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9月7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文化)
专栏:

  真理的火种唤醒民众
  ——《播火者译丛》序
  胡绳
  20世纪即将逝去。回想在这个世纪开始的时候,中国社会黑暗如漆。为冲破黑暗,中国的一些先进分子,把别国思想文化方面有代表性的作品译成中文,将民主与科学的新思想引入中国,进而把马克思主义介绍到中国,以真理的火种播向人心,唤醒民众,奋起斗争。译介西方著作,传播马克思主义,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如今,播火者们撒下的火种早已燎原,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中国在前所未有的光明中迎接21世纪的到来。在此世纪之交,回首当初前贤们的奋斗历程,崇敬之情油然而生。为记录下播火者们的足迹,把他们中的四位代表人物瞿秋白、张闻天、沈雁冰、胡愈之在五四前后到30年代中期的译作结集成《播火者译丛》出版,确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我高兴能为这部丛书写几句话。
  从五四运动到抗日战争爆发,还不到20年。以历史的尺度来衡量,是极其短暂的,然而这一时期却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非常关键、非常精彩的段落。这是中国人民由觉醒而奋起,中国共产党登上历史的前台,引导反帝反封建革命运动兴起并逐步走向波澜壮阔的时期,是眼见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的时期。从《播火者译丛》所收录的瞿秋白、张闻天、沈雁冰、胡愈之四位文学家兼革命家在这一时期的译文,我们可以感受到那一时代历史的气息。这些译文,大多散见于当时报刊,因为环境复杂,译者不得不常常更换笔名,有的译文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公开发表。由于编者们的努力访寻、搜集、整理,今日终于产生了这个译丛。我可以想象编者们在浩如烟海的资料、文献中求索、考证的辛劳。这种填补空白的文化积累工作,其功绩是不言而喻的。
  《播火者译丛》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为历史保存见证,更重要的还在为未来提供启示。当我们高举双手迎接新世纪到来之际,通过译介外国思想文化这个侧面,来回顾思考中国20世纪思想文化发展演变的历程,是可以从中得到很多启迪和教益的。
  瞿秋白、张闻天、沈雁冰、胡愈之都是在20世纪中国历史上留有英名的人物。他们四位都是经过文学的道路走上革命的征程,都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并且都肩负过党的重任。其中,沈雁冰一生的建树主要在文学方面。从他们的译文可以看出,他们自觉地把自己的文化追求纳入了社会革命的轨道。他们的译文不是简单的文化知识的介绍,而是一种带着深刻的忧患意识和社会变革使命感的探求。特别是在北方的邻国取得了“庶民的胜利”以后,这种翻译活动更具有了一面探求、一面接受、一面传播的三重意义。这也是五四时期播火者们的共同特征。
  诚然,探求之路是艰辛的。播火者们并不是一条直线走到马克思主义。他们在“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启蒙新思想中,曾经把目光广泛地投向了欧美的文学、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从中寻找照亮中国的火种,并且指望借助翻译这一传导方式使中国及早得见光明。
  文学是一定的社会生活的反映,往往可以从此观照一个民族的心路。四位播火者都对文学作品和文艺理论的翻译注入了极大的心血。他们希望域外文学的介绍能够激扬国人的情感,引发国人的深思,所以他们翻译的作品多出自富有理想精神和叛逆精神的作家之手。如果说,他们最初选取的作品尚有求新探奇的美学趣味甚至艺术至上的唯美倾向,那么,在比较与鉴别中,他们很快就磨砺了批判的锋芒,转而把对黑暗世界的揭露和对新生活的向往作为译笔关注的主题。他们又特别注意把一些世界上的弱小民族的文学作品翻译过来,使那受欺凌被奴役者的呼声在中国引起共鸣。他们的文学翻译活动带着强烈的社会功利性,他们力图借外国故事来警醒中国人心。这是播火者们自觉负起的历史使命,从而也就形成了那一时期中国文学翻译的主要取向。
  对于西方哲学和社会科学的关注,也同样体现了他们寻求真理的热切。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期,西方哲学思想经历了剧烈的震荡。一方面是世纪末的颓废主义和欧战爆发带来的绝望情绪的弥漫;另一方面是马克思主义的全新的哲学迅速传播,并由俄国十月革命付诸实践,取得成功。播火者们曾徜徉于尼采、弗洛伊德、罗素、柏格森们之间,考察他们对人生和世界的阐述,甚至从改造中国的需要出发,肯定他们对人类前程的思考和理论创造的大胆,同时也对这些哲学家们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作出一定的批判。但是,一当他们接触并认识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他们很快就义无反顾地以之作为自己终身事业的指南,在思想、文化和社会革命的实践中,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开创的事业。
  这就是那一时代立志改造中国的最优秀的知识分子所走的必然之路。他们以一种开放的心态、世界的眼光、科学的见解来看取外部世界,他们怀着明确的目的,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为寻求真理呕心沥血,把窃得的火种撒播天下,燃烧自己,照亮神州。这种追求真理、服膺真理、献身真理的播火精神,正是一代代中国知识分子思想情操的崇高体现和最宝贵的财富。
  (标题为本版编辑所加,该书由南京译林出版社出版)


第11版(文化)
专栏:

  《岳阳楼记》我心中的灯
  范敬宜
  人的一生,总是有顺境,也有逆境。顺境如何自处,逆境如何自安,这是一门终生学不完的学问。
  有些朋友问我:在你的一生中,有过大的顺境,也有过大的逆境,而且逆境的时间长于顺境。但是看来你似乎往往保持着一种平常心态,既无大悲,也无大喜,不知何以使然?
  我是这样回答这个问题的:实事求是地说,我离你们说的境界还很远。如果说,在我几十年漫长、曲折、坎坷的人生道路上,情绪没有大起大落,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组织的开导,亲友的鼓励,同志的爱护等等,除此之外,可能还有一点:中西文化的熏陶,特别是中国古典诗文的影响。
  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典诗文中,我学过的只能说如沧海一粟。即使这一点点,由于它内容的博大精深,影响的潜移默化,使我终身受用。这里只想提一篇名文对我一生的影响,那就是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我的祖籍是范仲淹的出生地苏州,《岳阳楼记》是家庭启蒙教育的重要课文,因此“童而习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深爱其文笔之优美。但是,由于没有人生的阅历,对它深邃的思想内涵不可能有多少理解。开始体味到其中的深意,是在走上社会以后。从此,这篇千古名文,就像一盏明灯陪伴我走过了大半生崎岖不平的生活道路。
  我20岁开始新闻工作生涯,曾经有过一段短暂的“风调雨顺”时间。不久之后,反右的大风暴就降临到自己头上。对于一个初出茅庐的青年来说,打击之沉重可想而知。小说里描写的悲愤、沮丧、绝望、屈辱的滋味,我都尝过。在那段艰难的日子里,默诵《岳阳楼记》便成为一种自我振作的精神力量。“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在古代政治家博大胸怀的对照下,个人的一点不幸就变得微不足道了。
  记得1959年的中秋之夜,我在劳动改造的农场里抢运谷子。站在高高的谷垛上,遥望城里的万家灯火,想着自己的不幸遭际,不禁怆然涕下。这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忽然涌上心头,阴霾为之一扫。我想到,任何个人的不幸,如果放到历史的大背景下来考察,都算不了什么。个人的命运只能随着历史的改变而改变,自己能够做的只是在历史的洪流里投下一滴汗水,而不是哀叹。这天夜里,我在小油灯下,以“松”为题,填写了一首《满江红》:
  “巨掌拏空,高山顶,巍然挺立。倚巉岩,根深叶茂,虬枝似戟。爱共寒梅作诤友,羞与艳李争颜色。擎亭亭一伞好凉荫,护征客。
  雨露恩,常沾泽;向阳心,坚如铁。喜此身终异樗材蒲质。啮雪餐风曾经惯,粉身碎骨又何惜?看人间广厦万千间,腰甘折!”
  这首从《岳阳楼记》精神里演化出来的词,从此成了我生活的基调。几年以后,“文化大革命”烈火又烧到身上,我再一次陷入逆境甚至绝境。但是有了以前的经历,对生活的态度始终未变。“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在眼中仍然可以是“春和景明,波澜不惊”。这种心情,在我1972年夏锄时写的一首《浣溪沙》作了如实的反映:
  “一袭轻衫锄一张,清风拂面槐花香,燕山脚下麦初黄。
  难得书生知稼穑,更凭锐目辨莠良,喜看遍地绿如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的命运同国家的命运一样,发生了根本变化。走出逆境,跨入顺境,好事接踵而至,难免喜形于色。当我被任命为《经济日报》总编辑时,马上写信向上海八十多岁的老母亲报喜,信中自谦地说:“多年荒疏,深恐难副重任”,本以为能使高堂高兴一番,不料母亲的回信却是:“我觉得你是‘其言若有憾焉,其实乃深喜之’。我劝你一句话:位高坠重,君可休矣!”一瓢冷水,把我浇得好心凉。冷静下来想想,母亲的话还是老祖宗“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意思,要我宠辱不惊,不要在顺境里冲昏头脑,忘乎所以。这番话,我至今难忘。
  《岳阳楼记》,我心中的灯!(附图片)


第11版(文化)
专栏:文化现场目击

  “集邮的未来在中国”
  ——中国’99世界邮展综述
  本报记者 卢新宁
  8月21日至30日,古老中国的北京成为全世界集邮爱好者共同关注的地方。
  这是本世纪最后一次世界集邮者盛会,也是我国第一次举办世界邮展;这次邮展上,第一次举办开放类邮集竞赛,第一次评选最佳集邮网站,我国第一次获得世界邮展大金奖……诸多第一,使得在北京展览中心举办的中国’99世界邮展非同寻常。
  眼花缭乱的精美展品,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挤破门槛的火爆邮市,扣人心弦的大奖评选。10个令人激动的日日夜夜,来自世界各地的几十万集邮迷们沉迷于自己的幸福时光,留下了关于这次“世界邮坛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美好记忆。国际集邮联专家感慨:集邮的未来在中国。
  “世界最大的邮展”
  第一次举办大展的中国一出手,就办成了世界最大的集邮展览。
  有例为证:首先是展览规模大。国际集邮联82个成员国,这次来了67个。展览馆动用了全部7个场馆、4.2万平方米的场地,3322框展品,这在世界邮展中亦属少见。
  其次是参展邮集水平高。展品汇集了国际著名集邮家的邮票珍品,荟萃了各国高水平的邮集。中国邮票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在邮展上首次向观众开放。全球唯一的“红印花小字当壹圆”四方连、毛里求斯舞会封,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收藏的世界邮票鼻祖“黑便士”等世界顶级珍邮,令人大开眼界。慕名而来的观众排起几百米的长队。此前,国际集邮联合会今年曾举办两次世界邮展,澳大利亚的世界邮展参观人数7万人次,德国达12万人次。而这次邮展突破了35万人次。络绎不绝的人流使得设在邮展现场的临时邮局盖戳的职工恨不能多长出一只手。网上邮迷也情系大展,10天内仅中华集邮联的网站就有20万人次浏览。
  “中国’99世界邮展将作为一个里程碑载入亚洲集邮史册。”亚洲国际集邮联主席郑炳贤如是说。专家对中国’99世界邮展在会场的布置、展框的制作和灯光设计,以及群众性集邮文化活动的组织赞不绝口,特别是对展览将世界水准与民族特色有机地融于一体给予高度评价。比如,作为我国集邮事业排头兵的中国集邮总公司,精心设计出黄瓦红梁、民族风情浓郁的展台,吸引了许多外国观众慕名参观“中国城”。古色古香的“中国城”里,还有中国集邮信息网的现场演示,将邮展信息直接传给网上集邮爱好者;有利用数码相机和信息技术,当场为参观者印制带有人影像的纪念封,为观众留下这千年之交邮政盛事的永久回忆。不少外国人感叹:“你们的展览外观古雅,内部现代,水平一流!”
  国际集邮联合会主席努德·摩尔一锤定音:“在举办邮展上,中国已经具备了国际水平。”我国第一位国际评审员、中国’99世界邮展评委会主任梁鸿贵由此感慨万千:“举办世界邮展是中国几代邮人的夙愿。但只有在改革开放的当今盛世才有条件得以实现并获得巨大成功。这是全体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
  “全球第一邮市”
  世界各国自80年代后,各类邮展都设有大量邮商摊位,邮展不仅以展会友,也以商会友。这次邮展更为突出。国内20个省邮资票品局,四十几个地市的100多个集邮公司,以及世界几十家著名邮商汇聚邮展。
  很少有人参观不掏腰包的。4.2万平方米的场地上四处蜿蜒着排队购邮的长龙。这个景象,让参展“老外”瞠目结舌:有2000万集邮爱好者的中国是全球第一邮市!
  来自美国的迈宁亚联公司董事长迈宁目睹在美国从未见过的盛况,感叹不已:在美国没有固定的集邮市场,只有在周末邮票展览会上,大家聚在一起交换邮品或是通过网上交易邮品。中国的集邮市场在世界上最大,也许只有德国可与之相提并论。
  西班牙一位邮品财团的副总裁惊叹:中国集邮者几乎与西班牙人口一样多!古巴集邮联合会副主席劳乌洛认为,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集邮大国。
  令人眼花缭乱的邮品在观众中掀起热潮。组委会发行的中国’99世界邮展纪念封最为紧俏,曾一度脱销;购买邮展首日封、集邮护照等邮品的队伍蜿蜒几百米。中国集邮总公司在邮展上首次发行的九龙壁加字邮资邮简最为热销,这套邮品总发行量为20万套,当日限量销售的5000套,在开始营业后两个小时内即告售罄。展厅内外,挥汗如雨的观众常常苦等一两个小时持币待购。外国展台前也是人头攒动,独特的异国文化风俗的邮品和免费邮戳活动吸引着中国集邮爱好者。
  面对如此盛况,世界上两大著名邮品专业拍卖行斯宾克公司和苏富比拍卖行的专家断言:任何拍卖行都不会放弃中国这个大市场。
  世界集邮的“文艺复兴”
  传统的集邮方式过于静态被动,众多更加新颖和刺激的爱好比如电子游戏正在将青少年从邮票和放大镜前带走。国际集邮联副主席许少全指出,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和新加坡这种新兴工业国,一个非常明显的趋势,是年轻的集邮者人数在急剧下降,而中国却恰恰相反。这使得中国成为推动集邮事业发展的一支重要的关键性力量。他预言,世界集邮的“文艺复兴”将很可能在中国得以实现。
  许先生道出了参加本次邮展的许多人的共同感受。国际邮联主席摩尔认为,近年来,从亚洲集邮的发展中,欧美国家开始慢慢重新领略到集邮这一传统爱好对人们的益处,这将使全球集邮再度趋于繁荣。对世界集邮的发展,亚洲有着独到的贡献。他特别提到,尽管中国是最晚加入国际集邮联合会的成员之一,但目前已经成为国际集邮联合会最有活力的成员。
  在本次展览中,从参观珍邮的百米长龙,到集邮文献角拥挤的人群,从大屏幕前座无虚席的观众,到展厅里邮迷之间的殷勤切磋,就足以证明这一点。整个邮展期间,与销售厅的火爆遥相对应的,是各种展览观众云集的盛况。经常到中国参加各类邮展的德国赵涌邮票公司经理认为,中国集邮者观展能专注于展品,而不仅仅是买一些邮品,确与往年邮展有所不同。这说明中国集邮水平的提高。台北集邮联合会会长感叹:邮展人数之多,参观者素质之高,秩序之良好,都是世界少有。
  中国邮集水平也有了质的提高。此次邮展,沈曾华、李曙光的邮集双双夺得大金奖加特别奖,实现了中国集邮界在世界邮坛上零的突破。全部参展的80多部邮集,近半数获得了镀金奖以上的大奖。小将杨浡的《信的故事》荣获“青少年最佳奖”,中国年轻一代集邮者进步之快博得世人称道。这次“中国兵团”的实力已经攀升到亚洲顶尖水平。
  很多参展的外国集邮专家对于中国拥有这么多不同年龄层次的集邮者表示惊讶,因为在国外集邮者的年龄太大了。这是中国改革开放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结果。他们说,集邮的未来天堂在中国。
  集邮曾被称为“嗜好之王”。在以往的岁月里,它曾是一种不可缺少的生活方式、令人痴迷的文化享受,充实丰富着千万人的心灵。“真正的集邮活动既不是为了金钱,也不是单纯的消遣,而是为思维发展创造机会,从中领略文化之美。”在本世纪最后一次世界集邮盛会上,集邮爱好者深深地感受到集邮这一古老的爱好所具有的独特魅力,领略到集邮文化的博大精深。在中国’99世界邮展的凯歌声中,让我们与世界集邮爱好者共同祝愿:新世纪邮花更灿烂。(附图片)


第11版(文化)
专栏:

  全国古代文学古典文献学博士学科研讨会呼吁
  建立良好的学术规范
  本报记者 孟宪励
  如何建立良好的学术规范,克服浮躁、短视的学术心态,成为日前在黑龙江省黑河市召开的全国古代文学、古典文献学博士学科建设发展研讨会上的主要议题。
  专家们指出,目前在学术界特别是古代文学、古典文学研究中存在着一些不规范的现象。比如引用、转述他人的具有创造性的学术观点不予注解,对他人发现的重要资料不加说明,引用他人观点、材料时随意肢解作者本意,转引他人使用的材料有时不核对原文。许多论文实际是单纯量上的重复,学术质量粗劣。抄袭、剽窃他人成果的恶劣现象也时有耳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邓绍基、南京大学教授周勋初、南开大学教授孙昌武等著名古代文学专家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与会者认为,学术规范是科研人员从事研究必须遵守的一系列操作原则,良好的学术规范是良好学风的表现,是学术繁荣的保障,全国博士生学科点应当起到表率作用。学术界应当具有两袖清风、面壁十年的敬业精神,戒浮躁、反盲从,在中国传统文化大业的积累中展示自己的价值。
  据了解,我国古代文学、古典文献博士学科已发展到近30个,成为我国两个学科建设中一支重要的力量。
  会议是由社科院《文学评论》、《文学遗产》杂志社、哈尔滨师范大学和黑龙江教育出版社等单位共同发起主办的。


第11版(文化)
专栏:

  走进学习时代
  丁洪亮
  传统社会是一个学生时代与工作阶段泾渭分明的社会。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成员周南照和“走向新世纪我国中小学生学习与发展课题组”组长孙云晓主编的“走进学习时代丛书”却别树一帜,雄辩地“推销”了“终生学习”的新观念。
  丛书列出了一组闻者心惊的调查数据:目前我国“喜欢学习”的小学生占8.4%,初中生占10.7%,高中生仅占4.3%!以考试为中心的教育严重挫伤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和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组成的课题组在全国抽样选取10个省市,对3737名10岁—18岁的学生及其父母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构成了丛书的骨架。孩子们最看重的品行是什么?他们有多少锻炼的时间?他们认为所学的课本知识有用吗?……这些看似平常的问题,量化成数据后,结果往往让人大吃一惊。“走进学习时代丛书”一反时下某些信马由缰的“攒书”方式,分析和结论无不源于实证调研,对学习的诠释自然有新意、能服人。
  北京出版社的这套丛书对“学习”的内涵也有新的理解,体现在4本书名上,即《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和《学会共处》,另有一本是《21世纪教师与父母必读》。孙云晓在书中引用了一位古希腊哲人的话:“头脑不是一个等待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支等待点燃的火把。”那么,每一位优秀的父母和老师都该是点燃火把的人!让我们与孩子一道走进“学习时代”,生命不息,学习不辍,乐在其中!(附图片)


第11版(文化)
专栏:

  呼唤科普创新
  天沛
  如果科普出版物把科技知识讲得过于烦琐和枯燥,使青少年视为畏途,那不是普及了科学,而是存心要把新生代从科学的殿堂前推开。北京出版社新近出版的《世界科技大博览》着眼于“非专业阅读”,激发广大读者对科学的好奇心。谈到太空科技,书中不仅有人们熟悉的火箭、卫星,一条叫做“莱依卡”的小狗想必会给读者留下更深的印象。它是在载人卫星问世前人类派往太空的“特使”。为了使它在卫星密封舱中能有规律地进餐,原苏联科学家为它特制了一套自动供食装置,信号灯每天点亮3次。由于当时还没有发明卫星回收技术,“莱依卡”在太空生活了一星期后,科学家只好让它服毒而死。小狗与“挑战者号”上牺牲的女教师麦考利夫一样同样值得后人缅怀和景仰。至于咖啡壶、保温瓶和美容霜的发明,可调节室温的油漆,种种细微处都是科学的魔力,怎能不让青少年读者怦然心动。
  该书3000个条目搭配3000张图片。编写者相信,今天的读者首先需要的是看见。像红细胞在血管中运动,精子的头部刺入卵子,青霉菌在吞噬病菌,这些电子显微镜下精微的生物学现象淋漓尽致地呈现出来。读这样的书,是求知也是享受。(附图片)


第11版(文化)
专栏:

  张家口市宝丰街小学课外活动丰富多彩,这是航模小组在野外试飞。
李晓宁 武培丽供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