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9月10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美术世界)
专栏:

  让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杨志凌和他的建筑装饰艺术
  钱守仁
  艺术来自生活,艺术又影响着生活。但在艺术史上,艺术与生活之间相互疏离、对峙和误解的关系是许多艺术家无法完全解决的问题。建筑装饰艺术以其独特的品质使艺术与生活之间的关系沟通融合,在艺术美与生活美之间构架起了飞渡交通的津梁。杨志凌的装饰艺术在艺术与生活的古老关系之间独辟蹊径,进而走出了一条通衢大道。
  海德格尔说过:“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而人的居所对人们诗性情感的形成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在人的一生中占有重要的分量。人们的情爱恨欲、生老病终都在这个“舞台”背景中进行。杨志凌认为,装饰艺术无时不在地潜移默化着人们的情感状态、思维方式,影响着形成着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意识和无意识。它以超越于有形语言之上的语言,以润雨细无声的方式向行居其间的人们传达着它的内涵。他认为,装饰艺术以其他艺术门类无法比拟的方式直接地进入并参与、创造着人们的生活。“使艺术生活化、使生活艺术化”是他设计理念的逻辑起点。
  杨志凌在艺术的纯粹抽象领域有着深厚的修养和扎实的基础,他在水彩画、年画、历史题材绘画等方面经过学院式的严格训练。举办过多次个展,有多幅作品参加全国美展并获奖,并有著作出版。他还主持过内蒙古《大昭寺经堂壁画》等文物的复原工程,并在高校有多年的建筑学教学实践经验,对建筑与艺术的结合进行了多年研究和长期实践。这些在艰苦自励中积累形成的功底,使他具备了艺术家特有的鉴赏力和很高的理论水准,进而在装饰艺术的实践中提炼、凝结、积淀为他独特的艺术观念、思维方式乃至关于“艺术———生活”的理论构架。杨志凌的建筑装饰艺术不是从技术到技术、从技艺到技艺的单纯产物,而是一位训练有素的艺术家“移师”生活的艺术展现。在其作品中,处处可以看到和他早年水彩画、水粉画创作异质同构的因素。艺术的法则和毫不苟且的艺术态度在不同类别的“作品”中仍然千里红线,一脉贯穿。
  建筑装饰艺术在通常的观念看来,不过是“粉刷裱糊”的工作,人们似乎很难把它与艺术的“创造精神”关联思考。它常常是在建筑工程完工后的一套微技末艺的附带工序,然而,杨志凌的装饰理念把这一工作提高到“整体”的关键部位来认识。装饰工程是最后一道工序,却也是和人们生活最密切相关的工作,是实现杨志凌“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的最佳突破口,所以他才有胆略敢于放弃自己最心仪神往的画幅创作,投身这项生活——艺术相生相辉的装饰艺术之中。
  在这样一种更为开放的艺术之中,所需考虑、斟酌、平衡把握的因素不是少了,而是多了,甚至更为复杂多样了:对艺术的了解,对物质构材的了解,对人的了解,对设计者的了解,对享用者的了解,对艺术与人的心理共生关系的了解,以至于对管理和用人、用物、用财等诸多因素的了解……因为这不同于画室里的面壁之作。它创造的对象是活生生的受多种限制而存在的社会物质现实。对空间、人、物、文化内涵、哲学意蕴等多重因素的把握和创造需要更多的心力、更大的气魄、更强的艺术整合能力。杨志凌在这一点上有自己的口号:“整体,整体,还是整体!”
  正是靠这种意志力与智力相交合的综合、整合能力,才有了杨志凌的和他领导的中国天诚集团新雅建筑工程设计装饰总公司的“新雅人”一个又一个成功的创造范例:北京人民大会堂内蒙古厅、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北京民族文化宫、北京中国剧院、北京内蒙古宾馆、内蒙古新城宾馆总统楼、呼和浩特白塔机场航站楼,无不说明是建筑与艺术结合的成功典范,建筑是艺术情感的物化,是凝固的音乐,史诗是具有超前的现代功能和博厚的文化含量的艺术精品。
  新雅公司不断创精品问世,不断用精品打开市场,屡获殊荣,受到社会的重视和认可,如:杨志凌和新雅人获得“八五”期间全国工程建设管理先进单位和“八五”期间全国工程建设管理先进个人称号,1999年获全国优秀建筑企业经理奖。
  建筑装饰艺术不是单幅局部的艺术语言,它以其具象和抽象的两极结合特性而获得了涵义更为丰富的超越性语言。设计的装饰性与功能性互为消隐使装饰艺术更接近于抽象艺术、观念艺术和象征艺术,在其中集中体现着设计者和参与群体的共同综合、提炼和创造。地区的文化历史内蕴、设计者和设计对象的思想认识观念,所在地的空间环境关系……所有有形无形的因素在装饰艺术这超越具体语言文化的“语言”中都全部包容了,而接受者仿佛在走进这一空间的一瞬间就被这丰富的“整体”所感染。
  置身杨志凌这些作品的引力“场”之中,人们会立刻感受到那创造者的巧妙匠心和艺术家的良苦用心。在杨志凌的观念中,每一建筑的设计都是个性化的,有生命力的;每一个装饰部件的伸展揖让、进退节奏、呼吸韵律都无不是设计对象整体生命的有机构成。杨志凌在以生命的整体观悉心观照着他的作品,希望以自己的创造重新弥合现代社会那割裂开人心与自然生命的“缝隙”。
  装饰艺术不仅影响着人们的现实认识,也前瞻性地引导着人们的思维和观念。杨志凌的装饰理念不仅着眼于现实,更着眼于未来、着眼于世界。他锋芒内敛的设计观念和实践为其作品获得了蓄势待发的后力和实力。在他的心目中,装饰艺术和由色彩、线条构成的绘画艺术一样,都是超越国界和相对时间行程的“世界语”。
  与世界接轨,与国际水平并行,在这里已不是抽象的口号,在杨志凌的装饰艺术中,他自觉地运用着可以获得的最新高科技材料,充分享用着科技发展带给材料的更加多样的表现可能性。他像一个交响乐队的指挥,又如一部大剧的导演,在充分把握宏观整体的同时,也悉心注意到了每一个细部的过渡与转折。
  有感于建筑装饰行业间先建筑后装饰,装饰往往在充当着次要地位的现状,杨志凌提出要“反弹琵琶”,实行建筑的“总承包”一条龙服务,把他所倡导的“整体”的艺术观念贯穿在建筑设计、施工的每一个环节。这样就改变了装饰业“缝缝补补”的被动从属地位,从而使“艺术”的整体观念真正浸润在每一步结构建设当中,使有文化、懂艺术的人决定建筑的整体走向,让文化、艺术掌握着生活大河的流向。在这里,古希腊先哲的神圣理想仍然存在,“缪斯女神永远尊严地高居于奥林匹斯圣山上”。
  建筑装饰艺术是人们创造的第二自然,人们日常生活空间的变化是社会历史发展最精确的刻度盘。“让艺术走进生活、让生活成为艺术”,杨志凌和他的“新雅人”在构架着生活和艺术间美丽的津梁,让我们真正实现“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的梦想,让我们触目所及的生活场景更多一些艺术的清新和大雅!(附图片)
  第六届全国美展入选作品
  朱老总与草原儿童在一起(年画)杨志凌
  第六届全国美展入选作品
  小乖乖(水彩画)杨志凌
  咸亨酒店(水彩写生)1981年于绍兴杨志凌
  中国剧院贵宾厅
  北京人民大会堂内蒙古厅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央大厅
  北京内蒙古宾馆大堂
  新城宾馆总统楼B卧室


第11版(美术世界)
专栏:

  一帘幽梦几窗景
  耿彦波
  窗,在文人笔下是一首吟咏不尽的诗,在王家大院则是一幅韵味无穷的风景画。
  窗子是居室的眼睛,具有通风、采光等实用性功能。王家大院将审美价值融入窗中,“窗如画卷,画作窗棂”,实用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窗子成为一件清新雅致,恬淡空灵的艺术品。高家崖凝瑞居后院窑洞,镂花窗芯刻成“琴棋书画”、“喜鹊登梅”、“杏林春燕”、“凤戏牡丹”,构图别致,雕刻精美,是窗也是画,是画也是窗,达到了李渔所讲的“以山水图作窗,以梅作窗,窥窗如画,当窗如画”的艺术效果,给人以无穷的遐思梦想,给王氏宅院这个人造空间以更多的美感和活力。
  一面是绚丽,一面是平淡,浓淡相间,和谐自然,给人以“浓妆淡抹总相宜”之感。高家崖西主院前堂后窗,用几根简单的竖棂子构成一幅书卷图案,就像一卷打开的书,简洁、淡雅,给人以好书常读、开卷有益的人生启迪。高家崖东主院后院窑洞,窗子没作任何雕饰,只是几个条状的图案,就像几笔信手勾画的白描,但拙朴大雅,仰观则有凸出之感,俯视则有凹进之意,奇妙精巧,营造出“远近高低各不同”幽深意境。许多用横竖棂子拼成的斜方格、豆腐块、回字、井口字、步步锦;用细木条拼成的线条宛转的各色花纹,如灯笼框、万字型、寿字型等窗子,简洁而不单调,雅致而不鄙俗,皆如高手为文,意到笔到,无施不宜,体现了“恰当就是美”的美学原理。
  以窗为画,同时没有忘记寓教于画,将教育功能悄悄融入造窗艺术。“鲤鱼跳龙门”,寄寓着望子成龙的期待;“一瓶清莲”,隐喻着官高清廉的理想;“鹿鹿相通”,表达出仕途通达的愿望。通过美丽的图案产生感官愉悦,潜移默化,寓教于乐,含蓄不露,耐人寻味。
  中国民居艺术馆(王家大院)供稿(附图片)
王家大院一隅


第11版(美术世界)
专栏:画坛风景线

  画坛风景线
  “百年中华英烈颂”书画艺术大展启动
  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庆祝澳门回归祖国,迎接二十一世纪的到来,中央有关单位协商决定于1999年12月举办“百年中华英烈颂”书画艺术大展,各项筹备工作已全面展开。这次书画展览的主题是缅怀和歌颂一百年来,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振兴而作出牺牲的民族英雄和革命烈士的伟大献身精神、崇高理想和丰功伟绩。这次展览由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文史研究室、全国侨联、中国美协、中国书协联合主办,中国革命博物馆、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中国美术馆、抗日战争纪念馆、人民日报文艺部、光明日报摄美部、解放军报美术组等协办。
  青岛国际美术邀请展举办
  由中国美术家协会等单位联合举办,青岛市文化局承办的《’99青岛国际美术邀请展》日前在青岛市文化博览中心美术馆举办。本次展览汇集了来自二十多个国家的五十多位画家及我国一百多位著名画家的优秀作品三百余幅。
  马来西亚当代美术展在京举行
  由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和马来西亚华人文化协会主办的马来西亚当代美术展日前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与观众见面。本次展览邀请了马来西亚建国以来老中青三代二十位几个民族画家的作品参展,体现了自马来西亚建国以来各个年代代表画家的风貌。
  越南绘画展在京与观众见面
  由文化部主办、中国展览交流中心承办的“越南绘画展”近日在京举行。展出的四十一位越南知名画家近年来创作的六十五幅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代越南绘画的面貌。


第11版(美术世界)
专栏:

  生命之花
  ——观包锦华画展有感
  王炜
  我和包锦华女士并不相识,但最近在中国美术馆看了她的个人画展后,似乎在心灵上得到了交流、产生了共鸣,我想这也许就是艺术的魅力,艺术的力量。
  中国画坛擅长画梅、兰、竹、菊的画家不知其数。在我们同道中都深知在“梅兰竹菊”上很难出现创新之作,当然画坛上也有不少知难而上勇于探索者,而包锦华正是其中的一位。锦华喜画梅,在她笔下的墨梅毫无忸怩俗媚之嫌而散发出一股阳刚之气。她也善画那色彩绚丽的花卉,其中“山花”、“飞花”、“梦里花落知多少”特别引人注目。锦华花卉作品中特别强调色彩的破格运用,善于抓住色调的大感觉,点画用笔,刚柔相济、疏密有致,轻松随意,这一幅幅“山花柳絮”在她精心编织下显得那样清新自然,灵动洒脱,呈现在观众眼前的真是一篮子“生命之花”!在这“生命之花”中她又对“深秋”的花独有情钟,这又与我产生共鸣。古来圣贤文人雅士们对“秋”寄托了无限情思,但他们大都流露出一种悲凉伤感的情调,而在我看来“秋”象征着一种成熟的美感,具有极强的生命力,金秋是展示生命多姿的最佳时节,锦华“梦中的花”充满着生命的活力!但愿她永葆这青春的活力!


第11版(美术世界)
专栏:

  霜晓寒姿(中国画)包锦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