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9月21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国庆专版)
专栏:

  昂首跨向新世纪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书记 刘明祖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 云布龙
  1947年5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在内蒙古宣告成立。五十多年来,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勤劳勇敢的内蒙古各族人民,团结拼搏、艰苦奋斗,谱写了一曲曲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雄伟乐章,贫穷落后的草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个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进步的生机勃勃的内蒙古出现在祖国的北部边疆。
  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五十多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近60倍。去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已达1192亿元,财政收入到去年已达131.2亿元,比1978年增长18倍。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和积累,自治区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陆续兴建了一大批冶金、电力、煤炭、石油、化工、轻纺、机械、电子、建材等重点项目,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的现代工业基础。特别是涌现出了鄂尔多斯、鹿王、伊利、仕奇、兴发等一批驰名国内外的名牌企业集团,给全区工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勃勃生机。农牧业基础设施有了极大的改善,原始农牧业已逐步被现代农牧业所代替,综合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目前,全区粮食年生产能力已达到140亿公斤,牲畜年饲养量达到7000万头(只),不仅可满足全区的需求,每年还可向国家提供50亿公斤左右的商品粮,130万吨肉类和大量的畜产品。特别是近年来,在党的十四大、十五大精神的指引下,内蒙古的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几项主要指标,增长速度连续几年都超过全国平均增长水平。与此同时,经济结构得到调整优化,产业升级给全区经济带来新的活力与生机。
  改革开放取得突破性进展。二十年来,特别是在党中央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内蒙古在市场主体的塑造、市场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宏观调控的加强和改善等方面都作了积极而卓有成效的探索。在农村牧区,率先推行了土地承包责任制和草畜双承包。农村牧区贸工农、产加销、经科教一体化经营的农牧业产业化迅速发展。在国有企业改革上,全区大力推行以资本运营、股份制改造为主要形式的企业改革,取得了很大成效。市场体系建设已初具规模,全区各地建成了一大批城乡集贸市场,大流通的格局已基本形成。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等配套改革已开始启动。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已初步形成。坚持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和发挥自治区的地缘优势,敞开大门内引外联。目前,全区已开辟了18个陆路口岸,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关系,注册“三资”企业近千家。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五十多年来,党和政府一直十分关心全区各族人民的生活,特别是近年来,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千方百计在提高城乡人民收入上下功夫。去年,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到4353元,比1978年增长13.5倍;农牧民人均收入达到1982元,比1978年增长14.1倍。城市居民和农牧民的住房等条件得到很大改善,生活质量有了显著提高。
  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民族教育受到普遍重视,全区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民族教育体系,在校大中小学生中,少数民族学生所占比重都高于少数民族人口在全区总人口的比重。科技事业蓬勃发展,成果显著,特别是胚胎移植和试管山羊、试管牛等技术,在国际上居于领先水平。广播电视从无到有,覆盖率达到80%以上。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医疗卫生、体育等事业取得长足进步。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与法制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特别是民族团结日益巩固。早在50年代,就被周恩来同志誉为“模范自治区”。今年初江总书记视察内蒙古时,又一次充分肯定了内蒙古的民族团结,并题词“发扬民族团结的光荣传统,把内蒙古建设得更加美好”。几十年来,自治区各级党委和政府大力发扬民族团结的光荣传统,不折不扣地认真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和党的民族政策,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教育各族干部群众,坚持开展广泛的民族团结进步表彰活动,建立起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的民族关系。“热爱内蒙古,建设内蒙古”已成为全区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
  根据党的十五大精神,自治区已制定出跨世纪的宏伟蓝图。全区人民精神振奋,决心在党的领导下再创辉煌。特别是在跨世纪的关键时刻,江泽民总书记于今年初亲临我区视察,为我们进一步指明了方向,给全区各族人民以极大的鼓舞和力量。
  内蒙古有118万多平方公里土地,各种资源十分丰富,素有“东林西铁,南粮北牧,遍地是煤”的称誉。全区有耕地面积1亿多亩,天然草牧场13亿亩,森林面积2.4亿亩。已发现的矿藏达120多种,其中稀土资源储量居世界之首,煤炭储量居全国第二位,石油、天然气资源也十分丰富。面对如此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在跨世纪的征途上,我们一定要坚定不移地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努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我们一定要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江泽民总书记的指示精神,牢牢把握国家开发建设战略西移的机遇,团结拼搏,励精图治,自我加压,依靠科技进步,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再造经济发展新优势,加速建设繁荣富强的内蒙古。(附图片)
压题照片:包头市区一角。韩钢生摄
  左图:内蒙古西部电网单机容量和总装机容量最大的一座超百万千瓦电厂———达拉特发电厂。刘小平摄


第5版(国庆专版)
专栏:

  从无到有铸辉煌
  五十年前,内蒙古的工业几乎是一张白纸。五十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兄弟省市的关怀和支持下,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内蒙古几代工业人的努力,自治区的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现代工业格局。
  工业布局日趋合理。到1998年底,全区已拥有各种类型的工业企业13万多个,职工人数达360多万人,形成了40个行业大类,192个行业中类,447个行业小类,以重工业为主,轻重工业协调发展的布局。以资源优势为依托,逐步发展形成了以毛绒、纺织、皮革、食品、医药为主的农畜产品加工业;以煤炭为基础,以电力为主的能源工业;以钢铁为主的冶金工业;以重型载重汽车和电子计算机为主的机械电子工业;以盐碱化工为主的化学工业;以陶瓷和高岭土为主的建材工业;以森林加工为主的森林工业。煤炭、电力、森工、冶金、建材五大行业的产值已占到全区工业总产值的52%。
  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原煤由1947年的35万吨增加到1998年的7769.48万吨;原盐由1947年的6.48万吨增加到1998年的148.28万吨;发电量由1947年的0.13亿千瓦时增加到1998年的350.41亿千瓦时。1998年生产成品钢材342.1万吨、生铁408.74万吨、水泥486.86万吨、平板玻璃339.49万重量箱、电视机3.4万台、化肥21.12万吨。全区出口工业产品品种已扩大到200余种,占全部出口商品的70%。
  工业经济快速增长,在全区国民经济中已占主导地位。到1998年,工业增加值在全区国内生产总值中占33.5%,工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例高达68%。工业总产值由1947年的5354万元增加到1998年的1136.56亿元。工业增加值达339.42亿元,比1947年增长343.9倍。
  所有制结构多元化,产业逐步升级,轻重工业结构比例趋于合理。工业所有制结构由以往单一的国有、集体所有制结构,发展成为国有工业为主,国有、集体、个体、合资等多种经济类型并存。
  开放度加大,技术创新步伐加快。从1978年至1998年,从国内外引进技术、设备项目上万个,先后对冶金、煤炭、机械、纺织、电子、化工等行业的3000多个企业6600个项目进行技术改造,企业的整体技术装备水平达到了80年代初的国际水平。
  从现在到下个世纪的前10年是自治区工业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要继续贯彻自治区党委提出的“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突出抓效益”的指导思想,进一步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再创内蒙古工业的辉煌。(附图片)
  右上图:呼和浩特市的鼓楼立交桥。张建生摄


第5版(国庆专版)
专栏:

  草原拥抱世界
  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内蒙古对外经济贸易和口岸建设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开放带动战略”实施以来,内蒙古积极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和两种资金,北开南联,双向推进,已经形成了一个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新格局,有力地推动了自治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对外经济贸易快速发展。1979—1998年,全区进出口额累计达113亿美元,年均递增28%,其中,出口额达69亿美元,年均递增26%。目前,全区有近300家企业享有对外经营权,已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多家客户建立了贸易往来和经济技术合作关系;有680多种商品打入国际市场,并开发了一大批质量好、创汇额较高的名牌和骨干商品;出口商品结构逐步优化。1998年,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比重占73.8%。1979—1998年,全区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1509家,涉及44个国家(地区)的13个行业。1988—1998年,全区共签订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项目合同金额7亿美元,年均递增39%;完成营业额4亿美元,外派劳务人数5万人次;合作领域由森林采伐发展到种植、养殖、加工、餐饮、建筑装潢、电力装配、设计咨询等方面,合作国家由俄、蒙发展到保加利亚、巴基斯坦、印度、日本等国。
  口岸建设取得长足发展。内蒙古对外开放口岸已由改革开放前的2个发展到18个,其中,一类口岸11个,二类口岸7个。1998年,全区口岸过货量达到426.5万吨,进出境旅客流量达到111.9万人次,分别是1980年的7.4倍和43.7倍;边境贸易额3.91亿美元,是1983年的355.5倍。
  目前,内蒙古绝大部分边境旗市都有自己的对外开放口岸,在全区4200多公里的边境线上,形成了以口岸为依托的沿边开放带。内蒙古已初步形成了一个具有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等多种运输方式的全方位的口岸开放体系。口岸的开放,有效地促进了内蒙古经济贸易和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边境城镇建设的繁荣和边境地区的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附图片)
  右下图:呼和浩特市金川开发区一角——金蒙电力城。王燕军摄


第5版(国庆专版)
专栏:

  现代农牧业的曙光照草原
  说起内蒙古的农牧业,人们总会想到“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原始自然状态。然而,五十年来,经过全区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
  经过五十年来坚持不懈的努力,农牧业生产的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改善。目前,全区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已达3100多万亩,比新中国成立初增长6倍;牧业基本实现了棚圈化、舍饲和半舍饲化牧养。农牧业现在已基本实现机械化和半机械化,机械总动力达到1125万千瓦,仅农田机械化作业面积就接近800万公顷。
  农牧业科技事业得到了空前发展。现已有农牧业、农机、水产科研院所30多个,科技人员2054人,农牧业大专院校2所,农牧业中等专业学校11所;农牧业科技推广人员9178人,技术推广站1309个,已基本形成网络。牲畜改良已占总头数的66.6%。农业增长中的科技贡献率已提高到39%。
  特别是近年来,内蒙古依托资源面向市场,积极调整农牧业生产结构,不断培养龙头企业,促进了农业产业化进程。目前,全区已建成一大批各具特色、集中连片的农畜产品商品基地,并涌现出恒丰面粉、伊利乳业、兴发肉食品等一大批龙头企业。农牧业的区域化、专业化程度迅速提高。全区已初步形成了公司加农牧业户、生产加科技服务、收购加销售的贸工农牧“一条龙”的生产经营模式。
  农牧业的现代化建设,促进了农牧业的高产高效的逐步实现。去年,全区粮食总产量已达157.5亿公斤,比新中国成立初增长了6倍多,粮食人均占有量由改革开放初期的全国第26位跃居第3位,改变了长期调入粮食的历史;油料总产量达到9亿公斤,是1949年的10倍;甜菜种植从无到有,总产量达259.2万吨;鲜鱼总产量达6.2万吨;牲畜数量比解放初期增长了7倍,达到去年的7387万头;农业总产值(按1990年不变价格)比新中国成立初增长了10.6倍,达到去年的285.43亿元。


第5版(国庆专版)
专栏:

  科技张开草原腾飞的翅膀
  新中国成立前,内蒙古全区仅有一个农业试验场,专业科研人员寥寥无几,科研成果几乎是空白。如今,全区已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7.6万人,占全区人口总数的2%,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方面初步形成了一支门类比较齐全,专业和学科基本配套的科研机构和专业技术队伍。截止到1998年底,全区已登记重大科技成果5546项,其中,有49项获国家级奖励,有2402项获自治区级奖励。全区专利申请总量达到6632件。
  自治区成立初期,全区粮食平均亩产只有40公斤。经过农业科技人员五十年的不懈努力,通过新品种选育,栽培耕作技术研究以及生态农业和可持续发展农业的科学探索,农业生产开始向良种化、模式化、规模化和标准化方向迈进。1998年,全区粮食总产量达到157.5亿公斤,比1947年增长7.5倍,人均粮食占有量跃居全国第三位。在畜牧业科学研究领域,牛、羊体外受精的研究成功,试管牛、试管羊的问世,均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经过科技人员十多年的科技攻关,家畜胚胎移植技术已由实验室研究走进生产实践,目前已辐射到全国10个省区。自治区牛、羊胚胎分别占国内市场的80%和85%。在家畜新品种的选育与改良上,通过组织科技攻关,自治区成功地培育了24个畜禽优良新品种和品种群,为全国之首。
  80年代以来,通过技术引进、技术改造和技术开发,科技进步对企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鄂尔多斯”羊绒衫、“仕奇”西服、“伊利”奶食品等一批名牌产品的问世,使人们改变了对“内蒙古仅仅有草原”的认识,也为工业企业产品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升级带来了希望。
  在高新技术研究与产业化领域,内蒙古把生物、新材料、机电一体化和新能源与环保技术确定为自治区重点发展的五个高新技术领域,重点支持了一批能成为拳头产品的高新技术项目,扶持建立了一批对产业发展起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企业集团,培育了一批有望成为地区乃至国家支柱产业的高新技术产业。1998年全区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到29.2亿元,在全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为2.5%。
  多年以来,内蒙古以风能、太阳能开发利用为中心的新能源开发利用工作稳步发展。现已有60多个旗县安装小型风力发电机13万台,解决了中西部13万多户牧民的生活用电和部分生产用电问题,风力发电机拥有量已占全国的90%。
  改革开放以来,自治区已同26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科技往来,同14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科技合作协议。


第5版(国庆专版)
专栏:

  草原名牌闯天下
  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自治区的工业经济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特别是1996年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把“名牌推进战略”确定为推动全区经济发展的五大战略之一以来,全区上下紧紧围绕经济发展战略目标,不断加大“名牌推进战略”的实施力度,已取得显著成效。据统计,1998年,128种“内蒙古名牌产品”完成销售收入122亿元,实现利税18亿元,分别占内蒙古自治区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完成销售收入、实现利税的19.8%和29.6%,出口创汇1.5亿美元,占全区出口创汇额的18%。目前,一支分布在全区12个盟市,由轻纺、冶金、机械、化工、建材等七个行业排头兵组成的“内蒙古名牌产品”队伍已经形成。
  鄂尔多斯集团,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实力最雄厚的羊绒加工企业之一,其主产品“鄂尔多斯”羊绒衫荣获国家质量金质奖,产品市场占有率、出口创汇均居全国羊绒行业第一名,产品销往世界35个国家和地区。企业连续几年进入全国利税百强、纺织行业十强之列。集团现有总资产36亿元,成员企业41家,形成了以鄂尔多斯羊绒制品股份有限公司为龙头、羊绒产品为拳头,集毛纺、建陶、电子、石油、制药、房地产、商贸旅游和通讯服务为一体的跨行业、跨所有制、跨地区的大型集团公司。
  包头鹿王集团也是一个以生产羊绒系列产品为主的大型羊绒加工企业。“鹿王”产品以其精良的品质、知名品牌吸引了国际几家知名度较高的大企业与其联合,已逐步在纺纱、编织、机织、染整工艺实现了计算机设计、自动化生产。在“鄂尔多斯”、“鹿王”等名牌企业的带动下,内蒙古已由一个羊绒原料基地发展成为深加工的产品基地,羊绒制品业成了内蒙古一个优势产业。
  新秀名牌企业伊利集团公司,1992年前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乳品厂。这些年,靠质量、信誉和科学经营,产品已打入了国内26个省、市、区,成为中国食品行业的龙头企业。
  内蒙古仕奇集团生产的“仕奇”牌西装,以390道工序造就的优良品质,在国内外市场创造了良好的品牌形象。面对竞争激烈的国外市场,集团公司积极引进世界先进的纺织、服装生产设备,由劳动密集型向高新技术型发展,现已形成了以面料生产、服装加工为主、多种经营并存的综合性企业集团。
  这些名牌产品带动了内蒙古自治区整体工业水平的提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