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11月26日人民日报 第12版

第12版(企业界)
专栏:

  中国最大的服装生产企业雅戈尔最近与外商签约,将联合投资1亿美元建设纺织工业城,要向上游扩展——
雅戈尔该不该做面料
本报记者彭嘉陵
  雅戈尔将投巨资兴建纺织工业城自己生产面料的消息传出后,业内外一片哗然。雅戈尔要上的不只是一个纺织厂,而是一个庞大的纺织工业城,占地高达500亩,雅戈尔服装工业城已是目前中国最大的服装生产基地了,占地也才350亩。因此,内部外部都有不少反对意见。雅戈尔为何要坚持向上游扩展?为何非要自己生产面料?
  现有面料跟不上服装生产需求
  为迎接“入世”挑战,雅戈尔近年来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在日本建立了雅戈尔公司,去年销售额达到3000万美元。与日本著名纺织服装生产经销企业伊藤忠、丸红等都有紧密合作关系,业务成倍增长,售价比国内高30%以上。但日本商家担心雅戈尔的面料质量不能得到保证,如色牢度、强力度、经纬密度有严格要求,特别是理化指标,如面料是不是绿色织物,是不是符合环保要求,会不会引起皮肤过敏等。而雅戈尔对此很难保证,因为面料是从别的纺织企业订的货。
  雅戈尔总裁李如成认为,目前我国在纺织领域,特别是印染后整理方面,与国际水平差距很大,严重制约了服装业的发展,雅戈尔也深受其苦。雅戈尔目前服装面料年采购金额约为5—6亿元,而很多面料国内纺织企业根本生产不出来。即使能够生产,质量也难完全保证。同时交货期也受到限制,一般需要两个月以上,跟不上市场变化需要。另外,为了保证高档服装的面料质量,雅戈尔有10%的面料还需进口,这也是将近千万美元的大生意。去年,雅戈尔衬衫产量达到850万件,其中250万件外销,高支纱面料大多需要进口。
  上面料是扩大规模、寻找新经济增长点的需要
  李如成认为,如果数亿元的面料自己生产,不仅能够保证产品质量,加快新产品开发速度,适应消费者需求,还能自己赚到一笔面料生产和经销的利润,这是一笔大买卖。关键是,雅戈尔目前有这个实力进军纺织业。李如成说,近几年,雅戈尔每年有大约10个亿的投资,投什么?服装工业城已经够大了,在世界上可能也数一数二,加上国内服装产能已大量过剩,没必要重复投资服装。而我国纺织业薄弱,雅戈尔向面料扩展,做服装的向上游产业纺织延伸,在国际上也能找到印证,许多大公司如杜邦、拜耳向上下游延伸都很成功。雅戈尔上纺织城,是自身扩大生产规模的需要,是培养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需要。
  李如成说,雅戈尔目前虽然是国内最大的服装生产企业,但与国际大公司比起来,还是太小。雅戈尔要做百年企业,要在国际上有竞争力,必须做大。为此,就要不断投资,扩大规模。李如成认为,中国服装产业要提升,一要靠品牌经营,再就是要靠高科技的纺织拉动。一般人认为纺织业是夕阳产业,可我认为,人人都要穿衣,而且希望越穿越好,越穿越舒适,这就要求厂商不断生产出舒适美观的服装来满足他们的需求。高科技的纺织纤维永远是供不应求的。因此,纺织是不落产业、永恒行业。
  有风险,但更有机会
  国内有不少纺织企业,效益大多不好,雅戈尔可以把他们兼并过来,为何非要自己上?这是许多反对者的意见。据了解,雅戈尔也曾考虑过兼并,但难度太大,要安排原有企业的员工,特别是高层管理人员,就十分棘手。另外,现有企业大多设备厂房陈旧,达不到高新面料生产的要求。雅戈尔开始也考虑过与现有纺织厂合作,曾有计划与上海某纺织企业合作,谈判进行得很顺利,都要签协议了,政府有关方面又怕肥水流了外人田,坚决挽留,并提供了十分优惠的条件,包括提供这占地500亩的土地。这的确很有吸引力。李如成说,现在我们觉得,留在宁波是对的,地价和劳动力都比上海便宜得多。
  雅戈尔要上纺织城,对国内一些纺织企业可能会造成一些冲击。据了解,目前雅戈尔衬衫面料的主要供货方是广东佛山、上海、深圳的几家纺织厂,主要生产大路产品。雅戈尔上纺织城,将是他们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但有关专家认为,市场经济就是竞争,适者生存,你的产品不够好,我只好自己生产。雅戈尔上纺织,说不定会给纺织业带来一股新的活力。
  雅戈尔新上纺织城,风险是不是太大?李如成认为,不少纺织企业效益不好,主要是产品不对路,低水平竞争,高附加值的少;雅戈尔工业城为自己生产面料,起码销路不愁,仅将运费和经营费用省下来,就可有很好的效益。另外,再生产一些高档面料卖给别的服装厂或出口,将大有利润可图。据初步估计,回报率可达16%以上。李如成还找到了一条上的佐证:意大利和日本争相与我们合资上纺织城,也说明这个项目被国际投资者看好。
  雅戈尔最终选择的是与日本最大的几家综合商社合资开发纺织城,其中雅戈尔占70%,日方占30%。据悉,雅戈尔纺织工业城先期上棉纺,占地200亩,主要生产衬衫面料,同时上马印染和后整理,下一步再上毛纺、化纤等项目。第一期投资额为5000万美元的纺织印染和针织染整两个项目已经签约。预计整个纺织城总投资1亿美元,建成后销售额可达到10个亿。(附图片)
  压题照片:雅戈尔服装工业城全貌。


第12版(企业界)
专栏:专家点评

进退皆由企业定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承耀
  雅戈尔决定向上游扩展,兴建纺织工业城,从而引发了纺织服装界的一场争论。这种决策行为及争论都是一件好事。对其中若干观点,笔者也想发表一孔之见。
  第一,国内纺织品已经大量过剩,雅戈尔再加入到纺织业中,也许会使竞争更为激烈。但是,这并不能成为不可进入的理由。否则的话,怎么解释海尔进入电脑市场、格兰仕进入空调市场?
  第二,“雅戈尔是以服装为主业的,进入不太熟悉的纺织业风险太大”。雅戈尔是纺织业的客户,客户对自己的原料当然是非常了解的。实际上,类似的“纵向一体化”在钢铁、石油、建材等其它许多原材料行业都很普遍。
  第三,适应市场需要。由于雅戈尔的面料是从别的纺织企业订的货,日本商家担心雅戈尔服装面料的质量如理化指标等,是非常合理的。日本企业体系的特点值得注意。在日本,企业上下游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彼此形成了某种稳定的“企业系列”。雅戈尔必须考虑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
  第四,为什么不选择兼并的路。从理论上讲,企业可以通过兼并的方式进入新的领域。但也存在一些具体的困难和障碍,例如体制障碍、原有装备水平等。如果地方政府开出了足够优惠的条件,当然也值得考虑。
  第五,国有企业如何面对竞争。目前雅戈尔面料的主要供货方多是国有企业,雅戈尔上纺织,肯定给这些企业带来冲击。那么,这些企业怕不怕竞争?要么坐以待毙,要么反其道而行之,向下游发展。这些企业有这个压力、能力和动力吗?
  第六,采取国际合作的方式。雅戈尔选择与日本几家综合商社合作开发,这就实现了多元投资,将风险分散了。日本方面是雅戈尔的客户或者说下游,他们是向“上上游”发展。
  第七,产品多元化与专一化虽然看上去是完全对立的方向,但是,对于某个确定的企业或者某个特定的时期,企业可以作出不同的选择。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是主体,进入或退出什么行业由企业自主决定。雅戈尔是上市公司,股东承担经济责任,经营者对股东负责。因此,应该让雅戈尔自主决定。
  这就是我们所追求的市场经济。


第12版(企业界)
专栏:职工热线

符合条件方可退休
国家明令禁止各种违反规定的提前退休
  近来,不少读者来电来函询问提前退休的有关规定。有的读者表示,单位效益不好,工资拖了好几个月,倘若可以办提前退休,退休金从社保领反倒有保证。还有的反映,其所在的企业里不少职工未到退休年龄,就通过到医院开假证明等办法提前退休,企业不仅默许还鼓励这种行为,这么做到底合不合规矩。
  提前退休有哪些规定?职工达到什么样的条件可以提前退休?对此,我们咨询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据介绍,对提前退休,国务院、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曾三令五申坚决制止。1999年劳动部《关于制止和纠正违反国家规定办理企业职工提前退休有关问题的通知》对企业职工提前退休的条件、范围和审批程序作了明确规定。
  国家法定的企业职工退休年龄:男职工年满60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女职员年满55周岁,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其他有害身体健康工作的,退休年龄为男职工年满55周岁,女职工年满45周岁。因病或非工致残,有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退休年龄男职工年满50周岁,女职工年满45周岁。
  从事高空和特别繁重体力劳动的必须在该工种岗位上工作满10年,从事井下和高温工作的必须在该工作岗位上工作累计满9年,从事其他有害身体健康工作的必须在该工种岗位上累计满8年。
  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提前退休的范围:国务院确定的111个“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城市的国有破产企业中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职工;三年内有压锭任务的国有纺织企业中符合规定条件的纺纱、织布工种的挡车工。但此项规定不能同时适用于同一名职工。
  提前退休人员的待遇。企业因病或非因工致残退休和按111个“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城市的国有破产工业企业的有关规定提前退休的人员,其基本养老金的计算公式为: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调节金及各种补贴)×(1-提前退休年限×2%)+个人账户养老金。提前退休人员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基本养老金不再重新计算。已按原规定核定基本养老金的,不再改变。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同志表示,违反国家规定,为职工办理提前退休的行为,不仅给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基金造成损失,在社会上特别是在企业退休人员中也产生了不良影响,对此应当坚决制止。
  ——编者


第12版(企业界)
专栏:

江铃收拢五指搞创新
  本报讯江铃汽车集团今年1至10月实现销售收入40亿元,利税比去年翻了一番,结束了长期年产销车徘徊在2万辆的局面,今年有望挺进4万辆。
  近年来,江铃果断收住铺摊子做大的步子,收拢“五指”搞创新,连续开发出400多个新品种,摆脱了产品单一的窘迫,形成了JMC轻卡、皮卡、全顺三大系列。董事长孙敏自豪地说,如今三大系列枝繁果硕,派生产品一个接一个,为后三年产车10万辆、销售收入过百亿这一目标夯实了基础。(彭京丁朝阳)


第12版(企业界)
专栏:

泉州(惠安)石雕石材国际展将举行
  本报讯第二届中国泉州(惠安)石雕石材国际展示会将于12月8日至12日在福建惠安县举行。国内300多家石雕石材企业将参展,国内外700多位客商将莅临洽谈贸易及开展技术合作。(傅成立)


第12版(企业界)
专栏:

东芝在华成立升降机开发中心
  本报讯日本东芝公司日前收购上海崇友电梯有限公司,改名为上海东芝电梯有限公司。同时,该公司还与东芝电梯株式会社、沈阳东芝电梯公司共同成立中国升降机开发中心和中国升降机研修中心。(徐谦)


第12版(企业界)
专栏:

同行怎么看
白莎
  纺织企业
  山东如意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邱亚夫:我既赞同,又反对。
  其一,我要是雅戈尔,也可能上纺织厂。
  为何?现有纺织企业很难达到服装企业要求,设备陈旧,开发能力弱。服装企业向纺织厂订货,没有两三个月拿不出来,还必须不能少于多少米。纺织企业目前的现状是品种少,批量大,很难适应服装企业多品种、小批量的要求。服装是应季产品,到了销售季节拿不出来,服装企业只能干着急。一急之下,只好转而进口面料,冤枉钱花了不少。如果服装企业自己有了面料厂,想要什么面料随时开发,主动性就大多了,对占领国内外市场都大有好处。可以说,雅戈尔下决心自己生产面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同时,这也是中国文化的一个表现,万事不求人,别人靠不住,只能靠自己。
  雅戈尔上纺织,对如意有没有冲击?如意过去主要生产毛纺面料,最近一两年通过兼并一些效益不好的纺织企业,已成为棉毛麻丝全有的综合性纺织企业。
  如意的毛纺面料也曾打入过雅戈尔,感觉雅戈尔对面料质量要求极为严格,这对如意产品质量提升有促进。现在它先上棉纺,暂时对如意没什么影响。如果以后它上毛纺,我想可能会互相促进、相互推动的。我们的毛纺面料如果它不再需要,我们可以卖给别人。只要产品好,总会有市场的。我们也刚刚有个新的工业城开工,也生产纺织面料,但我们是化纤,是世界高新技术。纺织行业题材很多,各做各的,它不会冲击到我,
  只会推动我们不断研制出更多更新更好的产品去占领市场。
  其二,上纺织厂,风险太大。
  雅戈尔已经是一个庞大的企业了,服装加工已做到了国内甚至国际最大,为何非要上纺织呢?这种靠扩大规模进行的扩张比较危险。投资近10亿元,市场预期不好把握。说到国际一些著名大公司也向上下游延伸,的确有成功的,但情况不一样,不能盲目类比,还是要根据自己企业的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
  服装企业
  杉杉集团总裁郑永刚:如果是我,肯定不会上纺织。当今社会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一个企业应该专心做好自己的特色产品,而不应该见什么利润高就投资什么,那样只能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到头来什么也做不好,甚至丢了主业。前些年讲多元化,一些企业就盲目跟风,什么都上,结果总体是做大了,但没有了自己的特色和主业,市场也丢掉了不少。这样的例子还有不少。
  说到向上下游延伸,形成产业链,是不是说雅戈尔还得自己种棉花、养羊?(据了解,雅戈尔还真在新西兰养了羊)我觉得服装企业投资纺织风险较大。不要以为能做好服装就一定能做好纺织。对于服装企业来说,纺织是一个全新的产业,生产和经营都有所不同。一个是劳动密集型,只要组织好生产并搞好产品设计就行了,一个是劳动和技术密集型混和,一方面要用好人,组织好生产,另一方面还要搞好新产品研发,而后者更为重要。我认为雅戈尔上纺织还须三思。


第12版(企业界)
专栏:

  湖北松源发电公司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实行减员增效、降耗节能等一系列严格的指标量化管理,充分调动了职工的生产积极性。
  图为检修部职工在进行设备修复利用,千方百计降低材料成本。
  刘书义摄


第12版(企业界)
专栏:他山之石

在国际机床业不很景气的今天,德马吉集团公司却创下了全球机床销售优良的业绩,令人刮目相看——
感受德马吉
本报记者高云才
  “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
  阿尔卑斯山北麓,沁人心脾。德国巴伐利亚州普福兰顿市就坐落在这里。放眼看去,茵茵绿草,像地毯一般向远处天际延伸,典雅的巴伐利亚建筑掩映在树丛之中……
  谁能想到,赫赫有名的德国机床工业的头号巨人——德马吉公司生产加工的核心工厂就坐落在这座仅有几万人口的宁静小城?
  大工业和污染往往是孪生的姊妹,但在普福兰顿,我们却得到了另外一种诠释。把大工业和优美的环境完整地融合在一起,是德马吉的杰作。置身这座名叫马豪的加工中心,如果你不进车间,根本就不会想到这会是工厂。这里,更像一处花园。
  马豪中心的负责人弗雷德里西先生说:“以人为本,是德马吉的经营理念。大工业必须同优美的环境结合在一起,这既是现代工业的需要,也是公司公众形象的一种展示。”
  卡皮萨博士是德马吉公司总裁,他笑容可掬:“德马吉公司虽然是世界机床行业的骄子,我们还要努力,让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德马吉。当然,以人为本,不仅仅限于把大工业同优美环境结合在一起,它浸含在企业生产和产品销售的每一个环节之中。”
  卡皮萨博士的话语,让人感到现代大工业沉甸甸的分量。
  “捆绑”出来的科技优势
  德马吉公司的前身是三家不同的车床和铣床公司,技术力量分散,没有形成技术“拳头”。虽然德国以机械技术著称世界,但各家单兵作战,市场业绩并不理想。1994年,德克尔、马豪、吉特迈三家德国最大的机床工业公司在新的市场形势下联起手来,成立了德马吉集团公司,“捆绑”后的技术优势凸现出来了。“这是联合的力量,”卡皮萨博士说。
  汉诺威是德国中部的重要城市。9月的汉诺威,烟雨蒙蒙。虽然天气骤寒,但你仍然能感受这座“盛产”博览会的城市的融融暖意。2001年欧洲机床工业博览会就在这里举行。
  巴斯勒先生是德马吉的技师,小伙子熟练地操纵着电脑,控制着机床机械手臂。两只机械手臂是那样的灵巧,工件被自如地摆放在机床上,铣头绕着工件来回铣,零件就这样被铣出来了。
  “德马吉所有产品都凝聚了很多的技术,这些技术的运用,使产品加工精度得到了提高,机床性能有了稳步的提高,外观也得到了改善,适应了机械工业发展的需要。”卡皮萨博士说。确实,如果没有德马吉的高技术含量,就没有德马吉公司在全球的用户。目前,德马吉公司拥有各类数控机床16类90多种,2000年实现全球销售500台套,实现销售额8.4亿美元。今年上半年,实现销售5.3亿美元。
  无法拒绝中国市场
  “很难想象,如果德马吉产品没有中国用户,那德马吉将会是什么样子。”卡皮萨博士真诚地说。
  中国机械工业企业不计其数,而德马吉产品在航空、航天、汽车、造船、烟草等工业领域有着广泛的用途。德马吉甫入中国市场,业绩立现不凡。1999年销售额达到人民币1.1亿元,2000年达到1.5亿元,而今年又将有更大程度的增长。
  在中国市场获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中国经济的长足发展所刺激的巨大机床需求;此外,中国代表处工作人员的努力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我们在中国吸引了许多杰出的技术和市场人士。”德马吉公司中国分公司总经理韩海先生说。
  东西方不同的生产观念曾经使德马吉大伤脑筋。德马吉公司市场部的一位负责人告诉我,前些年,中国内地一家工厂的负责人草签了一份订购德马吉机床的合同,可一到德国,这位厂长却变了卦,原因很简单:为订购德马吉产品,他们预备了好几个新建的厂房。而德马吉产品,由于性能集中,所占空间小,其余那几个新建厂房不就闲置了吗?“关键还是缺乏沟通。现在,当然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了。”这位市场部负责人笑道。
  产品销售,特别是大型工业机床的销售要十分注重售后服务。韩海先生说:“如果没有良好的售后服务,德马吉产品本身技术再好,在市场也不会得到现在如此之高的认同度。”前些日子,武汉一家工厂订购德马吉产品后,由于一些技术环节没有处理好,出现了问题。得到反馈后,韩海星夜赶奔武汉,解决了问题。武汉这家工厂的负责人说:“德马吉的服务,没说的。”


第12版(企业界)
专栏:

蓝星集团重组33家军队企业
  本报讯33家军队保障性企业最近移交中国蓝星(集团)总公司,共计职工3万多人,资产20多亿元。其中5家对口企业并入集团下属专业化公司,对28家汽车维修相关企业,蓝星集团将利用开展连锁经营的丰富经验组建汽修连锁集团。(费伟伟)


第12版(企业界)
专栏:

智能建筑发展与对策研讨会举行
  本报讯建设部科技委近日在京举行智能建筑发展与对策研讨会,旨在为未来智能建筑的发展廓清思路。智能建筑技术开发推广中心成立5年来大力推广普及智能建筑技术,促进了技术与产品的国产化。(国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