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8月9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经济生活)
专栏:市场扫描

  网上商店令人心动,但种种局限又使你欲购不能——
  网上购物难在哪儿
  本报记者杜峻晓
  对多数中国人来说,互联网仍是一个陌生的东西,网上购物更是不受在大商场或小卖铺里买惯东西的人们支持和理解。记者曾向周围的数十名上网的朋友询问,是否参与过网上购物,有人摇头,有人模棱两可地微笑,还有人则态度坚决地表示:网上购物不可信!正因为有这么多人不支持网上购物,想在网上赚钱的经营者的境况可想而知。那些刚刚起步就趴窝的网上商店,轻而易举地就能找到自己失败的答案。
  与国内这种尴尬局面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外网上购物的势头强劲。有关资料表明,在美国和加拿大,于网上购买至少一件商品的女性人数出现了显著增长,比9个月前增加了80%。女性网民感兴趣的是书籍、CD和录像带,成交次数有960万人次。最近9个月来,在网上买计算机的女性增加了160%,达到130万人次。
  浏览国内及国外的网上商店,确实有一些商品让人心动,但又因种种限制使人欲购不能。就目前情形看来,影响网上购物的因素有三:
  一是信用卡不通用。如果把网上阅读或软件的网上注册也归之于网上购物一类的话,那么众多的网迷可能感受非常深。有一些优秀的站点、书籍或刊物让人想读。但是对不起,得交费,由于人民币不是通用货币,中国的信用卡在网上也无法使用,网迷们只好“望站兴叹”。前不久,记者曾与我国在瑞典的一位留学生赵羽珩打过交道,他研制的一种名叫“环保卫士”的软件虽可从网上下载,但要长期使用必须在他那里注册。多亏赵先生是中国人,他在国内设了一个接收汇款的地方,欲注册者汇出款后,由收款人或汇款者给他发一个电子邮件,他便把注册文件用电子邮件再给欲注册者发过来。如果是必须在国外花钱才能注册的软件,国人又该怎么办呢?
  二是“隔山买牛”。有位网迷朋友是网上购物的坚决支持者,逢人就夸网上购物如何如何好,但他的妻子却坚决反对,并且说得极有道理:如果在网上买衣服,你能试它合身不合身吗?如果在网上买食品,你能知道它的色香味吗?如果买CD,对方给你送来一张坏盘,你到哪里去换?折腾来折腾去的,值得吗?这位仁兄被质问得张口结舌。那一连串的质问并非没有道理。曾在国内红火一时的邮购、电视购物等等,真是说得比唱的还好听。但真正邮购了他们的产品回来,却发现有的竟是假冒伪劣。若打官司,花费的钱财可能数倍于购物金额。网上商店的商品虽不能以“假冒伪劣”一言而蔽之,但以前因见不到实实在在的货物而随便出手惹来不少麻烦的教训不禁让人们望网止步。
  三是对网上购物的信任度差。曾有一个调查部门就网上购物作过调查,对网上购物持不信任态度者占到90%以上,这不能不让大力推崇网上购物的人士大跌眼镜。一些持中立态度的人则表示:网上购物是一件好事,但它的前提必须是市场规范。假如没有信誉作前提,你买的是这个东西,他给你寄来那个玩艺,到头来只会砸了商家自己的牌子。还有一些人则担心地表示,如果是说让汇多少数额的款到什么地方,这样还好办,如果你把信用卡的号码给了对方,而对方又把你卡上的钱全部划到他的账上去,这个公道又到哪里去讨?


第11版(经济生活)
专栏:消费观察

  “一个电话,真诚服务到您家”——
  今天在家买东西
  盛夏
  张先生来京城几年了,如今仍是快乐的单身汉。平时工作忙,又懒得逛商场,一到双休日,独居陋室,看书入了神不免时常饿肚子。“如今有办法了,”他说,“只需拨个电话,一桶纯净水和一箱方便面就会自动送上门来,甚至还有啤酒、咖啡。”
  北京梅林销售网络有限公司在印制的宣传单上说“一个电话,真诚服务到您家”。这家先以销售桶装纯净水逐步建起规模销售网络的公司,配送的商品已向食品、日常生活用品等门类扩展。一位负责人说:“我们最终的目标是,各种层次的消费者都能方便地在家中从公司的网上选购到满意的商品。”他相信随着客户的增加和网络规模的扩大,市场前景会比较乐观。
  说起来,这不过是如今兴起的无店铺销售的形式之一。笔者问许多消费者是否知道“无店铺销售”,大多不甚了了,但对邮购、电视购物则非常熟悉,许多人都还曾经实践过。其实邮购以及现在越来越多的电视购物、网上购物都可称为无店铺销售,其特点之一就是商家送货上门,消费者无须上街,在家即可购物。但目前送货上门的多是在商场销售的大件商品,如洗衣机、电冰箱、电视机之类;电视购物的范围也大多集中在价格较贵、科技含量较高的新产品上。日用消费品送货上门的还不多见。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变化以及老龄社会的来临,在家购物将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专家介绍,改革开放以来商业经营方式增加很多,这是商业竞争以及市场细分的必然结果。无店铺销售这种新方式最初是在美国兴起的,已有几十年的历史。无店铺是指卖方没有传统的供消费者参观选择商品的场所,消费者通过广告或商家的宣传材料等获知商品的有关信息以决定取舍。无店铺销售企业主要有邮购商店、目录样本店、流动推销等形式。目录样本店仅在商店内陈列样本目录,并向顾客发放,接受顾客直接或通过电话订货,负责为顾客送货到家。随着科技手段的现代化,目前有的企业采用电视购物或电脑联网形式陈列商品,供顾客选择。顾客通过电脑系统或传真、电话订货,商家送货上门。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对这种新的购物方式产生兴趣,但不少人认为:商家采取哪种销售方式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商品和服务的质量能否上去,这才是最关键的。


第11版(经济生活)
专栏:各抒己见

  留神“免费午餐”
  曾亚波
  有句话叫“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可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如今消费者想要领略“免费午餐”的滋味也不难。为将产品或服务尽快打入市场,以较小的投入吸引较大的消费人群,近年来,商家不断推出免费品尝、免费咨询等五花八门的促销活动,由“免费”进而实际消费已成某种时尚。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免费午餐”都味道鲜美。不少“精明”的商家只是把“免费”当作一块招揽的牌子,消费者享受不到真正的实惠。更有一些商家,以“免费”为诱饵,蒙骗消费者购买自己并不需要的产品,甚至强行推销假冒伪劣产品。一些消费者也因为贪小利,上当吃亏却有怨无处诉——
  想要“吃得饱”,花费并不少。许多“免费”服务只是让消费者暂时尝到一点并无实际意义的“甜头”。如需要三到五个疗程才见效的新药,让你“免费”服用一个疗程;免费给你照了相,却不给你底片、相纸和相框,等等。接下来你可就“欲罢不能”,于是被迫解囊,就地接受“有偿”消费。事实上,商家的“免费”投入不过是后期收益的极小部分,消费者的实际开销并不比通常低到哪里去。
  广告跟你跑,苦水倒不了。由于是免费服务,商家常常要向消费者征询意见或感受,并登记其单位、住址和电话号码等个人资料。“吃人家的嘴软”,一些消费者经不起商家的诱惑,仅凭一次印象,就对其产品或服务大加赞誉,并将个人情况和盘托出。但时隔不久,他们就会发现,自己的肖像和讲话竟被商家用于广告宣传出现在电视台、电台和报刊上;很多时候,他们还会受到亲朋好友或其他消费者的责难,以至成为其他产品推销骚扰的对象。
  “免费”常“免责”,麻烦莫自找。免费服务不同于“买一赠一”,在免费“试用”过程中,一旦出现因使用不当或产品质量问题带来的纠纷,很难处理。因为此时的消费者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消费主体,有的甚至没有任何接受服务的证明,这就给商家“免责”创造了空当。严格地讲,这是一个亟待完善的法律问题,但对于消费者来说,在接受“免费”服务时最好是多问几句,讲明条件再用,使商家脱不了干系。
  “免费”尽管诱人,但未必适合自己。面对“免费”,多长几个心眼,也许会少生一些烦恼。


第11版(经济生活)
专栏:

  黄金首饰风光不再?
  黄幸
  今年7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第三次宣布降低黄金收购和配售价格,黄金首饰价格从最高时每克130多元,一路下跌。虽然目前物价局规定24K金饰最低价格为每克102元,但众多商家纷纷开展优惠折扣活动,实际价格早已跌破百元大关,最低每克仅售98元,达20年来最低点。
  金饰价格如此下跌,市场销售情况怎样?近日笔者走访了北京几家大型商场。在号称“京城黄金第一家”的菜市口黄金首饰市场,商家推出的“以旧换新”活动正如火如荼,各类金饰柜台前站满了正在挑选首饰的顾客,熙熙攘攘,好不热闹。当问及是否知道金价下调时,多数人回答知道;当问到这是否刺激购买欲时,一位中年女士不置可否:“不为别的,就因为我喜欢金首饰。”另一位消费者告诉笔者,她是在购置了一整套白金首饰后才决定再买一套黄金首饰的。其余几位观看的年轻人则明确表示不喜欢黄金首饰,即使价格猛降也不会把它列入考虑购买的范围。据售货员反映,近日来菜市口的黄金首饰销售走势平稳,与降价前并无明显不同。同样,在当代商城和双安商场,这里的黄金首饰分柜依旧冷冷清清,偶尔有几位顾客停留。当代商城黄金珠宝部的负责人说:“降价前后黄金饰品的销售量相差无几。”
  之所以出现这种“降价不升温”的情况,该负责人分析认为,主要是由于人们的消费心理有所改变,消费者的兴趣转移到了白金、镶嵌饰品上,这在年轻一代的消费群体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而且随着黄金保值功能的减弱,投资者更青睐收益率高、保值作用强的有价证券、股票等,从而使黄金这种曾被一致看好的“硬通货”市场疲软,一路价跌。


第11版(经济生活)
专栏:

  杭州:
  上海的后花园
  程春红
  作为世界级大都市的上海,也许唯一的遗憾就是少了点清静和“白相白相”的地方。如今,随着杭州至上海交通条件的改善,这一遗憾已经成为历史。杭州离上海有200来公里,一个热闹,一个幽静;一个适宜于商海搏击,一个适宜于休闲养身,可谓天造地设的姊妹城市。如今,上海人只要花一个来小时就能到达杭州,来去很方便。
  然而,杭州真正成为“上海的后花园”只是最近一二年的事,此前,到“后花园”的路并不好走。
  进入90年代,杭州加大了对铁路的改造和建设。沪杭、浙赣铁路先后铺设了双轨,杭州新客站工程按照50年不落后的标准兴建,今年10月将交付使用。在加快铁路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交通运力不断增加,至上海的旅客列车班次增加到20对以上,并先后两次提速,使杭州至上海间的行驶时间比过去缩短了两个多小时。此外,节假日还增发假日列车,基本实现了杭州至上海铁路的公交化运行。
  过去,杭州一直没有国际机场。眼下,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已在建设中,计划2000年底建成,届时杭州人终将圆一个拥有属于杭州的国际机场的美梦。
  目前,杭州已开通至全国30多个主要城市和旅游景点的定期班机,从杭州辐射的航线已达45条,还开通了杭州至香港、至新加坡等地的国际航线。
  1998年是杭州交通史上又一个里程碑,杭州结束了无高速公路的历史,沪、杭、甬高速公路顺利开通,再次拉近了杭州与周边地区的距离。
  交通畅,旅游兴。随着交通状况的不断好转,来杭州旅游的人数也以每年几百万人次的数量递增。如今一到节假日,外地人纷纷涌入杭城。
  杭州成了名符其实的上海的“后花园”。


第11版(经济生活)
专栏:

  合家旅游上庐山
  戴健
  仲夏夜,在庐山素称天上街市的牯岭街上,华灯初放,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三三两两地漫步,领略庐山夏夜的宁静与清爽。笔者发现,有近1/3的游客是家庭集体出来旅游的。一位来自河南的陈姓游客告诉笔者:“庐山是世界文化景观,又有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庐山会议旧址、毛泽东诗碑园、毛泽东旧居、周恩来在庐山活动纪念室、美庐等景点,为了让孩子增长见识,全家利用暑期来庐山旅游。”
  经历了去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和长江流域特大洪涝灾害影响后,庐山管理局积极开展一系列旅游宣传促销活动吸引全国各地的游客来庐山旅游,终于使庐山旅游经济又呈回升态势。其中以家庭为单位来庐山旅游的游客较往年增多,家庭旅游、情侣出游渐成时尚。
  针对家庭集体出游这一方式的出现,庐山管理局采取了一系列加强旅游宣传促销和整治旅游市场秩序的有效措施以吸引游客,如饭店里专门设有家庭套间,以方便家庭方式出游的游客。今年夏季炎热,庐山适时推出“庐山之夏·花径之约”系列娱乐活动,就吸引了不少家庭的游客慕名前来庐山同游、同乐。


第11版(经济生活)
专栏:

  俺家冰箱在井下
  河北省一些农村还保留着在夏天以井作天然冰箱贮存食品、蔬菜的传统方法,既节约能源又能保持食品的天然原味,放在井下的蔬菜食品可保存一个星期不变质。这组照片拍的就是高碑店市白沟镇辛许庄村张维山家的天然冰箱——地窖井。
  上图:从井下往上吊菜篮子。
  右图:一家人正忙着清洗从井下刚取出的西瓜。张列摄


第11版(经济生活)
专栏:

  “胡同游”有待规范
  “祥子”们蜂拥而上
  随着北京“胡同游”在国际旅游市场上知名度的不断提高,这一“名牌产品”吸引来越来越多的从业者。目前,从事“胡同游”的主要有四种人:胡同文化公司的50辆人力三轮车,属于“正规部队”;在西城人力三轮车管理站办理合法运营手续的“车夫”;交纳了管理费的外地“车夫”;无牌无照、不交管理费的“黑车”。
  从业者良莠不齐,其中一些违法经营者为了多挣钱,利用种种不正当手段拉客宰客,损害了行业形象。那么,应如何规范“胡同游”市场的正常秩序呢?北京市旅游局有关人士认为,对各路“祥子”应区别对待。胡同文化公司的三轮车应该继续守法经营,争做市场的楷模;对其他从业人员有关部门应加强教育和监管,一有违规,坚决吊销从业证书;对真正的“黑车”,公安、城管等部门应严格取缔。(忆心)


第11版(经济生活)
专栏:

  今秋婚庆到北京
  9月5日起,北京将举行一次别开生面的旅游婚庆活动。届时,来自国内外的一对对新郎新娘及银婚、金婚、钻石婚伴侣将盛装列队走过新修成的平安大道,参加北京国际旅游文化节,观看20多个国家的民俗表演。有关部门还将安排他们在长城举行婚典,并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婚宴。
  这次活动由北京市旅游局、北京国际旅行社及旅游杂志等单位举办,靳羽西化妆品公司提供精美化妆。(梅文)


第11版(经济生活)
专栏:

  如此“杂技”太危险
  这辆机动三轮车左右两侧和后面“披挂”了好几辆自行车,其高超“技艺”让人瞠目结舌。
  王海鹏摄于广东省汕头市324国道磊口路段


第11版(经济生活)
专栏:

  反渗水不锈钢水槽开发成功
  本报讯专业生产系列厨具的宁波欧琳厨具公司,研制开发成功反渗水不锈钢水槽,成为该公司的出口拳头产品,畅销海内外市场。截至目前,欧琳公司自主开发的新技术获得国家专利的已达41项。(亦根)


第11版(经济生活)
专栏:

  徐鹏飞绘


第11版(经济生活)
专栏:

  前锋:创造“浴室绿色”
  赵婷
  在不久前国家有关部门举行的禁止生产销售浴用直排式燃气热水器的会议上,前锋的系列产品“热带雨林”容积式热水器、豪特公司的“恒热”牌容积式热水器等新产品受到格外关注。
  生产“前锋”热水器的成都前锋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军工无线电厂,1985年由军品转向民品生产,开始从事燃气用具研制开发。1996年,前锋公司与世界上著名的专业容积式热水器集团——澳大利亚南方热水器集团合资成立了豪特公司,生产出技术、质量符合国际标准的“恒热”牌容积式热水器。
  基于对用户负责和对国内外热水器行业技术状况及趋势的了解,早在1994年,前锋就在全国同行业中率先进行大规模的产品结构调整,开始研制强排式热水器等多种产品,以替代直排式热水器。他们合资生产的“恒热”牌容积式热水器将西方国家流行的安全、舒适的容积式热水器导入中国家庭,在产品的研发上实现了一次重大的飞跃。据检测,“恒热”容积式热水器废气排放量仅为直排式的1/50,为“浴室绿色”从技术上提供了保障。
  “前锋”及“恒热”负责人表示,用高新技术为消费者创造居室环境的一片绿色,是他们永恒的目标。


返回顶部