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10月29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主动服务政务公开
 厦门提高环保执法水平
  本报厦门10月28日电记者赵永新报道:在公园门口“摆摊”听取群众意见,把环保政务全面上墙、上网、登报……我国首批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之一厦门市,近年来把工作的着眼点放在加强作风建设上,通过转变作风提高环保执法和服务水平,受到了群众的普遍欢迎。
  工作作风好不好,群众心里有杆秤。厦门市环保局在自查自纠的同时,把耳朵转向社会,广泛听取各界群众的批评、建议。他们除了向社会公开举报电话、发放调查问卷外,还两次在中山公园南门举行民主评议会,让市民当场“挑刺”。为了更好地为企业服务,局领导带队到厦门卷烟厂等企业征求意见和建议。
  油烟污染和噪声污染是市民投诉的两大热点,市环保局派出专人、专车参与110联动,24小时值班,随时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光是今年上半年,他们就接听举报2500多起,处理率为100%,为市民营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油烟污染,他们与工商、城管等部门达成协议:新开的餐馆必须先过环保关,再发营业执照。
  政务公开是接受群众监督、提高执法水平的重要途径。市环保局多次召开座谈会,克服“不想公开”、“不应公开”、“不必公开”等错误认识,全面推行“阳光作业”。市环境监理中心实行公开办事机构和人员身份、公开收费标准、公开举报电话等“六公开”,在执法过程中做到不接受排污单位的宴请、不乱收费等“六不准”。他们还在全国率先实行“银行代收制”,从根本上消除了排污费拖欠滞留的问题。缴费单位反映说:这样做我们钱交得明明白白,心服口服。环评审批部门也实行了公开工作程序、公开办事制度、公开审批验收制度“三公开”,审批效率明显提高。
  厦门市环保局抓作风促工作的做法取得了明显成效。前不久市纠风办组织民意测验,在全市5家重点行风评议单位中,市环保局的各项测评结果均名列首位。


第6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吸引国际知名学者举措见成效
 美国院士应聘清华教授
  本报讯记者董洪亮报道:日前,两位美国工程院院士赛文迪、何毓琪分别应聘为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讲席教授兼系主任、自动化系讲席教授,这标志着清华大学面向世界聘请讲席教授的举措顺利迈出第一步。据悉,清华大学计划在3—5年内吸引国内外尤其是国外50名左右的国际著名学者,来校任讲席教授,以此造就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学科带头人,推动相关学科向世界一流水平发展。
  今年初,清华大学制定了设立讲席教授职位、讲席教授基金的措施。讲席教授实行聘任制,获聘者人均年薪10万美元,学校同时提供一定的安置费。学校设立由国内外著名学者组成的专门委员会,负责讲席教授的评审、遴选,获聘者不仅必须是公认的国际知名学者,同时,其研究领域要符合清华大学重点发展的学科方向。讲席教授的职责主要包括带领本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行列;领导本学科课程内容改革、教材建设,讲授本科生或研究生课程,指导研究生;与校内教师共同开展科研,指导青年教师成长。讲席教授实行目标管理,每年按合同考核。
  据介绍,赛文迪院士还是美国普渡大学的教授,他还将请工业工程领域里其他国际知名学者来清华大学一起工作。何毓琪院士是华裔,他率领由6名教授组成的团队来校。


第6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荆州开发区引进高科技项目
  本报讯湖北荆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施科技兴区发展战略,大力引进纳米材料、生物化工、软磁材料等高新技术项目。在今年1—9月份引进的总投资为84500万元的41个项目中,高新技术占40%。
  荆州开发区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全力支持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基金,全方位扶持和激励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荆州开发区重视引进高科技人才,广招高学历高素质的专业型和复合型人才,加强科技人才的培养、选拔、任用力度。(朱林)


第6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首届医药健康类报纸评比揭晓
  本报讯“平衡杯”首届全国医药健康类报纸编校质量评比颁奖大会日前在京举行。《健康时报》等10家编校质量优异的报纸获得优胜奖。
  此次活动是为配合检查新闻出版总署颁布的《报纸质量管理标准》的落实情况而举行的。评比活动囊括了全国大部分医药健康类报纸,是此行业第一次大规模的编校质量评比活动。经过初评、复评、终评,《中国医药报》、《健康报》、《健康时报》等10家编校质量优异的报纸获得优胜奖,《家庭医生报》等6家报纸分获信息丰富奖等4个单项奖。这次活动由新闻出版总署报刊管理司和中国新闻出版报社共同主办。(健文)


第6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于道泉诞辰100周年学术追思会举行
  本报北京10月28日讯记者施芳报道:纪念于道泉先生诞辰100周年学术追思会今天在国家图书馆举行,任继愈、胡坦、宋蜀华等20多名专家深情缅怀一代大师。
  于道泉先生是藏学研究的先驱,中央民族大学藏学研究院的创办者,著有《藏语口语字典》、《北京图书馆馆藏满文目录》、《四角号码索引》等,为我国藏学研究走向世界作出了卓越贡献。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平凡而伟大的学者——于道泉》一书的首发式同时举行。


第6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中国少年报》新老读者庆报庆
  本报北京10月28日讯记者王娜梅报道:今天上午,北京地区的新老读者欢聚在光明小学的多功能厅里,畅谈《中国少年报》的发展历史,讲述他们和《中国少年报》之间的故事,庆祝《中国少年报》50岁生日。《中国少年报》是教育部门指导全国中小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也是孩子们了解世界的优秀教材。


第6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广西灌阳县西山瑶族乡盐塘村13岁的女学生梁秋艳,因付不起学费而辍学在家。
  近日,她在桂林市“标兵党员”、桂林市优秀农民企业家张金华的资助下走进课堂,开始了梦寐以求的中学生活。新华社记者陈天湖摄


第6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北大组建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本报讯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日前成立。新成立的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由原地质系、地球物理系空间物理专业、地球物理专业、遥感所、城市与环境学地理学专业一部分和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组成。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在成立大会上讲话时指出,将这些相近或相邻学科组建一起,可最大效能地发挥教育资源共享,促进学科间的交叉与相互渗透,促进学科建设与发展,有利于一流人才的培养。(董宏君)


第6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北京红十字会救助走失老人
  本报讯北京市红十字会近日开展了“帮助部分走失老人回家”活动。此项工作是“九九九”急救中心开展的“救护、救灾、救助”工作中的一部分,其救助电话是“九九九”。(曾文)


第6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麋鹿主题摄影展在京举行
  本报讯日前,由中国摄影家协会和江苏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等联合举办的杨国美麋鹿主题摄影展在中国美术馆举行。麋鹿属世界珍奇物种,杨国美在主持筹建麋鹿自然保护区时,对麋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十六年来,他在工作之余拍摄了一万多幅作品,并多次获奖。这次展出的一百幅照片是其中的精选之作。(任建民)


第6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可拆卸式压缩垃圾车问世
  本报讯济南园林机械厂日前研制成功绿叶牌可拆卸式压缩垃圾车。该车采用全封闭结构,使垃圾的存储、运输在密闭状态下完成,避免遗撒渗漏等二次污染,配备的电动液压动力装置,可使垃圾体积减少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大大提高装载率。这种可拆卸车辆,可以一车多厢,根据不同场地进行灵活布点,用途很广。(肖佳)


第6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施维雅药厂抢滩中国市场
  本报讯继去年在天津投资建立制药厂后,法国最大的独资制药企业施维雅药厂又于日前在京成立了医药研究开发中心。总裁和创始人施维雅博士表示,施维雅的目标是:到二00五年进入中国制药企业十强之列。(晓丁)


第6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教科文卫聚焦

文物走私:沉重的话题
本报记者卢新宁
  眼前的这份资料,让每一个中华子孙不忍卒睹:美国各博物馆的中国石雕比故宫还多;法国吉美博物馆收藏的中国瓷器举世闻名;斯德哥尔摩国立东方博物馆仰韶时期的彩陶是世界之冠;中国美术史的开篇之作顾恺之的《女史箴图》,早已成了大英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据不完全统计,在47个国家的200多个博物馆中,有不下百万件中国文物。这意味着我们以及我们的后人,要想一睹那些古代先贤的杰作,不得不远涉重洋,到国外的博物馆参观。
  文物是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10月23日至26日,在深圳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国家文物局联合召开的“中国防止非法贩运文化财产研讨会”上,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司司长杨志军说:“近百年来持续不断的文物流失,严重损害着我们民族的文化遗产。打击文物走私刻不容缓。”
  国宝流离失所
  中国历史博物馆曾举办过两个反响强烈的展览。一是1998年的“打击文物走私展”,一是2000年的“国宝回归展”。早期的恐龙蛋化石、新石器时代的彩陶,汉代的陶俑、清代的龙袍,展览中每一件文物背后,都有一段苦涩的“流浪”故事。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级顾问霍顿女士说,近年来,国际非法贩运文化财产活动已经成为一种规模庞大的买卖。仅次于毒品和武器交易的巨额利润导致了全球性的文物犯罪,一些文明古国因此成为“文物输出国”。
  历史悠久的中国是世界文物贩子觊觎的“原料市场”,他们以巨额利润为诱饵,强烈地刺激着我国文物犯罪的蔓延。
  据国家文物局提供的资料,河南、山西、陕西等文物大省,群众性的盗墓挖坟以及贩卖文物之风屡禁不绝,甚至在一些地方形成行业。
  青海某地在短短几个月时间被毁古墓1000余座,5000多件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珍品被哄抢一空。盗卖文物的暴利让不法之徒铤而走险。
  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发生在全国各地的盗挖古墓案有10万余起,被毁古墓20余万座。即便是一些体积庞大的地上文物也未能幸免,其中有著名的龙门石窟唐代立佛、甘肃11层高的宋代石塔,以及众多田野石造像。
  在英国倒卖中国文物的犯罪嫌疑人住宅里,挂着一张中国地图,一些重要的考古发现地点被标注出来,形同“作战地图”。这些唯利是图的文物贩子们是中国文物流离失所的源头,也是屡禁不止文物犯罪的祸首。
  走私愈演愈烈
  没有人能够说清,我们究竟有多少珍贵文物被盗卖出境。
  据海关提供的资料,近10多年,仅深圳海关就查扣走私文物近3万起。2000年全国海关查出文物走私案件240多起,收缴国家限制出口文物8780余件。而这仅仅是在海关对于出境货物5%的抽查中发现的。
  1994年英国警方曾破获的一起盗窃走私文物案,查扣7个集装箱6000件中国的文物。
  当闻讯而来的中国文物专家赶至现场时,被眼前的一切震惊了:堆占了3大间库房的文物,足够开办一个相当规模的博物馆;从文物的年代和空间范围来说,也足以举办一个中国历史的展览。
  海关总署监管司官员告诉记者,近年来,我国文物走私的规模越来越大,逐渐走向集团化、现代化。走私方式日益多样化,从个人随身携带少量文物,发展到通过集装箱夹藏,以及通过邮运快件渠道大批量多品种走私文物出境。走私者成分日趋复杂,走私流向主要是韩、日、美、英等国。
  专家指出,走私文物主要来源于三个途径:从古遗址墓葬、博物馆中盗窃;从古玩市场购买;从文物拍卖市场购得。而盗掘和文物黑市是其最直接的源头。我们的民间旧货市场普遍存在着超范围经营现象,不少打着“古玩“旗号的店铺,私下进行各种非法文物交易,成为犯罪分子销赃的场所。
  一条条走私明栈暗道把中国文物偷运出境。许多文物往往是出现在国外的拍卖名录上时,我们才知道。
  打击全力以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专家指出,打击文物走私是个世界性的难题。对于有着五千年历史的中国而言,任务更为艰巨。
  作为一个文物大国,我们的地下地上文化蕴藏十分丰富,文物涉及年代和地域跨度大,许多野外古墓葬、古遗址和石刻造像基本处于失控状态。
  近年来,为保护民族文化遗产,我国政府作出了艰苦的努力。正在进行的整顿市场秩序活动,也将清理文物市场作为一个重点。
  与此同时,有关部门在世界范围展开各种国际合作,将打击走私的战线拓展到国外。3年前我国政府利用法律武器首次追回海外流失文物3000件,创立了追索文物的成功典范。
  尽管如此,每年要从数千亿元美元的出口货物以及潮水般进出境人流中查获走私文物,谈何容易;而一旦文物流出境外,再去追索收回又困难重重。因此专家指出,打击文物走私,重点在境内。必须从法律上,从组织上,进行严密的综合管理。
  据悉,正在修改的《文物保护法》加大了对文物市场的管理力度和文物犯罪的打击力度;而深圳会议之后,国家文物局、公安部、海关总署等有关部门也将进一步加强合作。这充分表明了中国政府保护文化遗产的坚定决心。
  在世界上许多博物馆里,陈列着上个世纪流落异邦的中国文物。那些石雕佛像上的刀斧痕迹,铭刻着一个古老民族城池失守的痛楚。我们坚信,日益强大的中国,不会听任历史文物在我们的时代飘零,不会坐视文化遗产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消散。


第6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近日,“微笑行动”国际医疗队员在南京为150多名贫困唇腭裂患儿实施了治疗手术。图为手术前美国志愿者与患儿做游戏。本报记者陶源明摄


第6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编余短论

可贵的世界眼光
董文
  清华大学设立讲席教授职位,这是积极应对世界教育科技竞争与挑战的大胆举措,其可贵的世界眼光值得称赞。
  国际交往日益频繁,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使得各国教育科技的竞争更加激烈。面对这一形势,如何跳出常规发展的圈子、实现跨越式发展?清华大学吸引国际著名学者,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其做法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从一定意义上说,学术无国界。那么,当我们推进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时,理应放眼全球,高瞻远瞩,瞄准世界科技前沿,迎头赶上或者力争超越。我们常说要争创一流,这个“一流”应当是世界一流。


第6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我国脑血管病介入治疗与国际接轨
  本报讯记者白剑峰报道:我国脑血管病介入治疗已与国际接轨。日前,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举办了东方脑血管病血管内治疗研讨会,全面展示了我国在该领域取得的最新成果。
  在研讨会上,长海医院神经外科专家向与会的500余名中外专家进行了现场手术演示。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仪的监测下,刘建民等专家在脑血管病患者的大腿根部开一小切口,经股动脉插管,将直径小于1毫米的微导管缓缓送入患者颅内血管病变部位,释放GDC弹簧圈,前后只用一个多小时,就将颅内动脉瘤封闭,达到治愈目的,从而避免了传统的开颅手术。
  以此为代表的脑血管介入治疗技术,是国际神经外科领域十年前才开展的新技术。我国神经外科专家经过短短几年的不懈努力,就迎头赶上,并已在颅内宽颈动脉瘤、梭形动脉瘤的介入治疗等方面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研讨会上,专家们还就各种脑血管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神经介入的新技术等进行了广泛的交流。


第6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防治沙漠化技术取得重要突破
抗旱造林粉提高干旱区造林成活率
  本报讯近日,从陕西省林业厅召开的高新技术推广暨技术应用会上传来消息:上海绿色家园林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抗旱造林粉解决了在沙漠化地区和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成活率低的问题,是我国防治沙漠化技术的重要突破。
  抗旱造林粉是从生物中提取合成的药物,用浸根的方法从苗木根部输入一定的药物,达到对植物有效生理调节,通过促进根部的吸水作用,抑制林木的生长状态。该技术与广泛应用的土壤保水剂的不同之处在于抗旱造林粉不是对土壤保水,而是以植物体保水为目标,采用多种组分复配,降低植物体失水速率,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据陕西林业科研人员介绍,抗旱造林粉提高造林成活率幅度大。在陕北今年春季特大干旱的情况下,提高植树成活率38%—65%。同时使用该粉剂植树时无需浇水,省工省时,使用方便。造林成本低,每亩粉剂用量价值10元至15元左右。
  抗旱造林粉在防沙治沙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近两年春秋两季的植树造林活动中,该产品先后在陕西延安、甘肃天水、河北张家口、青海格尔木、内蒙古科尔沁沙地等区域进行了大面积推广运用,抗旱效果十分明显。(刘宁)


第6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中国农大支援内蒙古农大
  本报讯记者蒋建科报道:中国农业大学和内蒙古农业大学日前在京签订协议,由中国农业大学向内蒙古农业大学一次性出资100万元,用于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中国农大还将在师资培养、学科建设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援。在签字仪式上,中国农大还向内蒙古农业大学捐赠了5600余册图书。农业部副部长张宝文以及教育部、科技部等有关部门领导出席签字仪式并讲话。


第6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专家呼吁重视母亲和儿童营养与健康
  本报北京10月28日讯记者施芳报道:首届“中国母亲和儿童营养与健康北京论坛”今天在京举行。与会专家呼吁全社会高度重视母亲和儿童健康问题,以促进我国母亲与儿童健康状况的良性发展。营养学专家指出,我国居民营养结构中维生素A、D及钙摄入量仍达不到需要量,尤其是6岁以下儿童和孕妇、哺乳中的母亲对维生素A、D及钙的临床和亚临床缺乏更为明显。深圳市金活实业有限公司、香港泰山企业贸易公司和日本河合制药株式会社联合向中国贫困母亲和儿童捐赠了价值500万元的资金和实物。


第6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成立
  本报北京10月27日讯中国法学会知识产权研究会今日在京举行成立大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郑成思任中国法学会知识产权研究会会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任建新任名誉会长。
  研究会是中国法学会的分支机构,其宗旨是团结和组织全国知识产权法学工作者、法律工作者及其他有识之士开展知识产权法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开展国内外知识产权法学交流活动,为加强知识产权法制建设,推进知识产权法律实务工作,促进知识产权产业有序发展服务。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李铁映在成立大会上作了书面发言。(曾庆香)


第6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农村妇女与远程教育研讨会举行
  本报讯记者蒋建科报道:由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主办的“农村妇女与远程教育国际研讨会”日前在京举行。来自印度、泰国、菲律宾等国家的近一百位代表出席会议,联合国粮农组织、我国农业部、教育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全国妇联、团中央等有关部门领导出席会议,代表们就如何加强对农村妇女的远程教育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第6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环境国旅瞄准生态旅游
  本报讯经国家旅游局批准,以生态旅游为主推业务的专业旅行社——环境国际旅行社近日正式成立。环境国旅是由国家环保总局发起成立的环保系统第一家大型国际旅游企业,它将开发并推出以环保教育、科学普及、生态保护为特色的绿色生态系列旅游项目。(方可扬)


第6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科学巨星郭守敬》出版发行
  本报讯在郭守敬诞辰七百七十周年之际,气象出版社出版发行了《科学巨星郭守敬》一书。该书由河北邢台郭守敬纪念馆馆长胡考尚等四人合著,全面介绍了元代科学家郭守敬的成长过程以及他为科学事业特别是天文、治水等所做的卓越贡献。(李建兴)


第6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中俄传统医学研讨会举行
  本报讯首次中俄传统医学研讨会日前在北京广安门医院举行,卫生部副部长朱庆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李振吉和俄罗斯有关方面的官员出席了研讨会。两国的传统医学源远流长,近年来交流合作日益增多。来自中俄两国的专家围绕本国传统医学的现状及发展前景等进行了广泛的讨论。(秦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