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11月27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卫生·环境·人口)
专栏:

改善中华民族生存条件的战略性工程
  ——写在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第一阶段结束之际
赵南起
  编者按:经过23年艰苦努力,举世瞩目的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第一阶段建设任务已经完成,第二阶段已全面启动。本报今天特别编发全国政协副主席、“保卫绿色,关注森林”活动组委会主任赵南起同志的这篇文章,旨在全面回顾、总结三北工程23年的建设历程和巨大成就,唤醒社会各界关注森林、参与生态建设的热情。
  在人类社会迈入21世纪的重要时刻,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决策,把生态保护和建设作为西部大开发的根本和切入点,并在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强生态建设,遏制生态恶化。大力植树种草,推进东北、华北、西北防护林体系建设”。这是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审时度势,高瞻远瞩,面向新世纪做出的又一重大战略部署,它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旺发达,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全面实现。
  历史上的三北地区曾有茂密的森林、肥美的草原,22个民族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生息繁衍,为中华民族的历史谱写了光辉的篇章。后来,由于人口增加、刀耕火种、战争及统治者大兴土木,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加剧,致使三北地区森林越来越少,植被越来越稀,大面积的森林与草原沦为裸地,黄土高原的“民以板为室”也变成了“民以窑而居”。植被的破坏导致了越来越严重的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和干旱,从新疆到黑龙江,八大沙漠、四大沙地绵延连片,形成了一条万里风沙线,沙漠、戈壁和沙漠化土地总面积达149万平方公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面积已占这一地区总面积的90%,每年每平方公里流失土壤1000至1万吨。恶劣的生态环境使三北地区人民长期处于贫穷落后的境地,严重制约了这一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也成为制约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心腹大患。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对林业生态建设非常重视。1978年,在总结经验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当时的国家林业总局提出了在我国风沙和水土流失严重的三北地区建设大型防护林体系的规划。同年11月,党中央、国务院正式批准了这一规划,并将其列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建设项目。
  这项建设吸取了历史的经验教训,依据生物、生态、林学、气象、环境和系统工程等学科的理论,本着“因地制宜,因害设防,趋利避害”的原则进行规划和实施。按照规划,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从1978年开始,至2050年结束,分三阶段、八期工程进行,共需造林3560万公顷,在三北地区建设一个农林牧、土水林相结合,多林种、多树种,林带、林网、片林相结合,乔灌草相结合,造林、封育、管护以及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并重的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充分发挥防护林体系的多种效益。届时三北地区建设区内的森林覆盖率将由5.05%提高到14.95%。
  建设三北工程,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宏大、时间跨度最长的一次改造自然的行动。回顾历史,从18世纪苏格兰营造海滨防护林开始,不少国家和地区出于改善生态的考虑,陆续开展了一些防护林工程建设。1934年,美国在西部大草原遭受强沙尘暴袭击后,迅速成立了大草原林业工程局,上马了“罗斯福工程”;1948年,前苏联针对其欧洲部分的草原和森林草原地带日益严重的旱灾和干热风灾害,组建了500多个防护林站和50多个林场,实施了“斯大林改造大自然计划”;20世纪70年代末,北非五国在联合国有关机构的支持下,为阻挡风沙侵袭,上马了“绿色坝”工程。但是,这些工程的建设时间都没有超过10年。中国的三北防护林工程面对的自然条件极其恶劣,国家投资又非常有限,这项工程的前景如何,能否实现预期的效果,自然引起了全世界的瞩目和诸多猜想。
  事实胜于雄辩,三北人民用实际行动作出了响亮的回答。23年来,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已累计造林保存面积2203.72万公顷,这些树木成林后,三北地区森林覆盖率将提高5.06个百分点。工程建设产生了明显的效益:一些平原农区已基本实现了农田林网化,农田防护林已成为广大农区粮食稳产高产的绿色屏障。松辽平原过去由于缺林少树,年年风剥沙埋,三刮四种,粮食产量一直处于低而不稳的状态,农民饱受风沙之苦。三北防护林建设以来,这一地区把农田防护林建设作为重点,使65%的农田实现了林网化,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在沙区有20%的沙漠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毛乌素和科尔沁两大沙地林木覆盖率分别达到15%和20%以上。黄土高原有40%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有效控制,流入黄河的泥沙有所减少。这几年我陆续去过三北一些地方,所到之处看到的林子基本都是三北工程搞起来的。像内蒙古的赤峰、通辽,陕西的榆林,宁夏的盐池等一些过去缺林少树、风沙危害严重的地区,通过长期坚持不懈地抓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林草多了,荒沙少了,生态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人进沙退,改造利用沙漠,发展绿洲经济的新景象。
  三北地区的广大干部群众用他们的勤劳与汗水筑造了举世瞩目的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在国际社会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和普遍赞誉,三北工程由此被誉为“世界生态工程之最”。1987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三北防护林建设局“全球500佳”称号,日本已将三北工程写进了小学教科书。1988年,邓小平同志为工程亲笔题词“绿色长城”。
  21世纪是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的攻坚期、决战期。按照总体规划,整个工程需要再经过两个阶段50年的建设。这期间,不仅要保护、巩固和提高现有造林成果,还要在自然条件最严酷,立地条件最恶劣的“硬骨头”地带攻坚造林2.1亿亩,才能全面建成三北防护林体系。当前,以布局和结构调整为主线,走大工程带动大发展,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林业“十五”发展思路已经基本明确,系统整合后的六大林业生态工程进一步突出了三北工程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这对肩负着优化和改善我国北方半壁河山生态环境的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但也应该认识到,三北地区生态环境局部改善、总体恶化的趋势还很严峻,土地荒漠化面积每年仍以1700平方公里速度扩展,沙尘暴、旱涝灾害频繁发生,黄河断流程度加重等,这些,对即将开始第四期建设的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应当进一步从战略的高度,重新认识建设三北防护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树立长期奋斗的思想,以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把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当作一项大事业、大工程坚持不懈地开展下去。
  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第一阶段23年的生动实践,谱写了一部人类向恶劣的自然环境挑战,建设美好家园,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壮丽篇章,是对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植树造林,绿化荒漠”,“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伟大号召最有力的诠释和印证。
  我坚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只要三北地区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各级干部认真实践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北工程建设必将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为促进西部地区大开发奠定坚实的基础,为实现整个中华大地山川秀美的宏伟目标作出更大贡献。


第10版(卫生·环境·人口)
专栏:杂谈

亦喜亦忧话森林
鼎鸣
  北京大学的科学家最近在美国《科学》杂志发表了一篇关于中国森林植被增长大量吸收二氧化碳的论文,在美国引起震动。此后不久,在波恩举行的《全球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国大会上,森林问题再次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新世纪第一年发生的这两件事情,既让我们为森林的命运感到欣喜,又让我们深感忧虑。欣喜的是,人类对森林作用的认识终于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共识,并且这种共识正在步步深化。忧虑的是,最近100年来,人类对森林的破坏达到了十分惊人的程度,全球森林面积已从文明初期的76亿公顷锐减到现在的34.4亿公顷,并且还在继续减少。
  正是由于全球一半的森林从陆地上消失,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才出现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难以对付的生态危机,演出了一幕幕刻骨铭心的悲剧:由于森林减少,森林调解温室气体的功能大大减弱。过去10年由于地球气候变暖造成的经济损失达6252亿美元,相当于前40年的总和;由于森林减少,全球沙漠化土地已扩展到3600万平方公里,地球1/4的土地基本丧失了生存条件;由于森林减少,水土流失加剧,全球地力衰退的耕地达到29.9亿公顷,占陆地总面积的1/4;由于森林减少,现有物种的灭绝速度是自然灭绝速度的1000倍,被称为“人类未来遗产”的生物多样性面临巨大威胁……
  一部人类的发展史,也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史。历史经验反复证明,森林兴则文明兴,森林败则文明败,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恩格斯早就告诫我们:不要过分陶醉在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古巴比伦、美索布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地区的居民,为了想得到耕地把森林砍光,但他们却想象不到,这些地区却因此成为不毛之地,因为他们使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也就失去了积聚和储存水分的中心。惨痛的教训提醒我们,如果不善待森林,加快生态治理和植被建设步伐,历史悲剧难免不会重演。
  在人类为森林命运的忧虑中,在世界森林正继续遭到严重破坏的今天,中国政府和人民为拯救和发展森林做出了不懈努力,并且取得了巨大成就。目前全国人工林保存面积达到4600多万公顷,占世界人工林保存面积的1/3。特别令人振奋的是,在江泽民总书记“再造秀美山川”的伟大号召下,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正成为全国人民的实际行动。但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在我们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绿色还是太少。由于林木植被少,森林覆盖率低,分布又不均匀,沙尘暴、水资源短缺等一系列生态问题正打压着中华民族的生存空间。
  21世纪是绿色文明的世纪,是崇尚可持续发展的世纪。让我们携起手来,投身到建设祖国秀美山川的行列中。


第10版(卫生·环境·人口)
专栏:

  在世界和我国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麋鹿数量由最初的39头增加到516头,占全世界总量的1/4,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麋鹿保护区。图为自得其乐的麋鹿群。杨国美摄


第10版(卫生·环境·人口)
专栏:

西藏部分地区进入老龄社会
  本报讯我国西藏自治区的日喀则地区、阿里地区的老年人口比例分别达到1..02%和13.02%,表明这两个地区已进入老龄社会。此外,昌都地区的老年人口比例也达到9.32%,接近老龄社会10%的指标。
  西藏和平解放以来,国家对西藏实行免费医疗制度,特别是近年来西藏各地加紧探索建立符合农牧区实际的国家投入为主、个人投入为辅的合作医疗制度,进一步提高农牧区的医疗保健水平。目前,西藏大多数乡村建立了合作医疗机构,国家每年给农牧民的医疗补贴达2000多万元。西藏自治区的人均寿命也由50年前的36岁提高到现在的67岁。(段博刘喜梅)


第10版(卫生·环境·人口)
专栏:杏林名家

为祖国医学争口气
——记留学归国博士、北京同仁医院院长韩德民
本报记者白剑峰
  一年前,在人事部、教育部评选的全国十佳优秀博士后颁奖会上,一位气宇轩昂的年轻学者引起了大家的注意。作为我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新一代学科带头人,他自信地走上领奖台发言:“我十分荣幸地赶上了祖国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春天,我要为祖国医学发展争口气。”他就是留学归国博士、北京同仁医院院长韩德民。
  高薪难留中国心
  1991年初,韩德民从日本学成归国。此前,他的导师、日本鼻科学会前主席山下公一热切期待他留下来,美国的著名医学机构也发函高薪聘他。但是,他都婉言谢绝了。他说:“只有站在祖国的土地上,我的腰板才挺得直。”
  的确,这位年轻人太出色了。在日本金泽医科大学,他开创了中国留学生领台手术的先例,很多日本医生一遍遍地观摩他的手术录像;他用了两年时间便拿下了医学博士和医学哲学博士学位,令日本人惊叹不已。回国后,他又获得了中国医科大学医学博士学位。
  回国后,韩德民来到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很快,他便以精湛的技术脱颖而出。国外的生活使他深深感到:只有祖国强大,才有个人尊严。因此,他有一个强烈的愿望:开创中国自己的现代大耳鼻咽喉学科,缩小与先进国家的差距。于是,他制定出了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十年发展规划:三年打基础,三年图发展,三年上水平。经过艰苦奋斗,他的梦想成为现实。
  成功的喜悦只是一瞬,但为之付出的努力却是长久的。10年来,他在同仁医院先后建立了耳神经外科、耳显微外科、鼻科、喉科、头颈外科5个三级学科;建立了临床听力学、鼻内窥镜诊疗、头颈肿瘤综合治疗、睡眠呼吸监测、嗓音检测5个临床研究中心;成立了北京市耳鼻咽喉科会诊中心。他带领全科医护人员共完成手术3.5万台,由他主刀的手术2000余例,同时先后开展了鼻内窥镜外科技术、头颈肿瘤的早期诊断及干预治疗、人工电子耳蜗植入术等30多项新技术,其中不少项目处于国内外先进水平。
  敢为患者冒风险
  危急时刻,一名医生敢为患者冒风险,这既反映了他的医术,更折射出他的品格和情感。韩德民就是这样一位勇于承担风险的医生。
  早在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院期间,他就曾有过许多次紧急切开气管抢救病人的经历。在一次突发事件中,病人麻醉拔管后突然窒息,口中充满了血。在千钧一发、生死弥留的瞬间,韩德民抢过手术刀,一下子切开了气管,插管成功,患者得救。
  一次,一位18岁的男孩从拖拉机两米多高的后车厢跌落而致颅底动脉大出血。在北京一家大医院,他被诊断为“海绵窦动静脉漏颅底漏”,经几次颅内动脉血管栓塞仍不能有效控制颅底出血,患者生命危在旦夕。于是,这家医院急请韩德民会诊!手术开始了,在移动蝶窦内凝血块的一瞬间,汹涌的动脉性出血像火山喷发,带着哨鸣冲出鼻腔,转眼间包头的敷料被鲜血浸透,他的助手们顿感冷汗湿衣。只见韩德民迅疾地拉出预留在上颌窦内的纱条,在血海中经蝶窦向颅底挤压,控制住出血,再经窥镜下仔细观察,用手术钳把蝶窦顶壁的骨折骨片慢慢复位,并用肌腱修复创面,填塞油纱条固定,全程不到20分钟,手术干净漂亮,令所有在场的人拍手叫绝。
  在长期的从医经历中,韩德民抢救过的病人不计其数。他不仅拒绝病人的酬谢,而且经常主动为贫困患者垫付医药费。为此,他获得了中国医学基金会颁发的全国医德医风奖。
  海纳百川聚贤才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韩德民深知,同仁医院要形成国际知名品牌,仅有几个知名专家是不够的,还必须有一批高素质、高水准的“人才团队”。
  为此,韩德民提出:建设以眼科、耳鼻咽喉科为代表的4—5个在国内具有较大影响的重点科室;建立完善的现代管理模式,减少管理层次,管理者要有经济或管理专业背景;临床科室实行首席专家制;实行全院聘用合同制,等等。他的几乎每一个举动,都会在社会上引起一场震动。
  去年12月6日,以眼科和耳鼻咽喉科为特色的同仁医院、以骨科为重点的积水潭医院、以心血管病为主的安贞医院,共同组建了“首都联合医疗集团”。此举一出,患者为之兴奋:到一家医院看病,可以享受三家的治疗优势。
  紧接着,国内著名的心血管病专家胡大一教授率领一彪人马,包括有心脏内科、外科、介入、电生理的硕士、博士8人团队,与韩德民在同仁医院“会师”,建立了心血管病中心,使同仁的心脏病学科提升到国内一流水平。
  今年3月,同仁医院向社会公开招聘MBA管理人才,北大、清华的MBA纷纷前来应聘,有的甚至全班集体应聘。有人说,这一影响不亚于当年珠海重奖科技人员。是的,医院引进MBA搞管理,这在国内还是少见的。对此,他这样认为:医院管理是一门科学,过去的管理层主要来自医生和护士,造成管理水平滞后,而起用专业管理人才正是大势所趋。
  韩德民究竟有什么魅力,能够吸引众多贤才聚集在他身边?有的说,他长得帅,一米八的身量,既有医学专家的风度,又有管理者的气质,一件普通西装穿在他身上,也像是名牌;有的说,他的内涵深,时时追求完美,就像他一丝不乱的头发和纯正的男高音……
  韩德民说:“在人世间有比权力、财富更值得追求的东西,那就是优秀而纯洁的品德。我相信,这才是最大的感召力。”


第10版(卫生·环境·人口)
专栏:

“入世”与人口和计划生育座谈会提出
  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刻不容缓
  本报讯“中国‘入世’与人口和计划生育”研讨会日前在京召开。会议提出,面对“入世”的机遇与挑战,要把加大人力资本投入、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作为一项紧迫任务,以此提高我国的综合竞争力。
  与会代表认为,“入世”意味着我国将加快与国际社会接轨的步伐,作为我国经济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领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与“入世”的关系十分密切。“入世”后,我国的经济增长模式将发生进一步的转变,知识和技术等与人力资本相关的“软”要素将对我国的国际竞争力起决定性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在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同时,增加对教育、优生优育、医疗保健等“软件”的投入。与此同时,要把加速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作为一项重要工作。
  研讨会由国家计生委宣教司、中国人口学会和中国人口报社联合召开。
(晓丁)


第10版(卫生·环境·人口)
专栏:

以病人需求为目标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医院改革纪实
本报记者赵永新
  位于北京市朝阳区雅宝路上的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医院,近年来的变化让患儿家属又惊又喜:焕然一新的门诊大楼拔地而起,诊室和病房干净明亮,院内花红草绿,宛若一个漂亮的花园;看病越来越方便,“微笑”服务随处可见。难怪医院声誉日隆:继被评为“爱婴医院”和“三级甲等医院”之后,2000年又成为北京大学的教学医院。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患者日益增多,去年医院的门急诊和住院人次均突破历史最高纪录,分别比上年增长8.84%和21.4%。兼任院长的首儿所所长童奔告诉记者:“这是医院主动适应社会发展,以满足病人的需求为目标,不断改革的结果。”
  病人选医生是一种全新的医疗模式。去年8月,首儿所附属医院专家门诊部率先打出病人选医生的旗号,把医生的照片、姓名和专业特色挂在医院门诊的显著位置,请病人自己选择。他们还在医疗手册的扉页上印上患儿家长享有的权利:有权了解患儿病情和治疗措施,有权要求停止治疗,还公布了投诉电话和咨询电话。之后,这一办法在全院推开,变化立竿见影:医生有了紧迫感,服务质量大大提高;患者家属心平气顺,投诉和纠纷明显降低。
  对于患者家属,手术室一直是神秘不可逾越的禁区。如今在首儿所附属医院,家长却可以进入手术室的麻醉诱导室,协助麻醉医生安慰患儿,使患儿平静地接受手术。这是该院麻醉科适应医学模式改变而推出的新举措。到目前为止,已有700多名患儿成为这一举措的受益者。此外,麻醉科还推出了麻醉咨询门诊、门诊无痛手术和麻醉后期复查等服务项目,受到患儿家长的交口称赞。
  为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使首都远郊区的孩子享受到高水平的医疗服务,首儿所附属医院与当地医院合作,建立了10个院外医疗协作点,定期派出专家和骨干医生到郊区进行门诊,并为当地医院提供培训。据统计,专家每年院外出诊600多人次,完成了许多危重病人的会诊转诊工作,发挥了儿童健康绿色通道的作用。据了解,该院正在积极筹建京东急救网,届时将为北京东部地区的急诊患儿提供更快捷、更有效的服务。
  人浮于事、管理松散、服务滞后的传统后勤服务模式,也曾经长期困扰着该院,不利于更好地发挥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功能。从1999年开始,首儿所附属医院在北京市率先实行了后勤社会化改革。他们对原总务科、器材科维修和供应班组等后勤部门进行重组,成立了具有自主经营权、人员调配权和财务分配权的物业管理中心。管理中心建立了人员能进能出、待遇有高有低的用人机制,实行社会化标准的后勤服务。前不久,服务中心还先后成立了物业洗涤中心和首儿保洁服务有限公司,承担了北京10多家医院的洗涤业务,在后勤服务社会化的改革过程中又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