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9月17日人民日报 第9版

第9版(大地周刊)
专栏:庆盛典迎书市

  走近汇纳思想的大海
  ——湖南出版业巡礼
  本报记者 刘虔 王必胜
  我们是被一种价值判断的吸引走近它的。
  三年前,在北京举行的首届中国出版成就展上,江泽民同志兴致勃勃地来到湖南展台前,在巡视过湘版图书展品之后,这样评价它:“湖南不简单,出版工作很有特色!”而更多的是业内人士聚会的时刻,常称赞湖南同仁:“爱吃辣椒的人会出书!”“出版多劲旅,无湘不成军。”是的,“湘军”是好样的!
  这支驰骋于我国图书出版领域的队伍,秉承湘人火辣辣的勇猛、坚韧和缜密,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年来的探索、实践与搏战,已经赫然崛起,并以其雄厚的实力、开拓的精神、独创的风格和可观的效益享誉社会。全省十二家出版社,到去年累计出版图书三万余种,六十五亿多册,从省内发行到全国到海外。凡有书声处,就有湘版书,在历年进行的全国性三大出版奖项的评选活动中屡屡折桂,多次名列前茅,其中“五个一工程”评奖已连续三年夺冠。市场占有率、图书重版率及产业经济指标,也均居全国前列。迎接一次次挑战,抓住一个个机遇,今日的芙蓉之国,已是继传统的出版重镇京沪之后,全国又一个新的出版基地了……汇纳思想的大海,波翻浪涌;辐射文明的涛声,威传四方。正是在这里,忠于职守勇于开拓的“湘军”将士们,用信念、智慧和不懈的追求,书写着堪称壮美的历程……
  金秋时节,全国第十届书市即将在长沙举行,湖南出版人以他们骄人的业绩,向共和国五十年庆典献上了一份厚礼。
  正确的导向:对崇高责任的认知与坚守
  一切出版物都同人的思想、情感和灵魂的呼吸相关。它是人类文明的载体,传递精神之光的薪火。这种“高贵的天性”(马克思语)必然要求出版物的制作者拥有同样高贵的品格:拒绝任何粗俗与放任,以保证导向的正确。令人欣喜的是,在今天的湖南出版界,这个至关重要的理念已完全获得人们的共识。不过,它的牢固树立却并非易事,其间的教训是深刻的。八十年代末,一家有着三十八年历史的出版社,因为一本书的导向错误,得到了如马克思所说的结果,“遭受外部不自由———检查——对他这种内部不自由的惩罚”:一夜之间,被吊销了执照。这不啻给当时狂热的迷乱兜头浇了一盆冷水。人们开始清醒起来,上上下下进行了反思和总结,从切肤之痛体验到了导向问题的严峻。这个“一票否决”的苦果告诉人们:自由从来是以规范为前提的,自由只存在于现实的规范之中;有着高贵天性的出版行为更是如此。挫折教育了人们。从此,人们把正确的导向视为事业成功的前提和关键,抓得很紧很紧。岳麓书社最先提出“四种书不出”:品格低下的不出,需要报批没有批准的不出,违纪的不出,社会效益不好经济效益再好的也不出。其他的出版社都起而响应,建立制度,严格把关。这种责任的认知和坚守,不仅体现在紧随时代贴近社会服从大局这一整体策划的把握上,而且在具体选题的运作上也一定要确保导向的正确,这就为抵制破坏性因素的诱惑与冲击建构了一道防波堤。有了这道防波堤,湖南此后再也没有出过一本坏书,也没有跟风打擦边球的。去年“法轮功”组织曾以七十万元诱请某印刷厂为之出书,就被断然拒绝,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思想成熟的显示。
  然而,慎于行,绝不意味着止于慎。正确的导向所要求的,也绝不只是处处设防而已。正确导向的更积极的意义是对优秀的和比较优秀的精神产品的呼唤、保护与深广开掘。正确的导向就像是一位高明的驭者,手中既有驭控马首的缰绳,也有策马奋蹄的鞭子。如果不是这样,没有开拓进取精神,不去占领前方更辽阔的空间,只知原地踏步,正确的导向也就失去存在的依据与活力,形同驭者骑在了木马上。
  就在某出版社被吊销后不久,湖南文艺出版社在长篇历史小说《曾国藩》的出版上遇到疑难。读过小说手稿的认为写得好,应该出,但一想到当时尚在禁区的曾国藩这个历史人物的复杂历史,又生怕犯规踩雷,重蹈别人的覆辙。到底能不能出,不少人心存犹豫。当时刚上任的省新闻出版局局长陈满之认为,出了坏书是失职,如果好书出不来,也是失职。他提议局领导成员都来审读,然后交换意见。大家读后,果然感觉为之一新,都觉得小说写出了曾国藩“这一个”的悲剧性格,很有深度,也很有可读性。疑团扫除了,大家一致决定:“出!”果然,《曾国藩》一出,海内外读者争相购阅,啧啧称好,至今已连印二十次,发行七十多万套。湖南文艺出版社以此为契机,大大扩展了历史小说的出版天地,同传记文学的出版,组成了文艺社颇具优势和实力的飞翔的两翼;作者唐浩明也一发不可收,接着又创作了《杨度》、《张之洞》,共同构筑了文坛风景线上一处独特的景观。这正是坚守责任的奉献。湖南出版界的领导常说:“我们干工作,光稳妥不出乱子还不行,还要搞出点成绩来……”平实的话语里,涌动的正是被历史的使命所激励,摒弃平庸渴望创造的力量!
  精品名牌战略:不断超越自身的法宝
  为了责任而创造着的人们是勇敢的,也是富有的。改革开放以来的二十年,湘版图书浩如繁星,无论在比肩接踵的书市书场,还是在宁静的遍布城乡的图书馆,抑或是在藏而不宣的私家的书架上,人们都会发现,湘版图书总能占有它的位置,总能以其独特醒目的风采稳稳地保持在较高的文化品位上,因为长盛不衰而颇受人们的关注和喜爱。每当好书一出,便好评如潮,各方赞誉,不期而至。最早一炮打响的“走向世界丛书”,因其揽古鉴今的意蕴对我国现代化进程产生的反思价值而被李一氓同志誉为“整理古籍的典范”,张岱年、任继愈教授则称湘版《船山全书》是王夫之三百年来版本中之善本,“可以传世”。计划要出一百种已出十余种的《英汉对照大中华文库》一露面就为世人所瞩目,被认为是“真正能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经典传世之作,与商务出的汉译世界名著有异曲同工之妙,堪可比肩而立。那些一般人视为非高雅的难入经典之列的图书选题,一经湘军之手的打磨,仿佛点石生辉,同样也会引发社会的关注与震动。如直面普通百姓贴近生产生活的《杂交水稻育种栽培学》、《九亿农民健康教育读本》,都因其科学普及的魅力和实用的价值而走进了人们热望的视线。前者被科学家誉为“推动我国科技进步十部著作之首”的扛鼎之作,受到国家的重视;后者一出版,便引发了湖南农村的一场读书热,被视为“农民身边有了自己随身的医生”……环顾处于全国出版事业蓬勃发展背景下的湘版图书的景况,用“山花烂漫芳草绿,红杏出墙迷人眼”来形容,似不为过。而托起这道迷人风景的正是湘军多年实施的精品名牌战略。
  早在二十年前,湖南出版界领改革开放风气之先,确立了“立足本省,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出版思路,核心内涵就是要靠精品名牌打天下。“八五”、“九五”期间,又明确提出“上质量出精品”的口号,最终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精品名牌战略方案。这个方案,把出版重点牢牢地放在抓精品、树名牌、出特色上,从一本、一种、一套、一类精品抓起,积以时日,逐渐形成一系列的精品群,并以此为龙头,带动整个出版物生产的全面发展和质量的普遍提高。实施不久,收效就很显著。“八五”期间出版的五千余种图书中,获省级以上奖励的就占两成。去年开始在全省实施的“123”工程,明确要求每年出版一千种新书中,精品应不少于二百种,精品名牌不少于三十种。1994年以来,为了给精品名牌生产以足够的物质支持和有力的监督管理,他们严格控制了规模、数量,优化了品种结构,调整了各个出版社的利益分配,完善了优胜劣汰机制。比如,他们设立的宏观调控基金,每年要拿出二百万元资助重点图书出版。他们建立的精品生产责任制,使重点的选题和图书一经确定就能从组织领导、编辑力量、资金安排、印刷质量、物资供应、市场发行、宣传信息诸方面得到切实的保证。对获奖图书的责任人都一律给予奖励。但对精品的要求也是严格的,不仅要思想内容好、学术价值高、文化底蕴足,还要编校质量高,实行编校质量否决制,如果编校质量不合格,则一律取消评奖资格,严重的不得公开发行。制度改变了观念。精品名牌战略的实施,极大地增强了人们的精品意识,从过去“要我编好书”一改而为“我要编好书”,人人求“精”求“名”。观念又强化了制度,各个出版社的运作由此进入了良性循环,图书质量得到整体的提高,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而出版事业的力量和繁荣就在这里。人间毕竟要好书,这条永恒的规律不仅揭示了人类对精美文化形而上的追求,也揭示了一切好书蕴含的精神魅力和商业价值。马克·吐温说,书只要潜到人口密集的地区,有了这个市场,黄油面包是稳稳到手了,因为这些人永远不会丢弃它。只要看看湘军们如今新建的办公高楼、宏伟气派的图书商厦,还有大为改善的居住环境、消费方式以及对后续事业的宏大构想,谁能说跟随巨大社会效益的脚步,巨大经济效益的翩然而至只是一种臆想的虚幻呢?
  敢为天下先:在制高点上寻找自己的位置
  湖南无弱社。数点省属几个出版社,人民、岳麓、美术、文艺、科技、少儿、教育、音像,个个都以自己独有的“拳脚”,在全国同类出版社中显示出强劲的实力。一条很重要的经验是:他们都善于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寻找自己的位置,营造自己的个性、特色、优势,达到“人无我有”的境地。正是在这个启动市场杠杆的制高点上,各路湘军凭着求存求荣的顽强意志,充分运用他们的胆识和智慧,经过长时间的摸索与积累,都走出了自己的路子,并且形成了一种自觉的文化品格和价值向度:敢为天下先!
  他们或以内审的目光,钟情于本土深厚文化遗存的整理发掘。自古以来,那些活跃在华夏舞台上风流千古的圣者王者贤者智者和勇者何其多也,而其中的湖湘子弟不在少数,更古远的不说,明清以来,从王夫之、曾国藩、左宗棠、魏源,到谭嗣同、黄兴、蔡锷、陈天华、宋教仁,到毛泽东、刘少奇、蔡和森、彭德怀、贺龙以及齐白石、丁玲、沈从文、周立波、田汉等等,无不在各自的时代各自的领域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们是一座座风雨不息林木森森的高峰,既云蒸霞蔚,藏真隐痛,又危崖幽谷,怀瑾握瑜。开发这丰赡无比独一无二的湖湘文化资源,湖南出版界当属责无旁贷,更是莫大的幸运和机遇。全省几家出版社几乎都从这样的开发中受益:在积累文化的同时,积累了生存与发展。而岳麓书社犹为卓著,成立伊始,就把自己的重点定位在整理湖湘古籍上。为了筹措资金,又兼顾了古籍精品图书普及化的出版,《古典名著普及文库》、《古典名著今译读本》、《韵文三百首系列》等一系列皇皇巨著,皆因质高价低深受大众欢迎而畅销不衰,走出了一条以书养书的路。由此,一大批近代湘籍名人,从曾国藩、左宗棠到郭嵩焘、胡林翼的全集要集,都得以联袂出台,形成了气势恢宏的“湖湘书潮”,为新时期中华文化的复兴推波助澜。
  他们或以开放的胸襟,吸纳八面来风,锐意创新制胜。科普读物最深厚的魅力,在于用科学的精神点燃公众心头的理性之火。但我国科普读物的出版,过去一直停滞在介绍知识与方法的层次上,少有从理性的高度传播科学精神的作品。这种情况,同“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素质的时代要求不适应。不打破这个“瓶颈”,科普读物的出版就只能在低水平上徘徊。湖南科技出版社决心以自己的努力来一次科学的“颠覆”,做一次理性层次上的攀登。基于当时国内尚无这类佳作,他们从国门之外选择了书目,这就是后来畅销全国的《第一推动丛书》。这套丛书的出版有着里程碑的意义,它把一种科学的精神即“怀疑——批判———创造”的精神带进亿万读者心中。紧接其后,又出版了由国人自己撰写的《科学的历程》和《守望家园》,在人与科学、人与环境的关系上,给人们的灵魂以极大震撼。这一切,为我国科普读物的翻译与创作注入了更深刻的理性思考和审视的激情,一改过去肤浅说教的老套子,可谓开了新生面。领此风骚者,湘军也!
  他们或以热情的清醒,不从众,不跟风,在社会最需要的地方奉献力量。八十年代末,充斥着暴力描写和凶杀场面的卡通画引入我国,给青少年的视觉以巨大冲击,一时风靡全国。一些出版社在商业利益的驱使下,跟风而上,放弃了少儿思想读物的出版。尽管卡通画不乏激发想象的能力,但对青少年教育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如何给陷入卡通世界的青少年以援手,用他们喜闻乐见的文本占领他们的课余空间,这是湖南少儿社这些年来思考最多的问题。责任给了他们实践的勇气。他们不跟风,不因商业利益而损害社会效果,始终把青少年思想品德读物的出版抓得很紧,推出不少编排新颖富含文化意蕴适合新形势下青少年阅读习惯的好书,有的还在全国获奖,如《中国革命史话》、《精神之火》以及《黑眼睛丛书》。去年出版的《大科学家讲的小故事》和《一元书库》更有一番别样的新意。前者是由四位科学泰斗、世纪老人苏步青、王淦昌、郑作新和贾兰坡专为孩子们撰写的图书系列。作者们以自己的一生经历为线索,展示了各自独特的人生体验,渗透着崇高的科学精神和深切的人文关怀,娓娓道来,亲切感人。后者则是为农村小读者设计的,摒弃了时下流行的一大二厚三豪华的弊病,平实朴素而不失精致,且确保内容的充实,处处体现着编者的良苦用心。它的出版,被专家们赞为“1998年少儿出版界的一道亮丽风景”。
  力量的诗篇:从心灵深处开掘活水清泉
  遥想当年,1951年成立时只有十几个人的湖南通俗读物出版社安家长沙时,解放战争的硝烟还未散尽,百废待兴。三年后改名为湖南人民出版社。那时全湖南只此一家出版社,且家小业小。1976年“文革”结束,全省仍然只有这一家出版社。真正的繁荣发展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如今,小溪已汇成大海……
  人们说,是历史改变了这一切。但历史说,是人,是拥有几近万人之众的出版湘军改变了我的历史。是的,唯楚有材,于斯为盛。这里,且从记录湘军发展的资料上截取有关人才的一段,以蠡测大海,资料上这样介绍——
  二十年来,湖南新闻出版队伍中涌现了一大批成就突出的专家,先后有六十二人获省部级以上各种奖励和荣誉称号。其中两人获中国出版界个人最高奖韬奋出版奖,十四人被确认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二十二人获省部级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荣誉称号,三人被评为全国优秀中青年编辑,十七人被评为全省优秀中青年编辑。湖南省新闻出版局编审钟叔河所编辑、整理、出版的《走向世界》丛书等为海内外出版界瞩目,1993年获第三届韬奋出版奖。岳麓书社编审杨坚,历时十七年,主持编辑五卷本《郭嵩焘日记》于1985年面世,十六卷本、八百余万字的《船山全书》于1996年全部出齐,1992年获全国新闻出版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被确认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1995年获第四届韬奋出版奖。岳麓书社编审、全国政协委员唐浩明,主持编纂了三十卷《曾国藩全集》,所著长篇历史小说《曾国藩》深受读者欢迎,所著长篇历史小说《杨度》获中国图书奖和国家图书奖。湖南美术出版社编审郭天民,主持编辑的《中国高等美术学院作品全集》,获中国图书奖和全国优秀美术图书银奖;主持编辑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中小学美术教材,被国家教委评为一级一类教材,推荐全国使用,年发行量二千万册;由他主持策划、编辑的《齐白石全集》于1996年出版,获国家图书奖。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副编审李永平,潜心于高层次科普图书的开发编辑,取得了突出成就;由他策划编辑的《科学的历程》、《第一推动丛书》,分别获中宣部和湖南省的“五个一工程”奖。
  这是海上漂浮着的巨大的冰山。阳光把裸露的山体照耀得格外璀璨。显然,上文的表述只是冰山裸露的一角。为了共同的事业,更多的人是默默地奉献着的。最可喜的是青年人挑大梁,像张天明、汪华、胡建勇、黄一九、李陆明等,这里无法详列他们的姓名。他们也是组成冰山的重要部分,并共同拥有了庄严的整体。然而,又是什么力量使这支晶莹的队伍能够穿风踏浪赢得今天的光荣呢?少儿社副社长、湘军中三个被评为全国优秀中青年编辑之一的彭兆平,因为编了《走出封闭》、《周恩来的领导艺术》等,在全国多次获奖。她在回答记者提出的“你编书的诀窍是什么?”这个问题时,说:“把编辑工作当成神圣的事业,而不仅仅是谋生的职业,然后倾注全部热情与心血。”这或许就是全部答案了。是的,当人们渴望在自我生存之外取得远比生存更崇高的意义的时候,心灵的渴望就一定会开掘出活水清泉,汩汩地滋养着岁月的绿荫、光荣和尊严……而现任省新闻出版局局长刘鸣泰则说:“我们取得了进步,但远不是胜利。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谁都不能妄言胜利,永远也不能。生活对我们的挑战每日每时都在进行着,我们只有更勇敢地应战,不断开辟前进的路……”这就是蛰伏在湘军将士心底的强音!
  而此刻,我们还似乎听到了马克思这位不朽老人一个多世纪前发出的声音:“自由出版物是人民用来观察自己的一面精神上的镜子……它是国家精神……它是从真正的现实中不断涌出又以累增的精神财富汹涌澎湃地流回现实去的思想的世界。”
  呵,这澎湃汹涌汇纳思想的大海!


第9版(大地周刊)
专栏:

  抢占制高点
  叶于
  在全国出版业中,湖南出版人近年来业绩骄人,湘版图书屡屡在全国性各类评奖中折桂,出版界中有人称赞,湖南人爱吃辣椒会出书,也被称为可喜的“湖南现象”。
  性情炽热火爆,做事风风火火,勇猛坚执,一种敢于争先、顽强拼搏的作风,是爱吃辣椒的湖南人特有的风格和秉性,源于此,才有了弄潮出版市场,追求精品,并取得可观的业绩。
  湖南出版业的发展兴盛有许多经验,但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们可贵的拼搏精神,敢于争先创新,自立标格,占领制高点的意识。
  在长沙有一座名气很大的岳麓山,当年许多文人雅士们在这里讲学,古时有名的四大书院之一的岳麓书院就设立在此。在岳麓书院,你能感受到古代湖湘文化的浓烈气氛,感受到思想文化的兼容并包、海纳百川的气度,千余年来,薪火相传,源远流长,造就了湖南作为文化大省的底蕴。这些年来,湖南出版人利用文化资源优势,做出版方面的大文章,使一些有特色的图书屡屡在全国打响。无论是政治理论、古籍整理,还是文艺创作、科技、少儿读物等,他们敢于创新,争创一流,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正是一种立足高标准,追求精品的战略,使湘版图书走向全国,为同行刮目相看。
  出版业竞争激烈,为争取市场占有率,这里的拼搏如同没有硝烟的战争,所以,抢占制高点,争先创优,是制胜的关键和法宝。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有了开阔的眼光,有了争一流的目标,才会有一流的收获,这是近年来图书出版业崛起的湖南现象给我们的启示。


第9版(大地周刊)
专栏:

  上海
  从小角度反映大背景
  本报记者 娄靖
  电视节目——一个城市的缩影和窗口。在国庆将临之际,我走进上海电视台,几乎每一层大楼、每一间办公室都记录着这座城市五十年的感人故事,弥漫着一种热烈的情愫。
  在文艺节目中心坐了二十分钟,电话不断,连一句话都插不上。自从“为你祝福——国庆五十年婚典仪式”的节目征集广告播出后,这里成了热线。这个节目要征集十对金婚、五十对1949年后逢“九”结婚的夫妇和五十对十一结婚的新婚夫妇参加。想不到报名者踊跃,其中老人最积极。第一个报名的就是一对金婚伉俪。在厚厚的报名单中,一对金婚夫妇引起我的注意,二人都是高级知识分子,我拨通了他们住宅的电话。七十二岁的俞和玉在电话中说,改革开放以来,他们工作顺心,生活幸福。两个孩子都已出国留学,日子过得像神仙。问她“怎么会报名的?”她哈哈笑了:“因为开心嘛!五十年的风风雨雨,我们深深体会到只有国家的安定才有家庭的幸福。”编辑田意虹告诉说,在新婚夫妇中,高学历报名者很多,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将婚典融入电视台的国庆节目。
  这个由一百一十对五十年中不同年代的夫妇组成的热烈而隆重的大型婚典将在国庆之夜亮相。
  在海外中心部,编导冯乔放了一部国庆特别节目《我的谭子湾小学》。纪实片开头和结尾都是一个小学生在一片废墟上唱着苏北儿歌,“谭子湾,弯又弯……”这是上海市政府提出二千年消灭市中心三百六十五块简棚危屋的真实记录。位于苏州河边上四十九点五公顷的“两湾一宅”(谭子湾、潘家湾、王家宅),有一万多户人家,大都是解放前来自苏北的打工者,是全市人口密度最高的棚户区。居民世代生活在透风漏雨的“鸽子笼”里,孩子们从小做着“搬新家”的美梦。如今政府投入二十三亿元动迁资金,让孩子们的梦想成真。纪录片从谭子湾最后一所小学切入,一面是大规模破房拆墙的动迁,一面是学校内安安静静的学习。学生们一批批地走了,教室里常常出现空位子。一些已经动迁还要来校上完最后一学期课的孩子,兴奋地讲述“新家有好几道门”,还有自己的“梦幻小天地”。
  今年6月30日,大雨瓢泼,谭子湾小学举行最后一次毕业典礼,师生挥泪告别。这个国庆特别节目真实而感人,孩子们天真的期盼,让人忍不住落泪。
  在上视,每一个编辑室都在寻找老百姓身边事,以反映上海解放五十年尤其是改革开放二十年来的巨大变化。浦东开发,楼房天天在增,道路天天在变,连老上海也不认路了,于是市民中出现了一批《画地图的人》;上海与北京,为祖国五十年的航天事业输送了大批人才,但航天人生活清贫,这些高智商的人也有想跳槽的犹豫,于是《两代风流》真实记录了一个航天之家为了强盛国防而放弃了舒适和安逸的选择。《回首家庭装修50年》真实记录了上海市民从过去“螺蛳壳里做道场”到今天两房一厅、三房两厅豪华装修的演变。还有《上海公交50年》、《50年来上海人身体素质的变化》、《50年来上海人收入变化的调查》、《上海,十月的故事》、《上海十大夜景评选》……这些特别节目,似乎想囊括上海市民看得见、享受得到的所有变化。
  除了电视,上海的一些新闻媒体也开出了众多贴近市民、反映上海巨变的栏目。如《新民晚报》的“夜光杯”版,从一家两代人谈恋爱场所的变化,折射上海市政建设、文化设施与夜生活变化之大……新闻媒体正将镜头伸向一个个角落,引出一串串感慨万千的动人故事。正如一位编导所说,是伟大时代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报道空间,我们是从小角度反映大背景。


第9版(大地周刊)
专栏:

  广东
  沃土当台天作幕
  本报记者 郑德刚
  虽然离国庆大典尚有一段日子,但在客家人聚居的广东梅江两岸,由当地土著自编自演自娱自乐的山歌对唱,却早已此起彼伏了。在素称“粤剧窝子”的广东“四小虎”之一的东莞城乡,成千上万的粤剧迷们早就憋足了劲,要在已经紧锣密鼓准备了很久的粤剧“演艺比赛”开锣之时,好好饱饱眼福。
  综观今年广东各地为迎接国庆而精心准备的各种文艺活动,不难看出其组织者的初衷,就是在“精”的基础上,力求一个“特”字。在国庆节期间广州上演的音乐舞蹈《共和国礼赞》演职员达两千多人,来自广州地区各个专业文艺团体,四个篇章的内容都是讴歌广东这片热土在改革开放大业中的腾飞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遍布全省的群众文艺团体,国庆节期间也准备各显身手,一批充满现代气息同时又“土味”十足的地方文艺曲目纷纷出台,如梅州的山歌剧《山寨红灯笼》、广州的粤剧大联展、深圳的民俗艺术展演、汕头的“国际潮剧节”、东莞的业余粤曲剧调演、阳江的民俗风情晚会等等。与众不同的岭南文化,不仅造就了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也培育了一大批各有绝活儿的民间艺人和纯粹的民间艺术群体。据介绍,在“老区”海陆丰,这样的民间艺术团体就有三十多个,他们源于民间,服务民间,每逢大事喜事,必是他们露脸的机会。
  “羊城音乐花会”是各类活动中最引人注目的,她创办多年,在海内外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广东音乐曲高和众,岭南鲜花经年不谢。此次“音乐花会”的组织者说,今年将举办十几台形式多样的音乐会,其中“广东民族音乐专场音乐会”和“广东流行音乐精选音乐会”是两场“大戏”,可谓出生在同一块沃土上的传统与现代的对歌。


第9版(大地周刊)
专栏:

  内蒙古
  唱团结颂歌 舞草原风情
  本报记者 刘亮明
  9月10日,呼和浩特市新华广场灯火辉煌。内蒙古直属乌兰牧骑把一台以民族团结进步为主题的国庆广场文艺晚会奉献给了青城人民。《生命欢歌》、《雕花的马鞍》、《万马奔腾》等精彩节目,不时激起数万观众雷鸣般的掌声。
  自治区各地从年初就开始紧锣密鼓筹排一系列国庆献礼专题文艺节目,进入9月,各地独具特色的专题节目开始陆续与观众见面。区直属艺术表演团体创作演出的是三台重点节目——《生命欢歌》、《满都海斯琴》、《草原情深》。其中《生命欢歌》巧妙地将民族传统与现代观念和谐统一起来,大胆而富有创造性地运用了蒙古族的舞蹈语汇,歌舞相伴,特色鲜明。《草原情深》以“共和国,今天是你的生日”拉开序幕,整台节目歌舞、诗朗诵、管弦乐、马头琴独奏伴奏等环环相衔,表达了草原儿女对祖国的满腔深情和真诚礼赞。
  呼和浩特市筹排的各种文艺作品,已全部完成。四台歌颂民族团结、歌颂祖国的专题节目正连续推出,掀起自治区首府国庆活动的第一个高潮,随之还有国庆广场专题文艺演出、送戏进百村活动。临近国庆时上演的民族舞剧《香溪情》,将把整个国庆活动再次推向高潮。该剧以对昭君出塞和亲的艺术诠释,突出在伟大祖国的怀抱中各民族人民团结奋斗、共创美好生活的主题。


第9版(大地周刊)
专栏:

  那一声东方怒吼
  电影《横空出世》导演 陈国星
  在新中国大庆盛典的前夕,为我国研制出了第一颗原子弹的功臣们将自豪地站在人民大会堂的领奖台上,接受共和国授予他们的金质奖章。此时,由新成立的中国电影集团与下属的北影厂推出的第一部全面表现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过程的故事片《横空出世》,也将同观众见面。让我们先听听该片导演的述说——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试制成功,这是新中国五十年来最值得骄傲的历史大事。去年3月我接受拍摄表现这一过程的故事片《横空出世》任务,这对任何一个导演都是一次挑战,这个题材太大啦。
  为了改好剧本,我在深入生活的同时研究当年的历史、国际政治和研制原子弹、氢弹的来龙去脉。一年多来的采访和拍摄,使我知道了很多东西,心灵也受到一次洗礼。我国原子弹爆炸成功不是几个人的功劳,而是整整一代人集体智慧和艰苦奋斗的结晶。聂荣臻、张爱萍、钱学森、邓稼先、张蕴玉等功臣,历史当然应该记住他们,但从全局来看,原子弹又决不是哪一个人能造出来的。我们的影片表现的是一个群体,他们代表着整整一代人,这里有第一代国家领导人,有优秀的科学家,还有成千上万的军人和工人。
  原子弹的成功是世人皆知的事,构不成大的戏剧悬念,重要的是把研制、实验过程中平凡小事透视出来的伟大情怀,精彩地叙述出来。我们在原有剧本《马兰草》已获得“夏衍文学奖”的情况下,要求编剧随摄制组到外景地,先后改了六稿,边拍边改。为了从更宽的领域提高质量,又先后请了国内五位编剧用了一年半的时间修改剧本。
  当时造原子弹在国内是一个非常大的举措,而且在极其秘密的情况下进行,牵动了三百六十多家单位参与,带动了采矿业、电子、通讯、机械制造等各种各样的行业。为此,我们将焦点对准罗布泊实验场,用侧面描写全国其他单位的工作。
  这样的题材是不可能用完整的故事、冲突来涵盖历史的,因此我们着力写出主人公身上几个精彩的段落,构成一个情绪化的叙事结构,靠一股气走下来,靠一种精神来感染观众。
  影片中我们努力写好两个人,一个将军冯石、一个科学家陆光达。这是考虑到历史提供给我们的真实。原子弹这件事,主要还是由军人和科学家这两类人来完成的,离了哪一方都不行,我们把两个人的关系线定为这部影片的叙事主线。
  冯石是极有个性魅力的人物。这位从朝鲜战场下来的兵团参谋长脾气很大,谁都敢顶,但他一旦接受了任务,会不遗余力。他不懂科学,经过和陆光达的多次碰撞,经过一段弯路,最终才认识到了要造原子弹不是凭一腔热血能办到的。陆光达是严格依照科学办事的人,而冯石则是没有条件也要上,搅拌水泥没淡水就用苦水凑合,没想到陆光达坚持工程质量,不同意他的蛮干。得,没脾气,只好用淡水,先用车拉,车跑坏了,就组织人挑。
  一位是身经百战的将军,一位是留学美国、喝咖啡抽雪茄的大科学家,两人反差很大,在各自领域又都是顶尖人物,但两人共有的敬业精神和献身精神将他们拧在了一起。起初谁也不服谁,在争执中又互为对方的性格魅力所吸引,成了真正的朋友。影片就是要透过他们的反差和共同历经风风雨雨的豪情、激情、友情,展示出一代隐姓埋名数十年的优秀中华儿女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他们的丰功伟绩,让今天的观众感动。(图为剧照)(附图片)


第9版(大地周刊)
专栏:

  征稿启事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迎接二十一世纪的来临,加强全民保护与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意识,促进可持续发展,国土资源部、中国摄影家协会与人民日报社决定联合举办“国土资源杯”全国摄影艺术大赛。
  大赛主题:保护与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护耕地,爱护家园,促进可持续发展。
  承办单位:人民日报文艺部
  协办单位:北京东方绿茵文化艺术交流有限公司
  时间:即日起至12月31日截稿。
  方式:
  1.向全国专业与非专业摄影工作者征集以上述主题创作的摄影艺术作品;
  2.大赛设立一等奖3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11名、优秀奖300名,获奖者将获得证书、奖金;
  3.出版发行《国土资源杯全国摄影艺术大赛获奖作品集》;
  4.在北京举行隆重的颁奖仪式;
  5.在北京举行获奖作品展览。
  注意事项:
  1.来稿请寄8英寸样片,评奖结束后按通知寄底版;
  2.本次大赛不收参赛费,来稿一律不退稿;
  3.来稿请寄:北京市宣武区枣林前街68号105室北京东方绿茵文化艺术交流有限公司(邮编:100053)。


第9版(大地周刊)
专栏:

  京剧《范仲淹》进京
  贵阳市京剧团的新编历史剧《范仲淹》,近日进京参加向国庆献礼的演出。《范仲淹》取材于北宋名臣范仲淹的一生行迹,以他三升三贬的仕途坎坷作为情节线索,表现了他的忧患意识。编剧陈泽恺,主演曹剑文、侯丹梅。


第9版(大地周刊)
专栏:

  世界艺术之花 盛开北京舞台
  本报记者 杜英姿
  金秋九月,随着“九九中国国际民族歌舞年”系列活动渐入高潮,各国民族艺术的奇葩在中国舞台上正频频绽放。
  久负盛名的西班牙舞剧院,带着美丽又倔强的《卡门》姑娘,在路易·西尤大师的率领下,踏着弗拉门戈的欢快舞步,带着吉普赛民族的热情与奔放,刚刚融入到这歌舞年的大舞台中来。《卡门》本是世界上上演率最高最受观众欢迎的歌剧作品,这次由西班牙被誉为“国宝”的路易·西尤改编为舞剧,由西班牙的舞蹈明星玛丽亚·比沃主演,同样极富感染力。引人入胜的浪漫爱情故事,洋溢着无限热情的弗拉门戈舞,这一切都使舞剧《卡门》成为九月演出市场上的亮点。
  激烈奔放的埃列克舞,欢快热烈的半月型舞,优美的风笛,抒情的赛克利地方小调,让人仿佛置身于美丽的匈牙利平原。匈牙利国家民族歌舞团在北京世纪剧院的两场演出,使中国观众回想起四十多年前该团成立之初首次访华演出的情景。丰富多彩的民族舞,再加上舞蹈中绚丽多彩的民族服装,使整台晚会就如同一个充满激情的绚丽的梦。
  位于非洲西南角的纳米比亚,一个由多才多艺的中学生组成的歌舞团——温尼·杜普莱西中学舞蹈团,是纳米比亚唯一活跃在全国各地的民间歌舞团。九月八日、九日,该团来到中央民族乐团音乐厅同北京的观众见面。勃拉姆斯的柔和、圆润、流畅、高贵,李斯特的动人技巧,肖邦的纯粹之美,如同一道道清澈的山泉,从佛里佩·布朗的手指下汩汩涌出。这位智利钢琴家的演出,受到大学生们的热情欢迎。九月十一日,匈牙利埃瓦尔蒂铜管五重奏世界级水平的演奏,让美妙的旋律长久地回旋在人们的心头。
  九月十七日、十八日,中国木偶剧院将迎来斯洛文尼亚的卢布尔雅那木偶团的《大胡子巨人》。该团在五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制作了一系列出色的木偶剧,并获得过许多国际大奖,是世界最著名的木偶团之一。另外,爱沙尼亚的康奈尔民间音乐舞蹈团,将带着波罗的海风情的丰富多彩的晚会在九月底的首都舞台亮相。中国对外演出公司承办的这些演出,给国庆五十周年前夕的首都又添了几分喜庆色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