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3月30日人民日报 第12版

第12版(民族大家庭·视点)
专栏:

  兴边富民行动——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必然选择
  李德洙
  编者按:我国陆地边境线长达2.2万公里,其中有1.9万公里在少数民族地区。千百年来,世代生活在边疆地区的各族人民,为开发建设和守卫祖国万里边疆作出了巨大贡献。当新世纪即将来临的时候,党中央英明决策,发出了开发西部的号召,极大地鼓舞了西部地区各族干部群众。作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组成部分,由国家民委倡议发起的“兴边富民行动”应时启动,此举必将为富民、兴边、强国、睦邻作出应有贡献。
  “兴边富民行动”的背景和意义
  新中国成立50年来,党和国家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主改革、三线建设、战区恢复、改革开放、边贸发展等方面采取了多项措施,使得那里的经济社会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边疆地区的建设步伐大大加快,仅1992年以来,沿边13个开放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就相当于前40年的总和。目前边境地区有陆路口岸122个,其中国家一类口岸65个;有5条铁路、10多条国际公路、3个国际机场和图们江出海口、澜沧江国际水运通道等连通国内外,形成了多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特别是第二条贯穿东西的欧亚大陆桥的贯通和投入使用,为西北边境地区的对外开放和社会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这一切为进一步开发和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但是,在社会发育程度低、生产方式落后;地处边陲,自然环境恶劣;贫困人口比例高、脱贫难度大;基础设施薄弱,教育、医疗、文化、卫生条件落后;一些县财政困难及数十年固守边防、备战备荒,投入不足,多次错过发展和建设机会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下,边境地区与全国的发展差距越拉越大。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为边境发展创造了良机。世纪之交,党中央、国务院不失时机地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的伟大战略,明确指出要加快西部开发,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国家民委倡议发起了“兴边富民行动”,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一个配套性的工作。“兴边富民行动”是区域性经济建设,它以加快边境县域经济建设为着眼点,由政府领导,广泛动员全社会参与和支持,加大对边境地区的投入和对广大边民的帮扶,使边境地区尽快发展起来,边民尽早富裕起来,最终达到富民、兴边、强国、睦邻的目的。
  “兴边富民行动”的基本思路和要求
  去年以来,国家民委倡议发起的“兴边富民行动”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也得到了各地区、各部门及社会各界的响应和配合。开展“兴边富民行动”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针,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深入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加快西部大开发为契机,以政府扶持为主,动员全社会参与,依靠边境地区各族干部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争取用10年左右的时间,使边境地区基础设施条件显著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经济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最终达到富民、兴边、强国、睦邻的目的。
  “兴边富民行动”要围绕三个方面开展工作,打好七个战役。三个方面的工作是:一、切实把基础设施建设搞上去;二、着力培育县域经济增长机制和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三、下大力气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七个战役:一是以解决温饱为中心的扶贫攻坚,二是以水、电、路、通信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三是以培育新增长点和形成特色经济为目的的产业结构调整,四是以加快周边区域经济合作和发展边境贸易为重点的对外开放,五是以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和推广先进适用科技为主的社会进步,六是以繁荣少数民族文化为宗旨的文化设施建设,七是以退耕还林还草为重点的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我们将统筹规划,有目标、有部署、分阶段地稳步推进这项工作。今明两年迈出实质性步伐,力争五年初见成效,十年大见成效。
  在推进“兴边富民行动”中,必须坚持“六动”方针和三条原则。“六动”方针是:第一,组织发动。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让人们了解“兴边富民行动”是光彩的事业,是爱国之举,使之成为全国上上下下的共识和自觉行为。第二,政策推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最大限度地发挥政策威力和我们的政治优势。拿出办经济特区那样的气魄和胆识,制定包括投融资、财税、市场和人才流动等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和相关配套措施,形成有利于生产要素向边境地区流动的机制。第三,基础设施拉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全部工作的重点和着力点。主要通过政府投入,引导和鼓励各种社会投资主体及外资踊跃投入,改善边民生产生活条件,优化边境地区软硬环境,提高与邻国接壤地区合作竞争的实力,增强发展后劲。第四,重点项目带动。以市场为导向,立足于发挥优势,通过实施一批重点项目,培植地方财源,增加群众收入,促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第五,改革开放促动。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以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为目的,加大改革力度,加快创新步伐。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必须使陆地边境地区在开放的领域、层次、形式和水平上有大的提高,重振丝绸之路,真正形成与沿海互相呼应和匹配的沿边开放大格局。第六,社会各界联动。凡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组织形式,深受边疆干部群众欢迎的活动,都要继续发挥更大作用。动员全社会力量,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在发挥自身优势、各显其能的基础上,取长补短,形成合力,提高整体效益。
  三条原则是:(一)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既要统筹规划和通盘考虑,又必须从边界线长达2万多公里,自然条件、民族构成、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及相邻国家的情况差异很大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族举措或者一族几策。切忌一刀切。(二)坚持民族关系“三个离不开”的原则。这是“兴边富民行动”顺利开展和取得实效的基本保证。一切工作都必须有利于加强各民族大团结,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和巩固边防。见物不见人,只算经济账不算政治账和社会账,都应切实避免。(三)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原则。这是边疆各族人民在历史上、在革命和建设时期形成的光荣传统,也是实现边境地区加快发展和推进现代化进程的根本。只有立足于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政府扶持和社会帮助才能发挥最大作用。
  需正确认识和把握的几个关系
  “兴边富民行动”是一项复杂而艰难的工作,需要有长期的、科学的规划和打硬仗、打苦仗的精神准备,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在推进“兴边富民行动”过程中,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好以下几个关系:
  第一,政府行为与社会参与的关系。“兴边富民行动”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需要政府积极发动和组织引导,同时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和支持。因此,政府应当发挥主渠道的作用,在资金投向和政策制定上引导社会投资、捐助,吸引和鼓励东部企业、外资企业到边疆开发建设。
  第二,行政手段与市场规则的关系。开展“兴边富民行动”必须以市场为导向,提倡市场主体多元化,在吸引外界支援时要讲究互惠互利、资源互补原则,绝不能忽视市场规则,片面强调行政手段。
  第三,近期目标和长远规划的关系。“兴边富民行动”是一项长期工作,必须搞好调查,摸清底数,统筹规划,精心组织。要分清轻重缓急,确定工作目标,作好长远规划,选准突破口,扎扎实实,稳步推进。
  第四,外界支持与自力更生的关系。“兴边富民”需要国家帮助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但归根结底要靠边境地区干部群众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只有充分发挥边境地区广大干部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增强他们的工作责任心和发展荣誉感,自强不息,苦干实干,奋发努力,才能实现边疆地区的振兴和繁荣。
  第五,点与面的关系。“兴边富民行动”属区域经济建设范畴,是一项系统工程。面对情况复杂、困难较多的边境地区,不宜分散力量,齐头并进,而应采取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办法,集中力量抓好试点,树立典范,逐步推进,辐射全线。
  第六,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不能只单纯强调生产建设,还应注重社会进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教育、科技、文化、医疗等各项事业同步发展,以经济发展带动社会进步,以社会进步促进经济发展,实现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第七,开发资源与保护环境的关系。我国已将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建设,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作为基本国策。在“兴边富民行动”中,不但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而且还要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退耕还林(草),绿化、美化祖国万里边疆。(作者系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国家民委主任)


第12版(民族大家庭·视点)
专栏:20世纪中国少数民族备忘录

  孙中山与中国民族问题
  1912年3月11日,南京临时政府在南京宣布《中华民族临时约法》。这部由孙中山亲手制定的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的区别。明确提出了民族(种族)平等的主张,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明确各民族的平等地位。
  在中国的民族问题上,孙中山积极倡导民族主义,认为“民族主义这个东西,是国家图发达和种族图生存的宝贝”。他由此提出和制定了三民主义的民族政策。主要内容有:1.反对帝国主义,争取民族独立,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2.各民族一律平等,提倡民族团结;3.各民族联合统一,建立统一的民族国家,反对分裂;4.主张民族自决自治,扶助弱小民族,促进民族进化,等等。
  尽管由于历史的局限,孙中山所提倡的民族政策还有许多缺陷,但在当时,却是一个重大的进步。


第12版(民族大家庭·视点)
专栏:

  播种民族真情
  郑风
  共和国五十华诞之际,当他身披绶带、胸挂红花,双手接过党和国家领导人向他颁发的“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县”奖牌和授予他个人的“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称号”证书时,他激动万分,因为他知道奖牌的分量。他就是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县委书记程长祝。
  伊通满族自治县是1989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全县46.9万人口中,满族、回族、蒙古族和朝鲜族等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39.6%。1989年程长祝调到伊通任县委副书记,1995年任县委书记。多年来,他这个汉族干部,始终不忘自己肩上的重担,时时事事坚持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规、政策,团结全县各族干部群众,播种民族真情,推进全县民族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发展。
  程长祝清楚,发展民族经济,巩固民族团结,重要一条是坚持把培养、选拔、任用少数民族干部作为落实民族政策的重要内容。他担任县委书记后,主持制定了全县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的规划,确保了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有条不紊地进行。两年后,全县提拔了48名干部,其中少数民族干部达40名。作为基层党建的第一责任人,程长祝亲自组织实施了基层党建系列工程活动,在农村开展“四学四比五做奔小康”活动,在企业开展“三好三先一建”活动,在机关开展“一讲二树三服务”活动,收到了良好效果,得到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伊通县被省委组织部评为全省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
  打好满族自治县这张牌,是程长祝念念不忘的事儿。尽管县里经济不很发达,但仍投资150多万元,建成了全国唯一的满族民俗馆。投资1700多万元,建成了满族小学、满族中学等学校的教学大楼,结束了伊通镇内学校有危房的历史。当他了解到大孤山镇万福德朝鲜族村群众吃水困难,带领有关部门同志,筹集到18万元,为这个村安装上自来水。他发现伊丹镇东升回族村群众生活困难,便多次赴四平农科院联系,为东升村争取到了玉米制种项目,使这个村摆脱了贫困,全村人均收入已达4000元。


第12版(民族大家庭·视点)
专栏:

  再造秀美山川
  王成祖 王义堂
  编者按:本期“视点”以西部大开发为背景,透视了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状况,介绍了“三北”防护林工程的建设成就和经验,提出了加快西部开发特别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一些思路。文章给予我们的启示是:西部开发与治理生态环境密切相关,治理生态环境,既是大开发的繁重任务,也是要实现的宏伟目标之一。开发决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而恰恰是要在西部再造秀美的山川。
  人类最早从森林里走出来,是为了生存和发展;人类曾无情地向森林索取,也是为了生存和发展。可是,当人类尚未从胜利的梦乡清醒过来,森林被毁形成的风沙旱涝各种灾害,就向人类进行了疯狂的报复。人类清醒了——不仅是为了进步,首先是为了生存,人类必须再造森林。让人类生活在林间,让树林生活在人间。在千年更替之际,人民共和国的决策者们,从我们国家下世纪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作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而退田还林,再造秀美山川,加强西部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既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条件,也是实施西部大开发,实现全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任务。
  历史告诫我们:如果不善于和大自然和谐相处,即使我们曾经拥有大自然的丰厚馈赠,即使我们在同大自然的搏斗中曾取得胜利,大自然带给我们的将不再是生活的乐趣和发展的希望,而只能是生存的艰难
  西部发展史,是一部浓缩的生态环境兴衰史,也是整个西部地区随着生态环境的兴衰而兴衰的历史。
  西部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这里曾经水草丰盛,林木繁茂,经济文化繁荣。但是,由于多种复杂的原因,西部地区森林植被遭到长期的连续的破坏,许多富饶的地方成为不毛之地,“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丽牧场被茫茫沙漠所代替,群众失去了生产、生存的基本条件。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成为制约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曾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的西部社会逐渐落后了,以至一些地方让人望而生畏。西部的历史变迁说明:西部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如果得不到有效遏制和显著改善,经济建设重点逐步向西部转移的战略部署就难以实现,西部大开发战略就会受到严重影响。
  应该看到,西部的生态环境仍十分严峻。目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60多万平方公里,西部地区约占80%。全国15到25度的坡耕地面积1.9亿亩,25度以上的9100万亩,其中西部地区占70%以上。全国土地沙化以平均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大都在西部地区,影响着4亿人口的生产和生活。内蒙古哲里木盟每年播种1200万亩农作物,其中有400万亩由于大风刮走表土、粪肥、种子,需要重播第二遍、第三遍。乌达至吉兰泰的铁路,1977年因流沙阻塞造成脱轨或被迫停车797次。风沙危害严重的广大农村,人缺粮,畜缺草,地缺肥,灶缺柴。
  西部生态环境的恶化,不仅仅是给西部带来苦果,东部也同时受害。“风沙紧逼北京”,曾引起全国乃至世界的关注。而由于长江上游、黄河中上游地区毁林毁草开荒,林草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每年因上游水土流失进入长江、黄河的泥沙量达20多亿吨,导致江河湖库不断淤积抬高,不仅使南方地区水患加剧,湖库险情频繁,而且使北方地区旱情加重,黄河断流一年甚于一年,水资源短缺日益突出,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巨大危害。长江上游、黄河中上游地区的生态环境一天得不到改善,水旱灾害的威胁就一天不会消除,两大流域乃至整个中华民族就永无宁日。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的史所罕见的特大洪水,就是大自然对我们的疯狂报复。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全国军民万众一心,顽强拼搏,夺取了抗洪抢险斗争的伟大胜利。现在,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再造森林,重建西部地区的良好生态环境,这同样是一场伟大的斗争,是造福西部地区也是造福整个中华民族的千秋伟业。
  现实告诉我们:等待没有出路,奋起抗争才有希望,生态性灾难必须用改善生态的行动来解决。“三北”防护林建设的成功经验给予我们深刻启示
  改变西部落后面貌是我们梦寐以求的理想。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始终关注着西部的发展。在西部大开发的条件基本成熟之时,从西部人民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出发,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作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为落实这一战略部署,朱镕基总理亲自到陕西、云南、四川、甘肃、青海、宁夏等省区进行考察,针对生态环境建设提出了“退田还林(草)、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建设方针,特别强调要“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这是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根本”。
  在西部发展史上这个庄严的时刻,我们不能不想到保护和改善了我国“三北”地区生态环境的“三北”防护林工程。“三北”地区大部分属于西部大开发的范围。这一工程的建设,为西部大开发创造了一定的生态条件,也提供了宝贵经验。
  “三北”工程是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初拉开建设序幕的。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人工生态系统工程。建设范围包括了13个省、市、自治区的551个县(旗、市、区),土地总面积406.9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42.4%。经过20多年的建设,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目前已经超额完成了防护林体系一期、二期建设任务,正在抓紧进行第三期工程建设。到1998年底,已累计造林2000多万公顷,使“三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从5.05%提高到10%,有力地推动了“三北”地区的两个文明建设。
  北京和天津地区的绿化工程是“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的一项重点工程。现已完成人工造林2880万亩,项目建设区的50个县(市)森林覆盖率已达到26%以上,1000多万亩农田和300多万亩牧场实现了林网化,为农牧业稳产高产提供了保障。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达1.8亿亩。官厅水库年入库泥沙量已由过去的899万吨减少到235万吨。更令人振奋的是京津两市的生态环境有了很大改变。据有关部门调查,北京冬季风速比10多年前降低了40%,扬沙日减少了34%,市区降尘量由80年代初期的日均每平方公里34.1吨降到18吨,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物下降了22.3%,“风沙紧逼北京城”的状况得到缓解。天津市近年来扬沙、浮尘、大风日数也分别由过去的年平均21.7天、12.5天、38.6天减少为2天、1.8天和1.3天。
  从新疆到黑龙江的风沙危害区共营造防风固沙林700多万公顷,使20%的沙漠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沙漠化扩展的速度由80年代的每年2100万平方公里下降到1700万平方公里。部分地区结束了沙进人退的历史,进入了综合治理、综合开发的新阶段。
  在黄土高原和华北山地等重点水土流失区,实行了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按山系、按流域综合治理,共营造以水土保持为主体的防护林1200多万公顷,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多万平方公里,使黄土高原40%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控制和治理。
  在广大农区,共营造农田防护林240万公顷,有2000多万公顷农田实现了林网化,占“三北”地区农田总面积的65%。东北西部、内蒙古东部以及西北灌溉农业区已建成跨地区、大面积、集中连片的农田防护林体系,促进了粮食的稳定增产。近10年来,东北区、甘肃、新疆、内蒙古及长城沿线区的粮食平均亩产和总产增长幅度在全国九大农区中均居前三位。
  “三北”防护林的建设使“三北”地区的森林资源快速增长,活立木蓄积量达10.4亿立方米,年产木材655.6万立方米,实现了民用材自给有余。特别是已建成了125万公顷薪炭林,解决了600万户农民的燃料问题。营造的牧防林,保护和恢复了大面积草场,牧草产量增加了20%以上。“三北”地区的牲畜存栏数和畜牧业产值成倍增长。
  “三北”地区已发展经济林400万公顷,建设了一批名、特、优、新果品基地,年产干鲜水果1228万吨,比10年前提高了10倍,总产值达200多亿元,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不仅是中国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工程,也是全球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规模之大、速度之快、效益之高均超过美国的“罗斯福大草原林业工程”、前苏联的“斯大林改造大自然计划”、北非五国的“绿色坝工程”,在国际上被誉为“中国的绿色长城”、“世界生态工程之最”。近年来,先后有50多个国家的官员、专家、学者和新闻记者来我国考察这一宏伟工程,并给予很高的评价。1987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三北防护林建设区“全球五百佳”奖章,敬爱的邓小平同志曾亲笔为“三北”防护林工程题词——“绿色长城”,李鹏同志1992年在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我国三北防护林体系长达4480公里,已成为阻止风沙南侵的绿色长城。”
  “三北”防护林建设的成功实践,给我们保护和改善西部生态环境以榜样、信心和力量。
  未来启示我们:有一个在正确发展思路指导下绘制的宏伟蓝图,有一套按市场经济规律建立的运行机制,我们一定能够加快西部发展,再造秀美山川
  党中央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深得人心,正在变为亿万人民的伟大实践。中央有关部门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生态环境建设所必须遵循的规律,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认真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经验,制定了一整套退田还林的新制度、新办法,采取了一系列新的措施,确保退田还林能退得下,还得上,稳得住,不反弹。这主要表现在:各级党委和政府切实加强了对退田还林工作的领导;进一步完善了退耕田的使用制度,赋予造林者50年至100年的林地使用权;进一步加大了对退田还林的投资信贷扶持;切实减轻了退田还林户的税费负担。
  更鼓舞人心的是,指导退田还林的有关部门,正在确立一系列新的观念:
  新的发展观。要把山川秀美和经济繁荣作为发展的两大目标,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关系,既不能以损害生态环境为代价生产粮食,也不能不问条件一律退林。退田还林既要为实现山川秀美作贡献,也要为经济繁荣打基础。
  新的资源观。要把森林资源的保护、培育和合理利用有机结合起来,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利用,以最低的资源消耗,获取最大的生态、社会和经济综合效益。
  新的全局观。要引导农民自觉自愿地服从退田还林、兴林致富的大局,作到政府调控和市场配置双到位。通过市场“看不见的手”引导农民还市场需要的经济林、用材林,充分利用林地,发展林下产业,获取经济效益。通过政府“看得见的手”,鼓励农民退田还林,绿化国土,在向社会提供生态效益的同时,获得足额的经济补偿。
  新的群众观。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充分发挥群众在退田还林上的主导作用,大力发展非公有制林业,鼓励社会各界在为国家创造良好生态环境的同时,实现自身的经济效益,特别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物质利益原则,把群众的利益时刻放在心上,用利益原则来调动群众的积极性。
  新的还林观。坚持效率第一的原则,在退田与还林的衔接方式上灵活多样,可以先退田后还林,也可以先还林后退田;在还林的结构上要体现生态原则,宜林则林,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在还林的目标上,要以最低的代价还上公益林,要以追求尽可能高的效益为目标还商品林;在还林主体上,要鼓励多种所有制共同参与,还林户既可以是退田户自身,也可以是其他投资主体。


第12版(民族大家庭·视点)
专栏:

  今日民族
  水族是我国特有的少数民族之一,总人口约三十五万,其中有二十余万集中生活在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改革开放以来,水族人民靠科技发展特色农业,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三都县不仅开通了程控电话,今年还在县城安装了二十多部IC卡电话。 杨俊江摄(附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