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3月7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要闻)
专栏:

  去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调控目标基本实现
  新华社北京3月6日电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主任曾培炎今天在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作《关于199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时说,1999年计划执行情况是好的,基本实现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调控目标。
  曾培炎从下列方面作了阐述:
  ——国民经济发展继续保持良好态势,增长质量和效益有所提高。国内生产总值完成82054亿元,比上年增长7.1%。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结构调整迈出重要步伐,抗御自然灾害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年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99.3,提高8.4个百分点。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实现利润967亿元,增长77.7%。
  ——投资结构继续改善,工程质量得到提高。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9876亿元,比上年增长5.2%。全年完成国债投资1010亿元,加上带动的地方、部门、企业投资和银行贷款,建设了一批重大项目,集中力量解决了一些多年来想办而没能办成的大事。进一步加固大江大河大湖堤防,提高了防洪标准;在长江中下游沿岸实施的退田还湖、移民建镇工程,涉及近百万人民群众,增加行蓄洪面积1500多平方公里;公路在建规模2.4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万公里。投产铁路新线1005公里、复线547公里。60%以上的国债投资用于中西部地区。
  ——财政收支增长较快,金融持续平稳运行。通过强化税收征管,加大清理欠税力度,严厉打击走私活动,有效地促进了财政收入的较快增长。全国财政收入(不含债务收入)完成11377亿元,比上年增长15.2%。全国财政支出(不含债务支出)13136亿元,增长21.7%。全国财政收支相抵,支出大于收入1759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赤字1797亿元,地方财政结余38亿元。全部金融机构年末贷款余额9.4万亿元,当年增加1.08万亿元。年末外汇储备达到1547亿美元,增加97亿美元。
  ——国有企业改革和脱困取得明显进展,其他各项重要改革继续深化。国有及国有控股亏损企业亏损额比上年下降15.9%。纺织、建材、有色金属、铁道等行业实现了扭亏为盈。490多万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实现了再就业,未实现再就业的下岗职工有93%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其中97%领到了基本生活费。基本实现了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全面铺开。进一步理顺了价格关系。粮棉流通体制改革继续推进。
  ——外贸进出口增长较快,利用外资质量继续提高。全年进出口总额360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1.3%。其中,出口1949亿美元,增长6.1%;进口1658亿美元,增长18.2%。实际利用外资563亿美元,比上年减少3.9%。吸引外商投资454亿美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资404亿美元,仍居发展中国家首位。国家鼓励的资金和技术密集型投资项目明显增加,单项规模扩大,到我国投资设厂的跨国公司增多。
  ——科技和教育发展加快,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10个国家局所属242家科研机构经过改制后,有80%进入企业。数字高清晰度电视、稀土材料应用和生物技术等重大产业化专项取得进展。“神舟”号飞船试验飞行成功,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事业迈出了重要步伐。普通高校招生160万人,比上年增长47.4%。通过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验收的人口地区覆盖率达80%。“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全面启动,使近4000万农民结束了听不到广播、看不到电视的历史。人口自然增长率8.77‰。
  ——市场销售开始转旺,人民生活继续改善。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135亿元,比上年增长6.8%,加上物价下降因素,实际增长10.1%。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854元,比上年实际增长9.3%。城镇人均居住面积9.6平方米,增加0.6平方米。城镇登记失业率3.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210元,实际增长3.8%。又解决了800万左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曾培炎指出,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有效需求不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放慢,一些因素制约着居民消费的增加,影响了消费领域的扩大。二是就业压力加大。截至去年底,国有企业下岗职工还有650万人待业。乡镇企业从业人员减少。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三是农民收入增长减缓。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仅增加48元。四是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矛盾仍很突出。一般产品生产能力过剩的问题仍很严重,一些企业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开发和创新能力不足,产品更新换代缓慢,竞争力不强。五是一些地区生态环境继续恶化,部分城市污染严重。他说,对这些问题,我们要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第2版(要闻)
专栏:

  去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比较好
  新华社北京3月6日电 财政部部长项怀诚今天在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作《关于1999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及2000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时说,1999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比较好。
  项怀诚说,1999年中央财政总收入6396亿元,完成预算的108.7%。中央财政总支出8193亿元,完成预算的106.6%。中央财政收支相抵,赤字1797亿元,比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批准调整预算确定的1803亿元减少6亿元。1999年中央财政共发行国债4015亿元,除代地方政府举借的300亿元外,中央财政债务收入3715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0%。地方财政总收入9675亿元,完成预算的109.9%。地方财政总支出9637亿元,完成预算的109.5%。地方财政收支相抵,结余38亿元。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数汇总,1999年全国财政收入11377亿元,完成预算的105.3%;全国财政支出13136亿元,完成预算的104.2%。全国财政收支相抵,支出大于收入1759亿元。上述预算执行数字,在中央和地方决算编制汇总后,还会有些小的变化。
  项怀诚说,为了圆满完成1999年的各项预算任务,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重点抓了四项工作:
  一是强化收入征管,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他说,1999年全国财政收入突破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5.2%;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97年的11.6%、1998年的12.4%上升到1999年的13.9%。这是国民经济稳定增长、财税体制有效运行、征收管理不断加强的结果。
  二是认真落实积极财政政策,较好地发挥了财政宏观调控作用。
  三是着力调整支出结构,重点项目的保障程度不断提高。项怀诚在这一部分谈到,1999年全国财政支出比上年增长21.7%,其中中央财政支出增长27.1%,这是多年来少有的。中央财政支出包括补助地方的支出中,基本建设支出1486亿元,比上年增长74.9%;企业技术改造和贴息支出61亿元。社会保障支出360亿元,比上年增长1.1倍,其中用于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补助和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发放的支出257亿元,比上年增长1.7倍。教育经费占本级财政支出的比重去年又提高1个百分点,实际支出127亿元。如果考虑中央部分高校下划地方等因素,按同口径比较,比上年增长23%;建立科技发展基金,实施知识创新工程,增加对基础研究和重点科研项目的投入,实际支出98亿元,比上年增长14.6%。加大扶贫力度,扶贫资金实际支出91亿元。
  项怀诚谈到去年重点抓的最后一项工作是加强财政法制建设和监督管理,促进了依法理财。他说,去年修改和完善了财政规章制度60余件。重点开展了国债专项资金、中央特大防汛补助费和水利建设基金、中央部门预算外资金、中央财政扶贫资金、社会保障资金的专项检查活动,查处了一批违反财经法纪的案件和涉案人员。税务、海关等征管部门进一步加大了依法治税的力度,严厉打击偷税、逃税、骗税行为。还全面推行了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上缴国库和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的“收支两条线”管理办法。这些工作对整顿财经秩序,堵塞财政收支漏洞,遏制经济犯罪,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起到了重要作用。
  项怀诚指出,财政工作和预算执行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财经领域的违规行为和违法犯罪活动还相当严重,财经秩序还比较混乱,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仍相当普遍。二是财政保障能力依然不强,各级财政的压力都很大,尤其是部分县、乡财政困难突出,一些行政事业单位职工工资不能按时发放,某些该保障的资金支出还得不到充分保障。三是调整支出结构虽已起步,但步伐不快,力度不大,财政包揽过多的问题依然存在,财政供给“越位”和“缺位”的问题仍未得到根本改变。项怀诚说,上述问题必须在经济稳定发展的基础上,通过深化财税改革,完善财经制度,健全财政职能,规范经济秩序,加强财政监督,严格财政管理,逐步加以解决。


第2版(要闻)
专栏:

  今年中央财政预算安排突出五个方面
  新华社北京三月六日电 财政部部长项怀诚今天在九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说,今年中央财政预算的安排突出了五个方面。
  一、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了保证前两年国债资金已安排的基础设施项目尽快建成并发挥效益,需要继续增加投入。西部开发等一批事关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重大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也需要增加一定的投入。中央财政预算共安排基本建设投资八百九十三亿元(含补助地方支出)。
  二、大力支持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继续抓好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产品和重点工艺的技术改造,中央财政预算安排企业技术改造资金及贴息一百六十五亿元(含补助地方支出)。
  三、加大社会保障投入,全面落实一九九九年出台的调整收入分配政策。二○○○年中央财政预算共安排七百零七亿元,其中中央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补助安排三十七亿元;对财政困难的老工业基地和中西部地区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资金缺口,通过转移支付补助五十亿元;对煤炭、有色金属、军工等困难行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缺口补助安排八十八亿元;补助部分地区落实提高社会保障待遇和提高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工资等安排支出五百三十二亿元。
  四、大力增加教育、科技、农业投入,确保按高于经常性收入增长比例增长。中央本级教育经费占本级财政支出的比重比上年再提高一个百分点,安排教育事业费一百六十五亿元,比上年增长百分之二十九点七;科学事业费安排一百一十二亿元,比上年增长百分之十四点一;农业事业费和支持农业生产支出安排七十九亿元,比上年增长百分之十四点八。
  五、适当增加国家安全方面的经费支出。为配合军队、武警部队、政法机关不再经商办企业,中央财政对其履行职能所必要的经费补充安排五十六亿元。国防支出预算安排一千二百零五亿元,比上年增长百分之十二点七,与近几年的增幅相等,增加的经费主要用于提高军队官兵的工资、津贴和驻澳门部队的开支。
  项怀诚说,二○○○年中央财政总收入安排六千九百零四亿元,比上年执行数增加五百零八亿元,增长百分之七点九。中央财政总支出九千二百零三亿元(含债务利息支出),比上年执行数增加一千零一十亿元,增长百分之十二点三。中央财政收支相抵,赤字二千二百九十九亿元。需要说明的是,今年中央财政赤字数额扩大,主要是对预算编制方法进行了改革,将原来不列入中央经常性预算支出,不体现在财政赤字中的国债利息支出七百四十九亿元,改为列入中央经常性预算支出,并体现为当年财政赤字。这样安排,并不增加国债的发行,但有利于全面反映中央预算支出情况,有利于债务的监测和控制,也符合国际通行的做法。如果按去年的口径计算,今年中央财政赤字为一千五百五十亿元,比上年减少二百四十七亿元。
  项怀诚说,二○○○年地方财政预算总收入一万零四百三十四亿元,比上年执行数增长百分之七点八。地方财政预算总支出一万零四百三十四亿元,比上年执行数增长百分之八点三。二○○○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汇总的情况是:全国财政收入安排一万二千三百三十八亿元,比上年执行数增加九百六十一亿元,增长百分之八点四;全国财政支出安排一万四千六百三十七亿元,比上年执行数增加一千五百亿元,增长百分之十一点四。
  项怀诚还特别说明,今年的中央预算编制较往年提前两个月,以后还要逐步提前。同时,在中央各部门通力合作,试编部门预算的基础上,选择了教育部、农业部、科技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四个部门作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报送部门预算的试点。


第2版(要闻)
专栏: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调控目标和主要任务
  新华社北京3月6日电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主任曾培炎今天在九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报告了今年经济社会发展调控目标和主要任务。
  曾培炎说,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经济增长率7%左右;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左右;
  ——居民消费价格和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保持或略高于上年;
  ——进出口总额增长3%,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
  ——中央财政赤字2299亿元;
  ——货币发行量1500亿元左右;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左右;
  ——人口自然增长率9.2‰。
  曾培炎说,发展是解决我们面临所有问题的关键。今年经济工作的首要出发点,是保持国民经济的较快增长。这对于解决经济生活中的突出矛盾、保持社会稳定和增强国内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信心都至关重要。当然,我们追求的必须是有市场、有效益、没有水分的速度。要把握好宏观调控的方向和力度,把扩大内需与结构调整、科技进步、对外开放结合起来,加快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努力使国民经济发展上一个新台阶。
  曾培炎提出,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
  一、继续扩大投资规模,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2000年,要实现经济增长预期目标,难点在于投资能够有较快的增长。要继续增加国债和财政性投资,吸引银行增加贷款和企业增加投入,引导和鼓励集体、个体和私营等非国有经济增加投资,尽可能多地利用外资。固定资产投资重点是: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水利、铁路、公路、通信干线等重点项目建设;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加快高技术产业化,扶持装备工业,推动产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提高国防科技水平;加大对西部开发和生态建设与环境整治的投入力度;增加对教育、科技基础设施的投入;加强主产区粮库建设;加快建设经济适用住房。开工建设一批重大工程项目,主要有南京到西安和重庆到怀化铁路新线、柴达木经西宁到兰州的输气管道、成都紫坪铺水利枢纽、广州新机场、上海明珠线二期(轻轨)和南京地铁等。西气东输、兰州到成都输油管道、京沪高速铁路、广西龙滩水电站和亚太二号海缆等项目,要加快前期工作进度。
  二、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全面提高农村经济的素质和效益。继续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农民按照市场需求,调整种植结构,积极发展绿色食品、特色农产品,努力实现农产品的优质化。继续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调整乡镇企业结构,积极发展小城镇。进一步落实扶贫攻坚各项政策措施,力争再解决1000万左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努力完成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
  三、加大工业结构调整力度,提高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加快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加快老工业基地的产业调整和企业重组。坚决关闭一批技术落后、质量低劣、浪费资源、污染严重的小厂小矿,淘汰落后设备、技术和工艺。抓好煤炭和冶金行业的总量控制。千方百计提高工业产品质量、劳动生产率和企业效益。
  四、努力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积极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继续增加银行核销呆坏帐准备金规模,主要用于国有大中型企业和资源枯竭矿山的破产关闭。认真做好部分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债权转股权工作,真正把“债转股”与转换机制、调整结构和加强管理结合起来。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综合运用计划手段、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经济杠杆,及时调节市场供求。严厉打击制造和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行为。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五、加大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力度,进一步发挥货币政策的作用。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发行1000亿元长期国债,用于扩大投资需求。综合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切实加大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增加基础货币投放,适当扩大货币供应量。
  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七、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更好地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围绕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切实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工作。
  八、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搞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继续下大力气抓好“三河”(淮河、海河、辽河)、“三湖”(太湖、巢湖、滇池)、“两区”(二氧化硫控制区、酸雨控制区)、一市(北京市)、一海(渤海)及三峡库区和长江上游的污染防治工作,抓紧实施污染治理重点工程。坚持工业污染防治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
  九、加快科教兴国步伐,全面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今年要基本完成全国科研机构管理体制改革工作。集中力量抓好一批重点基础研究项目。集中力量抓好数字高清晰度电视、宽带高速信息网络、工业过程自动化、民用飞机、民用卫星等重大项目,发展新兴产业。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2000年,全国研究生计划招生12万人,普通高校本专科计划招生180万人。


第2版(要闻)
专栏:

  西部大开发今年要迈出实质性步伐
  新华社北京3月6日电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主任曾培炎今天在九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说,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今年要迈出实质性步伐。
  曾培炎说,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是西部大开发的基础。加快水利、交通运输、通信和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西部地区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坚持把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放到突出位置,优先发展节水工程。公路要加快国道主干线和省区干线建设,大力支持贫困地区道路与主干线的连接。铁路建设要进一步拓宽西部地区的内外大通道。在建设主要干线机场的基础上,合理规划,建设一些支线机场。积极发展天然气管道运输。今年要继续建设和开工一批重大项目,进一步加强前期工作,特别是加快新疆塔里木盆地到上海和川渝地区到武汉等输气管道的前期工作,力争尽早开工建设。
  他说,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内容。要采取“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综合性措施,抓住当前粮食比较充裕的有利时机,在长江、黄河上游生态脆弱地区,着力治理陡坡耕地,有计划、分步骤、在试点示范的基础上稳步推进退耕还林还草,绿化荒山荒地,恢复林草植被,从根本上改变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今年退耕试点面积500万亩左右,还林要超过1000万亩。要认真调查研究,搞好总体规划,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尊重农民意愿,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曾培炎指出,西部大开发不能沿用旧体制和传统的发展模式,要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积极采用新思路、新办法、新机制,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创新,积极开拓。从各地资源特点和自身优势出发,发展有市场前景的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着力发展特色农业、节水农业、生态农业和旅游等产业。要适应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形势,切实依靠科技进步,促进资源开发、产业升级和环境整治。充分利用现有的科技基础,着力研究开发适合西部地区产业发展的科学技术。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创造有利于人才发挥作用的社会和政策环境。
  曾培炎说,国家要增加对中西部地区的投入,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国债投资、“债转股”、核销呆坏帐准备金和外国政府及金融机构贷款,也要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在新形势下,加快西部开发,应主要运用市场机制,吸引各方面资金,满足巨大的资金需求。要完善相关政策,努力改善投资环境,更大胆地吸引外资和我国东部资金的进入。
  他强调,西部大开发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几代人的艰苦奋斗。全国上下都要满腔热忱地积极支持西部大开发,鼓励企业家、科研人员和大专院校毕业生到西部建功立业。西部地区广大干部群众要自力更生,奋发图强,艰苦创业,不懈努力,建设经济繁荣、人民富裕、安定团结的新西部。


第2版(要闻)
专栏:

  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不会有大的风险
  新华社北京3月6日电 财政部部长项怀诚今天在九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谈到2000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时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目前具备必要的条件,不会有大的风险。与国际通行做法比较,我国仍存在一定的发债空间。
  项怀诚说,1998年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针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果断作出了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战略决策,不断加大政策力度,扩展财政政策的作用范围,并注意发挥货币政策作用,综合运用各种手段调控经济运行。两年来的实践证明,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虽然赤字有所增加,债务规模有所扩大,但这项政策的实施,维护了社会稳定,保持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这是政府对经济实施宏观调控所必须付出的代价,是值得的。
  项怀诚说,从当前国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来看,积极的财政政策还需要保持必要的政策力度,以最终实现扩大内需、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目标,为国民经济在结构调整和科技进步中高质量、高效益发展提供保障。只要经济能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经济效益不断提高,财政收入保持较快的增长,财政的偿债能力就会日益增强。
  项怀诚说,另一方面,我们也十分重视国债和赤字规模问题,加强财政能力和公共风险研究,严密监测财政运行态势,准备必要的应对措施,注意防范财政风险,压缩不必要的支出,努力控制赤字规模,同时改善政策手段,增强财政资金的导向和带动作用。


第2版(要闻)
专栏:两会写真

  一年一度喜相逢。来自贵州和新疆的少数民族代表共话盛会。 本报记者 李舸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