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11月13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科技)
专栏:

踏遍黄沙一路歌
——“中国科学院西部行”散记
本报记者杨健
  带走的和留下的
  巴音布鲁克深秋的阳光热力四射,在中科院新疆生地所叶尔道来提研究员和善的脸上,勾勒出一圈刚毅的轮廓。
  30年前,还是小伙子的叶尔道来提来到这片海拔2700多米的高寒草地时,基本上见不到人。寒来暑往的牧民驮着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家什,从这里跋涉向南,去寻找他们冬季的乐土。而马背上长大的哈萨克青年叶尔道来提却要独自一人留下来,收集牧草过冬的第一手资料。
  在这片最低气温零下48摄氏度的草原上,叶尔道来提一蹲就是7个年头。“冬天,我就学习蒙文,编写草场改良方面的小册子,然后把能找到的小伙子们拽过来开学习班。”但光开学习班是不够的,牧民们不信理论,要改变世世代代游牧的传统,他们必须看到实实在在的东西。
  29年里,叶尔道来提跑遍了巴音布鲁克两万多平方公里的草原,30多个永久观测样地、5种图件、3套统计表格、8篇学术论文,科学地回答了巴音布鲁克草原在类型特点、草场退化、合理利用方面的诸多问题。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30个牧民定居点里,1000万亩草原变成了优良的牧饲草基地,当年那些上学习班的小伙子们,如今成了草原富庶的主人。冬闲的时候,这些蒙古族汉子会到叶尔道来提的生态试验站来,请他理发、看病,从来都不因为他已是全国劳模、自治区政协委员、全国草原学鼎鼎有名的学者而有半丝生分。
  在“中国科学院西部行”的5500公里行程中,我们时常能遇到这样的场景:走进大漠深处的某一处绿洲,从林子里走过一位扛着坎土曼的老者,花白头发,黝黑皮肤的皱纹里满是尘土,然后会有人指着他说出一个如雷贯耳的名字。
  张鹤年就是这些教授中的一个。这位策勒治沙站的站长沉默寡言,他领导创立的“双株双层”棉花栽培新模式却举世闻名。从1998年开始的连续3年时间里,策勒治沙站三创棉花单产世界纪录。曾经“沙临城下”的策勒人向沙漠反攻了8公里,人均收入增加了5倍。
  “做学问要沉得住气,植树造林却要大张旗鼓。”在吐鲁番沙漠植物园沉寂了近20年的刘铭庭研究员过了50岁,就不愿再沉默下去了,他把自己几十年研究红柳的成果制成宣传板,沿着塔里木河开始了推广的漫漫行程。到今天,听过他演讲的人超过了35万,仅在伽师一个县,人工种植的红柳林就达到100万亩。
  在于田县一片500亩的沙丘上,刘铭庭一家人办起了红柳繁茂的家庭农场,在福州月薪万元的小儿子也被叫回来帮忙。出生在江南水乡的妻子储惠芳如今每天在农场里往返6公里,几乎所有的农活都要干。
  “有人劝我,为什么退休以后要从乌鲁木齐到这儿来啊?戈壁滩我们真的呆够了,哪怕有个金娃娃也不想再回来。”刘铭庭常年在野外工作,4个孩子降生他都没有赶上,说起这些,储惠芳眼里有隐隐的泪水。“可现在呆惯了,我又舍不得走了。到和田城里去一天,心里就觉得空荡荡的,紧着要往回赶。早上走在林子里,踏着松软的沙土,闻着红柳上露水的香味,就像抱着自己的孩子。我真的很喜欢红柳,很喜欢这里,很希望老刘把他的事业做大。人这一辈子为了什么呢?我们带不走任何东西,但我们可以留下许多。”泪水从那双饱经风沙的眼睛中滴落下来,纯净,透明。
  西部的困惑
  常年艰苦的野外生活在徐新文本应年轻的脸上,刻下一道道深深的印痕。
  他在半道挤上我们的中巴车,背着个大相机,一脸年过半百般的沧桑。522公里的沙漠公路就像他家的后花园,每一块路碑后面都有一段动人的故事,从他的嘴里说出来,格外生动传神。直到下车的时候,我们才知道,这位“老先生”是新疆生地所的研究室主任,获过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今年还不到四十。
  纵贯塔克拉玛干的沙漠公路是一个奇迹,而31公里的公路防护林更是奇迹中的奇迹。
  在降水量不足50毫米、蒸发量却达3000毫米,最高地温73摄氏度、最低地温零下29摄氏度的“死亡之海”中,用比海水还咸的地下水培育起来的150万株苗木一年之中已郁郁成林。
  为了冲进这片“生命禁区”,中科院的研究人员早在10年前就在这里安营扎寨,沙漠植物园里的研究更是从上个世纪70年代就已开始。如今,沙漠腹地绿起来了,而那些给这里带来绿色的人因为经费所限,仍然挤在像防空洞一样的“地窝子”里,每周要跑四五百公里去运一次菜。
  “我们不怕苦,我们只要求一个做实事的环境,”徐新文说,“这些年的成果,其实都是几十年来的积累。没有踏踏实实的工作,这些东西是做不出来的。可现在我们却恰恰没有建立起一种鼓励科技人员扎扎实实做事的机制。”
  分院办公室主任侯铁告诉我们,现在生地所有30多个在职研究生,基本上没有一个想留下来。为什么?“现在的评价体系过分要求显示度。我们对那些硕士、博士既要求论文、要求SCI,又要求学术、项目和经费上的关系,而对脚踏实地的要求反而少了。这种机制,真是不鼓励人做长线。”
  奉献者的回报
  岁月和风沙像一支巨大的画笔,在新疆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挥洒着绿与黄的壮丽篇章。
  43年前,以彭加木为代表的大批科技人员,抱着“保卫边疆,建设边疆”的宏图大志来到这里,把自己的青春托付给了这里的明天。新疆分院大概是中科院唯一没有院士的分院,但它在科学上所付出的艰辛和贡献,却丝毫不比其他任何一处逊色。
  我们到这里的时候,正赶上物理所和化学所合并。傅春利副院长告诉我们,新的理化所将立足新疆特色资源的深加工和新材料科技,开展这些领域的高技术创新并带动高新技术产业,成为中科院各高技术研究所进军新疆的桥头堡。
  在物理所,我们看到,各种传感器的研究和生产已经形成相当大的规模;在化学所,油田轻烃的综合深加工和利用完成一期工程后,每年可生产芳烃1.2万吨,为新疆近300万吨难以利用的油气资源寻找到了一条阳关大道……
  科学的道路如同新疆遍地的沙丘,起伏不平。在这条道路上,整整3代人付出了40年的光阴。
  “在这里,20公斤水就可以种活一棵树。”作为全国优秀科普工作者,有着41年“疆龄”的生地所学术秘书胡文康依然一脸天真的笑容:“我们不求回报。”
  可是谁说奉献者没有回报?把这些沙地上的足迹串起来,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首传唱万年的交响诗。(附图片)
  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旁,巨大的太阳能电池板为滴灌造林提供不竭的能源。
  叶尔道来提(右)在盘点秋天的收成。
  “我要把有生之年都献给这片土地。”刘铭庭说。


第10版(科技)
专栏:

是参考,不是标准
——科学看待“公众科学素养调查”
林扬
  “美国人刚做这项调查的时候,对调查的结果感到很伤心——搞了这么多年的科学教育,为什么公众的科学素养还是这个样子?”面对众多疑问,李大光研究员并未把问题看得那么严重。
  在上月底公布的“2001年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结果”中,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众为1.4%,而美国人的比例是6.9%。
  “事实上,这里面的原因很复杂,”作为这一课题的负责人之一,中国科普研究所的李大光并不否认这一调查在动态观察方面的参考价值,但他认为:“如果从这一调查就做出结论,说每1000个中国人中只有14个人具备基本的科学素养,那只是一种简单化的处理。所以美国人从20世纪90年代就不再将这一调查数据作为评判公众科学素养的唯一标准,而是把调查对象和问题划分得更细。这些工作我们将来也要做。”
  关于这项调查,北京大学哲学系副教授刘华杰认为,其最大的贡献在于使中国的科普研究由过去的感性了解进入到用社会学研究方法的重要阶段。刘华杰介绍,美国关于公众对科学技术知识掌握的调查始于1957年,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就从未间断,而英国科学和工业馆中更是积累了长达170年的相关资料,学者可以从这些数据中分析出英国科学技术传播和经济、科学技术发明之间的相互关系。
  中国科协书记处第一书记张玉台指出,调查显示,国家机关、党群组织和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员中,具备基本科学素养者为4.55%,虽较过去有一定提高,但从干部承担的责任和在国家建设中所起的作用要求来看,其科学素养水平仍亟待提高。李大光则以“我国有82.8%的公众通过电视来获取科技信息”为例,说明调查所产生的作用:“这一条信息当中就包含了十分丰富的内容。现在我们的电视新闻大多是标题式的,如果公众把获取信息的渠道完全依赖于此,自然很难对科学技术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这从一个侧面提示我们,现有的电视媒体在提高节目内容的完整性和生动性方面,还有很多细致的工作要做。”
  李大光为这次调查中没有设计这样一个问题感到非常后悔——大多数公众(68%—86%)在过去一年中没去过科技馆、图书馆和动物园的原因究竟是什么?“这是个很有参考价值的问题,对于今后的科技场馆基础设施建设将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在后年的问卷中,我们一定要加上这个内容。”
  事实上,“公众科学素养调查”自1990年引入我国以来,调查人员在数据的准确性和符合中国国情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我们从213个抽样点提取了8000多份样本,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地保证结果的准确性,而从统计学理论上看,只要样本分布合理,2000份样本足够了。”李大光说。


第10版(科技)
专栏:

超薄电视不宜装上天花板
  将超薄型电视机安装在天花板上,在仰卧状态下观看电视节目,听起来真是件赏心悦目的事。但科学家告诉我们,这样做只会让人体感到不适。最近,俄罗斯的科研人员就这一问题进行了测试。据接受测试的人员反应,仰卧时向上平视电视节目易使人感到疲劳和头疼,个别人甚至感到头晕恶心。专家认为,受测试人员无法适应仰卧时所受到的视觉刺激,因而产生了植物神经不良反应。所以,观赏超薄型电视机画面时应与看普通电视机画面一样,保持正确的坐姿。
  (栾海)


第10版(科技)
专栏:

别怕流汗天然抗体可抗菌
  研究人员最近发现,人的汗水里面含有一种天然抗体,叫做“皮西丁”蛋白,可杀死大肠杆菌、葡萄球菌、鹅口疮酵母菌等有害细菌。这种抗体会自动找“疑似制造皮肤癌”的蛋白质的麻烦,防止癌细胞生成。研究表明,人体每1平方厘米表皮中就有好几十万的微生物存在,这些微生物都是“益菌”,能够防止有害的细菌攻击人体。皮肤受到伤害时,“皮西丁”抗体蛋白最管用,它会防止细菌感染伤口。皮肤表面和脏腑的表层蛋白质,都有杀菌或消灭有害微生物的作用,这种蛋白质通常带有正电,可以将细菌表皮刺破一个洞,使细菌无法成活。(熊明山)


第10版(科技)
专栏:

我国数控产业春光明媚
  经过20余年“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攻坚,我国数控产业迎来了明媚的春天。日前,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产业化基地在武汉东湖开发区华工科技园竣工投产,实现了年产3000台套数控系统的能力,被列为全国百项“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
  “八五”和“九五”期间,华中数控承担了多项国家攻关重点课题,取得了大批重要成果。1999年科技部批准华中数控与华中科技大学共同组建国家数控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授予它“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称号。
  随着公司迁入华工大学科技园,华中数控成为我国最大的数控研究、开发和生产基地。专家认为,21世纪数控技术的主流是开放和智能,数控设备的发展方向是“高速、高精、高效、复合和网络化”。在这方面,我国企业与国外差距不大,但中国数控行业还面临着工艺不熟、生产规模不大等诸多难题,只有积极进军国际市场,打造自己的品牌,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史芳)


第10版(科技)
专栏:

科学发声擦亮你的歌喉
  谁是世界上音域最宽的人?答案会让你大吃一惊。11月7日,在北京首都大酒店里,当今世界“声音最高、音域最高、歌唱最高”的青年歌手卢兰青一展歌喉,技惊四座。经音乐专家鉴定,其音域为5个八度加1个大六度,高音达到4150赫兹。
  更让人吃惊的是,这位创造了世界吉尼斯纪录的女歌手在先天素质上并没有什么过人之处,她的突出表现,完全是按照其父创立的“卢氏发声法”训练的结果。“卢氏发声法”不是什么“祖传秘方”,而是山东鱼台县音乐教师卢传友30年研究声学、生理学、神经学的智慧结晶。
  在长期的研究中,卢传友发现了两条前人不知的规律:声带是不用训练的,它可以本能地发出4个八度以上的音频;歌唱发声,越是高音所需的气息量越少。在此基础上,他对口腔内肌肉进行训练,形成一组最佳谐振的共鸣腔体。经过这种不用发音的训练,很多人可以迅速拓展自己的音域。专家认为,“卢氏发声法”是音乐发声方法上的一次创新,它加速了现代科学与歌唱艺术的完美结合。(郑波)


第10版(科技)
专栏:科技杂谈

积跬步以致千里
王一天
  完成了我国第一款通用式计算机中央处理器(CPU)的逻辑设计之后,项目负责人胡伟进把自己的体会写成一个帖子,贴到了互联网的论坛上。
  反应是在意料之中的,伴随着大量热情的鼓励,反对的声音同样很高。“一个跟486差不多的东西,也好意思叫CPU?”“为什么非要绕开英特尔已经有的东西,自己搞这种重复开发?我们为什么一定要把事情往最坏的地方想?”
  受到过这种责难的,决不止胡伟进一个。那些搞自主知识产权操作系统的,设计大规模集成电路生产线的,甚至自己筹资制造国产汽车的人,都曾被骂得一塌糊涂,好像“爱国”比“卖国”的罪过还大。以基因测序为例,包括内行在内的很多人都认为那是劳动密集型的“低水平”研究,买几台机器过来,招几个中专生就可以操作。最近见到一位生物学家,谈到此事,对方声调顿时高了起来:是啊,这可能不是什么特别尖端的东西,但如果连这“低水平”的研究都不做,高水平的东西又从哪里来呢?
  近来媒体上讨论得很热闹的“基因保卫战”向所有人敲响了警钟。尽管我国承担的人类基因组测序任务完成得十分出色,可是当人家成百成千项地申请专利保护的时候,我们却连一项专利都没有获得!科学研究当然要追求世界第一,但作为追赶者,我们总得从一个接近自身水平的地方切入吧。如果一定要等到具备了拿世界冠军的实力才开始真正动手的话,恐怕我们永远都只有坐在菩提树下,眼高手低地指手画脚。
  自主是竞争的基础,而自主必须马上行动。


第10版(科技)
专栏:

纳米玻璃无须清洁自生光
  一种具备自动清洁功能,可以自动消除异味、杀菌消毒的“纳米自洁净玻璃”最近在我国研制成功。“纳米自洁净玻璃”是应用高科技纳米技术在平板玻璃的两面镀制一层纳米薄膜,薄膜在紫外线的作用下可分解沉积在玻璃上的污物,氧化室内有害气体,杀灭空气中的各种细菌和病毒。这种玻璃与普通玻璃的价格比预计为1.5∶1。目前,只有日本、美国、法国的3家公司从事这种玻璃的技术研究,我国率先研制成功并将此产品投入生产。(张宁)


第10版(科技)
专栏:

健康水果苹果位列第一名
  最新一期的美国《读者文摘》杂志介绍了10种对健康最有利的水果。其中苹果排名第一,因为苹果富含纤维物质,可补充人体足够的纤维质,降低心脏病发病率,还可以减肥。有人总结了苹果的食用经验:肥胖者吃甜苹果,糖尿病吃酸苹果,解便秘吃熟苹果,治腹泻吃生苹果。睡前吃鲜苹果,可消除口腔内细菌,改善肾脏功能;生苹果榨成汁可防治咳嗽和嗓子嘶哑;苹果泥加温后食用,是消化不良的好药方。排在苹果之后的是杏,然后分别是香蕉、黑莓、蓝莓、甜瓜、樱桃、越橘、葡萄柚和紫葡萄。(许勤)


第10版(科技)
专栏:

睡眠期间大脑能否再思考
  据11月2日出版的最新一期《科学》杂志报道,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专家认为,有确凿的证据表明,人类的大脑在睡眠期间也在“勤奋地工作”——“了解这个复杂的世界是大脑一项最艰巨的任务,因此它必须在我们清醒的时间之外还要思考。”与此同时,另一些专家却提出了鲜明的反对意见,他们在一系列有关人类有可能在做梦和睡眠中学习的测试进行了研究之后认定,没有证据表明大脑在睡眠过程当中还能够从事重要的思考工作。这使这一问题至今仍然悬而未决。(清晨)


第10版(科技)
专栏:

存储管理系统化难为易
  今天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人类在过去10年中产生的信息,超过了30万年来所有信息量的总和。从竹简、纸张到磁盘、光盘,人们存储信息的介质在不断进化,而管理这些存储介质的方式也一天天地改变。随着互联网络的出现,知识从图书馆和巨型计算机的磁带库里走出来,汇入了人类知识的大海。
  但由于系统之间的隔阂,在这茫茫大海上,仍然存在大量信息孤岛,要实现系统间的信息自由存取,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11月5日,世界上第一套存储管理中间设备在北京亮相,这套由EMC公司推出的系统可以有效解决管理多厂商存储基础架构中的一些复杂问题。它与相应的软件相组合,将一个企业中各种制式和品牌的信息构件连接成统一的整体,让用户像看汽车仪表板一样,随时了解自己拥有多少存储量、这些存储资源如何得到利用以及应该怎样进行收费。“以前要完成这些工作,我们需要好几个专门人员,”一家制造企业的信息主管说:“而现在,一切都十分简单。”(李晓黎)


第10版(科技)
专栏:名家特递

努力提高科学用肥水平
——我国化肥百年历程回顾与展望
农业部副部长刘坚
  1901年化肥进入中国,拉开了我国应用化肥的序幕。100年中,我国的化肥生产从无到有,化肥应用从少到多,既展示了它的辉煌成效和突出贡献,也给我国的农业和环境留下了隐患。展望新世纪,化肥仍然会对我国农业和经济发展产生更深远的影响。
  1840年,德国科学家李比希出版了《化学在农业和植物生理学上的应用》一书,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矿质营养学说,阐明植物是以矿物质为原始营养给源,植物吸收的矿物质元素,为其生长和形成产量所必需。矿质营养学说为化肥工业的兴起奠定了理论基础。1843年,第一种人造肥料———过磷酸钙在英国问世。在以后的一个半世纪中,全世界共生产和施用了数十种含有单一的或两种以上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化肥。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化肥的生产和施用得到迅速发展,为世界农业的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氮肥工业始于20世纪30年代,而真正形成规模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1958年我国有了自己的钾肥,年产量虽然只有1000吨,但重要的是,从这一年起我国的化肥生产开始了它的起步阶段。22年以后,1979年我国化肥生产总量达到1000万吨以上(纯量,以下相同),1992年达到2000万吨,到2000年我国化肥生产总量已达3186万吨,并连续几年居世界首位。
  随着化肥产量和施用量的增加,我国的施肥技术研究和成果推广也得到很大的发展。在科学施肥技术推广的同时,土壤肥料管理体系和监测体系初步建立。特别是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化肥用量大幅度增加,我国农业连年取得丰收,粮食总量增长,农产品品种增加,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我国用占不到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
  但从总体上看,我国科学用肥水平不高,肥料结构不合理,施肥技术落后,不但导致肥料的严重浪费,农产品成本上升,品质下降,影响我国农产品的竞争力,而且造成耕地质量下降,环境污染,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回顾我国化肥百年历程,总结经验教训,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必须提高科学用肥水平,坚定不移地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为此,首先要加大宣传力度,使全社会充分认识科学施肥的重要性。只有得到全社会的认识、理解和支持,从化肥生产、使用和管理等各个方面共同采取措施,科学施肥技术才能真正得到普及并充分发挥作用。
  其次要加强法制建设,强化肥料管理。中国是一个肥料生产大国和使用大国,但至今尚没有一部涉及肥料管理的法律,只有少量的规范性文件和部门规章。这不仅与法制经济的要求相差甚远,而且也不利于我国肥料行业参与国际交流与竞争,并给伪劣肥料产品的销售带来可乘之机。因此,加快肥料立法已是当务之急。立法的目的是为了保护环境和食品、饮水的安全。
  再次是要加强国内科学施肥技术的研究。建立健全各级土壤农化监测体系和肥料试验点,开展土壤肥力、肥料效应和施肥对环境影响等方面的基础性、系统性研究,为肥料使用技术的研究提供基础性资料。对现有的科学施肥方法进行理论性和系统性归纳,尽快使推荐施肥方法规范化、标准化,防止施肥上的盲目性,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化肥污染。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建立化肥经济学的评价方法与体系,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这方面的工作就显得更加重要。
  最后还要引进并发展国外最先进的科学施肥技术。我国是农业大国,但农业发展水平还比较低;施肥水平虽然有了较大的进步,但与发达国家相比特别是科学用肥方面,差距仍然很大。需要我们积极探索,不断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消化、吸收,并且发展,形成具有自己特色、适于本国需要的施肥技术。
  百年沧桑,百年巨变。从毛泽东亲自批准我国第一批13个大化肥企业的建设,邓小平提出中国的化肥应该走复合化道路,到江泽民总书记对提高我国化肥利用率的指示,党的三代领导人都对我国化肥的发展寄予厚望。展望新世纪,我们要努力提高我国化肥工业的现代化水平和化肥应用的科学技术水平,为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