力开拓国内市场,既是加快经济建设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需要,又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优势所在。同时,它可以使我国经济有较大的回旋余地,减少对外部经济的依赖,增强抵御国际经济风险的能力。综观世界各国,大国经济一般都是内需主导型经济。美国2000年外贸依存度为20.7%,日本为20.1%,而同年我国的外贸依存度为44%左右。考虑到汇率等因素,我国外贸依存度有被高估的可能。当然,由于我国加工贸易的规模较大,因而该比例也有其合理性。但我国有十二亿多人口,大大超过美国的两亿八千多万和日本的一亿两千多万,所以依赖国内市场的份额理应更大。一方面,加入WTO后,中国的对外贸易还会有很大发展,必须加大对外贸工作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必须立足于我国国情,积极扩大内需、促进国内的消费与投资。
  记者:请您评价一下从1998年开始实施的扩大内需方针的成效。
  刘国光:中国经济在1997年成功实现了“软着陆”之后,由于受亚洲金融危机等因素的影响,很快又出现了通货紧缩的趋势。1998年开始,中国政府已连续四年实施扩大内需的方针,主要是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并配合以稳健的货币政策。从政策的实施效果来看是非常成功的。据测算,国债投资对1998、1999、2000年三年经济增长的拉动分别为一点五个百分点、两个百分点和一点七个百分点。拿国债专项资金技术改造贴息项目来说,三年共安排了二百六十五亿四千万元,拉动投资两千八百一十亿元,其中银行配套贷款一千七百二十一亿元。就是说,一元的国债资金带动了十元的社会投资、六元的银行贷款。利用国债资金进行重点建设,不仅有力地拉动了经济增长,抑制了通货紧缩趋势,而且加快了经济结构调整,增强了经济发展的后劲。同时,积极的财政政策在扩大消费、促进出口和支持改革等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几年来,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发挥了比较好的配合作用,如:在资金筹集上,定向向国有商业银行发行国债;在资金运用上,注意财政投资与信贷资金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的密切配合,等等。在扩大内需的宏观政策作用下,2000年年中,中国经济开始出现转机,当年GDP增长率恢复到8%,扭转了经济增长持续下滑的趋势。
  2001年年初以来,由于世界经济及国际贸易增长迅速减缓,我国外贸进出口增长速度比去年大幅度下降。在外需增长受到严重制约的情况下,继续实施扩大内需的方针将对拉动全年经济增长起到关键作用,在相当程度上弥补外需的不足。2001年,国债投资规模一千五百亿元,前三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5.8%,高于上年同期四点四个百分点。消费前三季度同比增长10.1%,与上年基本持平,这是在去年较高基数的基础上来之不易的较快增长。虽然受世界经济增长总体显著放慢的不利影响,但前三季度我国GDP增长仍达到了..6%的较高水平。今年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是相当可观的,尤其是在美国、欧洲、日本等世界主要经济体增速普遍下降且下降幅度超过预期的外部环境下,更显得难能可贵。
  记者:2002年,我们将面临更加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同时国内的经济发展也将面临一些突出问题。如何看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这一宏观政策选择?
  刘国光:当前,虽然我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低迷的形势下保持了一枝独秀,但这主要是近年来宏观经济政策调控的结果,而并非稳定的内在因素作用的结果,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并未根本解决。今后一个时期国际经济环境仍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无论从保持政策的连贯性,还是从继续巩固、发展当前形势的现实需要看,明年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既十分必要,又完全可行。
  首先,明年国际需求极有可能进一步下降,国际经济形势仍很严峻。目前世界经济放慢的趋势,有人认为是周期性的,有人认为是结构性的。即使世界经济放慢是周期性的,几个月时间内就有可能复苏,但由于我们受世界经济波动影响的滞后期大约有半年,明年的经济形势仍很严峻。二是民间投资还没有上去。今年一至三季度,我国国有及其他类型经济投资增长18.2%,而集体和个人投资仅增长9.1%。民间投资的增长还需要政府投资的拉动。三是财政指标还没有到达警戒线,国家财政还有一定的承受能力。衡量一国财政是否有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能力,国际上通常采用赤字率和债务负担率这两个指标。我国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由1997年的1.2%上升到2000年的2.9%,接近欧盟规定的3%的警戒标准,仍在公认的警戒线内;从债务角度看,我国债务负担率从1997年的7.3%上升到2000年的14.6%,远低于欧盟规定的60%的警戒线。可见,虽然积极的财政政策属于短期政策,但在目前情况下,我们仍有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必要性,同时也有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空间。我个人认为,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力度还可以再加大一些。因为解决比较严峻的就业问题需要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就业问题应主要靠结构调整来解决,但结构调整不可能在短时期内一下子完成。因此,现阶段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还很重要。如果全球经济增长继续放慢的话,积极的财政政策不仅不能淡出,在力度上还应有所加强。
  有人担心连续几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会对民间投资产生“挤出效应”,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原因在于:一是银行存贷差规模一直很大,财政投资在资金上不会挤出民间投资。当前民间投资不畅、不足,不是由于财政挤出,而是由于体制和制度等方面的原因。二是财政投资的投向大多数为基础设施,属于公共支出领域,在项目方面也不会挤出民间投资。但由于积极的财政政策已连续实施四年,我们当然也有必要密切注意这一政策可能产生的消极作用,如国债投资边际效益下降问题、财政债务负担加重问题等。这些问题,主要应通过调整国债资金的投资方向以提高国债资金的使用效果,加强其他宏观调控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套等来解决。
  稳健的货币政策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保持金融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货币政策在配合财政政策方面还应发挥更大作用。首先,近期货币供应量增长减速,9月末狭义货币M1比去年同期增长12.3%,增幅比去年同期低八点五个百分点,比去年年底低三点七个百分点,比今年上半年低二点六个百分点。其次,1至9月份货币流动性比率(M1/M2)为37.2%,比年初有所降低,表明货币的流动性也在减弱。现在物价形势较为平稳,通胀压力不大。因此,在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的过程中,还应保持货币供应量的适度快速增长,更好地发挥货币金融政策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作用,防止经济出现进一步减慢趋势。
  记者:中央提出要“进一步深化对扩大内需方针的认识,充实扩大内需政策的内容,提高政策实施的效果”,您认为明年我们在扩大内需方面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刘国光:在明年的经济工作中,要注意把扩大内需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增加就业、改善人民生活和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这既是几年来实施扩大内需方针的经验总结,也是提高政府投资效益的有效途径。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增长更多的是依靠积极财政政策的拉动,国民经济内生自主增长的动力尚未显现出来。把扩大内需同经济结构调整、经济体制改革等结合起来,不仅可以提高政府投资的效益,而且有利于培育经济增长的内生自主动力。
  把扩大内需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竞争力。在这方面,可供运用的方法主要有:一是在确保在建国债投资项目资金足额到位的前提下,加大国债投资资金中用于企业设备和技术改造的比例。新一轮经济增长的重要基础是企业技术设备的大规模更新改造。企业的设备更新不仅能拉动对相关产业的需求,而且能提高企业的装备水平,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进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现代化。二是加大国债资金分配给地方使用的部分。经过数年的国债投资,中央掌握的效益较好的国债投资储备项目已经不多了,而地方确实有一些效益不错、资金需要量也不是十分庞大的投资项目,急需资金支持。增加国债资金中转贷给地方使用的部分,既可提高国债资金使用效益,也可减轻中央财政负担,有效带动社会投资。三是在西部地区适当上一些工业建设项目,这既有利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贯彻实施,又可以提高国债投资资金的使用效益。另外,在信贷政策方面,应增加对企业技术改造、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科技企业和农业结构调整的信贷支持。
  把扩大内需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结合起来,努力提高宏观经济运行的效率。例如,建立公共财政框架,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确保社会保障和农村税费改革的支出;继续加快发展债券市场、贴现市场等金融业务市场,积极增加金融工具,努力完善金融市场结构,从而更好地发挥货币金融政策的功能和作用,等等。
  把扩大内需同增加就业、改善人民生活结合起来,实现扩大需求与改善人民生活的良性互动。要采取积极措施,进一步加大财政政策直接启动消费需求的力度。主要包括: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者的收入,稳定和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预期,增加他们的购买能力;用财政支出充实社会保障基金;大力开拓农村市场,加强农村水、电、路和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民扩大消费创造必要条件;等等。同时,取消妨碍消费需求增长的政策性因素。通过完善、发展消费信贷来培育住房、汽车消费等。
  把扩大内需同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为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结合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全国生态环境规划,加大对西部地区生态建设和环境整治的投入;抓紧实施污染治理重点工程,对生态环境比较恶劣的地区,在认真搞好试点的基础上,采取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以粮代赈等措施,加强生态建设。


第9版(理论)
专栏:学习通信

为什么要强调发扬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
——学习六中全会《决定》系列谈(十三)
姜向红
  十五届六中全会《决定》强调:“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们党抵御各种政治灰尘和腐朽思想侵蚀、纠正自身错误、解决党内矛盾、维护党的纪律的有效方法,也是我们党光明磊落、富有生命力的重要体现。”每个党员都应该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严于解剖自己,勇于批评别人,使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明显增强,使党员队伍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坚持运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是加强党性锻炼,保持党的先进性的迫切需要。严肃认真地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公开承认并改正自己的缺点错误,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批评与自我批评既包括对自己的批评,又包括批评别人与接受别人批评,是一个自我教育和相互教育的过程。正确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首先应以自我批评为主,同时还要正确对待各方面的批评。自我批评是相互批评的基础,相互批评是自我批评的深化和发展。没有认真的自我批评精神,也就不能正确地对待批评。事实上,人们往往最疏于防范的是“小恶”,一些错误言行在微小、萌芽状态时不易被人重视,结果从量变到质变,“问题不大”的错误使人越滑越远,致使积重难返,深陷泥潭而不能自拔。因此,要清除党内的消极腐败现象,除了对少数违纪违法者绳之以法、处之以纪外,对大多数党员来说,主要还是依靠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互相监督,互相帮助,勇于开展思想交锋,防微杜渐,使错误的东西没有藏身之地。
  坚持运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是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法宝。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批评与自我批评在一些单位的党组织生活中较难开展,即便开展也存在图形式、走过场的问题。一些党员干部批评自己怕失威信、丢面子,批评别人怕伤和气、结“冤家”;批评上级怕失信任、“穿小鞋”,批评下级怕丢选票、伤感情,因而出现了“自我批评摆现象,相互批评提希望”这种淡化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现象。一些同志之所以不愿意或不敢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重要原因是没有掌握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正确原则和方法。我们解决党内矛盾,要坚持“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采取与人为善的态度,既严肃认真,又实事求是;要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目的,不夸大其辞、无限上纲,更不恶意攻击、发泄私愤。只有从团结的愿望出发,既找到产生错误的根源,又找到改正错误的方法,才能把问题弄清楚,把认识搞统一;才能坚持真理,消除各种不利于团结的因素;才能在新的基础上达到真正的团结,使各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实践证明,只有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坚持讲真理不讲情面、讲党性不讲关系、讲原则不讲私情,才能及时发现错误,把错误消灭在萌芽状态,才能积累明辨是非、鉴别正误的经验,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和工作能力,切实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进一步改进党的作风,使党的作风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第9版(理论)
专栏:

《中国共产党新世纪的政治宣言》简评
田田
 为了配合全党深入学习贯彻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和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决定》精神,中央党校《学习时报》编辑部组织汇编的《中国共产党新世纪的政治宣言》一书,已由军事科学出版社出版。
  注重系统性与权威性是该书的一个显著特点。书中收录了胡锦涛同志《深入学习、正确领会、全面贯彻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的文章和曾庆红同志就学习贯彻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的访谈录《把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其中,胡锦涛同志的文章是首次发表,深刻论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涵和意义;曾庆红同志的访谈从国际和国内、党外和党内、历史和现实等方面,对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进行了全面阐述。书中还收录了有关专家、学者撰写的文章,这些文章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史、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史出发,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探讨和阐发了“七一”讲话和六中全会《决定》的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理论阐述与史实事例相结合是该书的又一特点。书中所收文章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和勇于修正理论不足的具体事例中,从对中国共产党八十年奋斗历史实践经验的总结中,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思想发展历程的回顾中,从党的建设面临环境的重大变化中,从消极腐败现象对党的作风建设的具体危害中进行理论阐述,努力使读者切实感受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的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理论贡献、马克思主义与时代特征及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实践特色,以及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艰巨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