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11月6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要闻)
专栏:

让他们同在党的阳光下成长
——“西部开发助学工程”综述
  新华社记者 尹鸿祝
  1999年11月,党中央作出了一项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重大决策: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开发西部,建设西部,必须依靠教育,依靠科技,必须依靠人才。西部地区的历史和现状作出这样的选择。
  2000年8月,在中央领导同志的关心和指导下,一项由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组织实施,旨在为西部地区培养人才的“西部开发助学工程”在西部地区展开。
  一年后的今天,2300多名在全国各地重点高等院校就读的经济困难的大学生,在党和国家的资助下,正在勤奋学习,立志成才。
  一定要把好事办实办好
  “西部开发助学工程”的主要内容是,从2000年开始,每年在西部12省区市选择1100名当年考入各地重点高等院校且品学兼优的特困本科生,每人资助2万元,帮助他们完成学业,受助学生在校期间的学费也减免一半。
  “西部开发助学工程”的实施,不仅受到受资助学生和家长的热烈欢迎,而且引起全社会的强烈反响和赞誉。
  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称这一助学工程是党和政府为特困大学生排忧解难、帮助青年成才的希望工程,是动员全社会关心西部、开发西部的基础工程,是落实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要求的民心工程、阳光工程。西部人民群众说,有了人才,西部就有了希望。
  从中央有关部门到各地党委、政府、学校都把助学工程列入了重要工作日程,表示要以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把这一好事办实办好。
  作为组织实施部门,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多次召开工作会议和座谈会,认真听取各地有关部门、高校以及学生、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三部门主要负责人对助学工作都作出具体部署。
  各地党委、政府的领导同志对助学工程给予高度重视,适时对工作作出安排,每逢寒暑假或举行有关活动,都要到学校或活动中看望受助学生,予以关心和鼓励。
  西部的12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都成立了由有关部门组成的助学工程领导小组或工作小组,各地、州、市、县也建立了领导责任制。
  为了使助学工程“公平、公开、公正”,各地有关部门和高校严格按照品学兼优、经济困难等标准,认真作好调查、推荐、审定受资助学生的工作,严把“入口关”,并将受资助的学生名单在新闻媒体公示。
  各地教育部门、高校制定出具体措施,确定专人与受助学生保持联系,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学习和生活情况,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在开展助学工作中,各地也探索出许多有益的经验。新疆采取“考前预选”的方式,把工作做得科学、合理、规范;云南注意发挥高校教学育人的示范作用,带动社会力量资助贫困学生;甘肃在确定受助学生时,既突出贫困县和贫困农民子女,又兼顾其他农业县和城镇下岗职工子女。
  许多高校建立了受助学生的档案和与受助学生家长书信联系制度,使有关部门、高校和家长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及时解决他们的困难。
  为了让党和政府的温暖深入人心,各地还加大新闻宣传力度,广泛宣传“西部开发助学工程”的重大意义。贵州、四川、青海等省或印制宣传折页,或在新闻媒体刊播大量消息评论和电视专题节目,使这项工程广为人知,有力地推动了助学工作的开展,也营造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
  为寒门学子铺筑成才大道
  受助大学生们走进大学的校门,就如同进了家门。
  同学们用热情的语言、真诚的帮助欢迎他们。学校的领导、老师更从生活上、学习上、思想上关心他们。
  许多高校开展了友情互助活动,积极拓宽资助渠道,建立起勤工俭学助学指导服务中心;一些高校还确立了受助学生“以劳助学,以酬代补,以奖为主,资助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资助工作的解困、育人、促学作用。
  在受助学生不再为经济困难担忧、安心学业之后,如何使他们在思想上不断进步,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又摆上各级领导、有关部门和高校的重要工作日程。
  各地和有关高校为此采取了各种措施。在暑假期间组织受助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使广大受助学生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定学成报国的远大志向,成为各地在培育受助学生工作中一种效果明显的好形式。
  贵州省今年暑期组织了受助学生夏令营。大学生们参观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息烽集中营旧址、遵义红军山烈士陵园、遵义会议会址以及发生了巨变的新农村,革命前辈浴血奋斗、无私奉献和人民群众战天斗地的精神,激发了同学们强烈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热情。许多家庭贫困的大学生表示,我们是在党和政府的资助下圆了大学梦,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不辜负革命先烈的希望,树立远大理想,毕业后积极投身西部大开发,改变家乡贫困落后的面貌。
  50多年前,重庆歌乐山下,200多名烈士在革命胜利的炮声已经响起时倒在了敌人的枪声中。烈士们在狱中英勇斗争的“红岩精神”多少年来一直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年轻人。今年暑假,80多名受助学生重读了当年英烈们的感人故事。“我们很小的时候就读过红岩英烈的故事。今天,我们又来到英烈们战斗、牺牲的地方。烈士们对革命的信念、对共产党的无限忠诚以及超越自我的人生观、世界观都深深地打动了我们。我们是在党和政府的资助下走进大学校园的,我们没有理由不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大学生们感慨万千。
  今年7月,云南省举行了“做党的好儿女”主题夏令营。省委宣传部等部门和高校除了为大学生们安排参观、举行专题讲座和座谈会,还安排大学生们到敬老院、福利院参加献爱心公益活动。大学生们说,社会给了我们那么多关爱,我们也应该学着去爱别人,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夏令营结束后,80%以上的大学生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许多受助大学生们说,是党作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是党给了我们读书的机会。用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就是为了取得更大进步,回报党,回报社会,做党的好儿女。
  在陕西、甘肃、宁夏、四川、广西,在青海、内蒙古、西藏、新疆,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大学生们受益良多。通过参观、学习、座谈,大学生们也进一步理解了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深刻含义。他们纷纷表示,“西部开发助学工程”不仅给了我们物质上的支持,而且给了我们精神上的鼓舞。我们一定把党和政府的关怀化作奋发努力的精神动力,毕业后以自己的真才实学报效祖国和人民,投身到西部开发建设的大熔炉中去。
  共同的心声:发奋学习,立志成才,报效祖国
  在新世纪第一个金秋到来之际,西部12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最近陆续举行2001年“西部开发助学工程”受助学生资助仪式。1200名新入学的受助大学生兴高采烈地走进各地高校大门。
  来自农民特困家庭的赵成炼高中时多次获得市、区、校“三好学生”,今年以优异的成绩被北京理工大学录取。他说,当我接到录取通知和获悉“西部开发助学工程”对我的资助决定后,真是太激动了。是党和政府的温暖驱散了罩在我头上的生活困难的阴云。像我这样的农家孩子,如果没有党的关怀,没有各级领导的关心,根本不可能把书读下去,更不能把书读好。此时此刻,我真想大呼一声,共产党好,助学工程好。
  残疾大学生彭小琴寒窗苦读12年后,今年高考取得了612分的好成绩,被沈阳农业大学录取。她说,“西部开发助学工程”
  犹如雪中送炭,让我真正感到社会主义好,感到党和人民在时刻关怀着我们。尽管命运对我们曾有过不公,但我们却得到了更多的关爱。
  四川大学受助大学生莫一慧回顾一年来的学习时感慨地说,一年来,在老师和同学们的热心帮助下,我努力学习,积极参加各种活动,还先后在校团委成才协会和校学生会记者团担任干事,成长真的很快。
  甘肃省的几名受助大学生们也在座谈中表示,尽管家乡山大沟深,还很落后,但我们对家乡的热爱不变,建设家乡的信心不减。要为振兴甘肃、振兴中华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我们就必须学好本领,掌握科学技术,因为这是改造家乡山河的“钥匙”。
  “西部开发助学工程”实施以来,各地有关部门、高校收到了大量受助学生家长的来信。他们用朴实的感情和语言表达着心中的激动:没有党和政府的关怀,没有社会的关心,就没有我们孩子的今天。我们要告诉孩子,要珍惜来之不易的时光,好好学习,将来报答党和政府,报答好心人。
  许多西部地区的人民群众也给有关部门来信说,从“西部开发助学工程”这件事上进一步看到了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很多群众还打电话,表示个人愿意资助贫困学生。
  最近,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再一次召开有关会议,研究部署今后的工作,要求各地和高校要从实践“三个代表”的高度,充分认识“西部开发助学工程”的重要意义,切实把“西部开发助学工程”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不断加强和改进各项管理工作,努力把受助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新华社北京11月5日电)


第1版(要闻)
专栏:

江泽民致电卡斯特罗对古巴遭受飓风袭击表示慰问
  新华社北京11月5日电11月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致电古巴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国务委员会主席兼部长会议主席卡斯特罗,就古巴遭受飓风袭击事表示慰问。全文如下:
  哈瓦那
  古巴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
  国务委员会主席兼部长会议主席
  菲德尔·卡斯特罗·鲁斯同志:
  惊悉古巴遭受强烈飓风袭击,人民生活和生产受到严重损失。
  我谨代表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和人民,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向你,并通过你向古巴人民表示最深切的慰问。
  我相信,在古巴共产党和政府领导下,英雄的古巴人民一定能战胜自然灾害,使人民生活和生产尽快恢复正常。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江泽民
  2001年11月5日于北京


第1版(要闻)
专栏:

李鹏与卡斯特罗亲切会见
  就双边关系和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深入交换意见
  本报哈瓦那11月4日电记者张祝基报道:正在古巴进行正式友好访问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4日下午与古巴国务委员会主席兼部长会议主席卡斯特罗举行了会见。双方在亲切友好的气氛中就双边关系和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
  卡斯特罗主席对李鹏委员长访古表示热烈欢迎。他说:您的来访是古巴人民盼望已久的事情。时隔几年之后与您再次见面,我感到非常高兴。
  李鹏对古巴党、全国人大、政府以及人民对他的热情款待表示衷心感谢。他代表江泽民主席、中国全国人大、中国政府和人民并以他个人名义,对古巴遭受严重飓风灾害表示慰问。他表示相信英雄的古巴人民在以卡斯特罗主席为首的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一定能够战胜灾害,克服困难,将损失减少到最小程度。中国政府将向古巴提供救灾援助。卡斯特罗对此表示感谢。他说:中国政府和人民的支持是对古巴人民的巨大鼓舞,我们有信心克服飓风带来的种种困难。
  李鹏说:近些年来,中古关系不断得到新的发展,两国在各个领域的合作成果显著。今年4月江泽民主席对古巴的访问取得圆满成功,为两国关系今后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我们支持古巴维护独立、主权和反对外来干涉、威胁的正义斗争。我们愿意与古方共同努力,进一步加强两国在各方面的互利合作。
  卡斯特罗对两国关系的发展状况表示高兴。他强调,古巴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对华关系,希望与中国开展各个领域的合作。他对中国给予古巴的帮助表示感谢。在谈到世界经济形势时,卡斯特罗对中国经济在当前世界经济出现困难的情况下,继续保持持续、快速发展给予高度赞赏。
  在谈到反对恐怖主义问题时,李鹏表示:中国政府一贯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支持联合国大会和安理会分别就反对恐怖主义问题通过的有关决议。
  我们主张,反对恐怖主义的行动应有具体目标和确凿证据,避免伤及无辜平民,应符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以及国际法准则,应发挥联合国安理会的作用。总之,反对恐怖主义应有利于维护世界和有关地区的和平与发展的长远利益。
  卡斯特罗说,古巴谴责恐怖主义分子9月11日袭击美国的行为,坚决反对国际恐怖主义,同时,古巴反对以战争手段解决恐怖主义问题,因为战争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而且必然伤及无辜。他对“9·11”事件之后,中国在反对恐怖主义问题上所持的正义立场和发挥的积极作用表示赞赏。
  宾主双方还相互通报了各自的国内情况。
  参加会见的有李鹏委员长的夫人朱琳、全国人大常委会秘书长何椿霖、外交部副部长杨文昌、驻古巴大使王治权。古巴全国人大主席阿拉尔孔、国务委员会副主席兼部长会议执行秘书拉赫、外交部长佩雷斯等会见时在座。(附图片)
  11月4日,正在古巴进行正式友好访问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与古巴国务委员会主席兼部长会议主席卡斯特罗亲切会见。(新华社记者鞠鹏摄)


第1版(要闻)
专栏:

朱镕基出席第五次东盟与中日韩领导人会议
  朱镕基发表讲话,提出推进新世纪东亚合作五点建议
  本报斯里巴加湾市11月5日电记者施晓慧报道:第五次东盟与中国、日本和韩国(“10+3”)领导人会议今天下午在这里举行,东道主文莱苏丹哈桑纳尔·博尔基亚主持了会议。与会各国领导人讨论了《东亚展望小组报告》,重点就加强东亚在各个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广泛交换了意见。中国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出席会议并发表了讲话。
  各国领导人一致认为东亚合作潜力巨大,前景广阔。在当前形势下,东亚各国更应该进一步促进在经济、金融、信息技术、环境保护、湄公河流域开发以及非传统安全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以应对面临的各种挑战。各国领导人一致认为,要共同努力维护东亚的稳定、发展与繁荣,以造福于东亚各国人民。
  朱镕基总理在发表讲话时说,这次会议是东亚领导人在新世纪的首次聚会,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
  朱镕基说:不久前,在中国上海成功举办了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推动亚太区域合作迈出了新的步伐,相信我们这次会议也一定能取得积极的成果。
  朱镕基说:实现亚洲和平、合作、繁荣,一直是我们的共同愿望和追求。4年前,在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时候,东盟与中国、日本、韩国(“10+3”)合作机制应运而生。这一合作机制尊重各国国情多样性和经济发展不平衡性的现实。遵循互利互惠、循序渐进、注重实效的原则。坚持以东盟各国原有合作为基础,充分照顾各方特别是中小国家的利益。这使东盟与中、日、韩合作在全球的区域合作机制中独树一帜,具有坚实的基础和旺盛的生命力,在短短的4年里取得了重要进展。
  朱镕基说,“10+3”合作机制以各国领导人一年一度的会晤框架为核心,相继建立了部长级和工作层会议机制,推动了各个领域合作的全面展开。“10+3”合作一开始,以经济合作为重点、金融合作为先导。1999年马尼拉会议发表《东亚合作联合声明》,进一步确定了经济、社会、政治和安全等8个重点领域。同年成立的东亚展望小组,又为东亚合作长远发展提出了规划。经过共同努力,合作的重点更加明确,目标不断清晰。
  朱镕基说:进入新世纪,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区域一体化进程加快,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为各国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我们遇到的挑战也是前所未有的。今年以来,全球经济增长进一步放缓,给刚刚走出亚洲金融危机阴影的东亚经济造成新的困难。
  不久前美国遭受恐怖分子袭击,这使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增加。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要有效应对经济、社会和安全领域的各种挑战和风险,实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必须进一步加强区域合作。
  朱镕基说:中国高度重视和支持东亚国家以现行模式开展各项合作,支持东盟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在去年的东盟与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上,中方提出了一些合作倡议。现在多数建议已经或正在落实。中方已向本次会议提交了“后续行动报告”,供各方参考。我们希望,在新的世纪里,东亚合作要立足现有基础,着眼未来发展,完善运作机制,充实合作内容,不断向更高层次推进。
  为此,朱镕基建议:一、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和目标。“10+3”作为东亚合作的主渠道,首先应着力健全地区贸易和投资的合作框架,促进金融、科技、信息、环保等领域互利合作,谋求本地区经济的更大融合和共同发展。同时,可以本着协商一致、稳步前进的原则,逐步开展在政治、安全领域的对话与合作。“10+3”合作还应保持开放性,适时探讨同其它区域合作机制建立联系的方式。中方支持东亚研究小组以东亚展望小组报告为基础,探索符合东亚实际的区域合作长远目标。
  二、促进“10+3”与“10+1”的协调发展。“10+3”和“10+1”都是东亚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应逐步形成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格局。中日韩三国可发挥各自优势,并支持东盟一体化进程。三个“10+1”之间也有必要加强协调。
  三、继续推进金融领域的合作。为落实清迈倡议,中国和泰国已完成双边货币互换协议的谈判,并拟于近日签署。与其他一些国家也在积极商谈。中方将于明年举办短期资本流动管理高级研讨会,启动在短期资本流动监控方面的合作。中方还将继续为合作机制内的一些国家提供财政和金融培训。
  四、广泛开展社会各界的交流。国家关系的发展有赖于各国人民的理解和支持。我们有必要进一步鼓励和加强这方面的交流。为此,中方支持明年初召开“10+3”旅游部长会议。同时,还可考虑举办东亚文化节、电影节等活动。新闻媒体之间的沟通与合作也十分重要,有利于增进相互了解,增强亚洲在国际舞台上的声音。
  五、开展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对话与合作。当前,恐怖主义、毒品走私、非法移民等跨国犯罪活动日益突出,成为危害区域乃至全球安全的重要因素。政治和安全的对话与合作,可先从这些领域着手,逐步扩展合作内容。
  朱镕基说,今年以来,在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缓的情况下,中国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国民经济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前三个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6%,预计全年将达7%以上。朱镕基说:尽管前进道路上面临着不少困难,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实现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中国的稳定和发展,是对本地区和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贡献。
  朱镕基说:中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外开放将向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扩大。这无疑将为世界各国特别是亚洲国家提供更多的合作机会和广阔的合作空间。我们欢迎东亚国家工商界到中国投资和开展多种形式的经济技术合作,欢迎各国人民到中国旅游观光。我们也鼓励有实力的中国企业到国外投资兴业。由于地缘优势和经济的互补性,东亚将成为中国对外投资和经贸合作的重点地区之一。中国愿意为加强本地区合作、促进共同繁荣做出积极贡献。
  当日中午,朱镕基出席了文莱苏丹博尔基亚为东盟与中日韩领导人举行的非正式午餐会。与会各国领导人就打击恐怖主义等问题交换了看法。各国领导人一致表示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同意在《联合国宪章》框架下加强反恐磋商与合作。
  朱镕基阐述了中方关于反对恐怖主义的原则立场,表示中方支持东盟首脑会议刚刚发表的反恐声明。朱镕基强调,中国与东盟的立场是一致的:无论恐怖行动发生在何时、何地,针对何人及哪个国家,国际社会都应采取一致立场,予以坚决反对和打击。同时,打击恐怖主义也要避免伤及无辜,希望和平能尽早恢复。(附图片)
  11月5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文莱首都斯里巴加湾市出席第五次东盟与中日韩(“10+3”)领导人会议并发表讲话。图为朱镕基总理与出席会议的各国领导人合影。(新华社记者齐铁砚摄)


第1版(要闻)
专栏:

朱镕基出席中日韩领导人非正式会晤
  本报斯里巴加湾市11月5日电记者施晓慧报道:今天上午,出席东盟与中日韩(“10+3”)领导人会议的中国国务院总理朱镕基、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和韩国总统金大中在文莱首都斯里巴加湾市共进早餐,举行第三次三国领导人非正式会晤,就进一步促进三国经贸合作等问题交换了意见,取得了广泛共识。
  朱镕基首先阐述了中方在历史问题上的立场,强调应该在“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基础上,实现中日关系的健康稳定发展。
  朱镕基积极评价三国合作迄今所取得的进展。他说,在三国的共同努力下,去年会晤所提的各项倡议已经落实或正在落实。为进一步促进三国经贸合作的发展,朱镕基建议:建立三国经济和贸易部长会晤机制,在“10+3”领导人会议期间举行会晤,以加强和协调合作;建立三国质量监督检疫部门之间的磋商机制,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促进经贸关系的健康发展;促进信息技术合作;积极落实人员交往年倡议,将2002年的三国交流与合作逐步推进到新的阶段。
  小泉纯一郎和金大中对中方的建议表示赞同,祝贺中国成功举办亚太经合组织上海会议和即将加入世贸组织,并分别对加强三国合作发表了看法和建议。
  三国领导人一致认为,在“10+3”框架内开展三国合作对促进东北亚以及亚太地区的和平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三方一致同意继续加强三国在经贸等各个领域的合作。为此,三方同意:建立经济和贸易部长会晤机制;支持三国财政部长继续会晤;加强工商企业界人士的交流与合作,成立三国经济界人士组成的商业论坛。三方表明了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的立场,同意加强三国公安部门的联络与合作,共同打击跨国犯罪。三方表示要促进环境保护、信息技术、文化、旅游等领域的交流,落实2002年人员交往年倡议,以增进三国人民之间的了解与友谊。三方还同意加强三国间的外交磋商机制。


第1版(要闻)
专栏:

胡锦涛在法国国际关系研究所发表演讲
  就当今国际形势和一些国际问题阐述看法
  本报巴黎11月5日电记者刘正学、郑园园报道:正在这里进行正式访问的中国国家副主席胡锦涛,5日在法国国际关系研究所发表题为《21世纪的中国与世界》的演讲,就当今国际形势和一些国际问题阐述了看法。
  胡锦涛说,在刚刚过去的20世纪,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同时也经历了惨烈热战和长期冷战的磨难。深刻的体验和沉痛的教训使各国人民渴望在21世纪享有持久的世界和平,过上稳定安宁的幸福生活,渴望21世纪成为和平、安全、合作、发展的新世纪。
  胡锦涛强调,当新世纪刚刚开始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世界既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国际局势总体趋向缓和,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以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为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打开了广阔的前景。今天,人类拥有的物质精神财富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要雄厚,人们对安宁幸福生活的渴望比任何时候都要强烈。这为世界向着光明的目标前进提供了重要条件和根本动力。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世界的发展并不平衡。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还没有得到改变,南北贫富差距和“数字鸿沟”日益扩大,因民族、宗教、领土、资源等因素引发的局部冲突此起彼伏,各种恐怖主义势力和极端势力给国际社会不断带来危害,环境、毒品、难民等全球性问题日益突出。实现人们对新世纪的期盼,任重而道远。
  胡锦涛指出,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维护和平,促进发展,是摆在世界各国面前的重大课题。我们面临的问题是全球性的,解决全球性问题需要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参与,需要世界各国团结合作,需要联合国和安理会充分发挥作用。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把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作为对外政策的根本宗旨,愿同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渴望发展、向往进步的国家和人民一道,为争取实现一个长时期的国际和平环境而不懈努力。
  关于多极化问题,胡锦涛说,多极化是世界持久和平的重要基础。世界多极化,有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实现世界的和平与安宁,有利于形成相对稳定的国际政治框架,促进各国在相互尊重独立、主权和平等互利基础上的交流与合作。我们注意到,世界事务不能只由一个超级大国控制而应由各国人民共同参与的原则,正逐渐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赞同和支持。中国和欧洲是国际上两支正在上升的政治和经济力量,在多极化进程中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中国的发展和壮大,我们对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将会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胡锦涛指出,国际关系民主化是世界和平的重要保证。国家不分大小、贫富,都是国际社会的平等一员。各国的事应由本国政府和人民决定,国际上的事由各国政府和人民平等协商。在事关世界和地区和平的重大问题上,应该按照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以及公认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坚持通过协商谈判和平解决争端。我们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不可能只有一种模式。应承认世界的多样性,尊重各国的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各种文明之间的交流和借鉴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各种文明和社会制度应该而且可以长期共存,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中国一贯在国际关系中主持公道,伸张正义,维护自己的主权、独立和尊严,反对形形色色的霸权主义。在新的世纪,我们将继续坚持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开展交流与合作,加深了解,扩大共识,相互学习,共同前进。
  在谈到经济全球化时,胡锦涛说,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不可抗拒的发展潮流。它给世界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诸多方面带来深刻影响,既有机遇,也有挑战。近年来世界许多地方出现了反全球化运动,发人深思。迄今为止,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而发展中国家从中获益甚少,甚至有被边缘化的危险。只有建立在各国平等基础上的全球化,才能真正实现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国从历史经验中认识到,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关起门来搞现代化建设。二十多年前,中国毅然打开国门,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与世界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经过十五年艰难谈判,中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与交融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我们将致力于各国平等参与制定世界经济的决策和规则,建立新的合理的国际金融和贸易体制,减少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风险,遏止“贫者愈贫,富者愈富”的现象。南北差距的缩小将不仅有利于全球经济的健康发展,也有利于从根本上消除世界上许多不安定因素。
  胡锦涛指出,在冷战结束后的今天,国际社会应树立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的新安全观,努力营造长期稳定、安全、可靠的国际和平环境。扩充军备并不能保障安全,反而会带来新的不稳定因素。21世纪的国际安全秩序应该建立在国际合作与国际法律体系的基础之上,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减少不安全因素,实现世界的长久安全。中国将以自己的行动来实践这一新安全观,继续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同所有国家平等相待,友好相处,坦诚合作。
  谈到联合国作用,胡锦涛说,在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任何一个机构具有像联合国这样广泛的代表性,也没有任何一个组织能够对世界产生如此重大和深远的影响。在新世纪,联合国的权威和作用应该得到进一步的维护和加强。中国作为联合国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一贯积极参与联合国事务,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主持正义、维护国际公正,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我们愿与世界各国共同努力,使联合国更加有效地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为各国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谈到反对恐怖主义的斗争,胡锦涛指出,在美国发生的“9·11”事件再次表明,国际恐怖主义已构成对世界和平与稳定的重大威胁,成为严重的国际公害。我们坚决谴责和反对一切形式的国际恐怖主义,主张国际社会加强对话,开展合作,共同打击国际恐怖活动。同时我们认为,打击恐怖主义要遵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及公认的国际法准则,充分发挥安理会的作用,一切行动都应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的长远利益。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贩毒、非法移民等各种形式的跨国犯罪现象也日趋突出,严重影响着各国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中国愿意在新世纪里与各国加强合作,共同遏制这些犯罪现象的蔓延。
  胡锦涛说,中华民族从来是一个爱好和平、与邻为善的民族。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长期饱受外来侵略和奴役之苦,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与自由。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事实雄辩地向世界昭示,中国始终是维护亚洲和世界和平与稳定的重要力量。中国率先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恪守不参加军事集团、不谋求势力范围、永远不称霸等庄严承诺,倡导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的新安全观,为促进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安全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胡锦涛说,上个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在邓小平先生的倡导下,坚持实行改革开放,走出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今日的中国,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中国人民总体上达到了小康生活水平。但中国人口多,底子薄,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搞好现代化建设,推动经济发展,是我们长期的中心任务。我们需要一个长期的和平国际环境和良好的周边环境,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中国的发展不会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只会有利于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繁荣。在新世纪,中国愿与世界各国人民一道,为实现和平、稳定、发展、繁荣的21世纪贡献自己的力量。
  谈到欧洲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胡锦涛说,实现21世纪的和平与发展,欧洲可以而且应该发挥重要作用。西欧是世界上发达国家最集中的地区,欧盟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性联合体。近年来欧盟在内联外扩方面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在国际事务中日益发挥重要作用。中欧之间没有直接的利害冲突,存在广泛的共同利益。中欧加强在各个领域的长期、全面合作,符合双方的根本利益,有利于整个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近年来,中欧合作内容日益充实,各个级别的政治对话和磋商取得积极成果,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共同点不断增加,在经贸、科技、文化、教育等诸多领域的交往进一步深入。我们希望双方的平等互利合作在新世纪取得更加丰硕的果实。
  谈到法国和中国的关系,胡锦涛说,法国是欧盟的重要成员,中法同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都对国际事务负有重大责任。两国在一系列重大国际问题上有许多共识,经济互补性很强,合作潜力巨大。中国十分重视同法国的关系。1964年,毛泽东主席和戴高乐将军高瞻远瞩,作出了中法建交的历史性决定,揭开了中法关系新的一页。1997年,江泽民主席与希拉克总统共同签署联合声明,决定两国建立面向21世纪的全面伙伴关系,将中法关系提升到一个新的战略高度。近几年,两国领导人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和接触,经常就重大国际问题交换意见,双方不同层面的政治磋商和战略对话机制卓有成效,在经贸、科技、文教等各个领域的合作也富有成果。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中法两国更有必要进一步加强磋商、交流与合作。相信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中法友好合作关系将不断深化,中法两国一定能够为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为人类的发展与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演讲后,胡锦涛还就反对恐怖主义、联合国改革、中国经济发展前景、邪教“法轮功”等问题回答了与会人员的提问。
  同日,胡锦涛还在下榻饭店会见了法国外长韦德里纳、法国保卫共和联盟主席阿里奥·玛丽、法国社会党第一书记奥朗德,并出席了法经济界为胡锦涛一行举行的午宴。(附图片)
  11月5日,胡锦涛在法国国际关系研究所发表题为《21世纪的中国与世界》的演讲。(新华社记者樊如钧摄)


第1版(要闻)
专栏:

全国政协举行第三十五次主席会议
  李瑞环主持确定下月举行全国地方政协工作经验座谈会
  新华社北京11月5日电政协第九届全国委员会第三十五次主席会议今天上午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主持会议。
  根据全国政协副主席叶选平在今年全国政协九届四次会议上所作的常委会工作报告中提出的“适时召开地方政协工作经验交流会,总结和交流地方政协工作的经验”的要求,主席会议确定2001年12月3日至6日在北京举行全国地方政协工作经验座谈会。主席会议强调这次座谈会要以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中共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总结中共十四大和全国政协八届一次会议以来地方政协的工作,交流地方政协履行职能的经验,达到研究问题、开阔思路、相互促进、推动工作的目的。主席会议要求这次座谈会从会议准备、开会交流到落实会议精神,都要注重改进会风,务求实效。
  主席会议听取了全国政协副秘书长王巨禄就这次座谈会筹备情况所作的汇报和全国政协副秘书长陈洪关于座谈会有关材料起草情况的说明。
  王巨禄在汇报中说,1994年全国政协曾召开过一次地方政协工作经验座谈会。即将召开的这次座谈会,距1994年那次会议已经七年。这一时期,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和李瑞环主席的主持下,是政协工作在继承中发展的又一个好时期,尤其是地方政协工作十分活跃,创造了许多好的经验。这些经验凝聚了全国3000多个政协组织、50多万政协委员多年来的心血和智慧,在地方政协之间有着相互启发和借鉴的意义。当前全党全国人民正在深入学习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和中共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在此形势下,召开这次座谈会认真总结地方政协工作的经验,对推动人民政协事业在新世纪的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全国政协副主席叶选平、杨汝岱、王兆国、钱伟长、任建新、宋健、李贵鲜、陈俊生、钱正英、孙孚凌、霍英东、朱光亚、万国权、胡启立、陈锦华、赵南起、毛致用、白立忱、罗豪才、张克辉、周铁农、王文元,秘书长郑万通出席了会议。


第1版(要闻)
专栏:

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本报开辟“爱国主义与公民道德建设论坛”专栏
  本报讯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在全民族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从今天开始,本报在理论版开辟“爱国主义与公民道德建设论坛”专栏,陆续刊登有关文章。今天刊登的是第一篇:《爱国主义:公民道德的基本规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