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12月1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国际)
专栏:国外特写

坦桑总统会见傅全有
  据新华社阿鲁沙(坦桑尼亚)11月29日电(记者张大成)坦桑尼亚总统姆卡帕29日下午在坦桑北部城市阿鲁沙,会见了正在坦桑进行正式友好访问的中国中央军委委员、解放军总参谋长傅全有上将及其一行。
  傅全有说,中国对坦桑政府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立场、支持中国的统一大业和在人权等国际事务中对中国的一贯支持表示赞赏和感谢。他表示相信,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有着坚实基础的中坦友好合作关系必将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姆卡帕说,坦中友谊是由两国老一代领导人尼雷尔总统和毛泽东主席亲手缔造的。近年来两国各层次互访不断,合作领域不断拓宽。在新的世纪,坦桑愿继续加强同中国的全面友好合作关系。
  29日上午,坦桑人民国防军司令瓦依塔拉上将在达累斯萨拉姆为傅全有来访举行欢迎仪式,并与瓦依塔拉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会谈。下午,坦桑国防部长萨伦吉在阿鲁沙会见了傅全有一行。


第3版(国际)
专栏:

联合国举行纪念会声援巴人民
  据新华社联合国11月29日电(记者顾震球、郭立军)“声援巴勒斯坦人民国际日”纪念大会29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第五十六届联大主席韩升洙、本月安理会主席达兰特及巴勒斯坦的代表出席了纪念大会。
  安南在会上发表讲话说,此次大会“是在中东和世界安全形势处于关键时期”召开的。中东地区不断升级的暴力冲突对巴以,尤其是巴方造成了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给中东和平进程带来了重重的困难。安南说,过去14个月的暴力冲突沉重打击了巴勒斯坦的经济,导致了巴勒斯坦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下降,进一步加剧了该地区的紧张形势。他呼吁捐助国继续向联合国有关人道救援项目提供资助。
  联合国大会于1977年12月2日通过决议,将11月29日定为“声援巴勒斯坦人民国际日”。从1978年起,联合国每年都以纪念大会的形式支持巴勒斯坦人民的正义事业。


第3版(国际)
专栏:综述

中亚强化集体安全
本报驻俄罗斯记者孙勇军
  28日,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6个成员国的外长在莫斯科举行会议,就6国的对外政策协调立场。据主持会议的亚美尼亚外长奥斯卡尼扬强调,“会议是在全球共同打击国际恐怖主义的大背景下召开的”。
  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诞生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苏联解体后不久,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和国内局势,大部分独联体国家主张在独联体范围内建立集体防御空间,致力于防止并调停个别国家内部及地区性冲突。1992年5月,阿塞拜疆、亚美尼亚、格鲁吉亚、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9国领导人在乌首都塔什干签署了集体安全条约。该条约于1994年5月开始生效,为期5年。1999年3月,乌格阿三国宣布不再续签条约,集体安全条约成员国只剩下俄白哈吉塔亚6国。
  前不久,集体安全条约6国副外长、国防部副部长和安全会议副秘书曾聚会莫斯科,就反恐、阿富汗局势、维护中亚地区安全及集体安全条约在新形势下的地位、作用等问题进行讨论。据集体安全委员会秘书长尼古拉延科介绍,6国将成立三个指挥小组,负责领导东欧方向(俄白)、高加索方向(俄亚)和中亚方向(俄哈吉塔)快速反应力量的指挥与协调。据悉,俄将以优惠条件向集体安全条约成员国提供武器装备、加强军事技术合作,相关文件已为俄国家杜马通过、联邦安全会议批准,只待普京总统签字执行。
  俄罗斯外长伊万诺夫28日在会上表示,集体安全条约成员国建立地区集体安全体系,发展军事技术合作,组建集体快速反应力量,已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但各国尚需进一步加强合作,有效打击国际恐怖主义、有组织犯罪及毒品走私等犯罪行动。各国普遍认为,尽管在阿富汗的军事行动取得了一定进展,但阿仍将是威胁中亚地区和平与稳定的根源。各国主张,阿富汗未来政府必须保障彻底消灭国际恐怖势力的基地、取缔有组织犯罪团伙的中枢、保证与所有周边国家保持友好关系。
  此间分析人士指出,中亚地区向来是俄罗斯的传统利益范围,是俄赖以抗衡北约东扩的战略后方和防范极端宗教势力、国际恐怖主义的屏障。美国对阿富汗进行军事打击削弱了极端宗教势力和国际恐怖势力对中亚及俄外高加索地区的渗透,但美是否会借机维持其在中亚和南亚地区的长期军事存在则系俄所担心。尽管美方表示不谋求在中亚地区建立军事基地,但俄罗斯对“君子协定”的约束力表示怀疑。着眼于即将召开的独联体国家元首理事会会议,俄亦希望借集体安全成员国对外政策的协调为独联体一体化“定调子”。而中亚地区国家也已意识到,阿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是危及该地区安全的危险因素。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普遍希望以优惠条件获得俄的军事技术支援,以巩固自身的国家安全。
(本报莫斯科11月29日电)


第3版(国际)
专栏:

重建阿富汗国际会议闭幕
  据新华社伊斯兰堡11月29日电(记者孙浩、刘洪)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世界银行和亚洲发展银行联合主办的“准备重建阿富汗”大会29日在这里结束。会议认为阿富汗人在阿富汗未来的重建中应起主导作用。
  与会的联合国成员、非政府组织以及来自阿富汗的民间团体在为期三天的讨论中达成了广泛共识。与会者认为会议举办各方应对阿富汗的重建提供财政、安全等方面的大力支持。
  本次大会旨在对阿富汗重建的各种需要进行初步评估,为明年1月初在日本东京召开的有关阿富汗重建问题的高层会议创造条件。国际有关机构与来自阿富汗的非政府组织和专业团体在大会上进行了全面磋商和深入交流,与会者认为这对阿富汗具体重建工作很有好处。
  世界银行负责南亚事务的副主席美慧子29日对记者说,阿富汗代表参与各工作组的讨论,标志国际社会与阿富汗人民真正合作的开始。


第3版(国际)
专栏:

朝拒绝美武器检查要求
  本报平壤11月29日电记者赵嘉鸣报道:朝鲜外务省发言人今天谴责美国要求朝鲜就“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问题”接受检查的无理要求,并强调朝鲜将不得不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
  这位发言人是在回答朝中社记者的提问时作上述表示的。他说,美国不断向朝鲜提出“人权、宗教、生化武器”等问题,又将朝鲜与恐怖主义相联系,甚至提出要“检查其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可能性问题”,企图以此向朝鲜施加压力。这表明,美国国内部分势力表面上声称“愿无条件地恢复朝美对话”,而实际上并不希望通过对话解决问题。对此,朝鲜不得不保持高度警惕。
  这位发言人重申,朝鲜不仅与恐怖主义毫无牵连,相反还全力与恐怖主义进行斗争。在美国仍露骨地实行敌视朝鲜的政策的情况下,现阶段通过对话解决有关问题前景暗淡。


第3版(国际)
专栏:

安理会核准石油换食品计划
  联合国安理会11月29日通过1382号决议,核准为期6个月的第十一期“石油换食品”计划,同时规定明年6月1日起执行美英就对伊拉克制裁“新安排”提出的“审查物品清单”及其程序。这项决议是在第十期“石油换食品”计划到期前一天由15个成员国一致表决通过的。在保持现阶段执行标准不变并延长“石油换食品”计划6个月的同时,决议确定将于明年6月1日起执行美英对伊拉克进口民用物品附加的“审查物品清单”。在未来6个月内,安理会将围绕清单具体内容进行进一步磋商。一些分析家认为,这项决议是美、英、俄相互妥协的产物。
(据新华社电)


第3版(国际)
专栏:

印美将恢复联合军事演习
  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布莱尔上将11月29日说,印度和美国将在不久的将来恢复自印度核试验以来停止了的联合军事演习。他说,“我们正在制定确切的时间,希望演习在未来几周或几月内,而不是几年内恢复举行”。


第3版(国际)
专栏:

非洲 预防艾滋病
苗耕
  目前全世界感染艾滋病毒者超过4000万人,其中非洲就占70%以上。去年全球因艾滋病死亡人数达300万,非洲约占80%,高达240万。这一数字与1998年非洲因战乱和武装冲突丧生的20万人相比竟高出10多倍。全球应高度重视非洲艾滋病的蔓延。
  艾滋病的蔓延使非洲人口减少,人均寿命降低,孤儿增加。据有关专家统计,再过三四年,博茨瓦纳、南非、津巴布韦等国的人口将开始下降。一般认为,受艾滋病侵袭的非洲国家人均寿命下降10至15年。津巴布韦在受艾滋病侵袭之前平均寿命是65岁,现在已降至50岁以下。南非已大声疾呼,如不采取有效措施防治艾滋病,到2010年,南非将因艾滋病死亡650万人,黑人的平均寿命将降至不到50岁。英国医学专家指出,如南部非洲国家平均寿命降至45岁,其指标等于20世纪50年代的水平。
  由于非洲妇女艾滋病感染率和死亡率高,造成成千上万的儿童被遗弃。据联合国估计,未来10年中,将有4000万非洲儿童感染艾滋病,死亡的阴影将笼罩他们。美国艾滋病研究基金会在1999年报告中就指出,非洲艾滋病死亡者80%属于20至50岁正值盛年的人群。
  联合国报告指出,艾滋病将严重影响南部非洲地区经济的发展。到2010年,南非国内生产总值将因艾滋病的影响减少17%。一些南非银行家认为,南非经济发展的最大敌人是艾滋病的流行及失业问题。
  多年来,不少非洲国家为防治艾滋病做了一系列努力,取得了一些成绩。例如,乌干达实施了预防艾滋病五年全国行动计划,其政府13个部都设有艾滋病办公室,结果乌艾滋病发病率明显下降。肯尼亚总统莫伊公开宣布艾滋病关系到国家的存亡,要求肯所有的学校和大学开设艾滋病教育课程,重点做年青人的工作。近几年来,南非面对严峻的艾滋病形势开展了多种多样的防治活动。总统姆贝基指出,政府的“抗艾”战略不只是基于药物,而应采取更为广泛的战略。南非政府已制定了2000—2005年防治艾滋病战略,成立了由副总统挂帅的全国艾滋病委员会。
  同时,非洲国家注意发挥集体力量防治艾滋病。非洲统一组织非常重视艾滋病的防治工作,1992年和1994年举行的两次非统组织首脑会议都以动员全社会力量防治艾滋病为主题,要求全社会通力合作做好防治工作。
  2000年8月,非洲东南部10余国的卫生和财政部长举行会议,专门讨论筹集资金和调配人力遏制艾滋病传播等问题。2000年12月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举行非洲发展论坛会议,有50多个非洲国家的代表与会。会议围绕艾滋病对非洲政治和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防治艾滋病的措施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埃塞俄比亚总统说,艾滋病严重制约非洲经济发展,并对非洲地区的政治稳定构成威胁。他呼吁非洲各国政府和人民团结一致,向艾滋病宣战。
  目前,非洲是全球抗御艾滋病的主战场,但要依靠非洲自身的力量来遏制艾滋病的蔓延是非常困难的,它需要国际社会予以大力的支持。
  联合国报告指出,非洲国家每年需要20亿至100亿美元的资金援助,才能控制非洲艾滋病的蔓延。


第3版(国际)
专栏:

越报强调发展越中关系
  新华社河内11月30日电(记者张加祥、侯鹤祥)越南《人民报》、《人民军队报》30日就越共总书记农德孟访华分别发表社论,强调把越中传统友好合作关系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越南《人民报》的社论说,这是农德孟首次以总书记身份访华。访问正值新世纪开始之际,体现了越南重视发展同社会主义国家和有共同边界邻国关系的政策。访问不仅肯定了两国领导人和人民把两党、两国关系继续发展到一个新高度的愿望和决心,并将为促进地区与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合作作出积极贡献。
  社论说,越中两国是有着传统友谊的邻邦。越中友谊得到两国领导人和人民不断培育,成为两党、两国和两国人民共同的宝贵财富。
  社论说,1999年2月,两党领导人确定了发展两国关系的“长期稳定、面向未来、睦邻友好、全面合作”的方针,标志着越中关系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两国高级领导人经常互访,对于促进两国关系日益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越南《人民军队报》社论指出,在越中关系正常化10周年和中国人民取得一系列重大成就之际,农德孟访华将是越中两党、两国关系中的一个新的历史性的里程碑。


第3版(国际)
专栏:

联大通过维护反导条约决议
  据新华社联合国11月29日电(记者顾震球)第五十六届联合国大会29日以82票赞成、5票反对的压倒性多数通过了“维护和遵守《反弹道导弹条约》”的决议,呼吁世界各国采取实际行动,坚决维护《反弹道导弹条约》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这一决议草案由俄罗斯、中国和白俄罗斯共同提出。美国、以色列和阿尔巴尼亚等5个国家对这一决议草案投了反对票。
  这项决议主要重申了《反弹道导弹条约》的有关规定,呼吁条约的缔约国全面和严格地遵守这一条约,不部署、不转让反导武器系统,维护《反弹道导弹条约》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决议再次确认了《反弹道导弹条约》作为维护全球战略稳定基石的重要作用,支持国际社会为维护《反弹道导弹条约》作出进一步努力。
  负责裁军和国际安全事务的联大第一委员会在本月2日以80票赞成、3票反对的压倒性多数通过了“维护和遵守《反弹道导弹条约》”的决议。这是联大第一委员会连续第三年以压倒性多数的表决结果通过“维护和遵守《反弹道导弹条约》”的决议。
  近年来,美国企图削弱乃至推翻《反弹道导弹条约》,以求发展和部署其导弹防御系统。此间分析家指出,这一决议的通过表明,国际社会对美国的这一企图表示严重关切,认为它不利于全球战略稳定与国际和平,将阻挠核裁军的进程。


第3版(国际)
专栏:

以巴又发生流血事件
 巴勒斯坦谴责哈代拉自杀性袭击
  新华社耶路撒冷11月29日电据以色列电台29日报道,一辆公共汽车当天在以色列北部一条公路干线上发生爆炸,造成至少3人死亡,另有6人受伤,其中2人伤势严重。军方电台说,这显然是巴勒斯坦人进行的恐怖袭击。爆炸现场靠近一个以色列军事基地。
  据新华社加沙11月29日电(记者马晓霖)两名巴勒斯坦人和一名以色列人29日下午在约旦河西岸发生的两起枪击事件中身亡。
  据巴安全人士说,以色列军队当天下午在约旦河谷一个检查站附近向两辆巴勒斯坦汽车“无故扫射”,造成两名平民死亡并导致其中一辆汽车翻覆。事件发生后,以军关闭了这个检查站,使上千名巴勒斯坦人滞留数小时。
  以军方在经过初步调查后说,一辆巴勒斯坦汽车因在该检查站拒绝停车接受检查而遭到以军士兵射击,驾驶汽车的巴勒斯坦人被打死,另一辆与该事件无关的汽车也被流弹击中,导致第二名巴勒斯坦人身亡。以军方对这两名巴勒斯坦人的死亡“表示遗憾”,并宣称将继续调查这一事件。
  据新华社加沙11月29日电(记者马晓霖)巴勒斯坦领导机构29日晚发表声明,强烈谴责当晚早些时候在以色列北部城市哈代拉发生的自杀爆炸。
  当晚,一辆以色列公共汽车在行驶到哈代拉东部时发生爆炸,造成4人死亡,至少6人受伤。以警方初步断定这是一起巴勒斯坦人实施的自杀性袭击。
  到目前为止,尚无任何组织宣称对此次事件负责。


第3版(国际)
专栏:

波恩会议有进展
 就建立阿临时政权达成原则一致
  据新华社波恩11月29日电(记者戎昌海、王星桥)联合国秘书长阿富汗问题特使卜拉希米的发言人法瓦西29日在此间说,参加正在波恩举行的联合国阿富汗前途磋商会议的各方已就建立阿富汗临时政权问题达成原则性的一致,但仍有许多细节问题需要进一步谈判解决。
  法瓦西说,卜拉希米28日晚与参加会议的阿富汗4个派别分别举行了会谈。目前有关各方均已表示支持组建一个临时性的行政当局以及成立一个议会性质的临时性最高委员会。各方对这两个机构的规模已有了基本一致的看法,即临时行政当局由15至20人组成,临时最高委员会由120至200人组成。各方目前正在就各派参加上述两个机构的人选问题进行激烈讨论。由于各方出于各自利益考虑均提出了一份自己的名单,因此目前各方还需要作出必要的妥协。
  在谈到阿富汗安全问题时,法瓦西说,各方均表示,在阿富汗建立起新的安全是非常重要的,但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各方仍需作进一步的讨论,因此他不愿对本次会谈能否在这一问题上取得一致作出评论。
  阿富汗北方联盟代表团团长加努尼在当天下午的记者招待会上说,“会谈取得了一些进展”,他“对达成一项和平协议的前景比昨天更加乐观”。北方联盟对尽快组成临时行政当局和最高委员会感兴趣,并将尽力促成有关协议的达成。他表示,希望会谈能就阿富汗和平前景达成一项“具体的协议”。


第3版(国际)
专栏:国外特写

留言映心声
本报驻澳大利亚记者李学江
  “中国西藏文化周”在澳大利亚最大城市悉尼展出3天来,吸引了各界人士前来观展。很多人说,幸亏抽时间来了,这么精彩的展出要是错过了,该有多么遗憾!
  一位名叫卫杨的华人教师带着儿子驱车300多公里专程从首都堪培拉赶来,午餐都未来得及吃,便直奔西摩剧场看关于西藏的电影电视片。看完后赶到“唐人街”刚想吃饭,就听说一小时后图片展要撤展。跟儿子一商量,两人饭也不吃了,立即叫出租车又赶回剧场看图片展和演出。记者问她兴趣为何这样大,她说,自小就为西藏着迷,但因山高路远和高原反应,无缘前往。现在祖国将这么精彩的展览送到国外来,不看会终生遗憾!要知道即使身在中国,许多人也未必都能遇到这么好的机会呀。再说,她指了指儿子,他在国外长大,知道不少歪曲西藏的恶意宣传,孩子心中有许多疑问,要让他看一看真实的西藏是个什么样。
  还有一位名叫安娜的金发女士,记者注意到她看了一遍又一遍,原来她也是心中有很多疑问,特意前来看一看要自己作个判断。记者问她得出了什么结论,她说,我是个医务工作者,但喜欢佛教。达赖喇嘛和他在澳大利亚的少数支持者一直对我们说,西藏历史上一直是个“独立的国家”,还说“西藏现在的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都遭到严重破坏”。看了这些图片和碑文,我才知道他们是在说谎。
  自“中国西藏文化周”在澳大利亚开展以来,每天参观者络绎不绝,人们无不惊叹西藏那巍峨瑰丽的自然景观,悠远独特的历史传统,多姿多彩的民间文化和近年那跨越式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请看观众留言簿上用英文和中文留下的诸多留言:“内容精彩而广博。”“看到了一个真实的西藏,西藏的成就和进步令人鼓舞,只有别有用心的人才会感到例外。”“悠久迷人的西藏文化是中国和世界多元文化的瑰宝之一,感谢主办者将它传播到海外,我们一定要去亲身体验西藏的魅力。”(本报悉尼11月28日电)


第3版(国际)
专栏:

11月30日,几名日本僧侣在国会前举行抗议活动,反对国会认可日本自卫队出兵海外。当天,日本参议院以多数赞成对自卫队海外派遣进行事后批准,从而完成了出兵海外的所有法律程序。新华社记者冯武勇摄


第3版(国际)
专栏:

英哀悼“9·11”遇难本国公民
  11月29日,在伦敦西寺敏大教堂举行仪式,悼念在纽约“9·11”恐怖袭击事件中遇难的英国公民。英国女王和英国首相布莱尔与800多名恐怖袭击受害者亲属一起参加了这个哀悼仪式。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代表美国人民前来表示哀悼。在纽约世贸中心双塔楼遭到袭击时,有大约80名英国人遇难,但目前只有4人的尸体得到了确切辨认。


第3版(国际)
专栏:

南非纵犬白人警察被判刑
  比勒陀利亚高等法院11月29日以故意严重伤害他人罪,判处施放警犬咬伤3名莫桑比克非法黑人移民的4名白人警察有期徒刑,其中主犯、32岁的史密斯被判有期徒刑5年,其他3名罪犯均被判处4年徒刑。参与这一暴行的另外两名白人警察因拒绝承认其行为是犯罪,法庭将于明年另行对其进行审理。
(本报专电)


第3版(国际)
专栏:

泰国
全民斗顽魔
本报驻泰国记者孙伟
  与艾滋病作斗争,近年来已成了泰国政府和社会各阶层广泛的自觉行动,取得了积极的成果,切实体现了今年世界艾滋病日“预防艾滋病,你我同参与”的主题。
  在世界艾滋病日前夕,记者走访了泰国最早宣传防治艾滋病、关爱艾滋病人的一家民间组织。它坐落在曼谷泰国红十字会和朱拉隆功大学附属医院附近。
  协会成立于10年前,一直得到政府的经费支持。步入协会小院,见几位女士有的在给病人理发、修脚,有的在为赴朱拉隆功大学附属医院艾滋病科就诊的贫穷病人做免费午餐。38岁的协会负责人颂差先生20世纪90年代曾赴美国留学3年,回国后查出感染了艾滋病毒,他没有因此消沉,而是积极投入到预防艾滋病、关爱艾滋病人的工作中。据他介绍,协会有将近6000名会员,专职工作人员不多,但定期或不定期志愿帮忙的人不少,其中包括来自欧、美和东南亚近20个国家的志愿者。协会的工作繁忙而有序,每天通过4部热线电话向艾滋病人和病毒感染者提供咨询和心理抚慰,向公众介绍防治艾滋病常识,帮助医院照顾艾滋病人等。目前这样的民间协会在曼谷有6家,全国则有近1000家。
  除民间协会外,泰国社会的特殊阶层———佛教僧侣界也积极参与艾滋病防治和患者关爱行动。泰国中部叻丕府的佛印寺有一座东南亚最大的艾滋病人临终关怀之家,10年前由该寺住持阿通和尚发起,最初靠寺内僧侣只能照顾8位病人,他们的行动感动了社会大众,规模不断扩大,如今共有300个晚期病人床位、500个有生活自理和照顾他人能力的病人床位,有3位专职医生、30位护士和60多位义工,并经常有国内外志愿者前往帮忙。
  泰国军方在1992年至1994年曾发现有4%的军人感染艾滋病毒,因此在军中大力开展了预防艾滋病的宣传教育和实际工作,有效地控制了艾滋病在军队的蔓延态势。
  学校也是抗御艾滋病的一支生力军。曼谷市政府所辖的400多所学校普遍开展了预防艾滋病、提倡健康生活方式的教育运动。一些大中学校还组织曾有卖淫嫖娼行为的学生参观艾滋病防治医院,照顾晚期病人的活动。
  泰国各级政府机构为抵御艾滋病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一方面积极参与国际合作,研制抗感染疫苗和遏制艾滋病毒感染者发病的药物,在发达国家开展的12个研发项目中,泰国就参与了8个。与美、澳等国联合研制的疫苗和药物在泰国大批志愿试用者中取得了积极效果。
  另一方面,泰国在全国大力宣传防治艾滋病知识,积极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如百分之百使用安全套、杜绝注射式吸毒等措施,发动患者家庭和全社会管理和关爱艾滋病人,防止疫情蔓延。
  泰国是亚洲地区艾滋病重灾区。据泰国卫生部统计,从1984年发现首例感染者至今年10月底,全国共发现艾滋病毒感染者98.4万人,其中发病者181484人,已死亡50054人。在1987年至1993年泰国艾滋病传播泛滥最严重的时期,全国每年病毒感染者约10万人,此后由于政府和全社会的努力,近几年感染者减少到每年3万至5万人,泰国政府的目标是到第九个五年计划结束即2006年,年度感染者不超过1.7万。
  在全世界尚无治疗艾滋病特效药物的情况下,泰国政府发动全社会同心协力预防艾滋病魔,是目前最有效的抗病措施,受到联合国、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的高度赞扬,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今年7月推荐泰国为防范艾滋病的榜样。
  (本报曼谷11月30日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