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9月9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四面八方

  新野涌现千余“特种养殖场”
  本报讯 今年7月,20只活泼可爱的猕猴在风光秀丽的桐柏山太白顶自然保护区安家落户。
  这些猕猴的老主人——河南省新野县沙堰镇鲍湾村养猴场场长鲍国山,不仅收入两万元,而且为繁育国家保护动物作出了贡献。
  据了解,目前在新野农村,像鲍湾村养猴场这样的特种养殖场已经有1980多个,养殖珍稀动物38种,去年销售收入达1.1亿多元,成为农村一条独特的生财之道,为山区经济发展增加了新的增长点。
  (张志群 王冬安)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四面八方

  广平农民钟点工走俏
  本报讯 近日来,河北省广平县张桥村农民马明章笑容常挂在脸上,他在本村张其瑞的花木场打工,每天5个小时,每个小时3元,一天15元就到了手。目前,在广平县像马明章这样做钟点工的农民已有2000多人,该县劳动部门负责人说,近段时间来钟点工范围更加广泛了,从给人家种地、除草已扩展到为别人照看孩子,抚养老人。
  广平县是个农业小县,近年来,随着粮食市场的饱和,农民单靠粮食种植已不能增收。为此,该县劳动人事部门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输出作为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手段。(赵凤山)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四面八方

  颜单镇有条农技服务“120”
  本报讯 一条热线牵两头,农民专家常碰头。这是江苏省建湖县颜单镇因设立农技服务“120”而出现的新鲜事。
  8月24日,江苏省建湖县颜单镇李夏村三组农民解德明家的粳稻田出现了大面积的稻瘟病。解德明拨通了该镇农技站号码为6511120的热线电话之后,农技站站长唐福泉随即赶到田头。在颜单镇,农民在种、养生产中遇上技术难题,都乐意拨通镇农技站“120”服务电话,让农技人员赶来为自己排忧解难。如今,颜单镇农技站农技热线已连接全镇20个村8000多农户,开通8个月以来,解答农民技术咨询1400多人次。(汤义林 徐汉萍)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四面八方

  昌城全力推进农业现代化
  本报讯 山东省诸城市昌城镇一年来投资1600多万元重点建设了1.2万亩的农业现代化示范园区。园区全部实现良种化,建起万亩良种繁育基地,为全市提供良种。在生产管理上,进行测土配方施肥、生物化控、增施新型有机肥,培肥了地力,提高了粮食产量,1998年示范区粮食亩产达1050公斤,1999年预计小麦亩产可达600公斤以上,亩均效益比过去增加300元以上。所引进的技术与品种已辐射到全镇农业生产中。(刘伟)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关注农民增收

  让市场说了算
  ——看江西省宜春市如何增加农民收入
  本报记者 余清楚 彭俊
  记者到江西采访农民增收,省里的同志说,你们到宜春地区走走吧,那里是全省的农业大区,有经验;到了宜春,地委、行署的同志推荐说,你们到宜春市看看吧,论自然条件,他们不是最好的,但他们围绕市场想办法增加农民收入的做法很有典型意义。
  用特色农业填补市场短缺
  在宜春农村转了几天,听到最多的字眼是“调整结构”、“特色农业”。连田间地头的农民都晓得说,“别人没的,我们有;别人有的,我们优。东西有特色,不愁没销路!”
  进入90年代以来,从短缺经济进入相对过剩经济的宜春农民,和全国其他地方的农民一样,也曾经历了农产品从不愁卖到卖不动的痛苦过程。粮食多了卖粮难,生猪多了卖猪难,甲鱼多了也难卖,部分农民损失惨重。
  在残酷的市场竞争面前,宜春的干部和农民进行了反复的思考和讨论,并且最终达成了两点共识:一、要使农民增收,必须让农民生产卖得出、卖得好的农产品,这是最基本的前提;二、过剩经济也有市场短缺,我们的农产品,必须适应市场、调整结构,在市场饱和的短缺缝隙中杀出一条生路。
  很快,宜春人对自己的农产品结构举起了两把“利斧”。
  第一把“利斧”砍向了传统的种植业。品种落后、没有市场的部分早稻品种首先被淘汰出局,仅1997年就有1.5万亩早稻被调减掉。在此基础上,一批全新的、有市场生命力的优良品种如早香稻、金优402、优I402等被广泛应用到大田种植。
  对原有的经济作物,宜春人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调整。他们推广的一种叫“丛生竹”的笋用竹,春笋过季时就开始发笋,一直到冬笋上市,打了一个市场的时间差,销路很火。
  第二把“利斧”砍向了传统的养殖业。分管农业的市委副书记谢梦日一口气能背出十几种禽畜的品种:三元杂交猪、麻羊、麻鸡、黑凤鸡、贵妃鸡、火鸡、美国肉鸽、淡水石斑鱼、罗非鱼、罗氏沼虾等等,有些品种记者闻所未闻。而这些品种如今都走进了宜春市农村的千家万户,并且已经打入了大江南北的广阔市场。
  有特色才能适应市场,有特色也能把握市场。宜春人靠调整结构开创出来的特色农业,不仅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了脚跟,而且还开拓出许多新的市场领域。辛勤的农民由此获得了应有的回报:1998年在受灾的情况下实现人均增收77元,据说,这是当地农民进入90年代以来连续第六个增收年。
  “比政府文件还管用”的服务
  农民调整产品结构,政府应当扮演什么角色?像全国其他部分地方的基层政府一样,宜春市委、市政府也干过“发文件”、“发号召”甚至“下命令”的事情。用一些干部的话说,农民不懂市场,就得依靠行政命令引导他们。
  可实际效果并不像一些干部想象的那么好。面对千变万化的市场,刚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变过来的干部们,往往把握得也不是那么准。结果本来是一片好心想提高农民收入的做法,却常常使农民在市场中栽了跟头,遭受了损失。政府的威信和形象也被打了折扣。
  市场挫折锻炼了农民,也教育了干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想增加农民收入,必须转变政府职能,变指令为指导、变命令为服务。”这是宜春市上上下下的农业干部在残酷的市场竞争面前达成的又一个思想共识。
  在围绕市场需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方面,宜春市的干部们先后走了三步“棋”。
  第一步,从制定发展规划入手。他们认为,如何在顺应市场需要、增加农民收入的基础上,制定一个科学的发展规划,是检验政府职能是否切实转变的试金石。市委、市政府多次组织农民、专家座谈,寻找增收点,论证增收措施,最终做到“增收指标实事求是,不搞水分数字;项目选择服从市场,不搞拍脑袋工程”。
  第二步,强化技术指导。这几年,宜春市每年都要组织上千名机关干部“送技术下乡”。同时,市委、市政府要求,市级110多名、乡镇级300多名农业技术人员,必须常年蹲点农村,抓一两项实用技术的推广。在此基础上,他们积极地“走出去、请进来”,从宜春农专请来专家指导果园种植、良种鸡的繁育,从中国农科院引种52个旱稻品种等等。很多专家在宜春受到了高度的尊敬,有的被聘请为市委副书记挂职指导。市委书记程传裕骄傲地说,我们是全国科技先进县,“全省独此一家”。
  第三步,加强信息服务。市计划、物价、农业、水产等部门,以无偿服务的形式,每月给农民发布一次农产品信息,张贴到各村委会门口,供农民作市场决策的参考。这种形式受到农民普遍欢迎,有的农民对记者说,“政府发的每月‘信息告示’,比发什么文件都管用!”此外,从1997年开始,宜春市开展了一项干部农民“心连心活动”。先后派1.4万名干部下乡,每个干部和一户农民保持长期联系。这些干部和农民“心连心”的首要任务,就是及时传递有关市场信息。两年多来,通过“心连心活动”,究竟使当地农民获得了多少市场信息?有关部门说,“连统计都统计不全”。
  面对更为严峻的结构调整形势、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我们期盼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日渐成熟起来的宜春人,在农民增收、农业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扎实,越走路越宽。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村杂谈

  让“原”字号农产品增值增效
  程建平
  纯农户,就是纯粹务农、种田的庄稼户。改革开放前,我国绝大多数农户是纯农户,且多为纯粮户。
  步入市场经济,“纯农户”的境况发生了变化。“纯农户”与那些既“赤脚下田”种庄稼、又“洗脚上路”跑市场的农户比,不仅所产农产品附加值低,而且观念、信息、精神状态、生活水平也逊色一截。
  山东寿光等地探索出一条依靠农业产业化使“纯农户”境况得到改变的道路。他们通过以市场为导向、以优势企业为“龙头”,龙头连基地,基地带农户的思路,把那些在市场上不值几个钱的蔬菜变成了净菜、分类菜、脱水蔬菜、罐头蔬菜等系列产品,一个县级市蔬菜产业化生产的产值竟高达10多亿元。于是,这一以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为内涵的农业产业化之路,很快在广阔农村扩展开来。昔日的“纯农户”,如今靠着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农村民间流通组织、县乡农产品贸易公司的“牵引”,走进了色彩斑斓的大市场。看着生猪变成一根根火腿肠,看着“原”字号产品增值增效,农民们心里乐开了怀。
  改变“纯农户”境况,绝非“华山一条路”。我到赣东北铅山县农村调研,见那里的农民自发组成民间流通组织,将颇具地方特色的红芽芋运销到上海、苏州等地,获利颇丰。铅山县所在的上饶地区仅运销到上海的农副产品就达2.4亿元。看来,滞货易地能变俏。在江西不值钱的小竹笋、小银杏、小土鸡,到了大上海居然身价倍增。城里人对乡下无污染、无公害绿色食品情有独钟!
  美国著名农业工程学家福斯特博士断言:现代农业是“应用科技力量耕作的时代”,因此,他的结论是“没有第一流知识的农民,就没有第一流的农业”。文盲、半文盲的农民只能从事“种粮为糊口、养鸡为换盐、养猪为过年”的小自耕农,与“纯农业”相依为命。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光靠农业本身积累力所难及,其投入还得靠以工补农、以多种经营补农、以商贸补农来解决。我国农村人多地少,劳力过剩,如果多是“纯农户”和“纯农业”,把劳动力捆绑在有限耕地上,短处避不开,长处显不出,不利于农民增收。农业只有前延后伸,把相关的产业链连接起来,农业优势才会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继而变成商品优势和经济优势。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

  瓜果飘香西海固
  昔日因贫穷而出名的宁夏回族自治区西海固地区,近年来大搞生态农业,在黄土高坡上种植瓜果,既保护了生态资源,又创收致富。
  上图:固原县黑城镇因附近农民种植西瓜积极性极高,加之品种好,产量高,在1995年自发形成了西瓜市场,远近闻名,如今平均每天成交68万公斤西瓜。
  下图:彭阳县农民杨万珍10年前用鸡蛋换取果树苗,在荒凉的黄土高原上开辟果园,如今已发展到40多亩,1600多株果树,年收入5万多元。
  本报记者 陶源明摄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地方经济

  生姜蔬菜富南逄
  吴克东 谢国明
  一走进南逄乡,到处是成堆的生姜,满眼是鲜绿的蔬菜。乡党委书记徐学珍告诉我们,全乡3.6万亩耕地,种植生姜1.5万亩,其他瓜菜1.5万亩。一块生姜,一筐蔬菜,是我们南逄乡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两个“法宝”。
  山东省昌邑县南逄乡有200多年种植生姜、蔬菜的传统,但是,由于市场意识不强,交通运输不便等因素的影响,全乡生姜、蔬菜的种植面积一直徘徊在上千亩左右,没有成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要手段。1996年,乡党委、政府根据全乡的自然资源特点和传统优势,提出了大力发展生姜瓜菜生产,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工作思路。乡党委、政府把主要精力放在抓新技术的推广和市场培育上。
  由于生姜种植方式长期没有改进,南逄乡的生姜亩产一直只有1500公斤左右。1996年,乡里组织科技人员进行地膜覆盖种植大姜试验,提前半个月下种,亩产提高到3500公斤。第二年,乡里又组织冬暖棚试种生姜,亩产提高到7500公斤。眼见为实,农民纷纷学习新技术,全乡一年之内发展大拱棚种姜3000多亩,仅此一项,全乡农民人均增收1000元左右。
  生姜和其他瓜菜成为南逄乡农民的主业以后,销售成了一个大问题。乡党委、政府一手抓生产,一手抓销售,严格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动作,先后办起了生姜蔬菜批发市场、芸豆批发市场、茄子批发市场、西瓜批发市场和劳务市场,形成了以市场销售带动生产,专业化分工的良好局面。原先冷冷清清的小乡镇,现在变成了车水马龙、人山人海的农副产品集散地,仅生姜一项,日成交量就达100多吨。全乡新办洗姜厂30多个,从事生姜贩运的专业户达到90多家,不仅解决了农副产品难卖的问题,而且促进了农村经济的专业化分工,提高了经济效益。仅运销一项,全乡农民今年可增收2000多万元。
  为了进一步解决农民种生姜瓜菜的后顾之忧,南逄乡集中力量兴办了一批服务能力强、具有辐射作用的服务实体,成立了农业综合服务公司、农业科技示范园、林业科技示范园、珍稀动物养殖示范园等科技服务机构,引进新、优、特品种132项,销售农产品2000多吨。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村新事

  采得花儿销东瀛 映日荷花也生财
  慎海雄 王成光
  日前,记者来到浙西山区著名的“莲子之乡”建德市檀村镇。一大早,见一户户莲农提着一篮篮含苞待放的荷花,到镇农业服务公司门口来售花。莲农们告诉记者:再过8小时,这些鲜嫩的荷花就可以出现在日本市场,供日本顾客在当地“荷花节”上使用了。
  里叶村是建德市最大的荷花村,种荷采莲的历史已经有数百年。今年这个村的莲农将向日本市场销售10万枝荷花。记者走到村头时,看到那一望无际的荷花塘里,碧绿的荷叶与朵朵荷花相映成趣;三三两两的莲农正在荷花塘里仔细察看荷花的大小和花形,将符合标准的花朵采摘下来。村民叶放明说,里叶村400多户人家,家家户户都有荷花塘,少的二三亩,多的10多亩,现在是荷花开放的旺季,村里每天要送出去上万枝荷花,由镇服务公司统一收购后销往日本。
  据建德市分管农业的副市长徐志生介绍,建德荷花出口日本始于前年。荷花采摘后,莲农就不能收剥莲子了,但由于荷花出口的效益相当于莲子的一倍多,莲农还是愿意采卖荷花。
  收购部门的人士说,为了让莲农掌握出口荷花的标准,服务公司按照荷花的形状制作了花套子,符合尺寸的才可以采摘,以免浪费。里叶村的莲农也从实践中总结出一套经验,使交售的荷花鲜脆欲滴,卖出了好价钱。
  (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村里人·村中事

  干部拼上一腔心血 果农甩掉一头冷汗
  一场葡萄销售危机的化解
  8月13日上午,雨过天晴。在山东省沂源县张家坡乡30里长的葡萄沟收购市场上,望着发出的一车车葡萄,果农们脸上“多云转晴”,喜笑颜开。
  10多年来,地处山区的张家坡乡发挥自然优势,扬长避短,大力发展果品生产,成为远近闻名的林果之乡,到目前已发展各种干鲜果品3.5万亩,其中葡萄1.3万亩,年年经济效益可观。
  往年,南方葡萄基本下市后,本地葡萄正好接上茬,可今年由于南方多雨,北方干旱,使南北葡萄成熟期趋同,市场供应充足。果农们眼看着已经大面积成熟的葡萄,不禁冒出了一头冷汗。1.3万亩葡萄每天成熟上市的就达1000多吨,如果卖不出去,果农们将蒙受巨大损失。乡党委决定,干部自愿报名,向党委递交申请,停发工资,自筹资金,把果农的葡萄收购起来,在南方客户到来之前走出去闯市场。
  8月2日,第一车葡萄运到了广东惠州,30名乡干部带着一车车葡萄风风火火地闯入南方各大市场。在他们的带动下,一部分村干部和果农也壮起胆子,或独来独往,或合而攻之,纷纷闯入南方市场。8月10日以后,随着南方葡萄的基本下市,加上乡村干部的艰苦努力,南方客户才陆续赶到张家坡乡的葡萄沟。至此,一场葡萄销售危机解除了,果农们终于甩掉了一头冷汗。
  (张会生 冯文英)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

  浙江省新昌县农机管理站为保证“夏收夏种”的顺利进行,农机技术员到各乡镇义务为农户维修农机具。图为农机技术人员在田头为该县大明市镇的农户维修收割机。 郭志贵摄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村里人·村中事

  变复杂为简单
  “傻瓜技术”俏内乡
  “天气晴朗一级风,抓住时机莫放松,拿掉遮荫揭开棚,温湿光气巧利用,花菇盛开白生生。”
  这几句顺口溜,对栽培香菇农民来说,谁都能懂。
  如今,像栽培袋料香菇,把农业高精新技术通过再加工“克隆”,变成简单易懂、便于掌握操作的“傻瓜技术”,已成为河南省内乡县强力推广农业科技,加快富县富民步伐的加速器。
  近几年,针对一部分农民文化水平低,掌握技术慢的实际问题,该县着力在农业科技由“复杂”到“简单”上动脑筋,下功夫。即变农民适应技术为技术适应农民,使高精新技术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迅速发挥其威力。
  香菇袋料栽培是该县1996年起步发展的一项高新科技产业。县食用菌开发办在开展技术培训的同时,重点把高难度的生产培育、采收加工等科技知识,用浅显易懂的语言编印成册,发放到农民手中,让科技成为菇农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用就灵的“好帮手”。
  “二次”开发高精新农业技术,让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经济效益。这些成功做法已成为内乡县拉动县域经济增长,实现富县富民的“金钥匙”。随着“傻瓜技术”广泛普及应用,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粮食总产量连续3年来创历史最高水平。1998年,香菇、朝天椒、伏牛白山羊等支柱产业创产值9.6亿元,较1997年增加11.5%。
  (周同良 樊翠华 李英杰)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四面八方

  汉阴结构调整有章法
  本报讯 陕西省汉阴县为使农副产品增值和农民增收,依托产业化经营,调整农产品结构。
  该县首先狠抓基地建设,培育蚕桑、畜禽、油料、魔芋、黄姜、林果产业,养蚕5.5万张,规范化种植魔芋1.5万亩、黄姜7800亩,新建和改造板栗园2380亩,建柑桔园2238亩,发展100头、10头以上的养殖大户分别为50户、1440户,搞食用菌9193架,肉蛋总产量达1万吨,使油料总产达8000吨;其次是壮大龙头企业,增强开拓市场能力,使县缫丝企业年产能力达120吨,完成产值749万元,形成产供销“一条龙”服务体系。(黄舟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