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3月30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国际)
专栏:

  IMF新总裁克勒强调
  要重视发展中国家
  据新华社里约热内卢3月28日电 (记者冯俊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新总裁克勒日前呼吁发展中国家积极参与国际经济事务的决策,同时强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改革中必须充分考虑发展中国家的意见。克勒是在接受巴西《圣保罗州报》采访时发表这一观点的。
  他在采访中公开批评欧美国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选举中的一些作法,他指出,由于欧洲和美国之间存在分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迟迟不能确定,影响了这一重要国际机构的正常运作。克勒认为,目前的选举程序并不合理,少数发达国家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其它国家,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如此重要的国际经济事务中却没有获得应有的发言权和决策权。


第6版(国际)
专栏:

  克林顿同穆巴拉克会谈
  巴以和谈将于4月初继续进行
  据新华社华盛顿3月28日电 (记者符泉生)美国总统克林顿28日在白宫同来访的埃及总统穆巴拉克举行会谈。双方在会谈前表示,他们仍然希望中东和平能继续向前推进。
  穆巴拉克强调,不能因为叙以和谈目前没有进展就变得悲观。“我们必须作出更多努力来争取和平。”穆巴拉克说,他计划回国后尽快同以色列总理巴拉克举行会谈。
  克林顿说,他认为中东和平进程会取得进展,至少在巴勒斯坦与以色列和谈方面会是这样。他同时也表示希望叙利亚、黎巴嫩与以色列的和谈也能取得一些进展。
  据新华社华盛顿3月28日电 (记者符泉生)巴勒斯坦和以色列谈判代表28日在华盛顿附近的博林空军基地结束了历时一周的会谈,双方同意下月6日继续谈判。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福利说,由于谈判涉及的是棘手的问题,目前双方仍有分歧,但是谈判是认真、积极的。


第6版(国际)
专栏:

  卢旺达禁止邪教活动
  乌拟请求国际刑警组织追捕邪教头目
  据新华社内罗毕3月28日电 (记者龙胜东)基加利消息:针对最近乌干达发生的“恢复上帝十戒运动”邪教徒集体被焚致死案,卢旺达司法部长穆克约28日表示,卢政府将采取措施,禁止本国的一切邪教活动。
  穆克约警告说:“如果不采取果断措施,乌干达的悲剧就有可能在卢旺达重演。”
  他指出,乌干达的邪教头目为谋求个人私利,聚敛钱财,大肆宣扬异端邪说,蒙骗群众。而在卢旺达,也有许多纠纷因争夺教会财产而引发。他要求各省行政长官和其他地方官员密切注意和跟踪各自管辖范围内的宗教纠纷。
  卢旺达一位长老会人士说,卢旺达国内也有一些教派与乌干达的邪教十分类似,它们都阻止其信徒拥有身份证或从事任何有益的工作。卢正受到类似于乌干达邪教的恐怖活动的威胁。
  据新华社坎帕拉3月29日电 (记者冯坚、王尚志)乌干达警方发言人奈甘比29日说,在乌谋杀数百名信徒的邪教头目很可能还活着,并可能已携款逃往国外,乌干达将请求国际刑警组织帮助追捕可能在逃的邪教头目。


第6版(国际)
专栏:

  28日,两艘由中国造船公司建造的现代化帆船运抵英国南安普敦码头,并将进行设备安装,准备参加今年9月举行的环球帆船挑战赛。
  新华社记者 侯少华摄


第6版(国际)
专栏:

  戴姆勒—克莱斯勒购并三菱汽车
  本报驻日本记者 于青
  德国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3月27日宣布出资购买三菱汽车工业公司34%股份,成为其最大股东。从汽车年销售数量而言,两家公司合计约640万辆,超过丰田汽车,仅次于美国的通用和福特,位居世界第三。
  三菱汽车为何急于“嫁人”?近年来日本经济不甚景气,三菱汽车入不敷出,一度负债高达2万亿日元,它原来的最大股东三菱重工今年3月决算出现1000多亿日元赤字,经营自顾不暇。
  戴姆勒—克莱斯勒为何看中三菱汽车?这与通用和铃木联手、福特购并马自达、雷诺收购日产的目的相同,着眼于亚洲的市场和日本的技术。戴姆勒与克莱斯勒合并时的目标之一是,到2010年实现亚洲市场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25%,但如今在亚洲的销售额不过3.2%。开拓亚洲汽车市场一直是它的难题。三菱汽车在东南亚市场中占26%的份额,这对戴姆勒—克莱斯勒来说极具魅力。另一方面,戴姆勒—克莱斯勒以高级和大型车为主,排气量2000CC以下的轿车竞争力不强,把三菱汽车的轿车部门作为集团的小型车部门,发挥三菱汽车在发动机方面的特长,有利于实现技术互补。
  同是3月27日,去年雷诺收购了日产。世界汽车业重组的浪潮今年又吞并了三菱汽车。至此,日本11个汽车厂家中,除丰田汽车集团3家和本田之外,已有7家并入外资集团。“外嫁”的背景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是异口同声:为开发环保技术和信息技术需要庞大投资,独自开发将不堪重负。
  剩下两个日本独资的汽车企业尚无借用外资的迹象,本田有过与外企联姻后分手的经历,况且眼下技术领先,销售顺畅,尽管有人“说媒”,但无动于衷。丰田汽车更显得游刃有余,在确保40%日本国内市场和继续扩大欧美市场份额外,已着手开拓通信、金融领域,目标是不单靠汽车赚钱。行家认为,汽车业跨国重组的浪潮不会收住脚步,欧洲的厂家将成为下一个波及对象。(本报东京3月29日电)


第6版(国际)
专栏:

  联合国撤出在阿工作人员
  联合国阿富汗问题协调机构二十九日发表声明,宣布该机构已于二十八日晚撤出了派驻阿富汗南部城市坎大哈的五名工作人员,关闭了设在该地的联合国办事机构,取消了对阿南部地区的一切援助活动。声明称阿富汗塔利班以追拿逃犯为名,近日先后两次闯入坎大哈联合国办事机构,致使该机构财产蒙受损失,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胁。


第6版(国际)
专栏:新闻分析

欧佩克会议
  寻找利益均衡点
  本报驻阿联酋记者 林皎明
  石油输出国组织(简称欧佩克)第109次部长级例会29日凌晨在维也纳闭幕。11个成员国代表与墨西哥、阿曼、俄罗斯和安哥拉等非欧佩克产油国代表一起,就当前全球原油生产及价格问题进行反复磋商,最后却未形成一致意见。欧佩克9个成员国达成协议,同意4月1日起将原油产量恢复到1999年4月前的配额水平,即把其原油产量提高6.3%,国际市场上的原油日供应量将因此增加145万桶。不过,同为欧佩克成员国的伊朗和伊拉克反对这一协议。
  会议结果表明,多数欧佩克产油国支持增产原油,以平抑目前高涨的油价。尽管增产后的油价变化很难预测,但这仍是欧佩克和墨西哥等非欧佩克产油国为保障全球原油供应,寻求石油生产国与消费国均衡利益所作的一次努力。还有,美国对欧佩克施加压力,要求增加日产200万至250万桶的方案被会议拒绝了。从目前情况看,欧佩克选择的是“逐步小量增产”的办法,不断观察市场变化,不断修正原油日产量。
  欧佩克这次召开会议,正值全球原油供求关系及价格发生变化的关键时刻。从去年3月欧佩克作出减产决定以来,国际市场油价一路飙升,从去年初每桶价格10美元,涨至前不久的34美元,创下9年来的最高纪录。欧美国家及日本的原油储备也大幅度下降。油价在一年中上涨3倍,加大了西方石油消费大国的通胀压力,对正在复苏回升的亚洲经济也产生了负面影响。由于欧佩克产油国连续两年限产,共减少原油日产430万桶,致使世界原油市场上出现供小于求,油价高升。适当增加全球原油供给量,逐步调整市场原油价格,已成为多数石油生产国和消费国的共识。
  这次会议实质上有两个主题:一是确定实现供求平衡的原油增产量;二是选择产油国与消费国均可接受的公正原油价格。
  原油究竟增产多少,是本次会议难以确定并最终引发分歧的焦点。据报道,一派观点以沙特阿拉伯和科威特为代表,主张增产7%,即日增产170万桶,促使油价迅速回落到每桶25美元上下;另一派观点以伊朗为代表,认为增产量以100万桶为宜,“不能屈从政治压力增产”。人们注意到,沙特阿拉伯与欧佩克第二产油大国伊朗对此早就交换过意见。3月8日,两国曾达成“利雅得机场协议”,共同支持增产,改善目前原油市场的供应不足。此外,伊拉克在会议召开之前决定日增产70万桶。沙特阿拉伯和伊朗两国对增产原油没有实质性分歧,不同在于增产幅度大小。另据报道,伊朗后来也对外宣布,它将提高原油日产量。
  至于合理油价,欧佩克和非欧佩克产油国经过多次会议及会外磋商,观点正在日益接近,即将每桶基准油价(英国北海布伦特原油)维持在24—27美元间浮动比较合理。一些主张高油价的产油国也承认,要保证油市的近期、中期及长期的稳定,只能把油价定位在产油国与消费国共同接受的均衡利益基础上。一桶原油10美元的价格,与一桶原油34美元的价格一样,都是很难让人接受的。原油龙头究竟开多大可以使油价保持在每桶25美元,这需要产油国与消费国共同努力探讨和实践。
  欧佩克产油国恢复1999年4月前的日产量足以平抑油价上涨吗?这次会议把一些不定因素留给市场。今后的油价变化还很难预测,但只要欧佩克准确把握着油管的龙头,相信不会让因为油价过高对世界经济发展造成负面影响的情况出现。(本报阿布扎比3月29日电)


第6版(国际)
专栏:新闻分析

欧佩克会议
  美国人松了口气
  本报驻美国记者 王如君
  欧佩克多数成员国决定提高石油产量,总算让美国人松了一口气。克林顿总统旋即欢欣鼓舞地宣称,“这有助于世界经济保持增长和石油供需进一步平衡”。美国能源部长理查森也说,动用战略石油储备的措施已“没有必要”。
  一段时间以来,石油价格一个劲猛涨,着实让无数美国人为之心焦。克林顿多次威胁要动用战略石油储备。理查森更是忙得不亦乐乎,展开了“悄悄的能源外交”。从南美、北欧一直跑到中东、东南亚、非洲,理查森施展浑身解数,劝说产油国增加石油产量,从而缓解美国面临的油价居高不下的严重形势。美国国会也开始热烈讨论如何降低油价的途径。参院要求降低汽油税,众院甚至通过议案,要求政府以减少军援的方式向欧佩克国家施压。
  的确,油价在过去14个月中上升3倍给美国带来不小的难题。美国是一个石油消费大国,全球每天消费石油7500万桶,美国就占2000万桶。美国55%的石油需从国外进口。1998年12月,一桶原油只有10美元左右,美国人尽情享受了“油比水贱”的好时光,可是随着原油价格不断上涨,美国人开始有了“吃不消”的感觉。3月8日,纽约商品交易市场原油价格每桶上升到34.37美元,创9年来的最高纪录。尽管油价上涨还未对美国总体经济造成麻烦,但对贸易赤字带来了直接影响。美国原油进口额从1998年434亿美元飞升到1999年657亿美元,增长了33.7%。今年以来,石油进口更是成为美国贸易赤字创新高的主因之一。美国商务部近日称,严重依赖石油进口给国家安全造成了威胁。
  油价上涨还直接影响到老百姓的生活。美国车多,用油也多。汽油、柴油价格一再上升,许多人开始骂街。前不久,数百辆拖拉机浩浩荡荡开到了华盛顿的国会山前举行示威。降低汽油、柴油价格是来自华盛顿市邻近各州农民的重要要求之一。目前西海岸各州汽油价格最高,平均每加仑达到了1.7美元。中西部地区价格最低,但也在每加仑1.4美元以上。据一项对1万家加油站的调查显示,到3月25日,美国各类汽油平均零售价为每加仑1.59美元,较2月份上涨了11.99美分。
  记者来到华盛顿工作只有一年多,亲身经历了汽油价格的攀升。刚来时给汽车加一箱油,一次也就十几个美元,但今年以来动不动就是20多美元。3月28日,记者到华盛顿城中的一个加油站和一位正在加油的妇女聊起了油价问题。她开口就说:“华盛顿当官的都是饭桶,这么贵的汽油让我们怎么敢用。你看我只能加5加仑,还得到郊外找个便宜的地方再加。”加油站的老板汤姆对记者说,老百姓对油价的抱怨确实越来越多。这两天欧佩克在开会,加油站的人都很关心。因为油价太高,来加油的人减少了,加油站的利润受到了影响。汤姆还生动地介绍了自己家的故事。他说,“我家有两部汽车,今年以来汽油开支一项每月就增长了40美元左右。这还是采取节约措施后的结果。现在全家只用一部车,减少外出旅行的次数。如果放开了用,花销更会高得受不了。”该加油站当日价格1加仑87号汽油1.63美元,89号为1.73美元,93号为1.83美元。
  据预测,随着夏季的来临,美国石油消费量还会进一步增长。不过,欧佩克多数成员增产将会大大缓解美国面临的油价压力。美国能源部最新估计,汽油市场零售价今夏有望得以回落。
  (本报华盛顿3月28日电)


第6版(国际)
专栏:

  朝要求美赔偿电力损失
  朝鲜《劳动新闻》二十八日发表文章,要求美国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赔偿朝鲜因轻水反应堆建设被拖延而遭受的电力损失。


第6版(国际)
专栏:

  乌将关闭切尔诺贝利核电站
  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重大核事故十四周年前夕,乌克兰政府二十九日通过一项决议,决定二○○○年年底以前关闭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本报专电)


第6版(国际)
专栏:

  泰国副总理沙南辞职
  泰国政府发言人阿卡蓬二十九日在曼谷宣布,泰国总理川·立派已接受副总理兼内政部长沙南·加琼巴萨的辞职请求。泰国全国反腐败委员会二十八日宣布将以伪造财产证明罪起诉沙南。


第6版(国际)
专栏:

  中法航天合作联委会成立
  中法航天合作联委会日前在法国首都巴黎正式成立,并举行了第一次全体会议。联委会是根据中法两国政府一九九七年五月签署的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合作协定成立的。(据新华社电)


第6版(国际)
专栏:

  发展中国家呼吁重视发展权
  据新华社日内瓦3月29日电 (记者陆大生)许多发展中国家代表连日来在联合国人权委员会会议辩论发展权问题时强调发展权是人权的有机组成部分,并呼吁国际社会重视发展权,首先为发展中国家实现发展权扫清障碍。
  摩洛哥代表穆罕默德·马基迪强调指出,发展中国家实现发展权是一个长期战略,其前提是各国相互尊重主权。此外,如果没有国际社会的支持,发展中国家实现发展权的努力不会取得丰硕成果。
  巴基斯坦代表穆尼尔·阿克拉姆认为,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实现发展权所遇到的障碍主要来自不公正的国际经济体制。他说,有人总在侈谈世界经济对所有国家都提供了无穷的发展机会,但事实是尽管发展中国家试图积极融入世界经济,但它们未能得到应有的发展。他强烈呼吁国际社会清除国际经济体制中的不合理因素。
  苏丹代表阿里·阿卜杜拉赫曼·马哈茂德强调指出,最不发达国家日益面临着被边缘化的危险。他认为,现在是发达国家和国际金融机构减轻最贫困国负担的时候了。他呼吁富国减免最贫困国的债务,并制定具体计划,帮助这些国家发展经济。他还要求发达国家以合理的条件向发展中国家转让技术。
  古巴代表豪尔赫—阿尔韦托·罗德里格斯强调指出,经济制裁也是影响发展中国家实现发展权的一个严重障碍。他说,美国目前仍然维持着对占世界人口42%的数十个国家的各种单方面经济制裁,其中包括对古巴已经实施了近40年的经济封锁。
  伊拉克代表阿齐兹·拉伊德表达了与古巴代表类似的观点。他说,联合国安理会对以发展中国家为主的一些国家实行经济制裁和强制性措施,严重影响了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他要求联合国安理会立即解除对伊拉克的经济制裁。
  一些国家的代表在发言中认为,联合国人权委员会已就实现发展权的问题进行了多年努力,但至今收效不大。他们希望与会各方表现出诚意,使本届人权委员会会议能够对落实发展权起到推动作用。


第6版(国际)
专栏:迈向新世纪系列报道

  朝鲜挑战困难 发展经济
  本报驻朝鲜记者 张兴华
  进入新千年,朝鲜党报、军报和青年报发表联合社论,号召全体朝鲜人民努力奋斗,“掀起第二次千里马运动大高潮”。集中力量发展经济、建设国家已成为朝鲜迈向新世纪的明确目标。
  朝鲜是一个山地占国土面积约达80%的国家,耕地非常有限,人均耕地面积仅有0.2英亩。近几年来,由于朝鲜连年遭受水灾、干旱、霜冻、冰雹、海啸等自然灾害,经济发展一度受阻,尤其是粮食短缺已成为朝鲜最为严重的困难。
  面对经济发展出现的暂时困难,朝鲜党和政府进行了一系列政策调整,并采取了各种促进经济发展的措施。自去年以来,朝鲜经济状况渐有起色。朝鲜党和政府积极开展各种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一场全国范围内生产高潮正在兴起。自一年前开展“第二次千里马运动”以来,先后在各条战线涌现出许多“模范和样板”。以工业领头羊“城津钢铁联合企业”和农业样板“大红丹郡合作农场”为榜样,朝鲜国民经济各部门展开了积极的生产竞赛。电力工业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大中小型水电站并举的方针,积极推广慈江道建设中小型水电站的经验。到去年6月底,在全国各地共竣工并投产的中小型水电站就有5000多座,电力供应紧张的难题逐步得到缓解。农业部门以江元道平整土地、营造山林为契机,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改造大自然的土地治理运动。各种轰轰烈烈的运动,极大地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祖国的豪情,“为明天而生活”成了近年来常见诸于报端的口号。朝鲜人民面对困难,满怀信心,积极响应朝鲜党和政府提出的“苦难行军”和“急行军”的号召,怀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以乐观的姿态投入到了生产建设的大潮中。
  朝鲜党和政府采取灵活的管理方式加强经济领导工作。今年政府提出要主攻电力、煤炭、冶金、铁路运输和农业等几个重要的瓶颈部门,加大生产力度。中央政府改变了以往一刀切和中央直接统管的做法,允许各地方各部门采取灵活多样的生产经营方式,提倡因地、因时制宜发展优势经济,提出所有部门要进行经济核算,确保经济效益,并开始注重物质奖励机制。在农村实行生产小组管理模式,坚持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以调动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在朝鲜北部山区的慈江道长江郡有一位被誉为“爱国农民”的农场管理委员长朴玉姬。为解决人们的温饱问题,她响应金正日同志要科学种田的号召,决心在北方进行一年种三茬农作物的试验。她带领农民盖起了太阳能温室,并把原有的复合微生物肥料厂扩大了5倍,其结果去年早春萝卜每公顷产量达20吨,中茬马铃薯每公顷达45吨,晚茬秋白菜每公顷收了120吨,为北方地区一年种三茬农作物开辟了成功之路。根据1998年修订后的朝鲜宪法,朝鲜允许机关企业团体同外国法人或个人进行企业合作和经营,鼓励在划定的“特殊经济地区”开展各种企业经营活动,并开始努力改善投资环境。在南浦市等地建立保税加工区,积极吸引国外投资和技术,接受国外先进的管理经营方式。这些措施的出台对加快生产步伐,促进经济早日复苏具有重要意义。
  为营造一个安定的外部环境,从去年开始朝鲜加快了推行多边外交的脚步,积极改善和发展与包括美日韩在内的世界各国的关系,以期打破半岛的紧张气氛,消除安全上的压力,全力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去年一年,朝美、朝日等关系得到改善,拓展了对外经济合作渠道。外部环境逐步得到改善,全国人民生产建设的热情高涨,这是朝鲜进行经济建设的有利条件。但此间有关人士认为,朝鲜要在短时期内走出经济低谷还面临诸多困难。
  朝鲜人民面对苦难,表现出超强的承受忍耐能力和坚强的意志。凡是接受记者采访的朝鲜同志都会坚定地说,“无论考验有多么艰巨,前进的道路有多险,我们将坚定地迎着困难上,笑着向前走”。朝鲜人民的这种乐观主义精神和坚强的意志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渴望,必将成为朝鲜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本报平壤电)


第6版(国际)
专栏:

  迟浩田会晤哈俄吉三国国防部长
  本报阿斯塔纳3月29日电 记者孙勇军报道:前来参加中、哈、俄、吉、塔五国国防部长会晤的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迟浩田上将今天在这里同哈萨克斯坦国防部长托克帕克巴耶夫中将举行双边会晤。
  托克帕克巴耶夫对迟浩田前来参加五国国防部长会晤表示欢迎。他说,同中国发展包括军事关系在内的友好合作关系是哈重要的优先政策。
  迟浩田说,哈萨克斯坦是中国的重要邻国,也是本地区具有重要影响的国家,中方愿与哈方共同努力,进一步推动两国在各个领域的友好合作关系不断发展。
  在谈到反对民族分裂势力问题时,迟浩田说,民族分裂主义、极端宗教势力和国际恐怖主义是对当今世界和平稳定的严重威胁。中哈两国都是多民族国家,都面临着维护民族团结,捍卫国家统一的任务。希望今后双方继续加强合作,共同打击民族分裂主义、极端宗教势力和国际恐怖主义。
  托克帕克巴耶夫说,哈建国之初,纳扎尔巴耶夫总统就强调反对任何形式的民族分裂主义。哈方这一立场至今不变。在哈成立的针对中国进行分裂活动的任何组织都是非法的。如果它们要进行活动,将会受到哈法律的制裁。
  中国驻哈大使姚培生和迟浩田的主要随行人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隗福临中将、沈阳军区司令员钱国梁中将、新疆军区司令员李良辉中将、国防部外办主任罗斌少将等参加会晤。
  本报阿斯塔纳3月29日电 记者孙勇军报道: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迟浩田上将今天下午在这里会见了前来参加中、哈、俄、吉、塔五国国防部长会晤的俄罗斯联邦国防部长谢尔盖耶夫元帅。
  谢尔盖耶夫对时隔两个月再次见到迟浩田表示高兴。
  迟浩田说,中俄两国在重大国际问题上密切合作,相互支持,对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方认为,车臣问题是俄内政,中方充分理解并完全支持俄政府为维护国家统一、领土完整和社会稳定所采取的行动。
  迟浩田说,前不久中国政府发表了《一个中国的原则与台湾问题》白皮书,全面系统地重申了中国在台湾问题上的原则立场。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及其结果,丝毫不能改变台湾是中国领土一部分的事实。中方对俄方在台湾问题上的一贯理解表示感谢。
  迟浩田说,中国和俄罗斯是中亚地区的近邻,保持该地区的和平、安全与稳定,不仅符合中俄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谢尔盖耶夫说,俄中两国在许多国际和地区重大问题上有着相同或相近的立场,在科索沃、《反导条约》、人权问题和打击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和国际恐怖主义等方面进行了密切合作。俄中两国对维护世界和平负有重要责任,今后将继续进行这方面的合作。他重申,俄在台湾问题上支持中国的政策和立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不改变。
  本报阿斯塔纳3月29日电 记者孙勇军报道: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迟浩田上将29日下午在这里与吉尔吉斯斯坦国防部长托波耶夫中将举行会晤。
  迟浩田说,中吉建交以来,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两国关系得到全面顺利发展,特别是江泽民主席和阿卡耶夫总统共同参与签署了五国边境地区加强信任措施协定、裁军协定、中吉国界协定等具有历史意义的文件,把双方在政治、军事等领域的互信关系提高到新水平。
  在谈到反对民族分裂等问题时,迟浩田说,针对中国的民族分裂主义势力及其活动,不但对中国的安全构成威胁,而且也直接影响到吉的安全和稳定。打击民族分裂势力,符合中吉两国的共同利益,也有利于本地区的和平、稳定与发展。迟浩田感谢吉在台湾、人权、西藏以及反对民族分裂主义等问题上一贯支持中国的明确立场。
  托波耶夫积极评价吉中两国、两军的友好合作关系。托波耶夫说,吉决不允许民族分裂势力在吉境内从事分裂中国的活动。吉中两国有关部门应加强协调,采取措施,共同打击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和国际恐怖主义活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