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3月26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快报

  新闻快报
  长春光电子产业园区成立
  本报长春三月二十五日电 记者张玉来报道:我国光学材料、应用光学、精密机械学和光学工程技术的重要研究开发基地——中科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同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春市国有资产经营公司联合创建的长春光电子产业园区,日前举行签约仪式。园区将积极促进“产、学、研”的有机结合,努力建成国内居领先地位,并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光电子研究、开发、生产基地。
  大连建设“双D”高新园区
  本报大连三月二十五日电 记者张书政报道:辽宁省大连市加大国家级高新技术园区建设力度,近日在市区东北部与开发区、保税区毗邻的海滨地带,又开发建设占地二十平方公里的“双D港”新园区。“双D”是DIGITAL和DNA的缩写,代表二十一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数字”与“生命”两大技术。大连计划用五年时间在“双D港”完成三百亿元的投资,实现五百亿元的产业规模。
  重庆市建成过江输气隧道
  本报重庆三月二十五日电 万里长江第一条过江隧道——重庆长江过江输气隧道工程日前通过专家评审组的评议。这标志着我国大江大河穿越工程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由重庆燃气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建设的该项工程,全长一千零五十八点六米,今年二月正式通气,日输气能力为一百三十四万立方米,可解决重庆城区三十万人的生活用气和南岸区的工业用气。(崔佳 魏星)
  呼市向全国公开环境信息
  本报呼和浩特三月二十五日电 三月二十四日下午,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环保局对全市一百零七个企事业单位的环境信誉等级进行了评定,并通过新闻媒体以及因特网向社会公开结果。此举使呼市成为我国第一个开展环境信息公开工作的城市。据悉,呼市计划今后每半年公开一次环境信息,使环境信息公开成为一项制度。(孟辉 泽兵)


第1版(要闻)
专栏:

  明确责任目标 层层分解落实
  山东国企扭亏脱困见成效
  本报济南3月25日电 记者宋光茂报道:近一年来,山东省国有企业限期扭亏措施得力,取得明显成效。去年,全省地方国有及国有控股大中型工业企业实现利润74.84亿元,同比增长28.5%,亏损额同比下降31.25%。列入全国重点控制的407户亏损企业,现已有106户实现扭亏为盈;继续亏损的还剩153户,其它企业正在减亏或调整重组中。
  去年初,省政府确定了1999年各市地、部门直至相关企业的扭亏责任目标,并层层分解落实。去年签订扭亏责任状的43户重点亏损企业,除8户因破产、重组退出考核范围外,其余35户有21户扭亏为盈,有3户减亏,扭亏和减亏面为68.6%。
  对扭亏有望的重点亏损企业加大了资金扶持力度。去年,省级财政安排的贴息资金,较好地缓解了省属国有亏损企业的资金困难。
  把债权转股权作为对亏损企业的扶持政策,为企业提供扭亏脱困的契机。目前,全省经过筛选的38户企业已被国家经贸委推荐到各专业银行或资产管理公司,企业申请转股金额达219.16亿元,已经签订转股协议的达12.73亿元。受益企业可望当年扭亏。


第1版(要闻)
专栏:

  “两推一选”带来三满意
  ——凤阳县选举农村党支部领导班子纪事
  本报记者 钱江
  编者按:凤阳县积极探索农村党支部委员选拔任用制度改革的做法很好,值得总结和宣传。
  目前,我国农村产业结构正在实施重大调整,农业生产逐步向集约化方向转变,在这种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尤为重要。各地党组织都要把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作为一件大事来抓,要勇于实践,积极探索,不断完善。
  进入新千年,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之一安徽凤阳县继续在改革中前进。在实行全县村民委员会民主选举之后,凤阳县委采用“两推一选”方式,在1999年3月对全县392个村党支部进行换届选举。一年来的实践证明,通过发扬党内民主选举的村党支部,自身建设上大大加强,密切了与广大农民群众的关系,进一步发挥了领导核心作用。村民委员会和党支部的民主选举,使凤阳的干群关系比较融洽。过去的一年,凤阳经济稳步发展,财政收入比上年增长9.3%,同时也是近年来上访人数最少的一年。
  “两推一选”的产生
  近年来,围绕着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凤阳先后推行了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和村民委员会直接选举。这些基层建设的重要举措都得到了农民拥护,还使基层建设中一些深层次问题显露出来。
  实行了村民委员会的民主选举后,村党支部如何站在农村基层民主政治的前列?这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在凤阳农村,村委会选举后,农民们信赖、支持自己投票选出的村委会,一些农民和农民党员反映,村党支部的内部民主建设必须进一步加强,不然就难以担负起对村委会的领导责任。
  针对一些村中出现的村党支部、村委会“两张皮”现象,中共凤阳县委决心通过加强党内民主的方法来解决。他们决心从实际出发,坚持党章和党的规定,积极探索,大胆实践。他们总结、制定的方案是,引导广大农民评议党支部工作,并在基层党支部建设中推行民主选举,通过“两推一选”的方式选举群众信得过的支部带头人:“民主推荐参评,群众推选测评,党内民主选举。”
  具体办法是:制定并实施两次“群众参与”的程序,最后通过党内民主选举党支部,前后3个阶段:第一阶段举行“测评会议”,各村全体党员、村民组长和村民委员会代表参加,对原村党支部委员进行评议,然后投票推荐新支部的“初步候选人”。党员和群众的推荐票分别统计,“称职票”未过半数的原支部委员不再列入下届支委的初步候选人。
  第二阶段举行“村民测评大会”:各村召集成年村民集会,到会率必须在80%以上,人手一份测评表,对所有初步候选人进行评议和投票,“称职票”达到半数以上,具有候选人资格。再经过党组织全面考察,确定候选人。
  第三阶段正式选举,按照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举行全体党员参加的支部大会,差额选举新的支部委员会。支委会产生后,通过无记名投票,选举书记和副书记。
  在凤阳,人们将这种方式称为“两推一选”,着重指出由此产生的党支部领导班子获得了党员和党外群众的双重信任。
  试点鼓舞了信心
  凤阳县委先选两个村作试点。
  周圩乡苗郢村是有名的后进村,原支部书记年过花甲,不愿干下去了。“两推一选”激发了农村党员和村民选好带头人的热情,去年3月初,全村453户人家,405户参加了民主测评和推荐。举行党员选举的那天,已经住在县城儿子家的76岁老党员赵士兵,不顾年迈乘公交车赶了17公里,又徒步2公里路回村,行使了自己的权利。结果,这个村去年底当选的村委会主任赵之庆获得了92.7%的群众“称职票”,还在支部大会上获得97%的选票。新当选的支委年龄从原来的53.8岁下降为44.3岁,怀着神圣的责任感,新支书赵之庆满怀热情地投入工作,获得村民一致称赞。
后进村能实行“两推一选”,条件好一些的怎么样?在另一试点,连续4年被评为安徽省“先进村党支部”的何铺村,“全省优秀村支部书记”郑克勋顺利当选。这充分说明,“两推一选”能够将群众和党员的意愿结合在一起,消除村党支部和村委会“两张皮”的现象。
试点的成功坚定了凤阳县委的决心,“两推一选”评议和党支部选举在全县范围举行。20年前诞生了农村“大包干”的凤阳大地上,涌起了选举新一届党支部带头人的热流。
实践检验的成果
凤阳县为此次村支部换届选举共印发评议表36万份,召开近千次座谈会。经过一个多月努力,共选出村党支部书记376名,新当选支委1290名,整个选举工作有条不紊。新当选的村支书平均年龄比上届下降4.6岁,他们大都是有生产、经营一技之长的中青年党员,是思想比较活跃的农村致富能手。
凤阳的农村党员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党内民主生活洗礼,大部分优秀的村支书连选连任,然而广泛的评议和差额选举使他们更有责任感。一些责任心不强、未能起到表率作用的人落选了,党内外群众信得过的党员脱颖而出。凤阳曹店乡的士敏村,原先的村支部班子软弱涣散,管理失控,村级招待费3年花了9万元,失去了群众的信任。通过“两推一选”,原村支书落选,45岁的党员陈德发当选。士敏村人心一振。过去,这个村做什么事都难,陈德发当选两天后,全村人就交齐了车船使用税,拿了一个全乡第一名。
陈德发当上支书,和村委会主任团结一心,清理村级财务,一年招待费不到3000元,向村民交了一笔明白账。“吃喝干部不见了”,士敏村退耕还林,承包经营,栽树修路,后进村走上了发展路。
门台镇申台村支书马绍纯,担任现职10多年了,这次几乎以全票连任。他认为,“两推一选”确实带来了压力。过去,支部书记通常是党内“等额选举”。现在,“两推一选”成为沟通党内外群众意向的重要渠道,当选的党支部对群众的支持格外关切和重视,必须不辜负全村党内外群众的信任才行。将近一年来,他致力于调整全村的蔬菜种植结构,改善农田基本建设,拓宽销售渠道,还自费到南京等大城市联系销路,结果使邻村的农民也受了益。
在凤阳采访,上述事例比比皆是。
凤阳县委组织部今年初作了专门的调查,认为“两推一选”选举明显增强农村党支部战斗力,拓宽了选贤任能渠道。村委会主任对通过“两推一选”上来的支书普遍服气,这就理顺了党群、干群关系,维护了农村的社会稳定。对“两推一选”的结果,党员、党委和群众三满意。
凤阳推行的“两推一选”和当年的“大包干”一样具有深刻的意义,为农村民主建设注入了新的内容,对农村基层干部的选用机制是一场改革和创新。凤阳的做法引起了滁州市委的重视,他们正在认真总结经验,并在全市农村党支部换届选举中全面推开。


第1版(要闻)
专栏:

  抓住机遇 大力推进
  ——二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本报评论员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是党中央审时度势、总揽全局,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决策。这一战略的提出恰逢其时,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因而必将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西部地区的发展,历来是我们党十分关注的问题。新中国成立五十年来,我们曾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开发西部,西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各方面条件的限制,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仍有较大的差距。区域经济发展,需要时机,需要条件。如果时机未到,条件不成熟,却不顾客观实际蛮干硬上,结果只能是欲速不达。相反,如果条件具备,时机成熟,却未能及时推进,乘势而上,就会坐失良机。现在,大规模开发西部的时机已经成熟,我们已经具备了诸多有利条件。
  首先,新中国成立五十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年的建设,我国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即将实现,人民生活总体上接近小康水平。国家有能力加大对西部地区发展的支持力度。当前,为了扩大内需,国家正在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西部地区基础设施落后,人民消费水平较低,扩大内需,开拓市场的潜力很大。因此,国家可以通过安排建设项目,用较多的财力直接支持西部地区发展,把扩大内需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有机结合起来。
  其次,由于党的农村政策的成功和农业科技的进步,我国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基本解决了全国人民的吃饭问题。长期以来,由于粮食短缺的巨大压力,改善西部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一直是我们想做而没有能力做的事情。现在,粮食库存较多,供给比较充裕,这就为我们在西部地区有计划、分步骤地退耕还林还草,绿化荒山荒地,改变生态环境的恶化提供了物质保障。
  再次,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进程加快,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西部地区也将更加开放。这为西部地区引进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创造了宽松的外部环境,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第四,经过多年的建设,特别是近几年,国家用于建设的投资逐步向西部地区倾斜,已经建成或正在建设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形成了一定的物质基础,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东部沿海地区经过一个时期的快速发展,已经有了支持和带动西部发展的实力;同时开发西部也为东部沿海地区开拓新的市场空间、增加新的投资机会、确保经济的持续发展创造了难得的机遇。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和抓住这个难得的机遇,坚定信念,树立信心,增强历史责任感,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中央的重大战略决策,不失时机地推进西部大开发。尽管开发西部是一项长期、艰苦的事业,我们还面临很多困难,但我们相信,有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有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一定能把西部开发的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的现实。


第1版(要闻)
专栏:

  广西:什么高效种什么
  本报南宁3月25日电 记者罗昌爱报道:人勤春早。今年,广西农村春耕生产在确保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产量的前提下,当地政府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引导农民盯住市场,什么作物优质高效就种什么,巧做土地文章,春耕生产出现既快又好、质量提高的喜人局面。
  广西在总结近年经验的基础上,各地农村干部引导农民充分利用优越的气候条件,瞄准市场,稳步调整产业结构,增加优质高效、适销对路的粮食作物和多种经济作物。在粮食种植方面,全区今年早稻种植面积1568万亩,比上年少了106万亩,杂交稻却比上年增加了2.42个百分点;优质稻谷种植面积达741万亩,比上年扩大315万亩,占早稻面积的47.3%。到3月23日止,全区已浸播早稻种子2617万公斤,占应播的92.38%,桂南地区已基本完成了早稻浸播任务。在多种春种作物方面,全区已完成种植面积1392万亩,与去年同期相比多103万亩。其中效益较高的蔬菜、花生、木薯的种植面积都比去年增加30万亩以上,黄豆、果蔗、西瓜等种植面积也都有大幅度增加。旱地作物中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的比例已达到1∶1。钦州市在春耕生产中大念“山海经”,先后调整了近6万亩坡地和沿海咸酸田、低产田用来发展香蕉、西瓜和水产养殖。


第1版(要闻)
专栏:

  黑龙江:盯着市场抓备耕
  本报哈尔滨3月25日电 记者胡斌报道:黑土地上的残雪尚未消融,黑龙江的农民们已开始为备春耕而忙碌起来。不过,与往年不同,今年他们是盯着市场备春耕。
  黑龙江是玉米的主产区,过去,由于选用高产晚熟的跨区域种子,含水量大,卖不上好价钱。今年,许多地区的农民主动把玉米种子退回了一个积温带,选用角质好、卖价好的优质品种。双城市在粮食过腹转化上做文章,今年这个市拿出100万亩耕地发展赖氨酸含量高的饲料玉米,用畜牧业拉动种植结构的调整。北安市选定了1000个与市场对接的项目,由乡、村和大户试验示范,通过“指挥田”,让农民“夏季看长势,秋季看品质,年终算效益”。
  拿着订单备春耕,这在黑龙江已不再是新鲜事。肇东市东发乡的6000多农户同广州粮油贸易公司签订了4万亩“龙发牌精洁大米”的种植合同。安达市今年组织市乡村三级干部外出搞市场调查,跑项目,拉订单。目前,全市已有37万亩耕地拿到了订单。


第1版(要闻)
专栏:

  西藏:积极推广农业科技
  本报拉萨3月25日电 记者岳富荣、王建新报道:为把春耕春播生产抓紧抓实抓好,目前,西藏自治区各级机关干部和农技人员1000多人正活跃在春耕春播生产第一线,将技术与服务送到田间地头,把困难与问题解决在乡村农户。
  今年3月以来,西藏各地群众适时平整土地,追施底肥,扩大灌溉面积,提高播种质量,全区由东到西掀起了春耕春播热潮。据自治区农牧厅介绍,各级农业部门今年积极帮助农民优化品种,调整结构,全区农作物今年计划播种345万亩,其中优质冬小麦示范面积、青稞播种面积和优质油菜播种面积均有不同程度扩大,高原特色作物和饲料作物适当发展。各级农技部门培训基层干部和农牧民群众近20万人次,全区科技人员蹲点进行科技承包的农田面积预计可达280万亩,良种覆盖率、种子精选包衣率和农作物机耕机播率均有较大幅度提高。全区化肥已到位4万吨,农药到位400多吨。
  去冬以来,西藏各地利用农闲季节,开展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积肥造肥工作。林芝地区的米林县、工布江达县和米林农场组织群众新修、维修水渠343条、堤坝128座,改造中低产田4000多亩,积造农家肥350多万筐。


第1版(要闻)
专栏:

  湖南:调整农产品结构
  本报长沙3月25日电 记者吴兴华报道:开展春耕生产以来,湖南省委、省政府在尊重农民自主权的基础上,引导全省农民以市场为导向,大力调整农产品结构。各地农民积极扩大适销对路的优质稻以及其它农产品优良品种。据省农业部门统计,全省已落实早稻面积2063.85万亩,其中优质早稻面积1020万亩,比去年增加200万亩;与此同时,进一步扩大以玉米为主的优质旱粮种植面积,全省计划播种旱粮面积1800万亩,其中玉米800万亩,比去年增加170万亩。目前,全省已有20%的早稻面积浸种下种。
  湖南省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加大科技推广力度。全省各级农技人员深入农村,举办春耕实用技术培训班,农村掀起学技术、用技术的新热潮。到目前为止,全省共举办各类春耕生产技术培训班1800多次,共培养各类农业技术骨干448万人次,比去年增加60多万人次,印发各种技术资料1386万份,资料入户率达95%以上。
  入春以来,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和农业部门负责人深入县乡农村,指导春耕,解决春耕的实际困难。


第1版(要闻)
专栏:

  辽宁省凌海市农民今春踊跃购买拖拉机及各种农业机械投入春耕生产,去冬今春购买各种型号拖拉机已达1300多台。图为青年农民正在选购拖拉机。 李铁成 摄


第1版(要闻)
专栏:

  西气东输工程前期工作启动
  力争一年搞好规划设计,2003年实现输气
  本报北京3月25日讯 新华社记者索研、本报记者费伟伟报道:国家计委今天在北京召开西气东输工作会议,对西气东输工程的前期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国家计委主任曾培炎要求,在前期工作中,要搞好科学论证和总体规划,特别要加大地质勘探力度,确保有稳定可靠的气源,并落实好下游用气市场。
  曾培炎说,西气东输工程是贯彻落实党中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举措,是把西部地区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的一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是带动新疆经济发展和造福新疆人民的大好事。这是一项上、中、下游一体化,跨地区、跨行业、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各有关地区、部门和国家公司要在统一领导下,互相配合,互相支持,科学有序地组织工程实施。
  据了解,经国务院批准,西气东输工程成立建设领导小组,由国家计委副主任张国宝任领导小组组长。
  据介绍,西气东输工程将力争用一年的时间搞好规划、设计工作;今年底,力争在新疆地区再探明30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储量,为累计探明1万亿立方米储量奠定基础;2001年上半年干线管道和各地的下游用气设施开始同步建设;2003年实现输气。


第1版(要闻)
专栏:人物介绍

密克罗尼西亚联邦总统法尔卡姆
今起对我国进行访问
  应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邀请,密克罗尼西亚联邦总统利奥·法尔卡姆将于3月26日至31日对中国进行访问。
  法尔卡姆1935年11月20日生于波纳佩州,曾在美国夏威夷大学获社会学学士学位,后在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大学读研究生,主修公共事务和国际事务。
  1975年,法尔卡姆当选为密克罗尼西亚宪法大会副主席。1983年至1984年,他担任密克罗尼西亚驻华盛顿联络处联络员和波纳佩地区宪法大会主席。1986年密克罗尼西亚独立前,他曾先后任前托管地政府高专署政治和行政事务办公室工作人员、波纳佩区行政长官、密托管地政府驻华盛顿联络处联络员。
  密克罗尼西亚独立后,利奥·法尔卡姆当选为波纳佩州首任州长。后来,他当选为波纳佩州的第五届联邦国会议员。在第五至第九届国会中,他曾为司法和政府工作委员会成员,并先后担任教育、卫生、外事、资源和发展委员会副主席等职。1997年5月他当选为副总统,1999年3月当选为密联邦第十一届国会议员,1999年5月11日当选为密克罗尼西亚联邦总统。
  法尔卡姆对华友好,坚持一个中国政策,曾两次访华。
  法尔卡姆已婚,夫人艾丽斯·格林·法尔卡姆,他们有4个子女。(新华社发)


第1版(要闻)
专栏:

  适应市场需求 注重技术创新
  武汉工业结构调整势头好
  本报武汉3月25日电 记者罗盘报道:武汉根据市场要求调整工业产业和产品结构,一批失去市场的传统产业被淘汰,纸业、生物农药、激光设备、环保设备等高科技高效益的产业崭露头角。目前,晨鸣纸业公司等一批新的企业集团已成为这个市新的税源增长点。
  近年来,武汉市一批传统产业每况愈下,市政府适时调整产业结构,对已经被市场淘汰的产业不再投入,以汉阳晨鸣纸业、科诺公司等结构调整重点项目为依托,集中资金、集中政策予以扶持,全力促进。
  武汉市政府在调整工业结构时,严格按经济规律办事,不搞强行捏合。对优势企业优先安排政府结构调整专项资金,以此达到扶优扶强、壮大龙头的目的;促进同行业企业向优势企业靠拢,形成“航空母舰”。
  武汉市政府在调整工业结构时,注重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武汉的生物农药行业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武汉市政府要求这一行业的龙头科诺公司搞好技术创新,开发生产新型生物及生化农药系列产品,尽快做到产业化,抢占新兴市场。
  通过工业结构调整,一批拥有现代技术和未来市场的企业集团正在形成。武汉的激光产业,是目前国内同行业中发展最快的产业,武汉制造的激光产品目前已占国内市场份额的60%以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