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9月16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国庆专版)
专栏:

中州大地展新姿
中共河南省委书记 马忠臣 河南省人民政府省长 李克强
河南省地处中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曾长期作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新中国成立5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河南沧桑巨变,以崭新的面貌在华夏腹地迅速崛起。1998年,国内生产总值4356.6亿元,居中西部之首。
在新中国建设史上,河南有着浓墨重彩的一页。“一五”和“三线”建设时期,国家把河南定为重点建设区,在洛阳、郑州等地进行了大规模的工业建设,奠定了河南在全国生产力布局中的重要地位。围绕黄河、淮河、海河、长江四大水系治理,陆续开展了以治黄治淮为重点的水利建设和水土保持工作,黄河50年岁岁安澜,淮河两岸成为鱼米之乡。
改革开放20年来,河南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走出了一条有河南特色的发展之路。“六五”时期,认真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保持适当的发展速度,重点解决了基本消费品不足的问题。“七五”时期,开始注重原材料、能源、交通等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八五”时期,以“团结奋进,振兴河南”为动力,全面实施兴工强农,以城带乡,全方位开放,高起点发展的战略,走优势资源开发和深加工增值的路子;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培育支柱产业为重点,集中力量建设了一批基础设施和工业项目。“九五”以来,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积极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加快工业经济结构调整,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自90年代以来,按照“一高一低”的奋斗目标,实施“科教兴豫、开放带动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经过50年的建设和发展,河南已经进入了由农业省向工业省过渡、工业化加速发展的新阶段。
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1998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4356.6亿,居中西部之首,按可比价格计算,比解放初期增长23.2倍,50年年均增长7.8%,其中改革开放20年年均增长10.9%,在全国的位次由改革开放前的第九位上升到第五位,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5%。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695元,比解放初期增长11 .3倍,由改革开放前的第二十七位上升到第十九位。完成工业增加值1742亿元,居全国第六位。财政收入实现208.2亿元,列全国第七位。
经济结构逐步优化。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由1949年的67.6∶18.2∶14.1,演变为1998年的24.6∶46.2∶29.2。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1995年以来农业连续五年丰收,1998年粮食总产量达4009万吨。工业经济成为推动全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解放初的10%左右提高到1998年的40.2%。原煤、拖拉机、化肥、卷烟产量居全国前列;一批优势企业和企业集团在全国同行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安阳玻壳、新飞冰箱、莲花味精、春都和双汇火腿肠、神马帘子等名牌产品具有较高声誉和市场占有率。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1998年全省工业总产值中,国有工业、集体工业、城乡个体工业及其它经济成份所占比重分别为28.84%、26.42%和44.74%。第三产业从1997年起增长速度超过第二产业和工业增加值增速,并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
资源优势正在转化为经济优势。河南是全国重要的农产品、能源、原材料生产和输出基地。小麦、玉米、棉花、烟叶、芝麻等农作物产量在全国均占前三位,生猪、山绵羊、大牲畜存栏也居全国前列。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矿种149种。近些年来,我们着力对资源进行系列开发利用,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新的经济优势正在逐步形成。
基础设施日趋完备。河南交通运输发达,是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交通枢纽。京广、京九和陇海铁路干线纵横交会,郑州北站是亚洲最大的铁路货运编组站;公路四通八达,国道干线五纵四横,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有465公里;航空运输业发展迅速已开辟国内航线51条,新郑机场是全国17个4E级机场之一。全省电力装机容量已达到1378万千瓦;邮电实现了通信网传输数字化、交换程控化。
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已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济技术贸易和文化关系,1998年全省进出口贸易总额是1978年的27倍;1985年以来累计实际利用外资68亿多美元。以郑州、开封、洛阳为重点,开发兴建了一批观光旅游胜地。1998年全省共接纳海外游客27.5万人,国内游客5058万人。
社会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明显改善。新中国成立之初,河南只有一所大学;1998年,全省拥有普通高校51所,已有137个县(市、区)完成了“普九”任务,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7%。科技事业持续发展,1985—1997年间,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34.6%。失业、养老、医疗保健、城市最低生活费和最低工资制度等社会保障制度初步建立,县乡村三级卫生保健网络正在完善。人口控制取得巨大成就,1998年全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到7.8‰。1998年,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379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64元,全面实施依法治省,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农村普遍实行了村民自治、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城市基层民主和企业民主管理进一步加强。全省政治、经济、社会正在向法制化、规范化、现代化的轨道迈进。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形成,河南在全国经济从东到西梯次推进的过程中具有更加重要的地位。我们将继续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紧密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抓住国家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机遇,带领全省人民团结拼搏,开拓创新,在新的世纪,谱写出河南改革和建设事业更加壮丽的新篇章。


第5版(国庆专版)
专栏:

工业 体系日臻完善 主导地位加强
新中国建立以来,河南工业发展经历了以重工业为主,逐步转向轻重比例协调发展,工业体系日益完善的发展过程。
工业经济整体实力显著增强。1998年河南省实现工业总产值5821.32亿元,比1949年增长1979.49倍,工业生产总规模跃居全国第七位。工业增加值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4.5%,首次超过了农业所占比重。
主要工业品产量大幅度提高,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1998年河南省火腿肠、味精、彩色显像管玻壳、大型拖拉机、巨型轮胎、砂轮、轴承、氧化铝、帘子布等产品产量居全国首位,原煤、卷烟、农用化肥、平板玻璃产量居全国第二位,棉纱、家用电冰箱产量居全国第四位,发电量居全国第五位。形成了一批在全国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的工业产品,其中春都、双汇、郑荣三大火腿肠,彩色显像管玻壳国内市场占有率达70%以上。
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大中型企业实力明显增强。1998年全省共拥有大中型企业1135家,其中16家企业年营业收入超过10亿元,洛阳石化总厂、安钢集团、中国一拖集团、平煤集团等4家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超过40亿元。全国512家重点联系企业中河南占22家。
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推向深入。党的十五大以来,河南省因地制宜、因企制宜地加快国有中小企业改制步伐,至1998年底,全省国有小企业改制面已达70%。百户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企业中已有86家初步建立起了科学化、规范化的公司制框架。全省已有17家企业(18支股票)顺利上市。股份制企业、私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等正日益成为河南工业经济发展中新的增长点。


第5版(国庆专版)
专栏:

河南人民的骄傲
▲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位次由改革开放前的第九位上升到第五位。
▲小麦产量居全国第一位。
▲粮食总产量居全国第二位。
▲棉花和油料产量均居全国第二位。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居全国第三位。
▲大牲畜存栏数居全国第一位。
▲农业有效灌溉面积居全国第二位。
▲地方铁路1311公里,居全国第一位。
▲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居全国第五位。
▲发电量居全国第五位。


第5版(国庆专版)
专栏:

收入连年增加 生活质量改善
城乡人民阔步奔小康
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党和政府各项富民政策的落实和经济的发展,人民收入渠道不断拓宽并日趋多元化。1998年,河南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689.81元,比1949年增长46.9倍,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后实际增长6.6倍,年均增长3.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864.05元,比1978年增长16.8倍,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后,实际增长5倍,年均增长9.4%。全省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2657.23亿元,比1978年增加2647.4亿元,平均每年增加132亿元。
在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城乡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很大改善。1998年,河南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3810.30元,比1978年增长13.4倍,年均增长13.9%。食品消费注重营养;衣着消费成衣化、时装化个性化;用品消费高档化,彩电、电冰箱、洗衣机、空调器等耐用消费品渐趋普及,组合音响、摩托车、家用电脑甚至家用小汽车又成为新的消费时尚;交通通讯的不断发展更为城市居民拓展了新的消费空间。1998年底,河南省每百户城市居民家庭拥有程控电话60.43部,移动电话0.78部。1998年,河南省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达1240.3元,是1978年的15.2倍,年均增长14.6%,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后,实际增长3.9倍,年均增长8.2%。
城乡人民居住条件不断得到改善,至1998年底,城市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11.23平方米;比1985年增长41.4%。农民在1984年末达到人均居住1间房,1990年已率先达到小康生活标准。1998年底,农民人均住房面积达22.56平方米。


第5版(国庆专版)
专栏:

压题照片:郑州二七广场一角。 河南日报记者 罗克忠摄
上图:信阳姑娘在采茶。 河南日报记者 王天定摄
左图:又是一个丰收年,看联合收割机有多忙。
河南日报记者 王天定摄


第5版(国庆专版)
专栏:

科教 科技实力提高 教育事业兴旺
科技、教育水平的迅速提高,为河南50年来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科研体系日益完善。目前全省已建立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1569个,独立科研机构311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1个,全省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达14.27万人。1978年以来河南省共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15354项,其中世界上第一颗人造金刚石、HJD—04型数字程控交换机、大屏幕彩色显示器、豫麦21号、豫棉9号等一批科研成果分别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
1998年,河南省已建立各类技术贸易机构8847家,签订技术合同1.92万份,技术交易成交金额17.2亿元。
基础教育进一步得到巩固和加强。1998年河南省中小学在校生1712万人。小学、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分别达99.72%和96.51%,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省137个县(市、区)通过了国家“普九”验收。
高等教育结构不断完善。河南普通高校由1949年的河南大学一所,已发展到51所,其中郑州大学进入国家高等教育“211”工程,高等教育专业种类已扩大至301种。
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非义务教育、素质教育蓬勃发展。1998年底,河南省共拥有中等职业学校1444所,成人教育学校达52944所。全省社会力量办学达3204所,在校生34万人。


第5版(国庆专版)
专栏:

农业 华夏新添粮仓 农村日趋繁荣
50年来,河南始终把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放在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省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关于发展农村经济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确定了以家庭联产承包制为主体的、与集体统一经营相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全面繁荣。1998年底,全省耕地面积6834千公顷,居全国第三位;第一产业增加值1070亿元,居全国第二位;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1823亿元,居全国第三位,成为全国农业大省之一。
农业基础设施得到加强,农业生产条件大为改观,为河南农业夺取丰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80年始,河南成为粮食调出省,到1998年,全省粮食总产量达到4009.61万吨,比1949年净增3867.21万吨,人均粮食产量达432.12公斤,再创历史最高水平。1998年,棉花总产量达72.84万吨,比1949年净增67.44万吨;油料总产量达312.13万吨,净增267.77万吨。粮食、棉花和油料总产量均居全国第二位,烟叶、茶叶、蔬菜、水果等农产品产量也均居全国前列,成为全国重要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之一。
除外,全省畜牧业快速发展,已成为河南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1998年,全省畜牧业产值达597.12亿元,居全国第一位,比1949年增长23.35倍。以牛、羊、猪、鸡为主并具有较强互补性和市场竞争力的畜牧饲养结构,已成为河南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林业生产长足发展,生态建设工作取得较大进展,被国家命名为“全国平原绿化先进省”。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农业产业化步伐进一步加快。1998年全省乡镇企业实现增加值1299.11亿元,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29.8%。农民初步摆脱贫困,正在奔向小康。1998年全省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已实现小康目标的超过2/3。


第5版(国庆专版)
专栏:

能源 重要生产基地
50年来,河南能源工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建立起了以煤炭、电力、石油、天然气为主的能源工业体系,成为中国重要的能源生产基地之一。
河南煤炭资源丰富,煤种齐全,素有“千载煤州”之称。90年代以来原煤年产量保持在1亿吨左右,已连续19年位居全国第二位。50年间相继建成了平顶山、焦作、鹤壁、义马、郑州、永夏等一批新兴煤炭工业基地,其中平顶山矿务局为全国第二大煤炭生产基地。
依靠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电力工业发展迅速。1998年底,全省电力装机总容量达1378.44万千瓦,居全国第六位,年发电量631.05亿千瓦时,居全国第五位。50年间,共建成15座大中型火力发电厂,姚孟电厂、焦作电厂、首阳山电厂装机容量超过100万千瓦。
目前,全省形成了以121条总长5804.03公里的220千伏输变电线路和52座220千伏变电站组成的主网架、500千伏网架为中枢的供电网络。在华中电网中,形成了“南水北电”的水电火电调剂格局。
石油、天然气工业从无到有。现已建成中原、南阳两大油田,原油年产量最高达到979万吨。天然气产量达13.19亿立方米。


第5版(国庆专版)
专栏:

交通 连南贯北枢纽
河南地处中原,素有“十省通衢”之称。共和国成立50年来,河南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速,已基本形成以国家铁路为骨架,公路为网络,地方铁路、水运、民航协调发展的综合运输体系和多种传输手段相配合的邮电通信网络。
铁路运输有京广、陇海、焦柳、新菏、京九等国家铁路干线和漯阜、汤濮等地方铁路干线在境内交会,形成了三纵四横的铁路网。全省铁路通车里程3461公里,其中地方铁路1311公里,居全国第一位。
公路网中,国家规划的京珠、连霍高速公路在郑州交会,京广、京深、连天等9条国道和96条省道及县乡道路连通全省城乡。1998年,全省公路通车里程57172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65公里,居全国第五位。已实现乡乡通公路,99.3%的行政村通机动车。
民航事业发展迅速。河南现有郑州、洛阳、南阳3个机场,每周有近500个航班飞往国内40多个重要城市,有8个包机往返香港,4个包机往返澳门。
邮电通信事业发展成绩斐然。郑州已成为全国重要通讯枢纽,全省市内电话实现程控化,截至1998年底全省拥有电话交换机容量已达723.2万门,移动电话用户突破100万户,所有乡镇实现了国际国内直拨,全省行政村实现了村村通电话。
(本版除署名外由河南省计委供稿,河南省委宣传部和本报驻河南记者站编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