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11月19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国民经济)
专栏:经济视点

国际民航界事故频频,使不少乘飞机的国内旅客心里没底——
中国民航力保安全
本报记者白天亮
  空客A300近日在纽约坠毁,给本来已不景气的国际航空市场雪上加霜。很多旅客想知道,我国民航的安全状况又如何?记者近日走访了国家民航总局,得到的回答是,中国民航事故率一直呈下降趋势,绝大多数航空公司保持良好的安全纪录,其中国航已安全飞行46年,达到国际先进水平。“9·11”事件后,民航从上到下采取多种措施保障安全,未来10年,争取将每百万小时飞行事故控制在0.3起以下。
  多管齐下保安全
  到民航总局一说想了解安全的事,政治部的同志立刻捧出厚厚一撂书,“这些都是近几年制定的法律法规”。粗粗一翻,真是不少,涉及到地面、空中、人员。据统计,国务院发布的30种民航法规中,有19种是关于安全的;民航系统发布的130多种行业规章中,近100种是针对安全的。完善的法规建设,推进了安全管理的法制化进程。
  在我国绝大部分飞机上,还装有一种类似于“黑匣子”的快速存取记录器,记录各项飞行数据。即使不出事故,监督人员也可以从中分析出驾驶员在飞行过程中是否严格按章操作,是否有漏洞。据介绍,自1993年以来,国家投入了10多亿元用于这类民航安全保卫设施。有了高科技保障,民航安全系数明显提高。
  “9·11”事件后,民航总局立刻下发通知,制订对策,保障安全。一方面加强对飞机的安全检查,严格飞行标准,杜绝带隐患飞行;另一方面加强空防安全检查,增加人身复查率和行李开包检查率,严防任何可疑人员和物品上飞机。
  呼唤旅客理解
  最近乘飞机的旅客,可能会有这样的感受,机场加强了安检,排队的时间长了,各种水果刀、小剪刀不能带上飞机,不比从前方便。
  有些人对此不理解。10月19日,3位来自上海的乘客在广州白云机场,安检人员要求他们将行李包内的剃须刀拿出来,进行托运或暂时寄存,其中一位李姓旅客拒绝这么做,还指着张贴在安检通道的通告叫嚷:“小题大做,死板!”
  据了解,我国民航安全标准一直定得很高。以安检为例,这是预防劫机、爆炸、保障安全的重要一步。在一些国家,连用X光机检查的步骤都没有。旅客乘机程序虽然简单,但也留下安全隐患。我国不仅要求所有旅客通过X光机,而且针对X光机对爆炸物探测烦琐的弱点,在一些重要机场配备了提取挥发物、专门对付易燃易爆物品的新设备。这种设备将在近期配备到所有机场。
  民航总局公安局的王怀玉表示,保障安全的措施可能会给旅客增添一些麻烦,但这是对旅客负责,旅客应多配合、多理解。既是对其他旅客负责,也是对自己的安全负责。
  许多人可能并不知道,我们乘坐的飞机上,通常配有两名受过特殊训练的航空安全员,其中一名专门守护驾驶舱。这也是我国民航的“特色”。近几年,在飞行中,经常会发生各种非法干扰,例如打手机、酗酒、打架、冲撞驾驶舱、侮辱空中乘务员等,安全员的职责便是及时制止这类影响飞行安全的行为。有一些旅客不服气,认为安全员无权管他们。据了解,“9·11”事件后,有关部门已在研究将部分安全员纳入民航公安序列,以便更好地保证安全。
  薄弱环节正在加强
  民航的安全水平正在提高,但还是有一些薄弱环节。今年民航例行的安全检查发现,有的航空公司不遵守飞行员每月飞行时间低于100小时的规定,导致飞行员超时工作、疲劳驾驶。还有的公司要求飞行员改上新机型,却省掉必要的培训课程。安全飞行是需要投入的。民航总局安全办公室副主任刘恩祥强调,再怎么省钱也不能在这方面欠账。
  我国民航年旅客运输量列世界第七,是民航大国,不过从基础建设上讲,还不是民航强国。例如实行雷达管制的航路还比较少,安全管理信息化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等。在这方面,国家正在加大投入。三大集团重组也给安全保障提出了新要求。民航总局已明确,无论体制怎么变,政府安全监督的力度、企业安全管理的力度都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第5版(国民经济)
专栏: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农业部《关于加快畜牧业发展的意见》
  本报北京11月18日讯国务院办公厅日前转发了农业部《关于加快畜牧业发展的意见》,要求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执行。
  《关于加快畜牧业发展的意见》的主要内容如下:
  一、充分认识加快畜牧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加快发展畜牧业是农业发展新阶段的战略任务。大力发展畜牧业,有效地转化粮食和其他副产品,可以带动种植业和相关产业发展,实现农产品多次增值,促进农业向深度和广度进军,是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措施。大力发展畜牧业,更多地吸纳农业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就业机会,可以更合理、更有效地配置农业资源,是新阶段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二)不失时机地加快畜牧业发展。我国粮食供求平衡、丰年有余,现有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畜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随着人们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城乡居民膳食结构中动物性食品消费将逐步增加,发展畜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必须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三)尽快把畜牧业发展成一个大产业。畜牧业的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农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力争用五到十年的时间,实现我国畜牧业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根本性转变,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明显提高,畜牧业收入占农民收入的比重明显提高,畜产品出口竞争力明显提高。
  二、大力调整、优化畜牧业结构和布局
  (四)明确畜牧业结构调整重点。要把研究、开发和推广畜禽优良品种、提高畜产品质量作为调整畜牧业结构的重点。努力增加名特优新畜产品,实现品种结构多样化,满足不同消费层次需求。稳定发展生猪和禽蛋生产,加快发展肉牛、肉羊和肉禽生产,突出发展奶牛和优质细毛羊生产。提高奶类在畜产品中的比重,积极推广和实施“学生饮用奶计划”。
  (五)优化畜牧业区域布局。在积极发展牧区畜牧业的同时,加快农区畜牧业发展。农区特别是粮食主产区,应以粮食转化为主,发展适度规模的家庭养殖和专业饲养小区。注重牧区草地生态保护,加快草原改良,改善生产经营方式,提高牧畜的出栏率和商品率。经济发达地区和大城市郊区要发挥科技、人才和市场优势,加快集约型畜牧业发展,率先实现畜牧业现代化。
  三、加强良种繁育、饲料生产和疫病防治体系建设
  (六)加大畜禽良种体系建设力度。坚持国内培育与国外引进相结合的方针,在充分利用我国现有畜禽品种、加大选育工作力度的同时,积极引进国外优良品种,提高良种生产和畜产品质量水平。加强畜禽种质资源保护,重点建设一批畜禽良种场(站)和种质资源保护场(区)。建立多种形式的种畜禽生产基地。健全种畜禽质量监督体系,严格执行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制度,保护广大农牧民的利益。
  (七)建设高效安全的饲料生产和监管体系。高效安全的饲料生产体系是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要建立优质饲料生产基地。继续做好秸秆养畜过腹还田工作,扩大示范,加速推广。大力发展饲料工业,实现粮食转化增值,开发饲料新品种,健全和完善饲料工业体系,优化饲料生产结构,深化企业改革,提高饲料工业技术水平。建设饲料安全保障体系,加强饲料生产和安全监管,完善饲料卫生标准和检测标准,依法开展饲料质量检测监督,坚决查处在饲料产品中使用违禁药品和滥制乱用饲料添加剂的行为。
  (八)强化动物疫病防治体系建设。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始终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动物及动物产品的产地检疫、屠宰检疫。加强口岸检疫,严防境外动物疫病传入。建立注册兽医制度,规范从业兽医行为。健全兽药管理法规、质量标准和监察体系,推行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实施兽药残留监控计划,加大查处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兽药产品的力度,确保畜产品安全卫生。
  (九)加强对转基因畜禽产品生产、安全的监管。建立健全农业生物技术的安全法规及行政管理程序,对畜禽动物转基因生物技术的研究与开发进行有效监督和控制。
  四、保护和合理利用草地资源
  (十)合理使用草地资源。草原牧区要推行以草定畜,划区轮牧,科学管理,提高草地畜牧业的综合效益。半农半牧区实行草田轮作,舍饲圈养。有计划、有重点地组织开发南方草山草坡。落实草原家庭承包制,调动广大牧民发展牧业生产、保护和建设草原的积极性。
  (十一)强化草原建设、保护和监管。加快牧草种籽基地建设和草场水利设施建设,推广人工种草、飞播种草、围栏封育和改良草场。建立基本草地保护制度,严格控制草地的非牧业使用。坚决禁垦牧区草原,制止采集发菜、滥挖甘草等固沙植物。加大草原鼠虫害综合防治力度。建立草地类自然保护区,保持草地生态多样性。按照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尽快制定草地生态建设规划,切实做好退耕还草和天然草原保护工作。要加强草原防火。
  五、大力推进畜牧业科技进步
  (十二)加强畜牧业科学技术研究。围绕影响畜牧业发展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集中力量,联合攻关。对畜牧业生产、加工急需而在短期内又难以突破的关键技术,要积极组织引进。加快兽医高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支持畜牧业科研、教学单位与企业联合,发展高新科技企业。
  (十三)加大畜牧业技术培训和推广力度。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促进畜牧业科研成果尽快转化;继续实施“丰收计划”和推广一批适应性强、增产增收效果明显的畜牧业先进实用技术,突出抓好畜禽品种改良、动物疫病诊断及综合防治、饲料配制、草原建设和集约化饲养等技术的推广。同时,要稳定畜牧业技术推广机构和队伍。加强畜牧业科技教育和培训。
  六、促进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
  (十四)重点培育一批规模大、起点高、带动力强的畜产品加工企业。支持这些加工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引进,加快在畜产品加工、保鲜、储运等环节的技术创新步伐,促进企业重质量、创名牌,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根据市场需求,以肉类和奶类加工为重点,以冷却肉、分割肉、液态奶为突破口,生产方便卫生的肉、奶制品,开拓畜产品消费市场。搞好动物副产品综合利用,实现多次转化增值。
  (十五)发展畜牧业产业化经营。鼓励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公司加农户等形式,提高企业竞争力和扩大畜牧业生产规模。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稳定的购销关系和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
  (十六)促进畜产品出口。加强无规定疫病示范区建设,按照国际标准组织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卫生质量检测监督,努力提高我国畜产品的国际市场信誉,扩大出口。
  七、加强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
  (十七)建立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畜产品市场体系。继续建设多种形式和规范的初级市场,重点发展产地批发市场和专业市场。鼓励采取产销直挂、连锁经营及网上交易等方式,拓宽畜产品流通渠道。健全和完善市场规则,规范企业行为,打破地区封锁、部门垄断,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推广“绿色通道”的做法,保证鲜活畜产品的运销畅通。完善羊毛拍卖制度,搞活羊毛流通。
  (十八)培育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和中介组织。积极培育农牧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经纪人队伍等中介组织,为农牧民进入市场提供优质服务。对生猪和禽蛋的民营运销组织,各地区和有关部门应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积极加以扶持和推广。
  (十九)加强对畜产品的质量监管和信息服务。建立健全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加强质量检测监督。逐步推行畜产品标准化生产,实现畜产品的优质优价。加强信息服务,建立健全多种形式的信息传播网络系统,完善畜产品生产、销售和消费信息的收集和发布制度,为农牧民提供准确、及时、有效的市场信息。
  八、加大对发展畜牧业的领导和支持力度
  (二十)加强对畜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把畜牧业作为一个大产业来抓,制定并落实相关政策措施,切实解决畜牧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二十一)多渠道增加对畜牧业的投入。各级政府增加的投入,重点用于加强良种繁育、疫病防治、饲料安全、科技教育等基础设施建设,支持草地生态治理和草原建设。金融部门要努力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增加对畜牧业的贷款。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向畜牧业,加快畜牧业利用外资步伐。
  (二十二)完善畜牧业法规,加大执法力度。进一步制定和完善有关畜牧业的配套法规和实施办法,加强普法宣传,加大执法力度。同时,要稳定畜牧业执法机构,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素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