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3月25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大地周刊)
专栏:

  三谈晚会少而精
  1998年初,我们曾发表赵国政、吕艺生、付林三位艺术家的来信,严厉批评综艺晚会泛滥成灾的现象,文章加配徐鹏飞漫画《有可能出现的文化机构》,引起读者强烈共鸣。去年,我们又刊出文章,分析晚会风愈刮愈烈的原因。今天,我们约请两位著名导演撰文,就舞台演出如何少而精、如何创新发表见解。张继钢任总导演的晚会“世纪的春天”、孟欣任总导演的歌会“同一首歌”,在春节期间与观众见面后,都曾受到热情的称誉。
  回归艺术本体
  张继钢
  今年春节期间推出的“双拥”文艺晚会“世纪的春天”赢得了各方面的好评。一台演出得到赞扬或批评都是正常的,但引起如此大的关注却令人深思。
  文艺要推陈出新,是人们普遍遵循也是我们非常熟悉的艺术规律,但事物往往太熟悉了反而容易淡漠。所以近一个时期,类同的大型综艺晚会实在太多,没完没了的“人海战术”,没完没了的毫无艺术关系的歌伴舞、舞伴歌,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现象非常严重。用毫无节制的大量财物去毫不疲倦地重复过去,既热热闹闹,也乱乱哄哄,观众走出剧场,内心自然也就空空荡荡,因为他们没有被感动,没有被唤醒到他们渴望到达的美的境界中去。
  美,是需要创造的,是需要用沉静的而不是浮躁的美的心灵和智慧去创造的。创造就是独特,创造就不能拾人牙慧,创造就必须是新的,所以要推陈出新,所以要风格独特,只有这样才能感悟观众,流传久远。
  我们应当承认,艺术和娱乐是有区别的,虽然艺术也含有娱乐的成份,但毕竟不同。这一点在许多国家都有严格的界别。如有些舞蹈仅仅因为音乐配器中含有电声鼓就进不了某些特定剧场,如某些音乐剧可以专门为此剧的排演而修建一个剧场等等。因为艺术有属于它自己的环境和氛围,娱乐也有属于它自己的空间和手段,两者不分,就可能用办娱乐的方法去搞纯艺术,就听不到完整的歌,看不见完整的舞,非歌非舞,牛头不对马嘴。明明是杂乱,还硬说成是“信息量大”。如今舞台上常出现重心和辅助布置不得当的混乱,甚至有时在上百个伴舞演员的海洋中找不着唱歌的主角在哪里。舞台上的呈现仿佛不是艺术作品,倒更像是进入了一个巨大而嘈杂的工厂车间。我们呼吁,艺术应该找回自己的本体,娱乐也应当找到自己的位置,只有山水相宜,风景才会更好!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流行的假唱、假奏、假演,自欺也欺人,是一种更为可怕的现象。任何一门艺术都有自身艺术的进步,任何一位艺术家都有自身艺术修养和水准的锤炼和提高。各时代各国各门类艺术家都讲“基本功”,不讲基本功就是失去了对观众起码的尊重。有人把如今从事艺术的人分成四类:本事大,脾气小,一等人;本事大,脾气大,二等人;没本事,没脾气,三等人;没本事,脾气大,四等人。如果假唱、假奏、假演再加上脾气大,那么在观众心目中的位置就可想而知了。
  一台综艺晚会的成败原因虽然很多,但优选和集中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完美统一的好作品,推出了艺术和技术都功底很深、实力很强的新演员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名演员应不断推出好作品,大舞台也应不断推出新演员。舞台要接纳“精益求精”,拒绝一成不变。观众欢迎好作品名演员,也渴望新作品新演员,所以观众对名演员要求高,评头论足就理所当然;对新演员,即使美中不足,也愿意由衷鼓起激励的掌声。
  文艺和文艺批评是一对互相学习、互相影响、共同进步、缺一不可的姊妹,健康的文艺批评是艺术进步的保证,而庸俗的艺术作品和庸俗的吹捧也有直接的关系。应当看到,现在存在着一些虚假的文艺批评,有的把先吹捧后演出说成市场的“商业运作”,有的把一边自己演出、一边自我吹捧描绘成观众最及时的反映,有的则是当面吹捧背后耻笑。艺术作品需要观众检验、市场检验,更需要时间来检验,急什么?文艺批评本来就应该实事求是,说长论短,百家争鸣,怕什么?所以,我们提倡以真诚的感情去创作真诚的艺术作品,用真诚的笔来写出真诚的文艺评论。艺术评论要评出真、善、美,首先自己要具备真、善、美;文艺批评要捍卫真、善、美,首先就要在“真”字上下功夫。如此,艺术作品和文艺批评才能有长足的进步。
  情感的共鸣
  孟欣
  今年的春节,一种新的声音凝聚了无数观众的视线;一种新的情感唤起了许多观众遥远的记忆;一种新的感觉渗透了无数观众的心灵,这就是中央电视台多次播放的歌会“同一首歌·相聚2000”。
  “同一首歌”播出后,迅即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我们收到了数以万计的观众来信和热线电话。杭州铁路局的李宇巍写道:“感谢你们在春节期间为我们奉献的精彩的歌会,让我们有幸听到如此真挚而热烈的怀旧歌曲。”安徽大学的王莉说:“似乎见到了久违的朋友一样,让人久久回味。”辽宁省盘锦市李艳说:“好久没看过这么好的歌会了,娱乐节目就应该这么搞!”北京的王伟说:“重温过去的日子,让我又回到了梦开始的地方。”
  面对一封封来自祖国各地的信,观众的热情让我们感动,观众的真情也让我们产生了真诚的思索。
  很长一段时间里,综艺晚会数量过多,内容乏味,使观众产生了厌烦。舞台的花哨、形式的铺排、千篇一律的结构已无法真正唤起人们的共鸣。而“同一首歌”是在探索一种风格,一种贴近生活、贴近百姓、富有时代感的风格。
  首先,把握时代主题,引导时尚,使“同一首歌”成为当代忙碌的都市人追寻梦的地方。一段真正优美的音乐,一首熟悉的歌曲可能唤起不同年龄观众的共鸣,带给人们遥远的记忆,传达一种怀旧的心情。“同一首歌”现场没有超大的舞台,没有众多的伴舞,也没有豪华的布景,凭着情感交流,使演员与现场观众,歌会现场与电视机前的观众形成一种特殊的融合与碰撞,使歌会有着与以往晚会不同的一种气息。
  其次,歌曲曲目选择多样化,满足了不同层面、不同年龄的观众的欣赏喜好,唱出了不同观众的共同心声。“同一首歌”是一台纯粹的歌会,好听的歌、愿意看的人、久违的老朋友,主持人和嘉宾也没有空话、套话和刻意的搞笑,同时关注不同层面观众的不同情感需求。曲目分成三类:一是距今不远的流行歌曲,陈红《常回家看看》、孙悦《祝你平安》、田震《执著》、张也《走进新时代》等。第二类为经典歌曲的全新翻唱,王璐瑶《四季歌》、尹相杰和于文华《九九艳阳天》、花儿乐队《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屠洪刚和景岗山的《外婆的澎湖湾》等歌曲经过全新的演绎,具有了一种新鲜的怀旧感觉。第三部分的原人原唱经典歌曲是歌会的最亮点。张明敏《我的中国心》、奚秀兰《阿里山的姑娘》、苏小明《军港之夜》等久违歌坛的老歌星和曾经广为流传的老歌,穿越时空,再次撞击观众心弦。在千差万别的需求中寻求人们共同的心声,从而形成了这一歌会的主题。尤其是前不久,伴随着人们对西部的关注,“同一首歌”的西安之行不仅实践了我们为受众服务、以受众为中心的宗旨,而且伴随着不断深入生活,深入社会,电视工作者与百姓的心贴得更近了。
  既然观众喜欢这样的节目,我们是否能将这样的节目长期办下去,逐步形成一种“品牌效应”呢?比如,每年举办一至两台“同一首歌”歌会,名字不变,但表现手段要不断发生变化,可根据不同题材形成主题性的歌会,像校园题材、中外影视歌曲题材、老人夕阳红题材、中外名曲题材等。
  在当今的市场经济环境下,电视文艺作品要不断出新,追求精品意识,品牌化运作无疑将是未来电视业发展的必然。品牌对于我们电视人来说不是固守,而是创新;不是停滞,而是开拓。不重复自己,也不模仿别人,这就是风格所在。


第5版(大地周刊)
专栏:我看当前流行歌曲

  杨志芳,河北宣化人,职工——
  提防假大空
  首先是感情虚假。这主要表现在创作内容、创作情感和演唱表情的处理上。生茂、唐诃、雷振邦、谷建芬等老一辈音乐工作者为了创作一首好歌,时常深入普通百姓中间,从平淡中提炼生活,升华生活,创作出脍炙人口的作品。可如今,这种务实的创作风格逐渐被摒弃,代之以躁动不安和刻意雕琢。有些采风活动,也不过浮光掠影地到农村、乡镇转一圈而已。很难想象,一个对现实生活无动于衷的音乐工作者能够创作出感情真挚的作品。
  歌手的虚假表演也同样不容忽视。一些歌手由于功底不深,便请专业人士一句一句地教,甚或录音时,一天只录一句,然后拼制而成。如此低的音乐素质,观众怎能奢求歌手饱含深情地演绎歌曲呢?
  其次是盲目追求大潮流。一些作者不讲个性,一味赶风头。外面需要春江花月的东西,他们就创作这类作品;外面需要呐喊,他们又转向那一方面。歌曲的风格、个性完全被环境所左右。香港回归前,歌坛一下子冒出十多首相关的作品,可听来听去,没有一首超过《东方之珠》的。新中国五十周年,歌坛推出不少庆祝式作品,可仔细品味,竟没有一首能与《歌唱祖国》和《春天的故事》相媲美的,更休谈传唱开去。
  笔者并不反对创作一些反映某一时期主题的赞歌,但一窝蜂地去跟风,是否趋向雷同?生活本是丰富多彩的,歌曲同样应该百花齐放,风格万千。
  第三是内容空洞。虚假必然导致内容的苍白、乏力。一些歌曲翻来覆去就是那几句空洞无味的歌词,简直让人疑心:如此差的作品,怎么也能“顺利出笼”?歌曲语言缺乏美感,生活气息严重不足,这样的作品谁喜欢?流行音乐的整体水平出现倒退,其原因就在于此。过多、过滥的低劣之作,败坏了听众的胃口,也扰乱了创作市场,从而导致歌坛大面积的质量滑坡。
  词作家乔羽曾说:一个人的才华假如只有一杯,比如像一杯奶,创作多的时候,就要不断地加水。词曲家应该注重从生活中撷取灵感,充实自己这杯并不太满的“奶”,才会使作品具有较长的生命力。倘若一味加水稀释,或者提前透支,那才华势必一天天枯竭,以致最后连一杯水也挤不出来了。这是创作者的大忌。


第5版(大地周刊)
专栏:我看当前流行歌曲

  周存康,重庆人,干部——
  如何打动人心
  笔者孤陋寡闻,对流行歌曲知之甚微,因而记不住几首。可是听了一首《常回家看看》,着实打动了我的心。当时只是听了一遍,歌词记得不多,最近去买了一盘磁带,回家放了几遍,仔仔细细地听了几遍。这首歌的歌词朴实无华,无哗众取宠之意,用词实实在在,贴贴切切,没有抽象的语言,用不着人们去猜想,去臆测。歌词中“妈妈准备了一些“唠叨”,爸爸张罗了一桌好饭”,这说明了老人的心态,老人盼望儿女回家来看看的感情。儿女回家后做点什么呢?“哪怕帮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给爸爸捶捶后背揉揉肩。”这些,对儿女来说实乃举手之劳,伸手就能做到。儿女的心事如何表达呢?“生活的事情给妈妈说说,工作的事情向爸爸谈谈。”
  每次回家,父母都很高兴,晚上在一起闲聊到十一二点钟。而且总要想方设法弄些好吃的。这些年,鸡鸭鱼肉也不算什么美味佳肴了。我最爱吃的是家乡的豆花。父母就满足我这爱好。挑来清澈透明带有回甜味的山间泉水泡上自己种的黄豆,待黄豆泡涨后,用人推石磨慢慢地把豆子磨成浆。用烧开的豆浆拌海椒,滋润、香辣,放上大蒜、小葱、鱼香菜之类的佐料,我一吃便是几碗。
  前些年不常回家,也感觉不出什么,思家的心不怎么迫切。随着时光的流逝,年龄的增长,父母老了,儿女已长大了,儿女也有自己的儿女了。思念父母之情愈来愈浓了。总是在想常回家去看看。听见《常回家看看》这首歌,心中便产生一缕思念父母之情。遥望家乡思念父母,心中默默地祝愿老人平安。虽说总想常回家看看,可一年也回不了几次。前些年靠写信问候父母,书面语言见字不见人。好在这些年通讯事业发达,电话遍及城乡,不能常回去看望父母,打电话问候虽闻其声不见其人,却也不失问候之意,这也是常回家看看的方式之一。父母想念儿女时也打电话来聊聊。
  《常回家看看》这首歌不知听了多少遍,总也听不够,真是百听不厌。


第5版(大地周刊)
专栏:人物春秋

  女摄影家和《湘西的心灵》
  卢大波
  现代摄影艺术发展至今,各种流派令人眼花缭乱,而湖南女摄影家李晓英对走自己的路却充满信心。她常年跋涉在湘西崎岖的山路上,寻找自己的感觉,走进一家一家农户,也走入湘西的心灵。
  读李晓英的作品,仿佛回到沈从文笔下的湘西:吊脚楼、石板地、九曲回肠的江水、顺江而下的竹排,以及江边那一户户淳朴、善良的人家。她的作品犹如她的为人:善良、实在、宽容与大度。她对湘西这块神奇的土地充满着眷念,作品所表现的人物、场景流淌着她特有的情感,以独特的视角着力营造出山里农家氛围:一缕青烟、一束阳光,仿佛是心魂的游动。从画面上使你感受到画面以外的张力,像岁月老人在娓娓道来,静静地与你进行心灵的对话。
  一位四十多岁的女人,经常出没于深山野地,付出的艰辛是可想而知的,甚至有时还冒着生命危险。但在摄影的道路上,她的专注、她的孜孜以求和锲而不舍深入生活的精神,始终感动着认识她的每一个人。她1987年进入武汉大学新闻系深造,1995年加入中国摄影家协会,足迹踏遍了大半个中国,现为中国女摄影家协会理事,湖南省摄影家协会理事,株洲市群众艺术馆副研究员,1999年还获得中国摄影家协会“德艺双馨”奖,同年成为英国皇家摄影协会会员。近年来,她的百余幅作品获全国和国际摄影展奖,并多次在海内外举办个人摄影展。2000年2月在中国美术馆举行的《湘西的心灵》摄影作品展,是她大学毕业十年后在艺术追求上的一次汇报,呈现给人们的是她对湘西独特人文景观的艺术感受。照片颇显气势,用光讲究,画面以暖色为基调,烘托出湘西大山文化气氛,给人以深刻的历史感和生命感。
  在李晓英的数以百计的作品中,最能打动人心的是那些可以称为“小的生活场景”。从画面上看那些司空见惯的农家用具,如竹篓、镰刀、车轱辘,加上用光的奇妙组合,让人感到时光的缓慢与停滞。我们生活在快捷喧闹的现代文明之中,而这些场景就仿佛是历史的遗存,给人以无限的遐思。
  (下图为作品《沉浸之美》)(附图片)


第5版(大地周刊)
专栏:海外艺苑

  小提琴家今年九岁
  台湾著名指挥家陈秋盛不久前匆匆赶到北京向记者发布消息:他将在4月9日和九岁的日本小提琴手栗原幸信在北京音乐厅办一场音乐会,中央歌剧院交响乐团也一起登台。
  原来,这位日本小提琴手是陈秋盛的入室弟子。他出生在东京,三岁时便显露出极高的音乐天赋,先随日本小提琴家学习,1998年起又在母亲的陪伴下,每月赴台湾向陈秋盛学琴数日。去年,栗原幸信在东京登台举办独奏音乐会,高难度的曲目在他的指下顺畅流淌,而且领悟力惊人,轰动一时。
  陈秋盛先生不但以指挥艺术享誉乐坛,既擅长交响乐又精通歌剧,并且也是优秀的小提琴家,现在是台北市立交响乐团团长和常任指挥。陈先生告诉记者,栗原幸信在音乐方面确具超乎常人的才智,总爱超前学习,以至有时为了他的身体健康不得不遏制他内心的那股激情。栗原幸信看乐谱过目不忘,很难的作品,只要稍加点拨,便能迅速掌握。去年音乐会时,他已可以娴熟地演奏维瓦尔弟《四季》中的“春”,巴赫《a小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莫扎特《G大调第三小提琴协奏曲》。
  此次北京演奏会,陈秋盛师徒和中央歌剧院交响乐团将演奏罗西尼、门德尔松等名家的作品。(郭维)
(附图片)


第5版(大地周刊)
专栏:

  歌剧《卡门》排练紧锣密鼓
  定于4月29日至5月4日在北京世纪剧院与观众见面的法国歌剧《卡门》的排练正紧张进行。每天,在中央歌剧院排练大厅里,婉转的歌声、悠扬的琴声不绝于耳。
  中央歌剧院复排《卡门》完全采取国际上通行的六道工序的制作方式,即试唱——音乐排练——清唱音乐会——戏剧排练——合乐——现场合成——正式演出。
  2月16日(正月十一),刚刚结束春节假期的艺术家们精神饱满地投入了排练。此次演出歌剧院推出了最佳阵容,音乐排练挂帅的是黄小曼女士;主要演员既有参加过1982年《卡门》首演的季小琴,也有在我国歌剧舞台上已具知名度的刘珊、王蕾、黄越峰、戴玉强等。为了艺术上后继有人,中央歌剧院还排出了一组青年演员组成学习组。
  排练也吸引了一批老艺术家,合唱指挥方松甫,声乐指导李晋玮,导演陈大林、李稻川,艺术顾问刘诗嵘、郑小瑛,剧本译配孙慧双等都已年过六十甚至已经是七十的老人,但是,复排《卡门》的消息使他们焕发青春,不顾年迈体弱,坚持参与。
  中央歌剧院将于3月25日在北京音乐厅举办《卡门》全剧清唱音乐会。
  (梁群)


第5版(大地周刊)
专栏:文化纵横

  观众赞誉《爱心世界》
  电视系列专题片《爱心世界》在各地近百家电视台陆续播出,最近又在中央电视台与观众见面,反响之强烈,出乎意料。《爱心世界》以爱心为主题,讴歌人类美好情感,其中有江泽民总书记对希望工程的评价,有邓小平资助少年复学的描述,有文化、新闻界知名人士慷慨奉献的故事。真实的画面、动人的音乐相交融,独具一格。
  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朗讯科技有限公司和希望国际文化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制作的这一电视片收到了大量的观众来函,盛赞作品的魅力。
  长城国际体育传播公司的邹波说:“我是一个摄影爱好者,那幅宣传希望工程的‘大眼睛’照片早就看过,但对于作者解海龙并不熟悉。看了《爱心世界》,对这位记者才有了全面了解。给我留下的最深印象是解记者对社会的强烈责任感和对贫困地区人民的丰富爱心。”河北承德民政局的宋振召看了“群星系希望”一集,被王铁成、田华的行为所打动,认为他们在生活中也堪称楷模。上海退休干部沈生华说这是“一部反映希望工程的好片子。我不但自己看了,也发动孙子、孙女们一起观看,片子的内容真实感人”。有位中学生通过这部电视片对贫困学生的介绍,意识到“像我这样可以安心上学是件多么幸福的事,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与贫困地区同学们相比是多么微不足道”。
  观众在信中都希望能再播《爱心世界》。
  (李杨)


第5版(大地周刊)
专栏:

  互联网必须尊重作家权益
  最近,“互联网与作家权益”主题研讨会在京举行,由博库网站会同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共同举办。
  根据网络评论家的推断,二十一世纪可称为“大IT时代”,其主要特征之一在于技术的日益边缘化和内容与服务的中心化。在如此背景下,作家创造的各类精神产品,无论是对现代化生活的忠实记录,还是对人类未来的大胆幻想,都可称“大IT时代”最重要的文化资源之一。那种掠夺性使用作家精神产品、完全无视作家知识产权与合法权益的举动已受到作家、媒体直至受众的强烈关注和警惕。
  研究互联网特性,既让作家在互联网时代能够重现往日风采,也让作家的精神产品在得到最大面积传播的同时得到最大限度的权益保护,成为这次研讨会上的中心话题。
  (袁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